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原文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范文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_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和翻译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_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和翻译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原文翻译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陰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⑴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⑵行:操守、品德。
⑶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⑷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⑸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⑹广才:增长才干。
⑺婬(yín)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
婬,过度⑻励精:奋勉,振奋。
⑼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⑽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⑾驰:消失、逝去。
⑿日:时间。
⒀遂:于是,就。
⒁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⒂穷庐:破房子。
⒃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⒄才须学也:才:才干⒅意与岁去:意:意志(19)俭以养德:以简朴节约财务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20)枯落:枯叶一样飘零(21)夫:大丈夫诫子书分句详解第一句: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须学静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
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
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
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我对这句话还有不同的解读,我以为宁静是一种开发自身潜能的理想境界,宁静时我们的思维才能被彻底解放,灵感在这个时候如泉水涌现,我们在这个时候观察事物的能力变得更为感性,此时人们的思维向多元化立体化拓展延伸,这就是致远的境界,然一旦加以抑制(即失去宁静)人的这种精神状态就会随之失去,思维回复到生活经验状态。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官至丞相。
这篇《诫子书》是写给儿子诸葛乔的。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行,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
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
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
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最近在看三国,感觉还是学到不少东西,三国人物的志向远大,才华横溢,智谋过人等特性,真让我叹服啊!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啊,应该好好学学!《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
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阅读训练】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诫子书文言文翻译带原文
诫子书余幼好学,壮志凌云。
尝读《论语》,独爱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章。
故知学不可以已,习不可以忘。
是以余虽历尽沧桑,仍怀壮志,欲穷尽天下之学,以济世之急。
然学海无涯,人生有限。
若非勤学苦练,何以济身于世?是以吾儿,汝宜早立志,勤读书,勿负韶华。
夫学,所以求真知,增智慧,修品行也。
不学,则愚昧无知,品行不端,何以立身于世?吾儿,汝须知,学无止境,业精于勤。
子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是故,汝宜立志高远,志在千里。
勿以浅尝辄止,勿以小成自满。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若非持之以恒,何以成大事?读书之余,宜广交益友。
友者,所以辅仁也。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善交益友,可增学识,广视野。
不善交,则易受不良影响,误入歧途。
故宜慎选朋友,与之共进退。
吾儿,汝宜知,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乃立身之本。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汝当以此为座右铭,勤学苦练,自强不息。
夫学,非一日之功,非一夕之果。
汝宜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勿以浮华自误,勿以虚名自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汝宜以学为乐,乐在其中,方能长久。
吾儿,汝宜知,学成之后,当以报国为民为己任。
子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汝当以此为志,不忘国恩,不忘家训。
吾虽老矣,犹望汝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吾儿,汝宜知,世间万物,皆有规律。
学无止境,亦无捷径。
唯有勤奋刻苦,方能登峰造极。
吾虽不能亲自辅导,然吾之心意,尽在斯书。
汝宜熟读深思,慎思明辨,勿负吾望。
译文:诫子书我从小就喜欢学习,壮志凌云。
曾经阅读《论语》,特别喜爱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章节。
因此知道学习不可以停止,练习不可以忘记。
所以尽管我历经沧桑,仍然怀有壮志,想要穷尽天下的学问,以解决世间的急难。
然而学海无涯,人生有限。
如果不勤奋学习,如何能够在世间立足呢?所以我的儿子,你应该早日立志,勤奋读书,不要浪费美好的青春时光。
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诫子书原文及译文《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世的人生哲理传递给后辈,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以下是《诫子书》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接下来,我们对这篇文章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开篇第一句,就点明了君子的行为准则。
“静”是一种内心的状态,通过保持内心的平静,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修正自身的不足,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俭”则不仅仅是指在物质生活上的节俭,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律和克制,避免过度的欲望和浪费,以此来涵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静”和“淡泊”的重要性。
如果不能看淡名利,就无法明确自己真正的志向;如果内心不能保持宁静,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
在这个纷繁复杂、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人们很容易迷失在功名利禄之中,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理想。
只有保持淡泊和宁静的心态,才能坚守自己的志向,不被外界所干扰,朝着目标坚定地前行。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与志向、静心之间的关系。
文言文诫子书古文翻译
子曰:吾子,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为人之子,当孝敬父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今吾以素心,著此书以诫尔,望尔能悉心领悟,终身奉行。
夫孝者,百行之原,百善之本也。
父母者,人之根本,恩重如山。
子能尽孝,则天地鬼神,无不钦敬。
吾子当思,父母生我,育我,养我,何其恩深?故当以孝为先,以顺为贵。
勿以小忤而忘大德,勿以小怨而忘大恩。
父母有过,当以礼谏,不可怒形于色,不可疾言厉色。
子欲孝,而亲不在,何以堪之?其次,吾子当立身行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者,所以正其心也;齐家者,所以治其身也;治国者,所以平其天下也。
三者,吾子宜以次第行之。
修身之道,莫先乎正心。
心正,则言行无失;心不正,则言行有亏。
吾子当澄心静虑,克己复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齐家之道,莫重乎和睦。
家者,国之缩影,和为贵,不和则乱。
吾子当以礼待兄弟,以慈爱待子女,以和气待人,以宽容待事。
家不和,则百事俱废;家和万事兴。
治国之道,莫大乎仁政。
国者,民之父母,君者,民之父母也。
君以仁政,则民安而国泰;君以暴政,则民不安而国危。
吾子当学圣人之道,以仁为本,以礼为用,以信为立,以和为贵。
至于交友,吾子当慎之又慎。
友者,所以辅吾之短,成吾之长也。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吾子当择善而从,不善而改。
至于读书,吾子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吾子当好学不倦,好问不疲,好思不穷。
吾子当以诚信为本,以正直为基,以谦逊为德,以勤劳为力。
勿以富贵骄人,勿以贫贱失志。
