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的中国人近代史——屈辱史抗战史探索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ppt
高考试题 2015 2016 2017
考查内容 天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天朝田亩制度》
救国道路的探索
2018 2019
辛亥革命的背景 清末小人物的家国情怀
试题难度 适中 易 难
易 适中
近代前期的抗争与探索
近代?
近代前期?
1840—1949 1840—1919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前期中国人民 的抗争 与探索p pt
思想结晶
其余归国库
(2)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
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1)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 (1)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
后 《资政新篇》 期 (1859 年)
吏由公众选举 (2)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 明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的设想 (2)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 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前期中国人民 的抗争 与探索p 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前期中国人民 的抗争 与探索p pt
问:面对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人 进行了哪些探索?
思考:哪些阶层进行过探索……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前期中国人民 的抗争 与探索p pt
近代前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前期中国人民 的抗争 与探索p 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前期中国人民 的抗争 与探索p pt
【答案】A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前期中国人民 的抗争 与探索p pt
考点二:地主阶级的探索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一、背景 二、目的、口号
三、领导人 四、指导思想
五、内容、结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前期中国人民 的抗争 与探索p pt
中国近代史简介 屈辱史和抗争史
中国近代史分为两个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近代,由于帝国主义不断地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种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是封建的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即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
概括起来“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在近代,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四次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抗日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率先用大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
中英《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这是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
1856年,英法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把侵略的魔爪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沙俄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侵占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俄国对新疆的侵略,英国对云南、西藏的侵略都发生在这一时期,造成了中国边疆的新危机;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通过《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中国西南门户。
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清政府对日本采取避战求和的态度,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惨遭失败。
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中国继《南京条约》以来失权最多、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大举侵略中国,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全面控制了清政府。
中国近代史主题一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
对 比
反抗侵略的斗争。
族意识的觉醒。
经济上: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 经济上: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人
夺原料,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类社会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市场。
科技上: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既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又是人类思想领域的飞跃。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史为鉴, 启示 匆忘国耻。
史料研读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 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 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 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 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解析】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上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 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 口岸。故选A。
中考真题演练
2. (2016江西2题)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
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 B)
A. 虎门销烟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中考真题演练
1. (2018江西3题)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
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
近代中国的觉醒和探索——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的中国(1)共30页文档
前的中国(1)
专题五 近代中国的觉醒和探索——甲午 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的中国
福清康辉中学 历史教研组 许妹妹
第5讲
近代中
模
国的觉 醒和探
块 索——
二 甲午战
争后到
五四运
动前的
中国
历史阶段特征
归纳知识整合
热点透析 高考
考点二 考点一
冲刺直击高考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 阶段特征 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
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
侵华 国家
时间 条约
日本
1894~1895年 《马关条约》
德、奥、美、法、英、意、 日、俄
1900~1901年 《辛丑条约》
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影响
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列 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③中国各阶
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②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政治上
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
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
经济上 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民族资
表
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现
思想上
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先后登场,
(4)特点: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
(5)意义: ①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 潮流。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专题知识提纲一、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1840年-20世纪初,列强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抗争;自强不息,先后进行了四次近代化的探索。
事件顺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一、中国近代史开篇——屈辱史】★★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道光帝(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2)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禁烟原因: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840.6-1842.8,虎门战役关天培殉国,吴淞战役陈化成牺牲。
