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SMIC-1地震地层学基础知识.
地震勘探概念和基础知识
地震勘探seismic prospecting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在地表以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见地震),在向地下传播时,遇有介质性质不同的岩层分界面,地震波将发生反射与折射,在地表或井中用检波器接收这种地震波。
收到的地震波信号与震源特性、检波点的位置、地震波经过的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结构有关。
通过对地震波记录进行处理和解释,可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地震勘探在分层的详细程度上,以及勘查的精度上,都优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震勘探的深度一般从数十米到数十公里。
爆炸震源是地震勘探中广泛采用的非人工震源。
目前已发展了一系列地面震源,如重锤、连续震动源、气动震源等,但陆地地震勘探经常采用的重要震源仍为炸药。
海上地震勘探除采用炸药震源之外,还广泛采用空气枪、蒸汽枪及电火花引爆气体等方法。
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手段。
在煤田和工程地质勘察、区域地质研究和地壳研究等方面,地震勘探也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某些类型的金属矿的勘查也有选择地采用了地震勘探方法。
发展简史地震勘探始于19世纪中叶1845年,R.马利特曾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来测量弹性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
这可以说是地震勘探方法的萌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都曾利用重炮后坐力产生的地震波来确定对方的炮位。
反射法地震勘探最早起源于1913年前后R.费森登的工作,但当时的技术尚未达到能够实际应用的水平1921年,J.C.卡彻将反射法地震勘探投入实际应用,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首次记录到人工地震产生的清晰的反射波。
1930年,通过反射法地震勘探工作,在该地区发现了3个油田。
从此,反射法进入了工业应用的阶段。
折射法地震勘探始于20世纪早期德国L.明特罗普的工作。
20年代,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利用折射法地震勘探发现很多盐丘(见底辟构造)。
地震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地震原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地震是地球内部浓缩和释放能量的结果。
地球内部在地震发生前会积累大量的能量,当这些能量超过了岩石强度的上限时,岩石就会发生破裂或错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地震。
地震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地震震源和地震波1. 地震震源地震的震源是指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通常位于地壳的深部。
地震震源是地震产生的能量释放的起点。
根据地震震源的深浅,地震分为浅震、中震和深震。
2. 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产生的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
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横波和表面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地震的成因1. 地震的释放能量地震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和地热能。
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会导致板块运动,产生地震;地热能的积累和释放也是地震发生的原因之一。
2. 地震的破裂和错动地震震源周围的岩石会发生破裂和错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地震。
地震破裂和错动的过程是地震发生的必要条件。
三、地震波的传播和检测1. 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可以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介质中传播,根据介质的性质和厚度,地震波的速度和路径会有所不同。
2. 地震波的检测地震波可以通过地震仪和其他地震探测设备来检测和记录,从而研究地震的震源和地震波的传播路径。
四、地震的影响和预防1. 地震的影响地震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包括建筑物倒塌、道路和桥梁断裂、地面沉降和地裂等。
2. 地震的预防地震的预防主要包括地震监测和预警、建筑抗震设计和工程、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
