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科学发展观要点
结合我国发展实际,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结合我国发展实际,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这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实事求是的发展观。
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人均GDP偏低,二三产业比重较小、人均资源保有量低以及城乡经济不平衡、贫富差距十分显著等等。
面对这些国情,一方面,讲发展是客观必然,另方面如何发展、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更是现实的根本要求。
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的增长,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的发展,着力解决基本国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唯此,发展才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面发展、长期不懈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发展应当是全方位的。
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
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
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和伟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和伟大意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着力点,并就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出了战略部署。
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最重要的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下大气力抓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定位,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思想和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定位,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养成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决策、定政策、拟措施、抓落实的良好习惯,真正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把科学发展观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来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上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也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增添的新内容,因此是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点。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能孤立地进行。
只有把科学发展观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来认识,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从而站在党的理论建设的高度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底蕴,而且也具有大跨度的历史考量。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第⼀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也有⼀定的本质与内涵。
下⾯是店铺给⼤家整理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供⼤家阅读!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党的⼗七⼤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是以⼈为本。
以⼈为本是党的⼗六⼤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主要有以下三⽅⾯原因。
第⼀,以⼈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项基本原则。
第⼆,以⼈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第三,以⼈为本全⾯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系列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全意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作为发展的根本⽬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切⼯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民群众最关⼼,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民,发展依靠⼈民,发展成果由⼈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类⽂明进步的理性化⽬标出发,⼏乎是全⽅位地涵盖了“⾃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规则和“⼈⼝、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
⾯对实现其战略⽬标(或战略⽬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标的⽅案和规划,从⽽组成⼀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其⼀,它必须能衡量⼀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产⼒提⾼和社会进步的动⼒特征,即判别⼀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活质量和⽣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其⼆,是衡量⼀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全⼈类需求中的⾏为规范。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以人为本。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建设必须以改善人民生活为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只有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全面协调。
全面协调是指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注重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
只有实现全面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发展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满足其发展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只有坚持这一根本方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希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都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的主题是: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的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三个代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赢得新的胜利。
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的报告。
会议的杰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深刻阐述,是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
会议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
代表大会认为,该报告科学地回答了重要问题,例如该党升起了什么旗帜,走了什么路,什么精神状态以及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前进的发展目标。
该报告描述了在新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它指出了我们继续促进党和国家发展的方向。
这是全党和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们党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
十七大科学发展观要点
十七大科学发展观要点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2024年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一种新发展理念,深化了党的执政理念、加强了党的思想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详细介绍一下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的要点。
1.焦点在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民利益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经济发展应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统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主政治、文化繁荣、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造成社会不公平。
3.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要着重解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着力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科学发展斗争研究科学发展观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思想和行动,遵循科学发展观原则进行实践和斗争研究,积极推进事业发展。
5.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肯定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和分配机制,同时明确指出国家对经济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要求要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7.推动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各领域要协调发展,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利益格局调整的问题,解决好各种矛盾和冲突,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8.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9.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民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加强各方面民主监督,确保党风廉政和社会公正。
十七大的新提法
十二、首次肯定教育“基石”和“基础”的作 用。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17
十三、从“三德”建设提到“四德”建设。
家庭美德”建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个人品德”。
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 民主权利,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
7
五、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要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国 民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六大以来,中 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翻一番”的目标已提前在 2006年实现。 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 “人均”。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 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一目标对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
协调拉动;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 业协同带动;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4
十、首次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 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8
六、“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 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 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 固树立”。 从十二大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到十五大提出精神 文明建设;十六大在“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基础上又提 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 文明建设。 从一个文明的提出到四个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是我 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这 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 9 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
科学发展观相关
科学发展观相关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根本出发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包含了八个关键要点:
1. 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是全党全国人民始终要坚持的首要任务。
2. 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调科技创新对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4. 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5.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6. 开放发展:促进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7. 共享发展:促进资源共享、机会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8. 加强党的领导:强调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领导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对于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影响。
党的学习心得体会3篇
党的学习心得体会3篇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
学习贯彻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则是的灵魂。
学习永无止境,终身学习,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的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报告学习心得体会篇1通过学习会议精神,感触颇深。
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
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报告全面系统总结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学习贯彻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
“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则是的灵魂。
“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是我们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确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是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学习贯彻精神,要继续把学习贯彻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党的精神特别是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博大精深、意义深远,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
继续深入学习精神,专题研讨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全体专卖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上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整理版]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产生背景、精神实质,并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党章。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它阐释了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价值坐标,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认识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继承性。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体会到当前运用科学发展观能够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讲,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经济与人口、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从一个区域、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角度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结合实际,用心体悟,深刻把握,自觉遵循,扎实践行,体现时代性,掌握规律性,解决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是要完善和建立有效的机制环境。
有效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地行政、事业、企业运行机制。
二是营造创业激情的人文环境。
大力吸引、培养各类人才,积极鼓励创业,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激发加快发展和创造性。
三是建设开放有序的经济环境。
规范整顿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管理和运行机制。
有效扩大市场开放,聚集各类生产要素,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十七大重点要点(一定要背过啊)
十七大报告重要观点(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报告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写到主标题上,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这是报告的灵魂和标志,也是报告最大的新意和亮点。
2.首次明确指出和深刻阐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首次完整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并首次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5.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述改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和任务,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这一表述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将“建设”改为“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6.首次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写入党代会报告中。
突出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义的胜利而奋斗”,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六个维度
• 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 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基本精神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基本途径就是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全面: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 • 协调: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 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 础相协调。 • 可持续: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 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 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 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 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 •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 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 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
3、科学发展观的定位
•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 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 为什么没有定位为指导思想?
