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分析论文
浅谈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困境与对策【摘要】绵阳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被定位为四川经济副中心,但在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
地域限制因素、发展经济产业困难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解决这些困境,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在政策、投资、资源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可以依托地理优势,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开发特色产业,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可以增强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可行性,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展望未来,绵阳有望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与希望。
【关键词】关键词:绵阳、四川经济副中心、困境、地域限制、发展经济产业、政府支持、地理优势、经济发展空间、可行性、发展路径、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绵阳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历史悠久,经济实力雄厚。
2018年,四川省政府决定将绵阳打造成为四川经济副中心,以分担成都市的经济压力,推动四川省经济的均衡发展。
这一举措旨在实现“两城一区”发展格局,提升绵阳在全省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
绵阳位于四川省北部,紧邻陕西、甘肃等省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城市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完备,产业结构多样化。
要将绵阳建设成为四川经济副中心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地域限制因素和发展经济产业困难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绵阳经济副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目的意义绵阳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备受瞩目。
而建设绵阳作为四川经济副中心的意义十分重大。
绵阳作为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优化四川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布局。
作为位于四川北部的城市,绵阳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将绵阳打造为四川经济副中心,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四川省会成都的发展压力,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绵阳作为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建设,将有利于促进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
当前,四川省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区相对落后。
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研究
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对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行研究。
一、四川省现有产业结构的问题在四川省的产业结构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能源类和传统重工业在四川省的产业结构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而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其次,四川省的现有产业结构高度依赖大量的资源投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相当明显,不能够适应经济绿色发展和持续性的要求。
此外,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四川省在这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针对四川省现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应是实现经济持续性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产业组合和空间布局,提高效率和产出质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应注重:1、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应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适时调整现有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等产业,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能力,增加市场竞争力。
2、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当注重发展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化、网络化、标准化的制造生态,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使制造业从“量变”向“质变”发展,为四川省的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3、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才的作用更为突出。
四川省应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项目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聚集,构建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训、引进、评价机制等,从而形成人才、技术、市场的互动体系,推动四川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为促进四川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措施,具体如下:1、减免企业研发成本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和创新资源,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成本,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潜力。
绵阳市产业发展潜力评价分析
绵阳市产业发展潜力评价分析作者:张倩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11期【摘要】绵阳市是西部综合实力较强的的一个城市,拥有电子信息、新材料、冶金机械、食品加工四个发展相对完善,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本文主要分析了绵阳的产业现状,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当前所处的环境形势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对今后的发展方向给出建议,深度挖掘产业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产业结构;支柱产业;发展现状;环境形势;潜力探究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 A一、总体概况绵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且现代科技、工业集聚的名城。
同时也是我国解放初期实施“三线”建设的重要领地和众多重点军工项目的落足之地。
绵阳位于成都平原北端,距成都91公里,截止2009年,总人口已达到540多万。
1985年原绵阳地区撤销,建立绵阳市,现下辖6个县(市)、2个县级行政区(含科学城、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创园区等)。
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中国西部科学城,科技资源高度集中,综合研究开发实力十分雄厚,在一些领域还代表着我国的最高研究水平。
200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在绵阳市建立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也是西部电子工业中心城市之一,拥有多个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以长虹电子集团、长城特殊钢、九洲宽带信息网、太极药业、双汇食品、丰谷酒业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绵阳市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电子信息、新材料、冶金机械、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
二、绵阳市四大支柱产业发展现状1、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突出优势是产业聚集度高。
绵阳市以电子工业为第一经济支柱,是国家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基地,拥有6处开发园区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万人。
该行业运行的主要特点是:一、行业经济效益水平稳步提高。
其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带动、产品结构中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有较大增长和投资收益的大幅增加三个方面。
