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农业问题
高考地理必修2农业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修2农业知识点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石,也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高考地理必修2中,农业知识点占据一定的比重,对于理解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农业知识点展开论述,分析农业发展中的地理影响,并探讨农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农业的基本特征和类型农业是指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有组织的农事活动,生产农产品的经济活动。
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农业可以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类。
种植业主要利用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畜牧业则以养殖家畜为主。
二、农业的地理影响因素1. 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水资源的供给关系着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的收益。
土壤质地和肥力也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地形与水系:地形和水系在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影响。
起伏的地形和山岳地区使得耕地有限,影响农业发展。
而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系则为农田提供了水源,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
3. 人文因素:人口、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也对农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决定了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经济发展则决定了农业投入和生产力水平。
社会文化对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需求和农民的种植意愿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农业现状和问题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供给不稳定等问题亟需解决。
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外流和留守儿童问题等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和推广现代农业管理等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四、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1. 绿色农业:以环保为导向的绿色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2. 农村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一体化发展,将农业与农村经济、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9农业含解析
专题9 农业【2024年高考真题精选】(2024年全国乙卷)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
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夫供应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终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夫进行技术培训。
无人机的运用,大幅度削减了人工成本,变更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据此完成1题。
1.无人机的运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A.产量B.质量C.利润D.价格【答案及解析】1.C由材料可知,无人机的运用,大幅度削减了人工成本,降低成本,故能提高利润,C正确;无人机的运用能降低成本,可能会降低棉花价格,D错误;无人机的运用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不能干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AB错误。
故选C。
(2024年广东卷)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
2024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
表1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更。
据此完成2—4题。
2.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A.丰沛的降水B.昼夜温差大C.足够的光热D.肥沃的土壤3.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始终以面积为主导的是A.长江流域棉区B.黄河流域棉区C.西北内陆棉区D.三大棉区皆是4.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①土地资源丰富②沙漠化强度减弱③机械化水平高④气候暖湿化加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及解析】2.C 读题可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地区在棉花生长期均有着足够的光热条件,是三大棉花产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
C正确;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A错误;长江流域昼夜温差并不大,B错误;西北内陆的土壤并不肥沃,D错误;故选C。
3.C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大产棉区中,西北内陆棉区自1950年以来,面积始终比较大,且单产贡献率较低,因此对棉花产量贡献始终以面积为主导的是西北内陆棉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中国的农业
太湖平原
d农业“新,特,优”产品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历史、加工工业、爱好、技术)
我国发展水产业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有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加工工业的副产品和部分粮食,饲料充足;
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绿洲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 地位: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 地位,是城乡居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我 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 区位条件? • 有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加工工业的副产品和部分粮食,
饲料充足;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扶持;畜产品的市场 需求量大;饲养技术较先进
国家奶牛良种补贴
积极建设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场;改良畜禽品种;推广 科学养畜的先进方法;加大政策支持;积极开拓国际 国内市场;走养殖——销售——加工——信息服务一 条龙的产业化道路
如何加快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四、水产业
• 水产业:指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采集,或者人工 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业。根据生产方式 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
• 我国发展水产业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 在海洋方面:有广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浅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和新疆四省区。(中温带)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地
主区要分分布在布黑龙江最、吉广林、的内蒙古油料作物。是世界上
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 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的产量最多
