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艺术概论》基础知识
艺术概论1.现在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内向性、张扬非理性、善用隐喻性、走向抽象性2.模仿说即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再现,这种观点最早流行与古希腊3.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里的营业性放映,宣布了电影的正式诞生。
4.艺术鉴赏包括三个层面,直觉感受层面、深入体验层面、领悟升华层面。
5.现实主义基本特征强调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注重艺术形象的典型概括、主张思想感情的隐性流露。
6.艺术评论较常见的三个形式论著体、小品体、笺注体7.艺术鉴赏的心理包含五个要素审美注意、感觉直觉、联想想象、情感共鸣、领悟理解8.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9.想象的主要特点聚合时空、集纳美质、补充缺失、关注生命、转换角色10.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内在的要素,主要包括题材、情节、主体、意蕴。
11.舞蹈从风格上区分主要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
12.演唱性音乐从创作角度分类可分为民间歌曲、创作歌曲。
13.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组织性流派、自发性流派、区域性流派。
14.网络艺术特征对科学解说的依赖性、艺术形态兼容性、创作与欣赏的交换性。
15.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四分法,把文学作诗歌、散文、小说、表演文学。
16.喜剧的特征综合性、舞台性、冲突性、程式性、虚拟性。
17.贯穿整个艺术发展过程的两个方法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18.代表元杂剧最高成就的品是王实甫的《西厢记》1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20.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包括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
21.小说写作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22.文学的典型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
1.意态:是由书法家主管意趣赋予字体的一种内含的飞动之势,主要是由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偃仰、应接、顾盼之间形成的情感运动,生命运动。
艺术学概论必考复习资料整理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宗教艺术:是指在宗教影响或控制下,为宗教活动或宗教宣传服务的艺术。
2、语言艺术: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
3、艺术形象:是指艺术反应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4、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5、形象思维:是指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
6、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7、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有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8、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9、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10、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
11、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12、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
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注意:(1)基本含义“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
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
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超经典总结
《艺术学概论》总结归纳(一)基本框架1.本教材由“艺术总论”、“艺术种类”和“艺术系统”三部分(三编)组成。
上编“艺术总论”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和“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四章。
其中“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章,讲述了“艺术本质”在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如:“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论述了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艺术的起源”一章,归纳了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如:“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表现’”,分析了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一章,论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如“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讲述了“美育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一章,讲述了“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分析了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和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
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
艺术学概论考试知识要点总结
名词解释1.艺术:从广义上讲,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以及杂技、曲艺、木偶、皮影等历史悠久的民族民间艺术;从狭义上讲,艺术则专指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将文学和艺术并列起来,合称文艺。
2.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达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3.表情艺术:所谓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4.语言艺术:所谓语言艺术,就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
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
5.综合艺术: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它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汇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包豪斯学派:包豪斯是1919年德国创办的一所建筑及产品设计学校,其创始人就是著名建筑学家格罗彼乌斯。
以其为代表的“包豪斯学派”,主张把建筑、美术、工艺等按照现代美学原则结合起来,主张现代建筑艺术理论。
7.戏剧性:所谓戏剧性,就是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征。
