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通海县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案

合集下载

云南通海蔬菜区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分析

云南通海蔬菜区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分析

云南通海蔬菜区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分析代平;安瞳昕;吴伯志;字淑慧;牛华林【摘要】[ Objective J 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afety production of the vegetabl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 [ Method] Single factor index method and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method were adopted to estimate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and pesticide residual of soil samples in and vegetable samples in Tonghai county, Yunnan Province. [Result] The contents of four heavy metals in the most of soil samples in Tonghai were lower than the secondary standard values. But Cr content in one sample exceeded the secondary standard value. 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of the heavy metals in total soil was 0.64, less than 0.70, which showed that the soil belonged to the safety level. Soil pesticide residues of cis-cypermethrin and chlorine cyanogen e ester reached 0.063 6 and 0.017 4 mg/kg. Residue of chlorothalonil in the vegetables reached 0.037 mg/kg. Nitrite content in the vegetables was less than 4 mg/kg,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pesticide standard. [ Conclusion ] The vegetable soil environment and the agriculture residual of the vegetables were still ideal.%[目的]为云南省蔬菜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云南省通海县蔬菜区土壤样品和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评价环境质量.[结果]蔬菜种植区大部分土壤中Pb、Hg、As、Cr含量在评价标准范围内,个别区域Cr含量在警戒线范围内.总体上,土壤Pb、Hg、As、Cr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为0.64,小于0.70,污染等级属于安全级别.土壤农药残留检出氯氰菊酯和氯氰戊酯浓度分别为0.063 6、0.0174 mg/kg.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百菌清浓度0.037mg/kg.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家标准(4 mg/kg).[结论]通海县蔬菜地土壤环境和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较理想.【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1【总页数】4页(P161-163,170)【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农药残留;蔬菜;亚硝酸盐【作者】代平;安瞳昕;吴伯志;字淑慧;牛华林【作者单位】云南曲靖市麒麟区农业局,云南曲靖655000;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01;云南省通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通海652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31.3土壤是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环境中约90%来自各方面的污染物[1-3]。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溪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溪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溪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0.24•【字号】玉政办发〔2022〕30号•【施行日期】2022.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发展规划正文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溪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玉政办发〔2022〕3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玉溪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10月24日玉溪市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云政办发〔2022〕53号)精神,加快推进全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强化乡村振兴产业支撑,结合玉溪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耕地保护三条底线,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围绕粮食、蔬菜(含食用菌)、花卉、水果、中药材、畜禽、乡村旅游、烟草等重点产业,聚焦加工业和服务业增值,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建设全省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加工、出口中心。

(二)发展目标到2024年,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1800亿元增加到2500亿元;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2021年的27︰52︰21调整为22︰55︰23;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重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6︰1以上,保持全省前列;农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出口额35亿美元,巩固玉溪农产品出口在全省的优势地位。

关于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关于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关于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区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管理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现结合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为目标,按照“全程监管、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运行安全和综合治理原则,建立运转高效、规范有序、全程监控的餐厨废弃物收运体系。

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安全效益,积极推进餐厨废弃物的分类收集、集中处置,完善餐厨废弃物监管机制,实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按照“统一收集、集中处置、全面覆盖”的原则,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通力协作,广泛参与,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区餐厨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强化监管,加强执法能力,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实现餐厨废弃物与其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餐厨废弃物收运体系覆盖率、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低于90%o严防“地沟油”流入食品领域,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卫生等问题。

三、组织机构为加强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区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综合执法局,办公室主任由廖桂文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徐艳峰同志兼任。

办公室工作职责:负责制定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方案、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工作总结;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决定事项,跟踪工作进度;具体负责制定餐厨废弃物处置相关工作整治计划,部署整治行动;协助监管餐厨废弃物处置企业的收运、处置行为;加强巡查,督促所辖餐饮服务单位、企事业单位食堂、食品加工及经营企业、学校食堂等相关单位做好餐厨废弃物收集工作;协助执法部门查处餐厨废弃物处置中的违法行为,通报整治和处罚情况。

