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1915年标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阵地:北大
内容:前期:(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和迷信;
(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后期: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评价: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民主与科学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热科学的发展
6、衙前农民运动
1921年9月在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通过了《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衙前农民协会章程》,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是我党领导的我国最早的农民革命运动。并领导农民进行了减租斗争,运动发展到萧山、绍兴等县八十余村。同年12月被镇压。
7、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国民党“一大”,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一面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使国民党加强了纪律,完善了领导体制,发展壮大了力量;使国民党开始认识到工农群众的作用,支持和领导工农运动,密切了与工农的联系,为国民党提供了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力
在阶级分析的基础上,毛泽东区分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一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我们真正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还是要提防。
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打击共产党、篡夺领导权的开始。
16、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因惧怕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而发动的反对共产党的政变。12日凌晨,全副武装的青红帮分子,身着蓝色制服,袖带“工”字臂章,向上海总工会纠察队的驻地发起进攻。大批军队随即以调解“工人内杠”为名,全部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武装,打死打伤3000多人,占领上海总工会,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四一二政变。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
4、《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时间:1925.12
作者:毛泽东
内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 ——极端的反革命派
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容易分化
小资产阶级(有余钱剩米的、经济上大体自给的、生活下降的三部分)——三派:右翼、中间、左翼。(都有可能参加或附和革命)
半无产阶级(包括自耕农、贫农、手工业工人、店员、小贩等)——容易参加革命
(4)工农运动中日益严重的“左倾”错误,也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19、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作用。
1.提出大革命“反帝,反军阀”口号的是中共
2.大革命是群众运动,中共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3.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中共帮助和推动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在军队中进行
20、中国科学社
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由一群中国留学生1915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办,旨在“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为任鸿隽、秉志、周仁、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杨铨)、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鸿隽任社长。前身为1914年创办的《科学》杂志社。该社于1959年秋结束。
1927年8月,武汉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的国民党集团和国民政府合并,是为“宁汉合流”。是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同汪精卫集团在反共的基础上实行反革命合流。
南京国民政府的保甲制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建立严密的基层统治网络,于1932年8月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颁布《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了保甲的编组: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保,保设保长。保甲组织依照“管、教、养、卫”的原则活动。保甲制的推行,加强了南京政府对全国基层社会的控制和束缚,加强了其对全国尤其是基层的统治。
8、黄埔军校
是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创办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址设于广州南面的黄埔岛,俗称黄埔军校。1926年3月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首任校长是蒋介石,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培养军事人才,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的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做好准备。它的成立为中国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军事人才,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了充分保障,同时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
1、新文化运动
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原因:
(1)政: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经: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3)思: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到中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知识分子对尊孔复古进行猛烈抨击
(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局限性:(5)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6)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五四运动
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运动。
背景:1.新思想的传播与社团的发展;2.北京大学为首的高等教育发展;3.民初以来的反日以及国耻情绪;4.一战期间工商阶层的发展;5.北京政府内部派系的权力斗争
10、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导火索:1925年2月,上海日资纱厂4万多工人为维护劳动权利和政治权利,举行罢工。5月15日,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共产党顾正红,此为导火索。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主力:前期是学生后期:工、学、商各界
结果: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意义:1.促使新文化运动发生分化,促进了新思潮的发展和深入,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妇女运动的展开,并且为以后中国的学生运动,爱国救亡运动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先河;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4.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月30日,英国命令巡捕向游行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4人,伤后不久身亡者9人,重伤数十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五卅”后,革命风暴扩展到全国,投入反革命运动的群众约1200万,这是五四运动后出现的又一次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高潮。
11、省港大罢工
是广州、香港工人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而举行的政治大罢工,是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直接领导下,有组织、有准备地举行的。此次罢工历时1年零4个月,是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有效的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经济的统治,并且让广州的金融得到了保障。
12、北伐战争
北伐是国民革命军接管位于汉口的英国租界,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由中华民国的广州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军阀,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1926年7月9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进行北伐誓师,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奉吉黑三省由北洋政府五色旗改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即东北易帜,至此北伐成功。
17、五月指示
四一二政变爆发后,共产国际仍要求共产党继续与武汉政府中的国民党左派合作,5月底,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发来指示,提出挽救革命的五条措施,包括实行土地革命、新的农工领袖参加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动员两万左右共产党员以及湖南、湖北的革命工农组成可靠地新军队、组织革命军事法庭、惩办反动军官等。随即汪精卫即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就此破裂。