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时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营养价值高,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中国的玉米种植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
下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1.下列玉米优势区域中,主要种植夏播玉米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图中①地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玉米种植面积大②图中②地区因为有浇灌水源便于玉米种植③图中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玉米品质最好④图中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玉米的收摘⑤图中⑥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玉米生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答案】1.D2.B【解析】1.由题中材料可知,夏播玉米在冬小麦收割之后播种,即6月以后,夏播小麦主要种植在华北平原,选D。
2.图中③地区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水源相对足够的绿洲地区;⑥地区在云贵高原上,土层较薄,土壤较贫瘠。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15°~18°N、100°~105°E),当地在香稻扬花期间具有凉快的气候、明媚的日光,以及灌浆期间慢慢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回答下列各题。
3.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A. 5—6月B.7—8月C.9—10月D.12月—次年1月4.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量很大,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①先进的耕作技术②发达的信息与交通③优越的气候④品质优良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答案】3.D4.B【解析】3.读图可知,泰国东北部的季风气候可分为三季,3~5月为热季,气温高,降水少。
6~10月为雨季,高温多雨。
11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气候温柔,降水少。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应出现在凉季,D对。
4.泰国经济落后,无先进的耕作技术,A错。
泰国香米享誉全球,得益于发达的信息,②对。
泰国的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没有特别性,③错。
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主要是品质优良,④对。
广东高考地理农业发展复习试题
广东高考地理农业发展复习试题广东高考地理农业发展复习试题例1 读下图,完成(1)~(2)题。
(1)有关图示地区的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常年高温多雨,水热丰富②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大③平原广阔,机械化水平高④耕作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近年来,该地区向世界粮食市场提供呈增加趋势的农产品为( )A.花卉B.稻米C.肉类D.小麦【解析】据图判断该区域为中南半岛南部,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答案】(1)D (2)B针对训练1 水稻性喜暖湿,单产高,在亚洲季风区,水稻田广泛分布,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完成(1)~(3)题。
(1)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
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⑥农业劳动力充足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⑤⑥(2)下图中甲岛所在国家的水田种植业有别于同一大洲其他国家的突出表现为( )A.劳动力投入B.机械化水平C.水利工程D.单位面积产量(3)尼日利亚为解决粮食问题,引入中国的优质水稻良种种植推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 )A.劳动力短缺B.水源缺乏C.经验技术不足D.光热条件差解析第(1)题,泰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形成条件分析,C项正确。
第(2)题,图中甲岛所在国家为日本,日本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是与亚洲其他国家最主要的不同点。
第(3)题,尼日利亚位于非洲热带雨林地区,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缺乏水稻种植经验、技术。
答案(1)C (2)B (3)C高考地理复习心得关于自然地理部分相比起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没有那么多技巧和模板,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理解每一道题每一步的做法,不能落下每一个步骤的理解,否则你整道题的理解是不连贯、不完整的,这样最然你这道题会了,那么下一道题你还是考虑不完整,做不出来。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国的农业[1]
•概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 业、林业、畜牧业和
渔业。在我国,种植
业是农业的主体。 水稻、谷子栽培世 界最早。 大豆的原产地 桑蚕、茶树的故乡。
我国是生产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最 多的国家。 耕地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22%。
高考形势分析
该部分知识在今后的高考命题时还有以下四个趋势:
一、不回避热点,如我国的农业问题。
二、不求形式翻新和热点吸引,追求运用地理原理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考查地理突出的思维能力, 考查“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等 高层次的能力。
三、纯记忆性的题目大大减少,进行综合分析能力 考查的题目增加。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商品粮基地
江淮地区
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太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我国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商品粮基地 主要农作 有利条件 物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小麦、 玉米
地广人稀、土壤 肥沃、机械化水 平高、交通便利
不利条件
热量不足、 复种指数低
长江流域
水稻
江淮地区
珠江三角洲 地区
农业基础好, 地形平坦、水 热充足
④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
⑤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农业特色
③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①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②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草甸草原
骆驼,山羊
马牛羊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原卷+答案)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活动(1)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________,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特点:________、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________、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
②水源:临近________,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缺乏水源不能进行________的干旱地方,不宜种植农作物。
③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或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________有所不同。
④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2)人文因素①市场:消费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的________和________。
