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理相伴生活让物理走进社会

合集下载

让物理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物理

让物理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物理

让物理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进物理【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科学,很多研究内容来自生活,很多规律的掌握依赖生活经验,很多理论的创立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加强物理学科的生活化教学,从而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发挥物理学的教育价值,扩展物理教学的职能,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现象,生活化。

【正文】在物理教学,将物理知识的获取过程向生活世界回归,把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学是为了用,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学用结合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物理知识必须“生活化”。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物理,把生活经验化,物理问题生活化,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对物理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物理的目的性,增强物理学习的趣味。

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走进物理课堂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事物能提供给我们诸多的物理信息,因此,物理教学首先应从生活开始。

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时,学生自动接纳,例如,在导入“力”的新课时,让一名男生到讲台上蹲下、起来做十几次,然后问他有何感觉;再请其他学生用手托起书包水平伸直或轻推桌椅,让学生谈感觉,然后教师指出:人类对力的最早认识就是从肌肉紧张感觉中得到的。

例如:在教学《压强》时,首先我让学生来表演钉钉子,一个是尖的,另一个是钝的,让其分别用锤子钉入木头里,然后让这位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接着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利用自己的圆珠笔和三角板,分别用手指压住其两端,体验一下两个手指的感受.由此生活情景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纷纷提出了了各种物理问题:从而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的情景中,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到乏味,增强了教学的实效。

让物理相伴生活 让物理走进社会

让物理相伴生活 让物理走进社会
很 长 时 间 ,可 是 纸 盒却 不 燃 烧 。 这个 实 验 不 仅有 力 地 说 明 了水 沸 腾 时 的特 点 ,而且 带 领 学 生从 生 活 走 向 物 理 。这 样 的 实 验可 的学 习情 境 ,让 学生 在 愉 悦 的 情 境 中不 知 不 觉 地 走 近 物理 学 的
例如讲平面镜 时我们 可以用“ 日常生 活中梳妆用 的镜子 ” 代替
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使其思维活跃 , 从而得到 良好地教
学效 果 。
二 、 过物 理 知 识 合理 整 合 。 学 生 把 物理 融 入 到 社 会 生 活 通 让

殿堂 。如让学生亲 自调查生 活区周围的污染情况 , 这儿是指噪 声污染 、 大气 污染 、 光污染 、 电磁波污染等 。我 看过 我的一个学 生 王 继 写过 的一 篇 调 查 报 告 ,全 篇 字 里 行 间 凝 聚 了 中学 生 对社 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这样 的活动不仅体现 了新课 改的重要思 想 ; 学 、 会 、 术 的 教 育 意 义 等 , 可 帮助 学生 从 物 理 走 向社 科 社 技 还 会, 把知识学 活用活 , 做到学有所用 。同时要 多组织物理实践活 动。这些实践活动既来源于我们的课 堂教学 ,但又不能完全局 限于教学大纲。它可 以从各方面向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创造的 机会 , 可让学 生根据 自己的兴趣特长 , 选择适合 自己认知特点 , 适合 自身发展 的实践活动。初 中物理实践活动的形式可 以是社 会调查 、 参观访问 、 资料查询 , 还可 以是 研究性实验及科技制作 。
物 理是 一 门 以观 察 、 验 为基 础 的 科 学 。新 教 材 在 每 章 、 实 每 节 的开 始尽 量 以学 生 日常生 活 中见 到 的事 物 或 现象 引入 ,引 发

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物理

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物理

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物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新课程下的物理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新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解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物理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新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其中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遍布新教材中的“生活”、“物理”、“社会”等栏目内容丰富多彩,使学生能够领悟到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因为它反映出了物理科学的本质:物理起源于生活。

物理学习不仅仅是学会几个物理概念、掌握几个物理公式、处理几个物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将身边的物质世界与物理课本联系起来,激发自身探索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提高学生的整体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我认为:学习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物理知识的源头。

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物理问题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物理问题。

例如在学习“热胀冷缩的性质”我这样导入:煮熟的蛋捞起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起,蛋壳容易剥落。

又如讲“摩擦起电”时,我引导同学们回忆“冬天,天气干燥,长头发的女同学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经常贴上梳子。

