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
外科学教学课件:脊柱外科的现状与进展
Robert Robinson 1914-1990
Orthopaedic Su1r9g5e5on
Robinson and Smith Bulletin Johns Hopkins 1st ACDF
Ralph B. Cloward 1908-2000
Neurosurgeon
1958 Cloward J Neurosurg Cylindrical bone bowel
脊柱外科的现状与进展
骨科学发展历史
● 骨科学(矫形外科学)
Orthopaedics
希腊字 Orthos + Paidios
“矫正”“矫直”
儿童
(法国巴黎大学教授 Nicola Andry 1971年命名)
古老的骨科手术器械
古老的骨科治疗方式
骨科学发展历史
● 西医现代骨科学:270年历史
(西医古代骨科学:公元前2830年)
近年来脊柱外科的主要进展
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应用 使脊柱外科面目焕然一新
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
上世纪30年代之前
●“Operation being obviously out of the
question”
手术治疗:纯属“谈不上”的话题
.
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 上世纪40-60年代:前路手术技术的开展
直立:
■ 人类的重要特征 ■ 人类文明的开始
人类脊柱 基础研究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愈益重要的 理论依据
● 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愈来愈多疑难重症 获得治疗机会
● 治疗方式以及内容的改变给相关护理及康 复工作带来新的理念和挑战
现代脊柱外科手术的特点
● 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手术增多 ● 手术兼有微创化和超大型化趋势 ● 高龄或幼龄手术患者增多 ● 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的理念与内容更新 ● 手术器械与设备的数量、种类显著增加 ● 手术病人的施术体位多样化、个性化 ● 手术节奏明显加快,效率明显提高
脊柱外科学的新进展(新)
四、脊髓损伤治疗的新进展
• 神经再生类药物
近期有文献报道了 BA-210(一种 Rho途径的 拮抗剂)的研究 结果。通过对48 例颈椎或胸椎脊髓损伤 AIS A 级 进行1 年随访,单 剂量(剂量范围为0.3至9mg)给予BA-210结合纤维蛋白封闭剂,直接 作用于减压后的硬脊膜内,结果发现:在 3mg 剂量组,运动神经改善 最明显,约 6% 的胸髓损伤患者会从 AIS A 级升高为 AIS C 级或 D 级,而颈髓损伤的患者该比例为 33%。但因纳入的研究患者人数较少, 上述结论的解释仍需要谨慎。
二、脊柱生物学的新进展
• 重组骨诱导蛋白质
美国FDA的相关实验数据表明后外侧融合高剂量(40mg) rhBMP-2的使用,其癌症发病率高于低剂量患者。提示这类药物 的副作用可能呈现剂量依赖性。其诱导肿瘤发生的机制可能是: 由于rhBMP-2在大多数癌细胞上缓慢生长,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 胞生长因子或促进肿瘤存活等因素诱发肿瘤。同期完成的一项研 究发现,使用 rhBMP 并不显著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脊髓损伤的发病率较低,其在伤后3个月内是其快速恢复 期,任何研究均需将上述事实考虑在内。
四、脊髓损伤治疗的新进展
• 神经保护药物
利鲁唑(Riluzole)是钠通道阻断剂的一类药物,FDA 批准其 用于肌萎缩性侧束硬化,近期完成了一项有关利鲁唑的药代动力学和 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利鲁唑通过结合并阻断电压门控钠通 道,来缓解神经兴奋毒性,同时阻断突触前钙依赖的谷氨酸释放。
• 过去数十年间,有3种人工椎间盘获得了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 其长期随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一、颈椎病治疗的新进展
• 脊髓型颈椎病
Fehling 等人报道一项对 222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 了术后1 年随访的多中心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术后疼痛、功能、 步态、生活质量等可以获得较好的改善。
脊柱外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脊柱外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脊柱侧弯的常见类型是:A. 先天性侧弯B. 神经肌肉性侧弯C. 特发性侧弯D. 退行性侧弯答案:C2. 脊柱结核最常见的部位是:A. 颈椎B. 胸椎C. 腰椎D. 骶椎答案:B3. 脊柱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包括:A. 感染B. 神经损伤C. 骨折愈合D. 深静脉血栓答案:C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是:A. 腰痛B. 腹痛C. 背痛D. 腿部放射痛答案:D5. 脊柱侧弯的Cobb角大于多少度时,通常考虑手术治疗?A. 10度B. 20度C. 40度D. 60度答案:C二、判断题1. 脊柱侧弯患者必须接受手术治疗。
(错误)2. 脊柱结核的治疗首选是抗结核药物治疗。
(正确)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正确)4. 脊柱手术后患者应立即进行剧烈的康复训练。
(错误)5. 脊柱侧弯的Cobb角小于20度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脊柱侧弯的诊断要点。
