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兰花文化

合集下载

兰花的看法和文化含义

兰花的看法和文化含义

兰花的看法和文化含义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文化含义,被公认为高雅、清雅、吉祥和文人墨客的象征。

以下是兰花的一些常见看法和文化含义:
1. 高雅与清雅:兰花的形态婀娜多姿,花朵清新脱俗,散发出淡雅的香气,所以被认为是高雅之花。

它被人们视为品格高尚、气质出众的象征。

2. 吉祥与美好:兰花因为其花朵结构的特殊之处,很多人认为它象征着独特的吉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常被人们用来寓意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3. 文人墨客的象征:兰花在文人墨客中被广泛喜爱和崇拜。

它被视为文化修养的象征,常常赋予了文人墨客独立自由、高雅脱俗的品质,被用来抒发文人士大夫的情怀和情操。

4. 忍耐与坚韧:兰花生长繁衍的环境苛刻,对水土要求极高,因此兰花被视为忍耐与坚韧的象征。

人们常常用兰花的精神代表坚韧不拔、积极向上、迎难而上的精神。

总的来说,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含义,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植物,更是人们心目中高雅、吉祥、美好和坚韧品质的象征。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被誉为“凌霄之客”,是高雅、清秀、朴素之象征。

兰花因其清雅高洁的气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中国文艺、书法、园林、服饰等领域的灵感源泉和创作素材。

本文将深入探讨兰花的文化意蕴。

一、兰花的历史渊源兰花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花卉,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祖先就开始对兰花进行繁殖、栽培和赏析。

光武中兴、汉魏兴隆时期,兰花更是兴盛一时,金戈铁马之间,士人精英、达官贵族争相栽培、养护此花,更为兰花热潮的兴起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光棍花中,“兰”字起初是指兰草类植物,兰草乃是野生的,兰草意味着秀雅、高洁。

据《说文解字》记载:“草之美者,有兰、芷、菫、芙之属。

” 后来兰草被驯养出许多名贵的品种,如蝴蝶兰、文心兰、蜻蜓兰、鸽蕉兰等,其中蝴蝶兰尤其被公认为兰花之王。

二、兰花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兰花的高洁风范和高雅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

兰花因其开花不显眼,花期长,花香浓郁,给人一种高雅清新之感,也正因为这样,引得很多文人雅士爱慕和崇拜。

在中国文化概念中,兰花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

1、高尚君子的品格在中国文学、神秘主义、书法、园林、艺术等方面,兰花被视为高贵、纯洁、清丽、朴素的象征。

在传统文化中,兰花是中国君子精神的象徵,代表着高尚、纯洁、谦逊、含蓄、清华、雅致的品格。

不仅如此,兰花也具有不屈不挠、坚贞不屈的精神内涵,这一点是山清水秀、温润如玉的鲤鱼所不具备的。

2、敬老爱幼、和谐相处兰花的一大寓意和象征意义是敬老爱幼和谐相处。

在园林中种植兰花,是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传递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理念中,也有许多与兰花相关的故事。

例如:在《梅花三弄》中的一个情节中,一个老太太在正在行走的人群中,看到小虫子爬过一条马路时遭到了轮流碾压,她非常生气,马上就把这条小虫子交给了邻居几个小孩,告诉他们要好好保护这条小虫子,一直到它安全回到家里。

兰花文化概括

兰花文化概括

兰花文化归纳【篇一:兰花文化归纳】国画兰花中国的兰文化自赏兰开始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古代对兰的尊崇,表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特点,历代文人墨客吟咏赞叹兰花的俯拾皆是,不单指兰优雅形态更在于它幽静芳香。

兰外形简短素雅、叶形修长柔嫩,花姿优美、素净清香,拥有“色清、气清、神清、韵清”气质,又曰君子兰,说明兰花是与君子是靠近的,文人独爱种兰、赏兰、咏兰、画兰、写兰,有着挥之不去的兰花情节。

诗词歌赋(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深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广群芳谱(清)刘灏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序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忧如铜瓶见露苗,疏花冷淡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居心心同婉娈。

并没有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兰(现代)朱德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幽兰(唐)崔涂幽植众宁知,芳香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兰花(宋)杨万里雪径偷开碧浅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篱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今世咏兰诗古风〔湖州〕姚丹萍不与瑶草争宠 ,,但求清风常逢;愿将芳香遍播,了结满腔热中。

兰花余亚飞路旁草簇有兰花,不露英姿不显华;待到清香熏肺腑,始知卉苑隐奇葩。

名人与兰孔子咏兰孔子十分喜爱兰花,因为他特别重视个人思想质量的涵养,在兰花身上寄望了深切的感情,在三国魏人王肃所采集编纂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录了孔子颂兰的一段美谈。