8.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由前苏联戏剧作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的戏剧表演体系,他强调演员应当在剧本的规定情境中设身处地的体验角色生活、情感和思想,并且在演出时再体现于表演之中。
艺术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1.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人类创造性的产物,它可以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文学、戏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艺术的定义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
在人类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
从古希腊的美学理论到现代艺术思潮,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与定义不断发展与变化。
然而,总的来说,艺术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表现性、审美性、传达性、交流性等。
2. 艺术的分类艺术可以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被分为视觉艺术、音乐艺术、表演艺术等不同形式。
在这些分类下又有绘画、雕塑、摄影等视觉艺术形式,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形式等。
此外,艺术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被分为抽象艺术、写实艺术、实验艺术等不同类型。
不同的艺术形式与类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与审美特征。
3. 艺术的风格与流派艺术的风格与流派是指艺术作品的风格特征与流派传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地域环境中,艺术作品会受到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风格与流派。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印象派的法国印象派艺术流派等。
每一种风格与流派都有着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与艺术特点。
4. 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的历史背景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艺术发展状况与影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作品会受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风貌。
比如古希腊的古典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艺术、现代主义的现代艺术等。
每一种历史时期的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史诗背景与意义。
5. 艺术的意义艺术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意识形态的表达。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语言与形式,来表达着艺术家对于生活、情感、精神、价值观等方面的理解与表达。
艺术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传播与交流,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艺术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是对人类与世界的理解与表达。
艺术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艺术的多个方面,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与思考。
艺术概论课外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课外知识点总结一、艺术的定义1. 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思想和经验的一种方式,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进行表现。
2. 艺术的目的:艺术的最基本目的是表达,而其次是审美。
艺术可以将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观众,同时也可以触发观众的审美感受。
二、艺术的历史1. 古代艺术:古代艺术以宗教和神话为主题,表现形式多样,如壁画、雕塑等。
古埃及的金字塔和法老的陵墓中的壁画是古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2. 中世纪艺术:中世纪的艺术主题多为宗教,如教堂的壁画、玻璃花窗等。
3.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是艺术发展的转折点,人们开始对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进行复兴,艺术作品更加注重写实和人文主题。
三、艺术的理论1. 美学理论:美学是研究美和审美的学科,主要研究艺术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其中有形美和精神美是美学的两个基本概念。
2. 艺术哲学:艺术哲学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功能和意义,同时也对艺术创作和鉴赏进行探讨。
四、各种艺术形式1. 绘画:绘画是以画笔和颜料为媒介进行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画、素描等。
2. 雕塑:雕塑是以各种材料如大理石、铜、铁等塑造出各种形态的艺术品,形式多样,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
3. 音乐:音乐是利用声音进行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包括器乐、声乐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都是音乐的体裁。
4. 舞蹈:舞蹈是用身体语言进行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通过动作和姿态来传递情感和意义。
5. 戏剧:戏剧是以舞台表演为主要手段的艺术形式,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
五、艺术的欣赏1. 艺术欣赏的主要方法:艺术欣赏是通过观赏、聆听、品味等方式来体验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对作品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来获得更深的体验。
2. 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评价一个艺术作品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欣赏者的主观感受,还需要考虑作品的表现形式、意义和艺术性等方面。
六、艺术与社会1. 艺术与政治:艺术在历史上常常与政治相互影响,艺术家通常也是社会的见证人,他们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观察和批判。
艺术概论基础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基础知识点总结1. 艺术是指人类创造的具有审美情感和形象特征的精神产品。
是人类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
2. 艺术概论主要研究艺术本质、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家、艺术风格、艺术接受、艺术功能、艺术教育等。
3. 根据艺术形象媒介方式,艺术分为造型艺术、音响艺术、语言艺术。
4.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是精神生产形态。
5. 《毛诗序》中写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6. 艺术与现实美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