答:脊柱侧弯的诊断要点包括:(1)病史收集,了解患者是否有脊柱侧弯的家族史;(2)体格检查,包括Adam's forward bend test,观察脊柱的侧向弯曲;(3)影像学检查,主要是X光片,测量Cobb 角;(4)根据Cobb角的大小和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综合评估治疗方案。
2. 脊柱手术后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脊柱手术后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1)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减少并发症风险;(2)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电疗等,以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3)功能锻炼,如核心肌群训练,增强脊柱稳定性;(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
四、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16岁,因“发现脊柱侧弯2年”入院。
体检发现Cobb角为45度,无明显症状。
请分析该患者的治疗方案。
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Cobb角大小,首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包括:(1)观察和定期复查,监测脊柱侧弯的进展情况;(2)穿戴矫形器,以减缓侧弯的发展;(3)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中医名家讲座合集
转载]中医名家讲座合集(2011-11-22 20:57:39)转载▼标签:转载朋友,你还好吗?原文地址:中医名家讲座合集作者:99医学网1. 卜义长简介:国家级中医,特一级按摩师。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日本武藏野健康中心、东洋医学研究所名誉院长、高级顾问,曾任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按摩师。
卜老先生集推拿按摩百家之长,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运用各种按摩手法,点按有关经络穴位,达到活血散淤、理气通神、延年益寿之功效。
收集有《经穴健康一点通头部篇》-卜义长主讲(8DVD-15集);卜义长名著《经穴健康一点通头部篇》PDF格式电子书籍。
2. 新源计划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收集37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视频++操作方法: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技术、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仰卧拔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技术、冉氏“益气通经”指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头皮针抽气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头穴透刺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技术、岭南挑筋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技术、张力平衡针法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技术、彭氏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技术、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技术、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技术、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杉树皮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技术、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气滞血瘀型)技术、烙铁烙法治疗宫颈糜烂诊疗技术、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技术、电针刺内麻点用于四肢手术后镇痛效应技术、祛障冷冻治疗老年性未成熟期白内障技术、神阙穴微波辐射法治疗肾阳虚月经不调技术、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技术、经穴体外反搏法治疗小儿外部性脑积水技术、经络三联法治疗寻常银屑病技术、耳尖放血疗法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腱鞘松解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技术、至阳穴埋元利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董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镇痛技术、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技术、针刺清喘穴治疗哮喘技术、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钳持端提回旋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急性发作技术、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MR)技术、韩氏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症技术、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外科学题解析脊柱手术的手术风险评估
