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蟋蟀科

合集下载

蟋蟀的结构

蟋蟀的结构

蟋蟀的结构蟋蟀是昆虫中的一种,属于直翅目,螽斯科。

蟋蟀的身体结构非常特殊,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功能。

下面将从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和生物力学的角度来介绍蟋蟀的结构。

一、外部结构1. 头部蟋蟀的头部由触角、眼睛、口器和口下颌等组成。

触角是蟋蟀的主要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信息。

眼睛分为复眼和简眼,复眼具有较强的视觉功能,可以看到周围的物体。

口器用于摄取食物,口下颌则用于咬合食物。

2. 胸部蟋蟀的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三个部分。

胸部有六条腿,前胸和中胸各有一对,后胸有两对。

蟋蟀的腿非常发达,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可以用来跳跃和抓取物体。

3. 腹部蟋蟀的腹部由十个节组成。

腹部末端有一对长触角状的器官,称为石腹器,用于发出声音。

蟋蟀通过摩擦石腹器和前翅,发出鸣叫声来吸引异性或进行交流。

二、内部结构1. 呼吸系统蟋蟀的呼吸系统由气管和气孔组成。

气管贯穿整个蟋蟀的体内,将氧气输送到细胞中,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气孔位于腹部的两侧,通过打开和关闭来控制气体的进出。

2. 循环系统蟋蟀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心脏位于胸部,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血液中含有氧和营养物质,供应给各个组织和器官。

3. 消化系统蟋蟀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器、食道、胃和肠道等。

口器用于咀嚼和吸食食物,食道将食物输送到胃中进行消化,胃中的消化液可以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肠道则吸收和排泄残余物。

三、生物力学1. 运动能力蟋蟀的胸部肌肉发达,腿部关节灵活,使其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

蟋蟀可以用腿部跳跃和行走,通过翅膀的振动来飞行。

2. 声音产生蟋蟀通过摩擦石腹器和前翅来发出声音。

石腹器的纹理和前翅之间的摩擦产生了特定的振动,形成了独特的鸣叫声。

3. 适应环境蟋蟀的结构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

例如,触角可以感知食物和危险信号,眼睛可以看到周围的物体,腿部可以帮助蟋蟀逃离敌害,石腹器可以吸引异性。

总结起来,蟋蟀的结构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具有复杂的外部和内部组织。

蟋蟀的介绍昆虫记

蟋蟀的介绍昆虫记

蟋蟀的介绍昆虫记
蟋蟀,科学名称为Gryllidae,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属于直翅目蟋蟀科的昆虫。

它们通常有短而坚硬的黑色外壳,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有六只腿和两对翅膀。

蟋蟀是夜间活动的昆虫,它们常常在夜晚出现并发出各种声音。

雄蟋蟀通过翅膀摩擦产生复杂的鸣叫声,用来吸引雌蟋蟀。

这种叫声非常独特,被认为是夜晚的音乐。

蟋蟀的叫声可以在距离很远的地方都清晰听到。

蟋蟀是杂食性昆虫,它们主要以植物的嫩叶、根茎和水果为食,也会吃一些昆虫。

它们在暗处活动,常常躲在植物的根部或树洞等地方。

蟋蟀可以通过嗅觉和触角感知周围环境,并使用后跳来逃避捕食者。

蟋蟀的繁殖方式是通过雄性与雌性进行交配,雌蟋蟀在交配后会产卵。

蟋蟀的卵通常椭圆形,白色或黄色。

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幼虫会孵化出来,它们是白色的,后来逐渐变为黑色。

蟋蟀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种类,世界上约有900多个品种。

它们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主要栖息在草地、森林和田地等地方。

蟋蟀对自然环境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是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

总的来说,蟋蟀是一种具有独特叫声的昆虫,它们在夜晚活动,以植物为食。

蟋蟀的繁殖方式是通过交配,并且在自然界中有多个品种。

昆虫分类简介

昆虫分类简介

(Ephemer-短命,ptera-翅) 体中型,纤细柔弱。 口器退化; 复眼发达; 触角刚毛状; 翅膜质,前翅大,后翅小; 腹部有一对细长多节的尾须,有一条中尾丝。 稚虫水生,主要取食小型水生动物和藻类。成虫陆生, 有趋光和婚飞习性,寿命很短,不取食。全世界已知 2 250多种,我国已知约250种。
蝗科:Acrididae
后足腿节与中润脉摩擦发音,前胸背板发达,跗3-3-3节, 爪有中垫。产卵于土内, 触角短于体长,听器位于第1腹节两侧,后足跳跃足, 产卵器瓣状,尾须短,不分节。如东亚飞蝗
蟋蟀科:Gryllidae 前足胫节具听器,产卵器细长,跗3节。 触角长于体长,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内侧, 后足跳跃足,雄虫发音器位于前翅基部。 雌虫产卵器呈剑状,尾须长,不分节。
种下阶元 infraspecific category
变种(variety):以前,有些人认为凡不符合模式标本的标
本都称为一个变种。1961年以后废弃不用。
生态型(ecotype):不同生态条件下表型不同,形态上有明
显差异,但可随生态条件变化发生可逆性变化。如东亚蝗的 散居型、群居型。现已不用。 亚种(subspecies),由于地理隔离,各自向不同方向演化, 形态上有较大差异,但未达到种的级别。可用。
7. 蜚蠊目 Blattodea

(Blatt-平板,蜚蠊) 体中至大型,宽扁 口器咀嚼式; 触角长丝状; 复眼发达或无; 前胸发达,盖住头部; 前翅覆翅
该目中文蜚蠊,俗名蟑螂,偷油婆等。英文名 cockroachs,roach。中国古代的称谓也很多, 如《诗经· 尔雅》中有:蜚、负盘、蜚盘虫、 香蜋子等,《本草纲目》中有石僵、滑虫、地 鳖、簸箕虫、过街、蚵婢虫等。 生活在室内的蜚蠊是卫生防除的主要对象,污 染食品并留下讨厌的气味,传播疾病等。野外 生活的种类少数是农业害虫。有的种是中药材。

蟋蟀简介昆虫记

蟋蟀简介昆虫记

蟋蟀简介昆虫记
蟋蟀,学名蟋蟀,又叫秋田、促织等,属蟋蟀科昆虫。

是一种生活在田间、草丛中的益虫。

它们常常以各种草、草根为食,吃得很杂。

蟋蟀喜欢在傍晚时出来活动。

身体细长,前足像剪刀一样能剪草,后足像一把大钳子,能挖洞。

蟋蟀善于建筑家园,它们先把草皮或树叶从土里刨出来,再用前足刨出一个洞穴来。

幼虫吃叶子、草等食物。

蟋蟀的生活习性和习性
蟋蟀一般是在晚上出来活动的,它的眼睛长在头上的两个小触角上。

蟋蟀的嘴巴像一个“V”字形的钳子,是用来挖掘洞的工具。

蟋蟀是天生的工程师,它能利用周围的环境来建筑自己的家。

如果挖出一条通道,它就在通道里挖一条通道一直通向洞深处。

蟋蟀不是一个懒惰的家伙,它总是忙忙碌碌地找食物吃。

它总是忙忙碌碌地在找食物吃,而且边吃边寻找下一顿食物。

蟋蟀在遇到危险时会大声鸣叫来警告同伴,也可以用前爪在地面上掘出一个小坑来躲避天敌的伤害。

蟋蟀是一种勤劳而又很有智慧的昆虫,它在夏天和秋天产卵时很仔细认真,通常把卵产在地下、土缝里或树皮下等隐蔽处。

—— 1 —1 —。

蟋蟀的知识简介

蟋蟀的知识简介

蟋蟀的知识简介蟋蟀是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的昆虫,是一种常见的夜晚鸣叫的昆虫。

蟋蟀的学名为Gryllidae,属于Orthoptera目,是一种古老的昆虫种类,已经存在了几亿年的时间。

蟋蟀的体形较小,通常体长在2-5厘米之间,身体呈扁平状,颜色多样,主要为棕色、黑色或绿色。

蟋蟀的身体结构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

头部有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和一对触角。

蟋蟀的触角非常敏感,可以帮助它们感知周围的环境。

胸部有三对足,前两对足为捕食和防御提供支持,第三对足则用于行走。

腹部是蟋蟀发声的器官所在,通过摩擦翅膀产生鸣叫声。

蟋蟀是一种以植物为食的昆虫,主要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

蟋蟀的嘴部适合啃食植物,能够轻易地切割植物细胞壁。

蟋蟀的食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帮助控制某些植物的生长,维持植物种群的稳定。

蟋蟀是一种夜行性昆虫,白天一般躲藏在树木、草丛或地下,夜晚才会出来觅食和鸣叫。

蟋蟀的鸣叫是由雄虫产生的,主要是为了吸引雌虫和警告其他雄虫。

蟋蟀的鸣叫声是通过摩擦翅膀产生的,翅膀上有一对具有锯齿状的文件和一对光滑的刮槽,当雄虫快速地摩擦这两对器官时,就会发出尖锐的鸣叫声。

蟋蟀的鸣叫声具有种类和频率的差异,不同种类的蟋蟀鸣叫声音各异。

蟋蟀的鸣叫声在昆虫界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声音交流方式,它们可以通过鸣叫声来识别同种群体的个体,并进行交配。

