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doc

合集下载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一、简介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导致关节痛、红肿、灼热感、关节变形、无力等症状。

可以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有时会导
致慢性伤害。

风湿性关节炎不仅会影响被确诊患者的健康状况,还可能影
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二、早期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诊断起来也比较困难。

但早
期诊断可以有效控制病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为此,医生会通过一系列
综合检查对患者的关节、肌肉和全身进行检查,以确定关节炎的诊断和病
情演变。

早期诊断还包括血液检查和X线检查。

三、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患者可以服用抗炎药物、抗风湿药物、镇痛药和激素
类药物等,以减轻疼痛和控制炎症。

2、物理疗法:热疗、冰敷、按摩等,以及膝关节复位术、膝关节针
刺疗法和关节功能锻炼等,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活动能力,同时缓解疼痛。

36 风湿病科。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6 风湿病科。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6 风湿病科。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尪痹是一种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由风寒湿等邪气客于关节,气血痹阻所致。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XXX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10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在中医证候诊断方面,风寒湿痹证表现为关节疼痛,重者有肿胀,XXX偏盛者痛处游走不定,寒邪胜者关节冷痛,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濡或滑或弦紧。

湿热痹阻证则表现为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痰瘀痹阻证则表现为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肝肾不足证表现为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畏寒喜暖,临床常伴气血亏虚可有乏力,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在治疗方法方面,针对不同的证候,中医采用不同的辨证论治方法。

对于风寒湿痹证,治疗方法是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对于湿热痹阻证,治疗方法是清热解毒,祛湿通络。

对于痰瘀痹阻证,治疗方法是化痰活血,通络止痛。

对于肝肾不足证,治疗方法是补肝肾,滋阴养血,通络止痛。

1.风湿痹阻证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推荐方药:对于风湿偏盛者,建议使用羌活胜湿汤加减,包括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川芎、秦艽、桂枝、青风藤等。

对于寒湿偏盛者,可以选择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包括制川乌(或制附片)、桂枝、赤芍、生黄芪、白术、当归、生薏仁、羌活、防己、生甘草等。

当然,也可以选择中成药具有同等功效。

中药泡洗:根据患者的证候特点,选择祛风散寒,祛湿通络的中药,煎煮成200ml,使用中医泡脚桶,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度,浸泡数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概论】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俗有骨痹、历节风之称。

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常呈对称性,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发僵,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为关节畸形。

【诊断标准】1、晨僵至少1小时,持续至少6周。

2、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5、手X线的改变。

6、皮下结节。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定度>1:32。

以上7条中具备4条或4条以上即可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功能分级标准】I级:日常活动不受限。

Ⅱ级:有中等强度的关节活动受限,但能满足日常活动需要。

Ⅲ级:关节有明显的活动受限,患者不能从事大多数职业或不能很好地照料自己。

Ⅳ级:丧失活动能力或被迫卧床或只能坐在轮椅上。

【X线分期】I期:正常或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关节端骨质疏松,偶有关节软骨下囊样破坏或骨侵蚀改变。

Ⅲ期:明显的关节软骨下囊性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半脱位畸形。

Ⅳ期:除Ⅱ、Ⅲ期改变外,并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证候】1、湿热痹阻证主症:关节肿痛而热,发热,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口渴,汗出,小便黄,大便干。

舌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

2、寒湿痹阻证主症: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口淡不渴,恶风寒,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3、肾气虚寒证主症:关节冷痛而肿,肢冷不温,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面色咣白,精神疲惫,腰膝酸软。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

4、肝肾阴虚证主症:关节肿胀疼痛或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次症: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咽干,潮热。

舌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弦。

5、瘀血痹阻证主症:关节肿胀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病程记录模版

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病程记录模版

首次病程记录2021年12月11日 09:00病例特点:1、姚淑华,女,67岁,农民。

2、主诉:四肢关节对称性肿痛9年,加重1月。

3、现病史:患者自诉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痛,于市人民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9年来间断行针刺、拔罐、外贴膏药、口服中药、西药〔具体不详〕治疗,病症时轻时重,多于劳累及遇寒遇冷时诱发或加重,渐出现双踝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肿痛,晨僵常约1小时以上。