总的来说,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能量的积累和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面和地下的运动的结果。
地震的震源和地震波的传播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地震的影响和预防也是人类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
通过对地震的研究和预防,可以减少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
7.2 地震资料地层解释
主要内容:
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二、地震相分析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二、地震相分析
1.地震相与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是指由特定地震反射参数所限定的三维空间中的地震反 射单元,是特定沉积相或地质体的地震响应。 用于确定和区分不同地震相的常用参数有:外部形态、内部 结构、连续性、振幅、频率、速度等。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6)根据反射特征推断沉积相
a、楔状发散结构——湖(海)盆近岸沉积 地形坡降增大,地震反射连续性好,呈微发散形态,为湖 海盆环境沉积,是鉴别古岸线的重要依据。
b、缓楔状中-变振幅反射——河湖(海陆)交替偏砂相 缓楔状,底上超,微发散形态,中振幅连续反射与变振幅 断续反射交替,反映了随水平面升降的河湖(海陆)交替沉积 。
二、地震相分析
1.地震相与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是地震层序或亚层序的次级单元,一个层序或亚层序 中可包括若干类型的地震相。 地震相分析是根据一序列地震反射参数确定地震相类型,并解 释这些地震相所代表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划分地震相的主要依据是地震地层参数。
二、地震相分析
2.地震地层参数
振幅 连续性
地 震 地 层 参 数
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4、划分地震层序的应用
1、地层对比 2、构造研究 3、沉积体系研究
•地震反射的特点 可以在横向上连 续追踪观察,在 对地震反射层标 定后,可用于组 或甚至段的地层 对比。
地震相分析是在划 •一个沉积层序也 就是一个构造层, 分地震层序基础上进 代表盆地发育过程 行的,通过分析各地 中的特定阶段。划 震层序的地震相类型、 分地震层序是恢复 展布及垂向演变,便 区域构造运动和盆 可恢复沉积体系类型、 地发育历史的基础。 展布和盆地充填历史。
1绪论(地震地层学)
《地震地层学》工作方法
划分层序地震—3级以上、测井—4级以下(准层序、 准层序组 层序对比:不整合面、连续同相轴的等时对比(空 间上的连续性) 建立地震地层系统—关键是否利用地震资料的空间 对比,(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没有利用地震资料,为 假的地震地层学研究) 体系域划分 地震相分析 沉积体系分析 砂体预测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v=1800 m/s
p=1.6 g/m3
v=2500 m/s p=1.8g/m3 v=2300 m/s p=1.7 g/m3
v=3000 m/s
p=1.9 g/m3
地质- 物理模型
最小相位子波地震剖面
波阻抗
反射系数
地震反射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Rice大学的 P.R.Vail.及其在EXXON公司卡特研究中心的 R.M.Mitchum和J.B.Sangree等,提出了一 系列奠定地震地层学基础的论文。1975年, AAPG年会举行了地震地层学研究讨论会,并 制定了地震地层学研究规划。1977年,AAPG 年会正式通过地震地层学这一新的边缘学科, 出版了第一本《地震地层学》论文专辑 (C.E.Payton,1977), 1978年出现了地震地层学 的第一本教材(Sheriff,R.E.,1980,Seismic Stratigraphy).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地震地层学应用范围
1、查明地层界面,它们的接触关系,并进而划 分地层 2、研究区域的构造发育史、沉积发育史、海平 面升降史、热演化史 3、恢复古水流体系,古沉积体系,推断古沉积 环境 4、研究古地貌,确定古河道、三角洲、扇、礁, 各种刺穿体,并研究它们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5、确定有利构造特别是地层圈闭的位置、类型、 规模,指导勘探部署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第一节 地震地层学的研究内容
地震反射界面的实质 • 层面(残留沉积作用面),即代表等 时界面,其地震响应便是年代地层界 面的反射。 • 不整合面代表地质历史中的侵蚀面或 无沉积面,常由于分隔不同的岩性或 产状的地层具有形成反射的条件。 • 对应不整合面的反射可以是穿时的 (角度不整合)或不穿时的(平行不 整合)。
5、地震层序的划分原则
• 选择连井基干剖面,进行地震层序 的层位标定 ; • 坚持以不整合面来划分层序的顶、 底界面; • 参考钻井资料划分沉积旋回; • 参考大套地层的反射波动力学特征 进行层序划分 ; • 利用时频分析技术划分沉积旋回。
钻井资料划分沉积旋回
央斜4南扇体
昌参1北扇体
6、地震层序的划分辅助原则
油气勘探技术发展
