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细则.

合集下载

关于公路桥梁施工中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方法

关于公路桥梁施工中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方法

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方法简介一、适用范围1.低应变反射波法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桩无损检测方法,它籍一维弹性波动理论对实测桩顶速度或加速度响应信号的时、频域特征来分析判定被检桩的桩身完整性,其中包括桩身存在的缺陷位置及其影响程度、桩端与持力层的结合状况。

根据一维弹性杆件波动理论,对由桩顶锤击产生的下行压缩波来说,当桩身某处波阻抗发生变化时将产生上行反射波。

从广义讲,在某一桩截面处波阻抗的降低,则表现为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相同,如夹波、离析、缩径甚至断裂等;反之则表现为相位相反,如扩径等,因此,仅仅通过反射波的相位特征来判定桩身缺陷的具体类型具有一定的困难。

另外,尽管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单位和厂家推出的反射波时域曲线拟合软件,但对桩身及其受地基土的作用难以给出可信度较高的定量分析结果,只能采用近似模拟方法。

因此,本办法在应用中尚需结合岩土给出地质合施工技术资料,通过综合分析来对桩身和桩端存在的缺陷及其类型和影响程度作出定性判定。

2.由于其桩身反射信号复杂和桩端反射不易识别,依据一维杆件中的弹性波理论,本办法即不能应用于水泥土桩等非刚性材料桩,也不能用于混凝土竹节桩等异型刚性材料桩。

3.在桩顶受到低能量锤击的作用下,低应变弹性波在桩中传播至桩端,并反射回桩顶被传感器所接受。

人们既可利用时域信号中的桩端反射时间来计算波在桩中的传播速度,也可利用该场地被检桩的平均波速来估算桩的长度。

但由于桩身材料和地基土的阻尼及辐射阻尼效应,波的能量将随着传播距离的曾大而衰减,当被检桩超过一定的长度后,不易侧得清晰易辩的深部桩身缺陷和桩端反射波,因此本办法检测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另外,桩端反射波的可辩性除受桩的长径比控制外,还与桩侧土的弹性模量或波速的高低密切相关,故新规程未对桩的长径比做具体的定量规定。

对于嵌岩桩,由于桩端嵌入基岩之中,往往存在有桩材料与基岩广义波阻抗相接近的情况,使得在时域曲线上桩端反射不明显或基本无法识别,这时就应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实测时域曲线来判断桩端嵌固情况。

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

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

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1.样品准备在进行低应变检测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测试样品。

样品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具体测试需求来确定,并且要遵循相应的标准规范。

在准备样品时,要确保其表面光滑、平整,并且无明显的缺陷、损伤或污渍。

2.仪器设置接下来需要对测试仪器进行设置。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应变测量装置,可以选择金属应变计、电阻应变计、光学应变计等。

其次,根据样品的形状和测试需求,调节测力传感器的位置和引导装置,确保能够正确施加加载力。

3.校准在进行实际测试之前,需要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的过程包括对测力传感器和应变测量装置的标定,可以使用标准荷重和标准应变样品进行校准,或者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校准。

4.加载过程在进行低应变检测时,加载过程应平稳、均匀,并且保持连续加载的状态。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测试需求,可以选择静态加载或动态加载。

在加载过程中,要确保加载速度适当,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的误差,并注意样品的变形和断裂情况。

5.数据采集和记录在进行低应变检测时,需要实时采集和记录测试数据。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完成,也可以通过手动记录的方式进行。

要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及时处理和保存数据。

对于重要的测试数据,还可以进行重复测试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6.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完成低应变检测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校正和平滑处理,以消除由于仪器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误差。

数据分析包括对应变-应力曲线和应力-变形曲线的绘制和分析,可以通过曲线拟合、参数计算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来评估样品的强度、变形和断裂性能。

7.结果报告和总结最后,需要编写测试结果报告和总结。

测试结果报告应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测试方法和过程、结果数据和分析、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总结应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总之,低应变检测是一项精密的实验工作,需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及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经验。

低应变法检测技术规范

低应变法检测技术规范

低应变法检测技术规范16.1 适用范围16.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分析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16.1.1【条文说明】考虑到目前使用方法的普遍程度和可操作性,本规程将反射波法(或瞬态时域分析法)简称为低应变法。

其余见《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16.1.2被测桩的桩长范围,应结合现场试验确定。

16.1.2【条文说明】根据低应变法的实际应用情况看,现场检测中,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同条件下的波形特征比较识别出桩底反射信号,分析被测桩的桩长范围。

这里所说的现场试验包含规程16.4.1条的内容。

若桩过长(含长径比较大)或灌注桩桩身阻抗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或预制桩存在接桩缝隙等情况时,往往应力波尚未传到桩底,其能量已完全衰减或提前反射,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

此时,尽管无法对整根桩的完整性作出评价,但若被测桩桩长范围内存在缺陷,则实测信号中必有缺陷反射信号,低应变法仍可用于查明被测桩桩长范围是否存在缺陷。

16.2 仪器设备16.2.1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基桩动测仪》JG/T 3055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信号显示、储存和处理分析功能。

