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14章轴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四章
§14-1 概述
轴承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主要应用于转速特高、支 承精度特高、特重型、冲击振动很 大、剖分式轴承、径向尺寸较小等 场合。
§14-2 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
滑动轴承按其能够承受的载 荷不同分为向心、推力、向心推 力滑动轴承;按其摩擦状态不同 分为液体摩擦和非液体摩擦滑动 轴承
背对背安装(反装)
结论: 首先根据派生力S与轴向力Fa的
方向和大小判断被“放松”和被 “压紧”的轴承,被“放松”轴承的 轴向力A等于其自身派生的轴向力S, 被“压紧”轴承的轴向力等于除去 其自身派生轴向力后其余各轴向力 的代数和。
6、滚动轴承的静载荷: 对于转速极低或基本上不转的轴
承,其失效形式为塑性变形,须按静 强度选择轴承的尺寸。
P0=X0R+Y0A————基本额定静载荷 S0——静强度安全系数
§14-10 轴承装置设计
一、刚性和同心度:
二、轴承的配置: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420 .10.24Saturday , October 24, 2020
径向基本额定动载荷,用Cr表示 轴向基本额定动载荷,用Ca表示
3、滚动轴承寿命的计算
载 荷 Cr
0 1 2 3 4 5 寿命106转 滚动轴承的载荷寿命曲线
L10
C P
Lh
106 C
60n P
球轴承ε=3;滚子轴承ε=10/3
对高温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须 乘以温度系数ft
4、滚动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0:40:37 10:40:3 710:40 10/24/2 020 10:40:37 AM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轴)
第 14 章 轴
14.1 复习笔记 一、轴的功用和类型 轴是机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用来支持旋转的机械零件和传递转矩。 (1)按承受载荷的不同分类 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的轴,如图 14-1(a)所示的齿轮轴; 传动轴:主要受扭矩而不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如图 14-1(b)所示汽车的传动轴; 心轴: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的轴,又分为转动心轴和固定心轴两种,如图 14-1(c) (d)所示。
图 14-6 ④轴端挡圈:固定轴端零件,可承受较大轴向力,如图 14-7 所示。
图 14-7 ⑤当轴向力较小时,也可采用弹性挡圈或紧定螺钉进行零件的轴向固定,分别如图 14-8 所示。
3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弹性挡圈
紧定螺钉
图 14-8 (2)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常采用的周向固定的零件有:键、花键、销、过盈配合、紧定螺钉等。常见的几种结构 分别如图 14-9 所示。
圆角或加装隔离环;对于轴与轮毂的过盈配合,可在轮毂上或轴上采用过渡肩环或开减载槽。 分别如图 14-11 所示。
键连接
花键连接
销连接
过盈连接
弹性环连接
型面连接
图 14-9 其中,采用键连接时,应使各轴段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如图 14-10 所示;紧定螺钉只用 在传力不大之处。
图 14-10 3.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的确定 (1)轴径的确定 按轴所受的扭矩来初步估计轴所需的直径,将初步求出的直径作为承受扭矩的轴段的最 小直径,然后按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和定位要求,逐步确定各段轴直径。其中,有配合要求 的轴段,应尽量采用标准直径。 (2)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各轴段的长度尺寸,主要由轴上零件与轴配合部分的轴向尺寸、相邻零件之间的距离、 轴向定位以及轴上零件的装配和调整空间等因素决定。基本原则:保证零件所需装配空间的 同时应尽量使轴的结构紧凑。 4.提高轴强度的常用措施 (1)合理布置轴上的零件以减小轴的载荷。 措施:传动件应尽量靠近轴承,尽可能不采用悬臂的支承形式;力求缩短支承跨距及悬
机械设计基础:第14章轴
170 200
230
静应力状态下的 75 45 许用弯曲应力
95 55 110 65
800
270
300
130
140
75
80
合金钢 铸钢
自用盘编号JJ321002
900