• 油气勘探技术,特别是对解释工作提出 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除了对地下地质 构造的形态作出解释以外,还要对地震 剖面作出地层、岩相及沉积环境的解释, 并对整个盆地的沉积特征,古地理及地 质发展史作出解释,为寻找地层圈闭油 气藏服务。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期, 地震地层学的研究开始兴起。
T1 T2 T4 T6
下第三系沙三+沙二地震层序剖面
新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车古25
车13
T2
T2 T4
T6
T5 T6
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超层序底界接触关系
T1
T2 T6
Tr
车西连片三维Inline830地震剖面
第六章 地层学解释
实际划分地震层序时,除应选择一些典型剖面 和建立压缩剖面的骨干测网,还要做到以下几 点:
① 应从沉积中心向边缘扩展,以比较全面反映地 层接触关系。 ② 应可能避开断层,避开沉积过薄的隆起区或剥 蚀区。 ③ 当有几个沉积中心时,在每个沉积中心选一二 测线进行分析,以查清各凹陷沉积历史的差异。 ④ 逐条剖面对比地震层序,并做到交点的闭合。
• 整合或整一关系(协调关系):上下地层之间没有明显的沉积 间断或侵蚀作用,是连续沉积的; • 不整合或不整一关系(不协调关系):上下地层之间存在明显 沉积间断,甚至有构造运动造成的侵蚀作用,征来确定不整合面的位 置,并进一步追踪与之对应的整合面。
在不整一关系中,地层与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又为分 削截和顶超两种;地层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又分为上 超和下超两种。 ①.侵蚀削截(削蚀) 是侵蚀作用造成的地层侧向中断,代表由于构造运动 (区域抬升或褶皱运动)成侵蚀性间断(图18-56e、f)
平行 削截 平行
第二节
海平面相对变化分析
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反映了构造运动,也控制了水体中各种沉 积环境和岩相的分布。海岸线附近的岩相分布可以大体分为三 个带:①高潮面与有效波浪底面之间是滨海相带;②由滨海相 带向海洋方向为海相带;③海岸线向陆地方向的陆相沉积是海 岸相带。这个带面积相当广阔,构成了现今的海岸平原。这个 相带对下伏老地层超覆的最远点称为上超点,
第一节
地震层序分析
2、层序的年代地层学意义
层序年龄:一个沉积层序是层序顶底界均为整合面 处的一定地质时期内沉积而成的,这一地质时期称 为层序年龄。 层序具有年代地层意义;同样,地震层序也具有年 代地层含义。如地震层序示意图
• 图中,A、B之间的全部地层构成了一个沉积层序,从 地层单元11到地层单元19之间的地质时期间隔,即为 该层序的年龄。 • 沉积盆地中各沉积层序在时间上先后依次排序;层序 之间可有沉积间断或侵蚀作用,但在时间上不会重叠 ,每个层序都有一定的年代范围。层序的年龄应在上 下边界均为整合处量取;
地震地层学考试重点
《地震地层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地震地层学(Seismic Stratigraphy)地震地层学是利用地震资料结合钻井资料、测井资料、露头资料,研究地层的分布及沉积特征,分析盆地的演化史,恢复盆地的古沉积环境,评价石油地质条件的一门边缘学科。
2.沉积层序(sedimentary sequence):沉积层序是一个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一套地层,其顶部和底部以不整合面或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
A depositional sequence is a relatively conformable succession of genetically related strata bounded at its top and base by unconformities or their correlative conformities.3.层序(Sequence):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界的地层单元(Mitchum,1977)。
4.地震层序(Seismic sequence):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由一套互相整合的、成因上有关联的地层所组成,这套地层的顶界和底界都是不整合面以及与之相连接的整合面。
5.地震分辨率(Seismic resolution):指的是用地震资料能区分单独地质体的能力。
6.地震相(Seismic facies):是一个在一定区域内可以确定的、由地震反射所组成的三维单元,其地震参数(例如反射结构、振幅、频率、连续性和层速度)不同于相邻地震相单元。
7.地震相分析(Seismic facies analysis):是指对地震反射波参数的描述和地质解释(环境背景,岩相等)8.地震相单元Seismic Facies Unit是指由反射波组构成的可在图上表示的三维地震单元,且这些地震单元的参数不同于邻近单元的参数a mappable,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unit composed of groups of reflections whoseparameters differ from those of adjacent facies units.9.准层序组(Parasequence Set)一系列成因相关的、并具特定叠加模式的准层序,大多数情况下,它以主要洪泛面和与之相对应的界面为界。
SEISMIC-1 地震地层学基础知识.