雄虫的鸣叫声也可以表达它们的领地主张和警告其他雄虫不要侵犯。

蟋蟀的繁殖方式是通过交配来完成的。

雄虫会通过鸣叫声来吸引雌虫,一旦雌虫被吸引过来,雄虫会用触角触碰雌虫的触角来传递信息。

交配完成后,雌虫会将卵产到适合孵化的环境中,如腐木、土壤或植物茎内。

蟋蟀的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后,孵化出幼虫,幼虫经过几个蜕皮阶段后逐渐长成成虫。

蟋蟀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食物链中的一环,还可以帮助传播花粉和种子。

蟋蟀的存在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蟋蟀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们以植物为食,夜晚活动并发出鸣叫声来吸引雌虫。

蟋蟀的课件

蟋蟀的课件

04
蟋蟀饲养与繁殖技术
饲养环境要求
温度
蟋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5℃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
生长和繁殖。
湿度
适宜的湿度范围为70%-80%, 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会影响
蟋蟀的生存。
光照
蟋蟀需要一定的光照,但不宜过 强,一般使用自然光即可。
饲料选择与投喂方法
饲料种类
蟋蟀的饲料主要有青饲料、精饲料和辅助饲料。青饲料如胡萝卜、菜叶等,精饲 料如面包、饼干等,辅助饲料如钙粉、维生素等。
分布
蟋蟀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等地区。
习性
蟋蟀是夜行性昆虫,喜欢在潮湿、阴 暗的环境中生活,以藻类、真菌、小 型动物和植物为食。
文化意义
文学意义
蟋蟀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作吟咏的对 象,如《诗经》中的“七月在野,八 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 床下”。
民间习俗
娱乐价值
蟋蟀也被用于斗蟋蟀的游戏中,是一 种具有娱乐价值的昆虫。
腹部
蟋蟀的腹部有三对腿和一 对尾须。
背部
蟋蟀的背部通常有六条纵 向条纹,颜色为棕色或黑 色。
翅膀部分特征
翅膀
蟋蟀的翅膀通常呈透明或半透明状,用于飞翔。
翅脉
蟋蟀的翅膀上有许多翅脉,用于支撑和调节飞行。
足部特征
前足
蟋蟀的前足有三对腿,用于爬行 和抓握。
中足
蟋蟀的中足有两对腿,用于支撑身 体和行走。
后足
THANK YOU
护理知识分享
01
提供适宜的生活环 境
蟋蟀需要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 ,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温度应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 ,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 避免过度潮湿或干燥。同时, 提供充足的光照,有助于蟋蟀 的生长和繁殖。

关于蟋蟀的介绍

关于蟋蟀的介绍

关于蟋蟀的介绍蟋蟀,又称作蟋蟀虫、蛐蟀,是昆虫门直翅目蟋蟀科的一种小型昆虫。

它们的体形较小,通常只有数厘米长,但却有着独特的外形和鲜明的鸣叫声,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蟋蟀的外形特征是其短而扁平的身体,头部与胸部融合在一起,没有明显的颈部。

它们通常有两对翅膀,前翅硬化成坚硬的覆翅,后翅则较大且透明。

蟋蟀的触角长而细,常用于感知周围环境。

它们的腿长且强壮,适合跳跃和攀爬。

蟋蟀主要栖息在地面上的草丛、灌木丛或树林中,也有些种类栖息在洞穴或地下。

它们是夜行性昆虫,白天大部分时间都躲藏在避风的地方,夜晚才活动。

蟋蟀以植物的叶片、树皮和树根为食,有些种类还会捕食小型昆虫和腐肉。

蟋蟀的寿命通常在几个月到一年左右。

蟋蟀的最显著特征是它们的鸣叫声。

雄性蟋蟀通过摩擦前翅和后腿产生特殊的鸣叫声,用于吸引雌性和警示其他雄性。

每个种类的蟋蟀鸣叫声都有其独特的频率和节奏,有些种类甚至可以通过鸣叫声的变化来传递复杂的信息。

蟋蟀的鸣叫声在夜晚特别清晰,形成了一种美妙的自然交响乐。

蟋蟀在人类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常常被视为幸运的象征,被认为能带来好运和财富。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蟋蟀被视为吉祥的动物,人们常常养蟋蟀作为宠物,并且举办蟋蟀比赛来展示蟋蟀的美妙鸣叫声和外形。

此外,蟋蟀也是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蟋蟀作为一种小型昆虫,虽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大,但它们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食物链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蟋蟀作为食物来源,为许多小型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同时,蟋蟀也是土壤的重要分解者和水果的传粉媒介,对于自然界的循环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蟋蟀是一种小而美丽的昆虫,以其独特的外形和鸣叫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融入了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保护蟋蟀及其生态环境,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自然世界。

蟋蟀

蟋蟀

歌唱时———歌声的嘹亮、“乐器”的精巧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记述自己少年时的乐园“百草园”时, 曾写到过蟋蟀。找出原文读一读。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在少年鲁迅的眼中,弹琴的蟋蟀给 他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请运用 法布尔的《蟋蟀》中的语言,解释蟋蟀 为什么会弹琴?
有带齿条的琴弓和振动膜
6根据提出的问题,有针对的读课文:
走进课文
1、本文从体裁上看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 是 蟋蟀 2、作者在文中主要介绍了蟋蟀的哪些方面的 知识?
1段:介绍蟋蟀的身体特征、居住环境 2-5段:写蟋蟀的筑巢 6-12段:写蟋蟀的歌唱及其原理 3、蟋蟀的体型( 小巧 )、 蟋蟀的歌声(嘹亮而持久 )、 蟋蟀的“乐器” ( 精巧 )。
交流研讨 :
认真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 中有不会读及不理解的字词要随 时查字典。然后把课后字词带拼 音写两遍。 莴苣(wōjù ) 皱襞( bì ) 蚱蜢( zhà ) 螽斯( zhōng ) 鞘翅( qiào ) 蟋蟀(xīshuài )
解释下列红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蟋蟀声音亮度可与蝉匹敌,而且还不像蝉 叫声那么沙哑。 对等、相称 莴苣叶代替了草丛作为隐藏时不可或缺的遮檐。 不能少 当田野里青蓝色的薰衣草如同散发青烟的香炉在迎风摇曳时, 百灵鸟就不再歌唱了。 飘荡 它居无定所,一片枯叶、一片砖瓦足可遮风避雨。 没有住的地方
读具体的描绘语段,来体会作者在描绘中寄予蟋蟀深深 的喜爱之情。并学习作者文笔方法。
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艺术 家一般地去观察,像诗人一般地去感受和表达。 生活、学习中的启示: 怀着对生命的热爱、敬畏的心态去思考 用欣赏的眼光去仔细的观察 用优美的语言去描写、介绍

蟋蟀的科普知识

蟋蟀的科普知识

蟋蟀的科普知识蟋蟀是昆虫中的一类,属于直翅目、蟋蟀科。

它们通常身形较小,有两对翅膀,前翅变硬,后翅薄而透明。

蟋蟀的体长一般在1.5到3厘米之间,外形呈椭圆状,颜色多样,包括棕色、灰色、黑色等。

蟋蟀是夜行性昆虫,以植物的残余物、水果、昆虫尸体等为食。

蟋蟀的生活习性多样,生活在地表或地下,也有一些栖息在树上或花丛中。

它们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比如草地、山坡、花园等。

蟋蟀的生命周期包括卵、若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卵期一般持续5到10天,若虫期持续1到2个月,蛹期持续1到2周,成虫期一般能活2到3个月。

蟋蟀以其独特的声音而闻名。

雄性蟋蟀具有发音器官,位于前翅的基部,通过摩擦翅膀产生声音。

蟋蟀的声音有多种类型,包括求偶鸣叫、警告鸣叫等。

蟋蟀的鸣叫是通过振动翅膀产生的,每一对翅膀都有齿片,它们相互摩擦时发出声音。

蟋蟀的声音在不同物种中有很大的差异,可以用来识别不同的蟋蟀。

蟋蟀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杂食性昆虫,既吃植物的残余物,也捕食其他昆虫。

蟋蟀的食性使它们成为生态系统中的清道夫,能够清理环境中的有机废弃物。

此外,蟋蟀还是其他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包括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等。

