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Protection for Smart Substation2010-04-27发布2010-04-27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总则 (4)5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配置原则 (4)6继电保护装置及相关设备技术要求 (7)7继电保护信息交互原则 (12)8继电保护就地化实施原则 (13)附录A(规范性附录)支持通道可配置的扩展IEC60044-8协议帧格式 (14)附录B(资料性附录)3/2接线型式继电保护实施方案 (26)附录C(资料性附录)220kV及以上变电站双母线接线型式继电保护实施方案 (36)附录D(资料性附录)110(66)kV变电站实施方案 (41)编制说明 (45)前言为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效率和效益,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特制定《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以规范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
本标准编写格式和规则遵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针对智能变电站的特点,重点规范了继电保护配置原则、技术要求、信息交互原则以及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等相关设备配置原则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C、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天津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华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华中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华东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江苏电力设计院、浙江电力设计院、河南电力设计院、四川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西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河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福建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河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江苏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四川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智能变电站通用规程-智能设备部分
8.智能二次设备8.1 合并单元8.1.1概述合并单元(MU)是用以对来自二次转换器的电流和(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
合并单元可是互感器的一个组成件,也可是一个分立单元。
合并单元作为数据采集同步共享信息中心是一次设备向二次设备延伸的重要环节。
500kV变电站采用常规互感器与合并单元配合方式,因此合并单元配置在就地智能控制柜中,以电缆方式采集常规互感器的二次电流电压,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后,以光纤输出将间隔的电流、电压、母线电压信息综合后以IEC61850-9-2规约接入间隔层设备,为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系统、网络报文分析系统提供采样值。
8.1.1.1 功能要求:1)按间隔配置的合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入接口,接收来自本间隔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若间隔设置有电压互感器,还应接入间隔的电压信号;若本间隔的二次设备需要母线电压,还应接入来自母线电压合并单元的母线电压信号。
2)母线电压应配置单独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
合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入接口,接收来自母线电压互感器的电压信号。
3)对于双母线接线,母线合并单元宜同时接受两段母线电压。
接入了两段及以上母线电压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母线电压并列功能宜由合并单元完成,合并单元通过GOOSE 网络获取断路器、刀闸位置信息,实现电压并列功能,电压切换功能。
4)合并单元应能保证在电源中断、电压异常、采集单元异常、通信中断、通信异常、装置内部异常等情况下不误输出;应能够接收电子式互感器的异常信号;应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
合并单元应能够输出上述各种异常信号和自检信息。
8.1.1.2 配置情况:1)500kV 3/2接线方式:按断路器配置两套电流合并单元,按线路(或主变)配置两套电压合并单元,母线配置两套电压合并单元。
满足智能变电站500kV线路、母线、断路器保护及电抗器电量保护均为双重化配置的要求。
2)主变压器高压侧配置两套电压合并单元,中压侧配置两套电压、电流合并单元,低压侧电压、电流合并接入MU,配置两套合智一体装置。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XXX-20XX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ICS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XXX-20XX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 for smart substation(报批稿)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技术原则 35 体系结构 36 设备层功能要求 47 系统层功能要求 58 辅助设施功能要求79 变电站设计710 调试与验收811 运行维护812 检测评估8附录A 10前言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指导智能变电站建设,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在本导则的编写过程中,积极创新变电站建设理念,着力推广新技术,探索新型运维管理模式,广泛征求了调度、生产、基建、科研等多方意见,力求充分展现智能变电站技术前瞻、经济合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先进理念,引领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
本导则是智能变电站建设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对于实际工程实施,应在参考本导则的基础上,另行制定新建智能变电站相关设计规范,及在运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指导原则。
智能变电站技术条件及功能要求应参照已颁发的与变电站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本导则描述的内容如与已颁发的变电站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相抵触,应尽可能考虑采用本导则的可能性。
本导则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提出并解释。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导则主要起草单位:本导则主要参加单位: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1 范围本导则作为智能变电站建设与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指导性规范,规定了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和体系结构,提出了设备层、系统层及辅助设施的技术要求,并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调试验收、运行维护、检测评估等环节作出了规定。
本导则适用于110 kV(包括66 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
(完整版)《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为进一步规范电网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保证智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本规范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及相关网、省电力公司相关管理标准及现场运行实际,参考各省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完成现《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供各单位参考和借鉴。
目录1 总则2 引用标准3 术语4 管理职责4.1 管理部门职责4.2 运检单位职责5 运行管理5.1 巡视管理5.2 定期切换、试验制度5.3 倒闸操作管理5.4 防误管理5.5 异常及事故处理6 设备管理6.1 设备分界6.2 验收管理6.3 缺陷管理6.4 台账管理7 智能系统管理7.1 站端自动化系统7.2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7.3 智能辅助系统8 资料管理8.1 管理要求8.2 应具备的规程8.3 应具备的图纸资料9 培训管理9.1 管理要求9.2 培训内容及要求1 总则1.1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设备生产管理,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制度,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等,并结合智能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实际而制定。
