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光现象(声现象的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声现象、光现象知识覆盖:八年级上册第二、四、五章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源:能够发声的物体,也叫发声体。

2.产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人发声——声带振动;蝉——翅膀振动;管乐器——空气柱振动;弦乐器——弦振动;打击类乐器——打击面振动二、声音传播:依靠介质1.固、液、气都能做介质传声,真空不传声。

例:宇航员在太空中面对面靠电磁波(无线电波)交谈2.我们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发声的物体在空气中振动 3.声音在介质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三、声速1.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①介质的种类,(V固>V液>V气);②介质的温度2.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3.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vt回声与原声区别条件:时间差0.1s,s≥17m 回声的利用:可测距离:S=12四、听到声音过程1.三个条件:发声体、介质、接收器2.途径:①空气传导:外界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产生听觉②骨传导:外界声音————————头骨、额骨——听觉神经——大脑产生听觉(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非神经性耳聋)。

)例:千手观音、贝多芬创作过程1.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2.动物的听觉范围:①超声波(高于20000Hz):猫、狗、海豚;②次声波(低于20Hz):大象(地震、海啸、台风、火山产生的声波)七、声的利用﹝P八上—38、39、40﹞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①声呐(回声定位)判断距离,确定方位;②雷达利用超声波;③B超诊断病情;④自然灾害的预警。

2.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例:①海啸、地震、爆炸等摧毁建筑物;②清洗精细机械的污垢;③打碎结石。

八、噪声(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噪声和它的来源物理学角度看,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声现象考点归纳总结 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声现象考点归纳总结 思维导图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网络构建15340m/s 0.1s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或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形式:以波的形式传播,也叫声波传播介质的种类影响因素声带介质的温度时空气中的声速是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回声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以上应用:声呐测距音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声音的特性响度声现象℃20000Hz 20Hz B ⎧⎪⎨⎪⎩⎧⎧⎪⎪⎪⎪⎪⎪⎨⎪⎪⎪⎨⎪⎪⎪⎩⎪⎪⎧⎪⎨⎪⎩⎩:取决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音色:取决于物体本身超声波:频率高于的声次声波:频率低于的声大象利用次声波交流声学仪器接收到地震、台风、核爆炸产生的次声波人不能听到的声传递信息来确定其方位和强度声呐和超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声的利用回声定位、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种类20Hz 20000Hz dB ⎧⎧⎪⎪⎪⎪⎪⎪⎪⎪⎪⎪⎪⎪⎪⎪⎨⎪⎪⎪⎪⎪⎪⎪⎩⎧⎨⎪⎧⎪⎪⎪⎧⎪⎪⎪⎪⎪⎪⎪⎪⎪⎪⎪⎪⎪⎪⎧⎪⎨⎪⎪⎨⎪⎪⎨⎪⎪⎪⎪⎪⎪⎪⎪⎪⎪⎪⎨⎪⎧⎪⎪⎪⎪⎪⎪⎪⎪⎨⎪⎪⎪⎪⎪⎪⎪⎪⎪⎩⎩⎩⎩⎩频率范围:从到乐音: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概念: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等级单位:来源人能听到的声类型危害噪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防止噪声产生控制噪声的途径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高频考向透析第一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生活中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如:人说话、唱歌时,用手摸着喉部,会感到此时喉部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把悬挂的泡沫球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如图所示);敲鼓发出声音时,放在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说明鼓发声时,鼓面在振动(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声现象、光现象知识点总结(精练版)

初中物理声现象、光现象知识点总结(精练版)

初中物理声现象、光现象知识点总结(精练版)第二章声现象1、声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是赫兹,简称赫(Hz)。

如果1秒的时间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Hz3、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响度,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存在并传播。

5、影响响度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振幅,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距离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分散,能量越小,振幅越小,听到的声音也越小。