(4)《南京条约》: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商关税]※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议关税,为了倾销商品)。
★哪一条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打开中国的市场)?(5)附件:中英《虎门条约》: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6)美国、法国与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7)影响: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所以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咸丰帝(1)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近代中国的觉醒和探索——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的中国
”。
(3)内容: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同盟会纲领
内容
暴力革命,推翻 清王朝的统治
(前提)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核心)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推翻封建君主专 制,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 的财富重新分配问 题,平均地权。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鼓舞了亚洲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
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为什么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局限性:
(1)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任务.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 辛 丑 条 约 》
赔 设 拆 惩 改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
义和团运动(1899—1900)
◆口号:“扶清灭洋”
◆活动: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性质: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
◆失败原因
主观: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积 极 作 用
①直接粉碎了列强瓜分 中国的狂妄企图。 ②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 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 朝的灭亡。
所以,我们说辛亥革命失败……
经济: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初步发展
时间: 19世纪末(甲午战后) 原因 ①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使自然经济 进一步瓦解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总投资1200多万元 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概况
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短暂的春天”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1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是一段用中华儿女血和泪拼成的历史,一次次的屠杀,一次次的割地,一次次的赔款······屈辱占据了每一个爱国儿女的心,同时它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无数的爱国之士在这里书写下了悲壮的诗篇。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等无数惨绝人寰的血案。与此同时,每一次战争之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类不平等的条约达数十个。如果再加上他们用武力或欺诈手段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其他各种不平等的条约、条款、条规、协定、章程、合同等,总数达几百个之多。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年,又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于1858年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签订《瑷珲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七万多平方公里领土。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运用武力或欺诈手段,霸占中国通商口岸内的土地,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通过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列强还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
板块8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甲午战争后的中国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
动中。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二轮·历史
(2)表现: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代表人物有张謇、荣 宗敬、荣德生等。 (3)特点:地域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部门不平衡(轻工业发展迅 速);短暂。
(6)总趋势上:从封闭到开放;从繁琐到简约;从愚昧到文明;从传统性到 世界性。 (7)实质上: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
二轮·历史
视角整合
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华势力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1)英国独霸:鸦片战争以来,英国长期处于优势地位。
(2)列强纷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俄国、德国、美国在华势力迅速
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条件。
(3)思想方面:它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近代的 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增长,形成列强联合瓜分中国的格局。 (3)美日争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在华势力削弱,美日势力迅速
增长,矛盾日渐加剧。
(4)美国独霸:抗日战争以后,日本战败,美国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2.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甲午中日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 争”。其依据是什么? 提示:中华民族尚未觉醒,民众没有充分发动起来,清政府单纯依靠李鸿章 的嫡系部队与日军作战,清政府内部矛盾重重。
一方面,西方列强侵华不断加剧,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 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先后 政治 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推动了 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一方面,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进入到以资本输出 表现 经济 为主的新阶段;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获得初步发 展,在一战期间,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先后成为 思想界的主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巨变, 服饰、礼仪、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的抗争史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⒈理论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⒉实践:鲁迅《狂人日记》
⒈进步性 ⒉局限性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 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 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 崇拜。
——胡适转述美国哲学家杜威的话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⒈前期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⒉十月革命后: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 封孔建子时学说代为之代道表德的也儒;家传所统垂道示之礼教,即 生之德指妻活 生,君纲状活其为。核臣五态状心纲常, 态是、通封 也三父常建 ;纲为指时 所五子仁代主常纲、(、义之张三夫、礼之纲为礼教政、,治封,建封时建代时 代智之、政信)治也。
材料二 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 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 是哪位?”结果如下: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孙文 473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段祺瑞 45 胡适 45 梁启超 29 吴佩孚 27 李大钊 25 章太炎 10 冯玉祥 7 袁世凯 5 康有为 3 黎元洪 1 孔子 1 庄周 1 诸葛亮 1 曾国藩 1 汉武帝 1
为什么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主要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称 京师大学堂。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处官 僚养成所,由于学生多为京官子弟,毕业后 也是当官,因此教员称学生为“老爷”;学 生称教员为“大人”。教员们不从事研究, 只为养家糊口;学生们更无心学习。
教员:“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请向左 转!老爷们请向右转!老爷们请向后转!”
