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沁园春长沙优秀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4篇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4篇沁园春·长沙说课稿1一、说理念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而朗读是获得语感的重要途径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所以我将在以情为基点,以悟为强音,以读为手段来指导我的教学。
二、说教材《沁园春·长沙》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中的“吟诵青春”版块,该板块意在指导学生在诗歌吟诵活动中礼赞青春生命、体验青春激情本词是毛泽东代表作之一,抒发了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理想和抱负这首词是本专题也是整本书中的第一篇课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我将用一课时把它上完说学情。
从情感上来说,同学们对毛泽东有崇敬之情,渴望了解毛泽东这个人,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是怎样的,因此对学习本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从知识与能力上来说,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鉴赏诗词的能力,所以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该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说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在诵读这首词的过程中领悟词壮美、开阔的意境。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树立远大的理想。
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品味词作的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领会毛泽东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六、说教法学法教法:品读赏析法,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这首词,在品读中读出词韵,品出词情。
学法: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讨论,深入探究的方法来理解赏析这首词。
七、说教学过程综合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展示图片,情境导入我的设想是在播放舒缓的轻音乐的同时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湘江秋景的相关图片,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何感想,然后以毛泽东如果看到这些又会有何感受来导入新课《沁园春·长沙》的学习如此导入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优秀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优秀沁园春长沙说课稿优秀11教学目标①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②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2学情分析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
曹操登上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
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
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3重点难点①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境界。
②从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4教学过程4.1第二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1、解读《沁园春长沙》下片中“峥嵘岁月”图和“中流击水”图,进一步把握全词的巧妙结构和主旨。
2、引导学生自学《采桑子重阳》评论(0)学时重点全词的巧妙结构和主旨。
评论(0)学时难点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沁园春·长沙——导读【教学过程】一、检查巩固1、指定学生背诵全词。
2、检查重点词语的掌握与运用。
二、提问:上片作者独立湘江,观赏了一副雄伟壮阔的湘江秋景图,并借景抒情,发出了“谁主沉浮”的感叹。
面对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跟着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稠。
毛泽东与1913年——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肄业,常常跟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或游泳。
故地重游,回忆那不寻常的岁月太多了。
三、重难点的解决过程1、具体研习“峥嵘岁月图”。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提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明确:一般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在词中其承接过渡的作用。
词的上下片下发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
沁园春长沙的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沁园春·长沙》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沁园春·长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现代新诗”,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新诗的魅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学习这首词,对于理解毛泽东的思想和情感,以及领略现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12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这首词,理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掌握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分析意象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13 教学重难点114 教学重点理解词中描绘的长沙秋景图,体会作者的情感;掌握词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115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21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古代诗词,对诗词的基本常识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现代新诗的接触相对较少。
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但在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22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高一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毛泽东的诗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可能对词中所表达的革命情感和壮志豪情理解不够深刻,需要教师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经历进行讲解。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沁园春·长沙说课稿范文沁园春·长沙说课稿1一、教学理念首先让我来说一说我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强调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突出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诵读理解,与他人交流,与文本对话的活动指向。
让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的过程。
因此,我将在课堂中加强诗文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二、教材分析说完教学理念,再来说说我的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沁园春长沙》,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向青春举杯”这一专题中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国伟大革命领袖伟人早年创作的一首词,在词中作者通过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描写,抒发了词人的理想和抱负。
全词动静有度,张弛有致,语言极富表现力,充满了无尽的豪情和凌云的壮志。
三、学情接下来说一说学情。
高一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识记和积累了一定量的名篇名句,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上有一定的领悟能力。
此外,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伟人的《沁园春雪》,对词的特点、作者生平、创作风格都有一定的了解。
这为本文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但是学生以往的学习偏重于识记,学生的分析感悟能力还相对薄弱,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因此,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加强学生问题探究、体验感悟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我拟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品味语言、把握意象,让学生初步掌握诗歌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分析品味词中高度凝练、极具表现力的语言,从而把握诗词的意象,感受作者的`革命豪情。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体会作者英勇无畏的革命豪情和崇高情怀,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五、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的三维目标,以及教学大纲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读,以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诵读全词,以语言为依托,理解这首词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和意义,从而把握词人的宽广胸怀和深沉的思绪。