蟋蟀不仅在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对人类有一定的意义。

在许多文化中,蟋蟀被视为幸运的象征,有着吉祥的寓意。

蟋蟀的鸣叫声也被人们用来进行娱乐和竞技,比如蟋蟀斗争比赛。

此外,蟋蟀的鸣叫声还被用作气象预报的参考,因为蟋蟀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有不同的鸣叫频率。

蟋蟀在科学研究中也有一定的价值。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蟋蟀的声音产生机制,可以深入了解昆虫的听觉系统。

此外,蟋蟀还被用作实验室中的模式生物,用于研究生物钟、行为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的科学问题。

蟋蟀的数量在一些地区有所减少,主要是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化学农药的使用。

保护蟋蟀的栖息地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是保护蟋蟀种群的重要措施。

此外,人们也可以通过培育蟋蟀和建立蟋蟀栖息地来增加蟋蟀的数量。

蟋蟀冷知识

蟋蟀冷知识

蟋蟀冷知识蟋蟀是一种昆虫,属于直翅目蟋蟀科,主要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温带和热带地区。

它们通常生活在地面上或者植物上,以植物的嫩叶、果实和花蜜为食。

蟋蟀的身体呈扁平状,有两对翅膀,前翅硬化成保护翅膀的外壳,后翅用于飞行。

蟋蟀的前胸部和后腹部之间有细长的腿,可以用于行走和抓握食物。

蟋蟀是一种具有音乐才能的昆虫。

它们通过翅膀的震动发出鸣叫声,用来吸引异性或者警示同类。

蟋蟀的鸣叫声是由雄性蟋蟀的前翅与后翅相互摩擦而产生的。

每一种蟋蟀都有自己独特的鸣叫声,这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上有特殊的齿状结构,每一种蟋蟀的鸣叫声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频率。

蟋蟀的鸣叫声可以通过声学仪器进行分析,可以用来识别不同种类的蟋蟀。

蟋蟀的鸣叫声在昆虫界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的鸣叫声可以吸引异性,促进繁殖;也可以用来警示同类,表示领地或者警示危险。

蟋蟀的鸣叫声还可以用来判断环境的温度,因为蟋蟀的鸣叫频率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这是因为蟋蟀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对温度非常敏感。

蟋蟀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暂,通常只有几个月。

它们在幼虫期和成虫期都需要充足的食物和水分,以确保身体的正常发育。

蟋蟀的繁殖方式是通过交配来完成的,雄性蟋蟀会用鸣叫声来吸引异性。

交配完成后,雌性蟋蟀会将卵产在适合生长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幼虫会孵化出来,然后经过几次蜕皮,逐渐长成成虫。

蟋蟀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土壤中的分解者,能够分解植物残体和有机物,促进土壤的肥沃化。

蟋蟀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物来源,被许多动物如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所捕食。

此外,蟋蟀的鸣叫声也是自然界中一种美丽的音乐,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蟋蟀还有一项非常有趣的能力,就是可以通过改变体内的物质来产生不同的颜色。

蟋蟀的体内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当这种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的颜色。

这种能力使得蟋蟀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更好的保护色,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中。

总的来说,蟋蟀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昆虫。

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概况

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概况

在我国, 人们 对 蟋蟀 的认 识 很 早 , 是 对 蟋 蟀 但
类 昆虫 进行 系统 分类研 究 则起 步 较 晚 .9 , 11 1年 1 3 本 学 者 Si k hr i出 版 了 《 o orp idr Gyl e a M n gahe e rld n i
v n o mo a o F r s ,mi e Ue e s h d r a a ic e t d r b r i t e J p n s h n c
虫, 主要 生活 在地 表 或 土 穴之 中 , 中有 些 种类 既 其
是 观赏性 昆虫 , 是 药 用 和食 用 的资 源 昆虫 , 时 又 同
也 是主要 的农林 害虫 之 一. 对蟋 蟀总 科进行 基 础 现
理论 研究 , 中包 括对 蟋 蟀 分 类 学 研 究 , 非 常有 其 这 利 于将来对 蟋蟀 资源 的深 人研 究及 利用 .
究 , 记有 6亚科 、4属 、0种 J其 后 , 国学 者 共 2 5 . 法 C o ad 13 发 表 了 “ o s¥F s Gyl e e h pr ( 9 6) N t u| rld s d e e i C ia 一 文 , 载 我 国 蟋 蟀 科 昆 虫 有 1 hn ” 记 0亚 科 、0 2
c l n o g ,t sr cu e f s n e e ao s, h c t tx n my n t e al g s n s he tu t r o o g g n r t r t e y oa o o a d h m oe u a y tm ais f i l c l r s se tc o Gr lod a yli e
r i e . h r r 3 p c s sbp c s o rl ie net i C iaacrigt tem rh l y w i e e d T e ae2 0 sei (u s ei ) f y odaiscs n hn codn o h op oo , hc vw e e e G l g h

昆虫分类学的基本原则

昆虫分类学的基本原则

昆虫分类学的基本原则全世界已定名的昆虫种类在100万种以上,•为了消灭害虫和保护利用益虫,正确鉴定区分昆虫的种类是非常必要的。

昆虫分类学采用了与其它动植物相一致的分类阶梯,即界、门、纲、目、科、属、种,阶梯之间常加一些中间阶梯,例如总科、亚科、亚属、亚种等等。

如粘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夜蛾总科,夜蛾科,夜盗蛾亚科中的Mythimna属。

昆虫的名称,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林奈双名法命名,即昆虫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两个拉丁文组成,属名在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第一个字母小写,在种名后附上命名人的姓。

象粘虫,它的学名是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其中Mythimna是属名,separata是种名,Walker是命名人的姓。

在除分类学之外的其他文章中,定名人可以省略不写。

当学名在文章中第二次被提到时,属名可以略写,如粘虫可略写为M.separata。

常见目的分类(1)直翅目 Orthoptera昆虫纲是由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这两个亚纲及其33个目所组成,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有9个目。

一、直翅目 Orthoptera直翅目是一些中至大型的昆虫。

口器咀嚼式具有两对翅,前翅为复翅,后翅为膜质,纵折于前翅之下。

前足常特化为开掘足,或者后足特化为跳跃足。

雄虫常常具有发音器。

直翅目昆虫的听觉器官是鼓膜听器,它位于前足胫节基部或1腹部第一节。

具一对尾须,属不完全变态,本目常见的科有:蝗科(Lucustidae):蝗科昆虫,即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蚱、蝗虫。