历史八上复习提纲(1-12课)
八年级上册(1-12)历史知识要点主题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屈辱史《南京条约》: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商关税]《马关条约》内容:[割三岛、赔两亿、增开四口、开设工厂],甲午战败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①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②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③状元实业家张謇等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辛丑条约》内容:[赔款最多,禁止反帝,拆毁炮台、驻兵要地,划使馆界、设外务部]主题二: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抗争史1、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中关天培在虎门壮烈殉国、陈化成血溅吴淞。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领导:洪秀全;宗教:拜上帝会;其他人物:杨秀清、石达开、洪仁玕、李秀成、陈玉成)(1)历程: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组织)→定都天京(正式与清政府对峙)→天京事变(由盛转衰)→天京陷落(湘军攻陷,运动失败)(2)纲领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四有二无”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
《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3)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运动性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4)失败的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二是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特点;曾国藩湘军、华尔洋枪队)。
3、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地点:大东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国捐躯。
4.义和团运动(1900年,发源于山东,活跃于北京天津等地区):(1)口号:“扶清灭洋”(评价: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局限:对清政府抱有幻想,且盲目排外。
)(2)结果:被中外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3)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反动统治(根本目的)。
专题一 列强侵略 抗争探索——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
读题干材料。据材料中的“友军的协作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
勇抗战,便无从……”可知,毛泽东这番话意在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作
用,故本题选A。
专题演练
栏目索引
8.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写道:“友军的协作是明显的,没有 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 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八路军的将士应该感谢直接 间接配合作战的友军。”毛泽东此举旨在 ( B ) A.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作用 B.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C.说明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D.强调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取得胜利
专题演练
栏目索引
解析 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马克·吐温称赞义和团的主要依据是义和 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故选C。
专题演练
栏目索引
3.下图是20世纪著名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漫画反映了 ( B )
A.清朝顽固派拒绝接受西方新技术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华民国政府遭到反动势力攻击 D.北洋军阀政府榨取老百姓的血汗
专题演练
栏目索引
2.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是 公开宣称他“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称 赞义和团的主要依据是义和团运动 ( C ) A.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B.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专题演练
栏目索引
6.“介石先生惠鉴:……先生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 国人无不崇仰。……此心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 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 封信写于 ( B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重庆谈判期间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及计算年代的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抓住题干所示信件的写作日期“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1912+27-1 =1938,“民国二十七年”为1938年。 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故选B。
中国近代史抗争史探索史
失败 失败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资 民主革命 成功 失败 成功/失败
民主, 民主,科学 资 思想文化运动 有功绩
中学为体,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地主阶级的探索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 封建社会
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 抵抗派:以林则徐,
–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 – 实践:基本上没有付之实施 实践: – 效果:没有产生明显的社会效果. 效果:没有产生明显的社会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案: 答案 维新派认为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 维新派认为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 在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贫弱. 在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贫弱. 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国家富强, 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国家富强, 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义和团认为当时的危机是由帝国 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义和团认为当时的危机是由帝国 主义侵略造成的,必须通过武力反抗将它们赶出中国. 主义侵略造成的,必须通过武力反抗将它们赶出中国. 维新派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 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 维新派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认为只有通过 自身的社会改革,中国才能从根本上求得富强和独立; 自身的社会改革,中国才能从根本上求得富强和独立; 但它不主张正面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 但它不主张正面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体现了民族资 产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主张 产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主张 正面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正面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其局限性在于它不包含进行 国内社会的内容,还带有蒙昧迷信和笼统排外的倾向. 国内社会的内容,还带有蒙昧迷信和笼统排外的倾向.
内 外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反 行不通 动 势 同太平天国运动) (同太平天国运动) 力 强 资产阶级革命道路 大 行不通 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新文化运动
新的办学方针---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当时北大教坛中, 有旧式的学者: 刘师培、辜鸿铭、陈 黄侃等人,也有 独 新思想的代表者:秀 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等人。 “兼容并包” 、 “思想自由” 办 学方针的实质是 什么?
胡 适 李 蔡 大 元 钊 培
鲁 迅
辜鸿铭
鼓励新文化的倡 导者去占领封建 文化的阵地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进行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更有利于传播 新思想与新文化,幵普及到平民中去, 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概况)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
新文化运动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发展:以介绍宣传十 后期: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 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是 怎样进行探索的?
