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 生物 (新人教全国1)--补上一课6(含亮剑高考21) 能量流动模型解读及相 --(附解析及答案)
2022年人教版生物高考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指导第九单元第3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2022年人教版生物高考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指导第九单元第3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https://img.taocdn.com/s3/m/5c7b025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b.png)
第3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课标要求】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
3.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4.举例说明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5.解释生态金字塔表示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素养目标】1.掌握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命观念)2.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构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型。
(科学思维)3.使用图示等方式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征,并对相关的生态学实践应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科学思维、社会责任)4.结合生态金字塔理解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科学思维)5.调查或探讨一个校园、公园、农田、森林、湿地或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科学探究)【主干·梳理与辨析】一、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功能: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物群落: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实例主要是绿色植物主要是动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加快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成分生态系统最活跃的部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和特点:(1)食物链:(2)食物网: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https://img.taocdn.com/s3/m/a5390bc9a0116c175e0e4822.png)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成分 生命观念 1.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
解析:选 B。生态系统包括其结构①和功能,其结构又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②和营养结 构即③食物链和食物网,而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B 项正确。
【真题例证·体验】
(2018·高考海南卷)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右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
同水层。下列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解析:选 D。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题图所示甲、乙、丙、丁四 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为丙→甲→乙→丁。当乙的数量增加时,因乙是以甲为食,所 以甲由于天敌增加,数量就会相应下降;由于甲是以丙为食,甲是丙的天敌,丙的天敌 数量减少其数量就增加;又由于丁是以乙为食,乙的数量增加,导致丁因食物充足而数 量增加。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分析 科学思维
3.(2020·江苏南京六校联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
4 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B.ab 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增多
C.甲、乙、丙、丁 4 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人教版必修.ppt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新人教版必修.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502ea2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e.png)
2.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分析
第5页/共115页
(2)能量去向: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 个角度分析:
①定量不定时(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量的最终去路) 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 外);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②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 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 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 解利用;d.未利用,即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 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这部分的能 量将保留到下一年,因此“未利用”是指在有限的时间 “还没来得及被利用的能量”。
第27页/共115页
(3)在该食物网中,若每种生物的能量来源由上一 营养级的生物平均提供,能量传递效率为 10%,当甲 的能量增加 B kJ 时,戊的能量增加________kJ。
(4)若每种生物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平均分配 给下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能量传递效率为 10%,当 戊的能量增加 C kJ 时,需要消耗生态系统中甲的能 量________kJ。
答案:B
第14页/共115页
4.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
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
级,⑤为分解者。GP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
NP 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 表示生
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单位:102 kJ(m2·a)
第18页/共115页
角度二 依托能量流动模式图,考查能量流动过程中的 相关计算
5.(2015·温州八校联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 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19页/共115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19ddc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4.png)
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
四、生态金字塔
旁栏边角 1.(选择性必修2 P58旁栏思考)生物量金字塔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是上宽下 窄倒置的金字塔形呢? 提示:一般情况下,生物量金字塔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但是有时候会出现 倒置的金字塔形。例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由于生产者(浮游植物)的个体 小,寿命短,又会不断地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刻调查到的浮游植物 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当然,总的来看,一年中浮游植物的 总的生物量还是比浮游动物的要多。
4.(2022济南联考)科学家研究了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结果如表所示[单
位:J/(m2·a)],其中每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称为总生产量,用于本营养级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称为净生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营养级 测量指标? Nhomakorabea?
?
