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使用中的相关问题解答及教学方法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值得注意的11个问题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值得注意的11个问题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值得注意的11个问题今年9月份,XXX将统一使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材。

以下是老师们可能比较关心的11个问题。

一、为什么一年级要先学认字再学拼音?过去,一年级刚上学就开始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

现在改为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了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没有注音帮助。

部编本回归传统,第一篇识字课文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

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让孩子们对汉字有原初感觉。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

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研究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二、如何教授汉语拼音?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和普通话正音。

拼音只是认字的工具,不是阅读的工具。

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需要拼音了。

因此,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删除了一段明显有问题的内容)三、为什么要取消“课标”?取消“课标”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现在的教育要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掌握课本知识。

取消“课标”可以让教师更加灵活地教授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材的文学作品选材有何特点?材的文学作品选材更加注重文学价值和观赏性,而不仅仅是为了教学需要。

选材更加广泛,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更能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五、材的语文知识点有何变化?材的语文知识点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要。

同时,知识点的层次结构更加清晰,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六、材的阅读教学有何变化?材的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惯。

选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要,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七、材的写作教学有何变化?材的写作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如何用好部编版(统编)456年级语文教材

如何用好部编版(统编)456年级语文教材

语文课改读书为本——如何用好统编语文教材(小学四五六年级)2019年5月23日11时针对教材使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备课相关问题,讲八个问题:一、立德树人,要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新教材编写理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如何做?八个字:整体渗透,润物无声。

不是贴标签,也不是穿靴戴帽。

也不完全是政治的需要,要把它作为教学的目标。

新教材把“立德树人”作为编写的根本理念,有整体构思。

对学生来说,“立德树人”主要是培养归纳“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备课时,应当对整个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单元结构,特别是人文主题的安排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对每册,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要了然于心。

什么叫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教育必须是语文的,是通过自然熏陶,能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不是贴标签的。

现在的教学中,常常见到外加的空话、套话、大话,不能体现语文的特点,也难于走心。

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那一页,引用了王维的一句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看课题,我们知道主题是人与自然,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我们不一定要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归纳,可以找一个儿童容易接受的主题。

口语交际中,有这样一句话:和大自然接触,能让人心旷神怡,这就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这就是人文性。

主题就实现了。

当然教材中还提示了,这个单元不难发现,人类很多行为正在破坏我们的环境,是不是拔高了?实现人文教育,不要动不动就套用大词。

再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导读,引用了林则徐的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

学生理解比较难,所选的几篇文章,如果贴近学生的特点,宁可从坚毅、清贫、奉献等角度来启发学生学习,不要用大词。

如“清贫”,教材中并没有解释,比如战士们的奉献,用“无名”可以进一步解读。

大词很重要,是对成年人的,把大词变为儿童能理解的词,要下一番心思。

立德树人,不只是完成政治的要求,而是教学目标,要为培养正常的人而奋斗。

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定要注意的十一个问题

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定要注意的十一个问题

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定要注意的十一个问题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将拼音和汉字配对展示,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拼音的作用。

其次,可以采用分步骤教学的方法,先教授简单的声母韵母,再逐渐加入复杂的音节。

同时,要注重练,让孩子们多读多写,巩固拼音的研究成果。

最后,要注意不要只注重拼音的教学,忽略了汉字的研究,要让孩子们理解拼音和汉字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研究。

三、部编本的阅读量很大,如何保证阅读效率?确实,部编本的阅读量比以往教材要大,但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为了保证阅读效率,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采用分层次教学,根据孩子们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课文进行教学。

同时,可以采用导读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在阅读前先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理解能力。

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文章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收获。

四、如何处理部编本中的名著经典?部编本中涉及了不少名著经典,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对于这些经典,教师们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素养。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朗读、解读、分析等,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经典作品。

同时,也要注意适度,不要让孩子们过早接触过于复杂的文学作品,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和阅读能力进行选择和引导。

五、部编本中的文言文如何处理?部编本中的文言文是培养孩子们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刚上学的孩子来说,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是比较困难的。

教师们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先教授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如《三字经》、《千字文》等,让孩子们逐渐适应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可以通过故事、传说等形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六、部编本中的阅读理解题如何教学?部编本中的阅读理解题是培养孩子们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