于1月前劳累后出现肘膝关节以下肿痛明显加重,未行其他特殊处理。

今来我院就诊,门诊遂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收入院。

病程中偶见全身低热,精神、睡眠、食纳差,二便尚可;体重有所减轻,常感乏力。

4、既往史:既往无其他特殊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献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传染病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5、体格检查:T36.4℃、P82次/分、R20次/分、BP150/10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疼痛病痛苦面容,扶入病房。

舌淡苔白脉沉细。

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心肺腹未查见异常。

四肢关节肤色、肤温正常,双腕关节、双手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双膝关节、右踝关节Ⅰ°肿胀,压痛〔+〕,左踝关节Ⅱ°肿胀,压痛〔+〕,关节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以双腕关节以下为甚,余关节无明显肿痛。

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6、辅助资料:无。

拟诊讨论: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因“四肢关节肿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主症入院,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多年,属中医“尪痹〞范畴。

老年女患,久病体虚,正气缺乏,气血虚弱,肌表腠理疏空,恰值冬天寒冷之时,复感三邪,寒湿偏胜,内合肝肾二脏,筋.骨同病,其人尫羸,难以行走,活动不利,结合舌苔脉之象,与“肾虚寒盛〞相符,治宜补肾祛寒,益气通络,强筋健骨。

2、中医鉴别诊断:与“痿证〞鉴别,本病见肢体软弱无力,多无疼痛病症,日久不用导致肌肉萎缩等症,与本患者病症不符,可不考虑。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简介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

制定适当的诊疗规范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至关重要。

诊断标准
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应基于以下标准:
1. 关节痛和肿胀,在至少一个关节持续6周以上;
2. 体检发现关节炎特征,包括关节红肿、活动受限、压痛等;
3.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
4. 排除其他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等可能疾病。

诊疗规范
1. 基本治疗:
- 了解病情、提供疾病知识和心理支持;
- 躯体活动和关节功能锻炼;
- 管理并改善疼痛;
- 提供适当的辅助器具。

2. 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缓解疼痛和炎症,长期使用需要注意副作用;
- 糖皮质激素:短期内缓解炎症和疼痛,副作用较多请谨慎使用;
- 疾病修饰性抗风湿药物(DMARDs):具有改善关节炎症和结构损害的作用,如甲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等;
- 生物制剂:用于治疗严重的关节炎,如抗肿瘤坏死因子生物制剂。

3. 外科治疗:
- 关节镜手术:用于关节清理和修复;
- 关节置换手术:对于无法保留的关节,可以考虑关节置换。

随访和评估
患者治疗后需要定期随访和评估,以确保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风湿性关节炎诊疗规范的简要介绍,详细的诊疗规范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最新临床指南制定。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规划方案.docx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规划方案.docx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一、病名1.中医 ----痹证2.西医 ----风湿性关节炎二、定义1.中医 ---- 由于素体虚弱,营卫不固,复感风寒湿邪,流注经络关节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关节活动失灵而形成的。

2.西医---- 由A 组链球菌的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关节结缔组织的急性炎症,以不规则的轻至中度发热,游走性、非化脓性炎症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反复发作并能够涉及心脏 [1] 。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2] 。

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患者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同典型的患者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 2~4 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

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三、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988):(1)病史:病前多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2)症状:四肢大关节(腕、肘、肩、踝、膝、髂)游走窜痛或肿痛。

(3)体征: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或热痛、活动受限、部分病例可兼有低热、环形或结节性红斑,以及心脏病变等。

(4)实验性检查:活动期血沉一般多增快,非活动期多正常。

ASO 阳性(在 1 :600 单位以上),有的白细胞增多。

如 ASO 阴性(在 1:400单位以下),必须有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的现症,否则不能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5)X 线检查:受累关节仅见软组织肿胀,无骨质改变。