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
器物
维新派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制度 思想 文化
资产阶级 革命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民主与科学)
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提倡思想解放
陈旭簏曾说:“辛亥革命之后的巨大希望, 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 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 有了新文化运动。”
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产阶级要求掌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根本原因
材料三
袁世凯提出“尊孔复古”的目的是什么?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 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 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 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 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2秋·甘肃定西·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戊戌变法2.(2022秋·甘肃定西·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清政府内部少数有识之士进行反思,他们提出新对策,开始兴办洋务。
下列反映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是()A.B.C.D.3.(2022秋·甘肃陇南·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
如果要拍摄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A.火烧圆明园B.痛击阿古柏C.旅顺大屠杀D.廊坊阻击战4.(2022秋·甘肃陇南·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创办的海军是()①南洋水师①北洋水师① 东海水师①福建水师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5.(2022秋·甘肃陇南·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
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
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兴办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入侵6.(2022秋·甘肃陇南·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李明同学在分析了下面两幅图片后,认为近代中国人民进行斗争的主题应该是()A.反抗列强的侵略B.反抗地主阶级统治C.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D.镇压太平天国7.(2022秋·甘肃定西·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
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康有为
孙中山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学习西方技术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改良
改良
暴力革命
都没有找到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
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①无论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或革命派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都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
②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和人民思想的严重束缚 ③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 ④中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地主阶级 自救运动
对这场运动极
为失望。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时间
背景
政治派别 代表人物
目的 或主张
主要内容
结果
影响 启示
性质
1898
1895年,《马 关条约》签订 消息传到了北 京。康有为领 导的“公车上 书”拉开了维 新变法运动的 序幕。
资产阶 级 维新 派
康 有 为
学习西
方,实 行君主 立宪制, 发展资 本主义
①②③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
①②③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
④⑤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
打开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
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 人民身上,使他们生活更加艰苦
《南京条约》 割 地:
赔 款:
最能体现此战争 之目的
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成功
祖国受屈辱的历史事件与世界近代史
祖国受屈辱的历史事件与世界近代史在中国历史中,有一段让中国人难以接受的黑暗历史,这段历史让中国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祖国受屈辱的历史事件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时候,外国的侵华势力便热衷于在中国建立租界,这在当时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特色,却是一个耻辱的特色。
近代史的时候,租界多位于中国的临海港口地区,因为临海港口地区与外国侵华势力的国家离的比较近,在那些地方他们在贸易交易方面更加的方便便捷,使中国成为了一个贸易输出国,把中国的各种原材料原成品输入到他们的国家,他们国家加工之后成为更高一级的产品,从而用更高的价钱卖出去,然后获得高额利润。
他们不仅在这些地区进行贸易活动,同时也热衷于传教,开设教堂,学校,医院等。
因为他们不仅想要在物质上来控制中国,来从中国获利,把中国变成一个受他们控制的傀儡,他们也想在精神上能够荼毒中国人的精神,但是后来他们还是失败了。
现在的中国人的精神不容摧残,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中国,中国人的力量也是非常的强大的,相信如果他们再一次侵华的话,现在的中国一定是不会向他们屈服的。
租界在中国的存在也严重的侵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权,是一种变相的殖民统治,同时他们在中国行使的一些特权也侵犯了中国的一些领土完整以及主权。
近代中国的屈辱的历史,不仅有租界,同时还有一些不平等的条约,比如鸦片战争之后的《南京条约》。
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禁烟运动让当时的外国势力有一定的惧惮,但是由于当时的清政府的不作为和当时社会的黑暗,当时的鸦片已经荼毒了中国大部分人的精神以及当时政府的无所作为,依然是无法挽救中国的近代史,从而当时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南京条约》中除了割地赔款还有商业贸易以及港口,让中国的领土完整权以及贸易和其他的权利都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让中国人民也都感到了愤怒,同时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的爱国心。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三条主线
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三条主线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我们学好这段历史,进行这段历史的教学,必须把握三条主线。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
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
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
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朝统治
学习西 方,实 行民主 共和制, 发展资 本主义
1、1905年孙中山创 立中国同盟会,提 出“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革命纲 领(三民主义)。 2、1911年10月,革 命党人在武昌发动 起义,成立革命政 府,这一年是旧历 辛亥年,这次革命 称为辛亥革命。 3、1912年1月,中 国第一个共和制政 府--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在南京宣告成 立,孙中山就任临 时大总统
名 称 时 间 结 果 条约
影响
启
内容
示
鸦片战争 1840年
清朝战败,签 ①②
~1842年 订《南京条约》 ③④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 主地位,一步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落 后 就
第二次 鸦片战 争
1856年 清朝战败,签 ①② ~1860年 订《北京条约》③④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 民地化程度。
要 挨 打, 发 展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主权,助长列强瓜分中国 1895年,中日双方在日的本野心
马关签订条约。条约规定,
1.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澎湖列岛割给日本;
2.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
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 增长了日本的侵略力量
