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措施(正式)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矿井顶板事故是指由于顶板失稳或坍塌而造成的矿工伤亡和设备损坏的事故。
矿井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也是最容易导致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事故之一。
为了预防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需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一、完善规章制度1. 制定和完善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制度,包括矿井顶板管理责任制、矿井顶板检查制度、岗位责任制等。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矿工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管理人员和矿工履行其职责,提高工作安全意识。
2. 加强矿井顶板事故防治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使所有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规章制度的内容,提高工作安全意识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二、加强矿井顶板巡检1. 制定矿井顶板巡检制度,明确巡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责任单位。
加强对巡检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巡检能力。
2. 加强对矿井顶板的巡查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必要时暂停生产,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三、加强矿井顶板预警1. 安装和使用可靠的顶板监测仪器设备,对矿井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顶板变形和失稳的预兆,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定期组织顶板专家进行检测和评估,分析顶板的稳定性,预测顶板的变化趋势,为矿井顶板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四、合理开展采矿工作1. 制定合理的采矿方案,合理确定矿井顶板的布置和支护方式。
采用合适的采煤方式和工作面结构,降低矿井顶板的失稳风险。
2. 提高采矿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并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和评估。
五、加强矿井顶板管理1. 建立矿井顶板管理档案,记录顶板的历史数据、监测结果和管理措施。
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和预防措施。
2. 加强对矿井顶板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对于存在问题的矿井,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矿井顶板事故是矿井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见事故类型,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管理矿井顶板事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矿井顶板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隐患。
定期进行矿井巡查,特别是对于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区域,要加强巡查频率,并进行细致的排查工作。
2. 严格执行矿井顶板支护标准,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及时采取合适的支护措施,确保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
根据顶板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采取梁柱支护、锚杆支护等措施,加强支护的牢固性。
3. 清理矿井顶板上的杂物和垃圾,确保顶板的整洁和通畅,防止杂物积压导致顶板事故的发生。
4. 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特别是对于从事顶板工作的矿工,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进行工作,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5. 加强矿井通风工作,保持矿井的良好通风状态。
良好的通风能够有效降低矿井中的温度和湿度,减少顶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6. 加强对矿井顶板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顶板的变形和位移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支护。
7. 加强对矿井开采过程中的顶板管理,合理安排采煤工序和煤层压力的释放,减少顶板发生事故的概率。
8. 建立健全矿井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于发生的顶板事故要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处理,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
9. 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积极参与和配合矿井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共同推动矿井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10. 进一步加强顶板事故的科研工作,研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和装备,提高顶板事故的防范和处理能力。
预防和管理矿井顶板事故需要全方位的管理措施,从矿井顶板的日常维护、支护标准的执行、矿工的培训和教育,以及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等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全面预防和管理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矿井顶板事故是指矿井顶板发生塌方、落石等意外事故的情况。
这些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给矿井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预防顶板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1. 加强巡查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矿井顶板的异常情况,如裂缝、地表下陷等现象。
应制定巡查制度,明确巡查的时间和路线,并指定专人负责。
巡查应覆盖整个矿井,并及时上报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采取支护措施:对于已经出现异常情况的矿井顶板,应及时采取支护措施,以确保矿井的稳定性。
支护方式可以采取锚杆、锚索、喷浆等手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
3. 加强爆破管理:爆破作业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环节,但也是容易导致矿井顶板事故的环节。
必须严格执行爆破规程,保证爆破操作的安全性。
有条件的矿井应采取无火药爆破技术,减少爆破引起的振动和剧烈冲击。
4. 做好通风管理:通风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
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降低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概率。
应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的运行情况,清理通风道路的堵塞物,保持通风路径的畅通。