16.2.2瞬态激振设备应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和锤垫,力锤可装有力传感器。

16.3 现场检测16.3.1被测桩(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身强度应符合本规程第4. . 条第1款的规定。

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3桩顶面混凝土应平整、密实、无积水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16.3.2【条文说明】通常,被测桩的桩头的状态直接影响测试信号和分析判断结果的质量。

对被测桩(试件)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低应变检测试件处理技术要求”。

16.3.2测试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设定桩长、预设桩身波速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2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大于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

3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基桩动力检测低应变反射波法

基桩动力检测低应变反射波法

基桩动力检测低应变反射波法第一节反射波法动测技术反射波法是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产生弹性波,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阻抗存在明显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等)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将发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以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据计算桩身波速,以判断桩身完整性及估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并校核桩的实际长度。

一、反射波法动测原理桩完整性的反射波法诊断技术是以一维波动理论为基础的。

由一维波动理论可知,桩阻抗是其横截面积,材料密度和弹性模量的函数Z = EA/C =ρcA (2.1)式中Z为桩的广义波阻抗(单位为N⋅s/m),c为桩的声波速度(单位为m/s),E 为桩的弹性模量(单位为N/m2),ρ为桩的质量密度(单位为kg/m3),ρc为桩的声特性阻抗或声阻碍抗率(单位为kg/m2s)。

将一维波动理论用于线弹性桩(桩的长度远大于直径且入射波波长λ大于桩的直径)。

在桩顶锤击力作用下,产生一压缩波,此波以波速c沿桩身向下传播。

假定桩的材料沿长度不变(即ρc不变),则桩的阻抗变化仅依赖截面积的变化。

截面的任何变化都使部分入射波产生反射。

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幅值大小及方向由前述的理论决定。

(一)不考虑桩周阻尼的的影响,桩顶入射波在变截面处的反射与透射σT = σ1 [2A1 /(A1+A2)]σR= σ1[(A2 – A1) /(A1 +A2)] (2.2)及v T = v1 [2A1 /(A1+A2)]v R= -v1[(A2 – A1) /(A1 +A2)] (2.3)式中下标I、R、T分别表示入射、反射和透射。

由式(1.2)及式(1.3)可得:(1)对于截面均匀,无缺陷的桩,即A1=A2,或Z1=Z2,则有σT = σI v T =v IσR= 0 v R = 0 (2.4)可见,均匀桩不产生反射波,入射波以不变的波速和应力幅值与方向向下传播。

若在桩的顶端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则可测得各截面反射波加速度信号(或速度信号)为零。

桥梁基桩低应变检测方案(桥梁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方案)

桥梁基桩低应变检测方案(桥梁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方案)

桥梁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方案一、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本检测方案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是:《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桥梁基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

三、检测目的通过分析实测桩顶速度信号的特征来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位置以影响程度。

四、检测频率采用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低于总桩数的10%。

五、检测原理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实质是将混凝土桩视为一维线弹性杆件,当桩顶受一冲击力后,其应力(应变或位移)以波动形式在桩身中传播,遇到波阻抗差异界面后,产生反射波信号,通过分析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形、相位、振幅、频率及波的到达时间等特征,达到检测桩身完整性的目的。

检测框图如下:1.激振锤2.传感器3.工程动测仪4.手提式计算机(可选)六、检测龄期的要求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桥梁基桩检测的龄期一般应大于14d。

七、试验准备7.1 收集和了解检测工程概况①工程项目名称,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②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③桩基本参数:桩型、桩径、桩长、桩身砼强度、持力层及极限承载力;④桩位图及桥梁基桩施工记录。

7.2 前期准备。

包括设备、仪器检定等准备工作。

八、检测方法8.1桩头处理①应要求检测前凿去桩顶部浮浆至新鲜界面,并截至设计标高,形成平整、密实、水平的检测面。

依据测点布置原则用打磨机(如便携式砂轮机)将测点和激振点磨平,测点和激振点的区域直径大约为50mm。

④桩头测点布置原则:当桩径不大于1000mm时,每根桩的测点不得少于2点,当桩径大于1000mm时,每根桩的测点不得少于4点,各个测点应均匀分布。

8.2 测试系统参数传感器与主机连接时要保证类型与接口类型一致,然后开机自检、设置参数。

参数包括:日期、工地名称(存盘子目录)、桩基类型、采样间隔等。

采样间隔为5µs~64ms,采样点不小于1024点。

其他设置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完成。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一、术语低应变反射波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钢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三、检测设备检测设备采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生产的FDP204PDA- IP 4CH 掌上动测仪。

仪器性能指标如下:检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定。

设备性能应符合技术要求。

四、检测原理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假设桩为一维线弹性杆,其长度为L ,横截面积为A ,弹性模量为E ,质量密度为ρ,弹性波速为C (C 2 =E/ρ),广义波阻抗为Z=A ρC ;推导可得桩的一维波动方程:AρR x u c t u 22222∂∂=∂∂假设桩中某处阻抗发生变化,当应力波从介质Ⅰ(阻抗为Z 1)进入介质Ⅱ(阻抗为Z 2)时,将产生速度反射波V r 和速度透射波V t 。