外科学题解析脊柱手术的手术风险评估脊柱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脊柱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然而,脊柱手术是一项复杂而风险较高的手术,必须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手术风险评估。
本文将对脊柱手术的手术风险评估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手术风险评估在脊柱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手术的可行性,预测潜在的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情况,并在手术前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建议。
手术风险评估由专业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类型、手术方式和术前检查等因素综合评估。
首先,手术风险评估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这包括但不限于血压、心率、呼吸功能、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神经系统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等。
这些指标将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的可能性。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是否有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其次,手术风险评估需要考虑疾病类型和手术方式。
不同类型的脊柱疾病有着不同的手术风险。
例如,治疗脊柱退行性变时,手术风险较低;而治疗脊柱肿瘤或脊柱结核时,手术风险则相对较高。
此外,手术方式也会直接影响手术风险。
传统的脊柱手术风险较高,而微创脊柱手术则具有更低的风险。
最后,手术风险评估需要进行完整的术前检查。
这包括血液检查、X光片、MRI和CT扫描等。
这些检查将提供关于患者脊柱病变的详细信息,协助医生确定手术范围和手术方案。
此外,还应进行心电图、胸片和其他相关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除了上述综合评估,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手段可用于评估脊柱手术的风险。
例如,使用评分系统来计算手术的风险等级,如ASA(美国麻醉学会)等级系统。
这种评估方法可以标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等级,并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在确定手术风险后,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说明手术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以及手术后的恢复情况。
现代脊柱神经外科手术方法
现代脊柱神经外科手术方法脊柱对于整个身体的正确和稳定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久坐,较低的身体活动,脊柱不均匀或过度负荷,损伤,遗传易感性和其他因素导致脊柱疾病的发展。
在某些情况下,当保守治疗无效并且对手术提出质疑时,医生会采用脊柱神经外科手术。
世界上超过85%的人有某种背部问题。
根据美国Upledger研究所对100名脊柱疾病患者的研究,超过30名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最近,脊柱手术被认为是如此危险,稍有不慎可致瘫痪,以至于他们只在最绝望的情况下采用它。
然而今天,国际现代脊柱神经外科手术方法可供医生使用,对患者来说非常有效和安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脊柱手术的创新以及世界上治疗脊柱的神经外科大师。
领先的国外诊所的脊柱外科在脊柱手术的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施方面特别成功的是欧洲,其中椎间疝,脊柱肿瘤,椎体骨折,脊柱侧凸和其他病变被高效地治疗。
医生不仅要在治疗背部问题时消除外科手术中的问题,还要保护脊柱及其所有功能。
在发达国家,外科医生更喜欢使用微创技术和显微外科手术进行脊柱手术,例如内窥镜检查或激光手术。
在先进的医疗中心,有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的部门,它们拥有各种复杂操作所需的一切。
在德国手术必须使用导航设备和与世界许多诊所都没有配备的显微镜复杂的脊柱手术的机会。
为了稳定脊柱,这里使用的现代动态固定器(植入物)不违反运动功能。
世界前沿的神经外科方法在德国广泛使用-化学溶解,可以帮助患有椎间盘移位或脱垂的患者以及严重的脊髓损伤。
在手术过程中,受损的椎间盘被插入导管的特殊物质溶解。
使用丙烯酸水泥和快速硬化溶液形成新的圆盘。
激光技术和内窥镜被积极地用于治疗脊柱,这显着降低了手术期间和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期。
所有类型的背部手术都在这里进行-从简单的脱垂手术,可以通过动态稳定解决,直到融合。
此外,临床外科医生使用神经导航,这极大地提高了脊柱手术的质量和效率。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可视化设备--CT,MRI,可以起到治疗脊柱病变的重要作用。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 【赵定麟本书分为总论与创伤、脊柱疾患、脊柱侧凸、畸形与肿瘤等共计四卷,七十八章加以阐述。
在总论与创伤中,除有关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外,对脊椎伤患的诊断学基础及脊髓受损的定位诊断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在颈椎及腰骶椎两篇脊椎疾患中,较细至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病变,对较少见之疾患亦加以介绍。