7. 生产劳动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8. 普列汉诺夫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结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
9. 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
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艺术的性质以及艺术的发展。
10.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11. 艺术的民族性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
12. 艺术世界是由艺术家、艺术作品、欣赏者三者共同构成的,艺术家是艺术的创造者。
13. 艺术家是具有某些特殊品质和能力,可以用艺术语言作为表达和交流的手段的人。
14. 真正的艺术家是既有丰富的情感又具备广博修养和高超专业技能的人。
15. 艺术家的价值是指艺术家存在的意义,分为社会价值与本体价值。
16.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艺术媒介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
它是联接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中心环节,是艺术生产过程中一个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
17. 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
艺术体验一般分为自发艺术体验与自觉艺术体验。
18. 自发艺术体验指无意识中形成的艺术体验。
19.自觉艺术体验指艺术家为艺术创作而进行的艺术体验.20.灵感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式思维状态,是创作的发现与飞跃,常常伴随迷狂情感。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而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是摹本中的摹本,影子中的影子。
当然,柏拉图的这些观点是基于他客观唯心主义的看法,与柏拉图相反的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他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他认为这种自由的艺术是一种不掺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的,尼采也有第一部悲剧的诞生。
3.模仿说和再现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他们认为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等模仿说对艺术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俄国19世纪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美是生活的论断,得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1.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马克思明确的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特点和性质。
从艺术的起源上来看,艺术生产也是经历漫长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从艺术的特点和性质上来看,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应,另一方面又是艺术家对艺术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艺术生产理论阐述了两种生产不平衡的关系。
就拿19世纪的俄国来说,俄国当时的经济比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落后,社会中甚至还残余农奴制,但是它的文学却呈现出空前繁荣的状态。
果戈里,契珂夫,柴可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天鹅湖》,《睡美人》。
■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第二节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形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整理1. 艺术的定义和特点: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全面表达方式,通过视觉、听觉、语言、动作等形式传达情感、思想和审美体验。
艺术具有主观性、创造性、表现性和审美价值等特点。
2. 艺术的分类:艺术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艺术形式(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风格(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艺术流派(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等。
3. 艺术的历史发展: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成形。
从史前艺术到古代文明艺术(如古埃及艺术、古希腊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近现代艺术等历史时期,艺术不断演变和创新。
4. 艺术理论与批评:艺术理论研究艺术的本质、产生和发展规律等。
艺术批评则评价和分析艺术作品,并探讨其意义和价值。
常用的艺术理论有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
5. 艺术欣赏和鉴赏:欣赏艺术作品是通过理解和体验艺术作品来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
艺术鉴赏则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和解读,需要结合艺术理论和历史背景来进行。
6. 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相互影响。
艺术在社会中扮演着诸多角色,如记录社会变迁、传递社会价值观和思潮、引发社会对话和反思等。
7. 艺术家与创作:艺术家是创作艺术作品的人,通过个人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来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艺术创作涉及到视觉、音乐、构图、色彩、材料等诸多要素。
8. 艺术市场和艺术教育:艺术市场是指购买、销售和收藏艺术品的行业,艺术市场的繁荣程度与艺术作品的需求和价值密切相关。
艺术教育通过教授艺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
9. 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是指自20世纪以来产生的艺术作品,涵盖了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实践,如后现代主义、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
当代艺术对传统艺术和观念进行挑战和重新定义。
10. 艺术与文化多样性:艺术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个体经验的多样性。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艺术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表现方式,反映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
艺术学概论大一知识点
艺术学概论大一知识点艺术学概论是大一学生在艺术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艺术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起源、发展和表达形式。
以下是艺术学概论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1. 艺术的起源与定义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原始艺术,而艺术的定义却因时间和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人类创造的一种表达形式,通过各种艺术媒介来传递情感、思想和意义。
