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Q / GDW 428 — 2010
4.1.10 装置控制操作输出正确率应为 100%。 4.2 功能要求 4.2.1 智能终端具有开关量(DI)和模拟量(AI)采集功能,输入量点数可根据工程需要灵活配置; 开关量输入宜采用强电方式采集;模拟量输入应能接收 4~20mA 电流量和 0~5V 电压量。 4.2.2 智能终端具有开关量(DO)输出功能,输出量点数可根据工程需要灵活配置;继电器输出接点 容量应满足现场实际需要。 4.2.3 智能终端具有断路器控制功能,可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分相控制或三相控制等不同模式。 4.2.4 智能终端宜具备断路器操作箱功能,包含分合闸回路、合后监视、重合闸、操作电源监视和控 制回路断线监视等功能。断路器防跳、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功能以及各种压力闭锁功能宜在断路器本 体操作机构中实现。 4.2.5 智能终端应具有信息转换和通信功能,支持以 GOOSE 方式上传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同时接 收来自二次设备的 GOOSE 下行控制命令,实现对一次设备的实时控制功能。 4.2.6 智能终端应具备 GOOSE 命令记录功能,记录收到 GOOSE 命令时刻、GOOSE 命令来源及出口 动作时刻等内容,并能提供便捷的查看方法。 4.2.7 智能终端应至少带有 1 个本地通信接口(调试口)、2 个独立的 GOOSE 接口(并可根据工程需 要扩展);必要时还可设置 1 个独立的 MMS 接口(用于上传状态监测信息)。通信规约遵循 DL/T860 (IEC61850)标准。 4.2.8 智能终端 GOOSE 的单双网模式可灵活设置,宜统一采用 ST 型接口。 4.2.9 智能终端安装处应保留总出口压板和检修压板。 4.2.10 智能终端应有完善的闭锁告警功能,包括电源中断、通信中断、通信异常、GOOSE 断链、装 置内部异常等信号;其中装置异常及直流消失信号在装置面板上宜直接有 LED 指示灯。 4.2.11 智能终端应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并能输出装置本身的自检信息,自检项目可包括:出口继 电器线圈自检、开入光耦自检、控制回路断线自检、断路器位置不对应自检、定值自检、程序 CRC 自 检等等。 4.2.12 智能终端应具备接收 IEC61588 或 B 码时钟同步信号功能,装置的对时精度误差应不大于± 1ms。 4.2.13 智能终端应提供方便、可靠的调试工具与手段,以满足网络化在线调试的需要。 4.2.14 智能终端可具备状态监测信息采集功能,能够接收安装于一次设备和就地智能控制柜传感元件 的输出信号,比如温度、湿度、压力、密度、绝缘、机械特性以及工作状态等,支持以 MMS 方式上传 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 4.2.15 主变本体智能终端包含完整的本体信息交互功能(非电量动作报文、调档及测温等),并可提 供用于闭锁调压、启动风冷、启动充氮灭火等出口接点,同时还宜具备就地非电量保护功能;所有非电 量保护启动信号均应经大功率继电器重动,非电量保护跳闸通过控制电缆以直跳方式实现。
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GB/T 17626. 4
4
浪涌(冲击)抗扰度
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 5 GB/T 17626. 6
6
工频磁场抗扰度
7
脉冲磁场抗扰度
8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 8 GB/T 17626. 9 GB/T 17626. 10
源自文库
9
振荡波抗扰度
注:以上条件应根据工程实际环境条件进行修正。
1
Q / GDW 428 — 2010
3.2 主要技术指标 3.2.1 电源
a) 基本参数 1) 额定电压:DC220/110V; 2) 允许偏差:−20%~+15%; 3) 纹波系数:不大于 5%。
b) 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 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装置不应误输出。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4798.3—1990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GB/T 7261—2008 继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4598.27—200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 27 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 1762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GB/T 19520.3—2004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2.6 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插箱及其插件 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Z 713—2000 500kV 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干扰度要求 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 DL/T 1075—2007 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Q/GDW 383—2009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 393—2009 110(66)kV~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394—2009 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IEC 61588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
试验电压值的 1.4 倍;
表 3.2-1 工 频 试 验 电 压 值
被试回路 整机引出端子和背板线——地
直流输入回路——地 信号输出触点——地
额定绝缘电压(V) >60~250 >60~250 >60~250
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 整机带电部分——地
>60~250 ≤60
试验电压 AC(V) 2000 2000 2000 2000 500
3) 试验过程中,任一被试回路施加电压时其余回路等电位互联接地。 c) 冲击电压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装置的直流输入回路、交流输入回路、信号输出触点等诸回路对地,以 及回路之间,应能承受 1.2/50μs 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当额定绝缘电压大于 60V 时,开 路试验电压为 5kV;当额定绝缘电压不大于 60V 时,开路试验电压为 1kV。试验后,装置的性能应符合 4.1、4.2 的规定。 3.2.3 耐湿热性能 装置应能承受 GB/T2423.9 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 试验持续时间 48h。在试验结束前 2h 内,用 500V 直流兆欧表,测量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对外露非带电 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 1.5MΩ;介质强度不低 于规定值的 75%。
c) 按 GB/T7261—2008 中 10.4.2 的规定进行直流电源中断 20ms 影响试验,装置不应误动作。 d) 将输入直流工作电源的正负极性颠倒,装置无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e) 装置加上电源、断电、电源电压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装置均不应误动作或误发信号;当电源
