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小学教材全面解读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改革的解读分析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改革的解读分析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改革的解读分析吕书香(界首市东城中心校安徽阜阳236500)摘要:在教材改革之前,我国各地使用着不同版本的教材,比如鲁教版、人教版、苏教版等。

但是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部对小学教材进行了统一组织编写,推行了统编版教材,新教材无论是在内容的设计上还是在文章的选择上都充分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

语文作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语言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新教材的运用对学生语言文化基础知识的培养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将语文要素有效地渗透在其中。

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在充分理解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对部编版语文教材进行分析和总结,给予广大教师教学上的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和设计的过程中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同时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设计得符合当下学生发展的要求。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完整地掌握和熟悉语文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特点,这样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才能够探索出最佳的教学方案。

因此,教师在分析和总结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应该主要从编写理念、教材选文以及教材目的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帮助教师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整体上的把握,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基础O一、编写理念上的突破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在单元文章的组合上,不再仅仅将文章内容相似的放在一个单元或者学习模块之中,更加注重组合方式的多元化,比如文章体裁的组合、内容的组合以及综合的组合等,使得语文教材的设计和编排更加系统化。

此外,新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加了写作训练部分的比重,使得学生的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达到均衡,进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部编版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对不同的文章的组合形式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结果,在教材中有专门的童话故事或者寓言故事单元,像是在二年级下册的单元编撰中,就在课文三这一板块里罗列了《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通话》《我是一只小虫子》这四篇课文。

2021新版部编版(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

2021新版部编版(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教材解读2019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2019春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 “品味经典寓言” “体会传统文化” “关注精彩发现” “发挥无限想象” “追忆幸福童年” “探索自然奥秘” “遨游童话王国”。

统编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部编版语文阅读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部编版语文阅读教学应遵循语文学习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言语实践和语言积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阅读内容内涵丰富、语言典范、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编排体例创新灵活,目标要求清晰明了,语文要素层次分明。

教师要准确把握阅读教材的特点,发挥其功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阅读教材内容编排体例的创新性1.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变单一的主题单元结构为“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是统编语文教材编排的一个重要创新。

一条线索是“人文主题”,每个单元的课文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选编。

另一条线索是“语文要素”,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习惯等。

这样编排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统一,直接指向语文学习本体,使得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与要求清晰明了,增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

2.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

统编教科书创新阅读教学体制,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精读课给例子,教方法,学方法;略读课学生自己读,用方法,不断实践、巩固;课外阅读课程化,增大阅读量,全面促進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3.特殊单元设置。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有目的地编排了4个阅读策略单元,分别是预测、提问、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有目的地阅读。

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每单元由单元导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

编排策略单元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学习阅读的策略,提高阅读效率,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

统编教材除了在阅读单元有序地安排习作训练,还从三年级开始按照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序列,有计划地编排了8个习作单元,突破习作教学的重难点。

习作单元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每单元由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交流平台和习作组成。

这样编排改变传统的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重阅读轻习作的现状,强化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一、课标分析猜测与推想,使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乐趣。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本套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

这与课程标准中,关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里就第二学段“引导学生发表对文本的看法,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文本中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一内容是契合的,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习得阅读策略,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日常阅读中积极地使用阅读策略,更加主动创造性地阅读,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二、单元内容解读(一)文本内容本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编排了一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两篇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

本单元的编排体例不同于其他单元:(点)第一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完整文本,有7处旁批,指导学生学习预测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预测策略;后两篇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小狗学叫》是非完整文本,有意隐去了故事部分情节。

而课文前面的“学习提示”则引导学生对所学方法,对故事情节和结局进行“预测”的实践运用。

在整个单元中,还穿插安排了一系列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阅读策略。

(点)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总结了预测的价值和意义,提示学生要在课外阅读中自觉运用预测这一策略。

(点)口语交际是运用“预测”的方法推想名字的含义,习作则是运用“预测”续编故事,单元内各版块均紧扣单元主题。

(点)这样的安排体现出了预测学习的层次性和梯度性。

由扶到放,由教到用,帮助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二)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三个,前两个是阅读要素针对预测策略的,一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二是“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写作要素是“尝试续编故事”,请学生就原本的基础上,使用“预测”方法,有依据地进行续编,让续编的故事更合理。

三、学情分析在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有课后题如“根据课文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有习作看图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已经开始引导学生利用预测的策略去想象故事的走向,但是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受认知水平的影响,预测时容易毫无章法,表达时经常言不达意。