“孔子曰:‘吾死以后,则商也日趋,赐也日损。

中国兰文化

中国兰文化

中国兰文化(资料整理)初2017级5班刘恋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

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

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

兰后来又引申出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

第一篇章:兰初印象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

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

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

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

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

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第二篇章:兰之足迹中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载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已在浙江绍兴的诸山种兰。

魏晋以后,兰花已用于点缀庭院。

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

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

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

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

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中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

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较深厚的文化意蕴。

从古代到现代,兰花一直被人们视为高雅、纯洁、久远的象征,成为文人墨客的艺术寄托和审美情趣的表达。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雅和纯洁。

自古以来,人们对兰花崇尚有加,被视为“清貌出尘云,数瓣无尘界”的贵族之花。

兰花秉持着高洁的品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散发出淡雅的香气,它如同君子,不轻易亵渎于尘世的纷扰,独立高贵,给人以一种高远超脱的感觉。

这种高洁的品质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笔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成为他们表达高尚情操的重要象征。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也代表了久远和长寿。

兰花以其不倒的形态和坚强的生命力,象征着长寿和永恒的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对长寿感兴趣,并将兰花作为象征长寿的吉祥物。

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常把兰花与长寿联想在一起,常常在壁画、字画等艺术作品中描绘兰花来祝福长寿,也常常把兰花的姿态与仙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兰桂齐放,寿与天齐的美好意象。

兰花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雅人之花。

雅人之花是指深受文人雅士喜爱并常以之作为修身养性的象征。

兰花淡雅的花香和高洁的品质,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表达自己情怀的寄托。

文人常常以兰花为题材,创作了许多充满意境的诗词和绘画作品,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自己对高雅品质的追求和理想境界的追寻。

兰花在中国的传统婚礼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在古代中国,兰花被视为婚姻和家庭的象征。

因为兰花的花期较长,而且花朵香气浓郁,所以常常被用来作为婚礼的装饰品以及新娘的花束。

兰花的品质高洁清雅,与婚姻的纯洁与美满相契合,因此成了代表幸福美满婚姻的象征。

兰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它象征高雅和纯洁,代表久远和长寿,是雅人之花,也在婚礼文化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兰花的文化意蕴与其身世发展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一、历史渊源在古代,兰花是宫廷贵族喜爱的花卉之一,曾经被列入“四季花”之一的夏季代表花卉。

唐代诗人孟郊曾有诗云:“荷兰色如昨日翁,水绿风轻独自容。

”这句诗中写道的“荷兰”即指兰花,可见兰花在古代就有着不少的文学赞美。

兰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在古代,兰花被赋予了崇高的品德和精神内涵,成为了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

二、诗词中的兰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兰花常常被诗人们赞美、描写,成为古代文人笔下的佳话。

兰花在诗词中被赞美为高雅、清洁的象征。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她虽生长在泥泞之中,却能保持着自己的纯洁和高雅,不受污染。

清代文学家袁枚的《赋得兰花》更是将兰花赞美得淋漓尽致:“兰芷清幽,英香万里;荐碧之姿,鉴明月之宜。

”这些诗句将兰花描绘成一种清幽、高洁、香静的形象,展示了兰花高尚的品质和文化意蕴。

兰花在诗词中也常常被运用为修身齐家治国的典型,成为古代文人表现高尚品质的象征。

《雪涛集》中有“兰麝两平香自尊,翡翠森然何有言?此是我家飘卷习,谁知拥鳞能治尊。

”这首诗中将兰花和麝香相提并论,赞美其高贵清雅的品性,并以此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兰花也常常成为画家们的创作对象。

兰花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可以用“一只瓷杯六幅花”来概括:瓷是指瓷器,是一种高贵的工艺品;杯是指杯盏,是宴席上常用的器皿;花是指花卉,是为了在宴席上美化环境。

其中兰花作为画家创作的对象,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兰花在绘画中往往以素雅的笔墨和淡雅的色彩来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兰花图》就擅长以淡雅的线条勾勒出兰花的形态,退却了繁琐,尽显兰花的高洁清雅之气。

兰花在绘画中也往往与文人墨客的情怀联系在一起。

明代画家文征明的《四兽图》中,画家以兰花为背景,配以瑞兽,不仅使兰花得到了更多的文化意蕴表达,也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风雅之气。

兰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兰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兰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兰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花的景观,更是一个象征和符号。

据史料记载,兰在中国古代已被视为精灵之花,代表着智慧、崇高和完美。

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代表着智慧、谦恭、慎重、崇高、尊贵、纯洁等等象征。

它的花语是“智慧、高尚、和谐、博大、崇高、美丽”,象征着一种完美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对智慧、精湛、纯洁的
追求。

兰花象征着团结与和谐,它是一种表达亲情、友情等的象征。

古人“文章赋花以拟人物”,“花号佳人”在古文赋中,兰花代表着娇美、美艳的女子,象征着美丽、贤淑的美德。

兰花能够促进心灵的宁静和心境的安宁,它也是一种健康的象征,它可以引导人们开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去追求健康的理念。