•它们身体粗壮,触角短,除极少数种类外,均不超出体长。

蝗虫前胸背板发达,呈马鞍形,盖住中胸,常具有两对翅。

雄虫能以后足腿节摩擦前翅而发音。

听器位于第一腹节两侧。

产卵器粗壮,卵产在地下。

螽斯科(Tettigoniidae):螽斯科昆虫,即我们讲的蝈蝈和纺织娘。

•它们触角呈丝状,长过身体。

雄虫靠前翅摩擦发音,少数类群雌虫也可发音。

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概况

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概况

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概况李晓强,刘斐,张健,王寅亮,任炳忠【摘要】摘要:简述了中国蟋蟀总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及其分类学的现状;在形态学方面,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已知230种(亚种),隶属于10科69属;概述了蟋蟀鸣声和发声器、细胞分类学、分子系统学等3个方面的研究概况.【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12)001【总页数】6【关键词】蟋蟀总科;分类学;研究概况;中国【文献来源】https:///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beihua-university-natural-science_thesis/0201247762083.html蟋蟀总科(Grylloidea)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螽亚目(Ensifera),是常见昆虫,主要生活在地表或土穴之中,其中有些种类既是观赏性昆虫,又是药用和食用的资源昆虫,同时也是主要的农林害虫之一.现对蟋蟀总科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其中包括对蟋蟀分类学研究,这非常有利于将来对蟋蟀资源的深入研究及利用.1 我国蟋蟀总科的分类系统在1932年前,大多数分类学家只承认蟋蟀为直翅目的蟋蟀科(Gryllidae),而蝼蛄为其亚科之一.1932年,Brues & Melander明确区分了蟋蟀科和蝼蛄科(Gryllotalpidae),其中蟋蟀科分为6亚科.1934年,Chopard 仍维持1个科,即蟋蟀科;但在1949年他承认了蟋蟀总科(Grylloidea)含12个科(包括蝼蛄科)、8个亚科.1973年,Dirsh将蟋蟀上升为目.Kevan D K McE(1982)等大多数分类学家只承认蟋蟀为总科[1].我国学者殷海生、刘宪伟(1995)把蟋蟀总科分为9科、11亚科[2].目前,还没有一种分类系统得到普遍认可,但大多数分类学家承认蟋蟀为总科,将蟋蟀总科一般分为9~11科.我国的蟋蟀类昆虫隶属于以下10科[3]:Myrmecophilidae 蚁蟋科Trigonidiidae 蛉蟋科Gryllidae 蟋蟀科Gryllomorphidae 貌蟋科Mogoplistidae 癞蟋科Sclerogryllidae 铁蟋科Cachoplistidae 扩胸蟋科Phalangopsidae 蛛蟋科Oecanthidae 树蟋科Eneopteridae 蛣蟋科2 我国蟋蟀总科的研究概况对于蟋蟀总科昆虫的分类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形态学、鸣声和发声器、细胞分类学及其分子系统学等方面.2.1 形态学方面的研究2.1.1 国外学者对我国蟋蟀总科昆虫的研究在我国,人们对蟋蟀的认识很早,但是对蟋蟀类昆虫进行系统分类研究则起步较晚.1911年,日本学者Shiraki出版了《Monographieder Grylliden von Formosa,mit der Uebersicht der Japanischen Arten》,对台湾的蟋蟀科昆虫进行了系统地分类研究,共记有6亚科、24属、50种[4].其后,法国学者Chopard(1936)发表了“Notes surles Gryllides de China”一文,记载我国蟋蟀科昆虫有10亚科、20属、37种[5].1956年,前苏联的B.-Bienko对我国的蟋蟀科昆虫进行了分类研究,记载9亚科、16属、28种[6].Chopard(1967、1968)在《Orthopterorum Catalogus Parts 10.12.Gryllides》一书中记载中国有分布的蟋蟀总科昆虫共3科、8亚科、12族、45属、114种[7-8].1985年,前苏联的Gorochov在“To the Fauna of Grylloidea(Orthoptera)from China”一文中记载我国蟋蟀总科昆虫共6亚科、17属、29种[9].2.1.2 国内学者对我国蟋蟀总科昆虫的研究国内最早的蟋蟀总科名录是徐荫祺先生1928年发表的“Crickets in China”一文,共记有16个属34个种,1930年又增加到18个属47个种[10-11].1935年,胡经甫在《中国昆虫名录》一书中补充到22属、56种[12].其后李凤荪(1952)、蔡邦华(1956)记录了我国蟋蟀的种类[13-14].1981年,吴福桢记录西藏地区蟋蟀2属、2种[15].吴福桢、郑彦芬(1987、1988)记录了金蛣蛉科两属两种蟋蟀及其西藏南迦巴互峰地区蟋蟀3科、6属、7种[16-17].1990年,康乐等对内蒙古自治区螽亚目(Tettigoniodea)昆虫区系及地带性分布做了研究,记载蟋蟀类昆虫有2科、6属、12种[18].1991年,夏凯龄等记述了海南、云南等地的2种蟋蟀;夏凯龄(1992)记载了武陵山地区蟋蟀总科昆虫有5科、18属、28种[19-20].1992年,吴福桢等记述我国蟋蟀科甲蟋属Acanthoplistus 3种、哑蟋属Goniogryllus 8种,并记载横断山区蟋蟀总科昆虫3科、6属、6种[21-23].王音、吴福桢(1992)对我国油葫芦属Teleogryllus的昆虫进行了分类研究,并记述了片蛣蛉属Truljalia 4种[24-25].随后,王音、吴福桢(1994)又报道了我国常见24种蟋蟀种类的识别[26].同年,陈军对四川及邻近地区蟋蟀总科昆虫进行了初步分类研究[27].1995年,殷海生、刘宪伟出版了《中国蟋蟀总科和蝼蛄总科分类概要》一书,共记述蟋蟀总科昆虫9个科、11亚科、62属、185种(亚种).同年,陈德良、鲍新梅、王必元在《华东百山祖昆虫》一书中,记述了蟋蟀科昆虫7属、9种[28].1996年,Yang J.T等记载了台湾地区针蟋亚科1新属1新种[29].1997年,尤平、郑哲民初步报道了陕西省蟋蟀总科昆虫共记载4科、16属、37种,其中有1新属,3新种,27陕西新记录种[30].陈军、郑哲民(1995、1996、1997),殷海生等(1996、1998、2001),李恺、郑哲民(1998),谢令德等(2003、2005、2006),邓素芳、许升全(2006),刘浩宇、石福明(2006、2007),李恺、何祝清、刘宪伟(2010)等都发表过关于蟋蟀的文章[31-52].目前我国蟋蟀总科昆虫已知230种(亚种),隶属于10科69属.2.2 鸣声和发声器的研究蟋蟀作为鸣虫,其鸣声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国在1千多年前就有以蟋蟀鸣声来选择斗蟋品种的记载,但是将蟋蟀的鸣声用于分类则开始于20世纪.我国学者研究蟋蟀鸣声起步较晚,1985年,何忠、陈念丽对寒蝉、蚱蝉、鸣鸣蝉、锐声鸣螽和大扁头蟋5种鸣虫雄虫的鸣声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53].1986年,吴福祯等对北京及银川常见蟋蟀鸣叫习性与种类鉴定和描述时,使用了声锉特征[54].王荫长等(1988)在“蟋蟀科和螽蟖科昆虫音锉形态和鸣声特征的比较”一文中,描述了6种蟋蟀声锉结构[55].1994年,林存銮等报道了山东省常见蟋蟀鸣叫习性与鉴别[56].1996年,李恺对湖北及陕西地区蟋蟀总科昆虫部分属种做了鸣声特征分析与种类鉴定[57].1999年,李恺、郑哲民对棺头蟋属6种常见蟋蟀鸣声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从其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上明显地显示了种间差异,并将其鸣声特征用于分类[58].同年,李恺、廉振民对湖北省3种蟋蟀的鸣声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从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明显地显示了种间差异[59].谢令德、郑哲民(2001)观察了3种蛣蟋科昆虫的音锉及附近翅面微毛结构,结果说明音锉和音齿的超微形态结构及其前翅微毛特征在蟋蟀分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60].2001年,谢令德对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发声器及鸣声时域特征的研究对于揭示昆虫各类群的起源进化和系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昆虫分类提供了新的佐证[61].随后,谢令德(2001)比较了蟋蟀总科中3科5属10种蟋蟀的音齿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蟋蟀类昆虫音齿形态结构可以作为蟋蟀分类的一项重要特征[62].同年,谢令德、郑哲民观察并描述了棺头蟋属4种常见种类音锉、音齿形态结构,为棺头蟋属乃至蟋蟀科种类鉴定提供了新的分类依据[63].廉振民、李恺(2002)分别对3种蟋蟀的3类常见鸣声(召唤声、求偶声、争斗声)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类鸣声中,召唤声在分类研究上更有应用价值[64].2002年,芦荣胜、杨培林等分析了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的白须双针蟋、短翅灶蟋、银川油葫芦、迷卡斗蟋4种蟋蟀雄性的鸣声特征,这4种蟋蟀雄性的鸣声差异显著[65].陈道海等(2002)利用计算机声分析技术对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的召唤声、不同性比的求偶声和争斗声的结构、频谱与时域特征进行比较,以探讨鸣声特征与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召唤声、求偶声和争斗声的脉冲能量主要集中在1个能量区上,表现出种的同一性,随后又对长颚斗蟋Velarifictorus aspersus(Walker)在不同行为模式下的鸣声结构及其含义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将为鸣声在分类学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66-67].谢令德、郑哲民(2002)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棺头蟋属Loxoblemmus、油葫芦属Teleogryllus、双针蟋属Dianemobius 3属9种雄性声锉的超微形态结构.同年,还描述了音蟋属3种蟋蟀声锉和声齿超微结构,并对其分类意义进行了探讨[68-69].2003年,隋艳晖以蟋蟀总科的几种常见种为研究对象,从行为生态学的角度,对蟋蟀的饲养、普通行为、与鸣声有关的各种行为、斗性、鸣声、繁殖投资等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召唤声和求偶声有一定的节律性,且具种的特异性[70].同年,谢令德,郑哲民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5种油葫芦的声锉结构,观察结果说明:声锉结构在种内差异不明显,而种间差异非常明显,在油葫芦属种类鉴定中有重要价值[71].2004年,陈阿兰、谢令德观察并描述了癞蟋科4种蟋蟀的声锉和声齿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发声器超微特征性状稳定并且在种间和属间差异明显,而种内个体间差异小[72].2005年,谢令德、郑哲民观察了片蟋属Truljalia 3种雄性声锉和声齿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声锉和声齿超微结构在属、种间差异显著,在种内差异不显著,且特征稳定[73].陈道海等(2005)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Saussure)的鸣声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发现迷卡斗蟋在不同行为下有不同的鸣声特征,传递不同的信息,为鸣声在分类学、行为学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74].2006年,刘灏对山东省两种常见蟋蟀多伊棺头蟋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和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Saussure)不同鸣声类型在声学特征和生物学意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分析[75].随后,谢令德、郑哲民等(2006)采用长时间连续采样的方法研究了黄脸油葫芦T eleogryllus emma(Ohmachi et Matsumura)、北京油葫芦Teleogryllusmitratus(Burmeister)和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occipitalis(Serville)等3种油葫芦的鸣声节律特征谱图,分析其特点及其在鸣声分类中的意义[76].