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讲述活动:草地上的空罐头
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

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品》,详细内容为第一节《草地上的空罐头》。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如“草地”、“空罐头”等。
2.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物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创新思维,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会生词和短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草地场景布置,空罐头、小石子、树叶等物品。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草地场景,引导他们发现草地上的空罐头,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如:“故事里的小动物们是怎么利用空罐头的?”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4. 生词和短语学习(5分钟)教师教授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幼儿进行跟读和模仿。
5. 创意活动(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利用教具中的物品,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草地上的空罐头”故事。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创作,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2. 故事主人公:小兔子、小松鼠、小刺猬等3. 生词和短语:草地、空罐头、创新思维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复述《草地上的空罐头》的故事,并画出故事中的一个场景。
答案示例:故事讲述了小兔子、小松鼠和小刺猬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空罐头,他们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有趣的用途,如做成花盆、笔筒等。
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

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故事王国》,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草地上的空罐头》。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捡到一个空罐头,发现里面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猫咪的故事。
通过故事的学习,引导幼儿感受友谊、善良和关爱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学会关爱他人,体会友谊的珍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学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罐头一个,小猫咪玩具一个,故事挂图一幅。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空罐头,引发幼儿兴趣,询问他们在草地上捡到空罐头会怎么做。
2. 故事讲解:教师边展示挂图,边生动形象地讲解故事。
3. 例题讲解:讲解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引导幼儿模仿。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5. 互动环节: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6. 创意手工:让幼儿用彩笔、画纸等材料制作小猫咪的手工制品。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2. 关键词汇:草地、空罐头、小猫咪、友谊、关爱3. 句型示例:我在草地上捡到一个空罐头,里面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猫咪。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并画出你喜欢的小猫咪。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语言表达和道德情感方面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父母分享这个故事,引导他们关爱身边的人和事物,珍惜友谊。
同时,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制作爱心卡片、关爱身边的小动物等。
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

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品》,详细内容为《草地上的空罐头》。
通过该故事,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句式运用。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抽象概念,如“想象”和“创造”。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空罐头模型、投影仪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一个神秘的空罐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猜测罐头里可能有什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故事讲解(10分钟)详细的讲解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和情节发展。
3. 例题讲解(5分钟)从故事中选取一个有趣的片段,让学生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式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一个空罐头进行创作,然后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2. 主要角色:小兔子、小松鼠、小刺猬等3. 新学词汇:想象、创造、奇妙等4. 重点句式:我想象……、我们可以创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你喜欢的动物角色,编写一个关于空罐头的故事。
2. 答案示例:以小猫咪为主角,描述它发现一个空罐头后,与朋友们一起展开想象,创造出一个奇妙的世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长分享所学故事,进行家庭作业的创意编写,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抽象概念,如“想象”和“创造”。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幼儿园中班语言《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模板

幼儿园中班语言《草地上的空罐头》优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草地上的空罐头所引发的误会。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讲述故事情节。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学会分享和合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学会讲述故事。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和合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空罐头道具、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空罐头道具,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眼中的空罐头。
2. 讲故事:教师讲述《草地上的空罐头》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3. 讨论:教师提问,让幼儿谈谈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和合作。