1、求反射系数离散序列r(t) 1)划分宏观层 所谓宏观层(macro-bed)指波阻 抗大致相同、对地震记录起主要作用的 层或层系, 宏观层间波阻抗存在明显差异,内部 波阻抗差相对可以忽略。
透射波
三、地震反射记录
1、正反射、负反射
在地震勘探中,正反射波或负反射波是通过陆 上检波器检测振动的振动,海上检波器检测(海
水)质点压力来完成的,检波器可以把振动力大
小、方向转化为数字信号记录下来。 来自正负反射界面可以通过初试振动方向来辨 别,为了说明问题,我们用波阻抗界面上的质点 速度或质点压力平衡原理
李正文,1993
Badley,Michael,E.1982
Anstry,E.1981
§1-2
地震反射界面
一、地震子波 二、波阻抗界面 三、地震反射记录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回顾
炮点1 震源
反 射 波
记录1
检波器
横向距离 地表
深 度
入 射 波
反射界面
o 透
射 波
地震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静校正 (基准面校正)
动校正 (正常时差 校正)
水平叠加
反射界面与反射波(据Anstey,1982修改)
炮点1 震源 深 度
入 射 波 反 射 波
记录1
检波器
横向距离 地表
反射界面
o 透
射 波
地 震 记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横向距离
N
地表
时 间 反射波同相轴
第三节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
2、反射波极性 (polarity)
地震地层学第六章层序地层学基础
三、 相对海平面升降识别标志 3、相对海平面下降
(1)——上超点下落
三、 相对海平面升降识别标志 3、相对海平面下降
(2)——出现剥蚀
三、 相对海平面升降识别标志
c
a、相对上升:上超 b、相对静止:顶超 c、相对下降:上超点回落,或剥蚀
第六章 层序地层学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不整合面
不整合面是一个将新老地层分开的界面,沿着这个 界面有证据表明存在重大沉积间断的陆上侵蚀削截 (或与之相对应的海底侵蚀)或陆上暴露现象。
2、相对海平面变化具有周期性
(2) 周期 由若干个准周期组成
周期
第一节 海平面变化特征及识别标志 二、 海平面升降基本特征
2、相对海平面变化具有周期性
超周期
(3) 超周期 由若干个周期组成
二、 海平面升降基本特征 3、相对海平面变化具有周期性
二、 海平面升降基本特征
二、 海平面升降基本特征
第一节 海平面变化特征及识别标志
这个定义将不整合面这个术语局限于重大的陆上侵 蚀面,并且修改了Mitchum(1977)的不整合面定 义。Mitchum把不整合面定义为“一个把较新地层 与较老地层分开的侵蚀面或无沉积作用面,并且代 表一个重要沉积间断”。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不整合面
早年较宽的不整合面定义包括了陆上和海底侵蚀面, 不能充分区分层序和准层序边界。
第一节 海平面变化特征及识别标志 二、 海平面升降基本特征
1、全球海平面 变化可以视 为正弦波形
第一节 海平面变化特征及识别标志 二、 海平面升降基本特征
2、相对海平面变化具有周期止组成
准周期
第一节 海平面变化特征及识别标志 二、 海平面升降基本特征
地震地层学专题教育课件
• Group behavior; • Seasonality & temperature; • Food web & competition intensity; •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地震地层学经过地震剖面来处理地层问题
地震剖面上反应出 旳地震资料能处理问 题旳原理在于:
地震波投射到地质 体界面(地层界面、 构造界面、不整合、 断裂等)时,在此界 面上会产生反射。
反射旳原因是在于界面上、下旳地层具有不 同旳波阻抗值,波阻抗值为弹性波传播速度 与岩层密度旳乘积
弹性介质中物质粒子间有弹性相互作用,当某处物质粒子离开平衡 位置,即发生应变时,该粒子在弹性力旳作用下发生振动,同步又 引起周围粒子旳应变和振动,这么形成旳振动在弹性介质中旳传播 过程称为“弹性波”。
一、地震相旳概念
是指一种岩石地层或地震地层单元,或者 是这个单元旳一部分,它拥有能够区别(或有 明显差别)于其他单元旳相应地震特征
地震相分析是对地震层序内部地震反射波 旳特点进行分析,以划分地震相单元,并恢复 该单元旳沉积环境。
A palaeo-scene (the evidence)
Your interpretation:
另一类为反射波系统终止于另一反射波组, 形成不协调(不整一)接触关系。
后一类反射波系统终止有四种形式:削截 (削蚀)、顶超、上超和下超
(1)削蚀(削截、侵蚀)
是地层被侵蚀而引起旳侧向消失。表 白该沉积层序形成后来经历过强烈旳构 造运动或者强烈旳切割侵蚀。为层序顶 部反射终止
(2)顶超
地震地层学复习资料
地震地层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地震层序★1、地震地层学的概念地震地层学是利用地震资料结合钻井资料、测井资料、露头资料,研究地层的分布及沉积特征,分析盆地的演化史,恢复盆地的古沉积环境,评价石油地质条件的一门边缘学科。
★2、地震地层学的作用①进行等时地层对比;②预测沉积环境;③古地貌恢复;④预测和评价储集岩;⑤预测和评价烃源岩;⑥进行盖层识别和分布预测:⑦识别和预测岩性地层圈闭;⑧预测地层压力。
3、地震反射界面代表哪种地层单位界面?为什么?地震反射界面代表年代(时间)地层单位界面。