沁园春长沙的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的说课稿《沁园春·长沙》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长沙》。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沁园春·长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旨在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表现了作者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雄心壮志。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诗词,但对于现代新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学生对毛泽东的诗词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深刻内涵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探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词的有关知识,掌握朗读技巧,背诵全词。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词中描绘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掌握词的表现手法,如情景交融、对比等。
2、教学难点理解词中富有哲理的语句,体会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提问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点拨法: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我是来自XXX学校的XXX,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沁园春·长沙》的说课。
Ⅰ. 教学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创作的著名诗篇,诗中以长沙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本课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第十篇,旨在通过学习这首经典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培养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情感,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Ⅱ.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 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行文特点;3. 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诗歌,体验文本演变的魅力。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和分析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和讨论不同版本的诗歌,提升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3.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Ⅲ.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行文特点;2.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诗歌,体验文本演变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Ⅳ.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与预习(时间: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将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并通过一段音频和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诗的好奇心。
Step 2. 诗歌赏析(时间:20分钟)1. 首先,我会播放作者毛泽东朗读《沁园春·长沙》的录音,并要求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 接着,我将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我会使用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内涵。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现代新诗,而《沁园春·长沙》则是开启现代诗歌学习之旅的重要篇章。
首先,咱们来聊聊学情。
现在的高中生啊,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可能对那个革命年代的背景了解有限,对诗词中蕴含的壮志豪情体会不深。
所以呢,在教学过程中,咱们得想办法把这些背景知识和情感传递给他们。
接下来,咱们说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就是要让学生感受毛泽东的壮志豪情,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也得拎清楚。
重点在于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在于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以及理解诗人在那个时代的壮志雄心。
下面讲讲教学方法。
诵读法肯定少不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
还有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入理解诗歌。
再就是小组讨论法,集思广益,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导入环节,我会给学生们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去爬岳麓山,在山上看到了一片火红的枫叶,那景色真是美极了。
我就不由得想起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想起了他当年在长沙的壮志豪情。
然后我就问学生们,想不想知道毛泽东在长沙都有哪些豪情壮志呢?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
然后是初读环节,让学生们自己大声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读完之后,我会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大家一起点评,纠正读音和节奏。
接下来是精读环节。
我会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我会在教室里走动,听听他们的想法,适当地给予指导。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高中语文说课稿:沁园春·长沙3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说课稿:沁园春·长沙精选3篇(一)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将要讲授的是《沁园春·长沙》这首诗的课堂教学。
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于1925年在中山大学读书时创作的,它是一首描写浩荡革命洪流的战斗歌谣。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将重点呈现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于诗歌背景的介绍,其次是对于诗歌结构和语言特点的分析,最后是对于诗意深层次的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诗歌的背景。
本诗创作于1925年,那个时期正是中国革命运动起步的时候。
在这个背景下,毛泽东以写诗的方式表达对于时代变革的热切渴望和对于革命战斗的豪情壮志。
他在《沁园春·长沙》中,用平实而真挚的词句,展现了海内外学子对于革命进程的关注和支持。
这也是一首充满青春力量的诗篇,激发人们对于追求事业成功和国家繁荣的热情。
接下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诗歌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每个句子都是四个字。
这样的结构简洁明了,节奏鲜明,有助于诗歌的传达和抒发情感。
其次,诗歌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以城市名字植入诗中,以增加绘画色彩的手法。
例如,“高楼大厦,钟声七点”一句中,高楼大厦象征着城市的繁荣和发展,钟声七点则代表着一个快节奏的都市生活。
整体而言,诗歌的语言简练明了,意象鲜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最后,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诗歌所传达的深层次意义。
诗歌通过对于长沙城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对于革命前途的希望。
以“宽敞的校园,充满着诗火与革命的热情”为例,描绘了学子们对于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
诗歌中的“青春”一词则是表达了当时中国革命者对于社会变革的渴望,对于未来的美好前景的向往和对于自己作为革命者的责任感。
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青年一代的自信与自觉,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憧憬与决心。
通过对于《沁园春·长沙》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背后的时代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于社会前途的追求。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我本次说课的主题是《沁园春·长沙》,我主要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以及板书设计5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沁园春•长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属于必读课文。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高中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新诗词成单元出现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独此一个,以XXX的词《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中新生语文研究的“卷首语”具有承上启下,由易到难的认知教育优势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的优势。