全面分析: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知识点

全面分析: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知识点

全面分析: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知识

本文将对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分析。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是学生研究语文的重要教材,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的课文内容广泛而丰富,包括了多种文学体裁和文化知识。

通过研究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词语解析
在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中,有许多词语的解析是需要重点掌握的。

这些词语的理解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整个文章的意思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加强词语解析的研究。

三、古诗文鉴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中包含了一些古诗文的鉴赏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古诗文,提高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

四、写作技巧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还涉及到一些写作技巧的研究。

学生需要通过研究这些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五、阅读理解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中的课文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阅读理解。

通过研究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综上所述,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材的知识点包括课文内容分析、词语解析、古诗文鉴赏、写作技巧和阅读理解等方面。

学生应
该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研究,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定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定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总体分析(定稿)一、引言部编版语文是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语文教材体系之一,对于五年级下册的教材,本文将进行综合的分析,探讨其内容、结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点。

二、教材内容分析五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包括课文、课外阅读、习题、作文等多个部分。

其中,课文涵盖古诗词、现代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既有经典的文学名篇,也有现代的优秀作品。

课外阅读则通过生活常识、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习题和作文部分则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材结构分析五年级下册的教材结构合理,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教学目标、课文、课后练习等部分。

在单元内部,教材内容也呈现逐渐深入、逐步拓展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

四、教学目标分析五年级下册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阅读能力、写作技巧、语言运用等方面展开。

通过学习教材内容,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写作表达能力,提升语文运用水平。

五、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途径,五年级下册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教学、分组合作、课堂讨论、课外拓展等多种形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六、总结与展望在总体分析了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之后,可以看出该教材内容丰富多样,结构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未来,在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深化教材内容的挖掘,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语文素养。

结语通过对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进行总体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教材的特点和优势,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我国语文教育能够不断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语文人才。

全册教材解读: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包含八个单元)

全册教材解读: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包含八个单元)

全册教材解读: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包含八个单元)引言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是依据我国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编写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展知识面、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本解读将详细解析教材的八个单元,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

第一单元:拼音研究与汉字基础教学目标- 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拼读音节。

- 研究并掌握21个声母、24个韵母及16个整体认读音节。

- 认识并研究常用的汉字,例如“一、二、三”等。

教学内容- 拼音的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的介绍。

-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 常用汉字的研究与练。

第二单元:词语积累与应用教学目标- 掌握常用的词语,并能够正确运用。

- 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常用词语的识别与记忆。

- 词语的用法和搭配。

- 词语练和应用。

第三单元:句子理解和表达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句子的意义。

- 培养学生的句子表达和构句能力。

教学内容- 句子的结构与成分。

- 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 句子的表达与构句练。

第四单元:阅读理解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惯。

教学内容- 阅读材料的选择与解析。

- 阅读技巧的介绍与练。

- 阅读理解的训练与评估。

第五单元:作文写作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

-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思想的能力。

教学内容- 写作的基本要求与技巧。

- 写作的素材选择与构思。

- 写作的训练与评价。

第六单元:传统文化与诗歌欣赏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 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如成语故事、历史人物等。

- 诗歌的节奏、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解析。

- 诗歌的欣赏与创作。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教材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展开,每个单元包含若干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单元内的课文和语文园地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进行,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单元主题的内容。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栏目,这些栏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文选编特点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和多样性。

选文注重思想性、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涵盖了文学、历史、科技等多个领域。

课文类型包括小说、散文、剧本、科普文章等,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阅读兴趣。

三、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本册教材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在课文中穿插了生字、词语、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同时,通过练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语文能力培养目标本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德育和人文教育本册教材注重德育和人文教育。

通过课文的选取和单元主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实践活动与综合性学习本册教材注重实践活动与综合性学习。

通过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材重难点与解决办法本册教材的重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二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三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讨论、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统编教科书部编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教科书部编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教科书部编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一、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材解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结构进行编写。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编排从一年级教材开始,在课后的练习、语文园地等处陆续渗透,在三、四、五、六年级下册则以一个学习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

站在课程高度,细读中、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呈现有着鲜明的特点。

1.穿插与集中呈现结合,体现梯度提升。

三下的《中华传统节日》、四下的《轻叩诗歌大门》被称为“小综合”。

这两个“综合性学习”穿插在单元教学中,与阅读教学、语文园地同在,且分别在课文的后面分散出示了两个“活动提示”,单元传统板块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未作安排。

