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纲要

合集下载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
5、问找某人(请问您找哪位?)
6、问有某事(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7、让人等待(请稍等)
8、结束通话(再见)
做到集会时按时入场,遵守会场要求。
1.举行升旗仪式或集会时,集合列队要快、静、齐,并提前进入会场,在指定位置坐(站)好。
2.倾听发言人讲话,讲话结束后礼貌鼓掌。活动结束后听从指挥有序退场,不抢先、不喧哗。
认识到生命是唯一的、宝贵的、脆弱的,开车、骑车、走路遵守交通法规,小手拉大手,进而影响家长、周围的人,全家幸福安康。
掌握肃立、注目礼、少先队队礼等礼仪。
国旗升起,国歌奏响,原地肃立,面向国旗,行队礼、注目礼。
小学4—6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礼仪
掌握问候、致谢或致歉等礼貌用语。
掌握微笑、点头、鞠躬等常用体态语。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礼俗。
了解我国传统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节日。
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了解并且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
(二)交往礼仪
孝敬父母长辈。
听从教导,不顶撞,体贴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不提过分要求,到家离家打招呼
学会倾听他人。
说话轻声慢语;用心倾听,注视对方
知道餐桌上的基本礼仪,文明就餐。
知道同学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
待客做到:问好,让座,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并说再见;做客做到:礼貌叫门,主动问候主人,不乱翻主人的东西,临走时要向主人道别。
遵守秩序,轻声交谈,不打扰他人。
不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吵闹,走路轻轻的,说话小声的,楼梯走廊慢慢的。
遵守公共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2、读书的正确姿势。双手捧着书本,书本上端稍抬高与桌面成45度角,头稍向前倾,这样容易看清字体,还能避免颈部肌肉紧张和疲劳。把书竖直或平放在桌上都是不正确的。

《文明礼仪》课程纲要

《文明礼仪》课程纲要

《文明礼仪》“课程纲要”《文明礼仪》课程纲要授课教师:张芹授课对象:1~6年级学生授课时数:8课时(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与生活实践,使学生彬彬有礼、言谈有致,形成知礼仪讲文明的好习惯,成为有涵养、有教养的为现代社会所欢迎的人。

(二)课程内容:1、日常交往礼仪:守约准时;见面;称谓;谈话等。

(二课时)2、校内礼仪:言谈举止、服饰、餐饮、交通等方面的礼仪要求。

(二课时)3、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与父母长辈之间的相处;与兄弟姐妹的相处。

(二课时)4、校外礼仪:同学间的往来;祝贺同学的生日或到同学家作客的礼仪。

(三课时)5、公共场所:购物礼仪;旅游观光礼仪;社交礼仪。

(三课时)(三)教学建议: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根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要求,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和礼仪训练获得礼仪的感性认识,使之深化为内在的行动;通过对社会文明问题的初步探讨,辩明是非曲折,使学生修身养性,自觉性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四)教学评价1、评价原则: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应用,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

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是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自我与他人的过程、不断的反思”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

2、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2)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

(3)以定性评价为主,用等第评价为主进行评价。

国家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word文档良心出品)

国家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word文档良心出品)

国家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统一。

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目标任务(一)总目标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第一篇: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小学《文明礼仪伴我行》校本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1、课程名称:文明礼仪伴我行2、授课教师:本校校本课程教师3、教材:选编4、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课程5、授课时间: 16课时6、授课对象: 1-5年级学生二、课程的目标:通过礼仪教育,学习礼仪知识,训练规范的举止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友好相处,为全面育人奠定基础。

1.使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与家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2.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3.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4.了解社会,学会感恩。

5、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三、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四个单元(后附部分选用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四个单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家庭文明从小做起”、“社会文明靠大家”、“学会感恩”。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教学。

)1.文明校园从我做起“校园规范我知道”、“同学之间”、“尊敬老师”、“学校是我家”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礼仪,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团结协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2.家庭文明从小做起“亲亲一家人”、“百善孝为先”、“文明礼仪从小事做起”、“邻里之间”等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礼仪,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3.社会文明靠大家。

“礼貌用语我会说”、“文明习惯我养成”、“公共文明我牢记”、“社区文明我参与”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礼仪,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他们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学校校本教材《文明礼仪》实施纲要

学校校本教材《文明礼仪》实施纲要

某某某学校校本教材《文明礼仪》实施纲要某某某市某某某二〇一六年九月第一部分缘起与定位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

