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知识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作PF⊥平面ABCD,垂足为F,则F在AD上,
又∵PA=PD,∴F为AD中点,连BF交AC于M,
∵PF⊥平面ABCD,AC⊂平面ABCD,∴AC⊥PF,
又AC⊥PB,PB∩PF=P,∴AC⊥平面PBF,
人 教
A
∴AC⊥BF,
版 数
学
∵AD=PA=2,∴AF=FD=1,BC=2,
原正方体中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且垂直
(
)
人 教
A
版
数
学
C.不相交也不平行
D.相交成60°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 本题是展开与折叠问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
如图折起后,B与D点重合,AB与CD成∠ABC=60°,选D.
[答案] D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 (1)M为BC中点,△ABC为正三角形,
∴AM⊥BC,又侧面BCC1B1⊥底面ABC,
∴AM⊥平面BCC1B1,又BN⊂平面BCC1B1,
∴AM⊥BN,
人 教
A
在正方形BCC1B1中,M,N分别为BC,CC1中点,
版 数 学
∴B1M⊥BN(想一想为什么?),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转化的思想
[例1] 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
AD⊥面ABC,AE⊥BD于E,AF⊥CD于F.
求证:BD⊥平面AEF.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 分 析 ] 要 证 BD⊥ 平 面 AEF , 已 知 BD⊥AE , 可 证
到局部、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通过直观感知认识空间图
形.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本章在第一章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理论研
究.以四个公理为基础,通过定义定理的形式,构建立体
几何的大厦.通过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几何直观能力和空
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几何语言、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
人 教
A
力.
版 数
(9)求二面角、直线与直线所成角:常先作出角然后组
成三角形,并通过解三角形求角.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3.空间中的垂直关系、平行关系的判定方法归纳如下: 表1 直线与直线平行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文字语言
图形
定义:在同一个平
面内,没有公共点 直 的两条直线平行. 线
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 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 另一个平面.
图形
符号语言
直线a与平面α
无公共点
人 教
⇒a∥α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表3 两平面平行
文字语言
图形
定义:如果两个 平面没有公共点, 平 那么这两个平面 面 平行. 与 平 平面与平面平行 面 的判定定理:如 平 果一个平面内有 行 两条相交直线都 平行于另一个平 面,那么这两个 平面平行.
∴BN⊥平面AMB1.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VB-AB1N=VA-BB1N=VA-BCB1=VB1-
ABC
人
=13V柱=163 3,
教 A 版 数
学
或VB-AB1N=VA-BB1N=13S△BB1N·AM=163
3 .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展开与折叠、旋转
[例4] 如图将无盖正方体纸盒展开,直线AB,CD在
想.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②点面距、线面距、面面距、点线距等它们之间也可
相互转化,例如求点面距时,可沿平行线平移,点面距→
线面距→点面距;或沿平面的斜线转移,例如求A到平面α
的距离,AB与α相交于点B,P为AB中点,就可转化为求P
人 教
A
到平面α的距离等等.
版 数
行 两平面平行的性质
定理:如果两个平
行平面同时和第三
个平面相交,那么
它们的交线平行.
图形
符号语言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表2 直线与平面平行
文字语言
定义:若一条直线和一 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 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 直 行. 线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与 定理:如果不在平面内 平 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 面 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 平 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 行 平行.
的定义.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5)证面面平行:常用判定定理、定义、推论或证两平
面和同一条直线垂直,有时也用两平面与同一平面平行.
(6)证线线垂直:常用两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线面垂
直的性质、面面垂直的性质.
人 教
A
(7)证线面垂直:常用判定定理、定义.
版 数
学
(8)证面面垂直:常用判定定理、定义.
表5 平面与平面垂直
文字语言
图形
符号语言
定义:如果两个
平面所成的二面
人
角是直二面角, 平 就称这两个平面 面 互相垂直.
教 A 版 数 学
与
平 平面与平面垂直
面 的判定定理:如
垂 果一个平面经过
直 另一个平面的一
条垂线,那么这
两个平面互相垂
直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4.本章所涉及的一些思想方法: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表4 直线与平面垂直
文字语言
图形
符号语言
定义:若一条直线
和一个平面内的任
人
何一条直线垂直,
直 则这条直线和这个
线 与
平面垂直.
教 A 版 数 学
平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
面 判定定理:如果一
垂 条直线和一个平面
直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都垂直,那么这条
直线垂直于这个平
面.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BD⊥EF 或 AF ; 由 已 知 条 件 可 知 BC⊥ 平 面 ADC , 从 而
BC⊥AF,故关键环节就是证AF⊥平面BDC,由AF⊥DC即
可获证.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 ∵AB为⊙O直径,C为⊙O上一点, ∴BC⊥AC,
DBCA⊂⊥平平面面AABBCC⇒DA⊥BC
(1) 数 学 研 究 的 对 象 有 两 大 块 —— 数 量 关 系 和 空 间 形
式.其中“空间形式”主要是由几何研究的.立体几何是
训练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的好素材.在训练发展
人 教
A
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上,具有其它内容不可替代的作
版 数
学
用.
第一章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遵循从整体
学
③通过将几何体补形或分割为常见的基本几何体,通
过等体积变换,使问题变为可求的转化策略.