并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和维修,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增强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员工是矿井顶板事故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非常重要。
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应对矿井顶板事故。
要建立健全员工报警制度,鼓励员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6. 合理规划采矿方法:合理的采矿方法可以降低顶板事故的发生。
应根据矿井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采矿方法。
避免盲目扩大采矿范围,导致矿井顶板失稳。
定期检测矿井顶板的稳定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采矿方式。
7. 加强安全监测:安全监测是预防顶板事故的重要手段。
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监测设备,对矿井顶板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应建立健全监测制度,明确监测频次和内容,并及时上报监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矿井顶板事故是指矿工在进行采矿作业时,由于顶板失稳或坍塌而导致的伤亡事故。
为了预防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1.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矿井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制定安全规章制度、职责分工等措施,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2. 加强顶板管理:矿井企业应加强对顶板的管理和监测,定期进行顶板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顶板异常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固顶板,确保矿井顶板的稳定性。
3.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矿井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培养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他们对矿井顶板事故的预防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安全操作规程、顶板管理方法和逃生自救知识等。
4. 强化安全监督检查:矿井企业应加强对矿井安全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矿井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对于发现安全问题的矿井,要及时停产整改,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5. 加强通风管理:良好的通风管理对于矿井顶板的安全非常重要。
矿井企业应加强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的畅通和有效运行,确保矿井内的空气清新,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积聚,降低煤尘爆炸和有毒气体中毒的风险。
6. 定期进行顶板稳定性评估:矿井企业应定期对顶板稳定性进行评估,分析和判断顶板的稳定性,采取措施加强顶板,防止因顶板失稳或坍塌导致的事故发生。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制定预防矿井顶板事故的具体措施和对策的依据。
7. 加强矿井瓦斯抽放治理:矿井瓦斯是导致矿井顶板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矿井企业应加强对矿井瓦斯的抽放治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矿井瓦斯的浓度,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预防矿井顶板事故需要矿井企业从制度上、技术上和管理上多方面入手,加强顶板管理、安全培训、安全监督检查等工作,确保矿井顶板的稳定性和矿工的安全。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煤矿顶板事故是指突然发生的煤矿井顶板、煤柱、煤壁等结构物体倒塌或失稳引起的事故。
这种事故往往是由于地质构造不稳定、采矿技术不当等因素造成的,严重影响了矿工的工作安全和煤炭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严谨的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1.煤矿地质勘探煤矿地质勘探是煤矿建设的基础和保证。
在进行煤矿安全开发之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了解煤层的分布、厚度、倾角、灰岩等地质构造情况等信息。
在采取地质措施的同时,还应对煤矿内部的巷道、支架、安全生产设施和煤柱的打法等进行分析,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预防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
2.巷道支架设计巷道支架的设计是矿井工程的重要环节。
必须选用适合支护巷道的支架材料和支架参数,同时根据煤层的性质和顶底板的厚度制定出合理的支架方案,并在巷道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及时调整支架高度和位置。
对于长巷道和侧巷道还应采取集中固岩措施,如补强巷道支架、注浆、瓦斯抽放、排水降温等,以增加煤层的稳定性和强度。
3.煤柱留设率煤柱留设率是保证顶板稳定的重要因素。
煤层开采时,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和煤层厚度,制定出合理的煤柱大小、留设率和留设位置。
在采矿过程中,应随时调整煤柱留设率,掌握煤矿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采掘面的工作方式,以保证煤柱的稳定性。
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1.释放压力在遇到煤矿顶板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减轻顶板的压力。
这包括:停止采矿作业、降低巷道内瓦斯浓度、排除大量的水和食品等。
2.进行现场救援煤矿顶板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矿工进行抢险救援和人员疏散。
在救援过程中,应依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救援方法,如切断瓦斯、防止火灾、检查落石、及时救治伤员等。
三、防治措施的落实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采掘过程中,所有相关人员都应严格执行,建立各级质量检查和安全检查制度,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地质构造、设施设备、煤柱等进行改造或加固。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类重大安全事故,常常造成人身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由于顶板体现复杂多变,难以控制,一旦顶板事故发生,常常使现场暂时失控,处理难度大,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因此,预防顶板事故势在必行。
一、加强顶板支护提高顶板支护的质量和强度,是预防顶板事故的基本措施。
对煤层岩性分布、稳定性等因素进行深度分析,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和材料,确保煤巷顶板稳定可靠。
根据现场情况,落实负责人、班组长和保护人员的职责,实行“定责制”,确保支护的认真、细致和到位。
二、减少人员活动顶板事故常常在人员活动区域发生,尤其是在现场煤巷尚未支护稳定、矿井采掘工作难度较大时,越过指定区域进行活动,容易引发顶板事故。
应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人员活动区域和通道,清晰标识禁止人员活动的区域,严格遵守规定。
禁止在不运用支护、爆破、运输等重要工艺设备检查情况下,进行人员活动或试车。
三、加强监测监控在煤巷的顶板和煤岩围岩区域设置应力检测仪,定时进行定点监测和预警,掌握煤巷顶板变形、断层、裂缝等情况。
如不慎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处理。
