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共5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探究-5页精选文档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探究教学回归生活化是新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
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思想品德课并不受重视,一方面来自于学生、家长、社会对其的淡漠态度,认为此门课程的教育目标太过于理想化,而且教学内容也过于抽象化,另外,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在教学中缺乏必要的实践性和生动性;另一方面来自于国家、学校、社会对其教学的较高要求,以期通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些使思想品德教学一直难以更好地发展,而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说是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学模式所导致的,教学中只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没有主动去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学远离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无法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因此,要想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把课程教育奠定在生活之上,充分发挥生活的直观性、真实性、基础性和主体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需要,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和品德修养的提升。
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模式,这是适合中学生身心健康发现的需要。
可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进行生活化教学是必须进行的一项改革。
1.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中学生时期是学生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阶段的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正是适应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如生理上他们的感觉和听觉得以提高,知觉的准确性和概括性有所发展,抽象思维和认知能力日益发展,记忆的目的性有所发展;心理上他们的独立意识、交往的要求也日益增强,自我意识初步形成。
2.改变传统教学弊端的需要思想品德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是否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对每个学生的一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构建-5页精选文档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构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并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因此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要顺应新课改的理念,把生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改变传统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教材脱离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等不良现象,这就需要使思想品德课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注入生活的气息,否则思想品德课发挥不了应有的价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现实意义(一)有利于改变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不良现象。
重物轻人可以说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教师和学生都围绕着“知识”“教材”打转,课堂教学是“满堂灌”的教育模式,使得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忽视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的存在,忽视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忽视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护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权力的拥护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这是一种“壶与杯”的教育理论,教师(壶)拥有理智的事实性的知识,学生(杯)是消极的容器知识可以灌入其中。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联系,从现实生活出发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最高境界,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生活教育的核心任务”。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收集生活化的教学材料,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融入教学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和学习热情。
通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加深了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验生活、真正学会生活、真诚热爱生活、自主创造生活。
(三)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5页精选文档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由于传统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远离学生生活经验,这种教学实质上是道德的说教,是知识的灌输,因而常常处于晓之以理的简单认知状态,没有真正深入学生德内心世界,缺乏实效。
“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改提出的基本理念,“以生活为本”必将引起德育课堂的重新回归。
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并力求让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带着他们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向品德课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道德实践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
为此,我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操作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生活情景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而创设生活情景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个有效手段。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用生活情景再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体验。
如在教学“关爱自然,从我做起”一节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的认识,我组织学生排演了情景剧《野味餐馆》:小李一家周末外出郊游,中午时分,爸爸提议去一家当地有名的野味餐馆吃野味,小李和妈妈积极响应。
在餐馆中,小李因发现菜谱上有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而提出疑问,老板回答,“我们都卖了好多年……”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小李一家的行为反映出哪些社会问题?我们该不该吃野生动物,为什么?如果有人请你吃野味,你怎么办?如果你发现有人在捕杀或贩卖国家保护动物又会怎么做?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在课堂教学中再现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体验的愿望与需求,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活化”教学的探究共4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活化”教学的探究一、联系认知水平,正视现实生活,使教学目标生活化很多初中生在接受德育要求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先人为主的道德认知。
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冲突,造成一些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
目标生活化就是指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和发展需求及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方向的目标体系,是连接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及课堂教学与学生个体发展的枢纽。
目标生活化的操作程序就是根据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依照现实生活的道德准则,在分析教学材料中,努力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享受学习》一课时,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思想上对“学习是苦乐交织的”,抱有“半信半疑”的态度。
因此,我把“感受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列为本课的情感目标之一。
同时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孩子所受的来自老师、父母、社会的学习压力确实挺重,所以又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的知识目标。
二、优化教材内容,活化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及时、全面地反映社会发展的状态,要适应、包容全体学生灵活互动地发展,有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选择。
本人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1.改换。
教材中安排的有些内容不一定适合每个学校或班级,在生活中可能有更好的内容,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时,教师可以对这些教材作些改换,选出最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内容来组织教学。
2.增添。
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充实教学内容,增添自己的特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删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作合理的组合、增减。
如在教学《学习新天地》这一课时,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重组。
确定了“学海任我游”的教学主题,先是学生自己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由学生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来自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道德需要、道法困惑的问题以及学生中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原本“纯而又纯”的书本教学“鲜活“起来。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生活化教育word资料4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生活化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学生处于认知阶段,对其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思想品德课程也必须在改革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素质。
教育发展的新视野,其落脚点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掌握基本的社会规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
实现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要改变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的道德、情感都得到升华,真正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对新课改下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思考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不但限制了学科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新课程的改革对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教材的编写也为实施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对课程内容进行精选,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储备和技能。