例如讲“压强”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想一个问题,人在烂泥地上走和在烂泥地上垫一块木板后再走,两种情况下,陷入泥里的深浅是否一样?为什么?从而提出本课要讨论的问题――压强。

又如讲“惯性”的时候,可以举出钢笔出水不畅时,甩一下,墨水就出来了;汽车起动、制动、拐弯时乘客有倾倒现象等事例,来导入新课。

通过这些实例,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摘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教学,应该密切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让物理知识从生活中走来,再将物理知识回归社会实践之中,即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用物理特有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关键词物理;生活;社会历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都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总发现学生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力欠缺,这就阻碍着学生学用能力的培养。

细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常从学科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出的问题学生可能感到意义不大;二是学生对生活环境中的物理现象不太注意观察;三是学生学习知识时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周围环境中的物理现象,能力仍较为薄弱。

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教学应该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让物理从生活中走来,再将物理知识回归生活,即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用物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改变生活。

一、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处处都有物理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感性的了解,可以说初中部分的物理知识,是在小学《科学》的旧知识基础上的发展和拓宽。

因此有定的基础知识铺垫,但大部分知识与概念对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如果缺乏相应知识准备,学生难以掌握新知识。

例如,在教《杠杆》一课之前,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事先让学生自己回家找来螺丝刀、钢丝钳、羊角锤等器材设法拔出木板上的图钉,这样就能使学生回去预习教材,还可以让学生帮家长扫地、夹菜、开啤酒瓶等,动手实践,因为杠杆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而且仅仅利用课堂的有限时间不可能人人能动手、个个都参与。

这样,新课还没开始,就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有所观察,有所思索,有所实践,既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做好课前准备,又能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还能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等。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学走向社会”,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

因此,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一、从生活走进物理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物理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另一方面便于理解有关的物理知识①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现象或者问题,例如:雷电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下雪不冷消雪冷;骑车上坡走S形省力;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等,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地利用,这对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概念帮助很大。

在讲授杠杆的应用一节时,我就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准备了一些日常用品:老虎钳子、剪布用的剪子、理发用的剪刀、钓鱼杆、杆秤、天平、起子等,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别说出如何使用然后运用杠杆平衡原理,引导学生自然解释这样使用的理由。

这种教学虽费时费力,但学生学习劲头高涨,课堂效果很好,便于理解有关知识。

②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生活体验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同时有的也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通过搓手发热的活动来感受摩擦生热;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后,要求学生在坐火车或汽车时,在车站观察并排的车的运动情况,体验由于运动的相对性而带来的神奇的现象,并在开车和刹车时体验由于惯性使人体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

自行车是同学们的重要交通工具,对它非常了解,它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都是用什么方法增大和减小的?同学们都有这方面的亲身经验,对学习摩擦方面的有关知识帮助很大。

让物理相伴生活 让物理走进社会

让物理相伴生活 让物理走进社会

让物理相伴生活让物理走进社会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按新课程标准执行教育教学工作,或者是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物理知识,而不去把生活、物理、社会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会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效地联系到一起,使学生学有所用。

而且对所学知识能更好理解,更好的运用,是当前新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心得,与各位老师共勉。

关键字:新课程物理生活社会一、重视课堂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生活中的物理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新教材在每章、每节的开始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

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力争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这样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科学情感。

例如讲平面镜时我们可以用“日常生活中梳妆用的镜子”代替“平面镜”这样学生更好接受。

讲物体变化时这提问:湿衣服和冰冻的衣服变干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容易回答,同时让学生课下利用身边的器材,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

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讲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的学生很难接受,可是如果用一个火柴盒,盛满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水虽然沸腾很长时间,可是纸盒却不燃着,有力说明水沸腾时的特点,从生活走向物理。

而且学生对这样的实验感兴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好。

二、通过物理知识合理整合,让学生把物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多方面的、多学科,受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要注意将物理问题进行有机整合,对于相关学科的细节问题不要深究,以免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再让学生明白,物理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他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

探究日常生活、生产的一些热点问题。

让物理走进生活

让物理走进生活

让物理走进生活高中物理难学,不仅表现在题目难,学生提不起爱好也是一个专门重要的缘故。

如何让学生产生爱好,我想,让物理由一门自然科学,努力让它充满生活气息,是一种专门重要的方法。

下面我从如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让历史融入物理。

人类历史同时也是科学、技术的进展史。

物理在生产力进展的作用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能够说,每一次物理学的重大突破都相伴这生产力的革命性进展。