此外,应设立视频监控点,24小时不间断地视频监控关键区域,及时识别、定位潜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加强技术培训加强煤矿生产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是预防顶板事故的重要保障。
通过多种形式传播相关安全知识,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加强煤矿工人的安全心理素质,强化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并及时总结研究生产中的事故案例,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提高对未来事故的防范意识。
五、加强安全检查定期对煤矿生产现场进行各类安全检查,如机电设备检查、煤巷支护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检查等,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解决,严厉处罚违章操作,从事故自我保护、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深入入手,推动安全生产“五个检查”和“五段警示”,全面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水平。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矿井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开采地,其顶板事故是造成矿井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顶板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矿井生产秩序和工作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加强对矿井顶板事故的预防管理措施,对于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人员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矿井顶板事故的预防管理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加强顶板稳定性监测矿井的顶板稳定性是防止顶板事故的关键。
加强对顶板稳定性的监测是预防事故的重要举措。
需要建立完善的顶板监测系统,将地质勘探、地质构造和顶板控制等信息整合起来,及时监测顶板的稳定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要对矿井顶板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定顶板支护的合理方案,保证顶板稳定性。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地面雷达、无线监测技术等,提高顶板稳定性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力,确保矿井顶板的安全稳定。
二、改进顶板支护工艺顶板支护是保证顶板稳定的重要手段。
当前,矿井顶板支护技术已经不断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需要继续改进顶板支护工艺,提高支护效果。
在选用支护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顶板性质,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保证其抗压、抗拉性能和耐腐蚀性。
可以采用预应力技术、喷射混凝土等新技术,增强顶板支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要加强对支护工程的质量监督和验收,确保支护工程的质量达标。
三、加强矿井顶板管理规范矿井顶板管理规范是保证矿井顶板稳定性的重要保障。
需要加强对矿井顶板管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
要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规范矿井顶板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流程。
要加强对矿井顶板的封闭和通风管理,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对于特殊地质条件和高压地层的矿井,要建立专门的顶板管理机构或专家团队,加强对顶板的监测和管理,确保矿井顶板的稳定。
四、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员工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主体,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到矿井顶板的稳定。
需要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强调矿井顶板事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五篇范文]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五篇范文]第一篇:顶板事故预防措施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一、顶板事故预防措施基本要求:1、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顶板管理的规定,矿及区队要成立顶板管理小组,控制顶板事故发生。
2、区队要做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做到程序化操作、不违章作业,加强生产地区的顶板管理,要明确专人负责落实。
3、井下支护用的各项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要求,矿供应站、成本中心要严格把关,严防不合格产品入井。
4、采掘工作面、硐室施工要切实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按规程措施要求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5、掘进工作面及硐室施工要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6、采掘工作面、硐室严格按爆破图表作业,最大限度地控制超挖、欠挖,爆破后成型规整。
生产单位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跟班制度,并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改进支护方式。
6、严格落实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制度及质量控制制度,责任落实到人,监测、处臵、落实形成闭环管理。
(1)回采工作面初采到结束,要进行全过程的矿压观测,观测数据按规定及时处理,回采单位根据实测数据及时对作业规程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2)锚网带摸顶掘进工作面要严格进行矿压观测,按规程要求安设顶板离层仪,并明确专人进行观测,每月要有顶板离层分析记录。
(3)锚网喷掘进工作面要按规定对喷砼厚度进行监控,对喷砼材质制成试块定期进行强度测试。
7、井下各生产地区,各采掘工作面,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确认工作,安全无隐患后方可进行作业。
施工前及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审帮问顶制度,找掉顶帮活矸危岩,防止顶板掉砟伤人事故。
8、各采掘工作面要严格实行工序质量控制,严禁不合格品进入下道工序,本着谁施工,谁负责的精神,认真落实好质量负责制。
9、常见冒顶事故的预兆(1)局部冒顶的预兆①工作面遇有小地质构造,由于构造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容易发生局部冒顶。
②顶板裂隙张开、裂隙增多,敲帮问顶时,声音不正常。
③顶板裂隙内卡有活矸,存在掉碴、掉矸现象,掉大块前往往先落小块矸石。
煤矿井下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完整版)
煤矿井下顶板事故的预防一、顶板事故预防原则牢固树立“设计为基、质量为本、动态监测、一次到位”的顶板管理理念,根据不同巷道围岩条件和采动应力影响,科学进行支护设计,严抓工程质量,提高锚杆、索锚固力参数。
通过顶板离层仪和围岩深部位移等监测设备对支护效果进行监测反馈,及时调整相关支护参数,确保一次支护到位。
系统巷道坚持“区域划分、自主管理、定期巡查,分级管控”的顶板管理原则,针对系统巷道点多面广现状,划分区域管理,落实区队自主管理责任,充分调动区队主动作为积极性;实行部门定期顶板全覆盖巡查制度,划分危险等级,安排施工单位有序处理。
采煤工作面坚持“两巷超前维护、来压预测预报、支架工况达标”的顶板管理原则。