二、说教学目标诗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本单元教学特点、单元提示以及我对文本的解读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相识诗歌意象的寄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诵来理解诗的意象,领悟诗的意境,掌握通过意象的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意象的研究,品味诗的意境,体味诗人在逆境寒秋中昂扬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其中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诗歌意象的含义;体味诗歌的意境以及感悟为人豁达胸襟和崇高理想为教学重点;通过鉴赏意象,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在说教法和学法之前,我先说说本课的教学理念。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出格是诗歌,诗歌有节奏和音韵的美感,要培养学生体味诗歌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乐趣,就要使学生切身的体会诗歌最间接表露的美。
因此就要以读为主,在读中考虑,在读中理解课文,体会意境以及作者的头脑感情。
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诵读法和感情朗读法:在课堂上播放示范朗诵、学生自读、个别学生试读、全体学生齐读,穿插进行。
其中,主要是感情朗读法。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通用14篇)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通用14篇)沁园春·长沙说课稿(通用1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篇1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基于上述的分析,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立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抓住关键词,理清思路。
2、通过多次朗读体会诗歌意境。
3、学习本文含蓄凝炼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4、学习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感。
综观高考诗歌鉴赏题误答的原因主要是轻读诗,重做题,平时阅读品质不良,缺乏阅读激情,语感较弱,对诗词的感受浅薄。
基于这一原因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反复诵读。
体会意境、揣摩语言。
教学难点是:鉴赏词作的意境。
二、教学方法和教具。
《沁园春长沙》是诗歌鉴赏单元的起始课,对后面的诗歌教学起到领起示范的作用。
因此不但要教会学生鉴赏本词,还要让学生学会鉴赏诗词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方法是以朗读、设疑、讨论法为主,以点拨比较法为辅。
通过这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早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早在初中时我们就欣赏过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师生共同背诵,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毛泽东同一词牌的作品《沁园春长沙》。
(二)介绍背景。
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
一方面是当时社会的大背景,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是毛泽东活动的小背景,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
(所谓学习诗歌要知人论世,通过背景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主旨,体会作者的革命精神)(三)多种形式的朗读。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沁园春·长沙》一、说教材新课标第一单元第一章所选的《沁园春·长沙》,是高中一年级一年级新生踏上高中语言学习之路的开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是“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它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不惧武力,不惧封建独裁,勇于改革旧中国的崇高精神。
毛泽东的诗歌有很多,有很多诗歌比《沁园春·长沙》更有艺术价值,而《沁园春·长沙》又是第一次为高一学生开设的以革命理想和爱国情怀为宗旨的“第一堂课”,不管其原意如何,其情感教育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从总体上来说,新高考以来的诗歌鉴赏题中,存在着如下问题:轻读诗歌,重做题,往往存在着阅读品质差,缺乏阅读积极性,语感薄弱,对诗歌的理解不深刻等问题。
以文艺与美学论著称的朱光潜,就曾经说过,现在的青少年普遍喜欢听而不喜欢看,这就说明现在的青少年在读书与鉴赏上仍有不足之处。
另外,“熟记于心者,熟记于心”。
所以,在中学语文诗歌赏析的教学中,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中心,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赏析的指导。
要点和难点在朗诵中,让同学们体会到了“秋”的真谛,体会到了“秋”的真谛。
英语表达式分析的教学难点(依据:语感的养成,要靠阅读,要靠解读,要靠感悟,要靠对简练的语言的分析,才能把它的含义把握住。
)二、组织法1.以“单位”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诗词鉴赏是一种情感和认知的统一,要从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出发,并结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的了解,并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用想象力和联想去体会诗词中的思想感情,体味诗词中的言外之意,从而培养一种好的读书习惯。
2.这门课的构思:(1)运用“读”法,让学生一步一步地体会诗歌的乐曲之美,体会诗歌的节奏之美,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深厚感情。
(2)在感悟和分析诗歌和散文的过程中,运用想象和联想,再现诗歌中鲜活而又鲜活的形象,在欣赏诗歌的美丽的过程中,领悟诗歌的主旨和含义,将诗歌中所没有表达的部分补全,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从而逐步领略诗歌的韵味。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长沙》。
咱们先来说说这篇课文的地位和作用。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篇词,学生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毛泽东同志的豪迈气概和壮志豪情,还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更能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接下来谈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要让学生们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过程与方法上,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赏析等方式,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呢,就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咱们再看看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体会词中壮阔的意境和作者的豪情壮志,难点则是理解词中复杂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那怎么教这篇课文呢?我打算用两课时来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熟悉课文,了解写作背景,初步感知词的内容。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在教学方法上,我会采用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和小组讨论法。
先说诵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们感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问题引导法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我会问“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法则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下面具体说说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我会先给学生们播放一段有关长沙秋天景色的视频,然后问他们:“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们会想到什么?”从而引出课文。
接下来是初读课文,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然后介绍写作背景,让学生们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
再读课文,要求学生们带着问题思考:词的上阕写了什么?下阕又写了什么?在分析上阕的时候,我会让学生们找出描绘的景物,如“万山”“层林”“漫江”“百舸”等,然后引导他们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感受其壮阔之美。
对于下阕,重点分析作者的情感,通过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词句的解读,体会作者的壮志豪情。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10篇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10篇沁园春·长沙说课稿1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长沙》。