②交通:农产品运往________,需要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________、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④其他因素:资金、________、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________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科技: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________、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1)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些新兴的专业化________。
4.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1)城镇化的发展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在________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________农产品的需求。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解答题):农业(10题)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解答题):农业(10题)一.解答题(共10小题)1.(2024•安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
喜暖湿,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绿化村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喀斯特地貌广布。
近年来,绿化村采取了“土地流转+优先雇用+分红”的模式进行佛手种植,石缝里长出了“金果果”,“石缝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如图),昔日“石山”变“青山”进而变“金山”,走出了一条山区发展富民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
(1)分析该地佛手种植的限制性自然条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工程措施。
(2)分析“土地流转+优先雇用+分红”模式对该地佛手种植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为进一步促进“石山”变“青山”进而变“金山”,从产业关联的视角为该地佛手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2.(2024•选择性)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偏关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沟壑占全县总面积的47.8%。
经近50年综合治理,全县绿化率由4%增加到40%。
2019年,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偏关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广优质杂粮种植,建设“非笼养”蛋鸡养殖基地,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非笼养”蛋鸡养殖采用清洁化生产方式和国际先进的健康养殖技术,创造优良的养殖环境,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
产品健康、安全、可追溯,主要供给知名餐饮企业,现已获得“非笼养”国际标识许可和出口备案审核。
(1)简述偏关县发展“非笼养”蛋鸡养殖的优势条件。
(2)分析市场因素对偏关县“非笼养”蛋鸡养殖发展的影响。
(3)说明“非笼养”蛋鸡养殖对偏关县绿色发展的积极作用。
3.(2024•贵港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掖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南靠青藏高原,北依巴丹吉林沙漠,黑河贯穿全境。
黑河从祁连山北麓奔腾而下形成了冲积扇,当地聚落多分布在祁连山山前冲积扇上。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新人教版
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2024·北京海淀质检]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 )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足够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解析: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国营农场;乙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丙位于美国,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丁位于巴西高原。
答案:C2、玉米生产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C.丙——不合理浇灌,造成水资源枯竭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解析:东北地区过度垦殖,导致黑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降低;乙地种植面积扩大,主要是破坏当地草地资源;不合理浇灌主要是导致土地的次生盐渍化问题;培育新品种不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A(二)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
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接着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
完成1~2题。
1.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 )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 D.增大昼夜温差2.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地表植被②削减水分蒸发③提高土壤肥力④调整土壤温度⑤防止果树烂根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④⑤解析:1.C 2.B第1题,2~3月正是冬末春初,气温还较低,地表覆草后会减弱地表汲取太阳辐射,阻碍地温回升,故要避开此时间段覆草。
第2题,果园覆草不是土壤中长出的植被,则①错误;地面覆草可削减水分蒸发,而果树烂根的缘由是土壤中水分多,则⑤错误。
故B正确。
(三)读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1--3题。
1.近年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缘由是( )A.市场需求削减 B.水热条件变差C.高铁运输便利 D.生产成本提高2.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①夏季气候凉快②光照资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④土壤肥力高⑤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3.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主动发展采摘、观光基地解析:1.D 2.A 3.B第1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京津地区对蔬菜的需求量会增大,但同时用地、用工成本增加,导致当地种植面积萎缩。
农业区位-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
自然因素(昼夜温差、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昼夜温 差、自 然灾害 对农业 的影响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和养分的积累,品质优良;与 晴天多,光照充足结合
昼夜温差过大,易造成低温冻害(霜冻);昼夜温差小,品
昼 质较差
夜 温 差
取决于光 合作用与 呼吸作用
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处于最高状态, 产生大量有机物
市场 对农 业的 影响
①市场广阔;人口稠密或城市较多,经济发达,市场需 求量大;产品深受喜爱,市场广阔;
分
②市场距离近:距离近,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析 因
③错开上市时间;上市早晚、季节
素
④市场竞争力强:品牌效应、价格低、规模大、品质好;
⑤交通通达度高,快速运输产品到市场;
⑥保鲜冷藏技术发展,开拓新的更远市场等等
陡坡水土Hale Waihona Puke 持缓坡梯田或林果业河谷
谷 地
阶地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横断山区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洪水威胁小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热量较好 干热河谷
高温、低湿
品种 分布 质量
自然因素(水源)对农业的影响
五种主要的水源补给
水
水量大小
河流 状况
河网密度 河流支流数量、河流的流域面积、流程等
作物生长习性与地理环境
热量带:热带亚热带耐高温;温带喜温暖;寒带耐寒 气温:均温高耐炎热,喜高温怕低温;均温低不耐热、抗寒
作物生 长习性 与气候
昼夜温差:大耐热耐寒;小喜温暖
光照:强喜光;弱喜阴
降水条件:多雨(降水充足)喜湿润(好潮湿);干旱(降 水不足)耐旱(忌潮湿)
风:风力强,植物弹性强、高大,抗风性能强;风力强,匍 匐状生长、矮小,抗风性能弱; 风力弱,抗风性能差