教师们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归纳等,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和结构。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对策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对策

70
2020年第1-2期
实践与反思
读是补充,略读才是运用。在小学语文统编教 明白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从而对“寓言”这
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分清精读课和略读课 种文体有个初步的感知。
这两种课型。精读课是以教师引导为主,重在 教 学 习 方 法; 略 读 课 就 是 要 让 学 生 自 主 阅 读, 能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
再如,关于革命题材类课文的教学,如二 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等, 以学生读通、读顺为主,用好课后练习,教师 不要过多地补充资料,不要挖掘太深,不要离 开语言文字本身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学生 对革命家的高贵品质是能够通过具体的文字体 会到的。
2. 区分精读和略读,夯实学生阅读功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就教学而言,精 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
“ 教 读 ”, 改“ 略 读 ” 为“ 自 读 ”。 小 学 语 文 统 编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建构了“精 读—略读—课外阅读”这“三位一体”的教学 体系。并且,为了加强文体意识,在选文上尤 其注重文体的多样性,在以应用文、记叙文等 实用文体为主体的基础上,还选编了相当数量 的文学作品以及非连续性文本等,目的就是通 过这些不同文体作品的呈现,让小学生初步接 触、 了 解 这 些 文 体。 但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一 些 教 师 课 型 意 识 淡 薄,“ 眉 毛 胡 子 一 把 抓 ”,“ 精 度”“略读”一样教;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
小 学 语 文 统 编 教 材 有 意 识 改 变 以 往 教 材 的兴趣不高。
69
实践与反思
(二)双线单元结构架空,语文要素落 实不到位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编写结构上的明显变 化, 就 是 采 用“ 双 线 组 织 单 元 结 构 ”。“ 双 线 ” 即“相对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式上升的 语文要素”。“语文素养”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 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 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这些语 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 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 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 的这一变化,很好地解决了以往教材不注重知 识体系,致使一线教师不知道“教什么”的问 题。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主动研究 教材,不能吃透编者意图,不去领会小学阶段 统编教材各学段之间、各册之间、各单元之间 的内在联系及螺旋式上升的目标要求,缺乏对 语文要素在各册有机分布的了解,就单篇一课 一课地教,语文要素的落实缺乏延续性和梯度。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及实施建议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及实施建议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及实施建议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语文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在使用这些教材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理解和运用教材,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等。

本文将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以便教师更好地使用这些教材。

一、教材内容解读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包含了语文基础知识、课文、习题、课外阅读等内容。

教材内容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注重思维的培养。

教材内容强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精心编排的课文和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教材中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名著、优秀作文、民间故事、现代诗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

3. 强调语文实用性。

教材内容除了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强调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如通过日常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实施建议针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内容,以下是一些实施建议,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参考:1.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在课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背后的意义。

2.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情境演绎、课外阅读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 拓展课外阅读。

除了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帮助他们进行阅读分析和交流。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广泛兴趣和爱好。

部编版小学语文年级答疑,编者解答教学疑问

部编版小学语文年级答疑,编者解答教学疑问

部编版小学语文年级答疑,编者解答教学疑问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征程中,部编版教材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为师生们开启了探索语文世界的大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和困惑。

为了更好地帮助老师们理解和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为大家解答那些备受关注的教学疑问。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识字与写字教学方面的问题。

有老师提出,低年级的识字量较大,学生记忆困难,该如何解决?编者回应道,低年级识字教学要注重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

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如通过图片、实物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汉字的形态;还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如识字卡片游戏、猜字谜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在街道的招牌、食品的包装上发现认识的字。

在阅读教学方面,老师们关心如何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编者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学会静下心来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带着问题去思考。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如“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则要逐渐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如“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个情节有什么作用?”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素材。

写作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有老师疑惑,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编者表示,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他们有话可写。

可以先从简单的写话开始,比如记录自己一天中最开心的事。

在写作指导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同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如举办“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关于口语交际教学,老师们想知道如何让学生敢于表达,说得有条理。

编者认为,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消除紧张感。

在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些话题模板,帮助学生组织语言。

比如,先让学生说一说“我认为……因为……”,逐步培养他们有条理地表达观点。

在教材的使用上,也有老师提出疑问,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把握教学重点?编者强调,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单元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用好统编本教材 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条建议