令桩身质量完好系数β= Z 2/Z 1,则有缺陷的程度根据缺陷反射的幅值定性确定,缺陷位置根据反射波的时间t x 由下式确定五、执行标准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六、基本规定1、调查、资料收集的内容(1)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资料;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一场情况;(2)分析检测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2、检测方案在进场检测前应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检测数量,检测时的现场条件,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配合,试验时间与工期,检测报告的内容等。

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

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

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1.试验前准备a.准备试验设备:包括低应变测量仪器、力加载装置和试验样品。

b.校准设备:确保低应变测量仪器的准确性。

c.准备试样:根据需要设计和制备试样。

2.样品准备a.检查样品的表面状况:确保表面平整,无明显缺陷。

b.清洁样品表面: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洗样品表面,确保清洁干净并去除表面污染物。

3.试验装置设置a.安装低应变测量仪器:将低应变测量仪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确保测量仪器与试样表面保持一定距离。

b.安装力加载装置:将力加载装置安装在试样上,确保加载装置与试样固定牢固。

4.试验参数设置a.设置试验条件:根据试样的要求,设置适当的试验条件,包括加载速率、加载方式等。

b.设置低应变测量仪器:根据试验要求,设置低应变测量仪器的测量范围和采样频率。

5.开始试验a.启动低应变测量仪器:启动低应变测量仪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b.启动力加载装置:启动力加载装置,开始施加加载。

c.记录数据:记录加载力和低应变数据,以分析试样的变形情况。

6.监测试验过程a.检查试验装置:定期检查试验装置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b.监测数据:实时监测加载力和低应变数据,并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中。

c.处理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7.试验结束a.停止加载装置:当试验达到要求的结束条件时,停止加载装置。

b.停止低应变测量仪器:停止低应变测量仪器的工作,并保存测量数据。

c.处理试样:根据需要,可以对试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或处理。

8.数据分析a.处理试验数据:对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包括加载力和低应变数据的统计和图表绘制。

b.分析结果:根据试验结果,评估试样的变形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结论和建议。

通过按照以上的低应变检测试验操作细则进行试验,可以得到试样在受载时的变形情况,为材料、结构或机械元件的设计和使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同时,注意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避免人身伤害和数据误差的发生。

低应变检测

低应变检测

2.5 存储多道波形
每个安装点敲击三次,三次波形叠加后的平均波形存储下
来作为一道。所以要求三次敲击的波形基本一致,否则平
均下来的波形就没有意义。
每个安装点要求存储2道以上波形,如果有三个安装点,就
要存储6道波形,这6道波形要求趋势基本一致,可能看到 桩底信号。目的是在波形分析的时候波形相互对比,确定
一般桩身混凝土的泊桑比σ=(0.2~0.25)
Vp =(1.05 ~ 1.1)VB
VB =(0.9 ~ 0.95) Vp
这是超声波所测声速大于反射波所测声速的原因
1.4 桩土体系内声波传播规律
入射的半球面波有一些是
斜入射的,根据折射定律
,在桩身侧面将产生折射纵波 PP 和 折射横波 PS ,使一部分能量由桩身 折射扩散进入地层。折射入地层的 能量与斜入射的折射系数 RT 有关
速度/加速度:显示速度信号或加速度信号 一般使用的是加速度传感器,接收到的是加速度信号
习惯上看速度信号,相当于把原始信号进行积分,显示的 是积分后的速度信号
2.2 桩头的处理——击振点及接收点应打磨平整 凿去桩头浮浆层和不密实混凝土后,选择2~4个点打磨 平整(桩中心一个点,周边均匀分布几个点)
估算主频 (Hz)
1000 666 455 385 300 60m 33 100
假设C=4000m/s
ΔF=C/2L
l
锤头的面积大脉冲宽度宽
l
锤的落距与脉冲宽度关系不大,只有信号能量大小变化;
C. 击振的锤及力棒
尼龙头 铁头 力棒(尼龙头)
聚四氟乙烯头
铝头
激振方法总结
击振脉冲波的主频选择推荐值: ● 长桩、硬地层的中长桩击振频率要求低,用材质软的锤 头,重锤重敲 L=40m左右,f=500~1000Hz,用力棒敲击