1.3 本规范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职责、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智能系统管理、资料管理和培训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提出了规范化要求。
1.4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内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常规变电站中的智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参照执行。
1.5 本规范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等相抵触时,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2 引用标准Q/GDW 383-2010《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93-2010《110(66)kV~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394 《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410-2010《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Q/GDW 424-2010《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5-2010《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6-2010《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7-2010《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8-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9-2010《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30-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31-2010《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及编制说明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580 《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验收规范(试行)》Q/GDWZ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640 《110(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6411 《220kV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642 《330kV 及以上330~750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750-2012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6]904 号《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生[2008]1261 号《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科[2009]574 《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生[2006]512 号《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生[2008]1256 号《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范(试行)》3 术语3.1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110kV母联(分段)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用技术规范(范本)智能变电站110kV母联(分段)保护(测控)装置专用技术规范(范本)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用技术规范(范本)智能变电站110kV母联(分段)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次智能变电站110kV母联(分段)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577)1总则 (579)1.1引言 (579)1.2供方职责 (579)2技术规范要求 (579)2.1使用环境条件 (579)2.2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580)2.3装置功率消耗 (580)2.4110kV母联(分段)保护装置总的技术要求 (580)2.5110kV母联(分段)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584)2.6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585)2.7智能终端的技术要求说明 (585)3试验 (585)3.1工厂试验 (585)3.2系统联调试验 (585)3.3现场试验 (585)4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585)4.1技术文件 (585)4.2设计联络会议 (586)4.3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587)4.4质量保证 (587)4.5项目管理 (587)4.6现场服务 (587)4.7售后服务 (587)4.8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587)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用技术规范(范本)1总则1.1引言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GB/T 1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清晰版)讲解
Q / GDW 212 — 2008ICS 29.24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426 — 2010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rging unit in Smart Substation2010-××-××发布2010-××-××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Q / GDW 426 — 2010I目次前言···································································································································································II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基本技术条件··············································································································································1 4 主要性能要求·········································································································.....................................3 5 安装要求......................................................................................................................................................4 6 技术服务......................................................................................................................................................4 编制说明.. (7)Q / GDW 426 — 2010II前言由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IEC 标准等未统一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技术要求等内容,为使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
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介绍
智能变电站目前制定的标准规范:智能变电站目前制定的标准规范: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地位:性技术指导文件,是总的指导性原则。