④通过添加辅助线面,将空间问题化为平面几何问题
的降维转化策略.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3)逐步体会、掌握立体几何特有的方法.
①平移,沿平行线转移,沿平面的斜线转移,沿平面
转移等.
②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特别是正投影.
符号语言
α∩β=
人 教
∅⇒α∥β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文字语言
推论:如果一个 平面内的两条相 平 交直线分别平行 面 于另一平面内的 与 两条直线,则这 平 两个平面平行. 面 平 平行于同一平面 行 的两个平面平 行.(平行平面的 传递性)
图形
符号语言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人
教
A
章末归纳总结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知识结构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人 教 A 版 数 学
[点评] 证明线面垂直可转化为证线线垂直,而要证
线线垂直又转化为证线面垂直,本题就是通过多次转化而
获得证明的,这是证垂直问题的一个基本规律,须熟悉其
转化关系.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例2] 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是正三角形,且
与底面垂直,又底面ABCD为矩形,E是PD中点.
⇒AD⊥平面BDC
BD∩CD=D
AD⊂平面ABD
人 教 A 版 数 学
⇒平面
ABD⊥平面BDC.同理可证平面ACD⊥平面BDC.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例6] 已知三角形ABC的边长分别是AC=3,BC=4,
AB=5.以AB所在直线为轴,将此三角形旋转一周,求所得
几何体的体积.
的2倍得VP-BCD=12VP-ABCD.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例3] 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各棱长均为4,M,
N分别是BC,CC1的中点.
(1)求证:BN⊥平面AMB1;
(2)求三棱锥B-AB1N的体积.
人 教 A
[分析]
线面垂直与线线垂直转化,立几问题向平几
版 数
学
转化,等积变换.源自文库
[例5] 已知Rt△BAC中,AB=AC=a,AD为斜边BC
上的高,以AD为折痕使∠BDC折成直角.(如图所示)
求证:平面ABD⊥平面BDC,平面ACD⊥平面BDC.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 本题是折.叠.问.题.,考察折叠前后,图形的位 置关系,
AD⊥BD AD⊥CD
学
立体几何在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它与平面
几何、集合、函数、方程的联系上.贯穿于立体几何中的
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立体几何特
有的平移法、正投影法、体积法、展开法、翻折法、割补
法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学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深刻体会转化思想
立体几何中最重要的最常用的思想就是化归与转化思
与 直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 线 性质定理:如果一 平 条直线和一个平面 行 平行,经过这条直
线的平面和已知平
面相交,那么这条
直线和交线平行.
符号语言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文字语言
公理4:平行于同
一直线的两直线平
行.(平行线的传递
性)
直 线 与 直 线 平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 性质定理:如果两 条直线垂直于同一 个平面,那么这两 条直线平行.
[点评] 等.积.变.换.问.题.,立几向平几的转.化...
利用直线PD与平面PBC相交,∵E为PD中点,∴E到
平面PBC距离等于D到平面PBC距离的一半得VE-PBC=
1 2
VD
人 教 A 版
数
-PBC;利用三棱锥变换底面与高得VD-PBC=VP-BCD;利用
学
三棱锥的高不变,底面积成原来的2倍,则体积也为原来
人 教 A 版
BC⊥AC
AC∩DA=A
数 学
⇒BACF⊂⊥平平面面DDAACC ⇒
BC⊥AF
AF⊥DC
BC∩DC=C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ABFD⊥⊂平平面面DDCCBB⇒
BD⊥AF
人
BD⊥AE
教 A
AF∩AE=A
版 数 学
⇒BD⊥平面AEF.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文字语言
推论:如果两条平 行线中的一条垂直 于一个平面,那么 直 另一条也垂直于这 线 个平面. 与 平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 面 性质定理:如果两 垂 个平面互相垂直, 直 那么在一个平面内 垂直于它们交线的 直线垂直于另一个 平面.
图形
符号语言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求证:PB∥平面ACE;
(2)若PB⊥AC,且PA=2,求三棱锥E-PBC的体积.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 (1)设矩形ABCD对角线AC与BD交点为O,则O
为BD中点,又E为PD中点,∴EO∥PB,
PB⊄平面ACE,EO⊂平面ACE,∴PB∥平面ACE.
人 教 A 版 数 学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AMF∽△ADC,∴AAMD=AACF,
设AB=x,则A2M= 4+1 x2,
人 教
A
又AM· 1+x2=x,解之得x= 2,
版 数
学
VE-PBC=12VD-PBC=12VP-BCD=14VP-ABCD
=14×13AB·BC·PF=
2 6.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人
教
③等积变换与割补.
A 版
数
④展开、卷起、折叠、旋转.
学
数学思想与方法不是孤立的,不能截然分离开来,在
数学思想指导下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研究解决问
题的方法过程中又丰富了数学思想.
(4)类比的方法,类比平面几何的一些结论,可猜想立
体几何的一些结论,从而提供思维的方向.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规律方法总结
(1)证点共线:常证明点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2)证点线共面:常先据公理二及其推论确定一个平面,
再证其它元素都在这个平面内.
人 教
A
(3)证线线平行:常用公理4、线面平行的性质、面面
版 数
学
平行的性质、两直线与同一平面垂直.
(4)证线面平行:常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面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