Ⅰ
501.58×105 0.424
Ⅱ
79.03×105 0.440
Ⅲ
13.10×105 0.176
2.(2022德州期末)某地采用稻—鱼—蛙结构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生态 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其模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农业模式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B.该农业模式能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为增大产出可向稻田中投入大量的蛙和草鱼 D.水鸟和草鱼粪便中的物质和能量能被水稻利用
解析: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没有发生改变,“零废弃”只是加速了物质循 环过程,并且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该生态系统的部分废弃物,A项错误;酶能够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物质的分解,但并不能提高分解者的作用,B项 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是无法改变的,废弃物再利用属于提高能量 的利用效率,C项错误;原来的生态系统中,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是由分 解者分解为无机物,进而被植物体重新吸收的,而“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 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 在土壤里,不仅加速了物质循环过程,还能减少环境污染,D项正确。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九单元 第52课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九单元 第52课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https://img.taocdn.com/s3/m/3597cf6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7.png)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52课时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2.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使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4.活动:调查或探讨一个校园、公园、农田、森林、湿地或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课标要求考情分析1.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2023·新课标·T33 2023·全国甲·T5 2022·北京·T19 2022·河北·T18 2022·湖北·T20 2022·辽宁·T19 2021·辽宁·T19 2021·全国甲·T312.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2023·山东·T13 2022·湖北·T20 2021·山东·T243.能量流动的应用2022·山东·T11 2022·湖南·T8 2022·湖北·T20 2021·福建·T64.生态金字塔分析2022·天津·T13内容索引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考点二 生态金字塔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课时精练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 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传递、转化和散失输入、太阳能生产者食物链和食物网化学能热能2.能量流动过程(1)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光合呼吸热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分解者(2)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由图分析得到:①初级消费者摄入量(a)=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
②同化量(b)=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
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次级消费者摄入量(i)+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j)。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9单元 第6课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9单元 第6课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https://img.taocdn.com/s3/m/1206de6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d.png)
第6课时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课标要求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2.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使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考点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考点二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内容索引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课时精练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热能太阳能生产者食物链和食物网化学能2.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光合呼吸热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分解者3.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热能生长、同化发育和繁殖分解者4.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最终去向(1)通过以 形式散失。
(2)被同化(最高营养级除外)。
(3)被 利用。
呼吸作用热能下一营养级分解者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5“图3-5”: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 b+c(填“>”“=”或“<”)。
易错提醒(1)解读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二去”模型①A是初级消费者摄入量;B是初级消费者同化量;C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量;D是次级消费者摄入量。
②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③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量。
④生长、发育和繁殖量=遗体残骸+次级消费者摄入量。
易错提醒(2)解读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三去”模型①D、E、F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同化量。
②四条去路(最高营养级除外):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利用、未利用。
③如果是分析能量的最终去向,只有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利用三条去路(最高营养级除外)。
拓展提升科学思维向,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是其同化量吗?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提示 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不等于其同化量。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课件(人教版)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高考一轮生物复习课件(人教版)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https://img.taocdn.com/s3/m/afa3760cee06eff9aef807a5.png)
高三生物(新课标版)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1页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高考调研
高三生物(新课标版)
第三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2页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高考调研
高三生物(新课标版)
考纲展示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 用Ⅱ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Ⅰ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Ⅰ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1)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 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第39页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1讲
高考调研
高三生物(新课标版)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 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捕食其他生物而 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1讲
高考调研
高三生物(新课标版)
3.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 4.研究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________,使能量得到 ________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 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的部分。
第3页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高考调研
高三生物(新课标版)
考点分析 1.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作用的探究 2.生态农业的设计原理和特点 3.合理利用物质循环的特点设计生态瓶 4.探究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 5.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第4页
精编课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共22张PPT)
![精编课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4bdf78ddccda38376baf84.png)
残骸 分解者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暂未利用
产者
残枝败叶等 分解者
生
暂未利用
暂未利用
消费者
残骸
初级
消费者
残骸 分解者
次级
分解者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暂未利用
产者
残枝败叶等 分解者
生
暂未利用
暂未利用
消费者
残骸
初级
消费者
残骸 分解者
次级
分解者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根据温室效应的成因,请 思考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减排角度: 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减少CO2的排放量; 增加吸收量角度:
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增强光合作用固定CO2量。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1、能量的固定、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2、物质是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传递 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