举例而言:热学的突破导致蒸汽机技术的进展,从而推动了欧洲的生产力进展;对电磁现象的研究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对微电路的研究以及量子物理、材料科学的进步使人类把握了运算机技术,人类由此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等等。

因此,让历史融入物理不仅仅是物理在生产中的作用。

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思想的萌芽到经典物理学的进展和完善,再到近代物理学在量子论方面的突破,到前沿物理学关于空间问题的艰巨探究,物理的进展本身也构成了一部宏伟的历史。

在物理学领域,伟大的历史人物向我们走来。

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笛卡尔、爱因斯坦……他们伟大的思想、有味的轶事、严谨的对学生有着深深的吸引和正面的榜样作用。

二、让日常生活体会得到说明。

超重与失重时的心跳有着其本身的力学方面的说明;汽车转弯时的“甩尾”现象能够用向心力与摩擦力的知识得到说明;灯丝的发光效率跟材料和电灯设计机构的关系;至今无法没有权威说明的“球状闪电”……能够说,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物理情境。

做一个有心人,搜集生活素材,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灵气。

如此的课堂无疑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

物理并不是一门枯燥的纯理论,它的进展与生活紧密相关。

目前我们的物理教育在专门多时候严峻脱离了生活实际,陷入题海不能自拔,长此以往,学生苦恼,教师无奈。

既然如此,何不换一种方式,让物理脱下冷冰冰的燕尾服,换上轻巧的休闲装,降低姿势、走进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乐于学习物理,努力通过学习物理去了解生活的奥妙?。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摘要】本文探讨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重要性。

引言部分介绍了学科间的联系和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正文中,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入手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并讨论了物理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和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提出了教育方式的创新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结论部分强调引导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重要性,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强调了打破学科壁垒的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引领学生从生活中体验物理,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并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物理,学生,生活,社会,学科,教育,思维,应用,跨学科,创新,探索,发展,进步,壁垒1. 引言1.1 学科间的联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是理所当然的,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现象,甚至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而且,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比如物理与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之间的交叉,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互相促进和融合。

在当今社会,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一个学科走向另一个学科,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1.2 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理念的转变在当前教育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教育理念的转变就是要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和应用知识。

这种转变要求教育者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意味着要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纳入到教学中。

传统的学科划分使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而缺乏对知识之间关联性的深入理解。

教育理念的转变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融合纳入到课程设计中,让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教育理念的转变需要教育者和学生共同努力,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

让物理教学走进生活——浅谈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让物理教学走进生活——浅谈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让物理教学走进生活——浅谈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摘要: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抽象,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生活化教学策略应运而生。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中、生活化引文:高中物理是一门既重要又具有挑战性的学科。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常常让学生头痛不已,因为理论抽象、公式推导等内容让他们难以产生兴趣和理解。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

生活化教学正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它将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将物理概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和实际问题,教师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理论变得具体而有趣。

例如,当我们谈论物理中有关力、速度、能量转化等概念时,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运动、体育比赛或交通事故等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身边观察、感知,培养出对物理的兴趣,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和讨论。

这种互动性和实践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物理背后的原理并运用于实际情境。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引入,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符合当今社会对于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求。

让我们共同探索和倡导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趣且实用的物理学习体验吧!二、让实验变为生活化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指将物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入生活场景,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来理解和应用物理原理。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摘要:《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而物理又时时联系着生活,同时从物理走向社会,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物理一直以来就是中学阶段学生普遍反映难学的一门学科,尽管物理学科从大纲的要求到教材的编写都进行了多次改革,降低了难度,但就目前来说,这种现象仍没有根本性地改变。

学生在初中阶段初学物理时,充满着好奇,学习过程中也感到不难,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感到无从下手,以至于越来越对学习物理失去了信心。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为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可低估。

传统的物理教学,在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科学技术方面做的不够,学生仅限于从课堂上、书本中学习物理知识,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使本来极为生动的物理知识,变得只剩下一些枯燥的概念、定理和公式,减弱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注重物理与科技、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了学习方法,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将学生引向一个更大的天地中去学习物理,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一、物理教师要走进生活,贴近社会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物理,首先教师自己要先走进生活,让物理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受物理。