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四川为例
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四川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产业转移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省,作为承接东部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如何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四川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并以四川省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我们将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研究,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我们将详细分析四川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优势。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四川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和实施策略。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认识,也为四川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我们期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西部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产业转移背景及四川省承接现状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产业转移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省,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政策扶持,正逐渐成为产业转移的热门目的地。
产业转移的背景主要源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方面,东部地区随着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部分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急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资源条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环境。
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大省,其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尤为引人注目。
近年来,四川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四川省还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通过建设产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入驻。
浅谈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困境与对策绵阳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四川省重要的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近年来,绵阳市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四川省经济副中心,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针对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绵阳市在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过程中面临着交通发展不平衡的困境。
由于地处偏远,绵阳市的交通发展相对滞后,与省会成都之间的交通线路单一,不利于绵阳市的经济发展。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大对绵阳市交通建设的投入,完善与成都等重要城市的交通联络,提高绵阳市在四川省交通网中的地位,方便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动。
绵阳市在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过程中还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困境。
绵阳市传统的军工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缺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兴产业,无法满足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引进新兴产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来调整产业结构。
绵阳市可以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培育现代服务业,提升绵阳市在四川省经济中的竞争力。
绵阳市在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过程中还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
绵阳市的经济相对落后,高端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对绵阳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绵阳市可以通过与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引高水平人才来绵阳工作和创业。
绵阳市还可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建设教育培训基地,提升绵阳市的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
绵阳市在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过程中还面临着城市环境治理不到位的困境。
由于城市规划不够科学,环保措施不够完善,绵阳市的城市环境治理相对滞后。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和环保工作来改善城市环境。
绵阳市可以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绵阳市还可以完善环保措施,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
绵阳变迁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绵阳变迁现状分析报告范文引言绵阳市是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绵阳市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发展和变迁。
本报告旨在对绵阳市的变迁现状进行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该城市的发展概况。
一、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绵阳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特别是在近十年来,绵阳市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形成了以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结构。
目前,绵阳市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并且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绵阳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大力改善。
城市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与拓展,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此外,绵阳市还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工程,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人口变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绵阳市的人口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绵阳市的人口快速增长,特别是外来人口纷纷涌入。
而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绵阳市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就业机会。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绵阳市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城市交通压力增大,住房需求增加,社会安全问题等都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因此,绵阳市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
四、文化教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绵阳市也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绵阳市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校和文化机构,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绵阳市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弘扬,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绵阳市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和投资,绵阳市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特别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绵阳市在全国的竞争力。
