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
人性的救赎——《远大前程》赏析
• 但是另一方面,匹普又无法忽视这个人为扶助他而把自己的钱省下来并冒着 生命危险偷偷地回到英国来看他的情义。因为马格维契已被判终身流放,一 旦回国被捕就会被处死。于是匹普开始同情他并钦佩他,尤其当他受重伤被 抓后更是如此:“因为,现在我丝毫也没有厌恶他的心情了。拉着我手的这 个可怜的人,他如今落入了罗网、身负重伤、上了脚镣手铐,可是我觉得他 待我恩重如山;这么许多年来始终对我情深意厚,感因不忘,宁愿倾囊相报 。我觉得他对待我,比我对待乔真要高尚出千万倍。” 这时,随着幻想的破 灭,匹普开始清醒了,思想也逐渐成熟了。
• 几乎与世隔绝的郝薇香小姐的庄园阴森可怖。对于少年皮普来说,面 对如此强大的邪恶的力量,它是无法抗拒的,命运似乎被撒旦控制。 这昭示着皮普以后的起伏的命运,是有恶的根源的,沙堤斯庄园之行 就是其中之一。
沙堤斯庄园内部
• “我看到房子的一侧是一个很大的造酒作坊,不过现在里面没有酿酒 ,看上去似乎已有很长时间不再酿酒了。”酒在圣经中象征美好的事 物,只有在庆典的时候信徒才被允许开怀畅饮,表达对上帝的感恩之 情。既然沙堤斯庄园的酒坊很久以前已经停止酿酒,说明这里的幸福 如今成为过眼烟云,上帝的眷顾早已不再。那么被上帝遗弃的原因是 什么呢?无非是这里恶太多,即这庄园的主人行恶太多,背离上帝太久 ,受上帝惩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U型结构,犯罪与救赎
• 圣经中的U型结构指人物命运发展中不断的从纯净到犯罪堕落,然后 又认识到罪过并虚心悔改,最终得到上帝原谅并予以救赎的不断重复 的过程。
• 小说的主人公皮普的人生历程正好体现了这样一种叙事运行模式:最 初的纯洁一逐渐堕落—获得救赎。最初的匹普生活在铁匠姐夫乔的关 照呵护之中,尽管受到姐姐的唠叨之烦,潘波趣舅舅的说教之苦,日 子过得也还波澜不惊,此时的皮普仍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孩子。但这种 暂时的平衡很快就被打破。匹普到沙堤斯庄见到了美丽高傲的埃斯黛 拉小姐后, 明白自己原来过的竟是“ 下等人过的苦日子” , 从此他便 生活在一种非平衡状态之中,开始了人性的堕落。恰在此时, 外力出 现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富翁愿资助他到伦敦去接受上等教育,匹普 逐渐道德沦丧。故事的发展一波三折,当匹普发现他的资助者原来是 一名死刑逃犯时,他获得的那种新的平衡又被打破。最后匹普原谅了 逃犯,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到海外过上了一种自食其力的生活,小 说也借此建立起最终的平衡,匹普最终得到人性上的救赎,这种艰难 曲折的成长过程正体现了犯罪与救赎这一原型概念。
简论《远大前程》中温米克的双重人格
简论《远大前程》中温米克的双重人格作者:彭帅来源:《神州》2012年第29期摘要: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在小说《远大前程》中塑造了温米克这个鲜活的形象。
他在公众场合是冷漠的、唯利是图的而他在家中却是热心的、淡泊名利的。
本文借助荣格的人格面具和阴影原型理论分析温米克的双重人格,得出了他为了融入世俗社会,被迫戴上面具隐藏真实的自我,进而使人格呈现双重性。
关键词:温米克双重人格人格面具阴影作为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一直在国内外都享誉盛名而他的作品更是脍炙人口。
通过他的作品及塑造的人物,狄更斯描绘了十九世纪英国的全貌并揭露了资本主义重压下社会底层的惨痛遭遇。
他笔下的多数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习惯和穿着打扮,是鲜活生动的。
国内外不乏分析《远大前程》中人物的文章,但学者们更多地关注橡皮普和郝维仙小姐这样的主要人物,而温米克这个重要的小人物却被忽略了。
尽管狄更斯并未给予温米克太多笔墨,但他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温米克是贾格斯先生律师事务所的小职员,其貌不扬,忙忙碌碌。
皮普对温米克的第一印象是他身上戴满了胸针、印章和悼念戒指。
当被问及这些物件时,温米克直言不讳地说:“这些虽然不值钱,但毕竟是财产而且可携带……我的原则是抓牢可携带的财产(Dickens, Great Expectations 165)。
”温米克对于这些“可携带的财产”的痴迷显露出了他的肤浅和拜金主义。
此外,他把贾格斯当成上帝而自己只是言听计从的下属。
因而,温米克从不对贾格斯与犯人交易的行为提出异议甚至亲自去监狱与罪犯协商。
他对皮普想要帮助赫伯特的行为也表示不赞同。
在伦敦城时,温米克在世人眼中是尖酸刻薄、冷漠无情的,而他在家中却是迥然不同的。
在瓦沃斯—他亲手建造的城堡中,温米克淡泊名利,抛却世俗的尘嚣,过着清净隐居的生活。
他像个居家男人一样,修理房屋、整理花园甚至饲养家禽、家畜。
他对父亲的关心、对皮普的支持、对女友的忠诚都展现出了他柔情的一面。
解析《远大前程》的意象写作手法
解析《远大前程》的意象写作手法摘要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其作品对各种社会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后期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文中大量意象手法的运用,对深化主题、昭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等,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狄更斯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
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正值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表面上,英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全面高涨的时期,但狄更斯却透过轰轰烈烈的表象看到了当时社会虚幻的本质,并坦率地把自己沉郁的心境跟周围环境所给予他的那种惶惶不安联系起来。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小说的主人公匹普是个孤儿,从小由姐姐抚养。
他受雇于贵族郝薇香,并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一心想成为“上等人”。
他小时候好心搭救的一名逃犯马格韦契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巧妙安排他去伦敦接受上等教育,进入上流社会。
然而命运并不与匹普的希望接轨:艾丝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遗产充公,匹普的“远大前程”转眼化为泡影。
匹普梦想的幻灭,象征着英国维多利亚“文明”的虚伪,昭示出那个时代理想的狭隘。
为了更好地表现和渲染这一主题,在小说中,狄更斯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写作手法。
所谓意象,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表现为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谋虑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意象手法的运用不仅烘托了整部小说的气氛,更使得小说极具张力,甚至成为了某种具有生命力、主宰着人们命运的力量。
因而成为了小说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心理意象所谓心理意象,是指在知觉基础上所形成的呈现脑际的各种感性形象。
心理意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态度,表现为人的欲望、愿望、希望、谋虑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第一篇: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2 商务合同中短语的翻译技巧3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4 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6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men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Pride and Prejudice 8 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孤独的割麦女》 9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10 从社会习俗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 a and America 12 Analyzing Rh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the Mixture of Fire and Ice 13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 15 《哈姆雷特》与《夜宴》中人物塑造的比较研究16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海明威笔下的另类反英雄——评《艾略特夫妇》和《雨中的猫》中的男性形象 18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 19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20 通过阅读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21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从《认真的重要性》中的布雷克耐尔夫人看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特点23 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与策略——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24 外交语言策略中的合作原则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Analysis on Heathcliff'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 27 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29 追逐梦想的人——浅析《刀锋》中拉里的性格多样性 30 商务英语的语用特点及翻译英汉习语中隐喻的民族性及其翻译策略 32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分析A Research o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 34 《永别了,武器》中的自然象征意义试析厄内斯特.海明威的悲观主义倾向的成因及其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体现 36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37 论海明威《死在午后》的悲观主义色彩38 Text Memorization and English Learning 39 Improv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by Applying English Songs 40 The Effec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Creativit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戏仿和影射—《洛丽塔》中的互文性 42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新闻词汇翻译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无秩序性44 浅析《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精神隔绝主题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46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47 埃德加·爱伦·坡幽默小说研究 48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道歉语及其策略 50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语境顺应视角下英语情景喜剧中幽默字幕翻译--以《生活大爆炸》为例52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 53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54 Who Is Ishmael: Kantian Philosophy in Moby Dick 55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 56 论文学翻译中“原作之隐形”存在的必然性 57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58 论《福谷传奇》中的象征 59 英语电影对白汉译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61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62 约翰.邓恩诗歌艺术陌生化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译汉结构处理的影响消费主义视角下看《麦琪的礼物》中的男女主人公 65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的观察者与实践者角色评析 68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69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70《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 72 浅谈英语影片名的翻译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谈汉语新词的英译The Alternation of Language: A Study of Microblogging Vocabulary 75 从中西方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英文禁忌语的对比研究An Analysis of Symbolic Metaphor in To the Lighthouse 78 Cultural Effects o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79 从《马丁•伊登》分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思想80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8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对策《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oses” in Wuthering Heights --Catherine Earnshaw and Catherine Linton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85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求职简历汉译英《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87 试析《伊坦弗洛美》中细娜的药品与乡村生活的不和谐性 88 环保宣传语翻译中的文化介入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BB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90 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 92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93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 94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分析英文影片名汉译中的文化多元性初探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 s Modern Applications 97 在幻想中回归童年──评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98 目的论视角下的《边城》的英译研究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100 “自爱这罪恶占据着我的眼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自恋情结101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An Interpretation of Initiation