物理课改要实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

浅谈从生活走进物理与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观

浅谈从生活走进物理与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观

用 ”相结 合的路 ,展 开物理 素质教育 ,把 物理学 转 变为 “ 探索科学 、技术 与社会关 系”的课程 。
第 l 期
曾 强 :浅 谈 从 生 活 走进 物理 与从 物 理 走 向社会 的课 程 观
・8 ・ 5
学 方 法 而 言 ,可 以采 用 探 究 式 教 学模 式 。 探 究 式
教 学 模 式 的 主要 目的是 教 给学 生 怎样 对 某 些 与 物 理 现 象 有关 的社 会 问题 进 行 思 考 。通 过真 实 的 探
课 程 。~
要】 践行 “ 从生活 走进物理。 从物理走向 社会’的 ’ 课程理念, 教、学、用 相结合, 要以学 生为主体。
以教 材 为栽 体 ,教会 学 生 学 习知 识 ,学 会 学 习、 自我 发 展 ,才 能把 物理 学转 变为 “ 索 科 学 、技 术 与 社会 关 系” 的 探
本地 改 变 。学 生在 实 践 阶 段 初 学物 理 时 ,充 满 了 好奇 心 ,因而 感 到并 不 难 学 。 到 了高 中 阶段 ,许 多 问题感 到 无从 下 手 ,以 致 于越 来 越 对 学 习物 理
感 及 兴 奋 ,形 成 正 确 的 物 理 概 念 ,这 就 是 所 谓
“ 从生 活走 进物理 ”的过 程 。
二 、从物 理 走 向社 会
学 生 利 用 已 学 过 的物 理 知 识 ,解 决 简 单 的 实 际问 题 ,这 样 既 巩 固 了 已学 的知 识 ,也 体 验 到 自
身 的 价值 ,激 发 了学 生 的学 习 新 知 识 、解 决 新 问 题 的强烈愿 望 。
失 去信 心 。造 成 这 种局 面 的原 因 固然 很 多 :首 先
是 固 有 的 、陈 旧的教 学 观 念 的影 响 ;其 次是 “ 以

浅谈物理教学生活化

浅谈物理教学生活化
趣的 , 不是单调的 、 而 枯燥 的 .
讲 解 各 个 知 识 点 时 的举 例 应 尽 量 贴 近 学 生 生 活 . 学 习 味 较 浓 , 凉 了 闻 分 时 炒 菜
到 的 香 味 也 就 没 有 那 么 浓 了 ; 糖 放 到 开 水 里 比放 到 冷 水 里 冰 溶 得 快 ; 习 压 强 大 小 与 哪 些 因素 有 关 时 , 例 学 生 熟 悉 而 且 学 举 深 有 体 会 的坐 在 沙 发 上 比 坐 板 凳 上 舒 服 , 共 汽 车 上 被 穿 高 公
师. 人 们 在浓 厚 的 兴 趣 下 所 获 得 的一 切 常 会 掌 握 得 迅 速 而 牢 ” 固 . 理 来 源 于生 活 , 用 于 生 活 , 理 教 学 与 社 会 实 践 密 切 物 应 物
“ 生 活走 进 物 理 , 物 理 走 进 社 会 ” 新 课 标 的 基 本 理 从 从 是
二 、 堂 教 学 、 解 、 例 尽 量 贴 近 学 生 生 活 课 讲 举
念 , 时新 课 标 指 出 物 理 教 学 要 让 学 生 学 习 有 价 值 的 物 理 , 同 就
必 须 联 系 学 生 生 活 , 学 生 感 到物 理 与 生 活 联 系 紧 密 , 到 生 使 感 活中处处有物理 , 物 理又 时时联 系 生活 , 理 是生动 的 、 而 物 有
跟 鞋 的人 踩 到 特 别 痛 ; 讲 运 动 的相 对 性 时 , 举 例 坐 车 时 觉 在 可
到 树 木 、 子 向后 退 的 例 子 等 这 些 密 切 与 身 边 的 生 活 、 产 相 房 生 关 的实 例 , 过 对 这 些 事 例 的 分 析 、 释 , 学 生 确 信 物 理 既 通 解 使
生 活 脱 离 , 生 感 觉 到 就 是 做 练 习 , 果 改 成 这 样 : 红 同 学 学 如 小 星期 天 在 一装 饰 品 店 买 回一 戒 指 , 得其 质量 为 8 9 , 入 装 测 .g投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近社会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近社会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近社会作者:赵连改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04期学生在初中阶段初学物理时,充满着好奇,学习过程中也感到不难,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感到无从下手,以至于慢慢对学习物理失去了信心。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为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可低估。