两巷超前支护段采用十字布点法对表面位移进行监测,在围岩松动破坏前提前采取补强支护措施,有效发挥高强支护材料承载性能。
结合矿压监测系统、地音微震系统、涌水变化及相邻工作面来压规律,准确预报,实时在线监测支架工况,及时督促问题整改,确保采场顶板支护有效。
二、顶板事故预防总体要求1.采掘工作面在开工之前,施工单位根据地质说明书,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编制作业规程,经总工程师组织各部门集体会审、审批,矿分管安全、生产、机电等副总经理和矿总经理审核签字完成后,进行学习贯彻,否则不准开工。
2.采掘区队必须在作业区域醒目处悬挂施工图板,图板参数准确、内容齐全、清晰规范。
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支护方式及参数,支护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3.采掘工作面遇断层破碎带、冒落带及底板松软或掘进巷道过应力集中区及岩性变化区等异常区域时,必须提前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由分管领导组织生产、安监部门人员和采掘区队长到现场指挥,认真执行。
4.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老顶来压、过老巷及工作面收尾,或掘进巷道贯通、上下山施工及巷道维修等,必须提前制定专项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
5.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施工到验收都要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各道工序不符合质量标准时立即整改。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措施煤矿顶板事故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的由于顶板松动导致的事故。
它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地预防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煤矿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并加强煤矿开采管理。
第一,加强煤矿顶板监测。
煤矿企业应配置专业的顶板监测设备,通过实时监测顶板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危险。
在矿井工作面和巷道等关键区域设置无线测力仪等设备,对顶板的支撑力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
当顶板压力超过设定阈值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二,加强煤矿顶板管理。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科学的煤矿顶板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程序。
将煤矿顶板管理纳入日常生产管理之中,将顶板管理工作与安全生产管理相结合,形成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
对煤矿巷道和工作面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三,合理设计和施工。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设计和施工,确保矿井的结构稳定性。
煤矿企业应委托专业的设计机构进行设计,确保矿井的支护结构能够承受预计的地压力和顶板压力。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第四,加强煤矿安全监管。
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煤矿企业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对于违规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严惩不贷,起到震慑作用。
政府还应加大对煤矿安全技术研究和推广的支持力度,推动煤矿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总之,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给矿山生产和工作者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危害。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需要从顶板监测、管理、设计和施工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煤矿的监管和安全技术的研究推广,共同努力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煤矿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矿井顶板事故是采煤作业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矿工的人身安全。
为了预防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需要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1. 顶板管理制度:建立顶板管理制度,规定矿井中顶板管理的要求、责任和流程,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顶板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 顶板监测系统:建立并完善顶板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技术,对矿井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顶板运动的异常情况。
3. 顶板支护设计: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要求,合理设计顶板支护方案,采用适当的支护材料和设备,并确保支护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4. 顶板巷道设计:巷道的设计要考虑到顶板稳定性,选择适当的巷道断面和方案,确保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5. 顶板治理:对于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区域,采取顶板治理措施,如喷浆加固、锚杆支护等,加强顶板的稳定性。
6. 顶板巡检:定期进行顶板巡检,发现顶板的裂缝、下沉和松动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顶板的安全稳定。
7. 顶板紧急预案:制定顶板事故紧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人,以应对顶板事故的突发情况,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8. 培训与教育:对矿工进行顶板事故的预防知识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9. 技术改进: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矿井顶板事故预防技术和设备,提高顶板事故的预防能力。
10.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矿井顶板事故预防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通过实施以上的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正式版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措施正式版一、加强煤矿顶板稳定性监测1.安装顶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顶板变形和运动情况。
2.建立完善的顶板监测记录和数据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和分析顶板运动的异常情况。
3.制定顶板稳定性的判断标准,根据标准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二、加强煤矿顶板支护工程设计和施工1.制定科学合理的顶板支护工程设计方案,确保顶板支护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三、加强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1.研究顶板控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顶板稳定性和支护效果。