同年,白雅分析了陕西省3种常见蟋蟀的雄性鸣声特征,结果表明:鸣声之间的差异可以作为种类鉴别的依据[77].2007年,李娜对蟋蟀的发声机制、鸣声特点和几种常见的鸣声作了简单的介绍[78].2008年,吴山、石福明应用计算机技术,对黄树蟋Oecanthus rufescens Serville雄性鸣声的时域及频域特征进行了分析[79].2009年,何祝清、李恺研究了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Ohmachi et Matsumura,1951)的多种行为模式,并对其鸣声结构进行了分析[80].2.3 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在蟋蟀类昆虫的染色体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开始较早,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1997年,尤平、刘建玲等对黄脸油葫芦5种群染色体做了比较研究,并应用核型似近系数对这5种群作了比较分析,展示了这5个种群的亲缘关系[81].随后,李延清、尤平、郑哲民分析了藏蜀哑蟋Goniogryllus potanini和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的核型[82].同年,尤平、郑哲民概述了蟋蟀总科(Grylloidae)的细胞分类研究概况及核型演化[83];1998年,对2种哑蟋和1种聋蟋的染色体做了比较研究[84];2001年,又对5种棺头蟋核型做了比较研究,应用核型似近系数及进化距离作了聚类分析,得出5种蟋蟀的演化方向[85].2003年,尤平、谢志红报道了蟋蟀科5种蟋蟀的染色体C-带核型,并对蟋蟀染色体及C-带核型在分类中的意义作了初步的探讨[86].随后,张礼生、张青文等简要叙述了中国昆虫染色体研究的现状,研究涉及了蟋蟀染色体核型[87].2004年,魏文娟、任炳忠从研究材料、研究方法、染色体研究在昆虫分类上的应用3个方面对我国昆虫尤其是直翅目昆虫的细胞分类学研究情况作了简要的概述[88].2007年,游聚霞、李娜、任炳忠等研究了吉林省5种蟋蟀的染色体核型,并做了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研究一致[89].2008年,刘春明、魏文娟、任炳忠等对采自吉林省松花湖库区的黄褐油葫芦Teleogryllus derelictus的染色体C-带核型进行了分析,并与黄脸油葫芦进行了比较,两者在核型、染色体组式以及X染色体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说明作为两个独立种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远[90].2.4 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在直翅目中,对于蟋蟀总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的较少.贺秉军等(1998)、奚耕思等(1999)对7种蟋蟀进行了同工酶的比较研究,并且分析了其亲缘关系[91-92].2001年,田英芳、郑哲民首次将RAPD技术运用于蟋蟀总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推测了系统发生关系,认为棺头蟋属与油葫芦属亲缘关系最近;随后在2002年又应用RAPD技术对5种蟋蟀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引物S8可用于5种蟋蟀的分类鉴定[93-94].2002年,李恺采用RAPD技术,通过对蟋蟀总科7科26属57种蟋蟀基因组DNA的RAPD图谱的比较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这些类群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丰富了蟋蟀总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95].李恺、郑哲民(2003)运用RAPD技术研究了我国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5种蟋蟀的系统发生关系[96].2003年,李恺、郑哲民、陈立侨运用RAPD技术对棺头蟋属Loxoblemmus 9个种的亲缘关系做了比较,聚类结果所呈现的属内种间关系与传统分类研究基本一致[97].2004年,蒋国芳等报道了9种蟋蟀mtDNA-16SrRNA 基因序列及其系统进化,结果表明:16SrRNA 基因序列在蟋蟀科属级分类中运用中具有可行性[98].2006年,邓素芳在线粒体Cytb基因的蟋蟀科分子系统学研究中,从分子水平上对蟋蟀科部分类群属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99].同年,寇静、廉振民分析了动物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并就蟋蟀类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阐述[100].随后,他们又基于mtDNA-COⅡ基因部分序列探讨了蟋蟀科5属的进化关系[101].3 总结对于蟋蟀总科昆虫的分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分类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分类手段,对于近缘种的分类更加明确,并且进一步完善了蟋蟀总科的分类系统.蟋蟀的鸣声具有种的特异性,因此蟋蟀的鸣声可以作为蟋蟀分类的依据之一,并且此方法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蟋蟀的发声器是结构稳定的分类特征,发声器的特征可作为蟋蟀的分类学性状.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所以染色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生物的本质,揭示不同类群间的差别,进而确定亲缘关系,可以解决形态分类难以解决的问题,是现代综合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具有稳定性,所以应用分子手段来探讨不同类群的亲缘关系更确切,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蟋蟀总科昆虫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为蟋蟀总科的系统分类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依据,有助于对蟋蟀总科系统发育的进一步研究.总之,对于蟋蟀总科昆虫的分类,在以形态学分类为基础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综合分类手段、方法对于分类鉴定将会更有意义.参考文献:[1] Kevan D K McE.Synop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Living Organisms[M].New York:McGraw-Hill,1982:352-379.[2] 殷海生,刘宪伟.中国蟋蟀总科和蝼蛄总科分类概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12-122.[3] 郑乐怡,归鸿.昆虫分类:上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65-271.[4] Shiraki T.Monographieder Grylliden von Formosa,mit der Uebersicht der Japanischen Arten [M].Taihoku,1911:1-127.[5] Chopard L.Note Surle Gryllides de China[J].Notes D’ Ent omologie Chinoise,1936,3(1):1-14.[6] B Bienko G Y.Notes on Fauna and Taxonomy of Gryllidae(Orthoptera)from China[J].Zool Zhurn Moscow,1956,35(2):219-237.[7] Chopard L.Orthopterorum Catalogus,Pars10.Gry1lides[M].W Junk’s Gravenhage,1967:1-211.[8] Chopard L.Orthopterorum Catalogus,Pars12.Gry1lides[M].W Junk’s Gravenhage,1968:304-339.[9] Gorochov A V.To the Fauna of Grylloidea(Orthoptera)from China[J].Entomol Obozr,1985,64(1):89-109.[10] Hsu Y C.Crickets in China[J].Peking Soc Nat Hist Bull,1928,3(3):5-41.[11] Hsu Y C.A Revised List of Known Species of Crickets from the ChinaCoast[J].Peking Soc Nat Hist Bull,1930,5(4):17-25.[12] Wu Ch F.Catalogus Insectorum SinensiumⅠ[M].Peiping:1935:52-77.[13] 李凤荪.中国经济昆虫学:增订版中卷[M].长沙:湖南农学院,1952:800-801.[14] 蔡邦华.昆虫分类学:上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56:227-237.[15] 吴福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西藏昆虫: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11-112.[16] 吴福桢,郑彦芬.金蛣蛉科两属两种(中国新记录)[J].昆虫分类学报,1987,9(2):90.[17] 吴福桢,郑彦芬.西藏南迦巴互峰地区昆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53-54.[18] 康乐,马耀,谢秉仁,等.内蒙古自治区螽亚目(Tettigoniodea,Orthoptera)昆虫区系及地带性分布的研究[J].昆虫分类学报,1990,12(3/4):157-169.[19] 夏凯龄,刘宪伟,殷海生.蟋蟀两新种[J].昆虫学研究集刊,1991,10:121-123.[20] 夏凯龄.西南武陵山地区的昆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03-108.[21] 郑彦芬,吴福桢.中国甲蟋属记述(直翅目:蟋蟀科)[J].昆虫学报,1992,35(2):208-210.[22] 吴福桢,王音.哑蟋属六新种记述[J].动物学研究,1992,13(3):227-233.[23] 吴福桢,郑彦芬.直翅目:蟋蟀总科.横断山区昆虫: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95-97.[24] 王音,吴福桢.片蛣蛉属新种及新记录种[J].昆虫分类学报,1992,14(4):237-243.[25] 王音,吴福桢.我国油葫芦属种类识别及一中国新记录种[J].植物保护,1992,18(4):37-39.[26] 王音,吴福桢.我国常见蟋蟀种类识别[J].昆虫知识,1994,31(6):369-371.[27] 陈军.四川及邻近地区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初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1994.[28] 陈德良,鲍新梅,王必元.华东百山祖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77-78.[29] Yang J.T.,Chang Y.L.A New Genus Taiwanemobius(Orthoptera:Grylloidea:Gryllidae:Nemobiinae)of ground crickets from Taiwan[J].Journal of Orthoptera Research,1996,5:61-64.[30] 尤平,李延清,郑哲民.陕西省蟋蟀总科的初步报道[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6(1):53-57.[31] 陈军,郑哲民.我国蟋蟀科一新属及两新种记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3(2):72-75.[32] 陈军,郑哲民.中国哑蟋属昆虫三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J].动物学研究,1995,16(3):213-217.[33] 陈军,郑哲民.哑蟋属两新种及峨嵋哑蟋雌虫的发现[J].昆虫学报,1996,39(3):289-293.[34] 殷海生,刘宪伟.中国铁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J].昆虫分类学报,1996,18(4):239-241.