为了说明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说明:一、对教材的认识;二、教学目标的确立;三、重点难点的定位;四、教学方法的运用;五、教学时间的安排;六、教学流程的设置;七、作业的设计。
导语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文学艺术也起源于诗歌。
一个人文学素养,文学趣味的高低主要看他对诗歌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如何。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主,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这方面。
一、对教材的认识20xx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把“现当代诗歌”确定为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并且以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中新生语文学习的“卷首语”,与20xx年人教版的语文课本相比,明显具有两大优势:1.承上启下,由易到难的认知教育优势。
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承接了初中语文第五、六册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教材按照诗歌——散文——议论文——文言文的结构安排,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情感教育的优势。
高一的学生正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是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襟和蔑视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
毛泽东的词很多,不少词的艺术成就都在《沁园春长沙》之上,但《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一新生的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管编订者的是否有此意图,教材的情感教育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1.通过对诗歌的吟诵,训练学生的语感;2.明确诗歌的意象;3.培养学生以伟人为风范、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
确立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
三、重点难点的定位重点:诵读诗歌确立重点的依据:《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词是诗歌的一种,因韵成诗,合曲为歌。
诗歌原始的表达方式是吟唱。
我们现在学习诗歌,固然不要求吟唱。
但诵读是一种必要的手段。
1《沁园春-长沙》说课稿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说课稿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说课稿诗歌类的教学重难点应该都有相似点:是个不外乎“意象"意境”“情感"三方面。
教学的重点是:分析意象,品味意境;或者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
难点:理解诗人的……精神。
比如《沁园春·长沙》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红烛》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法汇总:情境激趣法、问题引导法、反复诵读发、小组合作法、老师点拨、任务驱动法、直观展示法(多媒体投放幻灯片)等教学方法。
学法汇总:自主合作探究、质疑讨论法、圈点批注、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语文组X号XXX。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沁园春·长沙》,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学理论课程标准、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说一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沁园春·长沙》是部编版第一单元第一课,该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单元导语要求“理解诗歌运用意象表达情感的手法,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还对学生提出了“尝试写作诗歌"的写作任务。
《沁园春·长沙》作为青春激扬的现代诗,有着丰富深邃的意象和精妙的选词表达。
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老师教学的依据与出发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对一些文学作品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但是本节课作为一首用古典诗歌写新时代内容的新诗,通过意象来反映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而高一学生没有形成通过联想、想象来体会诗歌的思维习惯;并且时代久远,缺乏相关生活经验,在思想文化的理解和情感体会上有较大的难度和距离,所以设计学习方案,引导学生会学。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高一必修一)「篇一」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词《武陵春》是选自20xx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当中的第四首。
代表了南宋时期的其中流派之一――婉约派。
《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地反映了她凄惨的生活水平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感情。
词人通过描摹外部动作和神态,通过新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生动地再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本单元以史传文学为主,所选的文章大部分是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客观记录和描述,呈现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和不同人物的思想面貌。
另外,这个单元还将五首词统一编排。
单元中五首词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词的能力,品味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理解词中蕴含的情感;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语言感受”“欣赏能力”对聋生来说难度偏高。
针对本班聋生的语言基础薄弱、知识面相对窄的学情,我把本课教学三维目标定为:①、知识与能力目标:a、了解女词人李清照生平,词的风格及代表作品。
b、初步学会吟诵词的技巧与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a、引导聋生反复诵读学会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
b、充分发挥聋生想象在阅读词时的作用。
c、指导聋生结合词的背景来阅读理解词的内容。
d、鼓励聋生尝试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体会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
b、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c、在感悟中使聋生多一份情感的经历。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一、诗歌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诗歌,以长沙的美景和革命情怀为主题,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二、诗歌内容《沁园春·长沙》描绘了长沙的美景和人民的艰苦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诗中通过对长沙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写,展示了长沙的美丽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三、诗歌意义《沁园春·长沙》体现了毛泽东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决心,激励人们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四、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沁园春·长沙》的背景和内容理解诗歌中的意义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和讨论,引发学生对《沁园春·长沙》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诗歌背景和内容的学习讲解《沁园春·长沙》的背景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义和情感,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讨论。
3. 诗歌意义和表达方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沁园春·长沙》的意义和表达方式,通过诗歌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
4. 学生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和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并进行相关的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沁园春·长沙》的背景和内容,理解了诗歌中的意义和情感,培养了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了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诗歌朗读和阅读理解训练来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对诗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及教案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大洼县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张彬今天我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进行说课,我将本次说课分为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自我评价五个部分。
