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范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范文一、需求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前,首先需要进行细致的需求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开发工作。
师生需求方面,老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往往存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老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科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
学生需要能够获得符合自身学习需求和兴趣的课程设置,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程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根据学校的特色和教育理念,结合师生需求进行精心设计。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课程目标: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各个单元的具体目标,确保课程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
2. 制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设计课程评价:设计合适的课程评价方式,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施方案校本课程的实施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在实施课程时,需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以下是一些实施方案的建议:1. 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课程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任务,实施科学的课程管理和评估,确保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2. 定期进行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教学培训和专业支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3. 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建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四、总结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密切合作。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第1篇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校本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校本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1. 深入挖掘学校特色,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
2.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
4.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评估。
2. 设立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具体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 设立教师培训小组,负责组织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
四、课程开发1. 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需求,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依据。
2. 目标确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方向。
3. 内容设计:根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注重学科融合,体现校本特色。
4.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如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等,提高教学效果。
5. 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课程实施1.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2. 教学安排: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
3. 教学指导: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指导,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
4. 课堂教学:教师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5. 评价反馈:及时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大资金投入,为校本课程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
3.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6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所以我校要依据____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西安丰镇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
根据本土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
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习操作。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教学需求,由学校自行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1.需求分析:首先,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习惯,以及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确定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向和重点。
2.教师团队建设:学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这个团队需要包括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教学设计师等,他们应该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
3.课程设计:校本课程的设计需要符合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课程设计要注重跨学科融合、问题驱动、实践性和创新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4.资源整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校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等,为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5.评估和调整: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1.教师培训:在校本课程实施之前,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课程设计的理念和目标,掌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选课: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的校本课程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课程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践、社会实践、项目研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4.教学管理: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教学质量。
5.成果展示: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注重学生的成果展示,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培养,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践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学校决定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目标1.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针,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着力点。
2.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探究与发现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开发多层次、多类型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4.立足逐步开发、不断完善的原则建立校本课程体系,培养一批复合型、研究型教师,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原则1.互补性:通过开发校本课程,补充和拓展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2.多样性:校本课程的设置力求丰富多彩,可供学生充分选择。
3.主体性: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与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发优化课程体系。
三、校本课程体系1.走进家乡系列。
课程目标是了解历史史实,学习地域文化特点,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历史教研组可选)2.学习拓展系列。
课程目标是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学科竞赛。
内容可选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研组可选)3.生命教育系列:课程目标是形成珍惜个体生命的意识并学会保护自己,提升生命发展的质量。
如安全教育、生存教育、法制教育等(政教处组织开发,可选)。
4.科学素养系列:课程目标是拓展学生科学知识视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如计算机软件开发、天文观测、环保、化学、生物工程等等。
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贴近现实生活,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最新)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目的。
依据各个学校不同的教育哲学与资源条件,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
同时,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的内容相应地表现出开放性和拓展性。