2.加强对顶板支护材料的研究和选择,确保在煤矿顶板事故中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四、加强培训和教育1.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定期组织煤矿安全教育活动,普及煤矿安全知识,有效预防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
五、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1.建立煤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明确各级救援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装备,确保可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
3.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事故发生后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1.落实煤矿安全法规和标准,加强对煤矿的监督和管理。
2.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
3.加强对煤矿的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总之,煤矿顶板事故是严重威胁煤矿工人安全的一种事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只有加强对顶板稳定性的监测、加强顶板支护工程设计和施工、加强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培训和教育、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以及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随着矿山开采的不断深入和矿井顶板的进一步探测,矿井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矿井顶板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给矿山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还会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制定和严格执行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矿井顶板事故的预防管理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加强岩层地质勘探和预报工作岩层地质勘探和预报工作是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的基础。
及时准确地了解地下岩体的构造、岩性、断裂、褶皱等情况,对于判断顶板的稳定性和预防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矿山企业应加强地质勘探和预报工作,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为矿井顶板的稳定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二)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支护矿井顶板在进行矿井顶板设计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和矿井开采方式,科学合理地确定顶板支护结构和方式。
对于易发生顶板事故的矿井,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支护措施,如加强锚杆支护、采用预应力锚杆支护、安装刚性支架等。
对于软弱的顶板,应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等加固措施,提高顶板的整体稳定性。
(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和严格执行是预防矿井顶板事故的关键。
矿山企业应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标准,对矿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和掌握安全作业技能和知识。
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监控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矿井顶板的稳定和安全。
(四)合理安排矿井开采工序在矿井开采工程中,合理安排开采工序是确保矿井顶板稳定的重要保证。
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矿井结构,合理确定开采工序和开采方式,避免在矿井顶板存在明显异常变形的情况下进行过量的掘进和放矿作业。
避免因为一时的效益而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矿井顶板的稳定和安全。
(五)开展定期检测和检查矿井顶板的稳定性与安全情况会随着矿井开采的进程而发生变化,矿山企业应不定期地对矿井顶板进行定期检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顶板变形和破坏等问题。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矿井顶板事故是矿井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其危害性非常大。
为了预防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的常见管理措施。
1. 矿井顶板稳定性评估:在进行矿井开采工作之前,必须对矿井的顶板进行稳定性评估。
稳定性评估应包括顶板岩层的岩性、结构、断裂、节理等特点,并利用计算机模拟对顶板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以确定矿井开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安全掘进方式:在进行矿井的掘进作业时,应采用安全的掘进方式。
一般来说,矿井掘进应采用逆斜的方式进行,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顶板应力。
在掘进过程中要及时检查顶板的变形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加强支护工程:矿井的支护工程是预防矿井顶板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
支护工程主要包括钢材支架、锚杆支护、预应力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等。
在进行支护工程时,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支护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并保证支护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定期检查和维护:矿井顶板的稳定性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应包括对顶板变形、岩层裂缝、孔洞等进行观察和测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还应定期对支护设施进行维护和修复,确保其正常使用。
5. 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矿井顶板事故的预防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矿井顶板事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安全操作要求等。
还应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矿井顶板事故的预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通过科学的矿井顶板稳定性评估、安全掘进方式、加强支护工程、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及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矿山的正常生产。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矿井顶板事故是矿井生产中常见的危险事故之一,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的建议。
1. 严格执行矿山安全规章制度。