总之,兰花是一种象征着智慧、高尚、和谐、博大、崇高、美丽等精神境界的符号,它代表着文人追求的智慧、精湛、纯洁的理念,象征着团结与和谐。

此外,它还可以引导人们追求健康的理念,用健康的生活态度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花朵之一,它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
及文化中的其他象征物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兰花在中国
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与象征,代表着高尚、洁净、雅致、坚贞等美好品质。

兰花的意象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下面将从兰花的历史渊源、文人雅
士对兰花的推崇、兰花在古代文人作品中的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兰花的历史渊源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中国新石
器时代。

兰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认为是四象征植物之一,与菊花、梅花、竹子共同组成了“四君子”。

传说中,兰花是由神仙吸吮天上的清露而生,具有神秘的起源。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更被视为君子的象征,被称
为“君子兰”。

兰花被公认为一种纯洁高雅的花卉,它的色彩淡雅,香气
清新,寓意纯洁而高贵的品质。

总之,兰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物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文人雅士对兰花的推崇以及兰花在古代文学中的
表达,进一步丰富了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的内涵。

兰花象征着高尚、洁净、雅致、坚贞等美好品质,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高尚品格和追求卓
越精神的崇拜。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是密不
可分的。

兰花的含义兰花有哪些象征意义

兰花的含义兰花有哪些象征意义

兰花的含义兰花有哪些象征意义
兰花是一种美丽的热带植物,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涵义。

在不同的文化中,兰花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下面将介绍兰花在中
国文化及其他文化中的一些象征意义。

首先,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雅和纯洁。

兰花是中国传统四君子花
之一,被誉为“君子之花”,其傲然挺立的姿态和清香淡雅的花香,赋予
了兰花高尚的品质形象。

兰花朝气蓬勃的生长势头,也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

此外,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还有着祥瑞的象征含义。

古代历法中,兰花
的盛开往往与一些节日重合,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

在中国园林中,通
常会有选择兰花作为点缀,以求增添喜庆和祥和的氛围。

除了中国文化,兰花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希腊神
话中,兰花是阿波罗神的象征,代表勇敢和英勇,也被认为是冠军和英雄
的荣誉花。

在古代埃及,兰花被赋予不朽的象征,被认为是重生和永恒的
象征。

此外,在日本文化中,兰花也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兰花被称为“侍
者之花”,在茶道和生活礼仪中常被用作装饰,象征优雅和温暖。

而在印
度文化中,兰花是对女性美丽和善良的象征。

总的来说,兰花在各种不同文化中都有着荣耀、高雅、纯洁、善良和
祥瑞的象征意义。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文化中,兰花都被广泛地用来赋
予人们美好的祝愿和愿望。

这种寓意深远的花朵,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
激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 国 兰 文 化--

中 国 兰 文 化--
总理赠兰 一九六二年,周恩来总理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亲切地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日中 友好人士松村谦三先生。当时,中日邦交关系未曾恢复,作为社会活动家,松村 谦三先生致力于日中友好活动,多次访华,与周恩来总理成为好朋友。松村谦三 先生非常喜爱中国的兰花,曾收集过不少品种。周总理深知松村先生的爱好,趁 这次在杭州相会,吩咐随员去杭州苗圃挑一盆自己祖居绍兴选出名兰,送给松村谦 三先生。兰圃同志知道周总理的意图后,特地挑选了一盆叫“环球荷鼎”的兰花。 此花是四十年前由绍兴兰农在上虞大舌埠山中掘得的,当时被上海兰花爱好者郁 孔昭以八百元银元这盆兰花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知道“环球荷鼎”的 珍贵,他更知道总理的美好心意。“兰”象征美,“兰”象征着友谊,总理希望日中友 谊象“兰”一样常青,象“兰”一样馨香。 松村谦三先生捧着“环球荷鼎”回到了日本,晚年一直致力于日中友友好事 业。在生命弥留之际,他将儿子们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关照:要继承他的日中 友好事业,要养好周总理赠送的兰花。
高山幽兰 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 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 更取高山一片遮。
他的儿子松村正直牢记父亲教训,从养兰的门外汉,通过广结兰友,潜心钻 研,几年后,兰技大进,成为日本兰界的养兰高手。他把“环球荷鼎”送给兰友, 使“环球荷鼎”香飘日本岛。 一九八七年,日本举办了“第三届世界兰花博览会”,当松村正直先生从中国代 表团人员中得知周总理的故乡绍兴已在八三年成立了兰花协会,并将兰花定为绍 兴市花的消息后,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表示一定要到绍兴来看一看。 当年十一月,松村正直不顾七十九岁的高龄,联络兰友,一行六人,风尘仆 仆地到了绍兴,参观了绍兴兰圃,拜访了兰友同行。并向绍兴市兰协赠送当年周 总理赠送给他父亲的“环球荷鼎”的后代。在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远涉东瀛的 绍兴兰花带着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从中国到了日本,在日本生根开花,又从日 本回到了娘家绍兴。今天,中日早已恢复了邦交,中日两国人民都表示要世世代 代友好下去。周总理和松村谦三先生若是地下有知,当会含笑九泉。