15、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事件也叫“三二0事件”。是1926年3月蒋介石为破坏国共合作,夺取革命领导权,蓄意打击和排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事件。蒋介石指使欧阳格以黄埔军校驻广东省办事处的名义,命令海军的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调派中山舰到黄埔候用。第二天,中山舰开到黄埔。蒋介石却诬指中山舰擅自开入黄埔,是共产党阴谋暴动。20日,蒋介石以此为借口,命令逮捕了李之龙。扣押中山舰,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工人武装,拘留第一军第二师中的左派党代表和政工人员四十多人,宣布广州全市戒严,还包围苏联顾问团住处。这样,蒋介石把共产党人排除出中央领导机关,也打击了国民党左派人士,夺取了国民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
18、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因素在于当时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买办豪绅阶级相勾结,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从主观上讲,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3)共产国际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9、新三民主义
是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其基本思想是:
关于民族主义,增加了鲜明的反帝主义和联合世界上一切被压迫民族共同奋斗的内容。
关于民权主义,提出了人民主权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给反动分子以自由权利。
关于民生主义,于“平均地权”外提出“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新主张。
新三民主义的这些内容大体反映了新时代特征和要求,尤其是鲜明的反帝立场,更为新三民主义区别于旧三民主义的重要标志。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3、清党
1927南京政府成立后厉行的镇压革命运动,发出“秘字第一号令”,通令“缉拿”共产党领导人和国民党左派分子,随后成立“中央清党委员会”,以郑泽如为主席,把“清党”运动推广到南京政府所辖各地。在国民党的残暴政策下,大批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者、民主人士被杀害。南京政府这一屠杀政策,埋下了阶级、政党间的仇恨,种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国共内战的种子。
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1928年6月3日退出北京,6月4日晨,其专列穿行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叉点的桥洞时,遭日军预埋的炸药炸伤致死,是为皇姑屯事件。事件发生后,张作霖之子张学良秘密从前线赶回沈阳,接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初步稳定了东北局势,使日军企图借张作霖死后东北乱局出现而出兵中国的阴谋破灭。
宁汉合流
第七章
训政纲领
是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其宣布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实行“训政”。训政时期统治权归国民党独揽,政权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在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治权亦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的“指导监督”下由国民政府行之。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制。
14、戴季陶主义
1925戴季陶发表的《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系统地提出一套反共的理论,鼓吹阶级调和团体的排拒性,反对国共合作和阶级斗争,时人称之为戴季陶主义。戴季陶这套反动思想的实质,就是要把国民党变为一个资产阶级垄断的反动党派,进行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他这是代表资产阶级右翼来争夺革命的领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是在农民运动形成高潮并且遭受各方责难的情况下,毛泽东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对湖南湘潭等5县的农民运动作了32天的考察发表的重要著作。这篇报告充分估计了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着力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论述了在农村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还具体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农民同盟军的问题,指出了在这个问题上的右倾危险,回击了地主阶级、反动军官、国民党右派等对农民运动的污蔑和攻击,支持了广大农民的革命举动,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3、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出席代表有13人。大会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以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最终消灭阶级主张。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组织工人开展革命运动,并且选举成立了中央机构,陈独秀任中央书记。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有了全新的以共产主义为目标、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内容:前期:(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和迷信;
(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后期: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评价: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民主与科学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热科学的发展
6、衙前农民运动
1921年9月在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通过了《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衙前农民协会章程》,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是我党领导的我国最早的农民革命运动。并领导农民进行了减租斗争,运动发展到萧山、绍兴等县八十余村。同年12月被镇压。
7、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国民党“一大”,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一面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使国民党加强了纪律,完善了领导体制,发展壮大了力量;使国民党开始认识到工农群众的作用,支持和领导工农运动,密切了与工农的联系,为国民党提供了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力
在阶级分析的基础上,毛泽东区分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一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我们真正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还是要提防。
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打击共产党、篡夺领导权的开始。
16、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因惧怕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而发动的反对共产党的政变。12日凌晨,全副武装的青红帮分子,身着蓝色制服,袖带“工”字臂章,向上海总工会纠察队的驻地发起进攻。大批军队随即以调解“工人内杠”为名,全部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武装,打死打伤3000多人,占领上海总工会,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四一二政变。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
4、《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时间:1925.12
作者:毛泽东
内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 ——极端的反革命派
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容易分化
小资产阶级(有余钱剩米的、经济上大体自给的、生活下降的三部分)——三派:右翼、中间、左翼。(都有可能参加或附和革命)
半无产阶级(包括自耕农、贫农、手工业工人、店员、小贩等)——容易参加革命
(4)工农运动中日益严重的“左倾”错误,也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19、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作用。
1.提出大革命“反帝,反军阀”口号的是中共
2.大革命是群众运动,中共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3.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中共帮助和推动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在军队中进行
20、中国科学社
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由一群中国留学生1915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办,旨在“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为任鸿隽、秉志、周仁、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杨铨)、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鸿隽任社长。前身为1914年创办的《科学》杂志社。该社于1959年秋结束。
1927年8月,武汉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的国民党集团和国民政府合并,是为“宁汉合流”。是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同汪精卫集团在反共的基础上实行反革命合流。
南京国民政府的保甲制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建立严密的基层统治网络,于1932年8月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颁布《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了保甲的编组: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保,保设保长。保甲组织依照“管、教、养、卫”的原则活动。保甲制的推行,加强了南京政府对全国基层社会的控制和束缚,加强了其对全国尤其是基层的统治。
8、黄埔军校