蔬菜废弃物调整碳氮比与腐熟速度的关系

蔬菜废弃物调整碳氮比与腐熟速度的关系

摘要 蔬菜废弃物沤制有机肥液不必调整碳氮比,可直接堆沤,一方面操作简便,另一方面残渣百分率较低,是蔬菜废弃物利用最简便 的方法。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 碳氮比; 腐熟速度; 残渣百分率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421( 2012) 12 - 1291 - 01
玉溪市通海县是滇中地区蔬菜生产和交易中心,每天产 废弃物的 C / N 比分别调整为 3∶ 1和 8∶ 1与不添加尿素的作对
处理
低 中 对照 低 中 对照 低 中 对照
C/N 比
3∶ 1 8∶ 1 10. 1∶ 1 3∶ 1 8∶ 1 10. 4∶ 1 3∶ 1 8∶ 1 10. 9∶ 1
沤制前总 质量∥g
1 500 1 500 1 500 1 500 1 500 1 500 1 500 1 500 1 500
腐熟时间 沤制 120 d 后肥 湿残渣 风干后残渣 有机肥液
玉溪市农科院从 2010 年开始对蔬菜废弃物的利用开展了系 腐熟时间。沤制 120 d 后,测量各处理的肥液总质量,使用
统的研究。通过检索文献发现,关于调整蔬菜废弃物 C / N 32 目尼龙网过滤后分别测定有机肥液质量、残渣质量( 湿) ,
比对腐熟速度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仅针对调整碳氮 将残渣风干至恒重后测定干质量( 干重) ,分别计算出残渣百
作者简介 飞兴文( 1966 - ) ,男,云南玉溪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 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2-11-03
倍和 3. 28 倍,由此可见,过低的 C / N 比残渣百分率较高。其 中 C / N 比( 8∶ 1) 处理残渣百分率( 按干重计) 与对照仅相差 ± 0. 4 个百分点,且对甘蓝和花椰菜 2 种废弃物的影响方向 截然相反。白菜废弃物干物质含量远比其他蔬菜废弃物低, 调整 C / N 比对残渣百分率影响甚微。 3 讨论