Theme in Heart of Darkness 103 颜色词的英汉翻译研究从警察与赞美诗中分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105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疯狂主妇》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merican Marital Status on the Christian Views of Marriage 107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108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110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111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112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 114 从目的论的角度谈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技巧115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The Impact of Loan Words on English Vocabulary 117 An Analysis of Marguerite’s Tragedy in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118 马丁伊登的自杀根由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 120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122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英语谚语中关系分句之先行词he高频使用之探析124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126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雨中的猫”与“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比较研究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高中英语阅读技巧教学基于微博(推特)文化的新型营销模式从《人鼠之间》中人物的精神分析看美国梦的幻灭131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中汉尼拔博士性格探析从语用学角度看现代汉语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 133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135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137 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38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 139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140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 141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动物习语的互译 142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空间隐喻认知分析——以前后为例144 Scarlett O'Hara and Feminism 145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146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论《百舌鸟之死》中的百舌鸟象征148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修辞分析 149 国际贸易往来电子邮件写作原则试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悲观宿命论(开题报告+论文)151 学习英语词汇方法初探152 Translation of the Implied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153 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 154 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国网络新词翻译策略155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 156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 157 中西方常用标语分析158 《夜莺与玫瑰》和《快乐王子》中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159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160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16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162 Analysis on Humors in Short Stories by Mark Twain 163 男权制度下的悲剧——论《德伯家的苔丝》 164 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简单”原则165 浅谈《永别了,武器》中的感伤主义166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 167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168 解读《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169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 170 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171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与对策172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Writing Skill through Cohesive Devices 173 隐喻在英语政治演讲辞中的认知功能—以奥巴马的竞选演讲辞为例 174 从英汉颜色词的内涵看其翻译 175 外语词汇磨蚀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76 浅谈中西文化中的思维差异17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 178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广告翻译的策略179 解读布莱克的《伦敦》与华兹华斯的《在西敏寺桥上》的诗歌异同 180 论英语奢侈品牌的文化及其翻译 181 理智胜于情感182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183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 184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185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186 从消费文化看《美国悲剧》187 大陆高等教育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使用汉语的状况及分析188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189 为爱而叛逆——简·爱对爱的渴求的分析190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影视字幕翻译——结合美剧“绯闻少女”进行个案分析 191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192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193 The Illusory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Analysison Martin Eden & The Great Gatsby 194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195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196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197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198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199 A Contrastive Study on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200 克里斯加德纳的成功之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评析第二篇:论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归化异化策略下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 2 英语委婉语负面影响研究 3 论东西方文化中的体态语差异诠释《儿子与情人》中儿子、母亲、情人之间的关系5 《红字》中善与恶的不同结局《我的安东妮亚》中安东妮亚的成长7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9 英语前缀和后缀在初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2 商务合同中短语的翻译技巧3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4 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5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6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men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Pride and Prejudice8 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孤独的割麦女》9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10 从社会习俗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11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12 Analyzing Rh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the Mixture of Fire and Ice13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14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15 《哈姆雷特》与《夜宴》中人物塑造的比较研究16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17 海明威笔下的另类反英雄——评《艾略特夫妇》和《雨中的猫》中的男性形象18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19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20 通过阅读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21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22 从《认真的重要性》中的布雷克耐尔夫人看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特点23 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与策略——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24 外交语言策略中的合作原则25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26 Analysis on Heathcliff'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27 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28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29 追逐梦想的人——浅析《刀锋》中拉里的性格多样性30 商务英语的语用特点及翻译31 英汉习语中隐喻的民族性及其翻译策略32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分析33 A Research on V 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34 《永别了,武器》中的自然象征意义35 试析厄内斯特.海明威的悲观主义倾向的成因及其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体现36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37 论海明威《死在午后》的悲观主义色彩38 Text Memorization and English Learning39 Improv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by Applying Eng lish Songs40 The Effec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Creativit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41 戏仿和影射—《洛丽塔》中的互文性42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新闻词汇翻译43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无秩序性44 浅析《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精神隔绝主题45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46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47 埃德加·爱伦·坡幽默小说研究48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49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道歉语及其策略50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51 语境顺应视角下英语情景喜剧中幽默字幕翻译--以《生活大爆炸》为例52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53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54 Who Is Ishmael: Kantian Philosophy in Moby Dick55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56 论文学翻译中“原作之隐形”存在的必然性57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58 论《福谷传奇》中的象征59 英语电影对白汉译60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61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62 约翰.