根据课程的发展功能将其分为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三类。
1、基础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是指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
它和国家课程的范围大体一致。
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基础性课程由学科知识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构成。
其中学科知识课程开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内容的更新,采取的方式常是改编、新编或拓编。
其次是对课程结构的革新,它包括:学科知识分层建构,学科知识横向整合。
学习策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它使学科知识具有知识的可再生长性和技能的可再发展性,从而完整地体现出基础性课程的特点。
学习策略课程分为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
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包括选择性注意策略、记忆学习策略、组织学习策略、精加工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等。
这种策略适合任何课程和形式的学习,不与特定知识领域相联系。
学科学习策略指与特定学科紧密结合,适应专门知识学习的策略。
如应用题解题策略、朗读策略、英语学习策略、化学实验策略等。
学科学习策略直接与学科联系,并具有"生成性"特点,因此应成为学校基础性课程中开发的重要内容。
2、丰富性课程丰富性课程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
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五类。
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如武术、乒乓、排球、篮球、足球、体操等,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保健观念。
这类课程的开发一方面要重视活动方式多样化,另一方面提倡活动参与大众化。
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案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如何打造一套既实用又有趣的校本课程。
别的不说,先把思路打开,咱们一步一步来。
咱们得明确一下校本课程的定位。
这个课程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它得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体现学校的特色,还得满足学生的需求。
所以,第一步就是调研。
一、调研与分析1.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以及现有的课程体系。
2.调研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3.分析周边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社会资源等。
就是设计课程了。
二、课程设计1.确定课程主题:根据调研结果,选择一个具有学校特色且符合学生需求的主题。
2.制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要达到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3.设计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设计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
现在,课程设计得差不多了,咱们来看看实施方案。
三、实施方案1.确定师资力量:根据课程需要,选拔具备相应教学能力的教师。
2.培训教师: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3.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4.配置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践基地等。
5.实施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
当然,光有这些还不够,咱们还得关注课程的实施效果。
四、课程评价与反馈1.建立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2.收集反馈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分析反馈信息: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
4.调整课程内容:根据反馈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
好了,现在咱们把整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都梳理了一遍。
但别忘了,这只是一个起点,还有更多的工作等着我们。
五、持续优化与改进1.定期评估课程效果:确保课程始终符合学校教育理念和学生需求。
2.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保持课程的活力。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与地位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从理论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主要是课程方案中的选修课程;二是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三是其它学习领域中相关科目或模块及其具体内容。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认真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在明晰学校办学宗旨、育人目标的情况下,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中心,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进步与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
要求学生整体参与。
课程实施既坚持教育目标的整体优化,又考虑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整体协调。
2.主体性原则。
让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以生为本原则。
课程设计要立足学生的学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运用相应的方法,施以相应的教育,为学生健康而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课程保障,使每个学生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其特长。
4.民主参与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要创造机会,鼓励师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课程建设。
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参与,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课程资源和课程特色培育。
5.量力而行原则。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进行独立、合作开发和研究。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1.选用和改编。
即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开发。
在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各课程中发现最能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能适应本地区、本校及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题材,挖掘相应的课程资源,设计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课程单元。
也可借鉴、移植其他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
2.新编和重组。
即在国家课程计划给学校留出的空间内对校本课程进行自主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1. 概述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的详细指南,包括目标、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估与反馈等方面的内容。
2. 目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水平;•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改进。
3. 需求分析在开发校本课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教育需求。
3.1 学校需求校本课程开发应该符合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和教育改革方向。
在分析学校的需求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学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发展方向。
3.2 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需求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学生需求的信息:•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学生进行访谈;•组织学生代表参与课程开发讨论。
4. 课程设计校本课程的设计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来进行。
4.1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设计的核心。
在设计课程目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思维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4.2 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教材和学习资源。
可以结合学科课程和跨学科的内容来设计课程。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内容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的关联性。
5. 教学组织与管理校本课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是实施课程的关键环节。
5.1 教学方法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草案)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透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用心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二、开发目标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的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潜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实现目标多元资料宽泛,用心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潜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潜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料1.基础性课程:《‘五个一’养成教育》、《古诗词鉴赏》、《智力数学》等。