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技术方案

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技术方案

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技术方案第1章总论 (3)1.1 废弃物处理背景及意义 (3)1.2 废弃物处理技术概述 (4)第2章农业生产废弃物分类与特性 (4)2.1 废弃物种类及来源 (4)2.2 废弃物特性分析 (5)2.2.1 物理特性 (5)2.2.2 化学特性 (5)2.2.3 生物特性 (5)2.3 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估 (5)第3章农业废弃物预处理技术 (5)3.1 物理预处理方法 (6)3.1.1 筛分与破碎 (6)3.1.2 输送与储存 (6)3.1.3 干燥与压实 (6)3.2 化学预处理方法 (6)3.2.1 氧化处理 (6)3.2.2 酸碱处理 (6)3.2.3 营养元素调控 (6)3.3 生物预处理方法 (6)3.3.1 堆肥化 (6)3.3.2 发酵 (6)3.3.3 酶解 (6)3.3.4 菌剂处理 (7)3.3.5 蚯蚓处理 (7)第4章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 (7)4.1 秸秆还田技术 (7)4.1.1 直接还田技术 (7)4.1.2 堆肥化还田技术 (7)4.2 秸秆饲料化技术 (7)4.2.1 物理处理技术 (7)4.2.2 生物处理技术 (7)4.3 秸秆能源化技术 (7)4.3.1 生物质燃料制备技术 (7)4.3.2 沼气发酵技术 (8)第5章畜禽粪便处理技术 (8)5.1 粪便堆肥化技术 (8)5.1.1 普通堆肥化技术 (8)5.1.2 膨胀床堆肥化技术 (8)5.1.3 强制通风堆肥化技术 (8)5.2 粪便厌氧消化技术 (8)5.2.2 高温厌氧消化技术 (8)5.2.3 两相厌氧消化技术 (9)5.3 粪便生物除臭技术 (9)5.3.1 生物滤池技术 (9)5.3.2 生物洗涤塔技术 (9)5.3.3 生物滴滤池技术 (9)5.3.4 复合生物除臭技术 (9)第6章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处理技术 (9)6.1 残渣处理技术 (9)6.1.1 物理处理技术 (9)6.1.2 生物处理技术 (9)6.1.3 化学处理技术 (9)6.2 废水处理技术 (10)6.2.1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10)6.2.2 生物处理技术 (10)6.2.3 高级氧化技术 (10)6.3 废气处理技术 (10)6.3.1 吸收法 (10)6.3.2 吸附法 (10)6.3.3 生物法 (10)6.3.4 燃烧法 (10)第7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0)7.1 生物有机肥制备技术 (10)7.1.1 概述 (11)7.1.2 原料选择与处理 (11)7.1.3 发酵工艺 (11)7.1.4 质量检测与包装 (11)7.2 厨余垃圾制备生物燃气技术 (11)7.2.1 概述 (11)7.2.2 厨余垃圾预处理 (11)7.2.3 厌氧消化工艺 (11)7.2.4 消化后处理 (11)7.3 农业废弃物制备活性炭技术 (11)7.3.1 概述 (11)7.3.2 原料选择与处理 (12)7.3.3 活化工艺 (12)7.3.4 活性炭制备与功能检测 (12)7.3.5 应用领域 (12)第8章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12)8.1 生态农业概述 (12)8.2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 (12)8.2.1 秸秆还田技术 (12)8.2.2 秸秆饲料化技术 (12)8.2.4 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 (13)8.3 生态农业案例分析 (13)8.3.1 案例1:某地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 (13)8.3.2 案例2:某生态农场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 (13)8.3.3 案例3:某地区农作物残体发酵技术 (13)8.3.4 案例4:某生物质能源项目 (13)第9章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与设备 (13)9.1 预处理设施与设备 (13)9.1.1 筛分设备 (13)9.1.2 剪切设备 (14)9.1.3 粉碎设备 (14)9.2 处理设施与设备 (14)9.2.1 压缩设备 (14)9.2.2 生物处理设备 (14)9.2.3 焚烧设备 (14)9.3 资源化利用设施与设备 (14)9.3.1 有机肥生产设备 (14)9.3.2 生物质能源设备 (14)9.3.3 纤维素原料提取设备 (14)9.3.4 基质原料制备设备 (14)第10章农业废弃物处理政策与管理 (15)10.1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5)10.1.1 政策法规概述 (15)10.1.2 标准体系构建 (15)10.2 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管理体系 (15)10.2.1 技术筛选与评价 (15)10.2.2 技术推广与应用 (15)10.2.3 技术监管与政策保障 (15)10.3 农业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15)10.3.1 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5)10.3.2 发展策略与建议 (15)第1章总论1.1 废弃物处理背景及意义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数量亦日益增加。

通海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对策研究

通海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对策研究

产 业 开 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期摘要:近年来,通海县政府部门为了从根本保障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依附于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针对通海县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实施了农业构架的整体调整,同时将蔬菜作为通海县的核心产业。

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通海县蔬菜产业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2003年超过12 000hm2,比20世纪九十年代末提高了仅四倍;而产量则从8 800万kg提升至5亿kg;2004年至今,通海县蔬菜产业处于持续发展状态,年均种植面积约13 000hm2(含复种),2016年,通海县蔬菜种植21 900hm2(含复种),产量12.68亿kg,现价产值约20.1亿元人民币,平均单价1.58元。

为了进一步深化通海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将以通海县蔬菜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对策研究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通海县;蔬菜产业;问题;对策;研究1 通海县蔬菜产业现阶段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目前,通海县蔬菜产业的供、销、加、运及市场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不过它们之间尚缺乏契合性,更有甚者存在断档的问题;虽有一批销售及加工的领军企业,不过因为这些企业都是以公司为单位的独立体,所以会出现在国外蔬菜市场上恶性竞争的情况。