预后:缓解期或治愈后,受累关节不留畸形。

分级量化标准主要症状受累关节疼痛受累关节功能实验室检查ESR20~ 40mm/1h 较轻,不影响日常ASO 在 1 :600 单轻活动轻度受限生活位以上ESR40~ 80mm/1h 较重,影响日常生ASO 1 : 600-800中活动明显受限活单位以上ESR>80mm/1hASO 疼痛严重,肿胀明1:800-1000 单位重活动困难显,常无法忍受以上(2)中医证候诊断四、临床治疗(一)辩证治疗(二)五、预防调摄六、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标准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之疗效标准拟定:治愈:受累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血沉快者降至正常,抗“ O”高者降至正常;显效:受累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血沉快者降至正常,抗“O”高者降至正常;好转:受累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相关实验室检验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好转,相关实验室检验无改善。

风湿性关节炎(单纯性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风湿性关节炎(单纯性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风湿性关节炎(单纯性风湿性关节炎)中医
诊疗方案
概述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是由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的疾病。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方法主要包括调理气血,祛除湿邪,舒筋活络等。

中医诊断
1. 脉象:脉浮而滑,或脉细而沉。

2. 舌象:舌苔白腻,舌体胖大。

3. 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时更加剧烈。

症状可轻重不一,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中医治疗方案
1. 按摩和理疗: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促进气血运行,缓解
肌肉的紧张和关节的僵硬。

2. 中药汤剂:配制一些中药汤剂,例如桂附地黄丸、温经汤等,以祛除湿邪、调理气血。

3.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改
善关节症状。

4. 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伸展运动、关节活动等,以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

注意事项
1. 避免着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保持温暖,避免受凉。

2. 合理饮食:饮食上宜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 积极治疗其他疾病:注意及时治疗其他疾病,避免诱发或加
重风湿性关节炎。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中医诊疗方案的一般性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建议就医前咨询专业中医医师,以获得针对个体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1. 引言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该疾病会造成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 诊断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根据是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关节活动受限等,通常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

实验室检查方面,常见的指标包括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和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nti-CCP)等的阳性率。

3. 初步治疗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初步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3.1 药物治疗3.1.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NSAIDs可以有效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反应,但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程和改变关节结构的进展没有明显影响。

3.1.2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控制关节炎的活动,但长期使用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仅适用于短期控制疾病活动或严重关节炎的患者。

3.1.3 疾病修饰性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DMARDs是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羟氯喹等。

DMARDs可以改善疾病活动、减轻关节炎症状,并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

3.2 非药物治疗3.2.1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通过运动、按摩、热敷等手段,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3.2.2 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也可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睡眠等。

风湿病科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版

风湿病科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版

风湿病科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版一、辨证分型:1.寒湿凝滞型:疼痛局限于关节,固定不移,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出现畏寒、腹泻等寒湿症状。

2.湿热侵袭型:疼痛较重,急剧发热,关节红肿,疼痛较重,口燥咽干,尿赤便秘等湿热症状。

3.气血两虚型:关节疼痛较轻,活动不受限制,常伴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色苍白等气血亏虚表现。

二、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尪痹的原则主要是祛寒湿、清湿热、补益气血。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寒湿凝滞型治疗:(1)祛湿疏通:应用温经解表的中药如防风、羌活、独活等,可以缓解疼痛。

(2)祛寒湿气:可选用温阳固表的药物如桂附地黄汤,能温经散寒,祛湿软坚。

(3)活络透疹:采用透疹化湿的方法如艾绞敷贴在患处,促进湿邪的排出。

2.湿热侵袭型治疗:(1)清湿热利水:选用清凉泻火的中药如藿香正气水,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2)活血祛湿:采用活血化瘀、散寒湿的药物如川芎、威灵仙、紫背海桐子等,可以消除湿热。