是其它智能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和体系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定义的核心术语:什么是智能变电站?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传统变电站与数字化传统变电站数字化(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定义的核心术语:什么是智能设备?有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定义的核心术语:什么是智能设备?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定义的核心术语:什么是智能组件?设备的测量、控制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在满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原则:(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原则:(GB/T14285相关要求;后台监控功能参考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原则:(子系统使用统一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访问以及和调度等其它系统进行标准化交互。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原则:(和《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的要求,进行安全分区、通信边界安全防护,确保控制功能安全。
传统变电站与智能(数字化)变电站对比: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组件以及独立的智能电子装置。
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的相关要求:(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功能的新增要求:(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为基本功能,根据需要可集成计量、保护等。
宜就地安装。
支持顺控和在线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功能的新增要求:(网络化控制等。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的新增要求:(作流程切换主接线,投退保护软压板,急停,图形界面可视化操作。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的新增要求:(障不造成系统问题,方便配置,工况检测报警,记录分析系统实时记录、分析。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的新增要求:(号保护、相量测量、故障录波等进行数据挖掘、多专业综合分析,将结果以简洁明了的可视化综合展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的新增要求:(判断,实现站内自动控制装置(如备自投、母线分合运行)的协调工作,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要求。
35kv移动变电站设计
35kV/10kV移动式智能变电站一、背景概述智能变电站就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
二、系统介绍1、系统组成及基本结构移动式智能变电站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次智能设备及在线监测(智能变压器、智能高压断路器、智能隔离开关、避雷器等);⏹移动式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电子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故障录波器等);⏹电能质量管理单元⏹储能系统⏹分布式能源控制监控终端⏹智能辅助设施及管理单元⏹与分布式电源的接口。
2、结构模块功能介绍按智能电网设备配置和标准要求,按结构主要分为过程(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按功能主要分为电力设备监测、继电保护及接口模块、智能辅助系统模块、高级功能模块。
各结构模块组成、内容和主要功能介绍如下:(1)过程(设备)层包含:变压器及在线监测系统;断路器及在线监测系统;隔离/接地开关及在线监测系统、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在线检测系统、避雷器及在线监测系统,(2)间隔层包含:电量计量系统,电能质量管理系统,故障录波管理系统,储能设备及管理系统,”3G”接口设备及终端管理系统,继电保护系统,测控装置。
(3)站控层设备主要包括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远动通信装置、网络通信记录分析系统。
(4)智能辅助设备及管理系统:温度监测与报警和防潮、通风系统、消防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火封堵、站用电源系统、安防系统、视频监控、照明系统。
高端设备及管理系统:室内外环境监测系统、视频与电力设备联动系统、自愈及黑启动系统、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等。
3.主要引用规范和标准如下:Q_GDW Z410-2010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DL/T 860 《变电站通讯网络与系统》GB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2 / 25GB/GDW 427-2010《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GB/T 17626.2/3/4/5/6/8/9/10/11/12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GB/T 2423.1/2/3/22 低温、高温、恒定湿热、温度变化试验GB/T 11287 振动试验GB/T 14573 冲击试验GB/T4208 外壳防护性能试验GB/T 7261 绝缘电阻试验GB/T 7261 介质强度试验GB/T 7261 冲击电压试验GB/T 13729、GB/T 14285、DL/T 478、DL/T 769GB/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Z414-2010《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 428-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Q/GDW 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93—2009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534-2010《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Q/GDW 534-2010《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3 / 25Q/GDW 534-2010《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设计规范三、全智能移动电站系统说明变压器监测单元主要有套管绝缘在线监测、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变压器油中微水在线监测、铁芯接地在线监测。
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解读
智能断路器技术发展和应用
高速工业通信网络技术发展
IEC61850标准(模型、协议、GOOSE机制) 在线监测、状态检修、高级应用
智能终端: 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 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如:断路器、 刀闸、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能。
六、规范主要内容介绍
电站总布置、土建与建筑物、辅助设施功能、高级功能等的相关技术原则 和要求。
六、规范主要内容介绍
六、规范主要内容介绍
范 围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新建工程。
相同电压等级扩建、改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六、规范主要内容介绍
引用标准
引用原则:对与本规程内容有关的主要GB、DL、YD、Q / GDW标准,均逐条列出;当没有对应的GB、DL、YD、Q / GDW标准时,则引用相应的IEC、IEEE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IEC61850正在重新修订中。 在使用本规程引用标准时,一般按GB、DL、YD中的较高 标准执行,当无相关的GB、DL、YD标准时,则参照对应的
分总结吸收国内外数字化变电站和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运行成果和经验、 以及通用设计等公司标准化成果,根据不同电压等级工程情况提出具体配
置原则及技术要求。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使智能变电站设计工作有章可循。 (第一批/第二批试点变电站)
三、与其它标准的关系
三、与其它标准的关系
本规范严格遵循《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 / GDW 383 — 2009)的有关规定。 本规范引用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860)的有关 规定,并考虑DL/T860和IEC61850的关系。
间隔层 过程层
ECVT 智能开关
配网测控单元-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南方电网标准)
4.1 装置示意图........................................................................................................................11 4.2 装置结构图..........................................................................................11
SGE300FD-C 智能配网自动化测控单元 技术说明书
珠海西格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前言 使用产品前,请仔细阅读本章节!