[35] 殷海生.中国蟋蟀总科两新种记述(直翅目)[J].昆虫分类学报,1998,20(1):29-31.[36] 殷海生.钟蟋属亚洲种类及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蛛蟋科)[J].昆虫分类学报,1998,20(2):111-114.[37] 李恺,郑哲民.陕西特蟋属一新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6(1):119-120.[38] 殷海生,章伟年.中国长须蟋属Aphonoides一新种(直翅目:蟋蟀总科:蛣蟋科)[J].昆虫分类学报,2001,23(2):87-89.[39] 谢令德.中国云南树蟋属1新种记述(直翅目:树蟋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2):123-125.[40] 谢令德,郑哲民.中国亮蟋属1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蛣蟋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6):538-540.[41] 谢令德,郑哲民,梁铬球.中国蟋蟀科一新属及两新种(直翅目,蟋蟀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3,28(1):95-98.[42] 谢令德,郑哲民.中国哑蟋属二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3,28(2):265-267.[43] 谢令德,郑哲民.中国裸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3,28(3):496-498.[44] 谢令德,欧晓红.云南哑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5,30(4):765-767.[45] 谢令德.甘肃哑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6,31(4):816-818.[46] 邓素芳,许升全.中国异针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6,31(3):577-579.[47] 刘浩宇,石福明,欧晓红.中国隐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蛣蟋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6,31(4):813-815.[48] 石福明,刘浩宇.中国贝蟋属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科,纤蟋亚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7,32(3):655-658.[49] 刘浩宇,石福明.维蟋属分类研究及两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距蟋亚科)[J].昆虫学报,2007,50(3):281-285.[50] He Z Q,Li K,Fang Y,et al.Taxonomic Study of the Genus Amusurgus Brunner von Wattenwyl from China(Orthoptera,Gryllidae,Trigonidiinae)[J].Zootaxa,2010,2423:55-62.[51] Li K,He Z Q,Liu XW.A Taxonomic Study of the Genus Metiochodes Chopard from China(Orthoptera,Gryllidae,Trigonidiinae)[J].Zootaxa,2010,2506:43-50.[52] Li K,He Z Q,Liu X W.Four New Species of Nemobiinae from China(Orthoptera,Gryllidae,Nemobiinae)[J].Zootaxa,2010,2540:59-64.[53] 何忠,陈念丽.北京地区常见五种鸣虫的鸣声结构[J].动物学报,1985,31(4):324-330.[54] 吴福祯,冯平章,何忠.北京及银川常见蟋蟀鸣叫习性与种类鉴定[J].昆虫学报,1986,29(1):62-66.[55] 王荫长,杨莲芳,胡春林.蟋蟀科和螽蟖科昆虫音锉形态和鸣声特征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11(2):133-135.[56] 林存銮,李素真,王延鹏,等.山东省常见蟋蟀鸣叫习性与鉴别[J].山东农业科学,1994(2):41-42.[57] 李恺.湖北及陕西地区蟋蟀总科昆虫部分属种鸣声特征分析与种类鉴定(直翅目:蟋蟀总科)[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1996.[58] 李恺,郑哲民.棺头蟋属六种常见蟋蟀鸣声特征分析与种类鉴定(直翅目:蟋蟀总科)[J].昆虫分类学报,1999,21(l):17-21.[59] 李恺,廉振民.湖北省三种蟋蟀鸣声结构分析(直翅目:蟋蟀总科)[J].昆虫分类学报,1999,21(3):187-189.[60] 谢令德,郑哲民.3种蟋蟀的音锉和前翅微毛[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2):27-29.[61] 谢令德.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发声器及鸣声时域特征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1.[62] 谢令德,郑哲民.蟋蟀音齿的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J].动物学研究,2001,22(3):220-225.[63] 谢令德,郑哲民.棺头蟋属四种蟋蟀音锉形态的比较(直翅目:蟋蟀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1,26(4):448-453.[64] 廉振民,李恺.蟋蟀常见鸣声类型的比较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J].昆虫分类学报,2002,24(1):45-51.[65] 芦荣胜,杨培林,石福明,等.历山自然保护区四种蟋蟀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2,27(3):491-497.[66] 陈道海,林焕芳,李洁萍,等.双斑蟋鸣声特征与行为关系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研究,2002,23(4):288-295.[67] 陈道海,李洁萍,林焕芳,等.长颚斗蟋的鸣声结构与行为分析[J].动物学研究,2002,23(6):492-498.[68] 谢令德,郑哲民.九种蟋蟀声锉的比较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4):347-353.[69] 谢令德,郑哲民.音蟋属三种蟋蟀发声器特征的比较[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2(4):99-101.[70] 隋艳晖.蟋蟀鸣声及其行为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3.[71] 谢令德,郑哲民.应用发声器特征鉴别油葫芦属种类的研究(直翅目:蟋蟀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1):23-26.[72] 陈阿兰,谢令德.癞蟋科4种蟋蟀发声器的比较(直翅目:癞蟋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5):510-512.[73] 谢令德,郑哲民.三种片蟋雄性发声器的比较研究(直翅目,蛣蟋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5,30(1):10-13.[74] 陈道海,袁肇友,杜金球,等.迷卡斗蟋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J].昆虫学报,2005,48(1):82-89.[75] 刘灏.迷卡斗蟋与多伊棺头蟋声通讯行为学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6.[76] 谢令德,郑哲民,唐国文,等.三种油葫芦鸣声节律谱图比较[J].动物分类学报,2006,31(3):485-489.[77] 白雅.三种蟋蟀鸣声特征的比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9):27-29.[78] 李娜.蟋蟀的鸣声通讯[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27(4):183.[79] 吴山,石福明.黄树蟋雄性鸣声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4):403-406.[80] 何祝清,李恺.黄脸油葫芦的鸣声结构及行为分析(直翅目:蟋蟀总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23-31.[81] 尤平,刘建玲,秦铭,等.黄脸油葫芦五种群染色体的比较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6(1):58-62.[82] 李延清,尤平,郑哲民.两种蟋蟀的核型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6(2):68-71.[83] 尤平,郑哲民.蟋蟀总科(Grylloidae)的细胞分类研究概况及核型演化[J].昆虫知识,1997,34(2):106-109.[84] 尤平,郑哲民.两种哑蟋及一种聋蟋的染色体比较研究[J].遗传,1998,20(3):16-18.[85] 尤平,郑哲民.五种棺头蟋核型的比较研究[J].昆虫学报,2001,44(1):40-45.[86] 尤平,谢志红.五种蟋蟀染色体的研究[J].遗传,2003,25(5):529-532.[87] 张礼生,张青文.中国昆虫染色体研究现状与展望[J].昆虫学报,2003,46(6):773-782.[88] 魏文娟,任炳忠.我国直翅目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现状[J].昆虫知识,2004,41(2):123-126.[89] You J X,Li N,Ren B Z,et al.The Study on Karyotypes of Five Grylloidea Species(Orthoptera:Grylloidea)in Northeast China[J].Zootaxa,2007,1611:63-68.[90] 刘春明,魏文娟,任炳忠,等.黄褐油葫芦Teleogryllus derelictus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6):789-792.[91] 贺秉军,奚耕思,杨建雄.蟋蟀同工酶的比较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6(1):81-84.[92] 奚耕思,贺秉军.两种蟋蟀同工酶的比较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2):79-81.[93] 田英芳,郑哲民.七种蟋蟀基因组DNA的RAPD多态性研究[J].昆虫分类学报,2001,23(4):248-252.[94] 田英芳,郑哲民.5种蟋蟀的RAPD研究初报(直翅目:蟋蟀总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2):91-93.[95] 李恺.中国蟋蟀总科昆虫RAPD分析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96] 李恺,郑哲民.中国油葫芦属昆虫的RAPD分析[J].昆虫分类学报,2003,25(1):9-13.[97] 李恺,郑哲民,陈立侨.运用RAPD技术对棺头蟋属昆虫亲缘关系的研究[J].昆虫学报,2003,46(6):761-765.[98] 蒋国芳,陈爱辉,冯金叶.九种蟋蟀mtDNA-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系统进化(直翅目:蟋蟀科)[J].昆虫分类学报,2004,26(2):249-254.[99] 邓素芳.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蟋蟀科分子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100] 寇静,廉振民.线粒体DNA序列特点及在蟋蟀类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1):56-59.[101] 寇静,廉振民.基于mtDNA-COII基因部分序列探讨蟋蟀科五属的进化关系(直翅目:蟋蟀科)[J].昆虫分类学报,2006,28(2):97-1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400).【责任编辑:陈丽华】【文献来源】https:///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beihua-university-natural-science_thesis/0201247762083.html。