(3)清热解毒:应用清泻热毒的中药如排脓散等,能清热解毒、消散壅滞。

3.气血两虚型治疗:(1)益气补血:应用补益气血的中药如黄耆、党参、当归等,可以补充体内气血不足。

(2)温肾壮阳:选用温肾阳、祛风湿的药物如肉苁蓉、桂附地黄丸等,补益肾气。

(3)通络止痛:采用通络活血、舒筋止痛的中药如莪术、延胡索、红花等,可舒筋活络,改善疼痛。

三、其他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可采用寒湿体质调理和活血通络的穴位如肾俞、肝俞、脾俞、足三里等,以及推拿疗法,达到祛寒湿、活血通络的效果。

2.热疗:采用外敷热敷、理疗仪或红外线照射等热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总之,风湿病科尪痹的中医诊疗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不同的辨证分型来进行治疗,既要祛除病因,又要改善症状。

中医诊疗方案结合针灸疗法、热疗等物理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尪痹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但在进行中医治疗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且根据自身病情合理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临床分析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临床症状较复杂的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难治愈性疾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痛、皮温升高、关节屈伸不利、关节畸形等症状,且多病程较长,缠绵反复,致残率高。

文章从类风湿关节炎的慨念,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来阐述。

并结合实际临床案例来分析。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临床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小关节滑膜所致的关节肿痛,继而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因严重骨质破坏、吸收导致关节僵直、畸形、功能障碍。

在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24-0.5%,女性多于男性,约2-3: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50岁最多。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常人,约有41%患者发病1年后就出现骨质破坏,50%患者10年后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缺陷。

由此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病多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致残率较高,预后不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

一、概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关节的进行性破坏为特征。

其发病率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0.5%-1%,在我国约为0.3%,有近400万患者在疾病早期多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随着病情发展过程中骨质的不断破坏,晚期则会出现关节僵硬和畸形,关节功能丧失,股体功能废用,是造成我国人群劳动力丧失和致畸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

除了关节病变以外,RA还可有关节外表现:主要包括骨质疏松和血管炎、血液系统损害、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掌、腕、足趾等关节最常见。

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完整word版)骨痹(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完整word版)骨痹(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骨关节炎诊疗方案(2017 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西医诊断标准参考1995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骨关节炎分类标准及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骨关节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由于发病部位、症状、体征的不同,骨关节炎的分类标准分为:手骨关节炎分类标准、膝骨关节炎分类标准、髋骨关节炎分类标准。

(1)骨关节炎放射学病情分级标准(Kellgren 和Lawrence 法分5 级)0 级:正常。

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U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川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显,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W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2)骨关节炎功能分级I级:可作各种活动。

U级:中度受限,虽有1个或多个关节不适或活动受限,但仍可从事正常活动。

川级:明显受限,只能生活自理,但不能从事一般活动。

W级:卧床或坐卧,生活不能自理。

二、治疗方法西药治疗关节肿痛较甚时,根据《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可酌情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和发病诱因。

运动康复参考《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康复治疗应个体化,可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病变部位及程度选择慢走、水疗、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抬腿训练股四头肌、静蹲训练等合适的康复方法。

中医医疗技术1. 中药离子导入: 以制川乌、制草乌、透骨草、伸筋草等药物为处方,用50° 左右白酒浸泡45天制成中药药液,将药液均匀涂抹于纱布衬垫,然后将纱布衬垫置于病变关节,经直流电感应电疗机离子导入治疗患处,1次/ 日,14 天一疗程。

2. 针法:根据病情选取最舒适的体位,辨证循经取穴或局部取血海、犊鼻、肾俞等10〜20穴,随证施法,留针30分钟,1次/日,14天一疗程。

3. 灸法:根据病情选取合适的体位,选取血海、犊鼻、肾俞、足三里等穴位随证加减,可使用艾灸盒,每次约5〜15分钟,每日一次,14天一疗程。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计划病例书写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计划病例书写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计划病例书写
一、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长期反复性关节肿痛,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小关节易受累。