本章叙述了使用产品前的安全预防建议。在安装和使用时,本章内容必须全部阅读和充分 理解。忽略说明书中相关警示,因不当操作造成的危害,本公司不承担相应责任。
在对本装置做任何操作前,相关专业人员必须仔细阅读本说明书,熟悉相关内容。 操作指导及警告:
危险! 在一次系统带电运行时,绝对不允许将与装置连接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该回路开路可
能会产生极端危险的高压;绝对不允许将与装置连接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该回路短路可能 会产生极端危险的短路电弧;
警告! 电气设备在运行时,装置的某些部件可能带有高压。不正确的操作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
害和设备损坏。 只有具备资质的合格专业人员才允许对装置或在装置临近工作。工作人员应熟知本说明书
中提到的注意事项和工作流程,以及安全规定。 特别注意:一些通用的工作于高压带电设备的工作规则必须遵守,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人
智能变电站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录波及网络报文分析装置: • 对于220kV及以上变电站,宜按电压等级
和网络配置故障录波装置和网络报文分析 装置,每台故障录波装置或网络报文分析 装置不应跨接双重化的两个网络; • 主变宜单独配置主变故障录波装置; • 采样值传输可采用网络方式或点对点方式。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
每套完整、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
型的故障。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
保护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
两套保护的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
MU;
•
双重化配置的MU应与电子式互感器两套独立的二次采样
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对应;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过程层网络配置原则: • 过程层SV网络、过程层GOOSE网络宜按电压等级
分别组网。变压器保护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过 程层GOOSE网时,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 制器。 • 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双重化配置时,对应的过程 层网络亦应双重化配置,第一套保护接入A网, 第二套保护接入B网。 • 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 超过4个交换机。
常规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混合使用的情况。
•
保护装置采样值采用点对点接入方式,采样同步应由保
护装置实现,支持IEC60044-8或IEC61850-9-2协议,在
工程应用时应能灵活配置。
•
保护装置应自动补偿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响应延迟,当
响应延时发生变化时应闭锁采自不同MU且有采样同步要
求的保护。保护装置的采样输入接口数据的采样频率宜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智能变电站规范
智能变电站相关标准和规范汇总Q/GDW 383-2009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93-2009 《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394-2009 《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11145-2014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标准化现场调试规范》Q/GDW 11024-201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导则》Q/GDW 1808-201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Q/GDW 11024-201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导则》Q/GDW 1809-201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规程》Q/GDW 1810-201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测试规范》Q/GDW 11050-2013 《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应用技术规范》Q/GDW 11051-2013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性能测试规范》Q/GDW 11052-2013 《智能变电站就地化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Q/GDW 11053-2013 《站域保护控制系统检验规范》Q/GDW 11054-2013 《智能变电站数字化相位核准技术规范》Q/GDW 11055-201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Q/GDW 414-201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 422-2010《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技术规范》Q/GDW 426-2010《合并单元技术规范》Q/GDW 427-2010《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Q/GDW 428-2010《智能终端技术规范》Q/GDW 429-2010《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Q/GDW 430-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Q/GDW 431-2010《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 580-201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验收规范》Q/GDW 640-2011《110(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641-2011《22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642-2011《330千伏-75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689-2012 《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Q/GDW 690-2011《电子式互感器现场校验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691-2011《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测试规范》Q/GDW 715-2012《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及分析装置技术条件》Q/GDW 750-2012《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Q/GDW 1161-2013《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175-2013《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429-2012《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Q/GDW 678-2011《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Q/GDW 1875-2013《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测试及验收规范》Q/GDW 1396-2012《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Q/GDW 733-2014《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及分析装置检验规范》Q/GDW 1976-2013《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技术规范》Q/GDW 11010-2013《继电保护信息规范》Q/GDW 1914-201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验收规范》Q/GDW 11361-2017 智能变电站保护设备在线监视与诊断装置技术规范Q/GDW 10131-2017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Q/GDW 10422-2017《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技术规范》Q/GDW 10427-2017 变电站测控装置技术规范Q/GDW 11354-2017 调度控制远方操作技术规范Q/GDW 11661-2017 1000kV继电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1662-2017 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描述文件技术规范Q/GDW 11663-2017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平台与整定计算软件数据交互接口标准Q/GDW 11765-2017 智能变电站光纤回路建模及编码技术规范Q/GDW 11766-2017 电力监控系统本体安全防护技术规范Q/GDW 11794-2017 智能变电站二次光纤回路及虚回路设计软件技术规范图黄色可以删除,有更新,涂红色的为新增的图绿色的11050、1976已经停用由10976替代。