2.丰富性课程:《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化学与健康》、《探索自然》等。
3.发展性课程: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用心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
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潜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取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透过超多的创造性劳动,自编或选编校本课程教材。
学校主要是审核、并适当资助教材的刊印整理,保证校本课程教材的科学、合理、有效。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㈠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㈡进行前期论证1、结合现有资源,透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征集教师的意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体科目及资料。
2、就即将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考察所开发的课程是否贴合学生及家长的意愿与需要,如贴合需要的,学校负责可行性论证;如不贴合的,则取消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第1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 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2. 目标(1)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2)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组织与管理1. 组织机构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具体成员如下:组 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 员: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2. 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制度,确保课程质量。
(2)明确各部门职责,协同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3)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与反馈,持续优化课程体系。
三、课程开发1. 课程理念(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注重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强化实践性、探究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课程内容(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提高课程适应性。
(2)学校特色课程:结合学校文化、师资、设施等资源,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3)学生个性化课程: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课程。
3. 课程体系构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模式(1)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评价(1)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3. 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2)鼓励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篇1一、基本理念明德兴华中学在“文化立校,特色办学”思想的指引下,贯彻实行“全面+特长”的培养模式,追求高品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学生,争取让每一个孩子带着一门特长走出校门,为孩子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
二、课程目标1、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增进学生对祖国、对湖南、对学校的认识和了解,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乡的建设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2、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引领学生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关注学校的发展,增强社会、集体生活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心理品质的养成。
4、增强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5、加强学校教学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开发原则1、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育内容应及时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趋向,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深造和工作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2、地域性和个性化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具体地区、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当地或学校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或学校文化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3、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有可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4、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
校本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或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精选内容,合理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8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第一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课程开发背景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创办于1988年,位于常州市火车站东,历经几代人艰苦的努力,学校规模由小变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质量也逐步提高。
近年,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
新课程改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更为学校的发展带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学校认识到要发展务必进行创新,务必努力探索贴合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育人途径。
我们学校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以艺术为抓手,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给学生有足够的时空去选取和创新,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
在学校领导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学校一致决定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开发剪纸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料,原因有以下几点:1。
学生好动、爱玩,个性喜欢动手。
学生喜欢用自我的作品反映童年的生活,用自我的作品反映对客观世界、自身生活的认识,用自我的作品表达自我的情感。
剪纸正好利用了这一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2。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要能促进学校文化的构成。
从1988年起,学校利用美术教师的资源,开设了学生剪、刻纸兴趣小组。
学生兴趣浓厚,剪、刻纸水平日渐提高。
学生剪、刻纸作品先后在市少年宫、省美术馆、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英国、捷克等地方展出,并且结集出版,具有必须的基础,内部条件十分成熟。
社区内有许多民间剪纸爱好者,喜爱用剪纸作品美化家庭和社区环境。
开发剪纸课程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3。
剪纸历史悠久,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学习,是每一所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融民族性、时代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的剪纸,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初学就可在剪纸创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同时,剪纸创作过程的情趣性、实践性、表现资料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带给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
1.需求调查:第一学期第1-2周。
2.目标确定与方案设计:第一学期第3-6周。
3.实施与试点:第一学期第7周至第二学期第8周。
4.评估与优化:第二学期第9-12周。
七、预期成果
1.形成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流程。
2.培养一批具备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
3.开发出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1.加强政策支持: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地位,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2.培训与指导:组织教师参加课程开发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指导。
3.资源共享: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4.激励机制: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奖励基金,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
5.质量监控: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课程质量。
2.培养一批具备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教师团队。