2.体格检查:小指、拇指等多节关节肿胀,肩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肿胀。

3.线检查:关节间隙缩窄、关节周围缺陷等。

4.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血清片蛋白降解酶升高。

巨核细胞数量增多。

二、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诊疗计划:
1.药物治疗:美沙黄片每日2 ,口服,长期使用,监测肝功能。

2.物理治疗:中温敷治疗,局部热敷,运动疗法。

3.手术治疗:严重部位关节手术置换。

4.定期复诊,1个月1次,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计划。

5.体检项目:肝函数,血常规,反应蛋白。

3个月1次。

6.解释病情,指导其生活方式,适当锻炼,合理饮食。

7.如有不适症状或并发症需及时告知医生。

8.关注并发症预防,防治感染等。

九、 : 通过综合治疗,病情可获得控制,生活质量可提高,症状可缓解,阻止关节损坏及残疾发生。

需要长期随访和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doc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doc

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方案一、病名1.中医 ----痹证2.西医 ----风湿性关节炎二、定义1.中医 ---- 因为素体衰弱,营卫不固,复感风寒湿邪,流注经络关节而致使气血运转不畅,关节活动失灵而形成的。

2.西医---- 由A 组链球菌的免疫复合物惹起的关节结缔组织的急性炎症,以不规则的轻至中度发热,游走性、非化脓性炎症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有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频频发生并可以波及心脏 [1] 。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响性疾病 [2] 。

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有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体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患者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一样典型的患者仅有关节痛苦而无其余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 2~4 周减退不留后遗症,但常频频发生。

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意脏瓣膜病变。

三、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依据昆明全国中西医联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订正的诊断标准(1988):(1)病史:病前多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2)症状:四肢大关节(腕、肘、肩、踝、膝、髂)游走窜痛或肿痛。

(3)体征: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或热痛、活动受限、部分病例可兼有低热、环形或结节性红斑,以及心脏病变等。

(4)实验性检查:活动期血沉一般多增快,非活动期多正常。

ASO 阳性(在 1 :600 单位以上),有的白细胞增加。

如 ASO 阴性(在 1:400单位以下),一定有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的现症,不然不可以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5)X 线检查:受累关节仅见软组织肿胀,无骨质改变。

预后:缓解期或治愈后,受累关节不留畸形。

分级量化标准主要症状受累关节痛苦受累关节功能实验室检查ESR20~ 40mm/1h 较轻,不影响平时ASO 在 1 :600 单轻活动轻度受限生活位以上ESR40~ 80mm/1h 较重,影响平时生ASO 1 : 600-800中活动显然受限活单位以上ESR>80mm/1hASO 痛苦严重,肿胀明1:800-1000 单位重活动困难显,常没法忍耐以上(2)中医证候诊断四、临床治疗(一)辩证治疗(二)五、预防调摄六、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标准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之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受累关节痛苦消逝,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血沉快者降至正常,抗“ O”高者降至正常;显效:受累关节痛苦显然减少,血沉快者降至正常,抗“O”高者降至正常;好转:受累关节痛苦基本消逝或显然减少,有关实验室查验有所改良;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显然好转,有关实验室查验无改良。

尪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尪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尪痹病(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病就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得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得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与2009年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得“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得关节炎(≥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皮下结节。

⑥手X线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有上述七项中四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二)证候诊断1、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关节拘急,局部畏寒,得寒痛剧,得热痛减,皮色不红,舌胖,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脉沉细涩或沉滑。

5、气血两虚证:关节肌肉痠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6、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关节发凉,畏寒喜暖,舌红,苔白薄,脉沉弱。

二、治疗方案(一)针灸疗法根据病情,可辨证选取肩髃、肩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昆仑、太溪、解溪等穴位;或根据疼痛肿胀部位采取局部取穴或循经取穴。