兰花的文化和典故

兰花的文化和典故

兰花的文化和典故1. 你们知道吗?兰花在咱中国文化里可了不起啦,它就像一个高雅的君子呢。

我爷爷就特别爱兰花,他总说:“看这兰花,叶片修长,花朵淡雅,就像那些有品德的人,默默地散发着清香,从不张扬。

”有一次我去爷爷家,他正小心翼翼地给兰花浇水,还跟我说:“娃呀,做人就得像兰花一样,低调又有内涵。

”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兰花不仅仅是一种花,更像是一种品德的象征呢。

在学校里,有的同学老是爱炫耀自己的东西,我就会想起爷爷的话,觉得还是低调点好,就像兰花一样,安安静静地做自己就很棒。

2. 兰花呀,还有好多典故呢。

我听老师讲过一个故事,说是以前有个诗人,特别喜欢兰花。

他常常对着兰花自言自语:“你这娇美的兰花啊,你是大自然的精灵。

”就像有一次我在花园里看到一只小蝴蝶停在兰花上,我忍不住说:“小蝴蝶呀,你是不是也被兰花的美吸引啦?”那个诗人在生活不顺的时候,只要看到兰花,就会觉得心里平静。

他觉得兰花就像他的知心朋友,能懂他的喜怒哀乐。

我有时候不开心了,就跑到爷爷种的兰花旁边,静静地看着它,好像它真的能懂我一样。

我就想啊,兰花真的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

3. 嘿,你们见过真正的野生兰花吗?那可珍贵啦。

我从书上看到,古代的人把兰花当作圣洁之物呢。

有个采药的老爷爷说:“这野生兰花啊,就像山中的仙子,藏在深山里,不轻易被人发现。

”我和小伙伴们去山里玩的时候,就特别希望能看到野生兰花。

有个小伙伴说:“要是我们能找到野生兰花,就像找到了宝藏一样。

”可是我们知道野生兰花是受保护的,不能乱采。

就像我们不能随便破坏美好的东西一样。

这让我明白了,美好的事物是需要我们去保护的,而不是去占有。

兰花在那深山里自在地生长,我们远远地欣赏就好,就像对待天上的星星,只能仰望,不能摘下来。

4. 我跟你们说哦,兰花在古代文人眼里那可是灵感的源泉呢。

就像我写作文的时候,要是能像那些文人一样从兰花身上找到灵感就好了。

浅说兰花的儒道佛文化内涵

浅说兰花的儒道佛文化内涵

浅说兰花的儒道佛文化内涵中国的花草、山水总是和文化血肉相连,难舍难割。

兰花乃草中尤物,花中至宝,更是国人最爱。

从古自今,咏兰、绘兰、画兰……,不朽杰作不计其数。

屈原爱兰,曾托兰花以言志,其中有一句描写兰花的句子“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 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爱兰植兰,一方面是因为兰花独具幽香的品格为其它花所不能及,另一方面是因为兰花成为一种文化,升华为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操与境界。

兰花乃君子“生在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二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不仅发现兰花,而且写下流传千古的赞美诗。

兰花以质朴纯真的品质,健美俊秀、千差万别的风姿,素雅内向、含蓄不露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独特幽香,坚强屹立、不怕狂风暴雨、残雪酷霜的斗争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被称颂为“花中君子”。

孔夫子观察兰花,并从兰花的品性上悟出了“君子修身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做人道理。

兰花那种其叶常绿、昌茂不凋、抱清寒而不萎琐的精神品质和儒家所倡导与追求的“中庸”“中和”“礼、义、恭、俭、让”的思想相通一致,故兰花有儒文化的义理与内涵。

“中庸”就是“中和”,也就是说修养好的人喜不表于颜,怒不形于色,哀不溢之,乐不放之,表现出来都流露为有理、有利、有节的祥和之貌,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务,君子务本,本为根,根固则枝叶繁茂,人生的言行与事业就是枝叶。

身心修好了,家必齐业必旺。

在儒家的眼里,“治国平天下”是人生追求的大目标,大目标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反之,即使人生的大目标没有实现,缺乏自己展示“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平台也不要紧,那么保持一颗如兰的平常心,不怨天不尤人,做个隐者过箪食瓢饮的生活也是乐事。

孟子说: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妙哉,幽兰之品格也;修到这样的境界就如兰花,在无人处也会绿茂叶健吐蕊放香。

兰花的文化

兰花的文化

兰花的文化如下是有关兰花的文化:兰文化,是指国人在采兰、养兰、赏兰等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因先民与兰花的接触而产生,又伴随人们对其认识的深化而发展,源远流长,精深博大,正因兰乃国人之崇高审美对象,兰逐渐成为美好的代名词。