邓恩诗歌艺术陌生化63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译汉结构处理的影响64 消费主义视角下看《麦琪的礼物》中的男女主人公65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66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67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的观察者与实践者角色评析68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69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7071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72 浅谈英语影片名的翻译73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谈汉语新词的英译74 The Alternation of Language: A Study of Microblogging V ocabulary75 从中西方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76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英文禁忌语的对比研究77 An Analysis of Symbolic Metaphor in To the Lighthouse78 Cultural Effects o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79 从《马丁•伊登》分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思想80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8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对策82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8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oses”in Wuthering Heights--Catherine Earnshaw and Catherine Linton84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85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求职简历汉译英86 《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87 试析《伊坦弗洛美》中细娜的药品与乡村生活的不和谐性88 环保宣传语翻译中的文化介入89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BB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90 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91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92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93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94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分析95 英文影片名汉译中的文化多元性初探96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97 在幻想中回归童年──评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98 目的论视角下的《边城》的英译研究99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100 “自爱这罪恶占据着我的眼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自恋情结101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102 An Interpretation of Initiation Theme in Heart of Darkness103 颜色词的英汉翻译研究104 从警察与赞美诗中分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105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疯狂主妇》106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merican Marital Status on the Christian Views of Marriage 107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108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109 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110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111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112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1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114 从目的论的角度谈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技巧115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116 The Impact of Loan Words on English V ocabulary117 An Analysis of Marguerite’s Tragedy in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118 马丁伊登的自杀根由119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120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121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122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123 英语谚语中关系分句之先行词he高频使用之探析124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125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126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127 “雨中的猫”与“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比较研究128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教学129 基于微博(推特)文化的新型营销模式130 从《人鼠之间》中人物的精神分析看美国梦的幻灭131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中汉尼拔博士性格探析132 从语用学角度看现代汉语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133134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135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136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137 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138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139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140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141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动物习语的互译142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143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空间隐喻认知分析——以前后为例144 Scarlett O'Hara and Feminism145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146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147 论《百舌鸟之死》中的百舌鸟象征148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修辞分析149 国际贸易往来电子邮件写作原则150 试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悲观宿命论(开题报告+论文)151 学习英语词汇方法初探152 Translation of the Implied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153 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154 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国网络新词翻译策略155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156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157 中西方常用标语分析158 《夜莺与玫瑰》和《快乐王子》中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159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160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16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162 Analysis on Humors in Short Stories by Mark Twain163 男权制度下的悲剧——论《德伯家的苔丝》164 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简单”原则165 浅谈《永别了,武器》中的感伤主义166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167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168 解读《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169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170 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171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与对策172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Writing Skill through Cohesive Devices173 隐喻在英语政治演讲辞中的认知功能—以奥巴马的竞选演讲辞为例174 从英汉颜色词的内涵看其翻译175 外语词汇磨蚀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176 浅谈中西文化中的思维差异17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178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广告翻译的策略179 解读布莱克的《伦敦》与华兹华斯的《在西敏寺桥上》的诗歌异同180 论英语奢侈品牌的文化及其翻译181 理智胜于情感182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183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184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185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186 从消费文化看《美国悲剧》187 大陆高等教育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使用汉语的状况及分析188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189 为爱而叛逆——简·爱对爱的渴求的分析190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影视字幕翻译——结合美剧“绯闻少女”进行个案分析191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192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193 The Illusory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Martin Eden & The Great Gatsby194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195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196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197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198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199 A Contrastive Study on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200 克里斯加德纳的成功之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评析。
_远大前程_中主人公皮普的性格分析
四、 皮普性格的特点
1.一切为了艾丝黛拉。他就是狄更斯本人的理想化身, 他的 人生原动力印证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和性驱力的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 一切行为动机, 都有性的 色彩, 都受性本能冲动的支配。 这里的性欲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 快感。 人的心理驱动力就是来自于性本能, 它驱使人追求快乐原 则, 释放本能, 其能量极大, 暗中推动着人类的一切行为, 决定着 人一生的主要活动 。他实现完美的人生的动力就是性爱。当他 ) 没有遇到艾丝黛拉时他的理想就是当姐夫乔的学徒,长大后当 铁匠。 但是当美丽骄傲的艾丝黛拉出现后, 他的人生目标就改变 了, 那就是梦想进入上流社会, 得到艾丝黛拉, 以后, 他的一切奋 斗与忍受苦难都是为了艾丝黛拉, 一切为了艾丝黛拉。 2.敏感。也许是与乔一起在他姐姐的呵痒棍的打击下逆来 顺受养成了敏感的本能。 他从小就对周围环境和人很敏感, 而且 他对敏锐捕捉到的信息能够很客观地进行理解, 含而不露。 他对 律师事务所里的那两位不显山不露水带着冷酷职业面具的律师 贾格斯先生以及小职员温克米能透过面具看到他们善良的本 质,并且得到他们的友谊与帮助,这也离不开他对人的敏锐觉
翟芳妮 陕西理工学院外语系 李 新 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责编 张文娟 )
五、 皮普对青年一代的启示
人无完人, 每个人身上都有其发光点。 从小说主人公皮普身 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比如他的善良、 他的坚强 虽然皮普的 “远大 等。个体的成长是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前程” 最终破灭了, 但他最终找回了过去美好的品德, 开始了崭 幸福的生活中, 我们缺少 新的生活。我们现在所处的信息时代, 了自立自强的精神, 而增添了依靠父母来达到目标的思想。 为了 达到我们的目标, 前程, 不管是大是小, 成败与否, 都取决于自 “远大前程” 在这期间饱受锻 , 己, 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 炼, 挫折, 通过自己的奋斗达到的前程才是最远大的。 参考文献: [1]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98.156. [2]狄更斯.王科一译.远大前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3]臧传真,臧良.简论狄更斯 《远大前程》 的人物形象[J].枣庄 学院学报,1989,(1):72~74. [4]潘秋琳,彭小强.浅析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J].江西科 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4):83~85. [5]李月棉. 《远大前程》 中仁爱的感化力量[J].科教文汇,2002, (1). [6]李宇容.解读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的特点[J].丽水学院学 报,2005,(1 :57~69. ) [7]赵炎秋.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1996.