五下的《遨游汉字王国》、六下的《难忘小学生活》被称为“大综合”。

这两个“综合性学习”,完全取代了常规单元的教材内容,未编入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是对综合性学习的整体设计。

从教材内容的显性取舍来看,似乎省略了某些内容的教学,但细致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被舍去的教学内容全部涵盖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

如口语交际,四个“综合性学习”都安排了班级或小组的商量、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真实情境下的口语交际过程,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明确的任务完成中得到发展;习作教学,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根据实际活动任务相机安排了练笔,《中华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轻叩诗歌大门》“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遨游汉字王国》“尝试着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难忘小学生活》“写一份策划书”,这些都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训练;阅读教学,除了搜集大量的资料需要阅读外,两个大综合的“阅读材料”都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空间。

因此,教者首先要确立一种意识,即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程诸多内容的整合,该教、该学的一样都没有少。

从“小综合”到“大综合”,从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体现了编者依据学情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逐步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理解体会词句,把握主要内容。
3.拓展积累:“拓展阅读范围,拓宽阅读视野,加速有效积累。”
——拓展阅读,加速积累。“四个重点项目”:
1.学会默读,学习略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表情达意作用。
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习作】
基本学情分析
关于“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学习,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基本掌握理解词句的几种方法。但是词语表情达意的体会需要结合语境,结合生活经验甚至结合作者创作背景去理解。教材在编排体系上是有梯度呈现的。三上学习了“抓住关键语句读懂一段话”,三下学习了“抓住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四上不仅要会判断关键语句,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到了本册教学,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力要求螺旋升级。本单元关键词句呈现几种类型:“文眼式”关键词句、“反复式”关键词句、“修辞类”关键词句……思想感情的体会,要结合作者的资料,结合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展现,结合文本中具体事件……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时,要注意回顾旧知,迁移新知,自主提炼学法,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样,对于
(二)习作
习作关注读写结合。《我的乐园》的写作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的综合考虑。要统整本单元阅读课中学到的情感表达方法,迁移能力,学会把景物写清楚,把在这个地方进行的活动写清楚,学会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学会转述。要求学会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转变人称简要转述。
(四)学习园地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方法。作为对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达成的回应,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为教师备课、上课以及评价等提供了指导。
4.读写结合,表达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尝试“表达感受”。可以尝试:关联法、心理独白法、动作分解法、

【精品】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2024版)

【精品】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2024版)

三年级
默 读时尽 量做到 不出声,不指读。 带着问题默读。
提 高 默 读 的 速 度 。
31
第八单元
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 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32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3
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34
加强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
35
围绕课程标准要求 明确目标(单元导语) 落实方法(课文学习) 梳理策略(交流平台) 强化实践运用(字词句运用、课后习题等)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
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
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
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
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
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 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
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57
语文生活 语文在生活中的 运用。
58
词句段运用、小练笔、生活拓展、阅读链接……都 是强调语言的实践与运用。
59
60
4.创新编排体例,实现特殊功能
教科书组元方式的变化,其实是自建国以来我国语 文课程研究的缩影。
知识点能力点? 人文?
61
1997年出版
62
2017年出版
63
64
改变单一的以阅读为核心的编排体系
统整的单元教学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切实实现课文“例文”的功能
36
提倡
反对
心中有全局,树立整体意识 充分利用每课的课后练习
孤立处理教材内容,忽视教 材内容之间的 联系。
加强整合,灵活处理单元内 各板块的内容

三年级语文统编教材

三年级语文统编教材

三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统编教材的推广和使用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趋势。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正处于一个转折点。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将接触更加深入和广泛的语文知识,培养其阅读、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而统编教材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设计的。

本文将对三年级语文统编教材进行详细的点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内容。

二、教材编排特点1、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统编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十分丰富,既包括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有现代的优秀文章。

同时,教材的结构设计也十分清晰,按照单元的形式进行组织,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便于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2、注重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教材相比,统编教材更加注重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每个单元中,都设置了阅读和口语交际两个板块,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强调传统文化的学习统编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课文的选择上,有很多经典的古诗、文言文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材的优缺点分析1、优点分析(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统编教材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传统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能力。

(2)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统编教材的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同时,教材中的练习设计也十分合理,便于教师进行课堂练习和评价。