中国国兰兰花被我国大文学家郭沫若先生称为国花。

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精神符号。

其理念特点有八大表现:一、无私奉献的精神。

孔子说,“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比喻它生长在深山峡谷中,不管有人无人,它都默默无闻地散发芬芳的香气,体现了一种无私的奉献,因而孔子把它当作教书育人的高贵品德,为人师表,就要有无私的奉献。

因此,兰花也被称为“敬师花”。

所以说兰花最高雅、高尚、高贵的一个精神理念符号。

孔子在困境中受到兰花的启发,影响了孔子的晚年思想。

他创立的思想学说影响了中国的哲学、伦理学、社会政治理论、教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礼仪风俗,对中华名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的形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兰花也因孔子的赞美而进入了中国文化圈。

二、浩然正气的勇敢担当精神。

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说:“立叶含正气,花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把兰花当作正义的化身。

因此,他冒着杀头的危险,力谏蒋介石抗日,挽救了危亡的中华民族,成了一代勇敢担当民族英雄。

三、和为贵的精神。

兰花花瓣中有荷瓣、梅瓣、水仙瓣、竹叶瓣等,在这些瓣型中,被兰界同仁一致公认为:荷瓣最好,和为贵。

因此,兰花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和”字。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万事兴。

这是兰花被称为君子,和为贵就是兰花文化的精髓。

四、谦虚谨慎的修养精神。

兰花有青松般的风骨,但它甘当小草,没有青松那样的傲气;兰花有牡丹花那样的艳丽,但没有牡丹花那样张扬,甘做小花伴随大自然;兰花有桂花那样浓浓的香气,但它没有桂花的浓香,而兰花是清香宜人。

因此,兰花是低调做人,不张扬、不傲气、谦虚谨慎、堂堂正正做人修养的精神符号。

五、大气包容的忍让精神。

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

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

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深远的寓意。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因其高雅、纯洁的品质,被视为高尚情操、高尚品格的象征。

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兰花绽放在深山幽谷中,它不需要人工的修剪和精心的照料,却能够独立生长并开出美丽的花朵。

它的高洁品质让人们联想到道德伦理的追求,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高尚操守。

兰花的高洁品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保持自己的高尚品格,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

兰花生长在崎岖的山地中,受到的环境条件非常苛刻,但它却能够顽强地生长下去。

兰花的坚韧不拔让人们联想到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应该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永不放弃。

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象征着高雅的气质。

兰花的花瓣洁白如玉,花香扑鼻,给人一种高雅、清新的感觉。

它的高雅气质让人们联想到文人雅士的品味和风度。

兰花的高雅气质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应保持内心的高尚情操和儒雅风度,不因外界的喧嚣而失去自己的本真。

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象征着吉祥和富贵的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被赋予了祈福、祝愿的寓意。

人们常常将兰花作为装饰品摆放在家中,以期望家庭幸福、富贵吉祥。

兰花的吉祥寓意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挑战,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就能够化解困难,取得成功。

兰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具有高洁的品质、坚韧不拔的精神、高雅的气质以及吉祥富贵的寓意。

它的存在和价值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

我们应该以兰花为榜样,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和坚韧精神,以及追求高雅品质和吉祥富贵的愿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兰花的文化传统

兰花的文化传统

兰花的文化传统
兰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高雅、纯洁、坚强和优雅的象征。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花中君子”,并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兰花的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在中国文学、绘画、音乐和建筑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眼中,兰花是高洁、不凡的象征,常常被用来表达对高尚品质和精神追求的赞美。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兰花更是被赞美为“清芬”,“幽香”,“雅致”,成为了诗人们赞美女子的最佳比喻。

兰花的文化传统也体现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

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常常可以看到兰花的身影。

兰花的形象在中国画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意境和情感,成为了画家们表达对高洁品质和精神追求的象征。

在中国的音乐中,兰花也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古代的音乐作品中常常会以兰花为题材,表达对高尚品质和美好情感的赞美。

兰花的音乐也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文学、绘画和音乐,兰花在中国的建筑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兰花的身影。

兰花的雅致和高洁的品质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了园林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总的来说,兰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其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兰花的高洁、纯净、优雅的品质,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追求,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更多的魅力和内涵。

兰花的文化传统,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兰花的传统文化与典故

兰花的传统文化与典故

兰花的传统文化与典故兰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贵妃醉酒”,历朝历代都是一种珍贵的花卉,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至今,兰花的传统文化与典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兰花的传统文化兰花生长在山谷、泉水中,古人赋予兰花着“山水之精”的美誉,被誉为“花中精华”,是古人所极爱的花卉之一。