110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110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篇一:转发《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的通知(集团基管〔2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部室文件.集团基管〔20xx〕10号转发《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的通知集团公司所属各供电单位:《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已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印发颁布实施,现将两规范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电网科〔20xx〕229号(关于印发《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等标准的通知)-1-二○一○年三月一日抄送: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山东送变电公司、超高压公司。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办公室-2-20xx年3月1日印发篇二: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dlt5103-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103—1999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esigncodeforunattendedsubstationof35kV~110kV主编部门: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经贸电力[2000]164号2000一02—24发布2000—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技综[1996]40号文《关于下达1996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制定110kV及以下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
制定本标准是为适应供电发展需要,规范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达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和运行维护方便的目的。
本标准以现行国家标准gb50059—1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为基础,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无人值班管理方式下的相关方面作出规定。
智能变电站相关规范与标准
合变 电站 主接线 形 式 , 能 完 整 体 现与 其他 装 置联 应
系 的全部信 息 , 虚端 子 的逻 辑 连 线 可 以直 观 地反 映
则 将 随着技术 的发展与成 熟 逐步修 订 完善 。
不 同智能装 置 之 间 G OOS E联 系 的全 貌 , 保 护 专 供
[ 中图分类 号]TM7 ; 2TM7 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 0—9 6 2 1 ) 0 638 (0 0 增刊 1 0 6 —3 0 10
2 0 年 5月 , 09 国家 电 网公 司提 出 了立 足 自主创 新, 以统一 规划 、 统一 建设 、 一标 准为原 则 , 统 建设 以
统 、 次设 备组 柜及 布置 、 / 二 光 电缆 选 择 、 防雷 接地 和
・
61 ・
箜 鲞 型 I
21年 1 00 2月
湖 北 电 力
V14 d Dc 0 o3Ad . 01 e .2
抗 干扰 、 高级 功能 等 的技术 要求进 行 了说 明。 智 能变 电站一 次 部 分 宜采 用智 能 设 备 ( 次设 一 备 和智 能组件 的 有 机 结合 体 ) 。智 能 终端 安 装 处 宜 保 留检修 压板 、 路 器 操作 回路 出 口压板 和 操 作 把 断
信等 电源一 体化 设 计 、 体 化 配 置 、 一 一体 化 监 控 , 其 运行 工况 和信息 数据 能通 过一 体化监 控单元 展示 并 转换 为标准 模型 数据 接人 自动化 系统 。
智能变 电站 智 能装置 G OOS E虚端 子设 计要 结
互 感器 设备 的设计 、 制造 和运 行经 验 , 由于智 能变 电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资料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为进一步规范电网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保证智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本规范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及相关网、省电力公司相关管理标准及现场运行实际,参考各省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完成现《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供各单位参考和借鉴。
目录1 总则2 引用标准3 术语4 管理职责4。
1 管理部门职责4。
2 运检单位职责5 运行管理5。
1 巡视管理5。
2 定期切换、试验制度5。
3 倒闸操作管理5.4 防误管理5.5 异常及事故处理6 设备管理6。
1 设备分界6。
2 验收管理6。
3 缺陷管理6。
4 台账管理7 智能系统管理7。
1 站端自动化系统7。
2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7.3 智能辅助系统8 资料管理8。
1 管理要求8.2 应具备的规程8.3 应具备的图纸资料9 培训管理9。
1 管理要求9。
2 培训内容及要求1 总则1。
1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设备生产管理,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制度,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等,并结合智能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实际而制定。
1.3 本规范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职责、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智能系统管理、资料管理和培训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提出了规范化要求。
1.4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内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常规变电站中的智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参照执行。
1。
5 本规范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等相抵触时,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2 引用标准Q/GDW 383-2010《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93—2010《110(66)kV~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394 《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410-2010《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Q/GDW 424—2010《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5—2010《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6-2010《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7-2010《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8—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9—2010《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30-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31—2010《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及编制说明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580 《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验收规范(试行)》Q/GDWZ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640 《110(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6411 《220kV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642 《330kV 及以上330~750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750—2012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6]904 号《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生[2008]1261 号《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科[2009]574 《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生[2006]512 号《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生[2008]1256 号《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范(试行)》3 术语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 • •
各地区实施方案差异较大,有必要统一; 过程层网络化过分依赖于交换机,其运行可靠性决定系统的 可靠性,作为通信设备交换机的设计思想和继电保护的需求 不能完全吻合; 交换机的延时不满足继电保护的“快速性”要求; 网络方案时采样值同步依赖于同步时钟; 网络技术与智能设备仍不够成熟。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线路
ECVT EVT2
母 线 合 并 单 元
I母 II母
220kV线路及以上变电站线路110kV线路保护 技术实施方案
线路保护
GOOSE网 SV网
合 并 单 元 智 能 终 端 母 线 电 压 合 并 单 元
EVT1
线路
ECVT EVT2
I母 II母
220kV线路及以上变电站线路66kV、35kV及 以下间隔保护实施方案
1.
短引线保护可独立设置,也可包含在边断路器保护内;
2.