大多数教师是以知识教学生学教材,应当转变观念,以教材教学生学知识,教会学生学习,总体来说就是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一、从生活走进物理1. 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现象或者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加以利用,这对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概念会帮助极大。

在讲授杠杆的应用一节时,我就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对学生提出了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想到的一些问题。

例如:阿基米德说过,给他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他能把地球翘起来,这可能吗?家中门的把手为什么安在门边缘处?然后我准备了一些日常用品:老虎钳子、剪布用的剪子、理发用的剪刀、钓鱼杆、杆秤、天平、起子等,先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别说出如何使用然后运用杠杆平衡原理,引导学生自然解释这样使用的理由。

这种教学虽费时费力,但学生学习劲头高涨,课堂效果很好,便于理解有关知识。

2. 让学生积极进行生活体验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同时也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后,要求学生在坐火车或汽车时,注意观察并排的车的运动情况,体验由于运动的相对性而带来的神奇的现象,并在开车和刹车时体验由于惯性使人体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

3. 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很多物理知识就在学生的身边,布置一些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疑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

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蒸馒头冒“白气”和冬天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

让生活走进物理 让物理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物理 让物理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生活物理教学就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物理,再让物理走进生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

一、让生活走进物理物理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物理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现象,挖掘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物理。

1.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初中教材,很多物理知识就在学生的身边,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疑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时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

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

2.让学生亲自进行生活体验物理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对有关现象的感觉和感受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让学生分别用两个指头抵住笔头和笔尾,感觉一下,再让学生用大小不同的力,把笔尖抵住指头,感觉一下。

学生便可体验到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3.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新课初中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经有十多年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的经验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可合理利用学生的经验来引入新课。

例如讲摩擦力时,可先提问学生:“静止的物体是否一定不受摩擦力的作用?”“物体的接触面越大摩擦力是否越大?”对这些问题的肯定答案是错误的,但是学生常常认为是正确的,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假象所迷惑,当学生认为是“千真万确”的生活经验,老师却给否定的结论时,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

二、让物理走进生活学习物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作者:李洁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23期2007年天津市高中进行了新课改,一晃十年,2017年天津高中再次实行新课改。

我通过培训学习和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新课标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要求多角度、多渠道地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物理,而物理又时刻联系生活。

从物理学习走向社会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辨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贴近生活,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接触高中物理时,充满畏难情绪,学习也没兴趣,一接触到实际问题更是毫无头绪,对物理学习失去信心。

要让学生走进日常生活,在生活中感知物理知识的大量存在,在生活中学习、提炼、运用物理知识。

例如: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公园里奔跑的小孩,我们应该怎样来描述这多姿多彩的运动?——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

太阳东升西落,流星滑落夜空,科幻电影中飞船运动情况——万有引力与航天。

我们居民楼附近总有变电室,墙上写着高压危险禁止靠近,它是怎样工作?原理是什么?——交变电流。

雨后天上出现的彩虹,电影院的3D电影——光的现象。

在课堂上,一定要多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挑选学生感兴趣的不同素材,从不同角度展示日常生活与物理的广泛、密切地联系,使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更加关注实际问题,感悟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便在不断感知物理常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从生活走向物理。

物理教学不但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更要符合学生感知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探究物理现象及过程,揭示暗含其中的物理模型、规律,并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能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操作、实践能力。

二、生活促进教学,探索物理规律物理知识的构建来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自然。

教师要构建一个“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课堂。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摘要】现代社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显得尤为重要。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从简单的汽车运动到复杂的电磁波原理都离不开物理学的知识。

通过物理教育,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物理,学生不仅能够拓展视野,还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推动社会科技的进步。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社会责任感,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发展需求,还可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关键词】物理知识、生活应用、物理教育、学生意义、科学思维、社会责任感、社会科技进步、学生重要性、社会意义1. 引言1.1 为什么要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为什么要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重要话题。

