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学复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中医心理学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

与现代心理学相互交叉和渗透,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过程中

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特点:整体性、边缘性、实践性

2、什么是祝由疗法?

“祝由”的本意是祝说病之缘由,即分析病因。实质上可以视为我国古代一种精神疗法。

即通过分析疾病的起因,然后加以明言开导或行为诱导,来解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调整情绪和精神活动,以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包含许多心理治疗学方法,标志着中医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祝由并不是一种迷信

3、为什么说《黄帝经》是中医心理学雏形的标志?

(1)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如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五脏情志论、人格体质论、阴阳睡眠论等。

(2)“九气”、“五志”理论为七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以后南宋无择定型七情学说的基本理论依据。

(3)对心理过程、睡梦等心理现象、个体心身发展的特点、阴阳人格体质的形成等基

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都有了初步的认识。

(4)丰富并发展了中医心理学临床实践方面的容,如对四诊心法、心理病机、心理治疗、心理养生都做了较系统的阐述

4、历代著名医家的主要中医心理学思想及贡献。

扁鹊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

药;信巫不信医。

华佗与心理治疗: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在心理治疗方面,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及治

验病案。《华佗神医秘传》中说:忧则宽之,怒则悦之,悲则和之,能通斯方,谓之良医。”。他曾明确提出医心的重要,指出:“夫形者神之舍也,而精者气之宅也,舍坏则神荡,宅动

则气散。神荡者昏,气散则疲,昏疲之身心,即疾病之媒介,是以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华佗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故其所提出“先医其心”的主很有科学价值。也说明心治是

一种病因疗法。

仲景与身心调理:仲景是中国医学史上卓有贡献的伟大医学家,首创六经辨证,所著《伤寒杂病论》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这部著作反映了仲景丰富的中医心理学思想。他强调了心身调理的治疗思想,并把精神、情志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辨证的重要依据。他形象地描述了奔豚病的证候,明确指出本病“皆从惊恐得之”,并创奔豚汤、桂枝加桂汤治之。仲景首先提出“脏躁”病名,描写其症状表现为“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指出患脏躁症的患者,无故悲伤欲哭,或哭笑无常,连续打哈欠伸懒腰,动作言语都不能自

控,似有“神灵附体”一般。

思邈与调气法: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他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受到了当时盛行的佛教及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重视养生、养性。他在《千金方》中具体介绍了运用“视法”、“调气法”、“呼音法”等气功养性方法来疏通气机,调畅情志。

无择:南宋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各种致病因素归结为因、外因、

不外因,统称为“三因”。其中因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氏在论述三因致病时,

特别突出了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所创立的“七气汤”、“大七气汤”、“小定志丸”、“菖蒲

益智丸’’等方剂,为中医诊治情志病作出了贡献。

完素与五志化热:完素以倡“火热论”著称。他提出“五志化热” 的著名理论,即“五

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

也”。因而提出一套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方法,并注重调理情欲。这当然也

包括心神疾病的治疗。”

从正:从正《儒门事亲》指出: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

谑浪狎亵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期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思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他的心理治疗医案流传至今,而且有治有论,理论及实践均有创见。

杲: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而脾胃受损的原因主要有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

役过度及情志因素,其中情志因素常为先导,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火与元气不

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在治疗上他重视情志因素的作用,主服用“补中益

气汤”时,必须“宁心绝思,药必神效”

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提出了三方面的养生方法:首先,要节制房事,

节欲保精,提倡晚婚;其次要注意调理情绪;第三要节制思虑,若劳心太过,谋虑勤动,则可暗耗真

阴。在临床实践中亦善于运用心理疗法,但指明心理疗法一般只作为辅助疗法,若有外邪侵扰还是需要运用药物治疗。

介宾:在《类经•会通》中专列情志疾病29条。《景岳全书》中对痴呆、癫、狂、痫、

郁、诈病等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病证论述颇详,还特别指出“以情病者,非情不解”,“若思郁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

缪希雍:在《本草经疏》写到:“以识遣识,以理遣情,此即心病还将心药医之谓也。

这个时期,心理治疗运用广泛,具体方法丰富多样,像情志相胜疗法、两极情绪疗法、激情刺激疗法、暗示疗法、说理开导疗法、移精变气疗法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指出脑与各感官之间的联系及脑

髓生长与智能发展的关系,结合临床论述了脑的生理、病理与心理障碍的关系

5、你认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如何?应采取怎样的发展途径?

中医心理学是极有发展前途的一门新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

有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作用更显重要,也必将收到越来越多的

重视。中医心理学以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治疗一些心身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展现出一定的优势。以后要逐步建立和发展一批中医心理学研究机构,常见中医心理

学实验室,设立专科门诊、病房,创办专科医院,简历比较完整的中医心理学理论、临床、科研与教育体系,培养一支具有扎实的中医与心理学理论及临床基础的学术队伍,促进中医心理学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6研究和学习中医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有助于全面把握与发扬中医的人本主义精神(2)有助于认识中医学的认识

论与方法论特点(3)有助于防止医学领域伪科学的泛滥(4 )有助于减少药源性疾病

(5)

有利于临床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

方法:(1)文献的挖掘及整理(2 )理论研究(3 )临床实践

第二章中医心理学理论基础

1、形神合一论的主要容。(形神的概念和形神的关系)

神的含义: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其基本畴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的心理过程。

形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