1000 400 500
330 100 120
150 50 70
90 30 40
折合系数取值:α= 设计公式: d 3
材 料
轴的功用和类型
功用:用来支撑旋转的机械零件,如齿轮、带轮、 链轮、凸轮等。
分类: 转轴---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 按承受载荷分有: 传动轴---只传递扭矩 类 心轴---只承受弯矩 型 按轴的形状分有:
车厢重力 自行车 前轮轴 前叉
转动心轴 支撑反力
自用盘编号JJ321002
前轮轮毂各部分具有合理的形状和尺寸。 设计要求: 1.轴应便于制造,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制造安装) 2.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定位) 3.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地相对固定;(固定) 4.改善应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轴端挡圈 带轮 轴承盖 套筒 齿轮 滚动轴承
§14-3
轴的结构设计
4、5间的轴肩使齿轮在轴上定位,1、2间的轴肩使带轮定位,6、7间的轴肩使右端滚动轴承定位。
套筒
轴肩
自用盘编号JJ321002
三、轴上零件的固定 轴向固定由轴肩、套筒、螺母或轴端挡圈来实现。
齿轮受轴向力时,向右是通过4、5间的轴肩,并由6、7间的轴肩顶在滚动轴承的内圈上; 向左则通过套筒顶在滚动轴承的内圈上。带轮的轴向固定是靠1、2间的轴肩和轴端当圈。
用途:碳素结构钢因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应用较 多,尤其是45钢应用最广。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但价格较贵,多用于有特殊要求的轴。 轴的毛坯:一般用圆钢或锻件,有时也用铸钢或球墨铸铁。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轴)
第14章轴14.1 复习笔记一、轴的功用和类型轴是机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用来支持旋转的机械零件和传递转矩。
1.按承受载荷的不同分类(1)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的轴。
(2)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
(3)心轴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的轴。
2.按轴线的形状不同分类按轴线的形状可分为直轴、曲轴、挠性钢丝轴。
二、轴的材料轴的材料常采用碳钢和合金钢。
1.碳钢45号钢应用最为广泛,为了改善其力学性能,应进行正火或调制处理。
不重要或受力较小的轴,则可采用Q235、Q275等碳素结构钢。
2.合金钢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与较好的热处理性能,但价格高。
三、轴的结构设计1.制造安装要求(1)为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常将轴做成阶梯形;(2)对于一般剖分式箱体中的轴,其直径从轴端逐渐向中间增大;(3)为使轴上零件易于安装,轴端及各轴段的端部应有倒角;(4)轴上磨削的轴端,应有砂轮越程槽;(5)车制螺纹的轴端,应有螺纹退刀槽;(6)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轴的形状和尺寸应力求简单,以便于加工。
2.轴上零件的定位安装在轴上的零件,必须有确定的轴向定位。
阶梯轴上的截面尺寸变化处称为轴肩,可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
3.轴上零件的固定(1)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零件轴向固定的方法主要有轴肩、套筒、螺母或轴端挡圈等。
①当无法采用套筒或套筒太长时,可采用圆螺母加以固定。
②为保证轴上零件紧靠轴肩,轴肩的圆角半径r必须小于相配零件的倒角C1或圆角半径R,轴肩高h必须大于C1或R。
③轴向力较小时,零件在轴上的固定可采用弹性挡圈或紧定螺钉。
(2)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大多采用键、花键或过盈配合等连接形式。
采用键连接时,为加工方便,各轴段的键槽宜设计在同一加工直线上,并应尽可能采用同一规格的键槽截面尺寸。
4.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的确定(1)轴径的确定①有配合要求的轴段应尽量采用标准直径;②安装有标准件的轴径,应符合各标准件内径系列的规定;③套筒内径应与相配的轴径相同,并采用过渡配合。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十四章 轴
• • • • • • 轴的功用和类型 轴的材料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强度计算 轴的刚度计算 轴的临界转速的概念