6、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与音色是不变的,但响度会越来越小。

7、打击乐器:响度与用力大小有关,音调与鼓皮绷得松紧有关;弦乐器:响度与用力大小有关,音调与弦绷得松紧、长短粗细及材料有关;管乐器:响度与用力大小有关,音调与空气柱长短有关。

敲打装水的瓶子,是水和瓶子的振动发声的,水柱越高,音调越低;吹装水的瓶口,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水柱越高,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第四章光现象1、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的引入应用了模型法,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物理模型。

2、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验①在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注意选择孔的大小变化但形状不能变。

②在研究孔的形状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注意选择孔的形状变化但大小不要变。

结论:在光斑实验中,光斑的形状与发光体的形状一致,符合小孔成像的特点,与孔的形状、大小无关。

3、小孔成像实验结论:射角大于入射角。

③折射的程度和介质的密度有关。

④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时都能成像,且都为虚像,注意找准发出光线的物体是发生了反射还是折射。

8、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物理八年级上册1—3章基础知识总结

物理八年级上册1—3章基础知识总结

物理(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1—3章 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2、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20Hz —20000 Hz ; 超声波:高于20000 Hz 的声音,人耳不能听到; 次声波:低于20 Hz 的声音,人耳不能听到。

3、噪声的来源: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声音强弱的单位:分贝(dB )。

声音强弱的等级:(1)小于90分贝,保护人的听力; (2)小于70分贝,保证工作和学习; (3)小于50分贝,保证休息和睡眠。

控制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4、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纳。

利用声纳系统,能够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在捕鱼时,能够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能够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2)传递能量声波能够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能够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第二章 光现象1、光源:太阳、电灯等物体能够发光,这些物体就是光源。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光线。

3、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为:c=3*108m/s,它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的2/3。

4、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5、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即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6、光的色散(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出现:由物体的震动产生。

震动暂停,出现也暂停。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就是m/s声音在液态传播比液体慢,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块。

4.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就是指声音的多寡,它与表达意见体的频率有关。

2)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表达意见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低于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高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离,很难绕开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烧毁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生产的火箭升空、飞机飞行器、火车汽车的宝马、核爆炸等也能够产生次声波。

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指物体的冷暖程度。

测量的工具就是温度计,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规定为℃,在0~℃之间分成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用的温度计: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每一小格0.1℃。

4.温度计采用:1)采用前要观测它的量程和最轻刻度值;2)采用时温度计玻璃浸必须全部步入试样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等待温度计示数平衡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浸必须稳步回到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时表面二者平。

史上最全的初二物理复习笔记!(必收藏)

史上最全的初二物理复习笔记!(必收藏)

史上最全的初二物理复习笔记!(必收藏)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最全)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一册是打牢基础的好工具,整理者有十年经验,倾心整理。

以下是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机械运动三、速度四、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一章介绍了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

在第一节中,我们研究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在第二节中,我们讨论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和类型。

在第三节中,我们研究了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第四节中,我们介绍了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第二章介绍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我们研究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

我们还研究了声音的特性,例如音调和音量。

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它具有频率、振幅和波长等特性。

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波长越短,声音越高。

此外,声音还具有传播速度、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改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具有频率、振幅和波长等特性。

高频率的声音更尖锐,大振幅的声音更响亮,短波长的声音更高。

此外,声音还有传播速度、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三、声音的利用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如通讯、音乐、语言、报警等。

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设备,如扩音器、录音机、电话、雷达等。

改写: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途,如通讯、音乐、语言、报警等。

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发明了各种设备,如扩音器、录音机、电话、雷达等。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是一种有害的声音,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听力损失、心理压力增加等。

为了控制噪声,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隔音、降噪等。

改写:噪声是一种有害的声音,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听力损失、心理压力增加等。

为了控制噪声,人们采取了隔音、降噪等措施。

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当物体受到热量作用时,温度会升高;反之,当物体失去热量时,温度会降低。