反射波法低应变检测

反射波法低应变检测
反射波法 低应变检测
1
第 一 篇 概 述
2

桩的动测技术与传统的静载荷试桩相 比,具有检测速度快、费用低、设备轻便 等优点。 低应变检测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 桩身完整性,是一项综合定性分析的检测 技术。 桩基动测技术可分为低应变和高应变两类。
3
低应变动测方法主要有 反射波法、 机械阻抗法(瞬态阻抗法和稳态阻抗法)、 水电效应法、 动力参数法、 共振法、 球击法。 前三种方法用于检测桩身完整性,反射波法、 机械阻抗法列入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水电效应法在激振和分析方法上较有特色。 后五种方法可用于检测单桩承载力(因激振能 量较小,故而得到的是单桩容许承载力,而不是极 限承载力)
22
其理论基础是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 (一维理论要求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时平截面假设 成立,所以,对薄壁钢管桩和类似于H 型钢桩的异 型桩,本方法不适用)。 该方法假定桩为连续弹性的一维均质杆件, 并且不考虑桩周土体对沿桩身传播的应力波的影响。 作以下假设: 材料均匀 直杆等截面 直杆变形中横截面保持为平面,且彼此平行 直杆横截面上应力分布均匀 忽略直杆的横向惯性效应
的正负取决于两种介质声阻抗的相对大小,
18
现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1)如果n < 1,即(ρc)1 <(ρc)2,则F > 0。这 时,反射波的应力和入射波的应力同号(反射加载),而 透射波从应力幅值上来说强于入射波(T > 1)。这就是应 力波由所谓“软”材料传入“硬”材料时的情况。 在特殊情况下,当时,就相当于弹性波在刚壁(固定 端)的反射,这时,有T=2,F=1。 (2)如果n>1,即(ρc)1 >(ρc)2时,则F<0。这 时反透射波从应力幅值上来说弱于入射波(T<1)。这就是 应力波由所谓“硬”材料传入“软”材料时的情况。 在特殊情况下,当(c2)→0(n→∞)时,就相当于弹性 波在自由表面(自由端)的反射,这时有T=0,F=-1。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岩土检测有限公司GEOHWA-PI/C5-32 作业指导书第 1 页共 3 页9、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第Ⅱ版第0 次修订颁发日期:2011年10月20日一、术语低应变反射波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钢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三、检测设备检测设备采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生产的FDP204PDA- IP 4CH掌上动测仪。

仪器性能指标如下: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主要性能指标掌上动测仪FDP204PDA-IP 4CH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通道数:4道;A/D 转换16位;浮点增益12位;动态范围136dB;频响范围0.1Hz~15KHz;线性误差<1‰;工作时间>12小时。

检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定。

设备性能应符合技术要求。

四、检测原理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岩土检测有限公司 GEOHWA-PI/C5-32 作业指导书第 2 页 共 3 页 9、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实施细则第Ⅱ版 第 0 次修订 颁发日期:2011年10月20日假设桩为一维线弹性杆,其长度为L ,横截面积为A ,弹性模量为E ,质量密度为ρ,弹性波速为C (C 2 =E/ρ),广义波阻抗为Z=A ρC ;推导可得桩的一维波动方程:假设桩中某处阻抗发生变化,当应力波从介质Ⅰ(阻抗为Z 1)进入介质Ⅱ(阻抗为Z 2)时,将产生速度反射波V r 和速度透射波V t 。

令桩身质量完好系数β= Z 2/Z 1,则有缺陷的程度根据缺陷反射的幅值定性确定,缺陷位置根据反射波的时间t x 由下式确定五、执行标准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注意事项及常见波形浅析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注意事项及常见波形浅析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注意事项及常见波形浅析本文在阐述了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后,结合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对一些工程检测中常见的波形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最后,介绍了因桩身或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实测波形复杂时常用的辅助验证手段。

标签:反射波法,注意事项,波形分析一、引言在我国基础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桩基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基础形式在公路、铁路、市政、房建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桩基础是地下成桩工艺,所以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离析、夹泥、缩颈、断裂等不良缺陷,这些缺陷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基桩的质量而影响到上部结构物的安全,因此基桩质量的检测越来越重要。

作为基桩完整性检测的常规手段,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我国有多年的实践应用并已纳入国家的规范,由于此种方法具有野外数据采集快速、方便,测试资料分析简单、精确,费用低廉等优点,因此其被众多的检测单位所采纳与使用。

当然,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注意和重视,否则将对基桩完整性检测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低应变反射波法是以一维弹性杆平面应力波波动理论为基础的。

將桩身假定为一维弹性杆件(桩长>>直径),在桩顶锤击力作用下,产生一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当遇到界面缺陷或桩身波阻抗Z变化界面时,将产生反射和透射波,反射的相位和幅值大小由波阻抗Z变化决定。

安装在桩顶上的传感器,将接收到来自桩身各个波阻抗Z变化界面处反射上来的信息,根据记录到的信息,通过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阻抗分析等,从而判断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缺陷的程度及其在桩身中的位置。

并可根据桩底反射信号,计算整桩平均波速。

桩身波阻抗Z由桩的横截面积A、桩身材料密度ρ、纵波速度C等决定,如式(1)。

Z=ρCA(1)假设在基桩中某处存在一个波阻抗变化界面,界面上部波阻抗Z1=ρ1C1A1,上部波阻抗Z2=ρ2C2A2。

当Z1=Z2时,表示桩截面均匀,无缺陷;当Z1>Z2时,表示在相应位置存在缩颈或砼质量缺陷,反射波速度信号与入射波速度信号相位一致;当Z1<Z2时,表示在相应位置存在扩径,反射波速度信号与入射波速度信号相位相反。