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礼仪教育,是促进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实施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团体协作精神,建立文明的人际关系,规范言行举止,蒙以养正,知书识礼,使其行为与其学识相得益彰,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才需求。

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封闭式管理学校,目前在校师生达400多人,学生几乎遍布各个镇村,而且大多数是父母在外地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

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不太重视对学生的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加上周围的环境,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可以说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良好的礼仪教育。

基于这些情况,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教育。

同时我校也曾开展过有效的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活动,效果显著。

我校是全县最早开展以校园文明礼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之一,我们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全面实施,突出重点,逐步推进,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实践育人,重在实效的原则,着眼于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使学校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全面提升师生的文明素养,打造和谐校园,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

一、课程的性质和价值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指在一定交际场合的行为准则和交际规范,是当代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课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和行为规范训练的主渠道之一。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学生从小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举止大方得体,塑造美好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明礼仪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塑造美好形象价值:在现代社会, “让人喜欢你”是一条重要的人际交往原则,一个人优雅的仪态,文明的举止,动人的嗓音,高贵的气质能引起别人强烈的审美情趣,得到别人的尊重。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doc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doc

附件: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二)坚持知行统一。

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目标任务(一)总目标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二)坚持知行统一。

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目标任务(一)总目标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文明礼仪--纲要

文明礼仪--纲要

《文明礼仪》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大力推进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统一。

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一)总目标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统一。

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目标任务(一)总目标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纲要

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纲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纲要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行为习惯的重要课程。

通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并培养他们的行为规范,有助于树立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本教学纲要具体规划了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意识和行为,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交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提高其个人形象修养。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崇节约资源和文明用语的习惯。

4.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重视法律法规,学会遵守规章制度。

5.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人际交往礼仪:a. 学习社交礼仪,包括问候、介绍、交谈等。

b. 学习团队合作和合作意识,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c. 学习如何处理冲突,以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

2. 个人形象修养:a. 学习正确的站姿、走姿和坐姿等。

b. 学习如何穿衣得体、整洁干净。

c. 学习良好的仪容仪表和微笑的重要性。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环保文明礼仪:a. 学习垃圾分类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落实垃圾分类行动。

b. 学习如何合理使用水电等资源,节约能源。

c. 学习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倡导绿色出行。

4. 社会规范礼仪:a. 学习公共场合的文明行为,如公交车、餐厅、图书馆等。

b. 学习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的文明行为。

c. 学习礼让行人、排队等基本社会规范。

5. 法律意识和道德教育:a. 学习法律法规和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b.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c. 学习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

6.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a. 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b. 学习中国传统礼仪,如鞠躬、敬茶等。

c.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传授相关知识,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行为指导。

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纲要

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纲要

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文明礼仪教育
课程纲要:
第一单元:文明与社会
1.1 社交礼仪:介绍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及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包括问候、握手、礼貌用语、面部表情等。

1.2 公共场所礼仪:教授在公共场所(如图书馆、剧院、餐厅等)中的正确行为规范,包括静音、排队、不吸烟等。

1.3 文明用语与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言谈举止,教授恰当的用语和表达方式,包括注重语气、语境和措辞的选择。

第二单元:文明与个人
2.1 个人形象塑造: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仪表仪容和个人形象的塑造来展现自己的文明礼仪素质。

2.2 社交礼仪与礼貌待人:教授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应表现出的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表达方式和行为规范。

2.3 知恩图报与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知恩图报、感恩他人的习惯,传递感激之情并学会回报社会。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庭
3.1 家务礼仪:教授学生家庭中的基本礼仪规范,包括尊重父母、尊重长辈、尊重兄弟姐妹等。

3.2 家庭活动礼仪:指导学生在家庭聚会、生日宴会等场合中的礼仪行为,包括礼貌用餐、礼仪交谈等。

3.3 家庭互助与合作:培养学生家庭互助、合作的意识,学会与家人共同分担家务、照顾弱者等。

第四单元:文明与社会公众
4.1 公众场合礼仪:教授在公共场合(如演讲、会议、宴会等)中的礼仪行为,包括言谈举止、服装搭配等。

4.2 社会公益行为: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4.3 社交媒体礼仪:教授学生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的礼仪,包括尊重他人隐私、不传播虚假信息等。