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物质运动、能量转换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它不仅是一门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规律的应用,比如汽车的运动、电器的工作原理、天气的变化等等。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从而更好地适应并改善自己的生活。

物理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更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为什么要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推理能力,从而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是在社会中立足的必备素质。

从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生活

从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生活

从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生活物理一直以来就是中学阶段学生普遍反映难学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初中阶段初学物理时,充满着好奇,学习过程中也感到不难,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感到无从下手,以致于对学习物理越来越失去信心。

特别是初二学生刚学物理,物理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的物理课堂要通过生活化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生活化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物理概念,培养物理思想,通过生活化让每一名学生都喜欢上物理课。

为了打破这个学习的闷局,为这些“无奈”的学生带来乐趣,我们要让物理教学回归学生生活,成为学生生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把生活溶进物理课堂,让物理课充满“生活味”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知识来源于自然生活,物理知识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生活知识规律的提炼,物理课堂的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生活化的物理课堂要立足于教材和课标,同时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课标,要“跳出”教材和课标。

1、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讲授物理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杠杆》的第二课时——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如此设计:指甲剪是常用生活用品,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指甲剪拿出来,亲自体验使用过程,在此过程中思考几个问题:①指甲剪中有几个杠杆?②找出每个杠杆的支点、动力臂、阻力臂③这些杠杆分别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小组讨论3分钟。

然后小组派代表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解小组的观点,遇到有不同意见者,学生可以站出来反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讨论完后顺水推舟,让学生把指甲剪中的杠杆抽象成物理模型画出来,学生们画得都很不错,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利用生活用品自制实验器材,丰富物理课堂。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伟大的物理定律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

通过实验验证物理规律、探究物理规律是最直接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并在实验中获取成就感。

物理实验中,学生利用生活用品自制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不仅能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而且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浅谈如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浅谈如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浅谈如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学生都认为物理是单方面的推算,却不知道物理研究的是自然界基本的运动规律。

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探索物理的世界理应充满乐趣,如果只重视理论推演,会忽略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而且难以使学生产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文章从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出发,探索物理规律现象,使学生了解物理在生活与社会中的作用,最终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这门学科的知识来源于自然和生活,观察和实验是它的基础,从自身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物理知识和经验出发,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激发,是一种让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

1.从生活走向物理是我国科学教学的要求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应对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策略,面对已经基本完善的各国教育体制,我国也不能无所作为。

重大的教育改革也在我国进行了多次,以便于应对我国教育面对的挑战,在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之后,为了培养善于应对国际竞争和科技需要的新型人才,改变了过去困难繁复的课程结构,构建了以人为本的均衡、综合发展的新型教育,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主要手段,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一味注重理论演算,且当今高考也渐渐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趋向。