远大前程写作特色
greatexpectations的写作特色《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晚期的作品,也是他最成熟的作品。
这个书名是有讽刺意味的,它讲述了一个孤儿,匹普想当上等人的理想幻灭的故事,他最终没有当成上等人,当然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远大前程。
本书以极其精彩的故事情节紧扣读者的心弦,生动地描写了一个饱受苦难并同命运不断抗争的孤儿匹普的心理历程,最后他终于悟出人生道理,成为一名普通人,并与初恋情人握手重逢,获得了圆满的结局。
《远大前程》的故事情节有它的独特之处,读来让读者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本书的主人公匹普,更是联系其它人物角色的一条主线。
环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匹普就是被环境改变的。
一开始,匹普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是多么的天真,轻易信人,富有同情心。
然而,匹普遭遇的宿命就是遇上了一位女皇般的姑娘,这位姑娘将透彻影响他的一生。
他开始瞧不起自己,开始为自己的家庭环境及出身感到自卑,“而我一想到这座宅邸,心中就没有一丝阳光!同时对自己的行为也更为厌恶,也更瞧不起自己的家庭。
”这是一段很好的情景交融的写法,在这样一所恐怖的房间里,匹普彻底瞧不起自己里哦阿。
是中了魔吗?不!这正应了一句真理:人是环境中的产物。
是环境改变了匹普。
进一步,匹普“交上好运”后,已鬼迷心窍了,非要去当上等人。
匹普要求赫伯特教他礼貌与规矩,说明他急于想成为一个伦敦人。
但是,无论怎样,匹普内心中的善良,还是可以体会到的。
他暗中花钱支助赫伯特的事业,这表明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对朋友慷慨仁义,决不吝啬。
知道他的恩人竟然是一个逃犯时,他开始从环境中蜕变出来。
“与恩人道别开始变得沉重与焦虑了。
”这说明匹普开始关心恩人的安危并且对恩人产生感情了。
“即使缺钱也不再用恩人的钱。
”表明匹普内心美好的东西开始复苏,最终,他还是过上了平凡而真实的生活。
最后,匹普与艾丝黛拉手握住手,一道走出废墟,广大的天地沉浸在静谧的月华之中……从废墟到夜雾再到月华,象征了匹普和艾丝黛拉爱情的三部曲,开始是不可能,后来是朦朦胧胧,最后是月光普照。
狄更斯《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手法解读
狄更斯《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手法解读《远大前程》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成名作之一。
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流派作家的代表,《远大前程》是其晚年作品,因此,相较于狄更斯的其他作品,对现实的讽刺和批判在此书里面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从本书的英文原名GreatExpectations,结合狄更斯批判现实的文风,即可猜想出其情节必然包含着对现实期望破灭的揭露,而事实上其情节也完全吻合这一特征。
但是事实上,作为十九世纪与现实主义齐名的另一文学流派,即浪漫主义流派的写作手法并没有因为狄更斯的现实主义风格而被其作品完全排斥。
[1]事实上,在狄更斯最有名的几部现实主义作品中,如《双城记》《雾都孤儿》里面,都能看到浪漫主义的痕迹,《远大前程》也不例外,在很多场景描述中都浸透着浓重的狄更斯特有的浪漫主义风格。
一、浪漫主义的定义及其对狄更斯写作的影响浪漫主义是盛行于十八世纪后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期的欧洲主流的文学流派。
浪漫主义采用通过人们的主观感受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的方式,将客观事物通过主观意识进行渲染,因此经常性地采用华丽的辞藻、热情奔放的语言、夸张的描述手法,对场景进行如诗如画的渲染,以表达作者心中的理想和激情。
其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一写作手法中蕴藏的激情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整体上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从而使其与大多以悲剧结尾的,对现实进行批判和讽刺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区分开来。
但是,浪漫主义作品同样包含了其他一些主要特点,包括对卢梭提倡的“回归自然”的向往,注重主观对客观的感受,以及对儿童命运的关注和儿童形象的塑造等。
狄更斯作为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最有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其所处的时代必然深受同时期盛行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影响。
在狄更斯的笔下,主要通过对小资产阶级在现实中奋斗经历的刻画,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的讽刺,并没有浪漫主义所具有的昂扬的激情以及对理想热烈的追求。
但是,在其对具体场景的描写中,却经常性地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观察外在环境,通过对场景的主观渲染,烘托其中的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倾向解读
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倾向解读摘要:《远大前程》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小说中,他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式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
具有丰富的浪漫主义倾向,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关键词:狄更斯;《远大前程》;浪漫主义一、狄更斯的浪漫主义根源狄更斯出生于生活比较富裕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富裕的家庭生活使得幼年狄更斯养成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在童年时形成的意识形态,是他作品富含浪漫主义倾向的重要原因。
童年时狄更斯的父亲被捕入狱,狄更斯不得不去当童工养活自己,因为吃尽了生活的苦头使得狄更斯对人生百态有了深层的感受和独到的看法,这也推动了他在文学创作中角色塑造能力的形成。
后来,狄更斯继承了一笔遗产,摆脱了贫穷的窘境,重新回到了学校。
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使狄更斯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浪漫主义的积极特质,对他未来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追忆过去的浪漫主义倾向《远大前程》以第一人称来讲述了主人公皮普的成长的故事,在小说开篇通过皮普回忆儿时往事叙述了其成长的经历和体会。
这种写作手法不仅塑造出了一个富有童真皮普形象,而且也从成年人的角度告诉了读者成年皮普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作品出现了两个皮普,一个经历故事,一个叙述故事,通过浪漫主义写作的手法展现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的批判。
这种以浪漫主义写作手法对过去经历和感受的回忆、对现实的批判的手法,虽使作品略显阴郁,但却极富浪漫主义特色。
三、回归自然的浪漫主义倾向浪漫主义作家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厌恶工业社会和物质文明,他们经常会对现实社会中的腐败和堕落进行批判,而对自然界中的迤逦风光、山光水色等充满了向往。
对于大多数浪漫主义流派的作家而言,他们的灵魂就寄托在这水色山光之中。
在《远大前程》中,狄更斯让经历人生波折的主人公重新返回到纯朴的自然中,表达了作者对“回归自然”的理解。
而且,狄更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还集中体现在他对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对比描写。
狄更斯《远大前程》中浪漫主义倾向探析
探索研究TAN SUO YAN JIU狄更斯《远大前程》中浪漫主义倾向探析李甜心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 (北京市 100083)摘 要:狄更斯出生于英国,童年遭遇了各种苛刻,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这些都为他创作小说提供了素材与丰富人文情感。
尤其是在《远大前程》中,狄更斯将浪漫主义情感倾入其中,借助烘托人文关怀的氛围感染读者,让读者在生活和情感等方面获得启示,也为人们指明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本文将简述狄更斯《远大前程》的创作背景,并对其中的浪漫主义倾向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狄更斯 《远大前程》 浪漫主义倾向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作品中充满了浪漫主义思想,并与现实主义充分结合起来,达到批判现实和展现理想的目的。
狄更斯在揭露现实社会黑暗的一面时,也表达了人道主义理想,为深陷困境的人们带来了一丝希望,这也是其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创作后期的一部优秀作品,主要是讽刺了现实、揭露了期望的破灭,并反映了独特的浪漫主义倾向,在真实与幻想相互交融中让他的这部小说充满了戏剧性的色彩。
1 狄更斯《远大前程》创作背景狄更斯在成长中遭受了很多挫折,是他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痕,不幸的童年经历也对他的小说有了很大的影响。
在《远大前程》中主人公皮普的儿童经历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反映了狄更斯对儿童的关怀,这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倾向。
在欧洲十八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拜伦、雪莱和布莱克等英国作家对世界文学带来了较大影响力,狄更斯的创作特征与风格也由此形成。
对传统英国文学来说,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基调,并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在狄更斯的小说中,不仅彰显了个人个性,也在批判现实的过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倾向。
2 狄更斯《远大前程》中浪漫主义倾向分析2.1 回归自然在小说创作中,狄更斯善于融入内心复杂而细微的感情,以浪漫主义为切入点,展现出美好和淳朴的自然环境,带领我们探寻灵活深入的需求。
在狄更斯看来,自然界庸深邃而平静的思想影响我们,维护自然界原貌是我们需要做的,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1]。
解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本性回归
解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本性回归摘要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是其晚期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围绕主人公皮普成长发展的历程展开描写。