制定并执行科学的矿山安全规章制度,包括规定矿工的工作责任、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以及相关的安全培训等。
加强对矿工作业行为的监督,确保大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提高事故防范意识。
2. 加强矿山巡回检查。
定期对矿井顶板进行巡回检查,特别关注可能存在脆弱区域、裂隙或者变形的地方。
巡检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并要准备适当的检查工具,如测挺杆、矿井钻机、超声波探伤仪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定期进行地质勘探和顶板监测。
对矿井的地质条件进行认真勘探和评估,特别关注地质构造、岩性、裂隙、断层等情况。
安装并定期维护地质监测设备,如支架标高计、位移仪等,及时掌握地质变化信息,做好预测和预警工作。
4. 加强顶板支护工作。
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法和支护材料。
常见的支护材料包括钢材支架、钢丝网支护、注浆等。
严格按照支护工艺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支护设施牢固可靠,及时修复和更换受损的支护设施。
5.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矿山安全规章制度、事故防范知识、应急处理方法等。
组织应急演练和模拟事故情景,提高矿工面对事故时的应急反应能力。
6. 制定应急预案和逃生疏散方案。
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责任和流程。
制定逃生疏散方案,设置明显的逃生标识和疏散通道,并加强逃生疏散演练,提高矿工的逃生能力。
7. 注重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关注井下采掘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机械化采煤、自动化监测装置等,减少矿工操作的风险。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证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风险。
针对矿井顶板事故的预防,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其发生不仅会给煤矿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会危及职工的人身安全。
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煤矿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和处理措施。
1. 规范管理制度要严格遵照煤矿安全法规及相关标准与规定,制定应急预案,并规定煤矿中所有岗位的职责,培训员工进行适当的岗前培训和定期的安全培训。
煤矿管理人员在日常生产中要加强对顶板状况的观察、监测和评估,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2.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和维护机具和设备可避免因磨损和故障而造成的事故。
员工应培训维护设备的能力,定期检查和维护顶板支撑,在加装安全鞍刷等装备以减少煤尘堆积为情况下,及时对顶板支撑进行更换和维修。
3. 合理布置工作区合理布置工作场所和通道,减少上下台阶次数,做到有规可循,减少矿量到处堆放,防止顶板的脱落。
在突发事故的情况下,要事先准备好保护措施,如安全防护罩,让工人能在道路上防护。
4. 更换适当的靴子为职工配备能够适应煤矿工作环境的保护靴,减少踩入煤尘或松散岩石的几率,减少扭伤或受伤的可能。
对工人的穿着管理也要有专门的监管,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靴子则要重新更换。
5. 加强培训和教育员工应受到安全教育和交流,定期组织安全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每季度要对员工的防护能力和工作能力进行评估,以发现补课和培训的问题。
当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组织力量进行搜索和救援,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进行处理。
在事发现场进行现场勘探,努力缩短事故的处理时间,尽快让失联人员得到救援。
总之,预防和处理顶板事故需要煤矿方面全面加强对煤矿安全法规及相关标准规定的遵循,以及每年对职工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开展。
值得指出的是,煤矿中管理部门应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对在发现重大违规行为或不存在有效的防护措施的企业进行问责取证,以减少职工误工事故的发生。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和矿井规模的扩大,矿井顶板事故频发,给矿山生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矿井顶板事故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以下将介绍一些关于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的内容。
一、加强顶板管理矿井顶板是工作面上空的最顶部,是矿山开采中最薄弱的环节。
顶板不稳定容易发生塌方、垮塌等事故。
必须加强对矿井顶板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异常情况。
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执行矿井顶板管理规定,做好顶板的巡视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顶板异常情况。
2. 对于顶板有裂缝、下沉、松动等情况,要及时采取支护、加固等措施,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3. 对于有隐患的顶板要进行专项治理,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顶板支护是保障矿井顶板稳定的关键措施,对于顶板进行有效的支护能够有效降低顶板事故的发生率。
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适当的顶板支护方式,包括木柱支护、钢柱支护、锚杆支护等,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矿井规模进行合理搭配。
2. 对于采用木柱支护的矿井,要加强对木柱支护的管理,防止发生木柱腐烂、松动等情况。
3. 对于采用钢柱支护的矿井,要做好钢柱的安装和维护工作,确保钢柱的稳定性。
三、加强技术改造在矿井顶板事故的预防过程中,技术改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提高矿井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环节,降低事故发生率。
采取以下措施:1. 引进先进的矿井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井开采效率的提高矿井的安全性。
2. 开展对矿井支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矿井的支护效果,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3. 引入智能化监测装备,实时监控矿井顶板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顶板异常情况。
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对于预防和减少矿井顶板事故至关重要。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有效提升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矿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包括矿井地质条件、顶板支护技术、应急处理方法等。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矿井顶板事故是指在采矿生产过程中,由于顶板失稳或垮塌引起的事故。