4. 情境表演:分组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讲述故事,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7.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有关关爱他人、分享和合作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和合作。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能否讲述故事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幼儿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倾听他人意见。
3. 幼儿在情境表演中的表现,是否能积极投入角色并展现出故事情节。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的参与程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家长沟通九、课程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有关关爱他人、分享和合作的主题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等。
中班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品》中的第三节《草地上的空罐头》。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空罐头的有趣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学会物品的用途和分类,并培养其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空罐头在故事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物品分类和用途的认知能力,增强其生活常识。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掌握物品的分类和用途。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草地上的空罐头故事课件、图片、空罐头实物。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幅美丽的草地,草地上有一个空罐头。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草地上看到了什么?这个空罐头是谁的呢?”2. 讲解故事(10分钟)按照教材内容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空罐头在故事中的作用,动物们对空罐头的不同用途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将动物们与他们对空罐头的用途连线。
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物品的分类和用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身边有哪些物品,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
然后请各组代表进行汇报。
5. 创意表达(5分钟)给学生发放画纸、画笔和彩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一个有趣的物品,并描述其用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物品,画出来并写上它的用途。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物品是闹钟,它的用途是叫我按时起床。
2. 作业要求:画纸、画笔、彩泥,完成一幅创意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物品的分类和用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中班语言《草地上的空罐头》说课稿

中班语言《草地上的空罐头》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同行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展示的是中班语言活动《草地上的空罐头》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草地上的空罐头》是一篇富有环保教育意义的故事,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
故事以小动物们对草地上的空罐头的不同反应为主线,生动有趣地展现了爱护环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说目标1.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2. 认知能力目标:通过故事理解空罐头随意丢弃的危害,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3. 行为目标:学会主动捡拾垃圾,尝试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
三、说重难点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和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难点则是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初步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上,我将以情境教学为主,通过讲述故事、角色扮演、实物演示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感受情节的发展变化。
学法则强调实践操作与体验式学习,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动手分类垃圾,从而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化。
五、说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草地上的空罐头》故事绘本,各类实物垃圾模型(如空罐头、纸张、塑料瓶等),垃圾分类箱模型。
2. 环境创设:布置一片“草地”场景,供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六、说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出示故事绘本封面,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
2. 主体环节: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小动物们对空罐头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结果,揭示环保主题。
3. 实践环节:组织幼儿模拟垃圾分类游戏,亲手将不同种类的“垃圾”放入对应的垃圾桶内。
4. 总结环节: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强化环保意识。
七、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实践活动,持续深化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
八、活动总结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听故事、参与讨论和动手实践,不仅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学会了简单的垃圾分类方法,实现了知识与情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精彩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

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精彩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品》,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草地上的空罐头》。
通过该故事,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会故事中的生词,如“草地”、“空罐头”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会故事中的生词,掌握故事的情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故事书《草地上的空罐头》。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草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草地上的情景。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草地上发现过什么有趣的东西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讲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生词。