本书在文字上深入浅出,并注重文图并茂,使读者一目了解,以便于临床工作的开展而有利于广大脊椎伤病患者。
赵定麟男,主任医师,2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5年1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历任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现任国际创伤与矫形外科学会()及世界矫形外科教育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以及中华创伤外科学会、中华骨科学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专业组核心组成员等20个学术职务。
二、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伤患的诊治,在颈椎伤病的诊治方面造诣较深。
曾设计了颈椎潜式减压、侧前方减压、Y型诫压、局部旋转植骨等多种术式,研制了颈椎椎体间人工关节、空心螺纹式椎节内固定器及可调式钛合金人工椎体,在欧美、日本等20余所大学或国际会议上讲学或学术报告,论文多次入选美国、日本及等世界性会议。
三、承担课题为全军“九五”指令性课题和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脊柱外科学主要负责人之一,曾承担课题“神经肽与骨衰老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脊柱脊髓伤的研究(八五及九五全军医学科技攻关课题基金)”、“脊柱外科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上海市领先学科资助项目基金)”等多项课题。
四、成果奖励主编专著《脊椎外科临床研究》、《颈椎病》、《下腰痛、》《实用创伤骨科学》、《颈椎伤病学》、《脊柱外科学》、《四肢脊柱创伤》、《现代创伤外科学》、《骨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创伤骨科学及新进展》、《现代颈椎病学》、《骨科诊断学》《现代骨科学》等专著13部。
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国家发明三等奖各l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并获得专利6项。
脊柱骨折、骨盆骨折
• 3)垂直压缩型:属于爆裂型损 伤,高处掉落的物体纵向打击 头顶,或跳水时头顶垂直撞击 地面,以及人从高处坠落臀部 触地,均可使椎体受到椎间盘 挤压而发生粉碎性骨折,骨折 块向四周“爆裂”移位,尤其 是椎体后侧皮质断裂骨块突入 椎管造成椎管变形、脊髓损伤。
主要是中柱受损,后侧折片常 突入椎管
外科学————脊柱骨折、骨盆骨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科学————脊柱骨折、骨盆骨折
外科学————脊柱骨折、骨盆骨折
治
(二)颈椎骨折的治疗
疗
(1)对颈椎半脱位病例 应予以石膏颈围固 定3个月,如后期出现颈椎不稳及畸形,仍需手 术融合或固定
•
寰枢关节: ①寰枢外侧关节——寰椎侧块下关节突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 ②寰枢关节正中关节——由齿突与寰椎前弓构成,通过寰椎横韧带限制。
• • • • • • • •
脊髓与脊柱的对应关系: 脊髓末端位于第一腰椎下缘, 第2腰椎以下为马尾。 在颈椎,其平面等于颈椎数加1, 在1~6胸脊髓,等于胸椎数加2。 7~11胸脊髓,等于胸椎数加3, 整个腰脊髓相当于T10~12的上半部椎体, 骶髓相当于T12下半部锥体及L1全部椎体。 脊髓有2个膨大,颈膨大位于C3~7椎体之间,
外科学————脊柱骨折、骨盆骨折
单纯压缩骨折
外科学————脊柱骨折、骨盆骨折
• C、附件骨折 • 关节突骨折、椎间关节脱位、椎板骨折、椎弓根骨折。椎弓根骨折多 见于下腰部,横突骨折以2、3、4多见,可为肌肉牵拉所致。C7、T1 棘突骨折称为铲土者骨折。
外科学————脊柱骨折、骨盆骨折
特殊颈髓损伤
外科学————脊柱骨折、骨盆骨折
脊柱三柱系统
外科学————脊柱骨折、骨盆骨折
《脊柱外科学》一书正式面世
[ 5 ]
顾章平 , 于 向华 , 李浩宇 , 等. 钛制弹性髓 内针治疗儿 童胫 骨骨折 [ J ] .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 0 0 6 , 5 ( 2 ) : 9 8 —
9 9.
[ 6 ]
Mo r o z L A, L a u n a y F , K o c h e r MS , e t a 1 . T i t a n i u m e l a s t i c
na i l i n g o f f r a c t u r e s o f t he f e mu r i n c h i l d r e n p r e di c t o r s o f
术, 切口 小、 损伤小、 手术时间短、 康复快。b ) 操作简便 , 植入
o f e a r l y r e s u l t s w i t h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l J 1 . J P e d - i a t r O  ̄ h o p , 2 0 0 1 , 2 1 ( 1 ) : 4 — 8 .
mu r f r a c l ur e s: e f f e c t s o f s p i c a e a s t t r e a t me n t o n f a mi l y
a n d c o m m u n i t y [ J ] . J P e d i a t r O r t h o p , 1 9 9 5 , 1 5( 4 ) :
1 ] 转力, 维持骨折的复位位置 。该术式的优点有: a ) 微创手 [ F l y n n J M, H r e s k o T , R e y n o l d s R A , e t a 1 . T i t a n i u m e l a s —
外科-脊柱PPT课件
.
2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
• 病理:后纵韧带异常增殖并骨化 • 临床表现:黄种人,男性,50~60岁,病史长,症状缓
慢加重,症状、体征与脊髓型颈椎病相似 • 影像学:
.