断路器保护跳本断路器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本断路器失灵时,经 GOOSE网络通过相邻断路器保护或母线保护跳相邻断路器。
断路器保护和短引线保护配置方案
边断路器保护
GOOSE网 SV网
线路1 线路2
电 压 合 并 单 元
智 能 终 端
电 流 合 并 单 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 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内容。为贯彻这一战略部署,加快建设 坚强智能电网,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效率和效益,由国家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国调中心)牵头,组织制定 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以规范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应用。
4.8 继电保护设备与本间隔智能终端之间通信应采用GOOSE点 对点通信方式;继电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息、失灵启动等信 息宜采用GOOSE网络传输方式。
QGDW414—2011_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标准
ICS 29.240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414—201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smartnessupgradeofsubstation2011-08-04发布 2011-08-04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 (4)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 . (5)1 范围 ........................................................................................ .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5)3 术语和定义 ........................................................................................ . (5)4 基本原则 ........................................................................................ .. (5)4.1 安全可靠原则 ........................................................................................ . (5)4.2 经济实用原则 ........................................................................................ . (6)4.3 统一标准原则 ........................................................................................ . (6)4.4 因地制宜原 (6)5 改造变电站的选择 ........................................................................................ . (6)5.1 110(66)kV变电站 ........................................................................................ .. (6)5.2 220kV变电站 ........................................................................................ .. (6)5.3 330kV及以上变电站 ........................................................................................ .. (6)6 技术要求 ........................................................................................ .. (7)6.1 总体要求 ........................................................................................ (7)6.2 一次设备智能化改造 ........................................................................................ . (8)6.3 智能组件 ........................................................................................ (9)6.4 监控一体化系统功能 ........................................................................................ .. (10)6.5 辅助系统智能 (12)附录A ......................................................................................... . (13)A.1 本体不更换的高压设备智能化改造技术要求 (13)A.2 智能组件技术要求 ........................................................................................ .. (13)A.3 站控层智能化改造技术要求 ........................................................................................ . (14)A.4 辅助设施能化改造技术要求 ........................................................................................ . (15)本规范用词说明 ........................................................................................ . (16)前言本规范以《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为技术指导,充分吸收了公司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经验,结合变电站改造特点、安全运行实际需求和最新研究成果而制定。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智能变电站已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是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监测的关键设备。
它们的正确调试对于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合并单元合并单元是将互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按照特定的通信协议进行传输的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电气量的同步采集和数字化转换,为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在调试合并单元时,首先需要对其硬件进行检查。
包括检查外观是否完好,接线是否牢固,电源模块是否正常工作等。
同时,还需要对合并单元的采样精度进行测试。
这通常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标准源来模拟互感器的输出信号,然后对比合并单元的采样值与标准源的输出值,以判断其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同步性能也是合并单元调试的重要内容。
由于智能变电站中多个设备需要基于统一的时间基准进行工作,因此合并单元的同步精度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同步方式有光 B 码同步和 IEEE 1588协议同步。
在调试时,需要检查同步信号的输入是否正常,以及合并单元输出的采样数据是否具有良好的同步性。
此外,还需要对合并单元的通信功能进行测试。
确保其能够按照规定的通信协议与保护、测控等设备进行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
这包括检查通信接口的物理连接、通信参数的配置以及数据报文的格式和内容等。
二、智能终端智能终端是智能变电站中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接口设备,主要负责实现对一次设备的控制和状态监测。
对于智能终端的调试,同样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
在硬件方面,要检查智能终端的柜体结构、接线端子、指示灯等是否正常。
同时,还需要测试智能终端的开入量和开出量,确保其能够准确地采集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并能够可靠地控制一次设备的动作。
在软件方面,需要对智能终端的控制逻辑进行测试。