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吾子若能谨记吾言,勤而行之,则吾虽死,犹生也。
吾子若能广行仁义,惠及他人,则吾虽死,犹生也。
吾子若能立德、立言、立功,则吾虽死,犹生也。
吾子勉之,吾虽不才,亦望尔成器,光宗耀祖,不负我教诲之恩。
《诫子书》译白:孩子啊,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_《诫子书》文言文欣赏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_《诫子书》文言文欣赏《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阅读这篇文言文之后,你会感受到为人父者的爱子之心,以及修身立志的重要性。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诫子书》原文及翻译_《诫子书》文言文欣赏,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淡泊一作:澹泊;淫慢一作:慆慢)【注释】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淫(yin)慢:漫不经心。
慢:懈怠,懒惰。
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⑿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⒀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⒁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⒃穷庐:破房子。
⒄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⒅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
淫:过度。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诫子书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
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能而长才识。
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
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
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翻译:我作官做了三十多年,官职已经到了最高等级,可是学业一点也没有成就,德行一点儿也没有可赞许的地方,到岁数大了只有伤悲,不胜惊慌惭愧。
诫子书 诸葛亮 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诸葛亮原文及翻译《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翻译: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诫子书》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诫子书》鉴赏: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诫子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诫子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诫子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明者处事,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惠为工。
饱食安步,在仕代农。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自尽者无多。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译文】明智的人,他的处世态度,没有比合乎中道更可贵的了。
看来从容自在,就自然合于中道。
所以,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君子虽然清高,却显得固执,拙于处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论治世乱世都不改常态,是最高明巧妙的人。
衣食饱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隐退耕作。
身在朝廷而恬淡谦退,过隐者般悠然的`生活,虽不迎合时势,却也不会遭到祸害。
道理何在呢?锋芒毕露,会有危险;有好的名声,便能得到华彩。
得到众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
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穷尽的,立见衰竭。
因此圣人处世的道理,行、藏、动、静因时制宜,有时华彩四射,神明奥妙;有时缄默蛰伏,莫测高深。
他能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用最合宜的处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变,也绝不会拘泥不通。
【注释】诫:警告,劝人警惕。
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修身: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淡泊:内心淡泊,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广:增长。
成:达成,成就。
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
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诫子书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诫子书》主要描写了诸葛亮临终前对儿子诸葛瞻的期望和教诲。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诫子书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学习必须安静,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享乐过度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注释:诫:告诫,劝勉,劝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澹(dàn)泊:同“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致,达到。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
慆(tāo)慢:漫不经心。
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尽心,专心。
励,振奋。
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修养性情。
治,修养;一说通“冶”。
与:跟随。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淫慢:放纵懈怠。
初中语文 文言文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通用)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1、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题目是后人加的)2、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
(静以修身)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
(俭以养德)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
(非淡泊无以明志)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
(夫学须静也)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
(才须学也)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
(非学无以广才)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
(非志无以成学)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
(淫慢则不能励精)轻险冒进、妄为急躁就不能够陶冶生性使品德节操高尚。
(险躁则不能治性)如果年华虚度,任随岁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随时间而消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就会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凋落成灰,变成无用之人,(遂成枯落)这样的人对社会没有一点用处,大多不能够融入于社会,(多不接世)只能够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穷家破舍之中,空虚叹息,(悲守穷庐)等到将来那时知道要悔过、改过,却怎么也来不及了。
孔臧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孔臧诫子书原文及翻译孔臧诫子书原文及翻译《诫子书》是孔子的后代孔臧的作品,用来告诫后人要品行端正,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可妄想一步登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孔臧诫子书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原文人之进退,惟问其志。
取必以渐,勤则得多。
山溜至柔,石为之穿。
蝎虫至弱,木为之弊。
夫溜非石之凿,蝎非木之钻,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坚钢之体,岂非积渐夫溜之致乎?训曰:“徒学知之未可多,履而行之乃足佳。
”故学者所以饰百行也。
译文人要求进步,但进步的方法、途径,关键在于他定立的志向。
在追求的过程上,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速成;此外,勤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只有这样才会有丰硕的成果。
山溜,即是山间的滴水,是柔软之体,但凭这柔软之体却可穿过坚石。
木里的蠹虫是十分细小的昆虫,但却可以破坏巨木。
水滴原不是坚石的凿子,蠹虫原不是钻木的工具,但是它们却能以自己羸弱之体,轸过坚硬的木石,这不就是因为逐渐累积所造成的结果吗?古人说:“单单通过学习来掌握知识并不值得多誉,反而学以致用才值得表扬。