针刺时根据寒热虚实不同配合针刺泻法、补法,或点刺放血、穴位注射。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湿痹阻证治法: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特征为关节红、肿、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以下是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和
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物(DMARDs)。

NSAIDs可以缓解关节疼
痛和炎症,但对关节红肿和功能障碍效果有限。

糖皮质激素可以迅速缓解炎症症状,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副作用。

DMARDs
可以抑制炎症过程和减缓关节损伤的发展,常见的有甲氨蝶呤、氯喹和甲泼尼龙等。

2. 物理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理疗、超声波和电疗等,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肌肉锻炼和关节活动训练,恢复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

3.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是由气滞、湿邪等证候引起的,可采用中草药熏蒸、针灸、拔罐和推拿等方法来改善症状。

4.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钙、硒等有助于关节健康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海鲜和奶制品等。

5. 注意休息和保护关节:适当休息和保护关节对于减轻炎症和预防关节损伤至关重要。

避免长时间负重和过度劳累,选择适
合的姿势和工具进行活动,保持适度运动。

总之,针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饮食调理和注意休息保护关节。

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个体情况来制定,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类风湿中医诊疗方案

类风湿中医诊疗方案

类风湿中医诊疗方案类风湿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发热、疲劳和其他器官受累等症状。

中医认为类风湿的发生与体液瘀滞、气血失调有关,因此,在中医诊疗中主要采用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方法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种中医诊疗方案,供参考。

诊断:类风湿的中医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来确定。

常见的病理特点包括:肢体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疲乏无力等。

进一步中医辨证可得出以下诊断:1.血瘀证:关节红、肿、痛,痛剧时有针扎样感觉,活动受限,肢体乏力,舌质紫暗,舌苔白腻,脉弦或细数。

2.寒湿郁阻证:关节红、肿、痛,痛轻时有钝痛感,关节发凉,痛剧时寒湿加重,舌苔白腻,舌质淡白,脉沉细或沉滑。

治疗原则:1.活血化瘀:该原则主要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消除血瘀,改善局部循环,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

2.祛风散寒:该原则主要是用于排除寒湿和湿邪,改善关节的活动度。

中医方药治疗:1.桂枝加附子汤:选用桂枝、白芍、麻黄、甘草、附子等药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2.血府逐瘀汤:选用川芎、红花、丹参、桃仁、活络血、蒲黄等药材,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3.温通颈肩汤:选用鸡骨草、槐米、肉桂、阿胶等药材,主要作用是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4.四逆散:选用附子、薑黄、五灵脂等药材,具有温经散寒、祛风痹的作用。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类风湿的治疗中常常使用,主要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促进病灶的康复。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巨阙、内关等。

中医治疗类风湿需要持续的治疗,一般需要数个疗程。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饮食调理:应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杂粮等。

2.保持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加强关节的灵活性,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3.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可能会加重类风湿症状,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

总结起来,中医治疗类风湿主要通过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方法来改善病情。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一、病名1.中医----痹证2.西医----风湿性关节炎二、定义1.中医----由于素体虚弱,营卫不固,复感风寒湿邪,流注经络关节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关节活动失灵而形成的。

2.西医----由A组链球菌的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关节结缔组织的急性炎症,以不规则的轻至中度发热,游走性、非化脓性炎症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反复发作并能够涉及心脏[1]。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2]。

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患者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同典型的患者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

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三、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988):(1)病史:病前多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2)症状:四肢大关节(腕、肘、肩、踝、膝、髂)游走窜痛或肿痛。

(3)体征: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或热痛、活动受限、部分病例可兼有低热、环形或结节性红斑,以及心脏病变等。

(4)实验性检查:活动期血沉一般多增快,非活动期多正常。

ASO 阳性(在 1:600 单位以上),有的白细胞增多。

如 ASO 阴性(在 1:400 单位以下),必须有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的现症,否则不能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5)X 线检查:受累关节仅见软组织肿胀,无骨质改变。