3.提高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
4.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八、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风险:课程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资源不足、教师参与度不高、课程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应对措施: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合理分配资源,确保课程开发需求得到满足;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课程质量。
4.提高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
八、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风险: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资源不足、教师积极性不高、课程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应对措施:加强政策支持,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课程质量。
2.风险: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学生、家长满意度低等问题。
应对措施:充分调研,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学生、家长需求;及时收集反馈意见,调整课程方案。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篇1)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理解“奇观”的意思)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放录像(潮来时一段)。
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
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4)出示“闷”:里外结构。
组词:闷雷。
读音:è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模板
一、前言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学校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四、课程设置1. 课程类别: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2. 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
- 选修课程:书法、绘画、摄影、舞蹈、音乐、戏剧、武术、科技制作、心理健康教育等。
3. 课程安排:每周安排一定的课时,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五、课程开发原则1. 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 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意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多样性原则: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 实践性原则: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课程实施1.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开发能力。
2. 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校外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3. 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校本课程进行定期评估,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方法。
七、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经费保障: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项经费,确保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规范课程开发流程。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8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一、指导思想二、课程目标1、力争用一年的时间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初具雏形。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3、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课程要求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要,分别开发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
即七年级为低年级层次;八年级为中年级层次;九年级为高年级层次。
2、课程的组织形式以活动形态为主,课堂交流为辅。
3、同年级学生可打破班级界限,按照自愿组合原则选题学习、开展活动。
4、实施课程的教师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四、课程内容《英语口语交际》共分三大块:第一块为〈口语交流与对话〉(适用于七年级);具体内容包括:简单对话练习、小组合作交流、日常用语等。
第二块为〈口语广角〉(适用于八年级);具体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与对话、完全式英语交流、合作性问题探究等。
第三块为〈开放式口语教与学〉(适用于高年级组)。
具体内容包括:校园口语交际、家庭社会口语交际、特定场合口语交际等。
五、实施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与操作技能的训练。
2、分层递进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课题或活动方案进行学习。
4、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为本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创新性原则: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技术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课程管理成立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组长:副组长:组员:相关教研组组长(一)需求论证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上报县进修学校审议,经同意后定稿。
3、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确定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学校特色以及课程改革要求等方面的考虑,由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是一个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的示范性内容。
一、目标定位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必须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需求,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学生发展:校本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2.促进学科融合:校本课程要以学科融合为基础,通过跨学科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3.发展学生个性:校本课程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遵循以下步骤:1.需求分析:调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了解学校特色和优势,确定开发方向和重点。
2.制定教学标准:根据学科标准和素养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3.课程设计:根据教学标准,设计课程的内容框架、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等,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
4.编写课程材料:根据课程设计,编写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课程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1.师资培养:培养教师的跨学科和课程开发能力,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热情。
2.教学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包括教室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等,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3.管理与评估:建立校本课程的管理体系和评估机制,监督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评价与反馈校本课程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表现,将主要评价指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通过作业、考试和项目等方式进行评价。
2.创新思维: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对学生的项目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评价。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6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课程目标:学生方面:激发学生参与花样跳绳学习的热情, 要让学生“爱跳绳、会跳绳、跳好绳”, 让学生掌握花样跳绳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并能在日常锻炼中加以运用。
同时提高学生体能、自主锻炼的能力与环境的适应能力, 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良好的思想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及高尚的团队精神, 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 使体育锻炼伴随他们的一生。
课程实施办法与课时分配:课程实施采用体育课教学和活动课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每班每周利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花绳教学, 下午的活动课全校统一进行花绳练习。
课程评价:一、开发花绳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是体育新课程和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为我们确定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培养主线,以“快乐体育”____教学全过程的改革思路。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____中指出,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因此, 学校开发花绳校本课程是体育新课程的要求, 也是全面开面体育阳光运动的要求, 同时还是园区教育局开展“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实践意义:1.从身体方面来说, 可以有效增强肺活量, 促进血液循环, 使学生的身体更健壮。