”所以,学者要修炼自己多种多样的品行。
作品鉴赏古人较之于现代人,似乎对读书学习更为重视,而且这读书的目的也不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黄金屋”、“颜如玉”那么的不堪,那时候的读书,既是经世济用的需要,也是传承家学、安身立命、维系家族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对学习的重视,可以从林林总总的家训中随意看到,那也是家训的主体内容之一,即使早年顽劣放纵,鄙薄读书的汉高祖刘邦,后来在给太子的手书中,也对自己早年轻视学习进行了反思。
这位讨厌读书、也讨厌读书人的开国皇帝,曾经荒唐而又搞笑地拿儒生的帽子撒尿,后来是这样告诫太子刘盈的:“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自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又说:“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
今视汝书,犹不如吾。
汝可勤学习,没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这里就可以看出孙叔通、陆贾对他的影响了,而字里行间则又体现出平和亲切的亲情意味。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诫子书》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你![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行,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
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
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
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最近在看三国,感觉还是学到不少东西,三国人物的志向远大,才华横溢,智谋过人等特性,真让我叹服啊!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啊,应该好好学学!《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注释⑴诫:告诫,劝勉,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⑶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作“澹(dàn)泊”。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⑺广才:增长才干。
⑻成:达成,成就。
⑼淫慢:放纵懈怠,过度享乐。
《艺文类聚》作“慆(tāo)慢”,漫不经心之意。
淫,放纵。
慢,懈怠,懒惰。
⑽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⑾与:跟随。
⑿日:时间。
⒀遂:最终。
⒁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曾国藩《诫子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曾国藩《诫子书》原文及翻译译文《曾国藩《诫子书》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曾国藩《诫子书》原文及翻译译文曾国藩《诫子书》原文及翻译曾国藩原文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
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
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
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
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诫子书》的译文
《诫子书》的译文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诫子书》原文及译文《诫子书》原文及译文《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诫子书》原文及译文,一起来看看吧。
《诫子书》原文及译文篇1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题目是后人加的)诫子书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
(静以修身)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
(俭以养德)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
(非淡泊无以明志)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
(夫学须静也)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
(才须学也)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
(非学无以广才)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
(非志无以成学)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
诫子书原文翻译
诫子书原文翻译诫子书原文翻译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
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诫子书原文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两汉·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澹泊一作:淡泊;淫慢一作:慆慢) 注释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
慢:懈怠,懒惰。
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⑿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⒀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⒁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⒃穷庐:破房子。
⒄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⒅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
淫:过度。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赏析诫子书原文及翻译一、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二、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展修炼的:(夫君子之行) 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
(静以修身)以简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
(俭以养德)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明晰、坚决不移。
(非淡泊无以明志)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讨论。
(夫学须静也)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
(才须学也)除了下苦工学习,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
(非学无以广才)除了意志坚决不移,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
(非志无以成学)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可以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
(淫慢那么不能励精)轻险冒进、妄为急躁就不可以陶冶生性使品德节操高尚。
(险躁那么不能治性)假如年华虚度,任随岁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随时间而消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就会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凋落成灰,变成无用之人,(遂成枯落)这样的人对社会没有一点用途,大多不可以融入于社会,(多不接世)只可以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穷家破舍之中,空虚叹息,(悲守穷庐)等到将来那时知道要悔过、改正,却怎么也来不及了。
(将复何及)诫子书的翻译赏析一、诫子书的赏析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入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诫子书的文言文的翻译及原文
诫子书的文言文的翻译及原文《诫子书》作者是两汉朝代的诸葛亮。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赏析: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以下是分享的诫子书原文诫子书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诫子书原文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
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淡泊一作澹泊;淫慢一作慆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注释
诫警告,劝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
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
淫过度。
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修性,养性。
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穷庐破房子。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