恢复正常后,装置应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f) 当正常工作时,装置功率消耗不大于 30W;当装置动作时,功率消耗不大于 60W。 3.2.2 绝缘性能 a) 绝缘电阻
3 基本技术条件
3.1 使用环境条件 a) 海拔高度:≤1000m; b) 环境温度:–5℃~+45 ℃(户内); –25℃~+55 ℃;(户外); c) 最大日温差:25K; d) 最大相对湿度:95%(日平均); 90%(月平均); e)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f) 抗震能力:水平加速度 0.30g,垂直加速度 0.15g。
2010-××-××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Q / GDW 428 — 2010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引用标准 ···················································································································· 1 3 基本技术条件 ·············································································································· 1 4 主要性能要求 ·············································································································· 3 5 安装要求 ···················································································································· 4 6 技术服务 ···················································································································· 4 编制说明························································································································· 7
ICS 29.240
Q / GDW 212 — 2008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428 — 2010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terminal in Smart Substation
2010-××-××发布
GB/T 17626. 12
注:以上各项试验评价准则均采用 A 级。
等级要求 Ⅳ级 Ⅲ级 Ⅳ级 Ⅳ级 Ⅲ级 Ⅴ级 Ⅴ级 Ⅲ级 Ⅲ级
3.2.5 结构、外观及其他 a) 机箱尺寸应符合 GB/T 19520.3-2004 的规定,高度宜采用 6U 机箱。 b) 装置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具备可靠接地点。 c) 装置应有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 GB/T 14598.27-2008 中的规定。 d) 金属结构件应有防锈蚀措施。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装置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和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 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用 500V 的直流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 100MΩ b) 介质强度 1)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装置应能承受频率为 50Hz,历时 1min 的工频耐压试验而无击
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 2) 工频试验电压值按表 3.2-1 选择。也可以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表 3.2-1 规定的工频
I
Q / GDW 428 — 2010
前言
由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 IEC 标准等未统一智能变电站智能组件中的智能终端技 术要求等内容,为使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提出的技术性能参数基于国内变电站中智能终端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经验。由于智能变电站 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原则将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逐步修订和完善。
II
Q / GDW 428 — 2010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智能变电站智能组件中的智能终端的技术要求、安装要求以及技术服务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智能变电站的新建工程,其它扩建、改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所示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有 效版本。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设计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国网电力科学 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于广耀、戴敏、陈志蓉、曾健、黄晓博、耿建风、王哲、鲁东海、郑旭、李琪 林、黄萍、郭宗香、黄国方、阮黎翔、钱锋、宋雪燕、葛斌。
4 主要性能要求
4.1 一般技术要求 4.1.1 装置应具备高可靠性,所有芯片选用微功率、宽温芯片。装置 MTBF 时间大于 50000 小时,使 用寿命宜大于 12 年。 4.1.2 装置应是模块化、标准化、插件式结构;大部分板卡应容易维护和更换,且允许带电插拔;任 何一个模块故障或检修时,应不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工作。 4.1.3 装置电源模块应为满足现场运行环境的工业级或军工级产品,电源端口必须设置过电压保护或 浪涌保护器件抑制浪涌骚扰。 4.1.4 装置内 CPU 芯片和电源功率芯片应采用自然散热。 4.1.5 装置应采用全密封、高阻抗、小功耗的继电器,尽可能减少装置的功耗和发热,以提高可靠性; 装置的所有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4.1.6 装置开关量外部输入信号宜选用 DC220/110V,进入装置内部时应进行光电隔离,隔离电压不小 于 2000V,软硬件滤波。信号输入的滤波时间常数应保证在接点抖动(反跳或振动)以及存在外部干扰 情况下不误发信,时间常数可调整。 4.1.7 网络通信介质宜采用多模光缆,波长 1310nm,宜统一采用 ST 型接口。 4.1.8 在任何网络运行工况流量冲击下,装置均不应死机或重启,不发出错误报文,响应正确报文的 延时不应大于 1ms。 4.1.9 装置的 SOE 分辨率应小于 2ms。
2
Q / GDW 428 — 2010
3.2.4 抗干扰性能 抗电磁干扰能力要求满足 IEC61850-3 标准、GB/T17626 系统等标准,并提供型式试验检测报告。
抗干扰性能试验和要求见表 3.2-2
表 3.2-2 抗干扰性能试验和要求
序号
试验
引用标准
1
静电放电抗扰度
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GB/T 17626. 2 GB/T 17626.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