早在秦汉时期,已有考古发现兰花相关的文物。

《礼记仪礼》中记载过:“兰花是早春节日中最常见的花卉之一,这种花卉代表着清雅、纯洁、友谊和祥和。

”秦汉时期,人们就常以兰花为主题进行书画、楹联等艺术表达,传承起来的“兰花文化”深受千百年后的受众喜爱。

历代一直把兰花视为“贵妃醉酒”,它用来装饰宫中的寝殿、阁楼,以示门面上的贵宾,更是为皇家环境添添一抹高贵气息,可见兰花在历代的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已然不容小觑。

二、兰花的典故兰花的典故丰富多彩,有诗词、神话、传奇、童话,甚至还有一些真实的历史故事。

比如,据传说,相传古人曾以兰花为神,称其为“龙王神花”祭祀,以此拜祭神明,祈祷长久安康。

《汉书黄初传》中,载有一则兰花神话,说的是宋公明弟子黄初在自己的菊花花篮里放入一枝兰花,兰花竟然长大繁茂,成为非常美丽的景观。

另外,《水浒传》中有一段关于兰花的传说,说宋江骑马出城时,将一支兰花插入马鞍,因为他相信自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这支兰花也就变成了一种坚强的象征。

此外,由于兰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清人侯马藏更是以此为题材创作出了《兰陵笑笑生》这部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侯马藏把一支普通的兰花,写得极为生动、富有情趣,在传承藏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同时,也彰显了兰花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兰花的传统文化与典故充满神秘色彩,它既古老又新鲜,在每个文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此外,兰花还是国家文化的精华,代表着国家历史与文化的整体形象,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我们应当把兰花的文化内涵传承下去,用新时代的视角重新审视兰花,以弘扬传统文化,继续兰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兰花,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花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源远流长,浓厚的历史底蕴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瞩目。

兰花不仅在美学上有着极高的地位,更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其独特的韵味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

本文将深入探讨兰花的文化意蕴,从历史渊源、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带领读者一同领略这一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珍稀花卉。

一、兰花的历史与传说兰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兰的文字记载。

传说中,兰花是夏禹治水时所用的队旗中的花卉,也是岳飞用来励志的象征物。

在《诗经》中,也有“兰之若青,与之为期”这样的诗句,可见古人对兰花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关于兰花的传说也非常之多。

如《墨子》中记载:淮南王刘安有一梦,梦中一仙人手持兰花一枝,仙人传授刘安种植兰花以克制百草之毒,从此刘安遍植兰花,兰花也成了古代人们的康养之药。

据《说文解字》记载,兰花的灵性和幽雅美丽被传为美谈。

这些传说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兰花的崇敬之情。

二、兰花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兰花自古就以其高雅清香的品质成为了文人墨客的雅物之一,无论是诗词歌赋、书画作品还是戏曲、雕塑作品,兰花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古代诗歌中,兰花更是成为了诗人创作的灵感源泉。

宋代杨万里的《摸鱼儿·广厦终年几度贫》中写道:“野兰芳委地金丝绿,山茑露洁簇微开。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也有“王翦夜引兵,银龙夜过众芳洲,郁青兰芝?”等名句。

在绘画艺术中,兰花更是成为了画家们的创作题材之一。

明代画家文征明的《兰亭集序图》正是以兰花作为画面的主要题材,以其独特的笔墨表现兰花的神韵,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兰花与宗教信仰在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兰花也是被视为佛教的象征,因为在佛教经典《法华经》中,兰花被称为“佛号之花”。

兰花所代表的高贵、纯洁的品质恰恰与佛教所倡导的“禅定清净”的理念不谋而合。

佛教文化中的艺术作品中,兰花成为了常见的图案之一,因为兰花的形象能够代表着佛教所倡导的高尚品德和完美清净的信仰。

浅淡中国古代兰花

浅淡中国古代兰花

浅淡中国古代兰文化兰花融叶美、香芳、花艳于一体,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是我国古老的名花之一,每当花开之时,幽香清远,馥郁袭人,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称其为“香祖”、“国香”或“第一春”(张康健等,1989)。

兰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拥有最多爱好者的植物。

关于我国最早开始栽种兰花的问题,鲁水良先生等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国人何时开始栽兰,盆栽兰花的源头究竟在哪里?”这个悬而未决的答案,进而宣布他们的结论:我们的祖先河姆渡人,7000年前已经开始栽种虾脊兰(周建忠,2000)。

而我国古籍对兰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公元前551~479年),孔子多次提到兰,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俱化”;“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等。

以后又有屈原、白居易、李白等对兰花描写的更多。

但是,古代所称的兰、蕙,却非现今植物学中的兰科植物。

据考证,古之香草必花叶俱香,燥湿不变,故可刈佩。

其记述的兰、蕙,皆泛指菊科的佩兰、泽兰及唇形科的地瓜儿苗等(姚家宁,2004)。

中国对于兰科植物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其中石槲、天麻、白及被提及(Choy Sin Hew,2001),它们是用作药用,并非观赏。