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
打开中国东南沿海 的门户
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同时 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使他们
生活更加艰苦
《南京条约》 割 地:
赔 款:
最能体现此 战争之目的
通 商: 协定关税:
割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广、厦、福、宁、沪
关税税率同英国协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农 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
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的学生都必须对农 民进城务工现象形成积极的态度)
第十条: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 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 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
第一点:辽阔的国土:第1、2条 第二点:聪明的中国人(古代史):第 3条 第三点:觉醒的中国人:(近代史—— 屈辱史、抗战史、探索史)第4、6条
第四点:富了的中国人:第5、9、10、 11、12、13条 第五点:团结的中国人:第7、8条 第六点:互助的中国人:第14条
分条目梳理
合理处理好教材的“空白”
教材给我们留有空间,它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为 提问、句子省略及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 内容。这需要老师结合教材,搞清楚留出空间的 目的是什么,我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 对话性的“留白”是学生表情达意的“新家园”; 评价性的“留白”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金钥匙”; 探究性的“留白”是学生集体智慧的“小天地”; 延伸性的“留白”是学生道德生活的“练兵场”。
第十四条:了解曾经发生在 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 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 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 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二、用好教材资源
《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 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 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 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 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 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4、结合时事实际,拓展充实教材
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 与语文等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
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
《福建省小学新课程教学要求》 ——《品德与社会》学科
第五部分 我是中国人
钟利富 王 静
思明区莲前小学 湖里区天安小学
把握内容标准 用好教材资源
一、把握内容标准
整体梳理: 本部分的内容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扩大到了 对祖国的认识。通过对有关对祖国的国土、 历史、文化、民族、国情等的学习,帮助学 生初步地、但同时也是多方面地认识和了解 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和作为一个中国 人的自豪感;通过对当今社会发展以及面临 的新问题的了解,提高辨析能力、道德的自 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共有14条具体内容。 这14条内容简单归纳为六大点:
(一)要树立新的教材观
教材是什么? 是我们组织教学的法定依据 是教学使用的范例材料 是指导学生理解、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手 册、工具 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 是成为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 ·····
教材——是教师用以教学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 工具; 教材——是教师智慧的一部分,但不是智慧的全 部。 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但从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教材不仅不是 惟一的课程资源,而且其作用呈相对下 降趋势。
第四条: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 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 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 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 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既是一部屈辱史, 一部中国近代史, 又是一部抗战史, 还是一部探索史。
第五条: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 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 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第十一条:了解交通发展的 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 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 问题。
第十二条:知道现代通信的 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 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 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 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第十三条:体会报刊、广播、 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 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 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 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 别能力。
第六条:知道人民解放军是 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 量,热爱解放军。
第七条: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 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 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第八条: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 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 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 生活方式。
教师的角色是什么?
新的教材观要求教师努力成为课程开 发者,由单一的教授者、课程的消费者的 角色,转变为既是教授者,在一定程度上 又是课程的开发者。
(二)选择、整合、拓展教材 资源
1、透彻理解教材,寻找课程理念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其中必然渗
透着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广大教师要透彻理解教材,在教材中寻找新课 程理念,把学习新理念与理解、把握新教材有 机结合起来,用“活”教材上好课,让学生的 课 程生活“实在”起来、 “亲近”起来。
3、整体把握目标,更换重组教材
要用好教材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让教材真 正为我教学所用,就要对教材有辩证的看法:教 材是我们组织教学的“法定依据”,但它也是我 们 教学使用的范例材料,因为它无法随时更新,引 入最新社会信息,无法达到地方化、现时化、校 本班本生本化,所以它是可以更换、重组的,或 者说,它必须要经历一个适当更换、科学重组的 过程。
第一条:知道我国的地理位 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 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条:了解我国的自然概 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 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 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第三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 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 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领会编者意图, 把握课程核心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 心”。所以在教材中,有一些内容看似远离学生 当前的实际生活,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却有利于 学生的发展。对这些内容,我们不能随意地割舍 放弃,而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既要对学生的 当前现实生活给予必要的指导,又要着眼于为学 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