2.从心里方面来说, 跳绳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自信心, 提升承受力。
3.从伦理方面来说, 能让学生养成自律习惯,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从智力方面来说, 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和节奏感。
理论价值:1.肩负增强学生体质的“使命。
”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寄予希望的下一代接班人的身体状况下降到令人担忧的地步, ____联合发文, 号召在全国中小学生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要求每天锻炼一小时, 因此, 花样跳绳肩负增强中小学生体质的“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一、开发及实施背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
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关系,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从小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以动促学,发展能力通过学校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学会交流与分享、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在自己所调查研究的领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3.开放多元,崇尚个性: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要注意充分发掘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和服务资源,服务于课程改革。
4.学有所长,追求实效:学校不强调每门课程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学有所思,注意结果的有效性、针对性。
四、课程类型:1.学科纵深拓展课程立足学科体系,就学科与实践的结合上纵深拓展,开发诸如《生活中的化学》、《生活中的数学》等等。
2.活动类课程将学校各项活动整合,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课程,一体化推进学校各项活动有效开展,如《走出校园》、《学校艺术节》、《学校科技节》、《学校体育节》、《学校读书节》。
3.德育类课程以做人求知为主线开发德育课程。
4.开学课程5.毕业课程6.特色课程如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确定了以“体验社会,亲近自然,了解历史”为主题的研究内容。
确定以“本土三名”即“本土名人知多少”“本土名胜知多少”和“本土名产知多少”的开发利用作为切入点,依托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特色学校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材编写要求:1.教师要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①自编教材;②选编教材;③选用优秀教材;④拓宽现有教材。
2.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内容组织要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内容编排应尽力图文并茂,并通过简要案例、对比分析、逻辑演绎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内容。
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
3.教材编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关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材内容的互动性和生成性。
4.要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等教育资源。
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一)建立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职责1.成立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职责: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制定相关条例,加强管理和培训。
2.教导处、教科室职责:(1)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组织教师申报课程。
(开设学校课程的教师,须填写申报书,撰写课程介绍,编写所开设课程的教案。
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2)组织学校课程开发学术委员会成员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做出评价意见。
(3)提供课程菜单和课程介绍,组织落实课程表等工作。
(4)负责建立学校课程授课教师档案,负责建立学校课程学生档案。
3.各级部职责:(1)开展学生选课指导,负责指导学生选择科目。
(2)负责向授课教师提供上课学生名单,协调、管理小组活动。
(3)建立学生选课登记表,记录学生学校课程学习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依据。
4、教研组职责:(1)组织落实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和实施工作。
(2)指导并选编校本课程。
(3)召集成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实施、编辑。
(4)总结本组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
5、授课教师职责:(1)撰写校本课程教案。
(2)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处随机听课、测评。
(3)教师组织活动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6、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需把好以下几关(1)各年级段设置的校本课程,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
(2)任课教师要通过选编、自编教学内容等形式形成校本课程教案。
(3)校本课程一经开设,课程实施的老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学校安排的课程表授课,不许随意删减课时或被其它任何内容、形式所占用。
(二)学校课程的实施1、实施流程。
(1)选课教导处、教科室在学期开学前一周,公布每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方案及授课教师,供学生选择。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选课志愿表。
教科室对学生的志愿表进行统计汇总。
(2)排课校本课程每周四安排一课时,一学期按18周安排。
在公布课表的同时,要公布授课教师、学习地点。
(3)上课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校本课程教学组织的要求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要建立临时班级,安排好座次表,选出一名课代表,协助授课教师做好学生考勤、作业完成等工作。
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学生上课采取走班制,根据教师的要求,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4)考核每一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向教导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
对学生的考核可采用测试、小论文、实验、设计、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学期成绩考核之中。
2、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对学生的选课要科学引导。
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讲清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意义,要求所有学生参加选修课程,级部主任、班主任协调指导选课,做到“指导不包办,放手不放任”。
(2)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教师要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认真组织教学过程,加强学生管理,加强与班主任老师的联系,及时反思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
(3)学生要认真上课。
按时出勤,遵守班级常规,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及考核要求。
学生校本课程的评价结果记入学藉档案,成绩优异者优先评优。
(4)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调研和监控。
学校课程管理与实施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调研和监控。
通过听课、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效果、学情分析等方面,全面分析该课程的实施质量和学生的认可程度,及时反馈,并为校本课程的后续开设提供决策依据。
七、学校课程的评价为了保证学校课程的开发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价:课程教案、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
课程教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收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等等。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听课、查阅资料、问卷、座谈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归入业务档案。
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座谈的结果,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A|B|C|D)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学分管理相关评价表格。
评价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八、保障措施1.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和学校课程建设小组。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学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对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研究经费的及时划拨,加强校园环境改善,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和校园网站建设,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4.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学校课程提供保障。
利用网络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学校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