通海县蔬菜的种植管理体系大多为小农及小生产居多,对菜农予以分散模式的种植管理,各户种植管理一千至两千平方米,种植种类也是菜农依附于对市场的感觉进行蔬菜种类的选择,同时主要种植的种类及特色品种量产的基地少。

此类体系下,尽管上级系统建立了有效的监管体制,不过对农药的管理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安全隐患。

现阶段,通海县蔬菜领军企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已经接近一万公顷,而且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种类已超过二十五个,但是,若国内外主流市场调整了指标,那么将会对通海县蔬菜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缺乏包装、分级及商标的观念,同时自己的品牌较少、而知名品牌更是稀有。

2 通海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以国际市场为主要导向,并以深化云南蔬菜资源为先决条件,全面发展匹配于高中低市场需求、种类具有多元化特性、且有一定品牌效应的蔬菜基地;根据一体化经营策略,构建云南最大的蔬菜生产、加工区。

通海县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通海县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通海县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宋媛媛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2期摘要采用实地调查、走访相关单位、企业、农户等方式,查阅大量资料数据,对通海县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促进通海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云南通海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2-0317-021 通海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1.1 蔬菜生产现状据县统计局数据显示,通海县近年来蔬菜种植已进入稳定发展期,种植面积均保持在1.3万hm2以上,除2008—2009年因受严重干旱和世界金融危机等综合因素影响,种植面积略有减少外,其余年份蔬菜种植面积均在不断扩大,蔬菜产量、产值呈逐年上升趋势,蔬菜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为稳定(表1)。

另外,从近几年全县主要蔬菜品种的种植布局来看,叶茎菜类种植面积最大,约占总面积的50%,葱蒜类约占15%,花椰菜约占15%,茄果类占5%左右,萝卜和荷兰豆二者加起来约占15%,存在白菜、甘蓝等叶菜类蔬菜种植面积过大的情况。

1.2 蔬菜外销概况通海县生产的蔬菜95%以上外销,另外全省有近10个州市的蔬菜通过通海市场外销,已形成了全省有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中东地区及国内130余个大中城市。

其中,产品周年在广州、深圳、海南、厦门、南宁等东南沿海地区、港澳台以及泰国为主的东南亚占有较大的、稳定的市场份额,西北、东北、华北地区、湖南等以秋、冬、春季市场份额较大。

1.3 蔬菜产业链现状1.3.1 预冷加工设备。

目前,全县有蔬菜冷库83座(共计408间库房)(表2),每天可预冷逾1万t蔬菜,从冷库外销的蔬菜全年超过150万t,占地面积最大的为6 700 m2,最小的约300 m2,遍布各个乡镇(街道)。

菜农基本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蔬菜产品的交易,其中以秀山街道的数量最多,占全县的46%。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概述:本项目旨在对农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建立废弃物的收集、转化和利用体系,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加工价值实现。

一、废弃物收集与分类1.建立废弃物收集网络:设立废弃物收集站点,在农田、农户等产生大量农业废弃物的地方设立收集点,并与周边农户和农场合作,开展定期收集工作。

2.废弃物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农业废弃物进行分类,如秸秆、畜禽粪便、农药残留等,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和处理方式。

二、废弃物转化与处理1.生物质能源生产: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发酵和压缩,转化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替代传统燃煤、燃油等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有机肥料生产: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提取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肥,增加土壤肥力。

3.农药残留处理:研发和推广农药残留的处理技术,通过生物降解等方式将农药残留物分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

三、废弃物利用途径拓展1.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平台:开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和示范,将废弃物进行动植物饲料、纤维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提高废弃物的经济价值。

2.发展循环农业:将农业废弃物与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等农业生产过程相结合,建立农田、农户与废弃物处理站之间的循环机制,将废弃物转化为农田的有机肥料和动植物饲料。

四、推动项目实施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1.政策支持: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政策,鼓励农民、农场主等参与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转化工作。

2.资金投入: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用于建设收集站点、购买转化处理设备等。

五、监测与评估1.建立废弃物利用效果监测体系:制定监测指标和方法,定期对废弃物的收集量、处理效果等进行监测和评估,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2.定期组织专家评估: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镇(街道)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镇(街道)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镇(街道)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1. 背景介绍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这些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废渣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浪费资源。