用好统编本教材 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条建议
与写作,注重积累素材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之一。统编本教材中选编了大量优秀的阅读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 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写 作练习和日记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此外,还应鼓励学生 多读课外书籍,积累丰富的素材和经验。
5、语言文字运用,注重实际应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注重语言文字运用能 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鼓励他们在日常 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演讲、辩 论等语言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
6、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学校 教育的任务,也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及时反馈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为家长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 孩子的语文学习过程,与孩子一起阅读、写作、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教学建议
根据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和理念,以下是六条教学建议:
1、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取舍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 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对于低龄 段学生,重点培养其识字、认字和简单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高年级段学生,可 以适当增加阅读量,拓展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结语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当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教材,其编写理念、体例和 特点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把握统编本教 材的特点和理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语 文素养。教师也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地适应教育发展的 新要求和变化,为培养未来的人才贡献力量。
教材分析

用好统编本教材,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条建议

用好统编本教材,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条建议

用好统编本教材,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条建议温儒敏统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全面投入使用,老师们可能会面对一些问题。

下面,我对于统编本教材(主要是小学四、五、六年级)的使用,特别是如何备课,提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厘清教材的结构框架,让教学目标更明晰拿到新教材,第一件事可能就是看看有哪些新课文。

统编本教材的新课文大概占41%,变动是比较大的,有些老师感觉比较难,于是就把主要精力花在如何准备好新课文的教学上。

这可以理解,但最重要、先着手去做的,是对新教材要有通盘的了解。

备课时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对课程的内容目标缺少通盘把握,备一课算一课,很少考虑这一课或这一单元在整个课程中的位置与功能。

这也不能全怪老师。

推行课程改革十多年来,为了防止应试式的反复操练,提出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

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今的语文教学又出现另一趋向——知识体系被弱化。

很多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

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握得住的“干货”。

比如分析一种写作方式是“情景交融”,或者一种修辞手段是“比喻”(甚至还有明喻、暗喻等),在小学中年段就讲过,到了高年级还要讲,并非螺旋式上升,而是同义反复,学生会觉得很烦。

对每个学段乃至每一学年的教学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要达到什么水平,很多老师并没有做到心中有数,备课只能是一课一课往前蹭,教到哪儿算哪儿。

这种对课程系统缺少整体把握的备课,必然是随意的,甚至是杂乱的,低效的。

针对这种偏向,统编本教材作了一些改进。

一是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内容目标更清晰,教学的要点也更明确,要让老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二是统编本教材已经在努力重建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这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刻意强调体系化,防止过度操练,但还是要有体系,教学才不至于凌乱无序。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及实施建议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及实施建议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及实施建议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其编写和实施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如何密度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创新和改进,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本文将针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解读,并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教材内容解读1. 语文教材的结构: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按照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将语文教材分为了上下两册,分别适用于小学一年级至小学六年级。

每册教材均包括了课文、词语、古诗、文言文等单元,涵盖了语文学科的主要内容。

整体结构合理,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涉及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作品,如《三十六计》、《水浒传》等,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提供了学生阅读的素材,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

教材也注重对现代语言的引导和训练,如会话、游记等,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如融汇了传统经典与现代文学,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知识传承和创新发展;注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教育。

这些特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实施建议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是部分学校在教材选择方面存在困难,一二年级教材换版过于频繁,给学校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二是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不够灵活,过于依赖教材内容,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是家长对教材的理解和认可程度有所不足,存在一定的质疑和抵触情绪。

这些问题影响了教材的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

2. 实施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教材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度;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和教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三是完善教材使用的指导文件和案例分析,提供更多的教学参考和帮助。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值得注意的11个问题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值得注意的11个问题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值得注意的11个问题温儒敏今年9月份,全国小学就要统一使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了。

下面,我想结合老师们接触这套新教材之后可能比较关心的若干问题,来做些说明。

一共有11个问题。

一、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

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

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

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

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

“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

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二、汉语拼音对刚上学的孩子比较难,教学有什么建议?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

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

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

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

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

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

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

统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下册)教材问题及答疑

统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下册)教材问题及答疑

统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下册)教材问题及答疑1问:“语文园地一”中的字母表,学习要求是什么?应该怎样读?答:《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提出:“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语文园地一安排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就是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这一目标。