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分析实施细则

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分析实施细则

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分析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分析实施细则1. 目的为使测试人员在做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中的位置。

本方法不宜对桩长进行核对,对桩身砼的强度等级作出估计。

对于粉喷桩不提倡使用本检测方法,对于石灰桩等柔性桩和碎石桩等散体材料桩不能使用本检测方法。

3. 引用文件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行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职责检测工程师负责现场检测;并负责计算分析和编写检测报告。

5. 工作程序5.1 检测现场准备桩头清理:拟测桩的桩头清除浮浆层,见到新鲜坚硬的砼,桩头大致平整。

测点凿磨:最好在进场前对所有拟测桩桩顶砼面上凿磨出2~3片5cm×5cm的平整面(砼坚硬),其粗糙度应不超过1mm,作为传感器安装处。

对于预应力砼桩,如桩顶面未破坏,或法兰盘与砼连接紧密,可不作处理。

凿磨工具用凿子、铁锤或打磨机等。

本条要求在也可放在现场检测时完成,但会明显延长现场检测时间。

检测通道:拟测桩周围应能容许人步行安全地通过。

确定检测日期:受检砼灌注桩的砼强度在检测时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5.2 内部准备5.2.1 必须带齐下述检测仪器设备:RS1616K(P)型动测仪一台(电池应已充电);加速度计一只;小毛刷一只;力捧、小铁锤各一只,橡皮垫。

力棒选择:桩长≥18m或桩长>15m且桩径≥1.0m时,须选用大力棒。

5.2.2 应携带以下机具及物品:记录笔纸、记录夹及资料包;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手锤、平口及尖嘴凿子各一个,橡胶泥若干;尖嘴钳、十字起子、平口起子各一把、绝缘胶带一卷;安全帽、胸牌。

桩基性低应变试验试验方法

桩基性低应变试验试验方法

1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1.1一般规定:(1)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围为: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及CFG 桩。

(2)对桩身截面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灌注桩,应采用其他方法辅助验证低应变法检测的有效性。

(3)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

1.2检测原理:低应变法目前国普遍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为狭义低应变法,其通过采用瞬态冲击的方式〔瞬态激振〕,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采用一维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

因此基桩必须符合一维波动理论要求,满足平截面假定和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要求,一般要求其桩长远大于直径即长径比大于5或瞬态鼓励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大于5。

1.3检测方法及工艺要求〔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a受检基桩混凝土强度至少到达设计强度的70%,或期龄不少于14天时方可报检。

b施工单位填写报检表,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至少提前2天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c施工单位向检测单位提供基桩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d检测前,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剔除桩头,使桩顶标高为设计的桩顶标高。

②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根本一样。

③灌注桩要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局部,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外表。

④桩顶外表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⑤实心桩的第三方位置打磨出直径约10cm的平面,平面保证水平,不要带斜坡;在距桩第三方2/3半径处,对称布置打磨2~4处〔具体见图1〕,直径约为6cm的平面,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⑥当桩头与垫层相连时,相当于桩头处存在很大的截面阻抗变化,会对测试信号产生影响。

因此,测试前应将桩头侧面与断层断开。

⑦准备黄油1~2包,作为测试耦合剂用。

⑧在基坑检测,应提前将基坑水抽干,并搭设好梯子,便于上下。

e搜集受检桩的相关技术资料,包括工程概况、基桩的设计参数、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以及施工记录情况;f安装传感器。

低应变法检测实施细则

低应变法检测实施细则

低应变法检测实施细则一、编制依据本细则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编制。

二、编制目的为正确使用PIT仪器进行低应变检测桩身的完整性,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细则。

三、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本细则只可用于检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检测范围内是否有缺陷,具体共冲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本方法对桩身缺陷程度坐定性判定,如需对缺陷类型进行判定,应结合地质、施工工艺情况综合分析,或采用钻芯法、声波投射法等其它方法。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低应变法应结合其它检测方法进行桩身完整性判定:1)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低应变法无法对其进行正确评价。

2)对于设计桩身基面渐变或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

本细则不用于对薄壁钢管桩或类似与H型钢桩的异形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

四、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通过专项检测考试,具有相应的资质。

五、仪器设备及其安装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一览表表1 设备型号编号检定日证书编号量程/灵敏期度JD031主机PIT-V-1锤手锤耦合剂黄油耦合方式平整粘结六、检测技术和抽样数量1、必备资料1.1检验桩身完整性时,应具备一下资料(1)工程名称、地点及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名称;(2)基础、结构型式、层数、设计要求、检测目的。

(3)地质条件描述;(4)受检桩的桩号、桩位和相关施工记录;(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2、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身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同时混凝土龄期不少于20天。

(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

(3)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4)当受检桩不符合上述2、3条要求时,应对受检桩进行桩头处理,直至受检桩符合要求。