因此,为了推动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定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2. 目标和原则(1)目标:实现镇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最大限度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原则:科学规划、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

3. 实施步骤(1)废弃物收集:建立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体系,组织农民收集废弃物并分类存放。

(2)废弃物处理:通过生物技术、物理治理等方式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包括生物质燃烧发电、厌氧发酵、堆肥等。

(3)资源化利用:利用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资源,例如生物质燃烧发电可生成电能,厌氧发酵可产生沼气,堆肥可用于农田改良等。

(4)优先发展产业:发展与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的产业,例如生物质能源产业、有机肥料生产业等,开展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投资和政策支持(1)加大投入:将资源化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推动,增加投资。

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入,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

(2)制定政策: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发、产业的发展和设施建设。

(3)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奖励、补助等激励机制,激发农民和企业参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

5. 宣传和培训(1)宣传:组织广泛宣传,提高农民对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培训:开展相关培训,提升农民和从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意识。

通过实施以上方案,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取得显著效果。

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该方案也需要不断进行监督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农业废弃物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农田积水等。

这些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本项目旨在通过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二、项目内容及措施1.废弃物分类与收集: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种类收集和储存。

可建立农村废弃物收集站,收集各类废弃物,确保废弃物能够被有效收集和储存。

2.废弃物处理与转化:对收集到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和转化,生产新的能源或有机肥料。

例如,将农作物秸秆经过处理后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替代传统的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将畜禽粪便进行发酵处理,生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肥种。

3.废弃物能源利用:利用处理后的废弃物生产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用能。

可以在生活用能方面,替代传统的煤炉、燃气炉等能源;在农田灌溉、农机操作等生产用能方面,替代传统的柴油、汽油等燃料。

4.废弃物有机肥料利用:将废弃物进行发酵处理后,生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肥种。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氮、磷等营养元素,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地,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

5.废弃物利用工艺研发:通过研发创新的废弃物利用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以开展科研合作,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发废弃物处理和转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项目实施步骤1.调研与规划:调查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情况和处理现状,制定项目实施的规划和目标。

2.设备采购与建设:根据项目需要,采购相关的设备和器材,建设废弃物收集站、废弃物处理厂等。

3.废弃物收集与运输:建立废弃物收集体系,组织人员进行废弃物的收集和储存,并安排运输到废弃物处理厂。

4.废弃物处理与转化:在废弃物处理厂进行废弃物处理和转化,按照不同的工艺将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颗粒燃料和有机肥料。

5.能源利用项目建设:建设生物质颗粒燃料利用项目,将生产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用能。

大棚蔬菜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资源回收利用

大棚蔬菜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资源回收利用

大棚蔬菜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资源回收利用大棚蔬菜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资源回收利用大棚蔬菜种植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机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若不得善加处理和利用,将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并带来资源浪费。

因此,研究开发大棚蔬菜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和资源回收利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种常见的大棚蔬菜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是堆肥。

这种方法将废弃物与一定比例的秸秆、农业废弃物等混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形成有机肥料。

堆肥有机废弃物是一种经济、环保、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利用方式,能够减少废弃物的占地面积和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堆肥有机废弃物的肥料,经过施用后,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除了堆肥之外,还有一种废弃物处理技术是生物质燃烧。

通过将有机废弃物进行燃烧,可以直接转化为能源。

这种方法可以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彻底的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其中,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用于加热大棚,提供充足的温度环境,促进蔬菜的生长。

另外,通过燃烧废弃物产生的灰分也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源,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利用大棚蔬菜废弃物进行生物炭的制备也是一种资源回收利用的方法。

生物炭是指经过高温热解制得的富含炭质物质的残渣,具有多孔结构和优良的吸附性能。

生物炭可以应用于土壤改良、农田污染物吸附和废水净化等方面。

通过生物炭的制备,不仅可以有效地处理大棚蔬菜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获取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此外,大棚蔬菜废弃物还可以通过生物气化技术转化成生物气。