具体的学习要求是:认识大写字母;在对比中了解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形体的不同;记住字母表的顺序。

不要求默写。

在教学时,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其中的声母可以按照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呼读音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大写字母,记住字母表的顺序,为第三单元开始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

2问:《谁和谁好》中,“不吵也不闹”一句中的“不”不是多音字,为什么前一个标注“bù”,后一个标注“bú”?答:在普通话中,“不”在自然语流中有音变现象。

其变调规律是:在一声、二声、三声之前,读字的本音bù;在四声之前,变为二声bú。

(1)在一声、二声、三声之前,读本音bù。

如:不多bùduō不听bùtīng不行bùxíng 不能bùnéng不好bùhǎo 不敢bùɡǎn(2)在四声之前,变为二声bú。

如:不是búshì不要búyào 不会búhuì小学语文教材在全文注音的情况下,标注轻声、变调等语流音。

其中,“不”标注变调后的读音,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无需掌握变调规则的前提下,直接学习语流中的实际读音,在朗读中逐步形成语感,更好地发挥拼音帮助学习普通话的功能。

3问:《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在那儿住过”的“过”为什么读轻声而不是四声?答:普通话的轻声同语法和词义有密切关系。

有些轻声可以从语法上加以确定,具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有一定的规律性。

如,“过”作时态助词时读轻声,表示完毕,或某种行为、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

小学语文教师使用统编新教材需注意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使用统编新教材需注意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使用统编新教材,一定要注意这3个问题!教学案例中的反思(一)统编教材难不难的问题近期有教师反映三年级上册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比较难。

针对这一问题,我曾在“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培训班上,问与会教师“这篇课文三年级学生学起来难不难”,他们认为“不难”。

为什么农村的学生学起来“不难”?与会教师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学生喜欢读这篇童话。

而认为这篇课文难的教师有没有研究过“难”在哪里,是从教学的角度理解、看待教材选文,还是从儿童学习的角度理解教材选文呢?有没有认清、把握好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呢?一篇课文如果学生喜欢读、喜欢学,再讨论这篇课文难不难的必要性就不大了。

由此看来,理解、把握教材时出现的问题,多数情况下还是教学观念的问题。

教学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教学跟得上他们的发展需要,要认清教学目标,吃透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编排意图。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顾的问题一位教师执教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如下:首先,课前创设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出示毛主席的题词与雷锋照片。

教师激情引入: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唱着这首歌长大,听从毛主席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从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3月5日是全国学雷锋日,3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个单位组织的学雷锋活动,今天我们也来开展一次活动(课件出示活动会标:雷锋精神代代传——学雷锋诗歌朗诵会)。

其次,分组排练,全班汇报表演。

最后,表彰激励,评选“优秀朗读者”“最佳合作小组”“最有创意小组”。

由上可知,这节课基本上看不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没有将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情境导入的一大段话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3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可能使学生误以为只有3月才学雷锋,其实学雷锋是一个人日常的自觉行为,“各个单位”这样的语言表述也不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思想性应立足文本,重视发挥文本的教学价值,体现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之中,同时还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能够触摸到学生的真实情感,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

部编新教材使用经验及问题总结

部编新教材使用经验及问题总结

部编新教材使用经验及问题总结第一篇:部编新教材使用经验及问题总结部编新教材使用经验及问题总结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编排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我们老师爱不释手。

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1、利用好图片,增加教学趣味性新教材每一课内容都精心挑选了插图,而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更应该利用好这些插图。

例如:《树和喜鹊》的插图,同学们通过对比三幅图画,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容易就能理解朋友的重要性!因此,插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语文有效的教学,更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情操的陶冶。

2、明确教学的目标,有的放矢对于每一板块的教学,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做无用功,不给孩子增加负担。

拼音板块,要明确拼音是识字的工具,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增加拼音的难度,学生只要能正确的拼读拼音,标准的发音,能通过拼音识字,就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标。

对于课外阅读这一部分应尽量减少占用课堂时间,可以编制适合我们实际的读书卡,做好家庭读书记录,从而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的方式。

3、以学生为主,将内容贴近生活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将我们的内容回归儿童的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