产者
生
消费者
初级
传递
消费者
次级
散失(分解者)
1.含义: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断沿着 太阳 植物 植食动物 顶位肉食动物 的方向流动。 2.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 。 3.过程分析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1)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2)起点:从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开始; (3)每个营养级能量的去路是: 呼吸消耗 、 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和未利用 太阳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热能 (4)能量转化: 。 (5)结果:最终以 热能的形式耗散到周围空间中
【例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P为生 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 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 不正确的是( ) (注: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 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第6课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第6课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8f4422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d.png)
对光能的利用率
√D.C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同时也为A提供无机盐和CO2
考点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
【典例4】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包括生态系统中能 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四个环节。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模型,图中W1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考点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
考点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
1、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
考点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 二、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生产者)的过程
呼吸作用以热 能形式散失
生产者固定 的太阳能
用于生长发育和 繁殖
以有机物形式储 存的能量
得1 kJ能量,则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
A.150 kJ C.100 kJ
B.125 kJ
√D.75 kJ
考点二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基础知识检测】
1.判断关于能量流动的过程的叙述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 (2)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就是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 (3)第三营养级生物产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 ) (4)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 )
系统时,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等因素,从而确定 每种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这样做的目的维是持__生__态___系__统__的___稳__定__性___,__保持养 ____殖__产__品__的___持__续__高__产___(或___实__现__生__态___效__益__和__经___济__效__益__的___可__持__续__发__。展)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7095c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e.png)
能量流动的过 程中总是有能 分析 量的耗散,故 能量流动逐级 递减
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 成千上万只昆虫生 活
又不断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 在一株大树上时,该
某一时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
用质量来表示)可能低于浮游 会发生变化:
动物的生物量:
第三营养级可能正常
例4.(2023•江西高考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 Ⅲ、Ⅳ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E1、E2代表两种能量形式。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D )
例1.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若E种群中
பைடு நூலகம்
的总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总能量为
1.6×108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
量最多是( A )
A 2.0×108kJ
B.2.32×108kJ
C
C.4.2×108kJ
D.2.26×108kJ
A
E
B
D
附1:若a表示海鸟食物中甲壳类食物 所占的比例,若要使海鸟的体重增加x, 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y,那么x与y的
第41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概念图
考点一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概念理解
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 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化学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
热能
包括各营养级自身的呼吸消耗和 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2.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
同化量的“二、三、四”去向
教材隐性知识: 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5“思考·讨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遵循 能量守恒定律。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生物体 有机物中,而另 一部分通过生物的 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至非生物环境中,两部分之 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 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高考生物总复习 补上一课6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 补上一课6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5797a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2.png)
补上一课6高考常考,重点强化,思维建模,跨越障碍,全取高考拉分题热点1 能量流动分流模型解读1.能量流经不同营养级示意图2.构建能量流动模型(表示方法)方法一:说明:两个去向:同化量(b)=呼吸作用消耗量(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摄入量(a)=同化量(b)+粪便量(c)方法二:说明:三个去向: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分解者分解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方法三:说明:四个去向:同化量=自身呼吸作用消耗量(A)+未利用(B)+分解者的分解量(C)+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D)[典例] 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
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
(2)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
(3)图中N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
(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假设要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指导答案(1)N2(2)0 (3)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4)N5/N2×100%(5)负反馈调节增加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1.(2019·某某东北育才学校模拟)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贝类的示意图,以下分析错误的选项是( )A.D代表细胞呼吸,一部分能量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形式散失B.B是贝类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能量C.贝类摄入的能量就是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离不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解析D代表细胞呼吸,一部分能量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A是贝类的同化量,其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能量开始,通常,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错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二者彼此依存,不可分割,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常考,重点强化,思维建模,跨越障碍,全取高考拉分题
重点1 能量流动模型解读
1.不同营养级能量流动示意图
2.构建能量流动模型(表示方法)
方法一:
说明两个等量关系:同化量(b)=呼吸作用消耗量(d)+用于生
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摄入量(a)=同化量(b)+粪便量(c)方法二:
说明三个去向(不定时分析):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分解者分解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最高营养级除外)
方法三(拼图法):
说明四个去向(定时分析):同化量=自身呼吸作用消耗量(A)+未利用(B)+分解者的分解量(C)+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D)(最高营养级除外)
【典例】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
(2)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
(3)图中N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
(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若要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指导
答案(1)N2(2)0 (3)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4)N5/N2×100% (5)负反馈调节增加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
(1)最高营养级能量去路只有3个方面,少了“传递给下一营养级”这一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