生物气是一种以气体燃料为主要能源的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烹饪、取暖和发电等领域。

通过生物气化技术处理废弃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推动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大棚蔬菜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资源回收利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堆肥、生物质燃烧、生物炭制备和生物气化等方法都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可持续农业发展水平。

某果蔬垃圾处理方案

某果蔬垃圾处理方案

某果蔬垃圾处理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果蔬的消费量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果蔬垃圾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果蔬垃圾具有含水量高、易腐烂、产生异味等特点,如果不妥善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果蔬垃圾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一、果蔬垃圾的特点和现状果蔬垃圾主要包括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销售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部分,如烂果、烂叶、菜根、果皮等。

其特点如下:1、高含水量:通常在 80%以上,这使得其运输和处理难度较大。

2、易腐烂变质: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容易滋生细菌和微生物,产生恶臭。

3、有机物含量高:具有较高的生物可降解性,适合采用生物处理方法。

目前,果蔬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堆肥等。

然而,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焚烧则会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堆肥虽然是一种较为环保的处理方式,但传统的堆肥方法往往存在处理周期长、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二、处理目标和原则处理果蔬垃圾的目标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即在减少垃圾总量的基础上,确保处理过程对环境无害,并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其中的资源。

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类收集:在源头对果蔬垃圾进行分类,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2、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和设备。

3、环保优先:优先采用对环境影响小的处理方法,减少污染排放。

4、资源利用:充分挖掘果蔬垃圾中的资源价值,实现废物变宝。

三、处理方案(一)源头分类收集在果蔬市场、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场所设置专门的果蔬垃圾桶,对不同类型的果蔬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同时,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居民在家中对果蔬垃圾进行初步分类。

(二)就地处理对于产生量较大的果蔬垃圾源头,如大型果蔬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可以采用就地处理的方式。

1、生物发酵法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果蔬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

玉溪通海县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案

玉溪通海县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案

一、根本状况通海为蔬菜生产大县,也是滇中、滇南重要的蔬菜集散地之一,目前已有83 座冷库431 间加工房,每天可加工1 万多吨蔬菜,废叶产生日均1000 吨,废弃菜叶腐烂后导致水质富养分化影响杞麓湖水质,现通海有 2 家废菜叶处置公司“通海县福慧科技公司解决颖废弃菜叶,云南宝尔湖泊治理处理陈腐垃圾〔饲料、肥料〕”,废叶产生周期为10 天左右。

二、承受方式〔一〕废菜叶拉到里山填埋场〔二〕田间建设沤肥池〔三〕利用未腐败菜叶开发菜叶饲料,为畜禽供给合格饲料〔分选—脱水—烘干—制粉〕,运用生物技术开发有机肥料〔参加褐煤、鸡粪、发酵菌〕三、处置投资状况福慧科技整个工程总投资7900 万元,实际处理力量为1440 吨,日处理污水1000 吨宝尔公司整个工程估量投入资金2 亿元,年消8 万吨陈腐垃圾四、存在问题〔一〕蔬菜废叶中含有约40%的生活垃圾,为后续处置产生困难〔二〕蔬菜叶制备的畜禽饲料无法大量投喂〔三〕政府监管力度松散无法集中处置五、切入点〔一〕菌种培育〔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置附:玉溪通海县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案一、理论浅析蔬菜废弃物、畜牧粪便属于有机固体废物,这样的废物潜含着相当大的能量。

假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根底,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畜牧业进展与蔬菜产业进展有机结合,形成“种植业〔蔬菜废弃物〕——养殖业——沼气池——种植业”的循环进展模式,必将促进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高效循环,使蔬菜废弃物最大程度的到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最大的进展效益。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淌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经济增长依靠高强度地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进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响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和削减污染排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案设计

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案设计

玉溪通海县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案设计引言通海县地处滇中南部,县域总面积721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350—2441 米,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 C,年平均降雨量870—900mm 县境内由于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殊结合,光温水土资源丰富,全县蔬菜品种多,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和收获,通海县是云南蔬菜集散地之一和国内有名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东下沿海,西进新疆内蒙,北上武汉长沙,南走海南、新马泰。