22
治疗
• 症状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无锥体束征-----保守+保护 • 症状重+锥体束征-------------------------------------手术
弱甚至消失、压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
4
脊髓型颈椎病
• 锥体束排列:内---外 颈—上肢---胸---腰---下肢---骶 • 中央型:上肢症状(主)----下肢症状(次)
• 周围型:下肢症状(主)----上肢症状(次)
• 前中央动脉型:上下肢同时出现症状
• 症状:感觉异常(麻木、束胸感、踩棉花感)、肢体乏力(持物、
.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腰椎间盘退变(基本病因)
1、外伤 2、职业 3、妊娠 4、遗传易感因素 5、腰骶先天异常
.
24
致痛机制
• 1、机械压迫学说 • 2、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 • 3、椎间盘自身免疫学说
.
25
病理分型
.
26
临床表现
.
27
.
28
特殊体征
• 1、直腿抬高试验 • 2、健腿抬高试验 • 3、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 4、仰卧挺腹试验 • 5、股神经牵拉试验(L2/3和L3/4) • 6、曲颈试验
• 3、手术并发症: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假性脊膜 囊肿、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复发·······
.
31
脊柱疾病课件-神经外科学研究进展
机器人辅助手术
机器人手术在脊柱疾病治疗中发 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手 术治疗更加精细化、微创化。
磁共振成像MRI
成像清晰,能够全面了解脊柱的 状态,可有效评估椎间盘突出、 脊柱缺损等患病情况。
脊柱内镜技术
脊柱镜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 恢复快,可应用于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等脊柱疾病的显微镜手 术。
脊柱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随着疾病类型的不同,症状呈现多样性,如椎 间盘突出症状、脊柱裂等。
疾病诊断
多种检查手段协同作用,如影像学检查、电生 理检查、脊柱生物力学检测等。
脊柱疾病的治疗方法与手术介入
治疗手段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适用症状
用于轻度腰椎间盘突出、慢性劳损性腰痛及防止 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常见的有转移性肿瘤、原 发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 等。
脊柱疾病的发病原因
1遗传Βιβλιοθήκη 素脊柱变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与遗传相关,家族聚集性疾病发生率受到明显影响。
2
生活习惯
如弯腰驼背、姿势不良、过度运动、肥胖等均可引起脊柱疾病。
3
环境因素
如工作环境、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也会对脊柱健康造成影响。
神经外科学研究进展中的新技术与应用
精准手术
2
代技术和手段进行个性化诊断和治疗, 以提高治疗效果。
采用术前三维重建、导航等技术,实现
手术更加精准、微创化。
3
医疗大数据
依托信息化技术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医 学大数据应用模式,增强神经外科学研 究和临床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用于病情较严重、临床症状明显或有严重后遗症 的患者,如硬膜外壳减压手术、椎间盘置换手术 等。
神经外科手术的风险与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赵定麟
本书分为总论与创伤、脊柱疾患、脊柱侧凸、畸形与肿瘤等共计四卷,七十八章加以阐述。
在总论与创伤中,除有关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外, 对脊椎伤患的诊断学基础及脊髓受损的定位诊断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在颈椎及腰骶椎两篇脊椎疾患中,较细至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病变,对较少见之疾患亦加以介绍。
本书在文字上深入浅出,并注重文图并茂,使读者一目了解,以便于临床工作的开展而有利于广大脊椎伤病患者。
赵定麟
男,主任医师,2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5年1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历任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现任国际创伤与矫形外科学会()及世界矫形外科教育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以及中华创伤外科学会、中华骨科学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专业组核心组成员等20个学术职务。
二、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伤患的诊治,在颈椎伤病的诊治方面