轴
第一节 轴的功用和类型
一、轴的功用
● 支撑回转零件,如齿轮、带轮; 传递运动和转矩 ●
二、轴的类型
● 心轴 — 只承受弯矩 按受载 ● 传动轴 — 只承受转矩 ● 转轴 — 既受弯矩、又受转矩 ● 直 轴(光轴、阶梯轴) ●曲 轴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倒角
砂轮越程槽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轴环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 三、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和固定 • 定位 - 使轴上零件处于正确的工作位置;
• 固定 - 使轴上零件牢固地保持这一位置。 阶梯轴上截 • 目的 - 防止轴上零件工作时发生轴向蹿动。 面变化处 • 常用的轴向定位和固定方法: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为保证轴上零件紧靠在定位面(轴肩),轴 肩的圆角须大于C1或R。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 四、改善轴的受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 合理布置轴上零件可以改善轴的受力状况。
第三节 轴的结构设计
• 减小应力集中 • 零件截面发生突 然变化的地方, 都会产生应力集 中。合金钢对应 力集中比较敏感, 尤需加以注意。
第四节 轴的强度计算
第四节 轴的强度计算
第四节 轴的强度计算
第四节 轴的强度计算
第四节 轴的强度计算
• 若计算的截面有一个键槽,则将计算出的轴的直 径 d加大4%左右,若两个键槽,则增大8%,然 后圆整成标准直径。 • 对于一般用途的轴,按上述方法设计计算即可。 对于重要的轴,还需进一步的强度校核(如安全 系数法) • 安全系数的校核计算包括疲劳强度和静力强度两 项内容。 • 疲劳强度的校核即计入应力集中、表面状态和绝 对尺寸影响以后的精确校核。 • 静强度校核的目的在于校核轴对塑性变形的抵抗 能力。
机械设计--14 轴
3 、铸铁: 特点:高强度铸铁和球墨铸铁有良好的工艺性,并具有价廉、 吸振性和耐磨性好以及对应力集中敏感性小等优点。 用途:适用于制造结构形状复杂的轴(如曲轴、凸轮轴等)。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主要力学性能见表14-1. 4、轴的毛坯选择 当轴的直径较小而又不太重要时,可采用轧制圆钢; 当轴的直径较小而又不太重要时,可采用轧制圆钢; 重要的轴应当采用锻造坯件; 重要的轴应当采用锻造坯件; 对于大型的低速轴,也可采用铸件。 对于大型的低速轴,也可采用铸件。
1、各段直径 ⑴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的直径必须符合滚动轴承内 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的直径必须符合滚动轴承内 径的标准系列 ⑵轴上车制螺纹部分的直径必须符合外螺纹大径的标 轴上车制螺纹部分的直径必须符合外螺纹大径的标 准系列 ⑶安装联轴器的轴段直径必须与联轴器的内孔直径范 安装联轴器的轴段直径必须与联轴器的内孔直径范 围相适应 ⑷与非标准件(如齿轮、带轮等)相配合的轴段直径 与非标准件(如齿轮、带轮等)相配合的轴段直径 应采用标准系列
2、轴向固定方法
对于标准件的定位尺寸要查有关标准件的标准。 (如滚动轴承、联轴器等)
(1)轴肩
轴肩圆角半径r <圆角半径R 轴肩高a > R
轴 圆 半 r < 倒 C1 肩 角 径 角 轴 高 > C1 肩 a
(2) 套筒固定
(3) 圆螺母固定
(4) 轴端挡圈
(5) 弹性挡圈
(6) 紧定螺钉
14.4 轴的强度计算
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 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 合理的结构和足够的强度是轴的设计必须满足的基 合理的结构和足够的强度是轴的设计必须满足的基 本要求。 轴的设计步骤: 1)选材 2)估算轴的直径 3)轴的结构设计 4)轴的强度校核 5)必要时作刚度和稳定性校核
《机械设计基础》第十四章-轴
ca 2 4( )2
对于直径为d 的圆轴:
M, T T
W
WT 2W
ca
Mca W
M 2 (T )2
W
[ 1]
Mca M 2 (T )2 ——当量弯矩
∴
M
M
2 H
MV2
对于转轴:已知支点,扭矩、弯矩可求;以斜齿轮轴为例
Sca
S S S S2 S2
S 1 (K a m )
S 1 (K a m )
2、静强度校核——校核轴对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略)
§14.4 轴的刚度及振动稳定性
一、轴的刚度计算 1、弯曲刚度 挠曲线方程:
d2 y M(x) dx2 EI
挠 度: y [ y]
偏转角: [ ]
Rv2 ——将扭矩折算为等效
)
FMr v1
Ft
Fa
M v2
))
T
R' v1
M1 M2
A
B Rv1 RH1