(2)针对故事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和示范朗读。
3. 随堂练习(5分钟)(1)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
(2)教师挑选部分生字,让学生进行认读和书写练习。
4. 小组讨论(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因果关系。
(2)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进行交流。
5. 创作环节(10分钟)(1)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以“草地上的空罐头”为主题的画作。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2. 重点生词:草地、空罐头、奇妙、想象力3. 故事情节概括:发现空罐头→引发想象→创造美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创作一个以“草地上的空罐头”为主题的故事,并配上插图。
2. 答案提示:故事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插图要生动形象。
中班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7篇】

中班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7篇《中班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中班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能够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清楚讲述画面内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让幼儿从故事中接受和体验到环保意识,从小学会爱护环境,并做到废物利用。
3. 学会认真倾听,大胆讲述。
4. 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 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四幅,幼儿人手一套图片,空罐头做成的手式艺品(若干个)活动过程:(一)作品展示,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罐头制成的手工艺品。
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漂亮的东西,大家想看吗?2、“你们知道吗,这些漂亮的东西都是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呢?”(二)出示挂图,大胆想象画面内容。
1、出示图一:呀!发生了什么事?空罐子砸到了谁呀?它疼吗?你从哪看出来?我们来学学小猪被砸后的感觉。
(教师可提示幼儿从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去表现)出示图三:空罐子又被谁看到了?它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呢?它这样做对吗?出示图四:最后空罐头被谁看到了?它们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它们这样做对吗?2、完整欣赏做事,动手操作小图片。
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通过视、听、操作三者结合,让幼儿更好的理解画面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另外,在幼儿欣赏故事的基础上,教师还可提出疑问:如果是你看见了草地上的空罐头,你会怎么做?从而让幼儿明白“爱。
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道理”在幼儿的畅所欲言中完成了此教学活动的难点。
3、制作“我用空罐头做什么XX?”(三)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教学反思: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
中班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三篇

【导语】《草地上的空罐头》讲述的是⼀个关于环保的故事。
故事中通过四种⼩动物对待空罐头的不同态度,深⼊浅出地让幼⼉明⽩“爱护环境,应从我做起的道理”。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活动⽬标: 1、能根据图⽚⼤胆想象,清楚讲述图⽚内容,发展⼝语表达能⼒。
2、培养认真倾听与⼤胆讲述的习惯。
3、懂得要保持环境卫⽣。
⼆、活动准备: ⼤挂图4套,幼⼉两⼈⼀张⼩图⽚,空罐头若⼲。
三、活动过程: (⼀)、出⽰空罐头引⼊,激发幼⼉兴趣。
师:⼩朋友,(教案出⾃:屈⽼师教案)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师还带来⼀组图⽚讲的就是关于这个空罐头的。
(⼆)、幼⼉⾃由观察、讲述图⽚。
指导语:请你们看看图上有谁?在⼲什么? 1、幼⼉⾃由观察、讲述。
2、交流:你看到图上有谁?在⼲什么? (三)、逐幅观察,引导幼⼉根据图⽚⼤胆想象。
1、欣赏图(1)引导幼⼉想象:⼩猴为什么扔空罐头? 2、欣赏图(2)重点引导幼⼉⽤表情、动作等表现⼩猪,(教案出⾃:屈⽼师教案)启发幼⼉想像:⼩猪被砸到后会怎样? 3、欣赏图(3)提问:⼩兔看到空罐头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欣赏图(4)提问:⼩乌龟把空罐头当成什么? 四、幼⼉结合⼩图⽚,⾃由结伴讲述。
五、完整讲述。
六、组织幼⼉讨论: 1、⼩动物谁做得⽐较好,谁不好?为什么? 2、如果⼤家都乱扔空罐头会怎样?如果你看到空罐头,你会怎么做? 思品教育:不能乱扔垃圾。
七、延伸活动:“有趣的空罐头”。
篇⼆ 活动⽬标: 1、⿎励幼⼉⼤胆想象,尝试⽤“空罐头”进⾏变废为宝。
2、知道废物可以再利⽤的道理,增强环保意识。
相关领域:艺术 适⽤对象:中班幼⼉ 教学⽅法:讨论、操作 活动准备: ⼤图书、⽩纸(圆形、长⽅形、椭圆形)印有罐头图样若⼲、4开卡纸6张 活动过程: ⼀、故事导⼊,激发兴趣。
师:今天⽼师带来⼀本⼤图书,图书的名字叫《草地上的空罐头》,我们⼀起来看。
1、幼⼉听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
优秀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通过《草地上的空罐头》细品小事物中的快乐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制定语言教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既有课堂讲解,也有通过绘本、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以《草地上的空罐头》为例,分享一份优秀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一、文章内容简介《草地上的空罐头》是著名英国作家约翰·伯宁顿所写的一篇描写小事物中的快乐的文章。
作者以草地上的空罐头为题材,讲述了孩子们在空罐头上寻找快乐的故事。
文章既简单又生动有趣,非常适合中班幼儿。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2.启发幼儿对小事物的热爱和好奇心,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
3.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1.阅读故事并介绍故事背景教师阅读《草地上的空罐头》一文,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和人物。
2.学习新词汇通过故事中出现的单词,如tin can(空罐头)、gleaming(闪亮的)等教授生词,并请幼儿在册子上记录。
3.学习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文章中的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并让幼儿模仿使用。
4.互动讲解教师针对故事中的情境和语言细节与幼儿进行互动讲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想象和表述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在一块空地上,发现一个闪亮的罐头。
让幼儿描述罐头的外观和自己的感受,并记录在家校共同的绘本中。
6.手工制作教师引导幼儿用手工制作一个空罐头,并装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词汇教师用图片和实物等辅助材料,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新词汇。
2.朗读故事教师以朗读的方式让幼儿听故事,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中。