造诣较深。
曾设计了颈椎潜式减压、侧前方减压、Y型诫压、局部旋转植骨等多种术式,研
制了颈椎椎体间人工关节、空心螺纹式椎节内固定器及可调式钛合金人工椎体,在欧美、日
本等20余所大学或国际会议上讲学或学术报告,论文多次入选美国、日本及等世界性会议。
三、承担课题为全军九五”指令性课题和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一一脊柱外科学主要负责人之一,曾承担课题神经肽与骨衰老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脊柱脊髓伤的研究(八五及九五全军医学科技攻关课题基金)”、脊柱外科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上海市领先学
科资助项目基金)”等多项课题。
四、成果奖励主编专著《脊椎外科临床研究》、《颈椎病》、《下腰痛、》《实用创伤骨科学》、《颈椎伤病学》、《脊柱外科学》、《四肢脊柱创伤》、《现代创伤外科学》、《骨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创伤骨科学及新进展》、《现代颈椎病学》、《骨科诊断学》《现代骨科学》等专著13部。
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及国家发明三等奖各l 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5 项,并获得专利 6 项。
第一卷总论与创伤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脊柱与脊髓的解剖与生理特点
第二章脊柱的生物力学
第三章脊柱患者的检查
第四章脊柱之X 线、扫描及磁共振()等检查第五章脊柱伤病手术的麻醉第二篇脊柱伤患之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基础第六章脊柱脊髓损伤之定位诊断第七章根性痛、干性痛及丛性痛之鉴别第八章四肢神经干性痛之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三篇脊柱损伤总论
第九章脊柱损伤伤员的院前处理及后送第十章脊柱脊髓伤总论
第四篇颈椎损伤第十一章枕颈部及上颈椎损伤第十二章下颈椎损伤第十三章颈部软组织损伤第五篇胸、腰、骶椎损伤
第十四章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致伤机制、分类及功能判定第十五章常见胸腰损伤治疗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第十六章胸腰椎骨析脱位的手术疗法第十七章腰椎峡部崩裂和脊椎滑脱第十八章骶尾部及骶髂关节损伤第十九章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
第六篇脊柱软组织损伤与骨盆骨折第二十章脊柱椎旁肌肉韧带损伤与劳损第二十一章脊柱脊髓火器伤及其他损伤第二十二章骨盆骨折
第二卷脊柱疾患
第一篇颈椎病
第一章颈椎病的病因淡及诊断标准
第二章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康复及预防第三章颈椎病的手术疗法
第四章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第二篇颈椎椎间盘突出、不稳症、椎农牧民狭窄、韧带钙化及翻修术第五章急性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第六章颈椎不稳症第七章颈椎椎管狭窄症
第八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与颈椎黄韧带骨化症第九章颈椎翻修术
第三篇胸椎疾患
第十章胸椎椎管狭窄症
第十一章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第十二章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第十三章胸椎椎间盘突出症
第四篇腰椎疾患
第十四章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十五章下腰椎不稳症
第十六章腰椎椎管狭窄症
第十七章颈腰综合症
第十八章腰椎手术的并发症及各种翻修性手术
第三卷脊柱侧凸、畸形与肿瘤
第一篇特发性脊柱侧凸
第一章脊柱侧凸之分类、病理、病因及诊断
第二章特发性脊柱侧凸分类(型)及治疗
第三章分型及成人脊柱侧凸
第四章严重脊柱侧凸畸形的手术治疗及微创手术技术
第五章其他非特发性脊柱侧凸
第二篇脊柱畸形
第六章枕颈部畸形
第七章颈肋畸形与先天性斜颈
第八章颈椎其他畸形
第九章腰骶部畸形
第十章脊髓血管畸形
第三篇脊柱肿瘤
第十一章脊柱肿瘤概述及骨与软骨良性肿瘤
第十二章脊柱瘤样病变
第十三章脊柱血管瘤
第十四章脊柱骨巨细胞瘤
第十五章脊柱恶性肿瘤
第十六章椎管内肿瘤
第十七章脊柱骨转移瘤
第十八章骶骨肿瘤
第十九章脊柱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
第二十章胸腰段恶性肿瘤的动脉栓塞与全椎体切除术第十十一章骨盆肿瘤
第四卷脊柱其他疾患
第一篇强直性脊柱炎及脊柱感染性疾患
第一章强直性脊柱炎
第二章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的术式选择第三章脊柱结核
第四章脊柱化脓性感染
第五章少见之脊柱感染性疾患
第二篇脊髓前角灰质炎后遗症及痉挛性脑瘫的外科治疗第六章痉挛性脑瘫的外科治疗
第七章脊髓前角灰质炎后遗症
第三篇其他脊柱疾患及护理
第八章脊柱骨质疏松症
第九章脊髓及延髓空洞症
第十章腰椎小关节不稳症及骶髂关节病变
第十一章脊髓血管症候群
第十二章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及韧带钙化症
第十四章脊柱手术患者护理
第十五章促进骨融合及植入材料临床试验应用概况
第十六章与脊柱伤患有关的综合征
索引
更多内容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