2、缺点分析(1)部分内容难度较大由于统编教材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古诗、文言文等内容的选择上,难度相对较大。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2)部分练习设计过于繁琐虽然统编教材中的练习设计丰富多样,但部分练习过于繁琐,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教学建议与对策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由于统编教材的难度和内容量都相对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统编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解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统编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解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统编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解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统编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解读一何为阅读策略?阅读策略单元与普通单元有什么区别?如何教阅读策略单元?关于这些问题,专家为您解答!一起来看!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感受式阅读,重视感悟和体验。

所谓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种思想的一种体现。

这种规律难寻的教育方式,让语文变得艰深难学。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语文教育在科学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但人们关注比较多的仍然是学生读懂了什么,至于学生是怎么读懂的,仍然属于“暗箱操作”。

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我们要到哪里去”(目标),更要知道“怎样到哪里去”(过程和方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读懂属于认知,怎么读懂的属于元认知。

要打开语文教学的这个“暗箱”,有关元认知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策略属于元认知知识,包括研究策略、阅读理解策略和自我监控等方面的内容。

统编小学教材围绕策略来组织单元,将语文教学的关注点从认知层面提升到元认知层面,这是语文教材在科学化道路上探索的一个成果,三到六年级逐级编排的四个策略单元——预测、提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有目的的阅读,对于促进教师教育观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于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研究的状态,让他们成为更加积极、主动的阅读者,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阅读策略的内涵及编排方式展望,即学生按照一定的线索,有依据地对文本的情节发展、人物运气、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自主假设,并寻找文本息,验证已有的假设,如此反复,不竭推进阅读。

预测是一种天然的阅读心理,教材将这种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化为一种有意识的阅读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初始期待,并调动先备经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参与度,促进具对文本的理解。

预测之后的验证,会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趣味和快乐。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是阅读的积极参与者,又是阅读过程中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解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解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解析第一单元:我的家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家庭的构成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家庭的重要性,并培养对家人的尊重和关爱之情。

第二单元:中国的传统节日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重要的节日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三单元:我爱阅读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阅读的重要性以及阅读的技巧。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惯,并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特点。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动物的多样性,并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第五单元:科学探索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索的方法。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单元:城市与乡村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和区别。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的生活环境,并思考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问题。

第七单元:神奇的数学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并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第八单元:健康与运动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健康和运动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保持健康的方法和运动的好处,并培养良好的生活惯。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单元教材解析。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统编《语文》小学教材全面解读

统编《语文》小学教材全面解读

统编《语文》小学教材全面解读开学了,一到三年级的孩子们开始用起新的统编教材,怎么用?如何教?不少老师心里还是有困惑的。

整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11个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与各位老师分享,也让家长朋友做个了解,辅导孩子心中有数。

01一年级为何先认字再学拼音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

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

“统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

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

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

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一个“下马威”,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

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02汉语拼音如何教、如何学?对刚上学的孩子而言,汉语拼音学习比较难,教学有何建议?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

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

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

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

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语文》小学教材全面解读开学了,一到三年级的孩子们开始用起新的统编教材,怎么用?如何教?不少老师心里还是有困惑的。

整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11个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与各位老师分享,也让家长朋友做个了解,辅导孩子心中有数。

01一年级为何先认字再学拼音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

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

“统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

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

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

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一个“下马威”,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

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02汉语拼音如何教、如何学?对刚上学的孩子而言,汉语拼音学习比较难,教学有何建议?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

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

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

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

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

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

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

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

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要求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再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为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

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混淆在一起,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

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

如果认识到汉语拼音就是一个认字的“拐杖”,普通话正音无非是为了沟通,那老师的压力会小一点,辐射到学生那里的负担也会轻一点,教学效果不见得就差。

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已经降低了难度,有些学校可能不注意。

说到普通话的学习,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会用普通话沟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

如果方言区的老师能结合所在地区学习普通话时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那就更好了。

总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

拼音对学普通话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

另外,“统编本”语文教材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

对此,老师们也要重视。

03《和大人一起读》教师和家长如何配合《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

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

一般而言,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书,所以需要大人和他们一起读。

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

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

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

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

因为以前的教材中没有这个栏目,所以大家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处理。

我建议教师把这个栏目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要把它看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

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

教师可以适当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

现在许多家长没有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教师可以先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读,然后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示范怎么实施一起读。

“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讲读,或者是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

“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也不必布置作业,因为附加的任务多了,压力大了,兴趣就少了。