然而,目前绵阳市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传统产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亟需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仍不够均衡,亟需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培育。
绵阳产业结构的转变趋势
绵阳产业结构的转变趋势绵阳市是中国四川省的一个重点城市,也是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绵阳市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本文将从绵阳市的历史背景、产业结构转变的动因、转变趋势及其对绵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绵阳市的历史背景绵阳市是四川省的重点城市,也是中国第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深圳的重要母城。
绵阳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北靠天全山,南临岷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绵阳市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绵阳市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绵阳市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二、产业结构转变的动因1.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随着绵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原来的传统产业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由此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变。
2.政策的支持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政府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并逐步淘汰落后产业。
政府鼓励创新、鼓励科技进步,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变。
3.科技进步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持。
三、产业结构转变的趋势1.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变传统产业在绵阳市的发展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瓶颈。
为了推动绵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型升级,将重点放在高科技产业上。
高科技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在绵阳市的发展中具有较大的潜力,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2.产业向服务业的转变随着绵阳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需求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于生活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增加,服务业成为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方向。
绵阳市的服务业潜力很大,旅游业、餐饮业、体育健身等子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浅谈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困境与对策1. 引言1.1 绵阳地理位置特殊绵阳地处于四川盆地西北缘,东临成都平原,西靠秦岭山脉,北接川陕交界,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绵阳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可以连接成都、西安等重要城市,与内地、西部等地区相连,交通便利。
绵阳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中心,为四川省第三大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绵阳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部交通、科技、商贸、农业综合中心,并且是中国向西欧输送商贸物资的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绵阳作为四川经济副中心,其地理位置特殊,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1.2 绵阳作为四川经济副中心的重要性绵阳作为四川经济副中心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绵阳地处成渝经济区核心位置,拥有便利的交通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其具备发展成为经济中心的潜力。
绵阳作为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庞大,市场需求旺盛,为吸引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基础。
绵阳具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拥有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为吸引各类企业进驻提供了条件。
绵阳作为四川经济副中心的重要性在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基础雄厚,对于推动四川经济整体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绵阳有望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绵阳产业结构不够完善绵阳作为四川省经济副中心,产业结构不够完善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绵阳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特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农业、制造业仍占据主导地位,而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这导致绵阳经济发展缺乏新增长点,难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不够完善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单一,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要解决这一问题,绵阳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可以通过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绵阳的产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4年绵阳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绵阳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背景绵阳市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人口聚集地。
近年来,绵阳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吸引了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的关注。
本文将分析绵阳房地产市场的环境,以及对市场发展的影响。
2. 政策环境绵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例如,加大土地供应、降低购房首付比例、放宽限购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绵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购房者。
3. 经济环境绵阳市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绵阳市整体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经济增长带动了人口增长和购房需求的增加。
4. 市场竞争绵阳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有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参与其中。
市场上存在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和办公楼等。
这种市场竞争对于购房者来说是有利的,因为他们可以在不同项目之间做出选择,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做出决策。
5. 金融环境金融环境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绵阳市有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为购房者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
低利率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促进了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并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6. 城市规划绵阳市拥有完善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城市规划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多样化的开发机会。
7.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在房地产市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绵阳市政府加大了对环保的重视,推动了房地产开发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环保意识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8. 人口结构绵阳市的人口结构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年轻白领、年轻家庭和外来人口是绵阳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