人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更多从批判现实主义出发,而本文旨在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来对作品中主人公本性转变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借此讨论人物所企及的“远大前程”的获得和失去过程,来反映当时社会对人性的剥夺及人们为本性回归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皮普批判现实主义心理分析理想自我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19世纪英国的主流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占主导地位,查尔斯·狄更斯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他是最具平民意识、善于汲取生活题材并擅长描述青年命运的小说家,其作品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成功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
其中《远大前程》作为他后期成熟作品,从结构布局到戏剧性组合都达到娴熟堪称完美的艺术境界。
本文欲从内外两方面,结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来透视小说主人公皮普本性转变过程,揭示其现实意义。
一作者创作背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主要兴起于维多利亚时期并在文学界流行起来。
狄更斯的这部小说写于1861年,是其创作生涯的第三个高峰(1850-1870)。
写作更趋于成熟和完善,对现实批判更为深刻,艺术作品与之前相比喜剧元素和乐观情绪大为削弱,严肃而深刻的思考占据首要。
当时正值欧洲大陆经历了1848年的大革命,英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掌权的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地用改良主义来掩饰并调和社会矛盾。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狄更斯想用文学作品来粉碎资产者对英国社会发展前途所抱的乐观幻想。
作者惯用的幽默口吻,在“远大前程”的讽刺命题下,得出了一个现实主义清晰的结论:在资本主义世界,按其本质说,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社会矛盾。
现实的生活只能是充满着阶级差别的残酷画面。
与此同时,作家也借助主人公皮普的经历说明,当时的英国,劳动人民想跻身上流社会,只能是一种荒诞的幻想。
小说通过对皮普本性回归过程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真实。
狄更斯《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倾向分析
外国文学狄更斯《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倾向分析李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摘要:狄更斯这位英国的伟大作家终生经历坎坷,并且经历了浪漫与丰富的人生故事,因此其能够创作出富含神秘色彩以及丰富人文情感的优秀小说作品。
在《远大前程》这部典型的作品中,狄更斯将浪漫主义的情感倾向蕴含于作品中,并且通过烘托人文关怀的气氛来感化读者。
并且,《远大前程》对于各个群体读者的生活与情感也能提供珍贵的启示,指引人们的正确人生方向。
因此在分析《远大前程》时,主要应当侧重于探究作者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倾向。
关键词:狄更斯;《远大前程》;浪漫主义;倾向从本质上来讲,社会现实以及文学创作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狄更斯在创作《远大前程》时,作者自身恰好处于低谷的特殊人生阶段,因此更加能够运用虚拟化的人物形象来反衬自身的真实生活以及内心情感[1]。
《远大前程》主要体现为新颖与浪漫的人文艺术风格,对于作品蕴含的浪漫主义倾向应当着眼于深入进行剖析。
具体在探析作品蕴含的浪漫主义倾向时,应当结合作者特有的人生经历加以剖析,洞察作品的人文内涵[2]。
一、狄更斯《远大前程》的作品主旨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了《孤星血泪》,对于该作品又可称为《远大前程》,该作品属于形成于1860年的长篇小说。
在书写该小说时,伟大作家已经进入了自身的晚年生活阶段[3]。
具体而言,该小说主要借助自传式的描述手法来讲授皮普这个孤儿经历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人生成长历程,进而为读者呈现了跌宕起落的孤儿命运,同时也深刻折射出作者本身特有的人性观点以及相关看法。
经过多次的剧情改编后,目前各国观众都已能够观看到该小说相关的电视剧与电影作品。
从具体剧情的角度来讲,第一个故事部分阐释了质朴与淳厚的乡间童年生活。
在主人公的年幼时期,其主要生存于淳朴的乡间。
然而在搬迁至大院的全新生存环境后,皮普逐渐表现为深层次的内心情感转化。
这是因为,皮普深爱着冷漠并且容貌美丽的艾斯特拉,然而却并未能得到对方认同,进而滋生了害臊与羞愧自身家庭出身的想法[4]。
对狄更斯小说_远大前程_的剖析
张中秋 (绥化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 绥化 152061)
[摘 要] 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 狄更斯, 以天才之笔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的艺术世界。 其一生创作颇丰, 当时所有的体裁他几乎都尝试过, 但其中成就最高的还是小说。 这里对其后期作品 《远大前程》 的创作 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说 《远大前程》 狄更斯; ; 作品分析 狄更斯是 19 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批判现实主义 的杰出代表。他以 《远大前程》 等为代表的小说, 不仅真实地反 映了整整一代人的生活经历,而且生动地揭示了 19 世纪中叶 整个英国的社会现实, 其深度与广度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任何 作品。 1、远大前程》 《 的叙事手法及其效果 在 《远大前程》 狄更斯使用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的双重 中, 视角来讲故事, 在当时的创作惯例中, 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文中这种效果是通过成年匹普和少年匹普两种视角之间的相互 渗透、 相互参照来获得的, 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小说的生动性和真 实性。 《远大前程》反映了理想与幻灭的主题, 叙述了建筑在沙土 上的 “远大前程” 如何破灭的故事。 《远大前程》 “ 和狄更斯早期 作品一样, 都是其人道主义理想的载体。 ”这集中体现在狄更斯 在小说中流露出的对下层民众善良品质的颂扬以及对某些所谓 上等人虚伪面目的揭露上。 小说 《远大前程》 不是简单地创作出一个映衬或说明主人公 的世界, 而是发现了一个匹普的视觉所触及到的世界, 其中包括 他对自己和周围人甚至社会的看法。这种叙述视角,正好深刻 地表现出了传统与现实间的差异。 作为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心理现实主义创作,自 身又有着许多特征。远大前程》 《 故事的叙述者既不是无所不知、 “上帝” 似的作者, 也不是第一人称定格化了的 “我” 而是不断变 , 化、 交叉、 更迭的 “我” 。小说中的叙述、 描写都是从这个随时可 能变化的角色的观察和认识出发, 叙述细节都必须通过这个 “意 识中心” 人物的思想过滤。而这种过滤行为本身, 反过来又能更 好地折射这个 “意识中心” 人物的心灵。从现代叙述学的角度分 析, 这一叙事模式的要点, 是改变传统小说的叙述视点, 抛弃全 知全能的故事叙述者,通过变化叙述视角来建构整部小说。匹 普见到艾丝黛拉前后的心理描写以及接受资助前后对待乔的态 度, 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2、远大前程》 《 对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 生活的经历使狄更斯 《远大前程》 这一晚期作品更具思想力。 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作者对人、 对周围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 更把 自己的人生观、 哲学和道德的思想都在这部创作中进行了总结, 因而这部小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对丑恶现象的揭露与批判 意味浓厚。 狄更斯生动地描写人性的丑恶,目的是教人向善。他是温 良的人道主义者, 其全部作品都渗透着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即使 对有些作恶多端的人, 也让他们最后受到感化、 良心发现、 弃恶 从善, 这也就是一种 “圣诞精神” 。他始终抱着明确的道德意图 去创作, 毫不犹豫地攻击社会罪恶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性沦丧, 并 确信大多数人都是善的, 时刻站在他们一边, 给他们以温暖、 安 慰、 信心和希望, 《远大前程》 也不例外。逃犯被捕, 艾丝特拉和 别人结婚。匹普失去金钱和上流社会, 理想幻灭了, 最终恢复了 他淳朴的天性。乔大嫂在遭受歹徒袭击、瘫痪在床后性情变得 温和, 临死前依恋地拉着乔, 还说了声 “原谅我” 艾丝特拉嫁给 ; 一个暴戾的男人, 惨遭虐待, 严酷的恢复了她的人性, 并希望 “自 己变好了一些。 ”在小说的最后一章, 匹普和她又在即将拆除的 作者简介: 张中秋,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2008 级文秘班。 沙堤斯庄屋相遇, 尽管她那明艳的美貌的确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她那难以形容的端庄容止, 以及那难以描绘的风韵, 依然不减 当年。 “她那双曾经顾盼无人的眸子里如今却透出一道凄婉和 柔和的光彩;她那只曾经麻木不仁的手如今握在手里竟是那么 温存友好。 ”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人最终吸取了教训, 感情真挚 地投向匹普。哈维沙姆小姐在那暗无天日的屋子里于仇恨中度 过岁月, 后来, 匹普使她看清了自己的卑鄙、 无耻, 再次唤醒她被 抛弃式的痛苦。于是, 报复的欢乐变成事后的悔恨, 在生命的最 后, 人性得以复苏, 对她所犯下的罪孽进行了忏悔。 3、远大前程》 《 创作中反讽艺术的运用 3.1 故事结构中反讽艺术的运用。 首先, 我们来探讨一下 《远 大前程》 中的戏谑反讽。戏谑反讽, 即戏拟或滑稽模仿, 它是小 说最典型的一种叙述反讽方式。实际上, 戏拟就是一种反讽模 仿。模仿和母本之间的差异和对比会产生强烈的讽刺和批判 效果。 通读完整部小说, 我们就会发现 《远大前程》 中蕴含的对中 世纪英雄救美题材的反讽。这主要表现在匹普想要阻止艾丝黛 拉嫁给蛛穆儿的那一段上。在一般的英雄救美故事里,都是拿 着长矛利剑的骑士救美貌的贵族少妇或小姐于水火之中,最终 骑士抱得美人归云云。而在 《远大前程》 这里, “骑士” 匹普既没 有长矛利剑也没有金钱权势, 他要拯救的 “美女” 艾丝黛拉也没 有被拯救的愿望, 反而还欣然地想要嫁给 “恶魔” 蛛穆儿, 惹得骑 士无奈地伤心离开。这更反衬出了匹普的在金钱权势面前的无 能为力, 增加了小说的感伤基调, 其批判效果也不言而喻。 3.2 人物对话中反讽艺术在话语表现。话语反讽也在 《远大 前程》 中被狄更斯运用得巧妙自如。 最常见的话语反讽是反语。 人们说话行文, 通常都是正面运用词语的词典意义, 有时为了达 到特殊的修辞目的而运用与本意正好相反的词语,或是用正面 的话语表达反面的意思, 或是用反面的话语表达正面的意思, 这 就是反语, 也叫说反话。 从修辞的功能而言, 在不同的语境当中, 反语具有嘲弄、 讥讽、 挖苦、 谴责、 批判、 否定、 幽默、 暗示、 亲昵、 怜爱、 喜欢等不同的情感意味, 从而更加强化和突出了作者的真 实表达意图。潘波趣舅舅在匹普贫贱时, 处处以他的恩人自居, 动辄对他加以训斥。 匹普幸运之后, 他立刻改变态度, 察言观色, 处处投其所好。与匹普握手使他激动万分, “背心也随着起伏 连 不已, 俨然动了真情” 联想到他以前对匹普的态度不禁使人好 , 笑。然而作者接下来却笔峰一转,只可惜这一起一伏的地方并 “ 不是心房, 而是远在心房下边的肚皮” 这里的反语使这个小人 , 物的庸俗和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跃然纸上。 4、 结语 《远大前程》作为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一朵奇葩, 一直 绽放在文学的殿堂。不仅是世界新老读者的宠儿,更是值得文 学人士研究探讨的宝藏。 《远大前程》 的作者狄更斯在这部小说 的创作中展现了高超的文学素养、 文体及叙述技巧, 值得我们不 断深入地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论狄更斯_远大前程_的浪漫主义倾向