三、进行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一些措施1.优化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下的教学应该体现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认知程度,所以要优化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培养他们在知识结构、技能获得、过程、方法、价值观以及心理健康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学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将知识满盘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诱导他们的创造力,唤醒潜在的生命感和价值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对以后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培养他们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以诚待人的做人准则。
2.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取材,作为教材的有力补充只有把知识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知识才可以被学生很好地同化和吸收。
初中思品课生活化教学初探共5页word资料
初中思品课生活化教学初探“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即: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
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怎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一年多的新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我进行了以下的探索:即用生活化的理念来构建思品教学的大课堂。
1.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1 生活化教学是落实思品“三维”目标的需要。
思品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即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者在课堂中要融为一体。
生活化教学以一定的生活情境为载体,让师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探讨对话,自主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观点,体验美好的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地实现思品课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
1.2 生活化教学是突出学生主体、建设生态课堂的需要。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相统一的过程。
1.3 生活化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勇于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
在对生活情境探讨分析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而不同观点的碰撞又往往会擦出思维的火花,形成新的观点。
思维的火花是创新的必备条件。
笔者认为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思维的批判性与求异性,杜绝千篇一律,而生活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观点碰撞、思维创新的载体。
2.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主要途径2.1 置身社会生活。
可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到生活中选取教学情境,如到十字路口观察交通规则的作用,体会遵守规则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对社会生活中是非、善恶等现象的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的责任感。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德,乃是立人之本,基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通过思想品德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社会、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初步对生命、人生的思考,逐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三观”,以便更好的为以后社会建设服务。
同时,初中思想品德是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与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必须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教学内容通过实际的生活去掌握、去理解,达到教学终极目标。
1. 转变教学思路,让教学内容生活化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现在的一言堂根本无法去实施教学,也无法使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更深刻的去理解,我们现在所需要培养的更多的是学生一种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的能力,更需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应用,而不再是传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层面。
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只有加上人的思维活动才能显示它的魅力,才能将抽象、晦涩难懂的知识转为形象、易懂的正能量。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生活阅历浅,尤其是对一些和抽象的内容难以理解。
必须将这些难懂的内容引向生活,从身
边的最基本、常见生活去理解。
例如课本中关于“权利和义务”内容理解可能就会有困难,如果我们只是很生硬的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那肯定学生肯定会觉得是条条框框很难理解。
特别是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觉得这些事情,离我们太遥远了,使学生听起来没有什么兴趣,我们老师可以举值日生的权利和义务:全班同学都有享受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的权利,同时每一位同学都有保洁班级卫生的义务,不可以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因此每一位同学都应该轮流值日,打扫好班级卫生;每个同学同时也要做好保洁工作。
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
然后再从法律层面去举例子,学生就会理解的更深、更透彻。
不然我们只是生硬的将课本内容搬给学生,我们只是做了搬运工的工作,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样学习到的知识难懂且不容易理解。
这样他们所学习到的知识,是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的,更富有感情色彩。
这样的教育理念,更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注重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想结合,真正做到了让教学在生活中进行,教学生活化;学生也能更好的接受,更好的在生活中运用。
2. 转变教学模式,在生活中寻找切入点
要想将教学生活化,就需要以我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传授知识,让知识在生活中运用。
学生的成长过程,无时无刻的不与生活相接处,生活中的人、事及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无时不影响着他们的言行举止与生活态度。
而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一些事情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将所传授的知识生活化,让学生觉得学习的
内容就是生活中所存在的,这样更利于他们理解,也更容易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老师在备课和教材的选取上,也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教材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去学习,以真正的做到内容来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并贴近生活。
例如在思想品德课上,很多内容都是贴近生活的,要想理解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在于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些点点滴滴都是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例如,在“乐于助人”的讲解时,老师首先应该肯定助人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乐人助人体现的就是做人的境界,它充分体现着帮助别人、快乐自已的理念,也全面的诠释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已的本质。
如果将这种乐于助人的态度应用于实际生活时,就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必然使自已身心体会愉悦之感。
老师可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如何去助人,也可以让学生举例。
这样教学既传授了教学内容,又无形中传递了正能量。
3. 利用时政,开放课堂教学
课堂本身就是知识传递的一个载体,时事政治是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利用时事政治结合教学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对某一事件的探讨中,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我与父母交朋友》时,我展示了“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些父子、母女相依为命的图片,学生都为之动容,有些学生还流下了眼泪,此刻,我顺势利导:我们的父母都深深的爱着他的孩子,为了生活,有些同学的父母背井离乡去外面打
工,远离他们的孩子,其实他们也不愿意,但是为了家,为了生活,他们这样的做法实属无奈之举,有些同学还不理解,误解了我们父母的初衷。
请同学想想,你们无时无刻受到了你们父母的关爱,你们有没有真正的从心底里去关心过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主动的去问候过你们的父母?难道我们只是一味的索取,不懂得回报吗?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去关心我们的长辈?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如何跟自已的父母交朋友。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都被调起来,有些学生在诉苦在平时的教育中太严,有些同学道出了他们的心声:爱有时候很难说出口。
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他们不只是理解了课本的教学内容,还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与父母交朋友,如何跟父母进行更加全面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掌握了与长辈沟通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交际水平,为他们以后营造和谐家庭打下了基础,也提高了学生尊重长辈、关爱他人的最基本的思想素质,从而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
4. 转变教学方法,体现教育即生活的理念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就要将教育回归到生活,就要和生活经验、经历、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老师在每节课讲授新内容时,都应该立足于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行导入新课,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易于理解,也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更好的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展。
此外,在课后家庭作业的布置上,一定要贴近生活,让大家去思考。
例如可以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比如调查和收集一些例如近几年被大
家所熟悉的关于虚假的宣传广告,儿童的奶粉安全,以及生活中一些坑蒙拐骗的现象,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真正感受到所学知识贴近生活,并引发了学生对真、善、美的思考,让他们无形中形成了对社会乱象的评叛标准。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
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