而将兰花赋予文学内涵的最早的文献描述是唐颜谦的《咏兰》。

这首诗是其公元860~880年间在陕西汉中和四川做官时所写(陈心启,1988)。

而唐末的另外一篇文献则是公元880~890年杨夔写的《植兰说》,是我国对兰花栽培方法最早的记述(吴应祥,2000)。

待到南宋末年,中国兰科兰花的栽培已有了很大发展,兰文化不再是无形的传沿,而是有兰花专著相继问世。

1233年赵时庚的《全漳兰谱》,1247年王贵学的《王氏兰谱》,便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较系统专门论述兰花的古籍。

这两本书共记载了20多个兰花品种,对兰花的品种特征、品质高下和栽培、管理、施肥、灌溉、移植、分株以及其生长与土质的关系等一整套技艺,都作了较详细的记述,由此带动了中国兰花栽培体系的建立,不仅开创了兰花科学技术的一脉,而且也促进了我国兰文化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程建国等,2002)。

兰花的花语含义及其象征意义

兰花的花语含义及其象征意义

兰花的花语含义及其象征意义兰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花卉,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下面将介绍兰花的花语含义及其象征意义。

兰花的花语含义丰富多样。

首先,兰花象征高洁、纯净的品性。

其娇小而傲然的外表,表达了它的不凡和独立的精神。

兰花不依附任何东西生长,而是独自矗立,正如高洁纯净的品性一样。

因此,兰花常被用来表达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尊重。

其次,兰花还象征着美的境界,寓意高贵端庄。

兰花花色温和宜人,清雅凝练,给人以美的享受。

它的花朵有一种淡雅的香气,仿佛散发着古人那种内外兼修的气质。

因此,兰花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文人雅士的象征,代表着崇高的艺术追求和人文精神。

此外,兰花还有寓意吉祥、幸福的含义。

兰花具有悠长的花期,长久地盛开着,不畏寒冷也不怕酷暑。

因此,人们常将兰花视为长寿、健康和幸福的象征,并将其用于祝福和庆祝的场合。

兰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还有其他的花语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还象征着君子之风。

兰花开放时的匀称美观,被视为君子修养的象征。

而在古希腊神话中,兰花则是爱和美的女神雅典娜(Athena)的标志物,也可代表尊贵和权力。

兰花的不同种类也有各自的花语含义。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兰花品种及其象征意义:1. 蕙兰(Vanda):代表着母爱和家庭的美好。

因为蕙兰花形状温婉,花色丰富多样,宛若母爱般的关怀和温暖。

2. 蝴蝶兰(Phalaenopsis):象征着纯洁与高雅。

蝴蝶兰的花朵形似蝴蝶翩翩起舞,寓意着纯真无邪和高贵典雅。

3. 文心兰(Paphiopedilum):寓意着幸福和长久的美满婚姻。

文心兰花朵形状独特,花色丰富,常常被人们作为送给新婚夫妇的祝福之花。

4. 虎兰(Cymbidium):象征着实力和勇敢。

虎兰花朵大且美丽,寓意着强健的身体和坚韧的意志。

总之,兰花以其高洁纯净、高贵雅致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种崇高追求和优美风范的象征。

它不仅代表了高尚品质和艺术追求,还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和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

兰花的文化意蕴探微作为中国四大名花之一的兰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尊贵、高雅的象征。

兰花的文化意蕴很深,经过千百年的时间沉淀,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兰花是高洁的象征。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高雅、高尚、高洁、高贵的象征。

因为它不需要显眼的花瓣和花香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其低调、淡雅、清高的气质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心灵净化,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因此兰花既是清高之美的代表,也是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结合。

其次,兰花是君子的代表。

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君子的品质,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

中国古代的士人们常用兰花来比喻自己的清高之志,他们认为兰花在臆于烟火的都市里是一个孤独的品种,而士人们则具有这种清高的品格,不附会凡尘的世事,他们崇尚自由自在的人生状态,在兰花的独立、高洁中找寻自己的人生境界。

再次,兰花是团结和友谊的象征。

兰花有时也会象征团结和友谊,因为这些花通常都生长在群体之间,而且它们让彼此之间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这就昭示着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关爱,做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兰花也象征着团队合作、互相支持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协同效应,更加璀璨。

通过兰花这个象征,人们在生活中会更加重视家庭的和睦、团结,缔造一个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团结一心,向更好的方向迈进。

最后,兰花是寓意吉祥的象征。

兰花的花语是“清净、宁静、致远”。

这个花语就代表了兰花在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中所表达的精神内核。

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人们常常用它来祈求家庭和睦、事业成功和生活美满。

兰花的发展过程,也象征着一个人生之路的经历,由卑微到尊贵,由隐逸到出众,最后沉淀成一种美好的精神风骨,人们于此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人生的壮美,总结出了一条不断自我追求升华、真善美合一、追求和谐、追求宁静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兰花文化
摘要: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

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

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

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干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