艺术可以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等。
2. 艺术的形式与风格艺术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的外在形态,如平面艺术、立体艺术等。
而风格则是指艺术作品的独特特征和风格,如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写实主义等。
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有助于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3. 艺术的功能与意义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审美的欣赏,它还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
艺术可以通过表达个人情感、传递社会信息、维护文化传统等功能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学生需要理解艺术的多重功能和意义,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4. 艺术史与艺术家艺术史是研究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艺术发展、艺术家创作和作品流派的学科。
了解艺术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艺术作品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不同艺术家的贡献和风格。
知名的艺术家如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等,他们的作品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艺术批评与评价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的一种方法。
通过学习艺术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学生可以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艺术评价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的好坏评判,更是对作品的内涵、技巧和创新性的鉴赏和分析。
6. 艺术的跨学科研究艺术学概论还涉及到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艺术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的跨学科研究。
学生需要了解艺术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和影响,以及不同学科对艺术的解读和理解,拓宽学生对艺术学的认识和视野。
通过学习艺术学概论,大一学生可以打下良好的艺术基础,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第一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
(鉴赏本身即是一种审美再创造)一.艺术鉴赏的意义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出现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接受全过程的研究)观点:✍作品的意义=作品本身+读者赋予艺术作品属性:是审美客体,鉴赏对象。
作品中艺术形象是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的客观依据。
审美再创造:鉴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主动进行审美创造活动(创造活动凭借艺术作品展开)✍接受美学的重要内容:姚斯的“期待视野”和伊赛尔的“空白”概念期待视野:读者潜在的审美期待空白是本文向读者暗示或者提示的东西)接受美学的传播:德国瑙曼:接受美学任务:研究艺术消费苏联:梅拉赫:首次提出艺术接受的概念美国:费希形成“读者反应批评学派”:意义或理解是阅读的最终结果。
总结:接受美学的提出代表文艺研究的重心从艺术家,艺术作品转移到上。
加强对审美主体的研究。
艺术鉴赏主要体现:✍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鉴赏主体积极主动的进行审美再创造。
(伊赛尔的“空白理论”)✍艺术鉴赏也是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
,艺术二.艺术鉴赏力的提高与培养1.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2.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3.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4.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
5.美育与艺术教育第十二章典型(再现,写实,人物形象)与意境(表现,抒情,内心世界)再现的艺术: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侧重塑造典型抒情诗,山水画,音乐,建筑,书法,侧重创造意境,指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成功的人物形象(核心)1.每个人都是一个充满的有生气的人。
别林斯基:创作本身的显着标志之一:典型性(典型人物应当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法国安格尔《泉》,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米勒《拾穗者》罗丹《思想者》齐白石《虾》徐悲鸿《马》2.✍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阿Q精神胜利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艺术概论复习重点
艺术概论复习重点《艺术学概论》资料汇总艺术学概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本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1.关于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关于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名词)第一种“客观精神说”★(名词名词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名词)第二种“主观精神说”★(名词名词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主观意志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尼采是从美学问题开始他的哲学活动。
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义。
名词)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名词名词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指出艺术就是对现实的“恶搞”。
他首先确实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确实了“恶搞”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艺术所具备的这种“恶搞”功能,使艺术甚至比它所“恶搞”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
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就是生活”的论点启程,指出艺术就是对生活的“重现”,就是对客观现实的“重现”。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超总结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超总结艺术学是一门关于艺术的研究学科,旨在探讨艺术的本质、性质和意义。
本文将总结《艺术学概论》中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艺术的定义、艺术的功能、艺术分类、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史。
1.艺术的定义:-艺术的主观定义:艺术是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创造力的表达。
-艺术的客观定义:艺术是通过具有审美品质的形式、结构和意义来表达和传达情感或思想的活动。