高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 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
8. 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角度看,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技术的是 B
A. 极地寒冷地区
B. 人口密集的岛屿
C. 青藏高寒地区
D. 人烟稀少的沙漠
绿洲农业
西北灌溉农业
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发展花卉、蔬菜、水果、鱼、禽畜 太湖平原 雅鲁生藏产布,江谷以地进入国际市场立为体目农标业。
闽南三角地区
坝子农业
珠江三角洲
图,完成下列各题
6. 相对于水培(将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
液中),气雾栽培主要改良的是 D
A. 光照条件
B. 热量条件
C. 养分状况
D. 透气状况
7. 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采用气雾栽培
的优势有 D
①节水、节肥 ②减少投入 ③减少病虫害 ④提高产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果品生产成本低(产 品市场竞争力强);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 同,利于销售。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发展方向
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 行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 业综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 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 品生产上来;加大科技投入,向优 质、高效、高产农业方向发展。
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沿岸平原,地
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材料二 新西兰北岛图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 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 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 界第一。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高考地理试题-农业专题
高考地理试题-农业专题(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
如图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
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
(2)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
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
方面①改善巢湖水质方面②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答案】(1)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可耕作面积大;以湖泊沉积、河流沉积为主,土质疏松,土壤肥沃;近河流,地势较低,灌溉水源充足。
(2)方面①:庄稼种植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农药会随农田退水排入巢湖,造成水污染;湿地水流缓慢,促进泥沙沉降;湿地植物吸附氮、磷等营养元素,减轻巢湖富营养化;提高水体连通性,加强水体自净。
方面②:圩田地势低于巢湖水面,洪水风险大,湿地发展水产业耐水淹;湿地延缓水流,调蓄洪峰;湿地过渡带阻碍了巢湖水的倒灌。
【分析】(1)调动必备知识,巢湖位于安徽,巢湖附近该圩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充沛;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区域海拔低,地形平坦开阔,可开垦面积大;附近有巢湖和河流,湖泊沉积、河流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且靠近河流、湖泊,水源充足。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均适宜围垦,形成耕地,发展种植业。
(2)方面①: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能改善巢湖水质。
原因分析思路:发展种植业,会施用化肥、农药,农田退水排入巢湖,造成巢湖水污染;而湿地水流缓慢,能促进泥沙沉降,且湿地植物吸附氮、磷等营养元素,减轻巢湖富营养化;湿地与巢湖水体连通,能促进巢湖水体自净,改善巢湖水质。
方面②: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能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
原因分析思路:由材料可知,圩田地势低于巢湖水面,易发洪水,湿地发展水产业,防洪压力小;湿地能延缓水流,调蓄洪峰;湿地能容纳外泄的巢湖水,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与区域发展+课件
(3)分析玉米与大豆轮作对土壤的作用。
单一种植玉米消耗地力,土壤肥力下降,与大豆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根部的根瘤菌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21年,印度人口13.9亿,年龄结构较为年轻。该国城镇化水平34.5%,低于 亚洲主要发展
【规范表达】
① 农户通过土地租赁、投资及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
② 农户能从基地和企业获得资金、技术和培训等支持;
③ 种植或初加工的产品由企业收购,产品销售有保障。
(2023·广东卷)龙胆草(左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 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 之称(中图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 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 理标志产品。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 产品售价低。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右图),提 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
(2023·广东卷)龙胆草(左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 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 之称(中图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 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
中国家,近年来国内人口出现跨区域迁移。该国粮食生产基本自给,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但粮食 出口常受政策限制。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我国的农业
选择题我国地城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
正确的是①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②A,C两地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③C,D两地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④D地农业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2】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①A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②B地区要大量开基荒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③C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D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1】B【2】D【解析】【1】根据中国不同区域农业分布,结合A、B、C、D四地的位置可以推断,A 位于河西走廊,C位于华北平原、两地地形平坦、水源较为充足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②正确;B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种植业、林业为主,①错误;D地位于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属于商品谷物农业,④正确,甜菜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③错误。