例如: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有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教师通过模拟课堂上真实发生过的情境让孩子们明白寻求帮助时的注意事项,真正的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4、关注整体,培养语文素养我们的现实生活离不开交际说话,而语文最基础的作用就是教我们更好的表达。

在教学中要有整体的意识,把字融于词中融于句子中,引导学生多表达,多积累词语。

教材中的每一个板块都是有机的整体,拼音用来识字,识字用来阅读,阅读用来发展思维,学习表达,积累知识,从而更好地生活,在逐步的积累中提高素养。

5、认真备课,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备课是教学的前提,无论教材怎样变,只有认真的钻研教材备好课,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体会学语文的快乐,爱学语文。

统编版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清单

统编版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清单

统编版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清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统编版语文教材作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教材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就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列举一些统编版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材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可能过于注重文言文和古代文学的深入解读,而忽略了对当代现实生活情境和实用性的探讨。

学生们对抽象的古诗词和文言文难以产生共情,缺乏实际的感知和应用体验,容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

二、教学方法单一和僵化在教学方法方面,统编版语文教材可能过于偏重传统的讲解和背诵,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元化学习方式。

教师过多地依赖讲解和讲授知识,忽略了学生们的探究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三、评价体系单一和功利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体系可能过于偏向于成绩和分数的考核,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态度的培养。

只注重学生的答题能力和记忆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造成学生们应试能力强,但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不足和不平衡在教学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上存在不平衡现象,一些地区和学校可能缺乏足够的教材和教学设备,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学校和教师缺乏更新颖和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只能依赖老旧的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和挑战。

五、学生学习负担重和兴趣不足由于统编版语文教材内容繁重和难度较大,学生们可能面临着较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

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习兴趣和动力逐渐减弱。

这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甚至导致学习倦怠和逃避现象。

六、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统编版语文教材内容可能过于理论化和脱离实际应用,缺乏对当代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深入探讨。

学生们学习的内容和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不高,缺乏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更新。

其中“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那么,如何用好这种新的语文教材,成为了每位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一、对于教师而言,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呢?首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教材的性质和特点。

新的教材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因此,教师要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深入研读教材中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

只有真正理解了教材的设计理念和意图,才能更好地将教材用于教学实践中。

其次,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并不意味着教材是教学的全部。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合理调整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教师应该注重教材的创新和拓展。

教材只是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拓展。

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电子板书、多媒体课件等,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于学生而言,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呢?首先,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学习。

语文学习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很强的过程,学生要主动参与其中。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提问,主动思考,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勤奋学习,主动探索,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

其次,学生应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集中体现,学生要通过学习教材,掌握和理解其中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重知识的运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培养语文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我校使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几点做法和建议定稿

我校使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几点做法和建议定稿

我校使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几点做法和建议2016年小学4-6年级使用新版部编教材,2019年1—6年级全部使用部编教材,随着部编教材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全面使用,教师遇到的问题日益凸显,面临的挑战迫切需要有效应对。

一、命题的提出1、新教材改革力度大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的训练,引导学生借助形象的图片和简洁的提炼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

这种题型的设置在其它的很多课文中都有所体现。

新版部编教材中将阅读、思考和表达做了一个对接和结合,综合性更强。

相比于旧版教材中单独的朗读和背诵的要求来说,阅读的目的更明确,更有实效。

我们的阅读教学一直也提倡带着一定的问题和目的来阅读。

词语的运用不仅关注语言运用的适切语境,还特别强调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对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社会。

这一命题趋势在很多课文中也都有所体现。

新教材一改古诗教学中传统的朗读背诵为一边声情并茂地读一边展开想象和联想,再现诗中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来描绘。

新教材的这种变化体现了对于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尊重,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回归到有思考力、审美能力、创造力的学习主体,也体现了知识之间相互勾连、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大语文观念。

2、教学新观念的挑战老教师传统思维和教法上的不适应。

新教材的全面使用,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授课教师普遍感觉部编教材很难上。

最突出的感觉是:教材内容容量很大,往往是一段教材内容就包括较多知识信息;教师备课时,仅靠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往往抓不住教学的点,缺乏理论依据;从授课教师所反映的问题看,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比较落后,仍然囿于知识点的教学,整节课教师跟着课件走,学生跟着教师走,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方面。

