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PARs为靶点的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PPARs为靶点的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摘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ived receptors,PPARs)是由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PPAR 的激活对调节体内的多种代谢过程有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开发治疗人类代谢综合症药物的分子靶标,也是目前药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尝试突破传统治疗药物的基本结构,研制开发以PPARs为靶点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已成为药物研究的一大热点,就PPARs多重激动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概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糖尿病;代谢综合症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控制脂肪的贮藏和分解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PPAR存在3种亚型,即PPARα,PPARδ和PPARγ,通过结合特异的DNA序列来调节基因的表达。其中PPARα的激活可以刺激脂肪酸基因的表达和脂质代谢,但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较弱。PPARγ的激活则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炎症的发生,降低游离脂肪酸的脂质浓度及降低血压,但其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较弱,像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有肝脏毒性。最近的研究发现,PPARδ可以控制体重增加,增强身体耐力,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开发PPARα/PPARγ、PPARα/PPAR δ、PPARγ/PPARδ双重激动剂和PPARα/PPARγ/PPARδ三重激动剂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

1 PPARα/γ双重激动剂

与单一的PPARα、PPARγ激动剂相比,PPARα/γ双重激动剂可以集胰岛素增敏作用与降低脂质浓度两优点于一身,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高血糖及并发的心血管疾病。因此,研究PPARα/γ双重激动剂具有更好的开发潜力。Han等人发现α-酰基-β-苯丙酸类衍生物(1)[1],对PPARα、γ的表达EC50分别为19 nM、13 nM,药效显示在减少血糖和三酰甘油浓度与有剂量有关;Ye等合成一系列哌啶和脱氢哌啶羧酸衍生物,从构效关系上看1,3-氧苯基去氢哌啶、1,4-氧苯基去氢哌啶和1,3-氧苯基-β,γ-不饱和酸是成为PPARα/γ潜在双重激动剂重要部位,其中化合物(2)[2]对人类PPARα、γ的表达EC50分别为0.01 μM、0.009 μM;IC50分别为0.861 μM、0.13 μM。另外Parmenon等人以4,4-二甲基-1,2,3,4-四氢喹啉为先导物合成了对PPARα作用较弱,对PPARγ不完全激动的化合物(3)[3],又在其基础上对羰基进行改造,并进一步发现化合物(4)[3]对人类PPARα、γ的表达分别为114 nM,7.85nM,对PPARγ的激动程度达95%,具有PPARα/γ双重激动剂作用;从合成苯丙酸类衍生物(5-8)(4)[4]中发现化合物乙烷基、乙炔基、乙烯基、胺基部分和PPARα和P PARγ基因选择性粘合时,单键化合物能缓和的和联结点结合在一起,导致5-甲基-2-苯基噁唑的空间立体基团掉入疏水基空腔;使化合物(5)的向酸首基粘结部位移动,这些化合物与这个靶点相互作用,由于残基的不同和PPARα、PPARγ亚型很好的结合;其中化合物(5)对人类的PPARα、γ的表达IC50分别为185 nM,912 nM;EC50

分别为140 nM、623 nM,并对人类PPARγ的激动程度达到94%,其作用机制符合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特点,具有成为预防和治疗2 型糖尿病药物的潜力。

2 PPA Rδ/γ双重激动剂

由于服用PPARγ激动剂后引起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而PPARδ可以控制体重增加,增强身体耐力,因此在优缺互补的基础上,Qi等人发现化合物(9)对人类PPARδ/γ的IC50表达分别为5 nM、50 nM;而化合物(10)对人类PPARδ/γ的IC50表达分别为5 nM、39 nM;其中化合物(10)在Zucker diabetic fatty(ZDF)老鼠模型中研究发

现,与rosiglitazone相比,在相同剂量时,有显著的降低血糖和减轻rosiglitazone引起体重增加的副作用[5],完全符合双重激动剂的特点;另外GONZALEZ[6]发现化合物(11)具有PPARδ/γ双重激动剂的特点,且对人类的PPARδ(IC50=3nM)、PPARγ(IC50=35 nM)基因有高亲和性,在细胞转活试验中有潜在对抗活性,对ZDF雄鼠,在相同剂量(1 mg/kg)的情况下,化合物(11)在降低血糖和减少体重增加水平上优于rosiglitazone,对ZDF雌鼠,化合物(11)在减少血糖和胰岛素方面有显著作用[6]。

3 PPARα/δ激动剂

鉴于PPARα和δ激动剂各自作用的特点,发展具有PPARα/δ双重激动活性新药已成为热点的研究领域。该类激动剂同时激活PPARα和PPARδ,理论上应具有各单亚型激动剂的互补优势,同时避免和减少其存在的一些不良反应。最近KASUGA等人[7-8]发现化合物(12、13、14)对PPARα、PPARδ的表达分别为10 nM,12 nM、12 nM,23 nM、180 nM,700 nM;构效关系表明化合物13(S)构型活性远远高于化合物14(R),而F原子在苯环位置的取代活性变化不大。Kasuga等人[9]合成α-取代苯丙酸衍生物像化合物15、16、17,其中对对PPARα、PPARδ的表达分别为8.5 nM,120 nM、24 nM,66 nM、10 nM,40 nM,从构效关系上看化合物(15)对PPARα表达明显强于PPARδ,而化合物17(S)构型活性高于消旋体,由此看出这类化合物的(S)构型活性高于(R)构型。

4 PPAR的三重激动剂

Wang等[10]报道,PPARδ可以缓解PPARγ对脂肪细胞分化的诱导,减少脂肪堆积,因此,PPARα、δ、γ三重激活剂既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又可以通过调节自由脂肪酸、三酰甘油的含量来降低白色脂肪的沉积,可望具有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及不诱导肥胖等作用;兰玉坤等人合成化合物(18)具有PPARα、δ、γ三重激活剂特点[11];另外CANTIN等人发现化合物(19)中的茚满乙酸基团是一个多用途的酸性首基,来自不同方向的尾基结合与不同的选择性受体亚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