矿井顶板事故是煤矿、金属矿山等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隐患,一旦发生顶板事故,将会对矿山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对矿井顶板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管理,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识别潜在危险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一些特征,矿工们要提前识别潜在危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是通过地质勘探、地质测量、岩石力学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对井下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工作面的地质结构、岩性等情况,评估岩体的稳定性和顶板的承载能力,发现地质构造异常和岩层变形的情况,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顶板事故。
其次是通过对现场巡检、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技术手段等途径,实时监测工作面的地质情况和顶板状态,发现地质灾害和顶板失稳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加强管理监督对于矿井顶板事故的预防,重要的是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矿井顶板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要加强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管理监督,确保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的有效执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对存在隐患的地点和环节进行重点监督和检查。
三、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法矿井的开采方法直接关系到顶板的稳定性和矿井的安全,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法是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的重要保障。
根据矿山工程地质条件和煤层厚度、倾角、坡度等情况,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和开采工艺,选择适当的采煤方法和采动工艺,合理控制采矿压力和开采速度,减少地压影响,保证稳定的顶板,尽量减小顶板事故的发生概率。
四、加强顶板支护有效的顶板支护是避免顶板事故的重要手段,加强顶板支护是矿山企业保证生产安全和减少事故风险的关键措施。
要对矿井顶板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工作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加强矿井顶板的防治工作,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要加强对各类支护设备的检查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效果。
顶板事故预防制度(3篇)
顶板事故预防制度1严格按照“三大规程”规定的支护要求对顶、帮进行有效支护和管理,严禁操作人员空顶冒险作业。
2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作好采空区处理。
3采面底板软的地段,按作业规程要求穿好铁鞋,使用好切顶密集支柱和丛柱。
4加强采面安全出口和端头的支护,机、风巷超前支护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5掘进工作面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施工,并按规定使用好前探梁、固棚器、杷杆等。
6加强采掘工作面的地质预报、安全和工程质量班评估工作,确保采掘工作面的顶板安全。
顶板事故预防制度(2)是一种用于预防煤矿或其他地下隧道等工作场所中顶板事故发生的管理制度。
顶板事故是指地下工作场所中顶板的部分或全部坍塌、剥落或垮塌,造成工人伤亡或设备损坏的事故。
该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预先评估:在开始工作之前,对顶板的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顶板不稳定的风险。
2. 安全检查:在工作过程中,定期对顶板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3. 技术支持:引入专业的技术支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无人机、激光扫描等,对顶板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
4. 防护措施:制定和执行防护措施,如搭建支撑结构、加强顶板等,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培训教育:对工人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对顶板事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6. 紧急预案:制定紧急预案,明确发生顶板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和救援程序,包括疏散、救援等。
7. 学习总结:对于已经发生的顶板事故,进行学习总结,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教训,进一步完善预防制度。
通过建立和执行顶板事故预防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工作场所中顶板事故的发生率,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完好性。
顶板事故预防制度(3)是指在矿山或隧道等地下工程中,为预防顶板事故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工人在地下工程中的安全,并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顶板事故预防制度中的措施:1. 地质勘探:在进入地下工程之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确定地下岩层的稳定性和地质构造,以预测可能出现的顶板事故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3157-27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采掘工作面在采掘施工前均要认真编制作业规程,正确确定工作面支护方式,有效控制顶板,如果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
2.因为没有端头支架,存在个别综采工作面未使用端头支架。
支护采用单体柱木梁套棚加抬棚混合支护。
预防端头冒顶措施:①加强端头支护,距工作面10m范围内保证一梁四柱,10-20m范围内一梁三柱,抬棚沿工作面架设,排头架要抬住小棚。
严格按规程回柱放顶打好戗柱。
②进、回风巷铺顶网,控制顶板。
③当顶板压力增大时,要增加单体柱,增加支护强度,再加大木梁厚度,保证顶板支护效果。
④加强端头支护管理,要保证单体柱的支护效果,确保支护单体柱不漏液,失效支柱及时更换。
⑤加强端头压力观察,发现压力增大或周期老顶来压,及时加强支护,确保支护效果。
3.井下所有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工作面顶板变化情况,特别是安检员要重点检查工作面的顶板状况,发现不安全隐患时,要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和安全调度台并采取措施或下令停工撤人。
4.加强金属支护、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的检修、试压,日常监控及时检查更换失效的梁柱,保证每根都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5.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搞好质量标准化,提高优良品率。
6.坚持矿压观测与顶板监控、分析,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7.各采煤队在开采上分层时,要研究并掌握初次来压步距与周期来压规律,密切注意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预兆,提前采取得力措施,防止工作面大面积冒顶,避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8.回采工作面的初次开采,过老窑、空巷、局部破碎带、断层、冲刷带、陷落柱,过煤柱、冒顶区或托伪顶开采时,都必须制定专门措施。
9.回采工作面必须及时拉架、回柱。
控顶距超过作业规程规定不冒落时,要停止生产,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10.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不准空顶作业,工作面必须使用临时支护。