C
弯矩的折算系数。
Mv
D
RH2
RMv2
L1
L2
L3
T
)
Ft
M
(c)
6、作(d当) 量弯矩图——Mca
MM v1 2
Mca
M v2 M1
M2 (d)
M 2 (T )2 M v
M
M
TT
((ee))
r
6)加大配合部轴径 7)选择合理的配合 8)盘铣刀铣键槽比用指铣刀铣,应力集中小 9)渐开线花键比矩形花键应力集中小 10)避免在受载较大处切制螺纹。
二、合理布置轴上零件以减少轴的载荷
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版)轴
M e M (T )
2
2
α-根据转矩性质而定的折合系数→将扭转切应力转 换成与弯曲应力变化特性相同的扭转切应力。 当τ= r = -1 r= 0 r = +1 α= [σ-1] /[σ-1] = 1 P.231第3 α= [σ-1] /[σ0] ≈ 0.6 α= [σ-1]/ [σ+1] ≈ 0.3
(一) 轴结构设计的内容: 1.轴的组成 2.轴结构设计的内容 ┌外型 │各段直径和长度 └结构要素
轴颈 轴环 轴头 轴颈 轴头 轴身
(二) 轴结构设计的要求 (三) 轴结构设计步骤
※(二) 轴结构设计的要求:
P.227第2(变动)
一.轴与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定位、固定) 二.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调整 三. 轴应有良好的制造工艺 四. 尽量减少应力集中, 改善轴的受力状态 一. 轴与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
d3 d4 d5
d2
d1
§14-4
轴的强度计算
p.229
(一)轴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一. 心轴: -只受弯矩→按弯曲强度计算 压
1.受力分析:由M→σb 拉 ①固定心轴-轴不转动 (二)轴的强度计算步骤 : (三)轴的设计步骤: 设:M不变→∴ σb 不变→静应力r=+1
但常开停 →脉动循环变应力r= 0 ②转动心轴-轴转动
2
e b 4 2 b
M 2 T 2
(14-3)
1 M T e 4 W W 2W
M 2 T 2 Me
当σb (r =-1), τ (r =-1)时
Me M T
2
2
当σb (r =-1), τ (r ≠-1)时
MaH
机械设计基础第14章轴
输出
T
T1
设计:潘存云
合理
T2
T1+T2
T1
设计:潘存云
T1+T2
Tmax = T1
不合理 Tmax= T1+T2
2.减小应力集中 合金钢对应力集中比较敏感,应加以注意. 应力集中出现在截面突然发生变化的. 措施: 1. 用圆角过渡;
2. 尽量避免在轴上开横孔,切口或凹槽; 3. 重要结构可增加卸载槽B,过渡肩环,凹切圆角以 增大圆角半径,减小局部应力.
α----折合系数 Me---当量弯矩
折合系数取值:α=
0.3 ----转矩不变; 0.6 ----脉动变化; 1 ----频繁正反转.
mm
设计公式: d 3
材 料 碳素钢
Me 0.1[ 1b ]
表14-3 σb
400 500 600 700
800
轴的许用弯曲应力 [σ+1b] [σ0b]
130 170 200 230
C×45,C=0.2,0.5,0.8,1,1.5,2
4)磨削加工的轴段,应留有砂轮越程槽
5)切制螺纹的轴段,应留有退刀槽
6)同一轴上不同轴段的键槽布置在同一母线上 —— 以减少装夹工件的时间
7)轴上直径相近的圆角,倒角,键槽宽度,砂轮越 程槽宽度和退刀槽宽度等应尽可能采用相同的尺 寸 —— 以减少刀具种类和提高生产率
840 N m
6) 求F力产生的弯矩图
927 N m
a
设计:潘存云
P231
M 2 F FMK 4500 0.206 aV
d
a-a 截面F力产生的弯矩为:
M2 M aF F1F L / aV 4803 0.193 / 2
机械设计基础 吴元生 14轴
垂直平面内支反力 、RV1,R作V2 垂 直平面内的弯矩图;
3) 作合成弯矩图( M
M
2 H
M
2 V
);
4) 作扭矩图;
5) 作当量弯矩图( Mca M 2 (T )2 ) ;
6) 校核 危险截面轴的强度。
ca
M ca W
M ca 1 πd 3
14.1.3 轴的材料
1. 碳素钢 —— 常用45钢(正火、调质),价格适 中,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低。
2. 合金钢 —— 常用40Cr、40CrNi、3Cr13,对应力 集中较敏感,但价格较高。
3. 球墨铸铁——常用QT400,对应力集中敏感性较低、 耐磨性好,具有良好的吸振性。
注意:①采用合金钢并不能提高轴的刚度。 ②轴的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可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有周向固定。
14.3 轴的设计计算
14.3.1 轴的强度计算
转轴的强度计算一般的过程是: 1. 先按转矩进行轴径的初估,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2. 再根据所得的直径进行结构设计,确定轴的结构
尺寸; 3. 最后按轴的当量弯矩进行校核计算。