第28卷第5期2009年10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ngzhou I nstitute of Aer onautical I ndustry Manage 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Vol .28No .52009.10收稿日期:2009-07-12作者简介:陈柳青,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论狄更斯《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倾向陈柳青(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广东 梅州 514087)摘 要:狄更斯通常被认为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给我们展示了他所处时代英国小资产主义社会的真实画面。
大多数狄更斯研究者的关注点集中在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方面,然而,狄更斯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
他在代表作《远大前程》里体现的回忆过去、回归自然、关注儿童的创作主题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
文章旨在研究狄更斯在《远大前程》里体现的浪漫主义特征,增进我们对狄更斯创作思想的了解,拓宽对其小说艺术成就的研究。
关键词:狄更斯;《远大前程》;浪漫主义倾向中图分类号:I 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09)05-0049-03一、引 言狄更斯是英国历史上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关于他的作品的研究和文学评论不计其数,但是大多数都集中在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方面,这是不全面的。
一百多年前,英国小说家吉辛乔治把狄更斯称为“一个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者”。
近年来,也有一些国内学者跟着他的脚步去研究狄更斯和他的作品。
本文旨在研究狄更斯在《远大前程》这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浪漫主义倾向以加深人们对狄更斯创作思想的理解。
浪漫主义是18世纪后期在欧洲兴起的文学思潮。
曾经对欧洲和英国文坛产生重要的影响,出现了像布莱克、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浪漫主义提倡的“回忆过去”、“回归自然”、“关注儿童”和“刻画儿童形象”主题都在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狄更斯《远大前程》主题思想评析
狄更斯《远大前程》主题思想评析作者:杨天地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12期摘要:狄更斯的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给英国文学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以清新幽默的笔触描绘了英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被世人尊称为“英国小说之王”。
本文主要通过对小说《远大前程》的结构解析来探索作品中所体现的主题思想及狄更斯对世界文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关键词:狄更斯《远大前程》主题思想引言狄更斯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被誉为英国最伟大的古典作家之一。
由于家里生活拮据,年少的他只上过几年学,主要靠自学和深入生活获得广博的学识和文学素养。
十六岁时,他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的采访记者,采访之余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时常带着笔记本在伦敦偏僻的角落和乡村漫游,这段经历为其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
一、狄更斯的创作历程1833年到1841年,是狄更斯开始小说创作的早期。
诙谐幽默是狄更斯早期作品的主要特点,主要对故事情节进行了阐述和渲染。
尽管有时也会揭露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但其总体基调仍具有浪漫主义的喜剧色彩。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奥列佛·特维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和《老古玩店》等。
从1844年至1861年是狄更斯小说创作的鼎盛时期。
其作品主要包括《双城记》《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远大前程》等,这一时期的作品描绘了英国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其笔下人物栩栩如生,艺术风格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狄更斯一生共完成了十五部长篇小说,几十部中篇小说和百余篇短篇小说,此外还有大量的散文、游记、讲演等。
除了诗歌,他几乎尝试过当时所有的文学体裁,其中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成就最高。
二、《远大前程》的结构解析《远大前程》生动地描写了天真善良的主人公匹普的成长经历,成功地把个人生活遭遇与社会批判结合起来,深刻揭示了邪恶的社会势力对主人公心灵的腐蚀作用。
整部小说的情节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最新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精品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一、哥特传统的由来哥特式传统始于十八世纪的英国。
最初“哥特”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一批在公元三四五世纪的时候洗劫了罗马和整个欧洲大陆的日耳曼名族,因此有着野蛮、残暴、粗俗等含义。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学者把中世纪建筑定义为哥特式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有着“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
在他们看来,哥特式是丑陋、阴暗和残暴的中世纪的典型代表。
到了十八世纪末,哥特已经被用于文学的范畴。
哥特式文学充斥着恐怖与悬疑,故事不是发生在破败阴森的古堡,就是发生在鬼魂出没的修道院。
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种种恐怖和神秘的事件使人们毛骨悚然”。
自从贺拉斯·瓦尔浦尔的《奥特朗托城堡》问世后的二十年间,哥特文学如雨后春笋般在英国发展起来,而安·莱德克利夫的《奥多芙的神秘》则是哥特文学界里最引人入目的作品。
广义来讲,有些小说尽管没有典型的中世纪的背景,却都笼罩着罪恶、怪诞、恐惧的氛围,所以它们同样可以划分为哥特流派的作品。
这类代表作品还包括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
尽管哥特式小说几乎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它的影响极其深远,之后的许多作家都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了哥特元素,从而延续着这项著名的传统。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批评现实主义的代表查尔斯·狄更斯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哥特传统的影响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息息相关。
贫富严重分化,阶级斗争日益加剧,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的心理自然会发生变化。
压抑扭曲的本能与情感则成了被困在现代版本的哥特古堡里的人们的真实写照。
狄更斯悲惨的童年生活也对其一生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孩童时期,狄更斯就亲身体验过生活中的恐惧与无奈,这些都使得他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哥特式元素。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后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主要讲述了一个孤儿如何从一贫如洗到跻身上流社会,最终却美梦破灭的故事。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
摘要:《远大前程》这部长篇小说是狄更斯作家生涯后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
在这部作品中,强烈的现实感和哥特式因素达到了完美统一。
本文从场景刻画、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哥特式因素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展现作者对哥特式文学一般特征的创造性发展,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意寓深刻的伟大作品。
关键词:哥特小说场景人物情节一、哥特传统的由来哥特式文学传统始于十八世纪的英国。
最初“哥特”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一批在公元三四五世纪的时候洗劫了罗马和整个欧洲大陆的日耳曼名族,因此有着野蛮、残暴、粗俗等含义。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学者把中世纪建筑定义为哥特式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有着“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
在他们看来,哥特式艺术是丑陋、阴暗和残暴的中世纪的典型代表。
到了十八世纪末,哥特已经被用于文学的范畴。
哥特式文学充斥着恐怖与悬疑,故事不是发生在破败阴森的古堡,就是发生在鬼魂出没的修道院。
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种种恐怖和神秘的事件使人们毛骨悚然”。
自从贺拉斯?瓦尔浦尔的《奥特朗托城堡》问世后的二十年间,哥特文学如雨后春笋般在英国发展起来,而安?莱德克利夫的《奥多芙的神秘》则是哥特文学界里最引人入目的作品。
广义来讲,有些小说尽管没有典型的中世纪的背景,却都笼罩着罪恶、怪诞、恐惧的氛围,所以它们同样可以划分为哥特流派的作品。
这类代表作品还包括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
尽管哥特式小说几乎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它的影响极其深远,之后的许多作家都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了哥特元素,从而延续着这项著名的传统。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批评现实主义的代表查尔斯?狄更斯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哥特传统的影响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息息相关。
贫富严重分化,阶级斗争日益加剧,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的心理自然会发生变化。