近年来, 随着农业生产中蔬菜种植比例的加大,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净菜上市,超市买菜已经成为习惯,这就对蔬菜上市前的加工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量质量不佳的蔬菜和净菜加工处理时产生的叶、根、茎和果实等都会最终成为固体废弃物,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海县2009 年蔬菜种植面积达20 万亩,产量达 6 亿公斤,加上邻县到通海销售的蔬菜有9 亿公斤,全年蔬菜交易达15 亿公斤,每天生产各类净菜4000 多吨,同时,每天产生1500 吨左右的蔬菜废弃物。

这些蔬菜废弃物10%左右作为饲料被县内外养殖户利用,60%左右由专业清运人员拉至县、乡蔬菜废弃物填埋厂处理,30%左右被清运人员乱丢乱倒于路边、沟边、山林中,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直接污染,严重污染杞麓湖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给通海县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也进一步制约了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

因此采用合适的工艺将这些废弃物妥善处理势在必行。

目前,蔬菜废弃物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高温堆肥、资源化综合利用四种方式。

因蔬菜废弃物具有高含水率,一定的营养成分和基本无毒害性的特性。

所以,蔬菜废弃物如果直接作为垃圾处理,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样也要花费一定的处理成本。

另外,蔬菜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因其含水率高,加工成本高,公司运作几乎没有效益,国内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实验和示范阶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

因通海县政府没有财力进行蔬菜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只能指定地点,让相关蔬菜加工企业运往丢弃一、设计目的1、掌握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原理及方法。

通海蔬菜废弃物处理方案

通海蔬菜废弃物处理方案

沼渣、沼液综合利用途径
利用沼气发酵积造的有机肥的养分含量比任何一种 堆沤方法制取的有机肥都高。沼液和沼渣是发展生态农业 不可缺少的有机肥料,其中氮、磷、钾的回收率高达90% 以上。据资料表明:当按22500kg/hm2 (1hm2=104m2)施 用沼液(及渣)时,可使红薯增产11.4%,水稻增产9.1%, 小麦增产10.8%,玉米增产8.3%,棉花增产7.9%。用沼 液浸种可提高农作物发芽率,使幼苗生长旺盛;此外,沼 液还可用于浇灌作物、叶面喷施、水培蔬菜。而沼渣可用 于人工栽培蘑菇、种植花卉。
可行性分析:
结合目前通海的的实际情况,通海县不仅是 蔬菜集散地,还是牲畜养殖的大县。每天产生的 蔬菜废弃物大量堆积在冷库和蔬菜交易市场附近, 可以通过农户自己运输,或政府补贴运费的方式, 让广大农户首先挑选牲畜喜爱食用的废弃菜叶, 进行清洗并晾干,除去表面的农药后将其切碎直 接喂养。
饲料加工
废弃菜叶有着丰富的营养,富含矿物元素和维生素, 尤其是在制成干品后,其脂肪和蛋白质都能达到一个很高 的比例,如绿肥饲料、青饲料等,如此高的营养价值用于 饲料,可节约大量的粮食。蔬菜废弃物加工饲料原理为废 弃菜叶经过人工清洗、筛选后经蔬菜切碎机切碎,脱毒后 与作物秸秆、玉米粉混合放入发酵池里进行发酵,最后通 过挤压成型就可制成新鲜营养的饲料。 工艺流程如图:
用做沼气池的材料
蔬菜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物, 也是产生沼气的很好原料。其具体工艺为:将原 料蔬菜废弃物进行分拣预处理后加入接种物,进 行接种、混合后得到发酵原料,再加入水和炭粉 进行发酵产生沼气。调节发酵液的初始pH值控制 在6.5~7.5,放入封闭环境发酵进行完全混合式 发酵,大约1~2天就能产生沼气,通过不断的补 充预处理后的蔬菜废弃物可以连续发酵20~60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情况
通海为蔬菜生产大县,也是滇中、滇南重要的蔬菜集散地之一,目前已有83座冷库431间加工房,每天可加工1万多吨蔬菜,废叶产生日均1000吨,废弃菜叶腐烂后导致水质富营养化影响杞麓湖水质,现通海有2家废菜叶处置公司“通海县福慧科技公司解决新鲜废弃菜叶,云南宝尔湖泊治理有限公司处理陈腐垃圾(饲料、肥料)”,废叶产生周期为10天左右。