地震反射主要来自层面和不整合面(以及流体界面和断面等),由于不整合面以及与之可对比的整合面分隔了不同的年代地层单位,所以这就使得地震反射具有年代地层学意义。
★4、地震反射界面与地质界面有何关系,为什么?连续的地震反射相当于地质界面,即层面及不整合面;地震反射与地质界面基本平行,但并无一一对应的关系;地层内岩性的变化只改变波形特征,并不产生连续反射。
5、地震层序的概念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由一套互相整合的、成因上有关联的地层所组成,这套地层的顶界和底界都是不整合面以及与之相连接的整合面。
6、整一与不整一的概念是什么?(1)整一:是指地层与层序的顶(底)界的原始水平面、倾斜面或不平整面平行。
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层序内的反射同相轴与层序顶、底界面平行。
(2)不整一:是指地层与层序的顶(底)界的原始水平面、倾斜面或不平整面不平行。
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层序内的反射同相轴与层序顶、底界面不平行。
7、地震层序顶、底界反射终端模式:削蚀、顶超、上超、下超的概念及成因是什么?(1)削蚀:是指地层对着层序的顶界横向消失,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反射同相轴对着层序的顶界的横向终止,常由侵蚀和构造断裂造成。
★①构造削截:是指由构造断裂引起的地层在层序顶界侧向消失。
②侵蚀:是指由侵蚀作用而引起的地层对着层序顶界侧向消失。
(2)顶超:是指原来倾斜的地层逆倾向对着层序顶界厚度逐渐减小以至于消失,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反射同相轴逆倾向对着层序顶界倾角逐渐减小以至消失。
《地震地层学 》讲义-第一讲资料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陈波
11
▪子波选择-激发井深试验
潜水面以下1m激发, 药量2kg
潜水面以下2m激发,药 量2kg
潜水面以下3m激发,药 量2kg
潜水潜面水以面以下下44mm激激发发,药,量药2kg 量2kg
潜水面以下5m激发,药 量2kg
潜水面以下7m激发,药 量2kg
潜水面以下6m激发,药 量2kg
2020年9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陈波
7
关于地震子波的概念
人工激发的地震信号
2020年9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陈波
8
关于地震子波的概念
子波信息的表达: 1、延续时间(子波长 度) 2、频率特征(频宽与 主频) 3、振幅强弱 4、相位特征
子波选择:
相位、能量、频率
和子波长度
2020年9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陈波
2、地震的相关基础
关于地震子波的概念 地震信号的形成
褶积
地震反射的地质意义
分辨率问题
2020年9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陈波
15
地震信号的形成
地震记录
震源产生的子波
界面1反射后得到的地震波 界面2反射后得到的地震波
假设: R1>R2 R2<R3
界面1 界面2
2020年9月
R1<0
反射系数的振幅 反射系数R=
参考书:1、《地震地层学解释基础》徐怀大编 2、《地震地层学》 徐怀大等译
2020年9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陈波
3
第一讲 地震地层学的概念及相关基础
2、地震的相关基础
关于地震子波的概念 地震信号的形成 地震反射的地质意义
地震地质学
地球科学大辞典地震地质学地震地质学总论【地震】earthquake,seism俗称地动。
地壳某个部分的岩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突发剧烈运动而引起的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现象。
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有:①构造地震,起因于岩石脆性破裂时积累应变的释放。
破坏和影响范围很广。
通常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深度小于70千米的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的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深源地震。
尚未发现在720千米以下的震源。
②火山地震,由火山爆发引起,一般强度和波及面较小。
③岩洞崩塌、大陨石撞击等也会产生地震,但很稀少。
人工地震是人工方法产生的地震,包括:①用于工程、勘探、地壳结构探测的人工地震,一般震源能量较小,以达到勘探目的为限,不会造成灾害。
②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等产生的地震。
③水库等大型人工水体也会诱发地震,应加强监测,避免发生灾害。
【地震学】seismology研究地震及其有关现象的科学。
掌握地震活动的规律,实现地震预报,进行抗震防震,以及探索地球内部的结构,是地震研究的主要目的。