对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碎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桩顶表面应平整干净且无积水;妨碍正常测试的桩顶外露主筋应割掉。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细则.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细则.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其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2编制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14。

3检测仪器设备检测仪器设备主要为 RS-1616K (S 基桩动测仪、力锤、力棒。

4受检桩种类及要求4.1 受检桩种类1、混凝土预制桩2、混凝土灌注桩4.2 受检桩要求4.2.1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不小于 15MPa 。

4.2.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4.2.3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5现场检测5.1准备工作5.1.1收集工程桩的桩型、桩长、桩径、设计桩身混凝土强度、施工记录及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

5.1.2检查桩顶条件和桩头处理情况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 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桩顶平面应平整干净无积水,必要时宜采用便携式砂轮机磨平;妨碍正常测试的桩顶外露主筋应割掉。

预应力管桩当法兰盘与桩身混凝土之间结合紧密时, 可不进行处理, 否则, 应采用电锯将桩头锯平。

当桩头与承台或垫层相连时,应将桩头与混凝土承台或垫层断开。

5.1.3检查仪器设备,使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匹配良好。

5.2现场仪器设备配置(如下图 :5.3测量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5.3.1传感器的选择检测长桩的桩端反射信息或深部缺陷时, 应选择低频性能好的传感器; 检测短桩或桩的浅部缺陷时,应选择加速度传感器或宽频带的速度传感器。

5.3.2传感器的安装1、传感器安装应采用化学粘结剂或石膏、黄油等粘贴,不应采用手扶式。

安装时必须保证传感器与桩顶面垂直。

2、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3、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 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 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 90度,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 1/2处。

低应变法检测技术规范

低应变法检测技术规范

低应变法检测技术规范16.1 适用范围16.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分析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16.1.1【条文说明】考虑到目前使用方法的普遍程度和可操作性,本规程将反射波法(或瞬态时域分析法)简称为低应变法。

其余见《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16.1.2被测桩的桩长范围,应结合现场试验确定。

16.1.2【条文说明】根据低应变法的实际应用情况看,现场检测中,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同条件下的波形特征比较识别出桩底反射信号,分析被测桩的桩长范围。

这里所说的现场试验包含规程16.4.1条的内容。

若桩过长(含长径比较大)或灌注桩桩身阻抗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或预制桩存在接桩缝隙等情况时,往往应力波尚未传到桩底,其能量已完全衰减或提前反射,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

此时,尽管无法对整根桩的完整性作出评价,但若被测桩桩长范围内存在缺陷,则实测信号中必有缺陷反射信号,低应变法仍可用于查明被测桩桩长范围是否存在缺陷。

16.2 仪器设备16.2.1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基桩动测仪》JG/T 3055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信号显示、储存和处理分析功能。

16.2.2瞬态激振设备应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和锤垫,力锤可装有力传感器。

16.3 现场检测16.3.1被测桩(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身强度应符合本规程第4. . 条第1款的规定。

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3桩顶面混凝土应平整、密实、无积水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16.3.2【条文说明】通常,被测桩的桩头的状态直接影响测试信号和分析判断结果的质量。

对被测桩(试件)的具体要求见附录C“低应变检测试件处理技术要求”。

16.3.2测试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设定桩长、预设桩身波速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2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大于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

3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低应变检测方法

低应变检测方法

低应变检测
一、检测原理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等部位)或桩身截面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将产生反射波。

经接受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以判断桩身完整性。

二、现场测试方法
(1)把混凝土桩顶灌浆部分凿去凿平,使桩顶出露新鲜表面,为减少杂波干扰,此表面必须平整干净,出露的钢筋不应有较大晃动;
(2)传感器应稳固地粘放在桩顶上,并进行敲击测试;
(3)每根桩测试曲线如出现异常波形应在现场及时研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重复测试;
三、检测仪器及设备
(1)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基桩动测仪》JG/T 3055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信号显示、储存、和处理分析功能。

(2)瞬态激振设备为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

四、检测结果分析
根据桩身测试的原始记录,经数据分析处理后将桩身完整性划分为四个等级,其评定标准为:
一般来说,Ⅰ、Ⅱ类桩可以满足设计要求;Ⅲ类桩可否使用由设计单位根据具体工程做决定;Ⅳ类桩无法使用,做报废处理。

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现场检测技术要点

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现场检测技术要点

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现场检测技术要点摘要:随着我国桩基工程发展的需要,许多部门的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桩的动测和测试技术以及仪器设备等进行了广泛研究,使我国的动测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我国的动测技术一仅引进和学习了外国的方法,而且结合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和桩基类型的多样化等具体情况,研究和发展了更为适合我国推广的动测方法。

但是在全国大范围运用反射波法的时候,期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问题。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现场的检测经验,总结了一些一线检测人员容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和大家讨论。

关键词:基桩检测动测方法发射波法一、前言在检验桩的完整性方面,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和应用法国首创的机械阻抗法,这种方法的试验设备比较简便,便于在我国推广。