因此②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2】A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降水少,缺水严重,不具备扩大灌溉面积的条件,①错误;B地区为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大规模垦荒,会引起水土流失,②错误;C地区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主要的农业障碍为旱涝、盐碱和风沙,因此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正确;D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壤肥沃,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④正确。
因此③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选择题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某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农作物最可能是A. 小麦B. 水稻C. 棉花D. 大豆【2】图中甲地区为A. 黄土高原B. 河西走廊C. 华南地区D. 长江中下游平原【3】据图可知该农作物A. 主产区为青藏地区B. 地区适应性强C. 在西南地区产量最高D. 甲地区生长期短【答案】【1】A【2】C【3】B【解析】【1】该农作物在华北地区9月份播种,次年6月份收获,最可能是小麦,A对。
农业地理高考题
农业地理高考题农业地理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农业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业与环境、农业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考中,常常会涉及到农业地理方面的考题。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常见的农业地理高考题,以供参考。
1. 农业资源分布及特点(1) 中国农业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什么?(2) 解释农业资源的地域差异。
(3) 为什么北京以及东北地区适合发展农业?2. 中国农业生产形态(1) 解释农业生产地域差异及其原因。
(2) 描述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3.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区域分布(1) 描述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2) 描述中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4. 农业与气候的关系(1) 解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描述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适应性策略。
5. 农业与环境的关系(1) 解释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描述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方法。
6. 农业现代化的影响(1) 描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地理的影响。
(2) 解释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7. 农业与经济的关系(1) 解释农业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2) 描述农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8. 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1) 描述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 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9. 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性(1) 解释优化农业结构的意义。
(2) 描述如何优化农业结构。
10. 农业综合开发的意义(1) 描述农业综合开发的概念。
(2) 解释农业综合开发的意义及好处。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农业地理高考题目,涵盖了农业资源分布、农业生产形态、农作物的区域分布、农业与气候、农业与环境、农业现代化、农业与经济、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优化农业结构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知识点。
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地理农业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农业答题模板高中地理农业部分的答题模板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地形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技术等。
2.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商品谷物农业:大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混合农业: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
3.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单产。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4. 影响农业的因素分析: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技术、政策等。
5.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关系分析:作物习性与自然条件相匹配,如水稻需水多,适宜在河湖多的地方种植。
热量条件对农作物分布有重要影响,如北方冷凉,南方湿热。
6. 农业区位选择分析: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和养殖品种。
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确保产品能够顺利销售。
7. 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对策: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等。
8.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优势条件: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等。
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市场狭小等。
9. 农业生产布局特点分析:农业布局与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形成特色农业区。
1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高效、优质、生态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甲卷21-23)真题知识点——农业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甲卷21-23)真题知识点——农业一.选择题(共6小题)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
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000万吨和6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
据此完成4~6题。
1.导致吉林、河南两省年秸秆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年降水量B.作物结构C.耕地质量D.作物熟制2.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A.提高秸秆产量B.增加秸秆种类C.调整农牧结构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
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000万吨和6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
据此完成9~11题。
3.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①作物轮作②土壤深翻③圈舍养殖④土地平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
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
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②拥有优良港口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④铁路运输发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上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在高考地理中,农业常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农业常识:
1.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
然条件如气候(热量、降水、温差、光照)、地形、水源和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交通、政府政策、劳动力、资金、管理水平、种植历史等;技术条件如冷藏、良种、化肥、机械、农药等。