例如,测试其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分合闸控制是否符合预期,以及在异常情况下的闭锁逻辑是否正确。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保护信息管理子站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保护信息管理子站通用技术规范(范本)智能终端专用技术规范(范本)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智能终端专用技术规范(范本)智能变电站保护信息管理子站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 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 本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设备招标人(项目单位)填写,更不允许随意更改。
如对其条款内容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放入专用部分,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本技术规范专用部分分为标准技术参数、项目单位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
“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标准参数值”栏是标准化参数,不允许项目单位和投标人改动。
项目单位对“标准参数值”栏的差异部分,应填写“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栏应由投标人认真逐项填写。
项目单位需求部分由项目单位填写,包括招标设备的工程概况和招标设备的使用条件。
对扩建工程,可以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投标人响应部分由投标人填写“投标人技术参数偏差表”,提供销售业绩、主要部件材料和其他要求提供的资料。
4.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与招标人要求有差异时,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5. 有关污秽、温度、海拔等需要修正的情况由项目单位提出并在专用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明确表示。
6. 本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次智能变电站保护信息管理子站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743) 1总则 (745)1.1引言 (745)1.2供方职责 (745)2技术规范要求 (746)2.1使用环境条件 (746)2.2工作条件 (746)2.3标准和规范 (747)2.4技术性能要求 (749)2.5系统集成 (753)2.6屏体及其他要求 (753)3试验 (754)3.1工厂试验 (754)3.2现场验收试验 (756)4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757)4.1技术服务 (757)4.2设计联络 (758)4.3工厂验收 (759)智能终端专用技术规范(范本)1总则1.1引言投标人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并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宜具有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
7.运行监视——1总体要求
运行监视的总体要求如下:
应在 DL/T860 的基础上,实现全站设备的统一建模; 监视范围包括电网运行信息、一次设备状态信息、二次设备状态信息和辅助应用信息; 应对主要一次设备(变压器、断路器等)、二次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可视化展示,为运行人员快速、准确地完成操作和事故判断提供技术支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900.15 电工术语 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T 2900.50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 通用术语 GB/T 2900.57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和配电 运行 GB/T 1373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GB/T 22386 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 DL/T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 5-104 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 IEC60870-5-101 网络访问 DL/T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 5 部分传输规约第 103 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功能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678-2011
演讲人姓名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CONTENTS
目录
壹
范围
运行监视
贰
规范性引用文件
操作与控制
叁
术语和定义
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
肆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运行管理
伍
总则
辅助应用
陆
数据采集
信息传输
6.数据采集——2电网运行数据采集
6.2.1 稳态数据采集 电网稳态运行数据的范围和来源: b) 量测数据采集 1) 馈线、联络线、母联(分段)、变压器各侧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2) 母线电压、零序电压、频率; 3) 3/2 接线方式的断路器电流; 4) 电能量数据:(1)主变各侧有功/无功电量;(2)联络线和线路有功/无功电量;(3)旁路开关有功/无功电量;(4)馈线有功/无功电量;(5)并联补偿电容器电抗器无功电量;(6)站(所)用变有功/无功电量。 5) 统计计算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427 — 2010
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trol Unit Technical in smart Substation
静电放电抗扰度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浪涌(冲击)抗扰度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工频磁场抗扰度 脉冲磁场抗扰度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 振荡波抗扰度
注:以上各项试验评价准则均采用 A 级。
3.2.5 结构、外观及其他 a) 机箱尺寸应符合 GB/T 19520.3— 2004 的规定,高度宜采用 6U 机箱。 b) 装置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具备可靠接地点。 c) 装置应有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 GB 14598.27—2008 中的规定。 d) 金属结构件应有防锈蚀措施。 4 性能要求
I
Q / GDW 427 — 2010
前
言
由于现行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和 IEC 标准等未统一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要求等内容, 为使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提出的技术性能参数基于国内变电站中测控单元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经验。由于智能变电站 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原则将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逐步修订和完善。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江苏省电力设 计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设计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国网电力科学 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信轲、张玉军、陈志蓉、曾健、李艳丽、黄萍、巫怀军、娄悦、杨珂、陈萍、 潘峰、李琪林、黄国方、阮黎翔、江香云、雷宏、张立军。
注:以上环境条件可根据工程实际条件修改。 1