注:心轴和传动轴可看成是转轴的特例,同转轴的 设计方法相同。
1. 按转矩初估轴径
第14章 轴
14.1 轴的类型和常用材料 14.2 轴的结构设计 14.3 轴的强度计算 小结
14.1 轴的类型和常用材料
14.1.1 轴的类型
1、功用: 1)支承回转零件; 2)传递运动和动力。
2、分类:
1)按承载情况分:
转轴——扭矩和弯矩; 心轴——只受弯矩 ;
传动轴——主要受扭矩。
M ca 0.1d 3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章节题库(轴)【圣才出品】
第14章轴一、选择题1.为了保证轴承内圈与轴肩端面的良好接触,轴承的圆角半径r与轴肩处的圆角半径r l应有()关系。
A.r=r lB.r>r1C.r<r l【答案】B2.工程商使用的轴多做成阶梯形,这主要是为了()。
A.减轻轴的重量B.节省制造费用C.便于装配、加工和零件定位【答案】C3.设计高转速的轴时,应特别注意考虑其()。
A.耐磨性B.疲劳强度C .振动稳定性D .散热性【答案】C 【解析】轴的转速越高,受到的干扰载荷越大,越易发生共振。
因此,对于高转速的轴,必须进行振动特性计算。
4.当轴上安装的零件要承受轴向力时,采用( )来轴向定位,所受的轴向力较大。
A .圆螺母B .紧定螺钉C .弹性挡圈D .楔形键【答案】A【解析】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是以轴肩、套筒、轴端挡圈、轴承端盖和圆螺母等来保证的。
其中圆螺母定位可承受大的轴向力。
5.某45钢的轴刚度不足,可采取( )措施来提高其刚度。
A .用40Cr 钢代替B .淬火C .增大轴的尺寸D .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答案】C【解析】增加轴径,轴的截面惯性矩、极惯性矩增大,从而提高轴的刚度。
I p I6.计算表明钢轴的刚度不够,下列措施中能达到提高刚度目的是( )。
A .采用淬火钢B .减小应力集中C .用合金钢代替碳钢D .增加轴的直径尺寸【答案】D【解析】增加轴径,轴的截面惯性矩、极惯性矩增大,从而提高轴的刚度。
7.减速箱上窥视孔的主要功能是( )。
A .检查传动啮合情况即注入润滑油B .观察油面高度C .放出润滑油D .散热【答案】A8.设计减速器中的轴,其一般设计步骤为( )。
A .先进行结构设计,再作转矩、弯曲应力和安全系数校核B .接弯曲应力初估轴径,再进行结构设计,最后校核转矩和安全系数C .根据安全系数定出轴颈和长度,再校核转矩和弯曲应力D .按转矩初估轴轻,再进行结构设计,最后校核弯曲应力和安全系数【答案】DI p I9.为提高轴的刚度,采取()的方法,效果不大,不宜采用。
机械设计基础_第14章
2-带轮、1-轴端挡圈
阶梯轴:其形状通常是中间大、两端小,
右端:6-右端轴承、3-左端轴 承端盖
中间向两端依次减小,以便于拆装。
箱体,剖分式箱体
齿轮定位安装
1)齿轮轴向定位: 右侧定位轴肩,高于轴径(4) 3mm~5mm; 左端套筒定位。
2)齿轮周向定位:键连接; 键的长度小于轴段(4)的长度
3)轴段(4)的长度要小于齿轮轮毂 的长度
第14章 轴
2. 符合零件的安装、固定、调整原则以及轴的 加工工艺规范
3. 轴的结构应满足:轴和装在轴上的零件要有准确
的工作位置;轴上零件应便于拆装和调整;轴应具有良 好的工艺性。
轴的组成
• 轴头:轴和旋转零件的配合部分
• 轴颈:轴和轴承配合的部分
• 轴身:连接轴颈与轴头部分 • 轴肩(轴环):轴的直径变
1.钢 ┌碳素钢 ┌优质碳素钢:35、45、50
│
└普通碳素钢:Q235、Q255、Q275
└合金钢 20Cr、20CrMnTi、40Cr、40CrNi、 35SiMn、 35CrMo
2.球墨铸铁: QT500-5、QT600-2 →曲轴、凸轮轴
注意:①采用合金钢并不能提高轴的刚度,只能提高其强度
和耐磨性。
②零件在轴上的周向定位及固定: 键联接、花键联接、过盈配合、销联接、成形联接
※2.轴上零件要便于装拆、调整
3. 轴应有良好的制造工艺
→ 轴的设计要便于加工及热处理, 因而要注意: 1.轴肩处要有过渡圆角
2.键槽应位于同一母线上 3.螺纹退刀槽 4.砂轮越程槽 • 加工方法不同,轴的结构也可能不同 • 键槽应位于同一母线上;螺纹退刀槽;砂轮越程槽
3) 左端轴承处挡圈去掉
机械设计基础_14轴
14.1.1 轴的类型及应用
1.按轴承承受载荷不同分类 (1) 心轴: 只承受弯矩M≠0;不传递转矩T=0。又可分为转 动心轴(工作时轴转动,如图14-1a所示火车机车车 轴)和固定心轴(工作时轴不转动,如图14-1b所示 自行车前轮轴)。
机械设计基础
Machine Design Foundation
轴的结构设计
2)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是为了传递转矩和防止零件与 轴发生相对转动。必须有可靠的周向固定。转动零件与 轴的周向固定所形成的联结, 称为轴毂联结。常用的固 定方式有键联接(平键和花键)、销联接、过盈配合联 接、圆锥销联接、成形联接、弹性环联接等。如图所示。
a-平键联接
b-花键联接
40CrNi
≤100 调质 ﹥100~300 ≤100 调质
用于很重要的轴
38SiMnMo
﹥100~300 ≤60
38CrMoAlA
调质
﹥60~100 ﹥100~160
渗碳淬火 20Cr 回火 3Cr13 调质 ≤100 ≤100 1Cr18Ni9Ti QT600-3 QT800-2 淬火 ﹥100~200 ≤60