2.从生活走向物理是物理的自身特点物理的基础是实验,与数学联系密切,是一门需要严密的逻辑的学科。

它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息息相关,在物理教学中,将问题和社会、科技相联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可得到激发,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只有通过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果才能体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走向物理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3.从生活走向物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1)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物理的知识来源于自然,且可以做实验,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会逐渐变浓,且在平时生活中具有相当多与物理联系密切的生活经验,例如,下雪不冷化雪冷、用钳子会更省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论坛
2011年4月
让物理相伴生活让物理走进社会
李兰江 (河北省泊头市富镇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 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但在现 实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按新课程标准执行教育教学工作, 或者是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物理知识,而不去把生活、物理、 社会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会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何在教 学过程中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效地联系到一起,使学生学 有所用。而且对所学知识能更好理解,更好的运用,是当前 新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了以下心得,与各位老师共勉。 关键字:新课程 物理 牛活 社会 一、重视课堂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生活中的物理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教材在每章、 每节的开始尽鼍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 引发学乍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 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力争 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这样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 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牛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 科学情感。例如讲平面镜时我们可以用“日常生活中梳妆用 的镜子”代替“平面镜”这样学牛更好接受。讲物体变化时 这提问:湿农服和冰冻的衣服变}二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学生 很容易回答,同时让学生课下利J喟身边的器材,建立自己的 家庭实验室。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讲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 不变的学生很难接受,可是如果用一个火柴盒,盛满水、然 后用酒精灯加热,水虽然沸腾很长时间,可是纸盒却不燃着, 有力说明水沸腾时的特点,从生活走向物理。而且学生对这 样的实验感兴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好。 二、通过物理知识合理整合,让学生把物理融入到社会 生活中去 社会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多方 面的、多学科,受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要’沣意将物理问题 进行有机整合,对于相关学科的细节问题不要深究,以免造 成负面影响,同时再让学生明白,物理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他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日 常生活、生产的一些热点问题。如(1)为什么白炽灯炮制成 鸭梨形状?(2)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各种“白气”是如何形成 的?(3)为什么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4)为什 么常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5)小鸟为什么会撞毁飞机? (6)电话、节能灯、声控灯、饮水机的工作原理?等等此类 问题不胜枚举,当学生意识到物理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 如此密切,物理学知识的应川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三、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第一时间发布给学生有趣 的物理新闻 我们常说“今日物理、明日科技”,每时每刻关注周围的 新闻媒体,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选出和物理教学 有关的知识,向同学们公布解释,他们一定很感兴趣,而且 更会促使学生形成物理学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有重大作用的价 值观,真切感受到“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最终让学生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深刻启迪。比如:(1)2009年 7月22日上午发生了2000年来时间最长的~次日全食,可以 引导学生探究他的形成原因及日食的种类。(2)奥运场馆水 立方,采用在整个建筑内外层包裹的盯FE膜(乙烯.四氟乙烯 共聚物)是一种轻质新型材料,具有有效的热学性能和透光 性,可以调节室内环境,冬季保温、夏季散热,而且还会避 免建筑结构受到游泳中心内部环境的侵蚀。更神奇的是,如
・56・
科教论坛 万方Hale Waihona Puke 据让物理相伴生活让物理走进社会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李兰江 河北省泊头市富镇中学,河北,泊头,062150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 2011(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hgsbl-kjlt201104052.aspx
河北泊头062150)
果ETFE膜有一个破洞,不必更换,只需打上一块补丁,它便 会自行愈合,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原貌!在这里面涉及到得 有热学、光学等可以给学生们展开一一介绍,这就需要老师 们提前掌握关于它的一些介绍和相关原理及数据。在讲课的 同时交叉加添进去会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学生积极性较高, 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生活中的物理与社会紧 密结合起来 从生活走向物理”就是要求物理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熟 知的生活实践基础上,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激 发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学牛积极主动的教学参与中体验到 物理知识的存在,认识到物理规律的必然。也就是教学时要 切中学生的生活脉搏,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 中不知不觉地走近物理学的殿堂。如让学生亲自调查生活区 周围的污染情况,这儿是指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等。我看过我的一个学生王继写过的一篇调查报 告,全篇字里行间凝聚了中学牛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样的活动不仅体现了新课改的重要思想:科学、社会、技术 的教育意义,还帮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把把知识学活用活, 做到学有所用。同时在组织参与物理实践活动的形式也是多 种多样的。这些实践活动既来源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但又不 完全局限于教学大纲。它可以从各方面向学生提供学习实践 和创造的机会,可让学牛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 己认知特点,适合自身发展的实践活动。 五、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 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把物理概念和规律依次组织到社会生活中,以社 会生活为背景,以物理规律为核心,突出知识的应用,通过 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有用, 并学会学以致用。学习物理必须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 实践。教学中,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通过观察,使学 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形成物理概念。在课 堂练习中,要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到的现 象是什么、引发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与所学的那些物理知识 有联系、通过观察得到的结论是什么等等,注重观察生活, 关注社会经济生活和科技发展,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些 实际问题。例如,“脚踩式垃圾桶问题”,要求学生把实际的 垃圾桶抽象成两个联动的杠杆,在找出支点和力臂的基础上 进行分析和判断。“常见的静脉滴注问题”,要求计算患者血 压并为患者解决冬天滴注时的冰凉感觉问题,学生只有在足 够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并灵活运用物理知识, 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总之,细心观察生活,密切联系社会,有意识的引导学 生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这既体现了新课程的 基本指导思想,又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避免了不入 门的现象,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 力等。同时我们的课堂就会鲜活多彩,富有生命力,使他们 真止体验到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到自己所学习的不仅 是“书本知识”更是“改变和指导生活”从而在最大限度内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和创造性学 习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效果。我们应该把生活、物理、 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让物理相伴生活,让物理走向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