可见,要使用好部编新教材,教师的教学观念亟待更新。

3、新任教师对教材整体把握不够。

新教师受老教师的的影响,必然会导致教学方式落后的问题。

观念的力量是强大的。

统编版1到6年级下册教材疑难问题解答

统编版1到6年级下册教材疑难问题解答

统编版1到6年级下册教材疑难问题解答【说明】为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解决使用统编版各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现将搜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补充,供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备课、教学、辅导时参考。

一、为什么语文教科书中的汉语拼音字母ɑ、ɡ与英语字母a 、g写法不同?◇《汉语拼音方案》是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的。

常见的拉丁字母字体有哥特体和罗马体两种。

这两种字体只有两个字母的写法不同,就是哥特体的ɑ、ɡ,罗马体写成a 、g 。

在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中,一般采用哥特体。

哥特体线条均匀,没有粗细之分,没有装饰线,便于书写,适合小学生初学时用铅笔作抄写练习。

统编版语文教科书的汉语拼音用哥特体,字典、词典等辞书的汉语拼音也大都用哥特体。

小学语文教学也应使用哥特体,尤其要注意罗马体和哥特体不宜混用。

二、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字母表,教学要求是什么?应该怎样读?◇《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为: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为落实课程标准的这一目标,语文园地一安排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具体学习要求为:认识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熟记字母表。

在教学时,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其中的声母可以按照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呼读音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大写字母,记住字母表的顺序,为第三单元开始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

《汉语拼音方案》几个表中的字母共有三种读法:本音、呼读音和名称音。

本音,是字母的实际读音。

大多数辅音字母是清音,即读不出声音的音,只有ɑ、o、e、i、u、ü五个元音和m、l两个辅音能读出声音。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采用本音教学。

呼读音,是读声母表或两拼、三拼音节时的读法,是在本音(辅音字母)后面加上一个元音o、e、i或-i构成的。

如b(bo)、p(o)、ɡ(ge)、k(ke)、j(ji)、z(zi)、ch(chi)等。

加上元音后,读音响亮,这是一种为教学方便而采取的变通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使用中的相关问题解答及教学方法注意事项第一个问题:小学教材识字写字教学的依据是什么?怎么做到更有科学性?首先是实行八个字:“认写分流,多认少写”,这是这套新教材编写的一个原则,主要是低年级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经过调查,觉得这样做可能会提高教学的效果,为孩子们尽快地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

认字和学会写字是两个教学目标,小学低年级认识常用字是1600个,比以前减少了200个,以前是1800个,其中要求会写800个字左右,会认得要多一点。

一般来说,学校老师不要层层加满,不要搞过去“四会”的要求,每一个字都要会认、会讲、会用、会写。

齐头并进很难,所以要“认写分流,多认少写”。

因为以前的教育也有道理,但是现在内容在改变,现在小孩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要采取这样的方式。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的安排是有讲究的,大家要认真去看一看。

一般来说,你只要按照教材设定的各个单元、各个阶段的目标推进,学生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大致上就可以实现。

当然你说你的小孩是天才,在幼儿园就会读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们不提倡。

大家要注意,一年级上册后面附了一个识字写字的基本字表,要求300个字当中100个字是会写的,一年级下册附了一个表是400个字会认、200个会写。

小孩的字必须要过渡到阅读,比如说“蝴蝶”这两个字很难写,但小孩必须要认识它,因为他要读童话,“蝴蝶”这两个字会经常出现,字出现的频率最高的。

所以,教材后面要做很多基础研究,而且从字的结构来说,认识这些字也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认识更多的字。

另外,教材有意安排多元认字。

就是多方面、多种方法,就是不要完全依赖拼音认字,以前是先学拼音,然后完全依照拼音很困难,还要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等去认字。

如果单纯依赖拼音认字会拖累认字的效率,尽快进入无拼音实际阅读的阶段。

所以这也是新教材为什么要降低减少拖后汉语拼音的结果。

老师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范读”,要熟字带生字,这个大家教学都有经验的。

在教小学第二三单元的时候,要巩固之前认识的汉字。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要掌握多元认字的方法,不光是拼音、识字,比如说猜读,有些老先生一去眉头皱起来了,我现在这么老了,有些字还不认识,还是要猜。