场合以缓和冲击,如图14-6所示。
机械设计基础
Machine Design Foundation
14.2 轴的材料
返回
机械设计基础
Machine Design Foundation
轴的材料
14.2.1 轴的常用材料
1.对材料的要求: 轴要承受扭转应力和弯曲应力等作用,其可能 的失效形式有疲劳断裂、过载断裂、弹性变形过大 等,因此,轴的材料应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具 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要 有较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2.材料及材料牌号类型 几种常用材料及其主要力学性能见表14-1 (1)碳素钢 (2)合金钢 (3)合金铸铁或球墨铸铁
机械设计基础 第14章 轴
3
P n
C =110~160,材质好、弯矩小、载荷平稳取小值 3、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和装拆要求,确定各轴段的径向尺寸 —由外向内 4、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和装拆要求,确定各轴段的轴向尺寸 —由内向外
轴系结构改错
四处错误
正确答案
三处错误
正确答案
三处错误 1.左侧键太长,套筒 无法装入 2.右轮键槽应为通槽 3.多个键应位于同一 母线上
第十四章
轴
教学目标 1、了解轴的功用、类型、特点及应用。 2.掌握轴的结构及设计方法; 3.掌握轴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重点难点 1、轴的结构设计,强度计算。
§14—1 轴的功用和类型
一、功用:1)支承回转零件;2)传递运动和动力 二、分类: 1、按承载情况分: 力 F (略) 载荷有: 弯矩 M 扭矩 T 转轴 心轴 传动轴 转轴——扭矩和弯矩 例:减速器轴
§14—3
轴的结构设计
轴设计的主要内容 结构设计 强度设计 轴的结构设计:确定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部结构尺寸 一、设计要求: ①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牢固的工作位置(定位和固定) ②轴上零件装拆、调整方便 ③轴应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等 ④改善受力、尽量避免应力集中
二、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原则:1)轴的结构越简单越合理 2)装配越简单、方便越合理
2、各轴段长度 L轴<L毂 ①各轴段与其上相配合零件宽度相对应 ②转动零件与静止零件之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隙。
七、轴的结构工艺性 1.轴的直径变化应尽可能少 2.越程槽、退刀槽 3.多键槽开在同一直线上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II
II II
III III
4.在可能情况下,应使过度圆角、倒角、键槽、越 程槽、退刀槽、中心孔等尺寸分别相等,并符合标准。 5.配合段直径取标准值 6.阶梯轴直径常为中间大两端小 7.非定位轴肩的高度一般为: 0.5~3mm 8.轴端应有倒角 9.固定滚动轴承的轴肩高度应小于轴承内圈厚度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第十四章
分类:
转轴
承受载荷不同 传动轴
心轴
转轴: 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
传动轴:只传递转矩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 汽车传动轴
心轴: 只承受弯矩不传递转矩。
自行车
火车轴
分类:
轴线形状
直轴 曲轴
挠性钢丝轴
校核公式
e
Me 0.1d 3
1b
由校核公式得设计公式:
d 3 Me
0.1 1b
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轴径的一般步骤:
(1)将外载荷分解到水平面和垂直面内,
求垂直面支反力FV和水平面支反力FH。
(2)作垂直面弯矩MV图,水平面弯矩MH图。
(3)作合成弯矩M图,M
M
2 H
MV2
(4)作转矩T图,
刚性轴:应使 n( 0.75 ~ 0.8)nC1
挠性轴:
1.4nC1 n 0.7nC2
nC1 一阶临界转速
nC2 二阶临界转速
似计算。
强度条件:
T
WT
9.55106 0.2d 3n
P
Mpa
τ—轴的扭切应力,Mpa T—转矩,Nmm
WT— 抗扭截面系数,mm3 P—轴传递的功率,Kw
n—轴的转速,r/min
d—轴的直径,mm
[τ]—许用扭切应力,Mpa
设计公式:
d 3
9.55 106 3 0.2
P n
C3
P n
mm
对于直径为d的圆轴:
b
M W
M
d 3
M 0.1d 3
32
T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算合格?