了解人口结构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是房地产开发商成功的关键。
9. 地理位置绵阳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紧密相连。
浅谈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困境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径,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遇。
绵阳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自然也不例外。
近年来,绵阳市政府提出发展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构想,希望通过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推动绵阳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困境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困境1. 竞争压力:四川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有着众多的中心城市,例如成都、重庆等。
这些城市在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对绵阳的发展提出了很大的竞争压力。
2.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要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首先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
目前绵阳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加大投入进行改善。
3. 人才引进和培养:要实现经济副中心的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目前绵阳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改善。
4. 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经济副中心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产业结构,目前绵阳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加大转型升级的力度。
5. 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需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目前绵阳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二、对策1. 发挥地区优势:绵阳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可以通过发挥地区优势,加快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
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路还很漫长,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加大力度,积极应对,相信绵阳一定能够建设成为四川经济副中心,为绵阳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绵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力偏离分量, 以此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 自身竞争力的强弱 , 找出区
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 的产业部 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 方 向和产 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数学模型 二)
假定区域 i 在经历 了时间 [ , 之后, Ot ] 经济总量和结构均 已发生变
化。设初始期区域 i 济总规模 为 b , , 经 iO 末期 经济 总规模 为 b , 。同 it 时, 依照一 定的规则 , 区域经济划分为 n个产业 部门, 把 分别以 b j0 i,, b jt j l2 … ,) i , (= , , n 表示 区域 i第 j个产业 部 门在初始期 与末期 的规 模。并以 B , t表示 区域所在 大区或全 国在相应 时期初期 与末期经济 OB
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 , 即份额分量 , 结构偏离分量和 竞争
( 计 算过程 三) () 1明确时间范 围以及参照的区域 。一般 t 值取为 5 或 l 年 , 年 0 即
考察区域在近 五年或十年内的变化 同时, 研究区域在哪一 级较大区域 有重要地位, 就选择哪一级区域为背景区域 。 () 2 划分部 门结构 , 构造 S i t sa e分析表 。根据所 研究问题 的 h f— h r 性质和深度要求 , 考虑统计 资料 的可能性 , 按照 某种分类体 系, 区域 把
(— ) 13
( ) 卜4 (— ) 1 5
厚的科研基础 , 另一方面是有相应 的产业 结构 , 已经形成 了包括重工业
和轻工业的产业 。在这种背景下, 对绵 阳市建设科技城 以来的产业结构 进行分析就显得必要。该文运用区域分析与规划中的偏离一份额法 , 对 绵阳三次产业结构进行定量分 析,反映绵 阳产 业结构优势 以及竞争 力
倾斜——协调型战略——内陆城市四川绵阳的发展研究
倾斜——协调型战略——内陆城市四川绵阳的发展研究□周建明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使我国城市发展的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区生产力布局“空投式——镶嵌型”到主要依靠城市经济系统的自增长能力和其自身的投资环境吸引力。
城市发展的机遇增多,主动性增强,但发展的不稳定性也同时增强。
如何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机遇?首要任务便是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一、现状特征1.位置、人口、资源绵阳位于四川省北部。
四川盆地的西北边缘。
南依德阳、遂宁,东靠广元、南充,西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邻甘肃省。
总面积202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4.1万亩,总人口506.65万人(1995年),人均0.995亩。
1995年GN P为200.578亿元,人均GN P为3959元。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貌类型多样,水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
2.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类型1995年绵阳全市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6∶46∶28,就业结构比重为∶∶3。
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与畜牧业的总产值比重为5∶3;在第二产业内部,工业与建筑业的产值之比为85.8∶14.2;在第三产业内部:消费性的第三产业与服务性的第三产业的产值之比为39∶61。
上述结果显示:绵阳经济发展类型属于“前工业化”的经济类型。
3.城市化水平1995年末城镇化水平仅达17.7%。
首位城市绵阳市中区的人口为97.62万人,其中建成区人口42.5万人。
4.产业结构形成了以电子工业为主导,机械、冶金、建材、食品、纺织、化工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体系。
二、发展条件绵阳的开发时间虽极早,但真正获长足发展的却是解放后。
解放初,绵阳市中区建成区人口仅2万余人。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40余万人的中等规模的城市,现代工业的重要基地。
现状概况为:解放后,由于对国防工业的特殊重视,以及绵阳特殊的区位,使其成为我国均衡布局以及战略重点西移中的布局重点,绵阳因而奠定了现代工业和中等城市发展的基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川南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川南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研究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
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川南地区受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影响。
经过多年的发展,川南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逐渐形成,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对川南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进行研究,对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川南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现状川南地区包括四川省南充市、遂宁市、内江市和乐山市等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域。
目前,川南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为主。
制造业是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是地区的传统特色产业,服务业则是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在制造业方面,川南地区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化工等产业为主要代表,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川南地区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度。