压抑扭曲的本能与情感则成了被困在现代版本的哥特古堡里的人们的真实写照。
《远大前程》中狄更斯的叙事特征及主题分析
《远大前程》中狄更斯的叙事特征及主题分析温晓芳【摘要】狄更斯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远大前程》是其最成熟的晚期作品之一.《远大前程》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体现了狄更斯的高超写作能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和满意的印象.通过介绍著名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进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狄更斯所具有的叙事特征和主题,让读者在欣赏其叙事特征的过程中总结主题、体会主题.【期刊名称】《黑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8)011【总页数】2页(P185-186)【关键词】《远大前程》;叙事特征;主题;狄更斯【作者】温晓芳【作者单位】吕梁学院,山西吕梁 0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561.074《远大前程》创作于1860年,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凸显了狄更斯晚期创作的叙事特征和主题意蕴。
《远大前程》的故事情节具有深刻写实、生动形象的特点,并且与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联系,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教化意义。
《远大前程》是主人公回忆成长往事的人生感悟小说。
本文主要从叙事结构惩恶扬善、叙事效果融合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以及叙事视角转换自然三大方面分析《远大前程》的叙事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详细阐释了《远大前程》的主题意蕴。
一、狄更斯简介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对英国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狄更斯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文学作家中很少能与其相媲美。
在英国文学史上,狄更斯的创作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因为其作品出版后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当时社会流行的读物,并且他又是维多利亚时期最有名最优秀的文学作家。
狄更斯主要是通过运用风趣幽默的叙事技巧来表现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英国民族精神与乐观主义精神的描写,展现了这些精神在社会丑恶和黑暗中的真善美人格,进而形成与现实社会完全相反的人物形象,给予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道德感。
1860年,狄更斯创作了其晚期的批判小说《远大前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2 商务合同中短语的翻译技巧3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4 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5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6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men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Pride and Prejudice8 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孤独的割麦女》9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10 从社会习俗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11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12 Analyzing Rh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the Mixture of Fire and Ice13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14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15 《哈姆雷特》与《夜宴》中人物塑造的比较研究16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17 海明威笔下的另类反英雄——评《艾略特夫妇》和《雨中的猫》中的男性形象18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19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20 通过阅读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21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22 从《认真的重要性》中的布雷克耐尔夫人看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特点23 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与策略——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24 外交语言策略中的合作原则25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26 Analysis on Heathcliff'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27 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28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29 追逐梦想的人——浅析《刀锋》中拉里的性格多样性30 商务英语的语用特点及翻译31 英汉习语中隐喻的民族性及其翻译策略32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分析33 A Research on V 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34 《永别了,武器》中的自然象征意义35 试析厄内斯特.海明威的悲观主义倾向的成因及其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体现36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37 论海明威《死在午后》的悲观主义色彩38 Text Memorization and English Learning39 Improv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by Applying En glish Songs40 The Effec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Creativit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41 戏仿和影射—《洛丽塔》中的互文性42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新闻词汇翻译43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无秩序性44 浅析《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精神隔绝主题45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46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47 埃德加·爱伦·坡幽默小说研究48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49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道歉语及其策略50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51 语境顺应视角下英语情景喜剧中幽默字幕翻译--以《生活大爆炸》为例52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53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54 Who Is Ishmael: Kantian Philosophy in Moby Dick55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56 论文学翻译中“原作之隐形”存在的必然性57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58 论《福谷传奇》中的象征59 英语电影对白汉译60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61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62 约翰.邓恩诗歌艺术陌生化63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译汉结构处理的影响64 消费主义视角下看《麦琪的礼物》中的男女主人公65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66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67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的观察者与实践者角色评析68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69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7071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72 浅谈英语影片名的翻译73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谈汉语新词的英译74 The Alternation of Language: A Study of Microblogging V ocabulary75 从中西方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76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英文禁忌语的对比研究77 An Analysis of Symbolic Metaphor in To the Lighthouse78 Cultural Effects o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79 从《马丁•伊登》分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思想80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8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对策82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8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oses”in Wuthering Heights--Catherine Earnshaw and Catherine Linton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84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85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求职简历汉译英86 