改写: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V 固 > V 液 > V 气3、真空不能传声;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t s;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三、回声: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距离在17m 以上;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我们怎样听见声音1、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2、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传声效果比空气传声效果好;3、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前者不能治愈,后者可以治愈。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 ~20000Hz ,高于20000Hz 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粉碎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 B 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也振动发声)第二章 光现象一、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声现象笔记知识要点

声现象笔记知识要点

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

2.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作介质传播。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4.空气中的声速(15℃)是340m/s。

一般地,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V固>V液>V气5.声音遇到物体后会被反射回去,传入人耳形成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s,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人耳的结构:耳廓、耳垂、外耳道、骨膜、听小骨、鼓室、耳蜗、咽鼓管。

2.人的听觉的形成:外界传来的声音通过耳廓的收集,经外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再经听小骨等组织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生物电信号,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常规传导)3.耳聋(失聪)传导性而聋(可弥补缺陷)神经性耳聋(不可弥补性缺陷)4.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现象叫做骨传导。

5.双耳效应: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人的双耳的时刻不同,强弱也不同,人耳根据这些差异可以感知声源的方位,这叫做双耳效应。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音调是指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2.振动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和频率不会改变。

5.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结构、形状、尺寸、受力情况和所用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系。

6.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不同。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Hz。

7.超声波与次声波声波:频率在20—20000Hz之间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8.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亮程度,即声音的大小(强弱)。

最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

最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复习第一章声现象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一般15°来说。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第二章光现象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生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属于光的折射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0×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队列,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5、光线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0°时,反射角也变为0°8、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物理知识点1(声、光、热)

物理知识点1(声、光、热)

初二物理知识点汇集(上)第一部分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各种振动着的发声物体都是声源。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3、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的。

声波在碰到障碍物时要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人要能分辨出回声,则回声要比原声晚0.1秒或以上。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较快,而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5、听觉的形成: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6、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7、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单位为赫,符号为Hz)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快的音调高,频率慢的音调低。

①例如:当我们向装水的瓶内吹气时,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弦乐器的音调由弦的材料、粗细、长短和松紧决定。

弦越长、越粗、越松,弦的音调就越低;反之,就越高.②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频率范围从20Hz---20000Hz。

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8、响度(音量、声量):指声音的强弱(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传播的距离以及声音的传播范围有关。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9、音色 (音质、音品):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不同发声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鸟发声是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振动发声的,蟋蟀是靠左右翅摩擦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不同介质中的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4、声速的计算公式:tsv=,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

一般状态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大小关系是气液固v v v >>。

5、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6、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17m 。

7、回声的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发声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利用声音的反射来增强原声。

8、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人耳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空气作用于人耳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转给大脑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2、声音在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我们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骨传导一般不借助于鼓膜的振动,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失聪后的作曲家贝多芬就是通过咬住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他充分利用了骨传导的方式听到琴声。

4、双耳效应:由于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步调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人们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当用一只耳朵是时就无法准确判断声源的方位,双声道立体声就是依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5、两耳相距越大,耳朵感受的时间差越大,越容易辨别声源的方位。