《普通昆虫学》下学期(昆虫分类学)重点知识归纳梳理

《普通昆虫学》下学期(昆虫分类学)重点知识归纳梳理

昆虫重要目分类如大蟋蟀、油葫芦等。

=通称蓟马。

◆形态:体微小至小型,一般为1-2mm 。

口器锉吸式。

触角丝状。

复眼发达,单眼3个,排列成三角形,无翅型缺单眼。

跗节1-2节,末端有一能伸缩的端泡。

翅通常2对,前、后翅均狭长,边缘密生缨状毛;翅脉退化;静止时翅平放于体背。

腹部通常10节。

无尾须。

具产卵器。

■生物学:过渐变态。

两性生殖为主,也有孤雌生殖。

多为植食性,危害农作物的花、叶、枝、芽等,而以花上最多,如烟蓟马。

也有少数为捕食性种类,可捕食蚜虫、粉虱、螨类或其他种类的蓟马,如塔六点蓟马。

1 纹蓟马科体较粗壮,褐色或黑色。

触角9节,第3、4节常生有带状感觉器,翅较阔,前翅末端圆形,围有缘脉,有明显的纵脉;翅面常有暗色斑纹。

锯状产卵器从侧面看,其尖端向上弯曲。

本科种类不多,多为捕食性。

如横纹蓟马。

2 蓟马科体略扁平。

触角6-9节,第3、4节上有叉状或锥状感觉器,末端1-2节形成端刺。

有翅者翅狭长,末端尖,翅脉少,无横脉。

锯状产卵器从侧面看,其尖端向下弯曲。

许多种类是农业上的大害虫。

如烟蓟马=通称蝽或蝽象。

◆形态:体小至中型,略扁。

刺吸式口器,喙从头的前方生出。

触角3~5节。

复眼显著。

前胸背板甚大,中胸小盾片发达。

跗节一般3节。

多数具2对翅,前翅为半鞘翅,基半部硬化的部分可分为革片、爪片、缘片和楔片,而端部的膜质部分,称为膜片,常具翅脉。

翅静止时平放于身体背面,末端部分交叉重叠。

胸部腹面常有臭腺■生物学:渐变态。

该目昆虫大多为植食性危害农作物、果树、林木蔬菜、等,刺吸茎叶的汁液,是重要的园艺害虫;部分种类可捕食害虫。

1网蝽科(Tingidae )=又称军配虫。

体小而扁,体长多在5mm 以下。

触角4节,以第3节最长。

喙4节。

无单眼。

头顶、前胸背板及前翅呈网状花纹。

前胸背板向后延长覆盖中胸小盾片,两侧扩展成侧背板。

前翅质地均一,不分成革质与膜质两部分。

足正常,跗节2节。

植食性,多在叶背面或幼嫩枝条群集食害,排出锈渍状污物,并在被害植物组织产卵,若虫暗黑色,体侧有刺突。

蟋蟀科前胸背板特征

蟋蟀科前胸背板特征

蟋蟀科前胸背板特征蟋蟀科是昆虫中的一类,其前胸背板是其特征之一。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蟋蟀科前胸背板的特征。

蟋蟀科昆虫的前胸背板是其胸部的一部分,位于蟋蟀的头部和中足之间。

前胸背板通常由两个分节组成,分别是前胸背板和后胸背板。

这两个背板的形状和大小因不同的蟋蟀科而异。

前胸背板是前胸背面的外骨骼板,通常呈扁平状,有时呈圆形或椭圆形。

前胸背板的颜色和纹理因蟋蟀的种类而异,可以是黑色、棕色、黄色或其他颜色。

有些种类的前胸背板上还有明显的纹路或条纹,这些纹路或条纹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蟋蟀科。

后胸背板位于前胸背板的后方,形状和大小也因蟋蟀的种类而异。

后胸背板通常比前胸背板更窄,有时呈三角形或扇形。

后胸背板的颜色和纹理可能与前胸背板相似,也可能有所不同。

蟋蟀科前胸背板的特征对于鉴别和分类蟋蟀科昆虫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前胸背板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纹理等特征,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蟋蟀科的种类。

此外,前胸背板还可以为蟋蟀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外界物体对其胸部的伤害。

蟋蟀科是一类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昆虫。

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包括草地、森林、沙漠等。

蟋蟀科昆虫在食物链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它们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也是一些植物的传粉媒介。

蟋蟀科昆虫通常以植物为食,主要吃草、叶子、树木和水果等。

它们以鸣声来进行交流和吸引异性,每种蟋蟀的鸣声都有所不同,可以通过鸣声来识别不同的种类。

蟋蟀科昆虫的鸣声是由翅膀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和节奏决定了鸣声的音调和节奏。

蟋蟀科昆虫的前胸背板是其独特的特征之一,通过观察和研究前胸背板的形态特征,可以为蟋蟀科的分类和鉴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同时,了解蟋蟀科昆虫的前胸背板特征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一重要的昆虫群体。

蟋蟀科昆虫的前胸背板是其独特的特征之一,通过观察前胸背板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分类蟋蟀科昆虫。

了解蟋蟀科昆虫的前胸背板特征对于研究昆虫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昆虫分科9个

重要昆虫分科9个

第一节、直翅目本目分三个亚目,12个总科和26个科,全世界已知近3万种,中国已知1000余种。

很多种类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

常见科的分类如下:分类及常见科简介 之 螽斯亚目触角长过身体,跗节3-4节,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内侧,具发达的产卵器。

本亚目分四个总科,常见的为螽斯总科Tettigonuroidea 和蟋蟀总科Grylloidea 。

除此外还有鸣螽总科Hagloidea (仅一科)和蟋螽总科Gryllacridoidea (四个科)。

1、螽斯科Tettigouridae ( Long-horned Grasshoppers )科名出自希腊文,意思为一种蚂蚱。

螽斯跗节4节,产卵器为马刀形、剑形或镰刀形。

翅一般发达,但也有短翅型或无翅型。

雄虫具发音器,少数种的雌虫也具发音器。

其发音器的构造是:前翅在Cu2部分具坚硬的微细突起叫音锉,而臀区外部边缘硬化,构成刮器。

右翅的刮器与左翅上的音锉相摩擦发音,发音器旁边有较透明的薄膜区,叫镜膜,为发音的共振装置。

螽斯右翅的音锉和左翅的刮器退化,失去发音功能。

螽斯的尾须一般短。

一般为植食性,少数为肉食性。

卵产在植物体内。

螽斯1 螽斯2 螽斯3 蝈蝈 广露螽斯听器 剑型产卵器 镰刀型产卵器 发音器2、蟋蟀科 Gryllidae (Crickets )科名出自于拉丁文Gryllus ,意为蟋蟀。

蟋蟀科比较螽斯科,其跗节3节,产卵器为矛形,尾须很长,仅雄虫具有发音器。

蟋蟀的发音与螽斯科相似,但音锉和刮器的位置颠倒。

音锉为在近肘脉基部之下具有一列坚硬的微细突起,而刮器为后缘凸起呈脊状形成。

本目昆虫为夜出性,发生一代需一年以上,卵多产于地下,常见的种类如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 Walker 。