二、采用方式
(一)废菜叶拉到里山填埋场
(二)田间建设沤肥池
(三)利用未腐败菜叶开发菜叶饲料,为畜禽提供合格饲料(分选—脱水—烘干—制粉),运用生物技术开发有机肥料(加入褐煤、鸡粪、发酵菌)
三、处置投资情况
福慧科技整个项目总投资7900万元,实际处理能力为1440吨,日处理污水1000吨
宝尔公司整个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亿元,年消8万吨陈腐垃圾
四、存在问题
(一)蔬菜废叶中含有约40%的生活垃圾,为后续处置产生困难
(二)蔬菜叶制备的畜禽饲料无法大量投喂
(三)政府监管力度松散无法集中处置
五、切入点
(一)菌种培养
(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置
附:
玉溪通海县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案
一、理论浅析
蔬菜废弃物、畜牧粪便属于有机固体废物,这样的废物潜含着相当大的能量。

如果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畜牧业发展与蔬菜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种植业(蔬菜废弃物)——养殖业——沼气池——种植业”的循环发展模式,必将促进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高效循环,使蔬菜废弃物最大程度的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经济增长依靠高强度地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和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方案一:积极推进修建农田沤肥池,实现农田内部小循环
(一)设计思路
沤肥也叫凼肥。

就是在屋旁或在田头地角挖一个坑,把蔬菜废弃物、杂草、粪尿、污水等倒入坑内经沤制腐熟的一种肥料。

方案二:沼气工程为纽带,促进能量和物质合理循环
(一)设计思路
由于通海蔬菜主要是出口,对蔬菜的要求极高,除质量好外,还要兼顾外形,因此产生的废叶就很多,净菜与废料比为1/1,且蔬菜收集地多集中在冷库,所以冷库成了蔬菜废弃物最集中、产生量最大的产原地。

每个冷库建设一个大型的沼气池与之配套,实现冷库与养殖场的链接。

养殖户每天从冷库将废弃菜
利用沼气发酵积造的有机肥的养分含量比任何一种堆沤方法制取的有机肥都高。

沼液和沼渣是发展生态农业不可缺少的有机肥料,其中氮、磷、钾的回收率高达90%以上。

据资料表明:当按22500kg/hm(1hm2=104m2)施用沼液(及渣)时,可使红薯增产11.4%,水稻增产9.1%,小麦增产10.8%,玉米增产8.3%,
棉花增产7.9%。

用沼液浸种可提高农作物发芽率,使幼苗生长旺盛;此外,沼液还可用于浇灌作物、叶面喷施、水培蔬菜。

而沼渣可用于人工栽培蘑菇、种植花卉。

沼渣、沼液中的营养成分见表1
表1沼渣、沼液中的营养成分
种类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
沼渣 320—500 9.5—16.0 8.9—9.6 13.1—25.0 (注:数据来源于申立贤.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中国环境出版社,1992)
②沼气综合利用途径
沼气作为清洁高效能源,热值为5500cal/m3(1cal=4.1840J)[7]。

可用于冷库内职工食堂、浴室;利用沼气发电技术可发电、致冷供冷库利用,减少冷库对其他能源的消耗。

(四)综合效益分析
冷库沼气工程的配套建设,为解决蔬菜废弃物污染、养殖场粪尿流失等问题找到了一条科学的出路,减缓了通海县唯一的垃圾填埋场——里山垃圾填埋场的压力,冷库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生也将因此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沼液、沼渣还田不仅节约大量的农业投入,还有利于活化土壤,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和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农作物产量,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此外,沼液、沼渣替代化肥使用于农田,不但可以增产,还可以减少由于大量施用化肥而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一系列的面源污染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