以上纲要仅为参考,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纲要

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纲要

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纲要
一、课程导论
1.1 课程目标和意义
1.2 课程内容和结构
1.3 课程方法和评估
二、基本礼仪知识
2.1 礼仪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2.2 礼仪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2.3 基本礼仪行为的要求和常见误区
三、社交礼仪
3.1 与他人交往的基本礼仪
3.2 社交场合的仪态和礼仪规范
3.3 社交媒体礼仪的原则和规范
四、商务礼仪
4.1 商务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4.2 商务社交的礼仪规范和技巧
4.3 商务会议和商务餐桌礼仪
五、公共场合礼仪
5.1 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和礼节要求
5.2 公共交通礼仪和排队礼仪
5.3 商店、餐厅等场所的礼仪规范
六、家庭礼仪
6.1 家庭礼仪的意义和功能
6.2 家族文化和家庭价值观的传承6.3 家庭成员间的相处礼仪和沟通技巧
七、跨文化礼仪
7.1 跨文化交往的课题和挑战
7.2 不同文化的礼仪差异与适应
7.3 跨文化交往的沟通技巧和解决策略
八、公众形象塑造与仪容仪态
8.1 公众形象的重要性和塑造策略8.2 仪容仪态的规范和改善方法
8.3 着装和化妆的礼仪要求和技巧
九、修身养性与道德礼仪
9.1 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和目标
9.2 道德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9.3 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的培养
十、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
10.1 礼仪教育案例剖析
10.2 礼仪实践活动和模拟场景演练
10.3 礼仪文化体验和互动交流
十一、课程评估和总结
11.1 课程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测试11.2 学生反馈和课程改进建议11.3 课程总结和未来发展方向。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课程名称:文明礼仪教育、授课教师:本校校本课程必修课教师、教材:选编、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课程、授课时间:课时、授课对象:年级学生二、开发背景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

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

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往来日益重要,人们对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更加关注。

随着我们对交往礼仪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我校已在学科教学中加强礼仪教育渗透,学校德育组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

但这些做法都是零散的,不能使之系统化。

而作为文明礼仪的启蒙教育,我们重在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

再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从而推动社区以及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

也正由于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与客观的前瞻性,我校决定把“文明礼仪教育”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确定了以“个人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从六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

、学生现状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

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乏教养。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

经典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doc

经典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doc

小学《文明礼仪伴我行》校本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1、课程名称:文明礼仪伴我行2、授课教师:本校校本课程教师3、教材:选编4、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课程5、授课时间: 16课时6、授课对象: 1-5年级学生二、课程的目标:通过礼仪教育,学习礼仪知识,训练规范的举止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友好相处,为全面育人奠定基础。

1.使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与家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2.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3.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4.了解社会,学会感恩。

5、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三、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四个单元(后附部分选用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四个单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家庭文明从小做起”、“社会文明靠大家”、“学会感恩”。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教学。

)1.文明校园从我做起“校园规范我知道”、“同学之间”、“尊敬老师”、“学校是我家”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礼仪,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团结协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2.家庭文明从小做起“亲亲一家人”、“百善孝为先”、“文明礼仪从小事做起”、“邻里之间”等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礼仪,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3.社会文明靠大家。

“礼貌用语我会说”、“文明习惯我养成”、“公共文明我牢记”、“社区文明我参与”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礼仪,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他们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doc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doc

附件: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3 —(二)坚持知行统一。

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目标任务(一)总目标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礼仪教育纲要

礼仪教育纲要

七里村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安排为了加强我校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根据延长县教育局转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我校实际,德育处特安排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望各年级、各班能认真执行。

一、基本原则(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统一。

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目标任务(一)总目标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3 —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二)分目标小学: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初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习惯。

三、主要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实践性。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

小学1—3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个人礼仪●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

●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习惯,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 理解礼仪与自身素养的关系。
? 掌握不同场合谈吐和仪容仪表的原则与艺术。
(二)交往礼仪
? 掌握各种场合介绍和自我介绍的礼仪要求。
? 掌握各种场合握手的礼仪要求。
? 掌握演讲、辩论的礼仪要求。
? 做到在排队、乘用电梯等公共场合与人保持恰当的距离。
? 掌握基本涉外礼仪。
(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载体,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福利院、旅游景点、部队营地等场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五)通过教师模范行为引领文明礼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 做到集体活动时能遵守相关的规则和要求。
? 掌握拜访接待的基本礼仪,能热情、大方地与他人交往。
? 掌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
? 能宽容、礼让他人。
? 在公共场所文明交流,不干扰他人。
高中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个人礼仪
? 了解礼仪的功能与作用,理解礼仪的内涵与实质。
初中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礼仪
? 了解礼仪的基本含义,理解学习礼仪的意义。
? 掌握与人交谈时的礼仪要求。
? 做到着装大方、得体。
? 了解涉外基本礼仪。
? 掌握在公开场合发言的礼仪。
(二)交往礼仪
? 理解父母,懂得感恩。
? 掌握使用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书信的礼仪。
(四)加强督导,完善评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定期对学校进行督导检查。要把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内容,并对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把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汇总.doc