-艺术的综合定义:艺术是人们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形式和语言来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经验的一种活动。
2.艺术的功能:-情感表达功能:艺术可以表达和唤起人们的情感体验,使观众与作品产生共鸣。
-知识传递功能: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可以传递和分享艺术家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社会批判功能:艺术可以通过对社会问题和不公平现象的批判,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推动社会变革。
-文化传承功能: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可以传承文化的价值观、传统和历史。
-美的享受功能:艺术作品本身带有审美价值,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
3.艺术分类:-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和建筑等以视觉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形式。
-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等以表演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形式。
-文学艺术: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和散文等以语言和文字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形式。
4.艺术创作过程:-创作动机:艺术家的个人情感、经验和思想成为创作的驱动力。
-创作意图:艺术家希望通过作品传达特定的意图和信息。
-创作过程:创作过程包括观察、构思、实践和反思等环节,艺术家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来完成作品。
-创作风格:艺术家的个人特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形成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5.艺术史:-古代艺术:包括古埃及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和中国古代艺术等,注重对神、君王和宗教的崇拜。
-中世纪艺术:基督教和宗教在艺术中的影响,以哥特式建筑和宗教题材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追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和理性思维,以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为代表。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第12章艺术鉴赏第1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
(鉴赏本身即是一种审美再创造)1.艺术鉴赏的意义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出现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接受过程全过程的研究)观点:作品的意义=作品本身+读者赋予艺术作品属性:是审美客体,鉴赏对象。
作品中艺术形象是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的客观依据。
审美再创造:鉴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主动进行审美创造活动(创造活动凭借艺术作品展开)接受美学的重要内容:姚斯的“期待视野”和伊赛尔的“空白”概念期待视野:读者潜在的审美期待空白部分,是本文向读者暗示或者提示的东西)接受美学的传播:德国瑙曼:接受美学任务:研究艺术消费苏联:梅拉赫:首次提出艺术接受的概念美国:费希形成“读者反应批评学派”:意义或理解是阅读的最终结果。
总结:接受美学的提出代表文艺研究的重心从艺术家,艺术作品转上。
加强对审美主体的研究。
艺术鉴赏主要体现: 艺术作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能发挥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鉴赏主体积极主动的进行审美再创造。
(伊赛尔的“空白理论”)艺术鉴赏也是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
2.艺术鉴赏力的提高与培养1.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2.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3.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4.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
5.美育与艺术教育第十二章典型(再现,写实,人物形象)与意境(表现,抒情,内心世界)再现的艺术: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侧重塑造典型抒情诗,山水画,音乐,建筑,书法,侧重创造意境1,指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成功的人物形象(核心)定义:艺术家通过个性化和本质化创造出来的,既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规律,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既能表现一定时代人们1.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充满的有生气的人。
别林斯基:创作本身的显著标志之一:典型性(典型人物应当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安格尔《泉》,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米勒《拾穗者》罗丹《思想者》齐白石《虾》徐悲鸿《马》2.机统一(阿Q精神胜利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
1、远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认为艺术是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
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
2、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主要分为“再现的真实”与“表现的真实”。
艺术鉴赏是人们在接受艺术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复杂作用进行艺术再创造,并获得情感共鸣的精神活动。
4、1895年,世界上第一台“活动电影机”研制成功,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电影之父”。
5、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孕育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诞生于唐代,集大成于清代的王国维。
6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
7、中国艺术家在儒道的影响下,致力于自身与天道的融合;西方的画家则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光环中完成自己理想的嬗变。
8、艺术创作作为人类特殊的精神生产,其逻辑起点是社会生活,生产终点是艺术作品。
9、尼采《悲剧的诞生》中讲到悲剧是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果。
10、“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11.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经历的四次大变革,分别是从固定到运动,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以及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广泛运用。