【说教材】《沁园春·长沙》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向青春举杯”“吟诵青春”这一模块并且是第一课。
作为高一新生来讲,对高中的课程应该是充满好奇与期待,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与初中的内容又有所不同,初中主要是以讲、教、背为主,高中除了这些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等。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中语文教材中新诗单元第一课,无可避免地要担当起通过本课的学习和训练,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的重任。
所以说这一课很重要。
它是新生迈入高中语文课堂的第一步。
从这一课开始要让学生适应并慢慢的学会自主的分析诗歌、鉴赏诗歌。
而不只是背诵。
【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学情教材的分析,再结合专题教学要求和本科特点,依据新课标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设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词的常识,理解借景抒情表现手法、学习分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②找出诗歌中的意象、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合作学习,把握文中关键词的意义和作用,体会词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体会毛泽东的伟人情怀以及他那种豪放雄奇的风格。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抱负。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分析、理解诗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背诵这首词。
难点:体会深秋意境和体会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抱负【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具体介绍如下。
(一)导入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如果导入吸引了学生,那么整堂课可能做到事半功倍。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11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1《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的第一篇,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作品。
下面我准备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沁园春?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
上阙描绘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阙则紧承上阙,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谁主沉浮”作了答: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的第一课,这也是高中语文中唯一的一个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单元中的第一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
同时这节课的教学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接触的正式的第一堂语文课,在这以前,我们虽然已经对高中语文的编排体系、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高考语文的一些特点给学生讲解过,学生已初步明白了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些要求,可能对高中语文有了一定的新鲜感和较浓的兴趣,但这毕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所接触的第一课,这堂课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
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高中语文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沁园春长沙说课教案模板(共3篇)
沁园春长沙说课教案模板(共3篇)第1篇:沁园春长沙说课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沁园春.长沙》。
板书课题我将从教材定位、教法学法探讨,教学过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P2一、教学定位分为教材理解、目标定位,教学重难点三个部分p3(一)教材理解:《沁园春•长沙》出自高中语文第一册,是高中新诗单元中的一篇基本篇目,属课内讲读课。
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在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其中丰富的意象,领悟诗歌独特的意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对新诗的鉴赏能力的重任。
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得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课文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总是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只要老师正确的引导点拨,就能使学生们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学得正确的分析鉴赏的方法。
(二)目标定位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来把握意境的营造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朗读,体会诗人体会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和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三)教学重难点,毛泽东的诗词达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沁园春•长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采用的是用古典词格写新时代内容的“旧瓶装新酒”的形式,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战斗生活的回忆,颂扬了当时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艺术地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光辉思想。
全词分上下两阙,分别写景、述怀、叙事、抒情,寓有提问、作答。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p4这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2、理解宏阔的深秋意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体会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和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教学难点:分析意象以及其象征意义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二.教法学法探讨下面是教学和学法p5 1.教法情景导入法:情景的创设一直以来都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一种手段,它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时空的距离,也为教学的开展做了感情上的铺垫导读与诵读法: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即可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诗歌的情感又可以让学生充份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必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学生在对诗歌的理解上教师要多加点拨和引导交流与讨论法: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和创新,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与讨论中,就能很快突破难点,在意象和象征意义中寻找到沟通两者的桥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沁园春长沙优秀说课稿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WTT为你整理的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囚绿记一说教材、《囚绿记》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选三篇课文都是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欣赏精美的写景、品味优美的语言,来赏析文章深刻的意蕴。
《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将自然界的“绿”与作家内心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描绘了绿的状态也写出了作者自身的处境,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要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二说学情和教学目标我们的学生经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与熏陶,可以说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已有所领会。
本文篇幅不长,且文字不深,学生基本能读懂,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还比较表面化,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对文章的象征意义和含蓄而内敛的情感认知,还难以理解。
所以,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文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虽然学生上高一以来,老师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他们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圈点时往往捕捉不到重点词句,批注时也缺少个性表现,语言表述也难以做到准确、完整。