预后:缓解期或治愈后,受累关节不留畸形。

分级量化标准(2)中医证候诊断四、临床治疗(一)辩证治疗(二)五、预防调摄六、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标准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之疗效标准拟定:治愈:受累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血沉快者降至正常,抗“O”高者降至正常;显效:受累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血沉快者降至正常,抗“O”高者降至正常;好转:受累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相关实验室检验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好转,相关实验室检验无改善。

类风湿中医诊疗方案

类风湿中医诊疗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顽痹)中医诊疗方案定义:顽痹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本病指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断依据1、初起多以小关节呈对称性疼痛肿胀,多发于指关节或背脊,晨僵,活动不利。

2、起病缓慢,反复迁延不愈,逐渐形体消瘦。

常因感受风寒湿邪而反复发作。

3、病久受累关节呈梭形肿胀,压痛拒按,活动时疼痛。

后期关节变形僵直,表面光滑,周围肌肉萎缩。

少数病例有皮下结节。

4、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发作期血沉可增快。

X线摄片可见骨质疏松改变,或关节骨面侵蚀呈半脱位或脱位,以及骨性强直,关节面融合等。

证治分类①热毒炽盛:主症:面部或躯干、四肢斑疹鲜红,高热持续不退,烦躁,面赤,口渴,或狂躁谵语、神昏惊厥,或兼鼻出血,尿血,皮肤紫斑,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脉弦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生地30g,赤芍20g,丹皮20g,金银花30g,连翘20g,蒲公英20g,地丁20g,野菊花10g,生石膏30g,紫草20g,玄参20g,白花蛇舌草30g,水牛角粉5g(冲)。

加减: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惊厥狂乱者,加羚羊粉、钩藤、珍珠母;鼻出血、肌出血者,加侧柏叶、生地榆、三七粉等。

②阴虚内热:主症:低热不退或午后、夜间潮热,或中等度发热,时高时低,面部或四肢斑疹时隐时现,腰膝酸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脱发,月经后期、量少或经闭,小便黄,大便干,舌红少苔或苔薄或薄黄,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透邪。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味。

青蒿15g,鳖甲15g(先煎),生地30g,知母12g,丹皮20g,女贞子15g,旱莲草20g,玄参20g,麦冬20g,银柴胡15g,白薇15g,地骨皮15g,白花蛇舌草30g,忍冬藤30g。

加减:腰膝酸痛加山萸肉、川牛膝、狗脊;关节疼痛加秦艽、石斛;盗汗、五心烦热加黄柏、牡蛎;夜寐不安加炒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珍珠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一、病名
1.中医----痹证
2.西医----风湿性关节炎
二、定义
1.中医----由于素体虚弱,营卫不固,复感风寒湿邪,流注经络关节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关节活动失灵而形成的。

2.西医----由A组链球菌的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关节结缔组织的急性炎症,以不规则的轻至中度发热,游走性、非化脓性炎症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反复发作并能够涉及心脏[1]。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2]。

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患者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同典型的患者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

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三、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988):
(1)病史:病前多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2)症状:四肢大关节(腕、肘、肩、踝、膝、髂)游走窜痛或肿痛。

(3)体征: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或热痛、活动受限、部分病例可兼有低热、环形或结节性红斑,以及心脏病变等。

(4)实验性检查:活动期血沉一般多增快,非活动期多正常。

ASO 阳性(在 1:600 单位以上),有的白细胞增多。

如 ASO 阴性(在 1:400 单位以下),必须有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的现症,否则不能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5)X 线检查:受累关节仅见软组织肿胀,无骨质改变。

预后:缓解期或治愈后,受累关节不留畸形。

分级量化标准
(2)中医证候诊断
四、临床治疗
(一)辩证治疗
(二)
五、预防调摄
六、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标准
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之疗效标准拟定:
治愈:受累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血沉快者降至正常,抗“O”高者降至正常;
显效:受累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血沉快者降至正常,抗“O”高者降至正常;
好转:受累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相关实验室检验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好转,相关实验室检验无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