要根据字形、字结构的规律去猜,新教材有改革的,希望老师们在教一二年级的时候多关注一下。

第二个问题:和大人一起读怎么教,是不是集中放到阅读课中去解决?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什么呢?指父母,也可以指老师或者其他的家庭成员。

一年级刚上学的时候,并不是现在幼儿园就开始教小学的课程,这是不对的。

一般来说,刚上学他自己还不会读,应该是大人和他们一起读,我们也有意识让家长、大人更多地关注孩子,还有要鼓励家庭也读书,带动读书的氛围。

所以,这个用意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刚上学不要就学“bpmf”,刚上学让他认点字,喜欢语文、喜欢读书,一年级就开始读书,这是有效衔接的一个学习方式。

我这里要特别说一句,幼儿园主要做无纸化教学,主要听故事。

到了小学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就是让小孩跟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是一个引导的过程。

以前的教材没有这个栏目,现在设了这个栏目以后,可能老师们不知道怎么处理,我建议你们把这个栏目纳入到你们的教学计划,但是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堂上的讲课。

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这是课外的,或者是家庭的。

家长学堂、家长会议要建议和鼓励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多陪孩子们读书,这就等于创造了一个小孩学习的良好氛围。

凡是家里学习氛围不好的、天天看手机的那些家长,他们的孩子不可能爱读书的,除了天才。

所以,和大人一起读用心良苦,也希望大家用好这个栏目,你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堂的形式示范一下家长怎么读,一开始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家长讲读、也可以是对话式的阅读,孩子怎么有兴趣就怎么读,但是要让家长注意这是书面语言的阅读,这就是语文,一起读,不要给孩子们增加压力、不要布置成作业。

家长也就开始埋怨了,最近网上家长又开始在网上埋怨:老师领了工资干什么去了?应该让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地阅读。

顺便说一下,如果你们觉得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比较浅,那也可以建议补充放一些比较有趣的、比较深的课文来读。

这是第二个问题,和大人一起读。

第三个问题:怎么教好《快乐读书吧》?小学中低年级有个栏目叫《快乐读书吧》,是为了引导读书的,每个学期大致有两次,每次都安排一种阅读的类型,比如说儿童故事、童话、民间传说、寓言、科普阅读,这是类型。

目标是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的类型,对各种类型的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激发他们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另外有意识让学生掌握一些读某一类书的方法,比如说读童话的方法跟读诗歌的方法显然是不一样的,民间传统跟历史不是一回事,也可以给学生讲一讲阅读的方法,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

注意,这个栏目不要像一般讲课那样,老师上课的时候可以讲一点读书的常识,包括书的类型、阅读的方法,主要是激发兴趣,比如说书是怎么做的,有些书前面还有一些前言、插图是怎么安排的等等一些基本的知识。

第四个问题:如何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教学梯度?这个问题很专业,现在的语文教学的确是不太讲梯度,小学还好一点,到了初中,初一和初三好像差不多,高一就开始进入高考了,没有梯度,这个梯度问题很突出,以前我也写过文章,但是也是白写,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这次我们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多少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力求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思考:为什么现在教学的梯队被打乱了?特别是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原因是整个社会现在都得了一种病叫“急躁病”,急功近利、很浮躁,一切都是瞄准考试,非常功利,大家都很焦躁,都在增加教学的难度,这是很要命的。

所以,我们教材还是要讲讲梯度、讲讲规律,不要层层加满,这个很重要。

小孩的认知过程是有规律的,你不要光瞄准那些天才儿童,应该瞄准大多数他们以后是普通的国民,我们基础教育主要是面对普通的国民,对普通的国民负责。

这次重新强调了教学的梯队是值得重视的,比如说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主要是激发兴趣,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学默读和阅读,到了五六年级要求有阅读的速度,学会浏览、能够初步阅读叙述性的。

老师你们自己先稳住,尽量不搞提前量,班上有一些比较拔尖的可以让他们多读,大多数应该是稳住。

第五个问题:怎么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怎么在教学中落实?这是很要害的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因为最近这十多年来,为了防止应试式的反复操练,就是不断做作业,就提出了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要搞体系化,不是不要体系,是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因为现在又出现另外一种倾向,就是语文知识教学弱化了,小学初中就弱化了,到了高中就来不及,上了大学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语文知识好像缺少了。