应当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

教师如果觉得教材中的一起读的课文比较浅,也可以换,另外找一些作品来读。

《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读书和学语文的兴趣。

04“统编本”小学语文课文有哪些变化一个变化就是课文数量减少了,教学类型增加了。

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少了,减少为29课。

将课文数量减少,对此,教师不要简单地理解为“减负”(孩子们负担重,往往不是教材、老师加重的,而是社会、家长加重的),而是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的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格外重视,这方面选文的比重大大增加,一年级就选了许多古诗。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个课文的变化很大。

课文的选篇标准强调了以下四点,即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同时要适当兼顾时代性。

大家会发现,有些经典的老课文又回来啦,没经过沉淀的“时文”少了。

05识字、写字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首先是实行“认写分流,多认少写”。

这是“统编本”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

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

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600个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个),其中800字左右会写,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不要加码。

不要回到过去那种“四会”的要求,因为认、讲、用、写是很难齐头并进的,那样做效果可能欲速则不达。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的安排上是有讲究的,大家在教学中要认真体会。

一般而言,只要按现教材设定的各个阶段目标推进,学生到二年级下学期大致可以实现独立阅读。

大家要注意,一年级上册后面附了一个《识字表》和《写字表》,这是一个“识字写字基本字表”,要求会认300个字(这300个字应当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100个会写的字;一年级下册附400个会认的字,200个会写的字。

有的老师会问:这些字是怎么来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读课文,才安排学的吗?不是的,它们是依据对小学生阅读的字频调查来确定的。

先认这些字,才可能尽快过渡到独立的阅读。

而且从字理、字结构来看,先认识这些字,也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认识更多的字。

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内容,就是说,不完全依赖拼音认字,还要多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

如果单纯依赖拼音识字,可能会拖累识字的效率,不利于尽快进入无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

在教学中,老师们要重视范读、熟字带生字、尽量勾连口语词等。

在教第二、三单元时,要巩固和复现之前认识的汉字,避免回生。

一年级要尽量照顾到多元识字,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掌握多元认字方法了。

那时,学生不仅会拼音识字,还会根据上下文猜读、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猜读等方法了。

新教材“多元认字”的教学思路,老师们应当多加关注,加强研究。

06如何教好、学好古诗词课“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

初中6册教材中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加重了。

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进行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

比如,给一年级学生讲《春晓》,讲春天到来的感觉以及那种发现,让孩子大致懂得写了什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就可以了,不要让孩子去记什么“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因为“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不是一年级孩子能理解的。

讲王维的山水诗,也不一定非得往“热爱大自然”上面靠,让小学生安静下来,体会一下诗中表达的那种“静”,我看就可以了,不必添加许多成年人理解的内容。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学生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

现在有些古诗词教学过于烦琐,像做外科手术,把那种“美”都给弄跑了。

比如,有一些老师教《静夜思》,教案设计的程序就很烦琐。

首先放一个视频,视频中有月亮,老师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呀?”有的还让学生发表一个感慨,说:“月儿圆啦,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

他只身离家在外,看到圆圆的月亮,想起他的故乡,想起他的亲人。

在深深的思念中,他通过写诗排走心中的寂寞。

”这就有点“绕”,还有点“酸”,小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有的老师还逐字逐句地讲解,安排各种活动,什么李白的诗中有几个动作呀,分解一下,让孩子们演示一下什么叫举头望明月。

这多累赘呀,于是静夜思中的“静”跑了。

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求别过高,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

有的教案总喜欢来个三段论——“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领。

要不要把“国学”当作课程?我在这里非常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必要。

“国学”这个概念很复杂,在晚清是为了抵御“西学”、拯救国粹而提出的,当时是“国将不国”之学,带有保守主义的意味。

这些年有些人张扬“国学”,也许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什么是“国学”?我们会发现范围太大,很笼统,而且精华与糟粕纠缠,又很复杂。

我看还是提“优秀传统文化”为好,至于“国学”不“国学”,学界都还弄不清楚、有争议,我们中小学不要去套用。

社会上有人开设了读“三百千”的班,说那是“读经”。

这就夸张了。

“三百千”是古代开蒙的读物,主要是认字用的,小学生读一读也无妨,但要注意“三百千”并不是“经”,里边也有许多不适合现代人格发展的糟粕。

小学不要开设什么“读经”班,多读点优秀的古诗文就挺好。

07为何要强调课型的区分课型的区分在一年级还不太能看出来,到了三年级,课文就分为两种类型,或者两种课型,一是精读课,二是略读课。

初中教材将“精读”干脆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加上课外阅读,就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