yes
结 束
§14―2 轴的材料
失效形式:疲劳断裂、过载断裂、弹性变形过大等。 材料要求: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的材料主要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
一、碳素钢
碳素钢比合金钢价廉,应力集中的敏感性小,可通过 热处理提高其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因此应用广泛。 一般为了保证机械性能,应进行调质或正火处理。 常用的碳素钢:35、40、45和50等优质碳素钢, 不重要的轴也可以采用普通碳素钢如:Q235、Q275
§14—1 轴的功用和类型
一、轴的功用 ① 支承旋转零件; 二、轴的类型
●
② 传递运动和动力
转轴 传动轴 心轴 直 曲 轴 轴 固定心轴 转动心轴
按承载情况
● ●
●
按轴线形状容
① 结构设计:根据轴上零件的安装、定位以及轴的制 造工艺等要求,合理确定轴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② 工作能力验算: 轴的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 方面的验算。 轴的设计过程: 根据总体结构的要求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承载能力验算
解: 1、 画出空间受力图,求出支反力 ①求垂直面支反力:
R1V R2V
193 146 L d2 6410 2860 Fr Fa 2 2 2123N 2 2 R1V 193 L
R 2 V Fr R1V
6410 2123 4287 N
②求水平面支反力
② 输入件尽量布置在中间
最大转矩T1
最大转矩T1+T2
③ 尽可能不用悬臂梁
强度、刚度较好
强度、刚度较差
2、减小应力集中 ①尽量避免形状突变 ②适当增大过渡圆角半径 ③尽量避免在轴上开口切槽 ④减少局部应力集中
应力比较:
例1:
√
√
√
例2、轴系结构改错
四处错误
正确答案
例3、读图
§14-4 轴的强度计算
α =σ-1b /σ0b ≈0.6
α =σ-1b /σ-1b =1
Me 设计公式: d 3 0.1σ 1b
mm
(σ+1b、σ0b 、σ-1b
表14-3)
三、转轴设计步骤和方法
1、根据传递功率为P,高速轴转速为 n1 , 用扭转强度公式初算轴的最小直径dmin 。
d min C
3
P n
σ e σ b 4τ
2
2
M
W
2
4 T
2W
2
2 2 M T
W
注意:由于b 与 的循环特征可能不同, 需引进校正系数α将 折合成对称循环变应力 则强度条件:
M 2 (α T) 2 σe W
对称循环变 应力下的许 用应力
Me σ 1b 3 0.1d
②用于转轴结构设计时于初估轴径dmin 轴扭转强度条件: 轴的抗扭
剖面系数
6 6 T 9 . 55 10 P / n 9 . 55 10 P 扭切应力: T 3 WT d / 16 0.2d 3 n
扭转强度设计式: 令其为系数 C
d
3
9.55 10 6 0.2
双螺母 轴肩、套筒 2~3
L
B
例图
(5)弹性挡圈
适用:轴向力较小处。
(6)紧定螺钉
适用:轴向力较小处
2、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平 键
过盈配合
花 键
紧定螺钉、销
三、改善轴的受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1.改善轴的受力状况
① 合理布置轴上零件,使受载减小。
转矩经大齿轮直接传给 卷筒,—轴只受弯矩
转矩由大齿轮经轴再传给 卷筒,—轴受纽矩+弯矩
→ (危险截面图片) 轴的扭切应力是脉动 循环变应力=0.6
1400 2 (0.6 1270 ) 2 1600 N m
6、危险处直径
d3
3 Me 1600 10 3 64.4mm 0.1 1b 0.1 60
1b :轴的材料选用45钢,调质处理,
mm
注 意:
① 若该截面有键槽,将计算出的轴径加大5%。 ② 一般轴:设计计算到此即可。 重要轴:须进行危险剖面安全系数校核. (疲劳强度和静强度) ③ 若强度不足,应适当增大轴径。
例题: 如图已知作用在齿轮上的圆周力Ft=17400N,径向力
Fr=6410N,轴向力Fa=2860,齿轮分度圆直径d2=146mm, 作用在轴右端带轮上的外力F=4500N,L=193mm, K=206mm,试计算危险截面的轴径
R2H
③F力产生的弯矩
M2F F K
4500 0.206 927 N m
a-a截面F力产生的弯矩
M aF R1F L 2
8700
0.193 840N m 2
3、求合成弯矩
2 2 M a M aV M aH M aF
4142 8402 463 1400N m
轴的强度计算:根据轴承载情况,采用相应计算办法。 应力分析: (应力分类与描述)
● ●
T
F
弯曲应力σb - 对称循环变应力; 扭剪应力τT - 循环特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按扭转强度计算;
计算方法:
●
一般的轴
●
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安全系数法计算。——重要轴
●
一、按扭转强度计算