蟋蟀雌虫 北京油葫芦 蟋蟀雄若虫 蟋蟀雄成虫 蟋蟀鸣叫分类及常见科简介 之 蝼蛄亚目本亚目昆虫营土中生活,前足开掘足,触角30节以上,但短于身体。

跗节2-3节听器位于前足胫节,无发音器,产卵器退化。

蟋蟀

蟋蟀

蟋蟀是直翅目蟋蟀科昆虫,因鸣声悦 耳而闻名。全球约2400种,长3~50 公厘(0.12~2寸)。触角细,后足适 于跳跃,跗节三节,腹部有2根细长 的感觉附器(尾须)。前翅硬、革质; 后翅膜质,用于飞行。雄虫通过前翅 上的音锉与另一前翅上的一列齿(约 50~250个)互相摩擦而发声。音的 频率取决于每秒击齿次数,从最大蟋 蟀种类的1,500周/秒到最小蟋蟀种类 的将近10,000周/秒。鸣声的速率与温 度直接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快。 最普通的鸣声有招引雌性的寻偶声; 有诱导雌性交配的求偶声,还有用以 驱去其他雄性的战斗声。雌雄在前足 胫节都有敏感的听器。多数雌虫以细 长的产卵器产卵于土中或植物茎内, 对植物常可造成严重危害。在北方, 蟋蟀多于秋季成熟产卵,若虫于次春 孵出,蜕皮6~12次而成熟。成虫寿 命一般为6~8周。
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不注意的话, 就会不为人知地隐藏着一个有一定倾斜 度的隧道。在这里,即便是下了一场滂 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的。这个隐 蔽的隧道,最多不过有九寸深的样子, 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 按照地形的情况和性质,或是弯曲,或 是垂直。差不多如同定律一样,总是要 有一叶草把这间住屋半遮掩起来,其作 用是很明显的,如同一所罩壁一样,把 进出洞穴的孔道遮避在黑暗之中。蟋蟀 在出来吃周围的青草的时候,决不会去 碰一下这一片草。那微斜的门口,仔细 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很宽敞。
雄蟋蟀的鸣叫,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争夺食物,或者是争夺 领地 鸣叫。蟋蟀是单独生活的昆虫,通常生活在草丛、瓦砾等地 方。 一旦雄蟋蟀占据了一块地方,它就通过鸣叫,宣布这已经是 自己 的地盘。侵者往往不会自动退却,也会发出响亮的声音应 战。两 雄争鸣,导致一场激烈的蟋蟀格斗。蟋蟀的咀嚼式口器上 有两把 “利剑”,凭着这副格斗的武器相互争斗。如果其中一方 不战而 退,或是经过格斗战败而逃,得胜的一方就会发出骄傲得 意的叫 声。 另外,雄蟋蟀的叫声是向雌蟋蟀发出邀请的信息。科学家发 现,蟋蟀有好几种不同的叫声。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雄蟋蟀开 始寻找配偶的时候,它发出一种清脆的叫声。当雌蟋蟀来到它的 身边以后,雄蟋蟀又改变声调,发出一种略微不同的叫声,这种 声音能够刺激雌蟋蟀和它交配。

昆虫记中意大利蟋蟀的外形和生活特征

昆虫记中意大利蟋蟀的外形和生活特征

昆虫记中意大利蟋蟀的外形和生活特征意大利蟋蟀,学名Gryllus bimaculatus,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属于蟋蟀科。

它们的外形特征独特,生活习性也十分有趣。

我们来看看意大利蟋蟀的外形。

它们的身体呈椭圆形,长约2-3厘米。

身体背部呈深褐色或黑色,并有一对明显的黄色斑点,因此得名“bimaculatus”,意为“两个斑点”。

它们的头部有两只复眼,可以感知周围的光线和运动。

意大利蟋蟀的前翅已经退化,不能飞翔,而后翅则发达,可以用来跳跃和发出鸣叫。

它们的后腿非常发达,适合跳跃和爬行。

整体外形精巧,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意大利蟋蟀的生活特征。

它们主要栖息在草地、田野和花园等开阔的地方,特别是在夜晚活动较为频繁。

意大利蟋蟀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昆虫,喜欢吃各种植物的嫩叶和茎。

它们的食量很大,一天可以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的食物。

在繁殖季节,雄性蟋蟀会发出持续而有节奏的鸣叫来吸引雌性蟋蟀。

这种鸣叫声是由雄性蟋蟀翅膀的摩擦产生的,听起来像是“咯咯咯”的声音。

每只雄性蟋蟀都有自己独特的鸣叫方式,这是它们进行交流和繁殖的重要手段。

除了鸣叫,意大利蟋蟀还有其他交流方式。

它们会用触角和身体的动作来传递信息。

触角是蟋蟀的重要感觉器官,可以感知到周围的环境和其他蟋蟀的存在。

通过触角的接触和摩擦,它们可以传递信息并识别同种或异种蟋蟀。

此外,意大利蟋蟀还会通过身体的摆动和颤动来传达自己的状态和意图。

这些交流方式使得它们在群体中保持联系,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

意大利蟋蟀的寿命通常为2-3个月,这主要受到环境和食物的影响。

它们在繁殖季节会进行交配,雌性蟋蟀会选择雄性蟋蟀的鸣叫和触角等特征来确定是否为合适的交配对象。

交配完成后,雌性蟋蟀会挖掘一个小孔,将卵产在地下。

孵化后的幼虫会经历几个蜕皮阶段,成长为成虫。

意大利蟋蟀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对成虫可以繁殖数十只幼虫。

总结起来,意大利蟋蟀是一种外形独特、生活特征有趣的昆虫。

蟋蟀是益虫还是害虫

蟋蟀是益虫还是害虫

蟋蟀是益虫还是害虫蟋蟀学名叫蛐蛐,为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无脊椎动物,不会叫,但是雄性能通过翅膀摩擦而发出的声音,分布地域极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

雄蟋蟀好斗,所以人们喜欢饲养它供观赏和斗蟋蟀。

那么,蟋蟀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蟋蟀是益虫还是害虫蟋蟀是害虫。

蟋蟀是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

在南方,花生被蟋蟀破坏的花生幼苗达11~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蟋蟀吃什么食物野外生活的蟋蟀一般都是以嫩芽、嫩叶及根为食,而被人饲养的蟋蟀除了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果实之外,饲养者还会选择一些食物,按比例搭配制作成丰富的营养大餐。

每天定时、定量的喂养,促使蟋蟀能成长的更健康,更勇猛。

蟋蟀的生活习性1、蟋蟀喜欢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

白天休息夜间出外活动。

它属于杂食性动物,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都可以成为它的食物。

在农业上,人们把蟋蟀作为害虫类。

2、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

只有在繁殖交配期,雄蟋蟀才会和另一只雌蟋蟀同居。

否则它们是彼此是不能相容的。

如果碰到一起也会毫不犹豫的咬斗起来。

因此就有斗蟋蟀的民间活动。

3、蟋蟀间的繁殖交配,不是通过彼此“恋爱”完成的。

而是雄蟋蟀之间进行异常激烈的斗争,胜利者才可以拥有配偶。

在蟋蟀的世界中,也是“一夫多妻”的制度。

但是由于优胜劣汰的繁殖方法,因此蟋蟀繁殖出来的子孙多半都是非常健康的。

4、蟋蟀的鸣叫对于人类来说一点也不陌生。

但是响亮的鸣叫声只有雄性蟋蟀才能发出,雌性蟋蟀没有发声的能力。

雄性蟋蟀通过震动自己的翅膀来发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以此来代表它要表达的意思。

5、每年9月底,雌蟋蟀把产卵管插入地下,把卵产在地下,大约离地面0.5cm深。

第二年的5、6月间,卵开始孵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 土中。越冬卵于10月产下,第二年4~5月孵化为若虫。若虫蜕
皮6次(即6个龄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为成虫。
成虫寿命141~151天。雄虫筑土穴与雌虫同居。喜栖息于荫凉、 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
经济意义:
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 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 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 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 别严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坏花 生幼苗达10~30%,它们也危害玉米、 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 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昆虫纲பைடு நூலகம்翅目:
蟋蟀科
主讲人:郑泽宇 20130903209 生命科学系 生物科学专业 1302班
蟋蟀科基本概况:
蟋蟀科(Gryllidae;cricket)是昆虫纲、 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 蟋蟀,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全 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 种,其中台湾省50种。若干种类为旱 作物的害虫。有的是偶发性大害虫。
1. 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 黄褐色至黑褐色。
2. ​头圆,胸宽,触角细长。
3. 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
于咬斗。
4. 各足跗节3节,前足和中足相似 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前足胫 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
4· 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由2 对管瓣组成。 5· 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对。雄腹 端有短杆状腹刺1对。雄虫前翅上有 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 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 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 (只有雄的才会发出声音)。 6· 他们的生活史是卵 -> 若虫 -> 成 虫,属不完全变态。
生活习性:
•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 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 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在斗蟋蟀时,如果以细软毛
刺激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拼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
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

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