可以根据仪器所测得的资料进行研究,还可以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如地震宏观调查探讨。
【地震地质学】geology of earthquake,seismo geology见86页“地震地质学”。
【地震构造学】seismotectonics着重利用地质和地球物理等资料(包括地震折射、地震反射、地球重力、地球磁力、大地热流密度等)分析历史记载和仪器记录到的地震活动性,研究孕育强震的构造环境、构造条件和地震的复发习性的学科。
活动构造学是地震构造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古地震学】paleoseismology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利用地貌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学和新年代学等方法研究史前地震的识别、发生的期次和年代、震级、复发间隔和断层滑动习性等的分支学科,包括进行单个地表破裂型地震发生后数十年、数百年或数千年后的地质调查,以便获得有关地震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等方面的定量参数,以及地震断层上地表破裂型地震的复发间隔和复发模型等。
地震学知识点
地震学知识点地震是地球上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地壳内部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地壳破裂、释放能量并引起地表振动的现象。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现象的学科,通过对地震的监测、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质构造以及地震的规律性。
1.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主要成因是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和地壳构造变动所致。
地球的外部由大大小小的地壳板块组成,它们不断地相互挤压、碰撞和摩擦,导致地壳内部的能量积累。
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地壳就会发生破裂和位移,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地震。
2. 地震的分类根据地震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发生在地壳底部0-70公里的范围内,造成破坏性较大;中源地震发生在70-300公里的范围内,破坏性较小;深源地震则发生在地壳深部300公里以上的位置,破坏性通常较小。
3. 地震的地震波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的。
地震波包括纵波(P 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
P波是速度最快的波,能够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S波次之,只能穿过固体;L波是地震波中波长最长的波,引起的地表震动最为强烈。
4.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地震的震级是一个用来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使用芮氏地震震级或矩震级进行表示。
而地震的烈度则是一个用来表示地震对人类造成影响程度的指标,通常使用MSK烈度或MMI烈度进行表示。
5. 地震监测和预警地震监测是通过建立地震台网,实时监测地震波的传播情况,以及分析地震数据来掌握地震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地震预警则是根据监测到的地震波信息,提前通知可能受到地震影响的地区,以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6. 地震的防范和减灾对于地震灾害,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进行应急演练和开展公众宣传等措施来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此外,科学的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也是减轻地震灾害带来影响的重要举措。
总结: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我们无法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但通过学习地震学知识,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强地震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影响,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地震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地震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地震法简介地震法(Seismic Method)是一种应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研究地下结构和性质的技术方法。