2.农业类型: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
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和混合农业。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3.农业生产的特点:包括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4.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
5.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包括农、林、牧、副、渔。
6.农业按投入分类:包括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7.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包括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具体详细地理解、掌握有关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内容,锻炼和培养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保答题全面、完整、不漏点。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农业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农业区位选择一、课标呈现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农业1.概念: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2.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耕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①按投入产出分为密集农业(集约农业)、粗放农业,①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知识点2: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社会经济条件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识点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知识点4: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的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常见类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影响农业品质的因素昼夜温差;生育(长)期长;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水质好;土壤肥沃;土壤富含**元素;**品种优良;**(某特殊气候或技术),品质好;……(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区域特征和特定的农作物作答)。
易错点2: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判断农业区位分析,核心有两点:其一,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是全面分析、主导因素分析还是对比分析;其二,掌握农业区位因素。
如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以及水源等;人文因素,市场、交通、资源、劳动力、科技和政策法规等。
对于此类试.要明确影响农作物的主导因素,并能区分限制性因素,结合试题提取相关图文信息。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每个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不同。
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断思路如下。
(1)看农业生产的类型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类型,主导因素为市场。
(2)看农作物种类及生长特性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
例如,天然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1 农业问题考情展示高频考点考情扫描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012年安徽文综卷23~24题,2012年海南高考卷3~4题,2012年上海高考卷21~22题,2012年大纲全国文综卷36题第(1)问,2012年课标全国文综卷1~3题 农业地域类型及对环境的影响2012年四川文综卷39题第(1)(2)问 真题试做(2012·安徽文综,23~24)图1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
完成第1~2题。
图1图21.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水源B .市场C .土壤D .机械化3.〔2012·四川文综,39(1)(2)〕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图1)。
图1(1)分别归纳图1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材料二: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2)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3)。
图2图3(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考向前瞻1.农业区位和农业生产是历年考题必定要涉及的重要内容。
其中农业区位多以区域图或模拟图为背景,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评价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对我国农业生产的考查,少有单独命题,主要是和其他考点相结合,呈现综合性命题形式。
特别是在非选择题中,在考查我国的某区域时,往往会涉及到该考点。
复习时,要将农业地域类型的内容和中国地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交叉复习。
热点突破一、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2.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时,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评价,要把握好农业生产的原则和目标,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分析思路。
【例1】(2012·北京西城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A.珠江三角洲B.江淮平原C.黄河三角洲D.三江平原(2)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的变化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C.灌溉技术的提高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3)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A.自然灾害多发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C.农业投入不足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解析:第(1)题,甘蔗、水稻种植区都位于高温多雨地区,该地种植甘蔗、水稻以及花卉,由此可知,此地位于珠江三角洲。
第(2)题,由图可知,水稻、甘蔗等农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减小,而面向市场的蔬菜和花卉种植面积逐渐增大,说明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3)题,发展到第Ⅲ阶段时,农作物只有蔬菜和花卉,而蔬菜和花卉主要是面向市场的农产品,所以发展到第Ⅲ阶段该地区最有可能的是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答案:(1)A(2)A(3)D方法技巧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类的活动(或通过科学技术措施)可以改变农业区位因素,如采用地膜覆盖等措施可以改善作物的热量条件;采用喷灌、滴灌等措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培育优良品种,不仅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增强其抗病、抗灾能力;改进冷藏、保鲜和储运条件,可以扩大市场,如阿根廷牛肉市场的扩大。