《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87 试析《伊坦弗洛美》中细娜的药品与乡村生活的不和谐性88 环保宣传语翻译中的文化介入89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BB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90 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91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92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93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94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分析95 英文影片名汉译中的文化多元性初探96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97 在幻想中回归童年──评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98 目的论视角下的《边城》的英译研究99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100 “自爱这罪恶占据着我的眼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自恋情结101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102 An Interpretation of Initiation Theme in Heart of Darkness103 颜色词的英汉翻译研究104 从警察与赞美诗中分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105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疯狂主妇》106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merican Marital Status on the Christian Views of Marriage 107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108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109 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110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111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112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1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114 从目的论的角度谈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技巧115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116 The Impact of Loan Words on English V ocabulary117 An Analysis of Marguerite’s Tragedy in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118 马丁伊登的自杀根由119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120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121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122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123 英语谚语中关系分句之先行词he高频使用之探析124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125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126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127 “雨中的猫”与“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比较研究128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教学129 基于微博(推特)文化的新型营销模式130 从《人鼠之间》中人物的精神分析看美国梦的幻灭131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中汉尼拔博士性格探析132 从语用学角度看现代汉语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133134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135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136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137 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138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139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140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141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动物习语的互译142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143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空间隐喻认知分析——以前后为例144 Scarlett O'Hara and Feminism145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146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147 论《百舌鸟之死》中的百舌鸟象征148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修辞分析149 国际贸易往来电子邮件写作原则150 试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悲观宿命论(开题报告+论文)151 学习英语词汇方法初探152 Translation of the Implied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153 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154 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国网络新词翻译策略155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156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157 中西方常用标语分析158 《夜莺与玫瑰》和《快乐王子》中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159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160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16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162 Analysis on Humors in Short Stories by Mark Twain163 男权制度下的悲剧——论《德伯家的苔丝》164 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简单”原则165 浅谈《永别了,武器》中的感伤主义166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167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168 解读《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169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170 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171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与对策172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Writing Skill through Cohesive Devices173 隐喻在英语政治演讲辞中的认知功能—以奥巴马的竞选演讲辞为例174 从英汉颜色词的内涵看其翻译175 外语词汇磨蚀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176 浅谈中西文化中的思维差异17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178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广告翻译的策略179 解读布莱克的《伦敦》与华兹华斯的《在西敏寺桥上》的诗歌异同180 论英语奢侈品牌的文化及其翻译181 理智胜于情感182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183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184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185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186 从消费文化看《美国悲剧》187 大陆高等教育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使用汉语的状况及分析188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189 为爱而叛逆——简·爱对爱的渴求的分析190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影视字幕翻译——结合美剧“绯闻少女”进行个案分析191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192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193 The Illusory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Martin Eden & The Great Gatsby194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195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196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197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198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199 A Contrastive Study on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200 克里斯加德纳的成功之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