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

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

关键词:兰花;文化内涵;品质;
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叶姿优美,花香幽远。

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广泛在民间人格化了。

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

兰花的形象和气质久已深入人心,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古代舞剧以“兰步”、“兰指”为优美动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兰章”,把真挚的友谊叫做“兰交”,把人的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质”。

又把杰出人物的去世比作“兰摧玉拆”。

兰花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

一、兰之“芳香”
“手培兰花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这是古人写的一首咏兰诗,它对兰花作了生动的描述,其中道出了兰花之“香”是兰花的最大特点,其香色清绝,素心香远。

兰花因其香气,自古被称为“香祖”、“国香”、“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咏兰香、称兰香、赞兰香的人多不胜数,有些文人雅士更是以兰香的脱俗而自勉。

孔子曾对着隐谷中的香兰喟然叹句“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

”隐谷中香兰独茂,却以众草为伍,虽香而孤,草丛而芜没。

在孔子看来,兰花的香是别样的、独特的,当之王者而无愧,又以此香暗喻了芬芳袭人,然曲高和寡、独茂壑谷的风格,以此来喻人又喻己。

在中国近现代也有很多诗句都是称赞兰香的,如陈毅元帅有诗云:“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遇。

”齐白石的《兰》:“一春谷口雨如麻,水洗风吹叶倒斜。

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

【1】”
二·兰花乃君子
“生在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二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不仅发现兰花,而且写下流传千古的赞美诗。

兰花以质朴纯真的品质,健美俊秀、千差万别的风姿,素雅内向、含蓄不露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独特幽香,坚强屹立、不怕狂风暴雨、残雪酷霜的斗争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被称颂为“花中君子”。

兰花是大自然的杰作,素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

中国兰文化渊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历代仁人志士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在赏兰品兰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融华夏的道德修养、人文哲理之妙谛,因而,兰有国香、人格之花、民族之花的美称。

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可说是兰文化的奠基者。

《孔子家语》有云,“芝兰
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因此兰溶入儒家哲学思想而开始了一代又一代地沿袭着后人,并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德行之中。

【2】此后,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有关兰的辞章迭出,还频见于历代典籍的诗、词、赋中,如三国时期的稽康、晋代的陶渊明、唐朝的李白、杨炯、杜牧等都留下了关于咏兰颂兰的不少名篇佳作,华词丽句。

上承屈原,下启李杜的陶渊明,他的《幽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

”韵味深长,朴雅含蓄,是流传至今的名篇。

到了宋朝,直接以兰为题咏兰颂兰的诗词歌赋更是屡见不鲜,可见在诗人笔下,虽是同名咏兰,但表现兰的方式、含义却各有异同。

三、兰之“秀质”
金声玉韵,蕙心兰质”这是描写兰花秀质的诗句,对于兰花的秀质也是很多人所欣赏的,正如蕙质兰心一词,通过兰花品质来比喻人的性格。

“莲花过雨清宜画,兰箭临风韵似诗”这是清代阮元的诗,由此看出诗人对兰、兰茎的喜爱至极,把兰茎的风韵比喻成一首诗,淡雅诗韵。

“质幽偏受燕支,此花解得灵修意”把兰的秀质赋予了人的性格,把兰的温润素雅生动的描写了出来。

国兰貌不惊人,本分而又内在,“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刘克庄),无论在静寂的山野,还是在喧闹城市,“空谷佳人”总是那么文静和简朴,似乎还带着几分羞涩。

兰花“禀天地之纯精,抱青紫之奇色”(杨炯),她无须浓妆艳抹,更没有媚态俗气,却具有沉静、朴实的诱人魅力,正如“富贵者爱牡丹,隐逸者爱菊花,清雅孤高者、弱而不阿的文士则偏爱兰”一样,。

【3】兰花除了它的香气吸引人之外,它那花朵的简单,配上它那疏朗秀美的叶子,感觉上那时见到的兰花真的很雅致秀丽,有点孤傲不屈的感觉,它虽然简单,但却素洁清幽,秀逸天成,与中国人所推崇的廉洁、质朴的情操正好结合,或许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兰花的原因吧。

中国人爱兰,是爱她的纯真和质朴,这是东方人性格的一种极好的反映。

中国人喜欢素淡、雅致、清幽、洁净的风格,推崇忠贞、廉洁、质朴、坚韧的情操,而中国兰正是这种风格与情操的完美结合,令人清心,令人舒怀。

人们欣赏兰花不仅仅限于花,而且涉及香气、姿态、叶艺、盆架等方面。

有人说,庭院一盆兰蕙,可以衬托出主人的身份和情趣。

这恐怕也未必是夸大其词。

诚然,中国人对兰花的欣赏已远远超出兰花的本身,而是和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就是兰花文化!
参考文献
【1】国兰文化>> 诗词书画>> 齐白石《兰》
【2】《新疆林业》2006年第4期
【3】巴渝传媒网—巴渝论坛›生活秀● 涪陵兰花›浅谈兰花(转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