大学生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一、引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根本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中国更好更快的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受教育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即要求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和兼顾各方。
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放在首位,要德育为先,把合格的政治素质作为将对从事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大学生的首要要求,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要以人为本,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尽可能地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要全面发展,即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发展,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协调发展,统筹课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的网络来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统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统筹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作用,统筹思想政治教育三支队伍建设,统筹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要可持续发展,即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从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出发,建立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十七大报告全文主要内容1
十七大报告要点一、十七大报告内容要点:1、报告的整体框架:第一、第二部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表明中国共产党仍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第三、第四部分,高瞻远瞩、求真务实,从中国的发展全局出发,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思想、奋斗目标,做出了切合实际地回答。
后八个部分,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祖国统一、外交、党建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报告发出了时代最强音: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是方法,社会和谐是目标。
3、报告包含的时代主题:高举一面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面向世界的政治宣言、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坚持一条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阐述了一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标灯;提出了四点根本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更好更快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报告中九个新表述和两个“没有变”:“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九个新提法、新表述:(1)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明我们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2)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条具体道路;(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畴;(4)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5)“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6)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基础上增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7)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8)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9)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到“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实现共同理想和最高理 想的需要,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 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重 要性,必要性
(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社会的主 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们字完成“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和“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 后,必须确立更高目标,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更大提高。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 一目标的提出,能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 富裕。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 进步的根本原因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经济、政治、文化、和谐
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贯穿始终。包括: 发展是什么。 (1)是发展生产力,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发展的根本。 (3)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 (4)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物质精神政治的协调发展 为什么要发展?(必要性和重要性) (1)国情(2) 本质、共富、矛盾、有利于 (4)面临的国际形势 如何实现发展? 1.国家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 2.人的全面发展(青少年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如何做?)
胡锦涛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0二0年的奋斗目标,是 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胡锦涛强调,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 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 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十七大专题
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 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胡锦涛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 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改革开放是决定 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推进“一国两制” 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 大工程。
1 第一次确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 奋斗”主题并贯穿报告始终是一个创新。 2 第一次从新的视角概括了我国前进中的困 难和问题。 第一次用三个“面貌”的历史性变化高度 肯定和评价了29年改革开放的功绩。 第一次用三个“最”概括和总结了新时期 改革开放的特点、成就和标志。(第二部 分第7—9段)即“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 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 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 进。”
紧 扣 热 点 , 抓 住 联 系 点
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社会公平、以 人为本、全面小康等 奥运会——场馆建设、火炬等 抗击风雪,塑造国魂 改革开放30年 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课本循环使用
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 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温家宝访日和日方首相访华 依法换届选举 创新型国家 嫦娥一号 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 全面取消中小学生学杂费
胡锦涛在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后指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 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 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 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 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 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 正马克思主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去5年,党和国家工作取得的十大新的 重大成就是什么? 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改革开放取得 重大突破。3.人民生活显著改善。4.民主 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5.文化建设开创新 局面。6.社会建设全面展开。7.国防和军 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8.港澳工作和对 台工作进一步加强。9.全方位外交取得重 大进展。10.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 推进。
第一次系统阐释科学发展观, 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涉及教材知识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 设。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的方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处理资 源、环境、人口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青少年立志成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 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