3.互动问答教师针对故事中的情境、语言细节等进行问答互动,让幼儿活跃思维。
4.学习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教师以示例的方式教授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并让幼儿再次朗读故事,找出更多的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5.图片讲解教师以图片的形式讲解幼儿应该如何想象和表述自己看见的罐头。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子》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子》的情节和主题;•掌握生词:空罐子、鼓励、倾听、发表。
2.能力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并能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表达;•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语言来充分表达自己。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让他们学会如何正面表达情绪;•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尊重,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
二、教学过程1.课前引导让孩子们坐在一起,开始介绍今天要教的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子》。
先给孩子一个简单的问题:你知道有人为什么会把空罐子放在草地上吗?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回答问题,并与他们分享一些有关故事情节的背景知识和主题。
2.教学内容STEP 1:阅读故事请老师先讲述故事情节,然后带着孩子们阅读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子》。
在读故事的时候,老师可以适时的停下来,引导孩子们倾听故事中的情感和细节,并在教案中逐步引导孩子们初步领悟故事主题。
STEP 2:词汇解析教师通过图片、手势、模拟行动等活动来帮助孩子们理解生词的含义。
在教学这些新词时有助于拓展孩子们的词汇量,让他们理解和掌握新词在故事中的应用。
STEP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来让孩子们模拟故事中的人物,如Cathy、Mandy等,进行对话,激发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动手动脑,让孩子们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STEP 4:绘画创作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象,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故事的内涵。
3.反思与总结让孩子们围绕故事中的主题,分享他们对本节课的感受和体验。
鼓励他们正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高度赞扬。
三、教学反思教学活动总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逐渐领悟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激发幼儿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不过在教学中仍然有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下面是我对教学过程中需要优化的地方进行一些反思总结:1.对新生词的讲解不够生动、直观、活泼,可以使用图片、动作等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解,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2.教学中对绘画创作的要求过于简单,可以让孩子们表达更多的细节和情感,以更好地表达故事的内涵和主题;3.教学反思和总结环节的时间有些紧张,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为孩子们留出更多时间,让他们自由表达。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草地上的空罐头》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小动物们在草地上发现一个空罐头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动物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幼儿学会通过观察和想象来理解故事。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相互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动物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通过观察和想象来理解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空罐头道具、动物头饰。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出示空罐头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这是一个什么罐头。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动物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故事中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及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实践环节: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并让幼儿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5. 作业布置:教师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并邀请家人一起讨论故事中动物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草地上的空罐头》板书内容:动物们发现空罐头想象力和创造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并邀请家人一起讨论故事中动物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让幼儿了解了动物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幼儿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作业布置旨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延伸至家庭,与家人分享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在课后反思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在讨论和表演环节表现出一定的紧张情绪,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幼儿,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中班优秀主题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

中班优秀主题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草地上的空罐头》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2. 帮助幼儿认识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养成正确的废弃物处理习惯。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
4. 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草地上的空罐头》故事书。
2. 一些废弃罐头和其他废弃物。
3. 一些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
4. 听故事后的讨论题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废弃罐头和其他废弃物,引导幼儿讨论这些废弃物应该如何处理。
并提出问题:你们家里有没有废弃罐头和其他废弃物?你们是怎样处理这些废弃物的?2. 讲故事(20分钟)通过讲述《草地上的空罐头》故事,引导幼儿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废弃物处理的正确方法。