很多老师现在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设置基本的能力训练,刚才说的梯度也没有了。

现在的课上得满天飞,气氛非常活跃,还有翻转课堂太热闹了,但是热闹下来没有一点干货是不行的。

针对这种现象,现在新编的教材也做了一些改进,比如说每个年级、每个单元的课程目标在教材里面是有体现的,教学点是清晰的。

大家备课的时候要认真研究,要努力做到“一课一得”的这个概念,意思就是一课必须有一个主要的东西、有一个关键字,看看在哪方面去实现。

所以,新编的教材是有知识体系的,但是现在往往受到一些专家对课标的批评,比如说不能出现概念、不能出现体系,这确实很难,现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是刻意追求体系化,主要是为了防止过度操练。

老师们了解了这一点就胸有成竹,你应该知道一年级的语文大致达到什么、三年级大致达到什么、六年级大致达到什么。

那怎么理出这些知识体系?老师们感到很为难,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水平的问题。

那怎么办呢?抓哪些重点?这个要下功夫,我提三点建议:第一,你们可以重新看一看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0)版》,现在还要修订的,但我相信基本的东西不会改。

看看课标,课标对每一个学段基本的干货、知识点和要求,刚才我说的基本的知识、关键的能力都是有要求的,课标要重新看一下、对照一下,一年级到六年级、初中,分四个学段,每个学段识字、写字、写作、阅读都有要求,你们要看一下。

然后对照一下教师用书,有些编著是对知识点有提示的。

你要有一个整体感,不能说我教二年级就不管三四五六年级,甚至对初中也要有一个了解。

第二,看单元导语,但是现在小学没有单元导语,初中有单元导语,单元导语的最后一段就是干货。

每个单元都会提出教学的要求,如果单元导语没有小学,那你要从阅读提示、组织的栏目里面写,不要太多,一课一得,不要着急慢慢来,各个栏目有提示训练点的。

总之,语文知识现在新教材是有的,还是要以随文学习为主。

比如说讲到哪里,碰到了语法的知识顺便讲一讲,太小的孩子要少用概念,到了中高年级可以讲一下,大一点就可以跟他们说了,但是不要从概念到概念。

第六个问题:每册语文的语文要素的排列是根据什么?怎么去把握?老师说抓不住知识点,怎么去落实?每个单元的语文要达到什么?你们要去看课标,教材也是依照课标来编的,小学分四个学段,每一个学段听说读写都有基本的要求,你们要去看一下。

如果你想教书教得更好一点,你们可以看一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发行量比较少,它就讲得很详细,每一个学段为什么要这样教、主要抓什么,但是编得很详细。

为什么要这本书呢?可以帮助你对每一个学段、每一册、每一个学年的教学任务和基本的目标有一个整体了解,而不完全是我教到哪里算哪里,教到哪里找一个教案或PPT就教了,这样不行。

备课、教学一定要先有一个整体感,大家还是要学一学课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其实前一个问题也是讲到这个。

第七个问题:单元教学是否都要搞群文学习?有的可以群文学习,有的还是要单篇教学。

新教材的单元教学,特别是到了初中以后,它的课的构成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一篇课文就是一课,现在往往是一组课文是一课,更多的情况是两三篇作为一课,特别是到了初中以后更明显。

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一些变化,不再是教完一课是一课,而是一组一组地学,这就叫群文学习。

为什么要这样搞呢?目标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因为一个群文里面有四五篇作品,你重点讲一两篇就行了,其他的就让学生举一反三,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要注意,不是说群文教学比以前单篇教学更高级,这是方法的不同,也并不是要群文学习要代替以前的单篇教学,有些课本比较深的还是要多讲一点,有些比较浅的就让学生自己读,能读多少算多少。

无论如何,在一组课文中,一篇是要精读的,要给他们举例子、给读书和思考的方法,其他的就让学生自己读。

第八个问题:整本书阅读如何落实到课堂中,如何与相关的单元教学相结合?我是很惊讶,现在小学老师怎么提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是高中2017年新编的课标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当然在教学的实践中早就有整本书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