①用于传动轴的强度计算
注意:
各种碳钢和合金钢的弹性模量数值差不多,因 此热处理,只能提高其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对提高 轴的刚度并无实效。
轴的毛坯一般用轧制的圆钢或锻制毛坯,对于形
状复杂的轴,可采用铸钢或球墨铸铁制造。
轴的常用材料及其主要力学性能见表14—1。
§14—3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设计:确定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部结构尺寸。 轴的结构设计主要要求: ① 轴要便于加工,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制造安装)
适用:近距离的两个零件间的固定,但不适合高速。
(3)圆 螺 母
特点:可承受较大轴向力,但因切制螺纹,轴强度↓ 适用:轴端或轴上两零件距离较远无法使用套筒时。
(4)轴端挡圈
特点:能承受较 大轴向力。
适用:轴端。
★注意:
采用上述四法固定轴上零件应使 轴段长度比轮毂宽度短2~3 mm 即:L=B - (2~3)
采用
(1)轴肩和轴环
特点:方便可靠;但使直径加大,截面突变而引起 应力集中。
适用:轴向力较大处。
注意: ①为保证轴上零件紧靠轴肩,应使: 轴肩圆角半径r小于相配零件的圆角半径R或倒角C 轴肩高h大于R或C → 详细内容 ②要求轴肩高度<滚动轴承内圈高度
错误
正确
(2)套 筒
特点:结构简单;不影响轴的强度。
二、合金钢
合金钢具有更高的机械性能和更好的淬火性能,但 对应力集中较敏感。另外价格较贵。
对强度、耐磨性要求高且结构尺寸受限制及在高温 或低温条件下工作的轴,可采用合金钢。
常用材料为20Cr,20CrMnTi、38CrMoAl、 40Cr、40CrNi、38SiMnMo、40MnB 等。 采用合金钢制造的轴须进行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 合金钢对应力集中较敏感,因此设计轴时,应从结构 上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并减小表面粗糙度。
② 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定位)
③ 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地相对固定。(固定)
④ 受力合理,减小应力集中。 (受力)
一、制造安装要求
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轴结构越简单,工艺性越好。 1、阶梯轴: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
阶梯轴各部分名称 → 详细内容
2、轴端及各轴段的端部应有倒角:轴上零件易安装
⑥求危险截面的当量弯矩:
M e M 2 (α T) 2
危险截面:Me 最大的截面; 靠近Memax ,直径较小的截面。 ⑦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校核轴的强度,危险截面。
应满足: 危险截面直径
σe
M 2 α T σ 1b W
2
N/mm2
Me d3 0.1σ 1b
磨削
3、砂轮越程槽、螺纹退刀槽 4、圆角、倒角尽量相同 5、键槽 方向、宽度尽量相同
砂轮越程槽 车螺纹
退刀槽
二. 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轴向固定:防止工作时,出现轴向窜动; 周向固定:防止工作时,出现周向转动。 1、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 轴肩(环)、 套筒、 螺母、 或轴端挡圈、 弹性挡圈或紧定螺钉——轴向力较小时。
R1 H R2 H Ft 2
17400 8700N 2
③F力在支点产 生的反力
R1 F FK L 4500 206 4803N 193
R 2F F R1F 4500 4803 9303N
2、分别作出水平面弯矩图MH和垂直面弯矩图MV
①垂直面弯矩
M aV L R2V 2
mm
将 dmin 圆整成标准直径(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2、根据初算轴径,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N
3、按弯扭合成强度校核轴的危险截面。
步骤
①画出空间受力图,求出支反力; ②分别作出水平面受力图和垂直面受力图;
③分别作出水平面弯矩图MH和垂直面弯矩图MV ; 2 ④求合成弯矩: M M2 M H V ⑤求扭矩图
L/2 Fr R1V Fa L Fa R2V
0.193 4287 414N m 2
L R1V M aV 2
0.193 2123 205N m 2
②水平面弯矩
L M aH R1 H 2 0.193 8700 840N m 2
L L/2 Ft
R1H
M e M 2 (α T) 2
— 当量弯矩
α取值:
M 2 (α T) 2 M e σ 1b 3 σe 0.1d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