2023年烟台地区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2023年烟台地区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第一章物体旳运动一、运动旳描述二、运动旳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四、发现班内100m跑冠军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旳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声音旳特性四、噪声旳危害和控制五、声旳运用第三章光现象一、光旳传播二、光旳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旳折射五、物体旳颜色六、看不见旳光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旳透镜三、凸透镜成像旳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第五章质量和密度一、质量及其测量二、密度三、密度旳测量四、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运动一、力及其作用效果二、弹力弹簧测力计三、重力四、摩擦力五、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六、二力平衡第七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旳压强三、大气压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旳关系五、浮力六、浮力旳运用第八章功和机械能一、功二、功率三、动能和势能四、机械能及其转化第九章简朴机械一、杠杆及其平衡条件二、滑轮三、功旳原理四、机械效率九年级上第十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第十一章热和能一、物质旳分子构成二、分子热运动三、内能及其变化四、比热容五、热机六、能量旳转化和守恒第十二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二、电流和电路三、串联和并联四、电流旳强弱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旳规律第十三章电压电阻一、电压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旳规律三、电阻四、变阻器第十四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旳电流跟两端电压旳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测量小灯泡旳电阻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九年级下册第十五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三、电功率四、测量小灯泡旳电功率五、电与热六、电功率和安全用电七、生活用电常识第十六章电与磁(一)一、磁现象二、磁场三、电生磁四、电磁铁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第十七章电与磁(二)一、磁生电二、发电机三、电动机四、现代社会生活中旳电与磁第十八章信息旳传递一、现代顺风耳—二、电磁波旳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旳信息之路第十九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革命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体旳运动1.长度旳测量是最基本旳测量,最常用旳工具是刻度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概要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概要

第二章光现象本章概要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光反射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折射现象、光的色散与物体的颜色、两种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光的传播的特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实验探究的方法;难点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虚像的概念、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物质颜色的决定因素及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本章对规律性知识的学习,主要安排了以下探究活动:光反射时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跟知识的学习一样,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章安排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具有知识浅、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的特点,由于结论容易获得,适宜同学们探究。

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有用,而且充满了魅力。

光的知识与技术相结合,用于引导掘进的方向;光的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能够剖析神话故事;光传递的信息,可以发现宇宙之大。

还有潜望镜、太阳灶、热谱图、验钞机的应用,以及海市蜃楼、鱼在哪里的研究等等。

学习策略把光学知识跟社会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是本章的一个特点。

因此,学习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积极挖掘身边具有活力的新鲜事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重视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老师的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中观察和体验,获得最直接的生动的实验事实资料,为后续学习物理打好基础。

同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大量图片和实践性的活动资料,在实践性活动——实验过程中体会和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全过程的自主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要对探究活动充满积极性,能在实验或交流中处理好实验的关键问题,自主地得出主要结论。

并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为自信心的建立打下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参照物与机械运动•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操作示例:1. 参照物应用: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如:路边的树、车上的人)来描述同一汽车的运动状态,加深对相对性的理解。

2. 速度计算:给定路程和时间,计算物体的速度。

例如,汽车在2小时内行驶了100公里,求其平均速度。

3. 实验设计:使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进行实验,观察小车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区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噪声的防治操作示例:1. 声音产生实验:使用音叉和乒乓球(或细线悬挂的泡沫小球)来观察声音产生时物体的振动。

2. 声音传播实验:利用真空铃实验(或使用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音调、响度探究:通过改变弦的紧度、长度和粗细来观察音调的变化;改变振幅来观察响度的变化。

4. 噪声控制:设计一个小实验,如使用吸音材料(如棉花、泡沫)来减少声音的传播,模拟噪声的控制方法。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操作示例: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使用激光笔和烟雾箱来观察光的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实验:使用平面镜和入射光线,观察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并验证反射定律。

3. 平面镜成像探究:通过放置物体在平面镜前,观察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关系,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 光的折射实验:使用半圆形玻璃砖和激光笔来观察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时的传播路径,验证折射定律。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操作示例:1. 透镜作用实验:使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观察对平行光线的会聚和发散作用。

2. 凸透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物距和像距,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记录成像的特点。

3. 眼镜模型: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制作简易的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模型,并解释其原理。

初中物理知识点默写汇总(全年级)

初中物理知识点默写汇总(全年级)

初中物理知识点默写一、声现象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一切固液气体都可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4.(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距发声体远近有关系。

(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

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

二、光现象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4.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用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3)看到两个像的原因是因为玻璃板有厚度,两个面都能成像。

7.平面镜应用:(1)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 成像。

8.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特点: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杀菌、消毒。

