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八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情别绪苏幕遮》81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幕遮》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关于作者——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参知政事任上,提出过政治革新的方案,主持庆历改革,史称“庆历新政”,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文章骈散相间,气势磅礴,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奢靡风气,开拓了词的领域,可以说是苏轼豪放词的先声。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背景链接

范仲淹一生立志入世,然天不遂人愿,仕途多舛,也因有军

事才能,多次被派往戍守边疆,写这首词时,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萧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乡念亲,于是范仲淹触景生情,便写下了这首词。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齐读上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品读上阕

思考:上阕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山水、斜阳、芳草。

(2)①描写了壮丽阔远的深秋景色。碧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里,水波上笼罩着一片苍翠的寒烟。夕阳照映着远山,碧天连接着江水。无情的芳草绵延着

天涯,更在斜阳之外;②渲染出了壮丽阔远、寥落苍茫的意境,③也暗含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答题方法及步骤小结:

(1)分析意境型

①找出意象,概说画面,

②用简洁词语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

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写壮丽阔远的秋景,

暗透乡思

齐读下阕: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品读下阕

思考:词的上片主要是写景,下片则主要抒情。那么本词主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现出来?写浓重的乡愁

小组讨论

这首词用了哪些手法?(抒情手法或表现手法)选取其中一种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衬托,拟人,虚实结合。(2)①衬托。②诗中“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描写了无情的芳草绵延到天涯,隐没在斜阳照不到的远方。“芳草”常暗指“故乡”,故有慨叹故乡遥远之意,同时也以芳草渺远无情衬托出思乡之情的浓烈。③把作者的乡思离愁表现得更加明了深切。

答题方法及步骤小结:

(2)分析手法型

①点明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说明诗人怎样运用该种手法,

③说出此种手法的作用、效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其作用是怎样的?

(1)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2)另一方面感情低徊婉转,

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课堂小结

学习迁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这首词运用了一些表现手法,请指出两种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这首词运用了一些表现手法,请指出两种作简要分析。(1)①比喻。②如“山远翠眉长”,远望寒山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将“山气”比作“翠眉”,展现了重阳登

高的美景。③表达了作者思念朋友以及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愁情。

(2)①以乐景衬哀情。②面对“山远翠眉长”的重阳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高处凄凉”,使他不忍细睹,如此美景反而更衬托出了词人内心的愁闷之苦。③表达了作者思念朋友以及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愁情。课后作业:

《优化方案》练习册P44页第3小题:

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发“乡思离愁之深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