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四调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四调考试
文科综合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商朝王畿周围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首领被赐予侯、伯等封号,诸侯与商王是臣服关系,隶属关系非常不稳固,而周王把亲族、功臣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欲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周朝的分封制( )-
A.形成了对天下的有效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C.包含大一统的政治理念D是对商朝制度的继承
25. 重视品行的孝廉察举是两汉时期重要的选官方式。东汉初年,政府开始实行“授试以职”制度,无论是孝廉察举还是公府辟召,都要先经过一年到十年的吏员试用期。这种变化(.)
A.强化了能力考察的因素B有利于扩大官吏来源
C.能够增强社会的流动性D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
26. 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说:“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的产生瓦解了门阀制度 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
C.唐宋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唐宋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27《清德宗实录》载:“礼部奏:请准先儒江苏昆曲顾炎武、湖南衡阳王夫之、浙注余姚黄宗羲从祀先师孔子庙廷。从之”。这表明清政府()
A.肯定了晚明的进步思潮B推行了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C放弃了对先儒的批判 D.继承了中华文明正统历史观
28.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将广州开放为通商口岸之一,允许英国人寄居。但是,广州各阶层民众坚决不允许外国人入城,掀起了“反入城斗争”。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民众坚决维护国家圭权的决心B“华夷之辨”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C《南京条约》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D.广州自古缺乏开埠通商的历史传统
29.1904年,钱穆进新式小学时,受到的-大观念冲击就是老师告诉他:《三国演义》可勿再读,因为此书开篇即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说明当时()
A.传统大一统观念貝经瓦解
B.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推翻清王朝成为社会共识D. 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影响中国
30据刘伯承《晋察冀边区的群众工作》中1945年1日的统计,晋察冀根据地约有1 600万人,其中约300万人参加到中共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如农会、工会、妇救会、青救会、童子军、抗敌后援会等组织中,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有余。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确保根据地的社会稳定
B.壮大了党员队伍
C提高了根据地生产的积极性D 注重根据地基层组织建设
31.下面为1978-2008年中国三大产业比例变动图,据此可知中国
A.经济结构逐渐趋向合理B技术更新速度制约了农业发展
C城市企业普遍活力不足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放缓
32古希腊女性的社会地位经历了巨大变化:由母权制光环下的“女神”过渡到与父权抗衡的“女人”,后被局限于家中,直至沦为生孩子的工具,成为处于奴役压迫之下的“女奴”。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公民主体的范围缩小 B 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C. 民主政治建设停滞不前D女性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33.拉伯雷在《巨人传》中融入了天文、地理、气象、航海、生物、人体生理、医药、法律、哲学、语言等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除了具有荒诞的特征,也是一个学识非常丰富的人。这反映了当时()
A 资产阶级追求知识,渴望理性B艺术家们强烈批判教会腐败
C人们普遍对世界有了深度了解 D.新思想催生出未来社会蓝图
34.1924年前,外国企业与苏联政府签订的租让合同约有91份,但实际履行的很少。1926年后有60多家外资企业开工,但到1929年,租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只占苏联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6%.这反映了()
A.战争阻碍政策推行
B.新经济政策阻力重重
C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放缓D苏联模式完全确立
35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漫画,从中可知()
A.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最终形成
B.北约东扩受到了俄罗斯的有效遏制
C欧洲政治局势苛未摆脱冷战的阴影 D两极格局下美国在争霜中处于优势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城市风气的转变,即由淳朴转为奢靡……“象(像)这种社会风气从俭而奢的记载,封建上下秩序的颠倒,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十五、六世纪以后南北各地所普遍存在的”。既承认这一“社会风气的变化,出现一股
活泼、开朗、新鲜的时代气息”,又指出“消费和积累的不平衡”对扩大再生产的负面影响。……商贾地主奢侈肩化、经济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明清江南城市的高消费以奢侈品消费为大宗,与乡村的低消费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正是新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到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其中明代人陆楫的“崇奢黜俭”主张,就是其典型的代表……陆氏关于奢侈不足以贫天下,而“其地俭,反不易为生”的主张……
―摘编自钞晓鸿《明代社会风习研究的开拓者傅衣凌先生--一再论近二十年来关于明清“奢靡”风习的研究》
材料二18世纪以降,英国班会各阶层时物质财富的追求与时各类奢侈品的狂热消费,突破了等级与阶层分野,奢侈消费经济兴起。……旅居英国的待兰医生伯纳德・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了“私人恶德即为公众利益”的惊人论断,认为奢侈消费刺激贸易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公开为奢侈传统进行辩解。英国思想界甚至掀起了“奢侈大讨论”,预示着奢侈消费正在经历“去道德化”趋势。亚当·斯密也站在政治经济学立场为奢侈消费和商业辩护…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商业计划》中这样描写英国社会:“人口众多,国家富裕,物质产品丰富多样,人们的生活更加奢侈、爱慕虚荣,每个人都出手阔气。”
一摘编自曹瑞臣《18 世纪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人陆楫的奢侈消费观点,说明其积极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经济兴起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明朝中后期和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风尚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的差异。(9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为近代国家观念在中国酝酿产生与转型的时期。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宗法专制社会中,传统的国家观念根深蒂固地支配着朝野,深植于民心的是“朕即国家”“用夏变夷”“民为邦本”的“华夏中心论”和“君权神授论”。鸦片战争的爆发动摇了这一传统国家观的至尊地位,近代的先觉士大夫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仁人志士开始将目光转向世界,把中国的概念由“天下”回归为“国家”。在他们编撰的世界历史地理书籍中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概况,对“天下”作出了新的解释,将“皇朝”展拓至“海国”的范围。19世纪70年代,西方的近代国家观念开始在外国传教士、出国开明使臣和早期维新人士的宣传中逐渐输入到中国。而甲午战争的丧权辱国,亡国灭种的切肤之痛则成为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催化剂。从维新领袖康有为、梁启超到激进青年陈独秀纷纷都聚焦于国家问题,不约而同地解析阐述国家要素理论…从而初步实现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摘编自尚红娟《论近代中国国家主权的缺失》结合材料,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近代国家观念”的角度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二)选考面: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1985年5月15日-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教育体制的改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于1985年S月 27日正式硕布。《决定》的主要内容是:其一,明确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其二,确立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一是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