1978年,首先由湖南大学振动研究室和四川省成都市城建建设研究所研制成功。

1981年,先后在陕西、广西等大桥工程中进行现场试验,效果较好。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各种激振方式的低应变动力测桩技术及观测系统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研究和研制并应用于实践。

由于低应变动力测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灵活轻便,简单快捷,耗资少,对桩身质量检测效果明显,可进行普查等优点,日益受到土木工程界的关注和欢迎,已成为当前桩基完整性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

现在我国采用的主要几种动测方法有应力波反射法、机械阻抗法、动参数法、共振法、水电效应法、锤击贯入法、波动方程法等。

这些动测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可靠性,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年来已经有许多采用动测法的工程,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动测法有效地填补了由于静载荷试桩费用高、耗时长而造成的测试数量不足,满足了桩基工程大比例抽检甚至普查的需要。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测试仪器精度的提高,使低应变应力波反射法在使用中更具有优越性。

在低应变观察测试系统研制方面,我国近10年的时间内就有许多动测仪相继问世,并在测桩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次我们注重讨论低应变发射波法在现场检测的时候容易遇到的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方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

检测项目及 方案
1、检测目的:测出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波形来判断桩身 的完整性。 2、检测时间: 桩身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桩身砼龄期 不少于14天。 3、检测数量:为100%。 4、检测方法:桩长等于50 米、桩经等于1.2 米,用的是低应变 反射波法。
要是选点) 3、数据收集 4、数据分析 5、写试验报告得出结论
桥梁基桩检测(低应变反射波法) 第一组 汇报人:
检测工程概 况
新建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起于山西省大同南站,纵贯山西省 南北,跨黄河进入陕西省后跨越洛河、渭河,至西安北站,全线 正线长度859公里。检测的基桩是桩径等于1.2米,桩长等于50米, 总数是15600根。
检测编制依 据
1、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 2、《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2008) 3、《基桩动测仪》JG/T 3055
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1、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灭 事故,杜绝人员伤亡。
2、安全保证措施:
(1)现场检测应严格遵守现场有关安全作业规定, 检测人员应熟悉现场环境,杜绝人身伤害及事故发生。 (2)低应变检测时,检测人员应注意现场环境,避 免落入基坑或被现场不明物件砸伤。
谢谢大家!
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
波形上凸的表明是扩桩,波形下凸的是缩桩
写试验报告
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1、质量目标:坚持“检测公正、科学、准确、高 效”的方针,确保检测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质量保证措施: (1)根据国家及铁道部颁布的相关规范、规程、 评定标准进行检测。 (2)用于检测的所有仪器、设备均按国家技术监 督局“关于在计量认证中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定、 校验和检验的规定”之要求检定、校验合格,并能溯 源到国家基准。 (3)检测工作均由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检测人员上 岗证的人员承担,并按编制完整的《作业指导书》进 行检测工作。 (4)对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均 制订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法,以确保检测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
1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其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2编制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14。

3检测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设备主要为 RS-1616K (S 基桩动测仪、力锤、力棒。

4受检桩种类及要求
4.1 受检桩种类
1、混凝土预制桩
2、混凝土灌注桩
4.2 受检桩要求
4.2.1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不小于 15MPa 。

4.2.2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

4.2.3桩顶面应平整、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

5现场检测
5.1准备工作
5.1.1收集工程桩的桩型、桩长、桩径、设计桩身混凝土强度、施工记录及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

5.1.2检查桩顶条件和桩头处理情况
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 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桩顶平面应平整干净无积水,必要时宜采用便携式砂轮机磨平;妨碍正常测试的桩顶外露主筋应割掉。

预应力管桩当法兰盘与桩身混凝土之间结合紧密时, 可不进行处理, 否则, 应采用电锯将桩头锯平。

当桩头与承台或垫层相连时,应将桩头与混凝土承台或垫层断开。

5.1.3检查仪器设备,使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匹配良好。

5.2现场仪器设备配置(如下图 :
5.3测量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
5.3.1传感器的选择
检测长桩的桩端反射信息或深部缺陷时, 应选择低频性能好的传感器; 检测短桩或桩的浅部缺陷时,应选择加速度传感器或宽频带的速度传感器。

5.3.2传感器的安装
1、传感器安装应采用化学粘结剂或石膏、黄油等粘贴,不应采用手扶式。

安装时必须保证传感器与桩顶面垂直。

2、激振点和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3、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 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 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 90度,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 1/2处。

5.4激振操作
1、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

2、激振方式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

宜采用小锤(窄脉冲获取短桩或桩的上部缺陷反射信号,宜采用大锤(宽脉冲获取长桩或桩的下部缺陷反射信号。

5.5测试参数设定
1、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 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 5ms ;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 2000Hz 。

2、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身截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

3、桩身波速根据本地区同类桩型的测试值初步设定。

一般可按下表选择:
4、采样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 1024点,在保证测得完整信号的前提下,选用较高的采样频率或较小的采样时间间隔。