12.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13、求真、向善、爱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三重空间。
其中,“真”是理性认识的满足,“善”是道德伦理的纯洁,美是情感心灵的慰藉。
14、艺术起源巫术说是下列哪位的观点(B )A柏拉图B爱德华•泰勒C黑格尔D斯宾塞15、认为艺术是理念影子的影子的是下列哪位(A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黑格尔D斯宾塞16.艺术最根本的审美特征是: ( D )A合目的性B创造性C情感性D形象性17、下面哪部作品是梵高的名作(B )A《晚钟》B《阿尔的吊桥》C《日出》D《枫丹白露的早晨》18.下面哪部芭蕾舞剧不属于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B )。
A《天鹅湖》B《火鸟》C《睡美人》D《胡桃夹子》19.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主角以(C )为原型:(A)梵高(B)毕加索(C)高更(D)达利20.以下不属于中国器乐的是(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第一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
(鉴赏本身即是一种审美再创造)一.艺术鉴赏的意义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出现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接受过程(对全过程的研究)观点:✍作品的意义=作品本身+读者赋予艺术作品属性:是审美客体,鉴赏对象。
作品中艺术形象是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的客观依据。
审美再创造:鉴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主动进行审美创造活动(创造活动凭借艺术作品展开)✍接受美学的重要内容:姚斯的“期待视野”和伊赛尔的“空白”概念期待视野:读者潜在的审美期待空白分,是本文向读者暗示或者提示的东西)接受美学的传播:德国瑙曼:接受美学任务:研究艺术消费苏联:梅拉赫:首次提出艺术接受的概念美国:费希形成“读者反应批评学派”:意义或理解是阅读的最终结果。
总结:接受美学的提出代表文艺研究的重心从艺术家,上。
加强对审美主体的研究。
艺术鉴赏主要体现:✍发挥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鉴赏主体积极主动的进行审美再创造。
(伊赛尔的“空白理论”)✍艺术鉴赏也是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
,二.艺术鉴赏力的提高与培养1.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2.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3.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4.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
5.美育与艺术教育第十二章典型(再现,写实,人物形象)与意境(表现,抒情,内心世界)再现的艺术: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侧重塑造典型抒情诗,山水画,音乐,建筑,书法,侧重创造意境指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成功的人物形象(核心)1.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充满的有生气的人。
别林斯基:创作本身的显着标志之一:典型性(典型人物应当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法国安格尔《泉》,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米勒《拾穗者》罗丹《思想者》齐白石《虾》徐悲鸿《马》2.✍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阿Q精神胜利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个性中体现共性)艺术典型的个性:作品中人物形象非常独特,独特的外表,行为,生活习惯,性格,感情,内心世界。
(如奥勃洛摩夫)现象中体现本质,偶然中体现必然(性(不可重复性),同时体现特定的社会生活与历史发展的(如祥林嫂和老葛朗台)✍性格单一化人物:扁形人物复杂性格人物:圆形人物典型人物应当是圆形人物。
朱光潜:圆形人物体现矛盾冲突,要深刻揭示人物性格内在的矛盾性。
定义:的境界,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1.意境的发展:于唐代王昌龄《诗格》(受到佛教的影响)思想源头:先秦的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王国维:✍:A.B.意境虚实的关系:✍✍和绘画的✍追求韵外之致或味外之旨代表:元代追求有限的艺术形象表现无限的艺术意境)✍的美和自然美自然美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意境追求天然之美,纯真之美,素朴之美代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渊明的诗,明代家具等李白提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的自然,清真)3.意境与典型的区别和联系:意境:情景交融的结果,在主客体统一侧重抒发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典型:在个别人物形象1.“境”:经过艺术家提炼取舍,熔铸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经过艺术第三章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第一节艺术生产通过创造具有审美价值——艺术欣赏艺术最主要和基本的功能要。
艺术的多重社会功能以审美价值为基础。
艺术的主要的三种功能:更加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
1.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
审美认知作用突破2.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艺术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3.艺术的认知作用以艺术的审美价值为基础:(现象揭示本质,偶然揭示必然,个别显示一般,客观显示主观。
):以红楼梦为例在思想,情感,理想,追求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听众感受和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1.中外艺术家对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重视:教育体系。
强调艺术的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2.艺术的教育作用: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展示生活的外观,评价,渗透艺术家的社会和审美理想。
(鲁迅先生的作品)3.点。
4.✍以情感人艺术作品灌注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欣赏者的感情✍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促使欣赏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精神产品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灵需要)1.的权利。
寓教于乐的思想2.,精神享受有时会超越物质享受,艺术3.艺术的娱乐功能使人们,更好地投入工作:艺术可以使人们在生活中的情绪,愿望,理想,期待通过艺术创4.第二节根本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此部分参考专业书籍)第二章艺术的起源艺术起源的问题:美学一.有关艺术起源的5种观点古希腊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文艺都是模仿,同的艺术种类。
强调所有的艺术都(肯定了艺术来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现实)原始艺术:2.游戏说:1819起源✍人在游戏时,才可以摆脱自然和理性的强迫,获得(通过游戏,实现物质与精神,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是艺术创作的动机。