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 。

9、光在空气和其他介质分解面发生折射时,空气中的角较大。

三、透镜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初中知识点总结物理

初中知识点总结物理

初中知识点总结物理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比男低音歌唱家的音调高。

-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用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如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音色不同。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机器加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4.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利用回声定位制成声呐,B超检查身体等。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

2. 光的反射。

-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仍然平行;漫反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向四面八方反射。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因
各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不一,样偏 折程度由小到大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 紫,即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4)由于反射角由入射角来决定,所以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 变化
【巧学妙记】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2)“探究光的反射”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显示反射 角随入射角的变化
②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的方法:不断改变入 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的变化,同时 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第二章 光现象
考点考情解读
考点
光的直线 传播
课标解读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特点,会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常见的光现象及 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光的反射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会利用 光的反射定律解释有关光现象、改变光蹄及作图
平面镜成 像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及不可见 光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会 解释平面镜成悚规律的应用及作图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会应用光 的折射规律解释有关光现象及作图
➢通过观察与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会判断物体的颜色;知道不可见光及应用
【命题趋向】 对光现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判断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是光 的直线传播还是光的反射或折射根据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 判断有关角的大小或作图,光的色散及不可见光的特点与 应用,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以及平面镜成像规律题 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为主,分值一般为 3~5分预计(1)一种光现象的判断仍是考查的重点;(2) 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以及平面镜成像规律的 作图的综合性将进一步增强;(3)对实验的考查将由对探 究过程的考查转向对实验装置、实验原理以实验方法的考 查,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射到镜而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点光源S 在镜后的成像S’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 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 所S'叫 S的虚像如果把光屏放在S’处,是接收 不这个像的,所以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 能呈现在光屏上
(2)半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对称”,可以解释为:“大 小相等、线面垂直、两距相等、左右相反、像为虚 像”
【友情提示】 (1)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故在一些粗略计算中,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2)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
1光年= 9.46×1O12km (3)月球绕地球运转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公转,三者运动到处
于同一直线位置时就有可能地球运动到月球的阴影中 (或者月球运动到地球的阴影中),从而发生日食(或月食)
考点二:光的反射
定义 光射到到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去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反射 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 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和入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 速度相同;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当光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反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合一;
(1)水底看起来比实际浅;(2)海市蜃楼;(3)插入水中的筷子(或其他条形物 体)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变弯折;(4)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休,或从水 中年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5)透过厚玻璃砖看到的钢 笔“错位”等
考点五: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1、光的色散
定义及 现象
一束太阳光通面过三棱 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 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这七种色光从上到下依 次排列为:红、橙、黄 绿、蓝、靛、紫。同理,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①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线、面垂直:像和物体的对应点连线跟镜面垂直。 ③两距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④左右相反:像和物体的左右是相反的。
⑤像为虚像: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只能用眼 睛观察到,不能用光屏去承接。
考点4:光的折射
定义 规律
说明 现象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 叫做光的折射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和法线存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 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 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 射角;当光从水中或其他介 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发生折射现象的位置是两种透明介质的分界面; (2)因为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所以传播的速度各不柑同; (3)发生折射时,同时也一定发生反射; (4)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或从其)他介质垂直射入空气),折射角 等于入射角,为0°; (5)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传播规律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线
➢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 光线,光线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
➢激光准备直、站队看齐、瞄准时的三点一线等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而被挡住, 光的直线传 在物体的后面形成光照射不到的黑色区域 播的现象与
应用 ➢日食、月食的形成
➢小孔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像可 能是放大的,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
光速
➢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C=3×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 速度不同,光在空气中速近似为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 约为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③将光屏折转一定角度的目的:验证反射光线和入 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④怎样验证光路的可逆性:将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 的方向入射到镜面上时,观察到此时的反射光线 逆着原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⑤本实验中做多次实检的目的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 遍性
【友情提示】
考点3:平面成像
➢ (1)半面镜成像的的原理 ➢ 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 ➢ 平面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