Q / GDW 427 — 2010 3.2 主要技术指标 3.2.1 电源 a) 基本参数 1) 额定电压:DC220/110V; 2) 允许偏差:20%~+15%; 3) 纹波系数:不大于 5%。 b) 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装置不应误输出;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 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装置不应误输出。 c) 按 GB/T7261—2008 中 15.3 的规定进行直流电源中断 20ms 影响试验,装置不应误动。 d) 将输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性颠倒,装置无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e) 装置加上电源、断电、电源电压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装置均不应误输出或误发信号;当电源 恢复正常后,装置应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f) 当正常工作时,装置功率消耗不大于 30W;当装置动作时,功率消耗不大于 60W。 3.2.2 绝缘性能 a) 绝缘电阻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装置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和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 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用 1000V 的直流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 20M。 b) 介质强度 1)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装置应能承受频率为 50Hz,历时 1min 的工频耐压试验而无击 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 2) 工频试验电压值按表 3.21 选择。也可以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规定的工频试验电 压值的 2 倍; 表 3. 21 工频试验电压值 被试回路 整机引出端子和背板线——地 直流输入回路——地 信号输出触点——地 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 整机带电部分——地 额定绝缘电压(V) >60~250 >60~250 >60~250 >60~250 ≤60 试验电压(V) 2000 2000 2000 2000 500
3) 试验过程中,任一被试回路施加电压时其余回路等电位互联接地。 c) 冲击电压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装置的电源输入回路、交流输入回路对地,以及回路之间,应能承受 1.2/50s 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当额定绝缘电压大于 60V 时,开路试验电压为 5kV;当额 定绝缘电压不大于 60V 时,开路试验电压为 1kV。试验后,装置的性能应符合 4.3.1 的规定。 3.2.3 耐湿热性能 装置应能承受 GB/T2423.9 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 试验持续时间 48h。在试验结束前 2h 内,用 1000V 直流兆欧表,测量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对外露非带 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 1.5M;介质强度不低 于规定值的 75%。
4.1 一般技术要求 4.1.1 装置应具备高可靠性, 所有芯片选用微功率、 宽温芯片, 装置 GOOSE 信息处理时延应小于 1ms, MTBF 时间大于 50000 小时,使用寿命宜大于 12 年。 4.1.2 装置应是模块化的、标准化的、插件式结构;大部分板卡应容易维护和更换,且允许带电插拔; 任何一个模块故障或检修时,应不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工作。 4.1.3 装置电源模块应为满足现场运行环境的工业级产品,电源端口必须设置过电压保护或浪涌保护 器件。 4.1.4 装置内 CPU 芯片和电源功率芯片应采用自然散热。 4.1.5 配置的软件应与系统的硬件资源相适应,宜配置必要的辅助功能软件,如定值整定辅助软件、 在线故障诊断软件、故障记录分析软件、调试辅助软件等。 数据库应考虑具有在线修改运行参数、在线修改屏幕显示画面等功能。软件设计应遵循模块化和向 上兼容的原则。软件技术规范、汉字编码、点阵、字型等都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4.1.6 网络通信介质宜采用多模 1310nm 型光纤或屏蔽双绞线, 接口宜统一采用 ST 光纤接口以及 RJ45 电接口。 4.1.7 在任何网络运行工况流量冲击下,装置均不应死机或重启,不发出错误报文,响应正确报文的 延时不应大于 1ms。 4.1.8 装置的 SOE 分辨率应小于 2ms。 4.1.9 装置控制操作输出正确率应为 100%,遥控脉冲宽度可调。
2
Q / GDW 427 — 2010 3.2.4 抗干扰性能 抗电磁干扰能力要求满足 IEC61850—3 和 GB/T17626 等标准,并提供型式试验检测报告。抗干扰 性能试验和要求见表 3.22。 表 3.22 抗干扰性能试验和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试 验 引用标准 GB/T 17626.4— 2 GB/T 17626.4— 3 GB/T 17626.4— 4 GB/T 17626.4— 5 GB/T 17626.4— 6 GB/T 17626.4— 8 GB/T 17626.4— 9 GB/T 17626.4— 10 GB/T 17626.4— 12 等级要求 IV 级 III 级 IV 级 III 级 III 级 V级 V级 III 级 II 级
II
Q / GDW 427 — 2010
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智能变电站间隔层设备中测控单元的技术性能、功能要求以及技术服务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智能变电站的新建工程,其它扩建、改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所示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有 效版本。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7261—2008 继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 GB/T 14598.27—200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 27 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 1762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GB/T 19520.3— 2004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插箱及其插件 DL/T 478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Z 713—2000 500kV 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干扰度要求 DL/T 720—200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 DL/T 1075—2007 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5149 220kV~500kV 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Q/GDW 383—2009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 393—2009 110(66)kV~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394—2009 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 34 号文,2006 年 2 月) IEC 61588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 网络化测量同步系统精确的时钟同步协议 3 3.1 基本技术条件 使用环境条件 海拔高度:≤1000m; 环境温度:5℃~+45℃(户内); 25℃~+55℃(户外)。 最大日温差:25K; 最大相对湿度:95%(日平均) 90%(月平均);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抗震能力:水平加速度 0.30g,垂直加速度 0.15g;
2010-03-24 发布
2010-03-24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Q / GDW 427 — 201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引用标准······················································································································································ 1 3 基本技术条件 ·············································································································································· 1 4 性能要求······················································································································································ 3 5 安装要求······················································································································································ 4 6 技术服务······················································································································································ 5 编制说明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