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汇总.doc

龙孔镇中心小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1、课程名称:文明礼仪教育2、授课教师:本校校本课程必修课教师3、教材:选编4、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课程5、授课时间: 18课时6、授课对象:各年级学生二、开发背景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

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

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往来日益重要,人们对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更加关注。

随着我们对交往礼仪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我校已在学科教学中加强礼仪教育渗透,学校德育组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

但这些做法都是零散的,不能使之系统化。

而作为文明礼仪的启蒙教育,我们重在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

再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从而推动社区以及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

也正由于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与客观的前瞻性,我校决定把“文明礼仪教育”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确定了以“个人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从六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

1、学生现状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

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乏教养。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统一。

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目标任务
(一) 总目标
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二)分目标
小学: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初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习惯。

初中:在培养学生养成文明习惯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学习文明礼仪的意义。

培养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意识。

培养热心参与、友好交往的能力。

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完善个人素养。

高中:让学生了解礼仪的渊源和内涵,掌握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合作、参与、交往的能力,培养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形成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

四、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实践性。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

小学1—3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礼仪
·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

·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习惯,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知道保持服装整洁,爱清洁、讲卫生。

(二)交往礼仪
·能恰当、得体地称呼他人。

·懂得尊敬父母,对长辈有礼貌。

·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知道同学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

·遵守秩序,轻声交谈,不打扰他人。

·遵守公共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掌握肃立、注目礼、少先队队礼等礼仪。

●小学4—6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礼仪
·掌握问候、致谢或致歉等礼貌用语。

·掌握微笑、点头、鞠躬等常用体态语。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礼俗。

·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交往礼仪
·孝敬父母长辈。

·学会倾听他人。

·知道餐桌上的基本礼仪,文明就餐。

·掌握接打电话的礼貌用语。

·做到集会时按时入场,遵守会场要求。

·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做文明游客、文明顾客、文明乘客、文明观众。

●初中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礼仪
·了解礼仪的基本含义,理解学习礼仪的意义。

·掌握与人交谈时的礼仪要求。

·做到着装大方、得体。

·了解涉外基本礼仪。

·掌握在公开场合发言的礼仪。

(二)交往礼仪
·理解父母,懂得感恩。

·掌握使用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书信的礼仪。

·做到集体活动时能遵守相关的规则和要求。

·掌握拜访接待的基本礼仪,能热情、大方地与他人交往。

·掌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

·能宽容、礼让他人。

·在公共场所文明交流,不干扰他人。

高中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个人礼仪
·了解礼仪的功能与作用,理解礼仪的内涵与实质。

·理解礼仪与自身素养的关系。

·掌握不同场合谈吐和仪容仪表的原则与艺术。

(二)交往礼仪
·掌握各种场合介绍和自我介绍的礼仪要求。

·掌握各种场合握手的礼仪要求。

·掌握演讲、辩论的礼仪要求。

·做到在排队、乘用电梯等公共场合与人保持恰当的距离。

·掌握基本涉外礼仪。

五、实施途径
学校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注重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文明礼仪。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等课程中涉及文明礼仪的内容要重点讲述。

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其他课程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适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二)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

文明礼仪体现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地各校要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要求,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

不断开辟和拓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知识竞赛、文艺演出、辩论会等形式,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校园典礼等契机,利用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站、图书阅览室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充分发挥学校团委、少先队、学生会、社团组织、业余党校等团体组织的作用。

(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

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载体,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福利院、旅游景点、部队营地等场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五)通过教师模范行为引领文明礼仪。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六、组织实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文明礼仪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组织实施,整体规划文明礼仪教育,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保障文明礼仪教育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二)全员参与,注重实效。

全体教师要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都应成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者。

要加强对教师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开发资源,丰富内容。

充分整合和运用各地已有的教育资源,同时通过建设专题网站,制作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编写读物等多种形式开发资源,丰富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四)加强督导,完善评价。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定期对学校进行督导检查。

要把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内容,并对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把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

(五)各方协作,形成合力。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学校要主动联系相关部门、社区、家长,协同配合,确保文明礼仪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合力。

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开展中小学礼仪教育公益活动,重视舆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老领导等“五老”人员的作用。

重视和加强研究,为文明礼仪教育提供科学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