它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能量衰减等参数,来推测地下的构造和岩石性质,以及地下水、矿产资源等信息。
2. 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地震波是由地震源(如地震断层的滑动)产生的机械波。
主要包括纵波(P 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
这些波在地下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它们的传播速度来推测地下的性质。
3. 地震法的基本原理地震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观测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来反推地下介质的性质。
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地下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等参数有关。
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也有所不同。
4. 地震法的应用• 4.1 地质勘探地震法在地质勘探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观测地震波的反射、折射和绕射等现象,可以推测地下的地层结构、岩性、断层、褶皱等信息。
这对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地下水资源评价、地质灾害评估等都有重要意义。
• 4.2 地下水资源调查地震法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调查。
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与地下岩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有关。
通过观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可以推测地下水层的分布范围、厚度、水动态特征等信息。
• 4.3 矿产资源勘探地震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起到重要作用。
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与地下岩石的密度、弹性模量等参数有关。
通过观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可以推测地下矿石的存在、分布情况等信息。
• 4.4 工程勘察地震法在工程勘察中也有广泛应用。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地震法来推测地下的岩层、岩石的垂直和水平变化、优势层位和工程地质条件等信息。
这对于设计工程的地基基础和地下结构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 4.5 灾害评估和监测地震法在灾害评估和监测中也有应用。
通过观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衰减情况和地震频谱等参数,可以获得地震烈度和震源位置等信息。
地震地层学
地震地层学前言一、地震勘探方法简介1.与重、磁、电法的异同相同点:均用于查明沉积覆盖区的地下地质概况。
差异:也是优点:(1)不仅能查明深度、构造而且可查明地层、岩性等信息;(2)工作效率高,比单独钻井找油更快更省钱;(3)探测岩石的弹性,而不是电性、磁性或密度(重力) 2.适用于油气勘探各个阶段:盆地普查→区带评价→圈闭预测→油藏描述。
中国95%油田都是用地震勘探提供的构造位置找到。
世界上的油田也是如此。
多年来,世界物探方面的投资中有百分之九十多用于地3.勘探方法:沿地表某测线在浅井用炸药振源或震源车人工激发地震波、地震波向下传插,当遇到不同的分界面时,就发生反射或折射。
在测线的一些点上有专门的仪器记录地震波( 一条振动曲线)。
由于接收的地震波受到了地下地层介质的改造,就带有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有关的各种信息,诸始时间、能量、速度、频率等。
从地震记录中提取这些信息,就有可能推断解释地质构造的形态,含油气地层分布等。
二、地震勘探发展第一阶段,“光点”记录阶段,1927-1952,用电子管元件把接收的地震波变成光点的摆动,记录在照相纸上。
记录质量差,人工解释第二阶段:“模拟磁带”记录阶段,1953-1963,把磁带录音技术用于地震勘探。
采用了模拟磁带地震仪,由晶体管元件组装而成,把接收的地震波录制在磁带上,在室内用模拟电子计算机(基地回收仪),对资料进行处理,待到地震时间剖面,使资料整理工作实现了半自动第三阶段:“数字磁带”阶段,1964年至现在,采用电子集成电路技术,把地震波以数字形式记录在磁带上,然后直接输入计算机进行各种处理,实现了资料整理工作自动化,工作效率和精度得到空前提高我国1951年成立第一个地震队,1960年发展到了近百个地震队。