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
依据以上的分析以及新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1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指导学生筛选出关键语句,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来把握语句的重要信息,体会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点学会圈点批注,理解语句含义,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含蓄的以一棵常春藤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光明的忠魂洁魄,寄托了他对祖国自由、光明、复兴的热切期盼。
三说教法和学法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所以我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做了大胆的突破,不是像以往分析课文那样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标题和文中的几个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通过批注来研读,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利用四十五钟时间让学生学到一点对自己的发展有用的东西。
所以,我将学法及教法确定为:(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3)圈点批注法抓词语含义,理解句子意思;(4)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5)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并在实施教学中运用这些方法。
四教学过程1.学案检查在课前就设置互动学案,疏通字词,解决阅读障碍,了解作者的经历,为课堂的分析打下基础,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补充。
2.导入教师给出一组绿色的图片,指出当一抹绿色出现在沙漠中时,我们感觉到生命的希望;当绿芽冲破险阻绽放绿意时,我们意识到生命的顽强;当无边的绿色扑面而来时,我们仿佛听到生命的乐章。
绿在视觉上给人以色彩美,在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也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
由此,引出今天将接触这样一位非常喜欢绿色的人,只是他钟情到了极致,以至于将绿色囚禁起来,引出陆蠡的这篇文章《囚绿记》。
这种导入,能营造出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鲜明的画面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视觉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迅速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刺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讲解首先由标题入手,先列举几篇已经学过的课文标题,如《荷塘月色》,分析其对理解全文的作用,再让学生探讨本文为什么要以“囚绿记”为题目,让学生明白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题入文是很有用的读书方法。
之后指出要想对题目理解得更深刻,还要回到文章中,结合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综合分析而过渡到下一环节。
我围绕题目,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回到文本筛选出语句做圈点批注,分小组讨论、交流批注内容,具体问题如下:“绿”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囚“绿”?“绿”是怎样被“囚的”?“囚绿”的结果怎样?在“囚绿”的日子里,绿藤所表现出的哪种精神震撼了作者?本文的主旨又是什么?(在学生圈点批注的同时,老师适当地引导圈点时要注意语句之间的关联,批注时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既包含了文章的基本结构,又在筛选语句的圈点批注中理解了文章的主旨,结合学生学案及教师图片展示,归纳主旨,即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这种圈点讨论交流的方法体现了对话教学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了学生交流发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又是一个指导者。
4.小结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钥匙,适当的方法,归纳与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师生共同合作,按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总结出圈点批注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这些重点语句对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点都很有帮助。
5.学生迁移练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包办代替是不行的。
而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会学,而是会用,将学与用联系起来,要给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所以,接下来让学生对精短美文《遍地黄金》做圈点批注。
老师把学生共同批注的地方进行展示,让他们通过比较、讨论,进一步掌握圈点批注的要领,以此抓住主旨,强化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6.布置作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使他们形成健全人格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在布置作业时,要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的作业:结合《囚绿记》重点语句的圈点批注,展开联想,以作者的口吻写一段200 字左右的心理描写,感悟作者此时此景此境的内心感受,深入理解作品主旨。
7.结语悲欢离合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草木非人,但它们却永恒地演绎着生命的故事。
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
我们也通过圈点批注的方法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
让我们用此法去阅读一篇篇优秀的作品,去感受一位位作家黄金一般的心灵! 8.说课小结本课的基本流程为:情境导入解题递进问题解析小组讨论质疑方法归纳总结迁移能力提升作业应用反馈,借此来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
最后,遵循简洁美观、揭示内容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板书:囚绿记陆蠡象征生命希望绿色向阳向往光明自由固执咏物抒情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荷塘月色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朱自清这位作家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就熟悉的作家,《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背影》是一篇包含父子深情的叙事抒情散文,朱先生的散文语言清新,凝炼,像诗一般,感情真挚,深厚,意蕴深厚,悠长,读来回味无穷,而且他的不少经典名作,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
《荷塘月色》就是朱先生的又一篇散文中的经典美文,下面我就说说我讲授这篇课文的一些设想。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象。
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
新的中专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的要求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表现力,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编者正是按大纲要求把散文的阅读与欣赏安排在中专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本文是第一篇课文,属于精读文,但对于本课,教师不宜过多地繁琐地分析,点到为止。
重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领悟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文构思巧妙,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作者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
语言优美,恰当地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
)(2)能力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3)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本文写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
读课文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
2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4 5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难点: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
二、说学生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中专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春》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
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说教学方法: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
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四、说学习方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