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思考解决方案。
3. 活动一:废弃物分类游戏(15分钟)老师将一些废弃物放在桌子上,让幼儿根据物品的不同属性进行分类。
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展示一个示范,然后让他们独立操作。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4. 活动二:废弃物创作(20分钟)老师将各种废弃物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主题,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引导幼儿进行创作。
创作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展示和交流,欣赏彼此的作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5. 活动三:绘画创作(15分钟)老师准备一些颜料、画笔和纸张,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如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美丽自然风景、绘制自己喜欢的动植物等。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 结束活动(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总结并表达自己的收获。
幼儿园中班语言《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培养幼儿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4.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感知故事内容,体验故事带来的乐趣。
2. 学会生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1. 正确书写生字词。
2. 在口语表达中运用故事中的情节。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草地上的空罐头》。
2. 生字词卡片。
3. 画笔、画纸若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思考:“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2. 讲述故事:教师根据课件内容,讲述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带领幼儿学习并朗读。
生字词:草地、空罐头、狐狸、小鸟、小兔、分享、关爱。
4. 口语表达: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故事中的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如:“草地上的空罐头被谁发现了?”5. 书写生字词: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引导幼儿正确书写故事中的生字词。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
2. 家长协助幼儿正确书写故事中的生字词。
3. 家长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2.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谈谈他们对故事中分享和关爱的理解。
3.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分享和关爱行为。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2. 幼儿在口语表达和书写生字词方面,是否存在困难?如何解决?3. 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改进?八、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幼儿在口语表达和书写生字词方面的进步。
3. 幼儿在家庭中的分享和关爱行为表现。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书写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草地上的空罐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草地上的空罐头》含反思简介本次语言说课以绘本《草地上的空罐头》作为教学素材,让孩子们通过故事情节、图片描绘等方式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次教学对象为幼儿园中班,预计课时为 40 分钟。
教学目标1.了解环保主题和内容;2.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广泛阅读和想象力;3.以课外阅读的方式为孩子们增加见识和知识储备。
教学内容一、导入教师通过描绘一幅草地和空罐头的画面引入课堂,向孩子们提问:“你们知道草地上的空罐头该怎么处理吗?应该怎么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呢?”二、故事情节教师通过阅读绘本《草地上的空罐头》的方式,让孩子们跟随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同时通过绘本图片的描绘刺激孩子们的多元感官的注意力,并养成良好的绘本阅读习惯。
三、情感体验让孩子们通过参与情境搭建、听音乐、讲故事等多种形式,认识生活中各种废弃物、垃圾的危害,并且引导孩子们探索环境保护的方法。
其中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让孩子们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引导孩子们思考环保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1.通过角色扮演、生动的讲解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环保知识,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2.给孩子们创设多种情境,让孩子们围绕“我该如何与环境进行互动”这一主题展开言语交流,培养孩子们的交际能力。
五、反思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让孩子们进行思考和探究,了解全球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同时,也需要我们教师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
总结通过本次语言说课,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环保主题和内容,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于现实生活中各种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把环保意识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学习中去,并且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尝试着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充分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语言教材第三单元《奇妙的物品》中的第六章节《草地上的空罐头》。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故事中的新词汇,掌握描述物品和场景的语言表达,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空罐头在草地上的奇妙经历。
2. 学习并掌握故事中的新词汇和语言表达,如“奇妙”、“绿油油”、“滚动”等。
3.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所学词汇描述物品和场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新词汇和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故事情节,图片卡片,空罐头实物。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草地的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并描述草地的颜色、形状等。
2. 故事讲解(10分钟)讲述《草地上的空罐头》故事,让孩子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关注空罐头的奇妙经历。