斯宾塞:艺术和游戏是人的游戏的主要特征游戏说:✍人能够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前提下有过剩精力从事游戏(艺术和审美活动)✍19(汉代《毛诗序》: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提出艺术的本质:直觉,直觉的来源是✍科林伍德:象和情感的表现。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艺术活动的实质:创造表现人类19世纪末20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原始人最主要的特点:万物有灵。
✍与巫术有关:托马斯门罗原始歌舞被用来保证✍巫术:被用来表示原始社会中某种实用倾向或某些实际的活动。
巫术归根到底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界占主导地位19世纪末叶,艺术起源于希尔恩《艺术的起源》:艺术与劳动的关系。
俄国:普列汉诺夫: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
✍因此,艺术起源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本质: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艺术世界第三性基于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德国黑格尔(建立在客观唯心):把艺术本质归结为理念或绝对精神,从有限的感性形象认识到无限的普遍真理。
2.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
康德:艺术是艺术家的天才创造物,强调创作主体的重要性。
尼采:人的主观意志是万物主宰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南北朝时代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肯定世界的真实性),艺术所模仿的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本质特征)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反映现实,肯定了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过分抬高现实美,说明艺术只是生活替代品)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理论基础人的生活:物质生活(生产)和精神生活(生产),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
马克思提出“艺术生产”:艺术+生产(此部分内容参考复习资料)第二节艺术的特征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
艺术作为特殊社会意识形态(特殊精神生产):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一.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艺术以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1.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具体感性的,体现一定的情感,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鲁迅“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和人格的表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人文主义思想)✍中国美学注重“传神”:不仅反映对象本质特征,也表现艺术家对生活,人物的理解(顾闳中创作《韩熙载夜宴图》)✍不同的艺术门类,艺术形象的主客观因素具有不同特点:如绘画,雕塑:再现生活的艺术形象中渗透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中。
2.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艺术形式作用于欣赏者感官,形式体现出深刻思想内容。
优秀艺术作品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完美艺术形式。
3.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独特个性+社会概括性,共性与个性的高度统一(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不同方式的表现):阿Q的精神胜利法4.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典型: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二.主体性:艺术作为特殊精神生产,融入创作主体乃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
1.艺术创作的主体性: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源泉,艺术家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
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起决定性作用✍动物生产出于本能,是不自由的,人的生产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劳动✍艺术创作主体性表现:艺术家创作活动的能动性(艺术主客观,再现与表现辩证统一)和独创性。
2.艺术作品的主体性:艺术作品凝聚艺术家对生活的发现和理解,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现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
✍艺术生产的独创性:取材相同的艺术家,作品仍然具有主体性印记(创造性与创新性特色)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特点:欣赏者生活经验和性格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审美感受上形成个性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主体和艺术作品之间相互作用的审美主客体关系。
✍欣赏主体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再创造和评价。
✍艺术鉴赏的本质是审美再创造。
✍欣赏者的个性是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特点④欣赏者实际获得的艺术感受与艺术家原来的创作意图产生差距总结:主体性贯穿艺术生产活动全过程: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意味着创造性与创新性)三.审美性:审美价值1.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生产目的为了满足人类审美的需要✍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艺术的审美性:实用向审美的过渡;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的表现。
✍艺术的物质材料和手段:艺术成为传达交流审美意识的手段。
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审美意识—受众—满足审美需求。
2.艺术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把现实生活的真善美融入艺术作品。
真:艺术真实善:人生态度和道德评价渗入艺术作品✍《清明上河图》: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审美性和丑的关系问题:丑的东西也要通过审美特征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
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能动创造变成艺术美:莫里哀《伪君子》达尔丢夫,《吝啬鬼》阿巴贡,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3.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形式+内容✍谢赫:绘画六法:对古代绘画实践的总结✍每种艺术都有特殊的形式美:黄金分割理论,帕提农神庙—悉尼歌剧院✍内容美:形式美在于生动体现内容刘勰《文心雕龙》:形式应当服从于内容。
顾恺之:以形写神,表现人物内在精神黑格尔美学核心:艺术美本质感性形式体现理性内容举例子:悉尼歌剧院设计师伍重强调现代建筑应该从属于自然环境,崇尚有机建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