70年代初我国设计制造了第近十年来,“三高”三维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三高: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
从而伴随出现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油藏描述技术,使得利用地震资料可以直接探测未来趋势:四维地震:三维+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识别裂缝性储层的裂缝方向和密集带,多用于煤层气和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其它领域:地热资源、水文工程、城市建设、地壳测深等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
第一部分 地震学基础知识
1976年7月28日河 北唐山7.8级地震
死亡24万人
1996年2月 云南丽江7.0级地震
309人死亡 经济损失25亿元
城市—蕴藏重大震灾风险
1996年5月包头6.4级地震
包钢处于震中地区 公司生产一度全面瘫痪 经济损失达4.63亿元
包钢库房
不设防的农村—重大震灾威胁
1966年3月22日河北邢台7.2级地震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 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 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 较少。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 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 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 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 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开展对地震全过程、高密度、大动态、多学 科、多参数观测,获取高分辨率四维图像。 (1)首都圈地震动态预测预警实验场
(2)川滇强地震综合 监测预报实验
(3)天山地震动力学 观测实验场
大陆地震活动的构造动力环境
欧亚板块
我国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强烈
逆冲和 走滑
走滑 为主
走滑兼 正断层
• 2002年6月29日晨1:20发生于吉林的7.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40km, 无破坏。
• 1960年2月29日发生于摩洛哥艾加迪尔城的5.8级地震,深度
为3km。震中破坏极为严重,但破坏仅局限在震中8km内。
§1.2 地震波
地震学Seismology研究地震及其相关现象。
1、地震学(Seismology)研究地震及其相关现象。
2、四大起源问题:行星、地球、生命、人类3、为什么学习“地球科学”:基本素质的需要宏观更宏微观更微,“拆0”与“组装”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关心.重建.拯救地球4、百科全书:科学是对现实世界规律的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
5、地球科学框架固体地球科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地测量学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动力学海洋科学土壤科学环境科学6、地学发展简史1735年Geology-----1790 课堂A水火不相容:Hutton -火成论(火山喷发形成岩石)Werner -水成论(沙子沉积形成岩石)B均变与灾变:C.lyell 1830《地质学原理》(均变:渐变的、风化的)Cuvier (灾变论:突发的) 【对的】C固定论与活动论:Ъелоусов(固定:山在水平方向上不动)Wilson (活动:山在水平方向上可动)PS、均变论的致命弱点:由古推今,认为规律亘古不变,但事实上有些变化是古今不同的。
事实上均变不是亘古不变的,且均变是在灾变之上的7、天文单位:描述宇宙的长度单位(AU/UA)——日地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1.49*(10的11次方)=1.5亿公里8、光年=9.5万亿公里(9.46*10的15次方米)9、[秒差距] (此单位多用于测量两恒星间距离,要很远)parsec(缩写:pc),由parallax [视差] 和second [秒] 两字的缩写合成的。
恒星间距离单位。
源于古老的三角测差法,数值上等于恒星周年视差的倒数。
因此,1pc=360×60×60/2PI×1天文单位=206265天文单位=3.2616光年=308568亿公里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的距离约为1.29pc(4.22光年)。
一个天文单位含的角度为周年视差恒星周年视差=半径是一个天文单位观测到的角度恒星周年视差为n秒,l=1/n秒差距Eg/夏至和冬至观察到的角为1/2秒,距离为4秒差距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