热点突破二、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1.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与西欧乳畜业均属于畜牧业,但因区位条件的差别,生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2012·济南2月调研)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区为乳畜业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B.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草场面积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①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都较大,且商品率较高,应为混合农业,故A项错误;②地区种植业所占比重较大,商品率较低,应为季风水田农业,故B项错误;③地区畜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商品率较高,应为大牧场放牧业,故C项正确;季风水田农业为传统农业,混合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为现代农业,故D项错误。
第(2)题,美国东北部为乳畜业,而①为混合农业,故A项错误;②为季风水田农业,其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旱涝灾害频繁,故B项错误;③为大牧场放牧业,其发展方向主要是发展畜牧业,故C 项错误;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是提高草场质量,提高土地载畜量,故D项正确。
答案:(1)C(2)D方法技巧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判断的一般方法判别农业地域类型,关键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即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方式。
(2012·安徽淮北一模)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制约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为()A.地形B.降水C.热量D.光照2.两地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为()A.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C.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D.土壤盐渍化水土流失下图为“我国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表述,正确的是()A.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的是甲地和乙地B.乙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高于甲地C.与丙地相比,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有肥沃的黑土D.与乙地相比,丙地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交通条件更好4.丁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①台风、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②城市化的发展使非农用地增多,耕地所占比重下降③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④土地日趋贫瘠且污染严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010年9月,又是一年采摘棉花的季节,新疆又“飞”来近百万采摘棉花的“候鸟”。
他们在新疆的棉田工作40多天后返回。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5~6题。
5.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该地与埃及种植棉花的共同优势有()①光照充足②水热条件好③有灌溉水源④花期降水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6.除了棉花,新疆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番茄产地,该地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原因有()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合番茄生长④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12·河南六市联考)紫番薯除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硒、磷、铁等多种天然矿物质元素,是被公认的优质抗癌保健食品。
紫番薯喜温暖环境,块根最适生长地温为22~24 ℃,地温低于20 ℃时停止膨大,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照充足、强度大,对土壤适应性强,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最适宜。
据此完成第7~8题。
7.早栽的紫番薯,通常采用农田地膜覆盖,其主要目的是保温增湿,其正确解释是()①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②减少土壤辐射造成的土壤热量散失③增加到达土壤中的太阳辐射④地膜可以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8.针对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山东某地农民想建一个紫番薯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以供应附近城市市场,在下图四个选址中最适宜的是()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A、B、C、D四国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四国部分农业资料(2009年)。
国家人口总数/亿农业人口百万农民人均生产粮食/kgA 13 910 501.0B 2.965 6.6 54 687C 1.278 5.9 2 105D 0.634 2.5 30 773 材料三:下图为C国南部岛屿上某县一个农场发展模式图。
(1)A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评价其发展农业的条件。
(2)B国农民人均生产粮食最多,试分析其原因。
(3)简要分析C国该农场发展这种农业模式的特点和发展的不利条件。
(4)简要分析D国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有利条件。
10.下表是“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上甲、乙两地的气候和农业资料表”。
据表完成下列。
(2)甲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____________。
简述促进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3)乙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
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
(4)简要分析乙地区农产品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命题调研·明晰考向真题试做1~2.1.D2.B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安徽省2010年比2000年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受国家种粮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支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的比例在增加;再加上加大了农业科技的投入,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
第2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蔬菜瓜类的需求不断增加。
3.答案:(1)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
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
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
(2)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
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形区分别是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甲区域由于地势高,热量不足,发展的是河谷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区域由于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发展的是绿洲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地带。
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主要是因地制宜地利用地形,形成了立体生产的良性循环。
该地发展多种经营,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并可根据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决定各种经营的规模,灵活性强,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1~2.1.B2.C解析:第1题,考查农业的主导因素分析。
由图可知,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比较干旱,水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