11.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压力较大、巷道开口、贯通、开帮挑顶、架设抬棚等零星工程时,要制定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2.仓房回采时,开切眼压力大,底鼓、片帮、顶板下沉严重,维护困难时,首先考虑加大煤柱尺寸,增强承压能力;在仓房回采过程中压力大,随采随冒时,要将采仓的尺寸缩小,控制住顶板后,再按作业规程作业;严禁人员进入仓内空顶下作业。
13.维修井巷支护时,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和堵人,刷大或维修井巷连续撤换支护时,必须保证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有人员撤退的出口。
在独头巷道维修支护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里边工作。
撤掉支架前,应先加固临近工作地点的支架,架设或拆除支架时,在一架不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
拆除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矸和架设永久支护,必要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撤换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行,如果不连续施工,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封帮,确保工作地点安全,倾斜巷道维修时,必须停止行车。
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并严禁上、下段同时作业。
坡度较大时,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14.井筒大修时,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15.修复旧巷时,必须首先进行通风,检查瓦斯,只有在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井下空气成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0条的要求时,方准进行修复工作。
16.顶板管理工作由技术室具体负责。
17.上、下安全出口,两端头及两顺槽超前支护的管理方法:(1)分层工作面进风巷,使用好端头支架。
(2)严格按作业规程作业。
18.综采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办法:(1)加强直接顶初次垮落及老顶初次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组织业务科室人员现场跟班,指挥工作面初次放顶作业,直至初放结束。
(2)在顶板来压期间,液压支架完好达到作业规程之规定,使支架处于良好的支护状态。
(3)在顶板来压期间,凡是工作面片帮的地点及时拉超前架,使顶板处于最小控顶距。
19.20xx年综采、综掘面必须配备使用必要数量的安全检测仪表、仪器,包括顶板离层指示仪、锚杆拉力仪、力矩扳手、单体柱压力监测仪、微表、圆图仪、锚索张拉仪、退锚机。
仪表、仪器安装使用地点,业务管理和技术培训由技术室负责。
施工队组设专人负责管理。
20.严禁空顶作业的管理方法:(1)在作业规程和施工措施中必须明确如何维护顶板,严禁在空顶下作业。
(2)锚喷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必须打超前锚杆控制顶板。
(3)炮掘架棚巷必须使用前探梁进行超前支护,放炮前要有防崩倒装置。
(4)综掘巷道要使用托梁器托钢梁进行临时支护,掘锚一体化巷道采用机组自身支撑顶梁临时支护。
(5)在开口或贯通前,架棚巷道要先在主巷架设抬棚,抬棚必须有三保险。
锚网支护巷道应当补打锚杆锚索维护顶板。
(6)要加强对空顶违章作业的监督检查,一经发现追究其事故责任。
21.选用锚杆支护的管理办法:(1)锚杆的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结构,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鉴定,符合设计要求。
(2)锚杆的安装应符合操作标准。
(3)锚杆锚固力除按规定定期检查外,还要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有达不到要求者,要立即停止作业,并制定相应措施。
(4)巷道掘进过程中,要先打超前锚杆或其它临时支护进行维护,严禁在空顶下作业。
(5)巷道如遇顶板破碎或地质构造区,可缩小锚杆排间距,并可使用挂网,喷浆联合支护,同时要加大检查力度。
(6)对锚杆支护巷要定期检查支护效果,经常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制定补充措施。
(7)对锚杆支护的排间距、锚杆角度、锚固力、预紧力、联网质量要经常进行检查,严禁为图省事,偷工减料而违章作业。
(8)对锚喷巷道的喷体厚度和强度、顶板离层情况加强检查,并有检查记录。
22.锚杆锚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1)每20m必须进行一次可锚性试验,采用φ20*2000mm的高强螺纹钢锚杆,用一支350mm长的快速锚固剂,锚杆锚固力达到85KN即为可锚,小于85KN 即为不可锚,必须采用架棚支护或棚索网支护。
(2)定期进行井下锚杆锚固力拉拔试验,每次不少于3根,如果发现锚杆实际锚固力与设计值相差较大,必须对锚固参数进行调整和修改。
(3)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须对锚杆锚固力进行抽检,抽检指标为顶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100KN,帮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70KN。
发现不合格锚杆,应在其周围200mm的范围内补打合格锚杆。
(4)掘进时形成的巷帮超宽或片帮超宽时,应及时处理,可采用加长钢筋托梁和补打锚杆的方法进行补强。
(5)巷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变化程度,调整支护参数或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处理,如采用锚索加固或缩小排距。
(6)掘进过程中,每隔30-50m在顶板安装1个离层指示仪,观察围岩移动情况,一旦发生异常时,立即停止掘进,撤出人员,并与有关科室联系并同时报告有关领导,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7)顶板铺网时,要求拉直拉紧,网间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用双股18#铁丝按不大于300mm的间隔连接牢固。
(8)张拉锚索时,每次使用要两人协作,张拉油缸时应与钢绞线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加压后,工具锚卡住钢绞线方能松手,并用8#铁丝将千斤顶绑上顶网上。
操作人员要避开张拉缸轴线方向,以保证安全。
(9)张拉时,发现不合格锚索,必须在其附近300mm的范围内补打合格锚索。
23. 锚杆锚网支护的其它技术和方法按《煤矿锚杆支护及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发生冒顶时的处理措施1.当采掘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后,首先将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向调度室汇报,通知有关领导。
2.发生冒顶事故后,班长应立即点清人数,发现有人被埋、压、堵时,要尽快探明冒顶区的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及位置,积极组织抢救。
3.发生冒顶事故后,要对冒顶区电缆、设备及有可能发生瓦斯超限的区域进行停电。
执行方案样本| BUSINESS PLAN4.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一时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对被压、埋、堵截的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并派专人检查该处的氧气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
5.在处理冒顶事故时,应先由外向里加固冒顶周围的支护,消除进出口的堵塞物,尽快接近堵人部位进行抢救,必要时可以开掘通向遇险人员的专用巷道。
6.遇有大块岩石威胁遇险人员时,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岩块,但尽量避免破坏冒顶岩石的堆积状态,清理矸石时要小心使用工具,以免伤害受伤遇险人员。
7.处理大面积冒顶事故时,必须及时制订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第11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