在农业方面,川南地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其中种植业主要以水稻、小麦和油菜籽等作物为主要产业,畜牧业则以猪、牛和鸡等为主要畜禽。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农业劳动力外流问题的加剧,川南地区的农业产业也亟待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
在服务业方面,川南地区的服务业增长迅速,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川南地区的服务业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川南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需要对川南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川南地区的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推动制造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变。
特别是要加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绵阳行业调研报告
绵阳行业调研报告
绵阳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绵阳已经形成了以军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本文将对绵阳市的几个主要行业进行调研分析。
一、军工行业
绵阳市是中国重要的军工基地之一,拥有多家国营和民营军工企业。
其中,绵阳飞机工业公司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先锋,主要生产战斗机、运输机等航空产品。
此外,绵阳市还有其他军工企业,如绵阳光电信息集团、绵阳金海发军工装备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在军工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领域具有一定实力和竞争优势。
二、装备制造行业
绵阳市在装备制造领域也有一定的实力。
绵阳市拥有的军工企业不仅为军队提供装备,也在民用领域有所涉足。
绵阳市的装备制造企业主要涵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领域。
例如,绵阳市的航空制造企业还生产民用飞机,并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一定份额。
三、电子信息行业
绵阳市的电子信息行业也相对发达。
绵阳市拥有多家电子信息企业,涵盖了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
其中,绵阳光电信息集团是绵阳市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企业之一,其主要产品包括光纤通信设备、光电器件等。
此外,绵阳市还有其他电子信息企业,如绵阳长虹电子有限公司等。
综上所述,绵阳市的军工、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行业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绵阳的相关企业有望取得更好的发展。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这些行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促进绵阳市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川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优 化就是指推动产业 结构合 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的过程。产 业结构优 化过程 就是 通过政 府的有 关产业 政策调 整影响产业结构 变化 的 供 给结构 和需求 结构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 , 来 推进产业 结构 的 合理化 和高度 化发展 。 产业 结构升级是 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 的提 高。产业 结构 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 ;产业素质与 效率的提 高 表现 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 品质量的提 高。对传 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 ,必须采取适合新技术、新经济 内在要求 的具体 方式 ,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潮流 ,遵循新经济的发展规律。 产 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就是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依靠 市场机制 的基础性调剂作业和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干预力量 ,引导一个 国家或地 区的产业结构 由低级 向高级转化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的内容包括 产业结构优化的 目标 、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 、产业结构优化 的措施或手 段、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等等 ,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 、快 速、稳定 的增 长。而作为本文专 门研究的产业结构优化 的对象 ,主要从供 给结构 、需 求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三方面的优化进行论述 。 = 、四川省产业结构的主要 问题
2、创 新 能 力 不足 ,缺 乏 支撑 能 力
在计划经济大环境下 ,四川省 以 “ 三线” 建设为特征的独特的经济 发展模式 ,开放度 和外 向度都不高 ,逐渐形成 了封 闭、保守 的 “ 盆 地意 识” 。改革开放后 ,由于市场配 置资源 的主体作用 尚未显 现 ,我省 大量 企业仍然缺乏 开拓 、进取 、创新 、竞争 的现代工业发 展意识 ,企业 的 自 主创新能力不 足。 3 、 交通 条 件 制 约 ,产 业 配 套 能 力 不足 ( 1 )地理位置
2023年四川绵阳照亮作文满分
2023年四川绵阳照亮作文满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四川绵阳照亮作文满分2023年,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绵阳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绵阳主导产业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11-2012-2《区域经济学》期末考核论文题目:绵阳的主导产业学号:40906103姓名:李睿祺专业班级:09级农经一班指导教师:关青2012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目录摘要 2一、绵阳背景介绍 3二、绵阳区位优势分析即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因素 3 (一)、快捷的交通 (3)(二)、快速的通讯 (3)(三)、良好的环境 (3)(四)、合理的布局 (3)(五)、有效的带动功能 (4)(六)、鲜明的特色 (4)(七)、深厚的潜力 (4)(八)、应有的规模 (4)三、绵阳电子产业SWOT分析4(一)、优势分析 (4)(二)、劣势分析 (5)(三)、机遇分析 (5)(四)、威胁分析 (5)四、电子产业成为绵阳主导产业的因素 5(一)、产业的市场潜力 (5)(二)、产业的比较优势度 (6)(三)、产业的产业规模 (7)(四)、产业的关联度 (8)五、对绵阳主导产业的意见和建议10 参考文献12摘要绵阳是一座以电子工业为第一经济支柱的工业城,1985年建市,200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科技,是体现科技城建设的核心资源和动力源泉。
建好绵阳科技城其突破点在什么地方呢?根据绵阳发展现状,绵阳科技城建设主要内容一方面是抓好工业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军转民”产业延伸和转化速度。
绵阳工业主导产业主要包括:以长虹集团、九洲宽带信息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和以华晨集团的新晨动力、长城特殊钢为代表的机械加工业两大板块。
紧紧围绕这两大板块来完善其产业链,发挥区域辐射效应。
关键词: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电子产业一、绵阳背景介绍绵阳是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也是四川第二个建成区人口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是享誉世界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乡,自古有“蜀道明珠”,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美誉的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
先后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佳宜居城市等诸多荣誉,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绵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绵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
这些条件为绵阳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绵阳市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加大了对食用菌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
如今,绵阳市的食用菌产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绵阳市的食用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据统计,目前绵阳市已拥有食用菌种植基地近千个,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多万亩,年产量超过了100万吨。