3. 例题讲解(5分钟)指导孩子学习故事中的新词汇和语言表达,通过图片卡片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孩子运用所学词汇描述草地上的空罐头,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5. 小组活动(10分钟)孩子们分成小组,用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水创作与故事相关的画作,展示空罐头在草地上的情景。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2. 新词汇:奇妙、绿油油、滚动等3. 语言表达:描述草地和空罐头的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词汇和语言表达,编写一个关于空罐头在草地上的小故事。
2. 答案示例:在一个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个空罐头在阳光下滚动。
它遇到了一只小兔子,小兔子好奇地问:“你是谁?”空罐头回答:“我是一个奇妙的空罐头,我在草地上旅行,看看这个世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理解故事、学习词汇和表达方面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

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优秀语言教材第三单元《奇妙的物品》,具体内容为《草地上的空罐头》。
该章节通过描绘一个草地上的空罐头,引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想象,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罐头的基本特征,学会用词语描述其外观和质地。
2. 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会用丰富的词语描述空罐头,发挥想象力,创编故事。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罐头、草地背景图、词语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草地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草地上的物品,引出空罐头。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词语卡片展示描述空罐头的词汇,如“圆形、金属、光滑、银色”等,引导幼儿学会用词语表达。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空罐头,让幼儿用画笔和水彩在画纸上画出空罐头,并用所学词语进行描述。
4. 故事创编(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编一个关于草地上的空罐头的故事。
5. 小结与分享(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和故事,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草地上的空罐头》2. 内容:描述空罐头的词语:圆形、金属、光滑、银色等。
空罐头画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草地上的空罐头,并用词语描述其特征,创编一个关于空罐头的故事。
2. 答案示例:画作:一个银色的圆形空罐头放在草地上。
描述:这个空罐头是圆形的,金属质地,表面光滑,颜色是银色的。
故事:有一天,小兔子在草地上捡到一个银色的空罐头,它把空罐头带回家,和朋友们一起玩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观察其他物品,学会用词语描述,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语言新课程标准教材语言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中班语言讲述活动:草地上的空罐头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语言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锻炼大脑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增加自信心、提升自身魅力,并增加就业中的竞争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中班语言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清楚讲述画面内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2、让幼儿从故事中接受和体验到环保意识,从小学会爱护环境,并做到废物利用。
(这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四幅,幼儿人手一套图片,空罐头做成的手式艺品(若干个)
活动过程:
根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注意不稳定性,我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教法:
a、兴趣激励法;
b、语言提示法;
c、直观教学法;
d、视听结合法等多教学方式进行,以此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说学动程序:
根据中班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及此次教材的特殊性,我设计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作品展示,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罐头制成的手工艺品,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漂亮的东西,大家想看吗?(说明: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创设了一种宽松的氛围,在活动室的展台上摆放了不同类型的空罐子做成的手工艺品。
如:这个罐头小博士、这个坦克大炮,还有这架航天小飞机等,来吸引幼儿对空罐子的注意和兴趣。
)
2、通过提问导入下一环节:“你们知道吗,这些漂亮的东西都是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呢?”对,是空罐头。
老师能把这些空罐头做成许多好看、好玩的东西。
那么小动物们能把空罐头做成什么呢?大家想不想看看。
”让幼儿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下一环节。
第二环节:出示挂图,大胆想象画面内容。
出示图一:呀!发生了什么事?空罐子砸到了谁呀?它疼吗?你从哪看出来?我们来学学小猪被砸后的感觉。
(教师可提示幼儿从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去表现)出示图三:空罐子又被谁看到了?它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它这样做对吗?
出示图四:最后空罐头被谁看到了?它们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它们这样做对
吗?
(这个环节通过教师一系列开放性的提问,大大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引导幼儿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都表达出来。
这也正符合了《纲要》所反映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案的环境)
第三环节:完整欣赏做事,动手操作小图片。
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通过视、听、操作三者结合,让幼儿更好的理解画面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另外,在幼儿欣赏故事的基础上,教师还可提出疑问:如果是你看见了草地上的空罐头,你会怎么做?从而让幼儿明白“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道理”在幼儿的畅所欲言中完成了此教学活动的难点。
第四环节:制作“我用空罐头做什么xx?”
这一环节是此次教学活到的延伸。
像罐头这类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的随意丢弃又会造成成环境的污染。
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
在此次活动中我让幼儿进行大胆的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真正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
(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到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的提高。
本次活动的延伸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直接参与操作活动的过程,使幼儿对废旧物品的利用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