是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创办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址设于广州南面的黄埔岛,俗称黄埔军校。1926年3月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首任校长是蒋介石,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培养军事人才,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的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做好准备。它的成立为中国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军事人才,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了充分保障,同时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
1、新文化运动
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原因:
(1)政: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经: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3)思: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到中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知识分子对尊孔复古进行猛烈抨击
(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局限性:(5)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6)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五四运动
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运动。
背景:1.新思想的传播与社团的发展;2.北京大学为首的高等教育发展;3.民初以来的反日以及国耻情绪;4.一战期间工商阶层的发展;5.北京政府内部派系的权力斗争
10、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导火索:1925年2月,上海日资纱厂4万多工人为维护劳动权利和政治权利,举行罢工。5月15日,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共产党顾正红,此为导火索。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主力:前期是学生后期:工、学、商各界
结果: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意义:1.促使新文化运动发生分化,促进了新思潮的发展和深入,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妇女运动的展开,并且为以后中国的学生运动,爱国救亡运动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先河;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4.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月30日,英国命令巡捕向游行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4人,伤后不久身亡者9人,重伤数十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五卅”后,革命风暴扩展到全国,投入反革命运动的群众约1200万,这是五四运动后出现的又一次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高潮。
11、省港大罢工
是广州、香港工人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而举行的政治大罢工,是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直接领导下,有组织、有准备地举行的。此次罢工历时1年零4个月,是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有效的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经济的统治,并且让广州的金融得到了保障。
12、北伐战争
北伐是国民革命军接管位于汉口的英国租界,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由中华民国的广州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军阀,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1926年7月9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进行北伐誓师,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奉吉黑三省由北洋政府五色旗改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即东北易帜,至此北伐成功。
17、五月指示
四一二政变爆发后,共产国际仍要求共产党继续与武汉政府中的国民党左派合作,5月底,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发来指示,提出挽救革命的五条措施,包括实行土地革命、新的农工领袖参加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动员两万左右共产党员以及湖南、湖北的革命工农组成可靠地新军队、组织革命军事法庭、惩办反动军官等。随即汪精卫即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就此破裂。
15、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事件也叫“三二0事件”。是1926年3月蒋介石为破坏国共合作,夺取革命领导权,蓄意打击和排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事件。蒋介石指使欧阳格以黄埔军校驻广东省办事处的名义,命令海军的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调派中山舰到黄埔候用。第二天,中山舰开到黄埔。蒋介石却诬指中山舰擅自开入黄埔,是共产党阴谋暴动。20日,蒋介石以此为借口,命令逮捕了李之龙。扣押中山舰,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工人武装,拘留第一军第二师中的左派党代表和政工人员四十多人,宣布广州全市戒严,还包围苏联顾问团住处。这样,蒋介石把共产党人排除出中央领导机关,也打击了国民党左派人士,夺取了国民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
18、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因素在于当时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买办豪绅阶级相勾结,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从主观上讲,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3)共产国际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9、新三民主义
是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其基本思想是:
关于民族主义,增加了鲜明的反帝主义和联合世界上一切被压迫民族共同奋斗的内容。
关于民权主义,提出了人民主权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给反动分子以自由权利。
关于民生主义,于“平均地权”外提出“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新主张。
新三民主义的这些内容大体反映了新时代特征和要求,尤其是鲜明的反帝立场,更为新三民主义区别于旧三民主义的重要标志。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3、清党
1927南京政府成立后厉行的镇压革命运动,发出“秘字第一号令”,通令“缉拿”共产党领导人和国民党左派分子,随后成立“中央清党委员会”,以郑泽如为主席,把“清党”运动推广到南京政府所辖各地。在国民党的残暴政策下,大批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者、民主人士被杀害。南京政府这一屠杀政策,埋下了阶级、政党间的仇恨,种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国共内战的种子。
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1928年6月3日退出北京,6月4日晨,其专列穿行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叉点的桥洞时,遭日军预埋的炸药炸伤致死,是为皇姑屯事件。事件发生后,张作霖之子张学良秘密从前线赶回沈阳,接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初步稳定了东北局势,使日军企图借张作霖死后东北乱局出现而出兵中国的阴谋破灭。
宁汉合流
第七章
训政纲领
是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其宣布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实行“训政”。训政时期统治权归国民党独揽,政权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在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治权亦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的“指导监督”下由国民政府行之。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制。
14、戴季陶主义
1925戴季陶发表的《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系统地提出一套反共的理论,鼓吹阶级调和团体的排拒性,反对国共合作和阶级斗争,时人称之为戴季陶主义。戴季陶这套反动思想的实质,就是要把国民党变为一个资产阶级垄断的反动党派,进行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他这是代表资产阶级右翼来争夺革命的领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是在农民运动形成高潮并且遭受各方责难的情况下,毛泽东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对湖南湘潭等5县的农民运动作了32天的考察发表的重要著作。这篇报告充分估计了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着力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论述了在农村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还具体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农民同盟军的问题,指出了在这个问题上的右倾危险,回击了地主阶级、反动军官、国民党右派等对农民运动的污蔑和攻击,支持了广大农民的革命举动,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3、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出席代表有13人。大会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以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最终消灭阶级主张。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组织工人开展革命运动,并且选举成立了中央机构,陈独秀任中央书记。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有了全新的以共产主义为目标、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