香菇、平菇、银耳等菌种的产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食用菌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为当地农民增加了丰厚的收入,同时也为整个绵阳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绵阳市的食用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品种齐全。
在以往,绵阳市的食用菌主要集中在香菇、平菇等传统品种上,随着人们对食用菌营养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市场对多种食用菌品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绵阳市的食用菌种类也开始逐步丰富起来,如黑木耳、金针菇、灵芝菇等新兴品种也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推广。
这种优化的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绵阳市食用菌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也拓展了食用菌产品的销售市场。
三、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绵阳市的食用菌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绵阳市政府不断加大对食用菌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目前,绵阳市食用菌产业在新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科技创新也使绵阳市的食用菌产业更加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
四、品牌建设成效明显绵阳市积极推动食用菌产业品牌建设,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食用菌品牌。
在品牌建设方面,绵阳市通过资金扶持、市场推广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目前,绵阳市的食用菌产业已经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如某某香菇、某某平菇等,这些品牌不仅在绵阳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为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摘要】促进某一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渠道是产业结构优化,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研究的永恒主题。
在当今中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作为“四川第二城”的绵阳市更是应当起到带头作用。
然而,对于绵阳市,三大产业却存在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关键词】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
一、绵阳市产业结构发展概述
(一)绵阳市产业结构现状
十年以来绵阳市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0年,绵阳市实现gdp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经济总量再创新高。
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66.49亿元、468.27亿元、325.46亿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7.3∶48.8∶33.9。
产业结构保持“二三一”的工业化中期橄榄型模式,此时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被产业结构的内部缺陷日益制约着。
下文将对绵阳市近十年的产业结构进行动态分析。
(二)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动状况
从综合来看,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在稳步下降,产值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绵阳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其比重仍然呈稳固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每年都上下波动,虽然波动幅度不大,但是总体却下降了2.2个百分点,这表明了第三产业在绵阳经济中发展不够充分,地位还不够稳固,
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状况
整体而言,这10年间,绵阳市从业人口按三大产业分的比重由2000年的56.6∶14.1∶29.3演变为2010年的41∶29.86∶29.14,呈现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显著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波动中有所下降的状态。
二、绵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水平分析
产业结构的水平或高度,是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在顺向演进过程中达到的阶段或层次。
结构变化值k可作为衡量产业结构水平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k=∑|第i产业在报告期的构成比—第i产业在基期的构成比| 经计算得出绵阳市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值与就业结构变化值(见附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以就业还是以产值来衡量,绵阳市的产业结构的变动都是较大的。
这些变化是和绵阳市近10年的社会变化分不开的:
在经过2000年至2001年的经济低迷期后,绵阳开始逐渐调整产业结构,所以在2003后产值结构不断变化,在2005年产值结构变动值达到了10年内的最高值,而这种产值结构的变化也使就业结构在随后的一两年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动。
由于2008年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作为地震重灾区的绵阳市的产值结构变动值降低到10
年最低值0.8,几乎没有变动,但却使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达到了10年内的的最高值9.46。
以2008年为界,绵阳市又开始进行了以恢复性发展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
(二)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分析
产业结构考察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从增长的角度来分析。
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协调程度,是衡量产业结构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
绵阳市三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的非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三者的横向关系上;三者的增长速度差距过大,高速发展的第二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而低速增长的其他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却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配角,逐渐被边缘化。
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协调说明绵阳各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还不够深,产业结构素质较低。
三、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第一产业
郡县治,天下安。
强市之基础在于强县。
首先,紧紧依托本县城区和绵阳城区这种人口众多的中心区域,为城市提供服务,打造“菜篮子工程”,建立适应城区市场需要的,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的副食品基地。
第二,实施“原产地品牌战略”,走特色农产品市场化道路,有的县具有很多享誉四方的特色农产品,传统的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这类农产品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再充分利用北川新建成的西南最大的农产品交易所的信息渠道优势,拓宽销售渠道。
(二)利用良好工业基础,强化第二产业
1.继续建设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产业集群
发展壮大年销售额超10亿、100亿的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利用技术升级提高长虹、攀长钢、九洲等百亿公司的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优质品牌,提升整个绵阳市的核心竞争力。
2.大力推动招商引资的资金进入优势产业集群之中
通过对东部沿海地区经验的借鉴,吸引重大投资项目进入优势产业集群,将生产要素分布在这些集群之中,形成一种整体的聚合力,同时利用这种充满聚合力的优势产业园区,可以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进入投资,吸引配套企业投资落户。
(三)构筑人才服务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
构筑人才服务平台是指引进高素质,硬技术的企业家和技术人才,形成一支高水平,充满竞争力的队伍;构筑技术服务平台是指充分利用绵阳高校较多,科研单位多的优势,建设由政府牵头,把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起来的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0.
[2]abdul qayyum khan. structural change in pakistan’s inter industry relationship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1991.163-170.
[3]冯新灵,罗隆诚.绵阳大一统旅游的设计规划和实施[j].绵
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