5、放大器增益应结合激振方式通过现场对比试验确定。

6、传感器的设定值应按计量检定结果设定。

5.6测试信号采集和筛选
1、根据桩径大小, 桩心对称布置 2~4个检测点; 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 3个,通过叠加平均提高信噪比。

2、检查判断实测信号是否反映桩身完整性特征。

3、不同检测点及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较差时,应分析原因,增加检测点数量。

4、信号不应失真和产生零漂,信号幅值不应超过测量系统量程(避免信号波峰削波。

5、每根被检测的基桩均应进行二次以上重复测试,当检测波形重复良好时方可存储记录。

当重复性不好时应及时清理激振点, 改善传感器安置条件或排除仪器故障后重新进行测试。

对于异常波形, 应在现场及时分析研究, 排除可能存在的激振或接收条件不良因素的影响后重新测试。

6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6.1桩身波速平均值的确定
1、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确时,在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
中,选取不少于 5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值按下式计算其平均值:
c m =1
1n
i i c n =∑ c i =2000L T
c i =2L ⋅f
2、对于超长桩或无法明确找出桩底反射信号的桩,可根据本地区经验并结合混凝土强
度等级, 综合确定波速平均值; 或利用成桩工艺、桩型相同且桩长相对较短并能够找出桩底反射信号的桩确定的波速作为波速平均值。

6.2桩身缺陷位置按下列公式计算:
x =12000
t ⋅ x ⋅c x =' 12c f
⋅ 6.3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原则
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缺陷出现的深度、测试信号衰减特性及设计桩型、成桩工艺、地
质条件、施工情况,按下列表中的信号特征和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桩身完整性分类表
6.4完整桩和桩身缺陷桩的实测信号曲线的波形特征及判别
1、施工质量好的单桩,其反射波具有下列特征;
a. 桩底反射波明显,易于读到双程传播时间值;
b. 波形规则,波列清晰;
c. 桩材平均波速符合设计砼强度的波速;
d. 在频谱分析图上,基波的主峰明显;
e. 同一工区桩体波形,桩底反射信号特征往往有较好的相似性。

2、桩体浅部断裂的定性评价,可依据横向激振对同类桩横向震动特征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判别。

存在横向裂缝的桩有自振频率降低、衰减历时明显增加及波列复杂等现象, 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 可对桩体浅部断裂缺陷做出定性评价, 为了保证判别准则的一致性, 桩身露出长度大体相同,激振及仪器接收参数应保持不变。

3、根据波形图中入射波、反射波振幅、频率、相位以及波的到达时间,分析判别桩底反射或桩间反射。

4、断裂界面或严重离析部位所产生的反射波, 其到达时间要小于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

断裂界面或严重离析的存在将减弱桩底反射波的强度, 甚至影响桩底反射波的出现, 多个断面或多处严重离析存在, 将记录到多个相互干涉的反射波组, 形成复杂波形, 应结合地质资料进行分析,以排除地质变化对波形带来的影响。

5、缩径与扩径的判别:缩径与扩径部位截面积变化将导致明显的反射波,其部位可按反射历时加以估算, 类型可按相位判别, 严重程度要结合施工记录及该异常部位的地层情况综合分析。

6.5桩身完整性判定的注意事项
1、完整性判定时,应注意区分因桩身构造、成桩工艺、土层影响造成的类似缺陷信号, 如预制桩的接缝、灌注桩的逐渐扩径再缩回原桩径的变截面、地层硬夹层等。

2、根据测试信号幅值大小判定缺陷程度时,应考虑桩周土阻尼大小和缺陷所处的深度位置的影响; 还应结合基础和上部结构对桩的承载安全性要求, 考虑桩身承载力不足引发桩身结构破坏的可能性。

3、对设计条件有利的扩径灌注桩,不应判为缺陷桩。

4、对于嵌岩桩,桩底时域反射信号为单一反射波且与锤击脉冲信号同相时,应采取其它方法核验桩端嵌岩情况。

5、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桩身完整性判定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
a. 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评价。

b. 桩身截面渐变或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

7、检测报告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报告除应包含工程信息、各方主体、建筑物特征、桩基设计施工信息、检测要求、地质条件、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检测过程等内容外, 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实测信号曲线;
2、桩身波速取值;
3、桩身完整性描述、缺陷的位置及桩身完整性类别;
4、时域信号时段所对应的桩身长度标尺、指数或线性放大的范围及倍数;或幅频信号曲线分析的频率范围、桩底或桩身缺陷对应的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

8、检测过程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1、因外界干扰中断试验,当影响检测质量时,检测工作必须重新开始。

2、因检测设备故障或损坏而中断试验的,必须将损坏的仪器设备修复。

待重新检定合格后才能重新开始检测。

3、低应变检测仪器属高精度仪器,在运输和检测过程中应注意采取防震、防水(雨, 防晒等措施,以确保其不受损伤。

9、检测原始记录
1、检测原始记录应每格填写,填写应及时、清楚,未做项目用” /”划去;
2、检测原始记录的存档和管理应遵守本中心有关文件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