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分类及特征

合集下载

小儿流行性感冒有那些症状?

小儿流行性感冒有那些症状?

小儿流行性感冒有那些症状?引言流行性感冒,也称为普通感冒,是一种广泛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特征是上呼吸道症状和全身不适。

小儿是感冒的高发群体之一,其症状有许多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一常见病症。

病毒原因小儿流行性感冒主要由嗜寒支原体、肠道病毒和冠状病毒等病毒引起。

这些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通过呼吸道、眼睛或接触已污染的表面而感染。

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等群体环境中更容易感染病毒。

症状表现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表现较为典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呼吸道症状•鼻塞和流涕:孩子的鼻子会出现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特别是在初期,流涕清稀,后期则可能变为褐色或黄绿色的黏液。

•咳嗽:小儿流行性感冒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咳嗽,这通常是干咳。

2. 全身症状•发热:小儿流行性感冒可导致儿童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至38-39摄氏度。

发热往往是感冒初始症状之一,可能伴有寒战。

•喉咙痛:感冒时,儿童可能感到喉咙疼痛或不适。

这种疼痛可能会恶化,导致吞咽困难。

•头痛和全身酸痛:感冒时,可能会伴有头痛、身体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3. 消化系统症状•呕吐和腹泻:部分小儿流行性感冒患儿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幼儿阶段。

4. 眼部症状•结膜充血:部分小儿流行性感冒患儿可能出现结膜充血,即眼球及结膜充血,眼部可能有疼痛感。

感冒的并发症小儿流行性感冒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处理,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包括:1. 中耳炎中耳炎是小儿流行性感冒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当鼻咽部感染扩散到中耳内,导致中耳炎。

患有中耳炎的儿童常常表现出耳朵疼痛、流脓或发热等症状。

2. 支气管炎和肺炎小儿流行性感冒如果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

这种并发症在小儿中比较常见,表现为持续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3. 双峰热和菌血症在婴幼儿中,小儿流行性感冒也可能导致双峰热和菌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中医内科学完整笔记

中医内科学完整笔记

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系病证第一节感冒针灸治疗→列缺合谷大椎风池太阳一、概念:感冒: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二、历史沿革:a.感冒病名首见仁斋直指方·诸风;b.明清时期,多将感冒与伤风互称;c.时行感冒:诸病源候论提示其属“时行病”之类,具有较强传染性;类证治裁中明确提出“时行感冒”之名;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外感六淫,风为主因→因四时六气各有偏盛→风邪常与当令之气相合伤人→风寒,风热,暑湿;②时行疫毒→若时行疫毒伤人→病情重而多变→相互传染;⑵.病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因病邪在外,在表,故以卫表不和为主四、病证鉴别:五、治疗原则:①解表达邪;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③滋阴解表、益气解表、助阳解表;六、预后转归:①感冒初起→多以风寒或风热之邪为主,一般预后较好;②风热不解或寒邪郁而化热→肺热;③病邪传里化热,表寒未解→表寒里热证→双解汤;注双解汤→医方集解:荆芥、银花、薄荷、桑皮、大黄、黄芩、石膏、赤芍、丹皮;④反复感邪,正气耗散→由实转虚;⑤体虚感邪→正气愈亏,均可形成正虚标实之证;七、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本病邪在肺卫,故属表实证;但须究其病邪的性质,区别风寒、风热及其兼夹;①辨风寒风热②辨不同兼夹③辨偏实偏虚注银翘散:心悸邪毒犯心+生脉散;感冒风热犯表/葱豉桔梗汤;肺痈初期;耳鸣耳聋风热上扰八、临证备要新:1.治疗禁忌:临床当辨清病邪之性质,若风寒之候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致不能速解,甚或发生变证;而风热之证误用辛温,则有助热燥液动血之弊,或引起传变;除虚体感冒兼顾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2.寒热二证不显者,可予辛平轻剂;3.寒热杂见者当温凉合用;并须根据寒热的主次及其演变,适当配伍,方如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4.对有并发症和夹杂症者应适当兼顾;感冒病在卫表,一般无传变,但老人、婴幼儿体弱或感受时邪较重者,可见化热入里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过程,当以温病辨治原则处理;原有宿疾,再加新感,当据其标本主次,适当兼顾;小儿感冒易夹惊夹食;第二节咳嗽针灸治疗→外感:肺俞列缺合谷;内伤:肺俞中府太渊三阴交一、概念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而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二、历史沿革a.张景岳张介宾→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b.医学心悟:“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咳嗽;②内邪干肺→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咳嗽;⑵.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肺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肺宣肃失司→肺为祛除病邪→肺气上逆冲击声门→咳嗽;①外感咳嗽→属于邪实,为六淫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②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⑶.病位→肺,肝,脾,肾;四、治疗原则五、转归预后①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咳嗽可以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直接发病也可由其他疾病发展而来;如果感冒不及时治疗,失治误治,或体弱者后期迁延,病邪深入,进一步伤及肺系,可发展为咳嗽;②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转化:注a.外感咳嗽:病尚浅而易治,但燥与湿二者较为缠绵;b.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较深→病久可转化为劳损、肺胀累及心、肺、脾、肾;六、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①辨外感内伤②辨证候虚实:外感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邪实;内伤→虚实夹杂、本虚标实;2.证治分类☆黛加沙,二三清——带黛上袈裟加沙,内伤咳嗽病就清了二三分;注沙参麦冬汤:咳嗽肺阴亏耗;噎膈津亏热结;悬饮阴虚内热+泻白散;虚劳肺阴虚;三子养亲汤:内伤咳嗽痰湿蕴肺+二陈平胃散;哮证发作期—风痰哮;喘证实—痰浊阻肺+二陈汤;肺胀痰浊阻肺+苏子降气汤;七、临证备要新1.治疗禁忌:外感咳嗽忌用敛肺、收涩的镇咳药;内伤咳嗽忌用宣肺散邪法;2.注意审证求因,切勿见咳止咳;3.病有治上、治中、治下的区分;第三节哮病针灸治疗→列缺尺泽膻中定喘太渊太溪肺俞肾俞膏肓一、概念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二、历史沿革医学正传区分哮证喘证;张景岳→夙根;⑴.病因→①外邪侵袭:风寒风热或因吸入烟尘、花粉、动物毛屑、异味气体等→肺失宣肃→津液凝聚,痰浊内生→哮病;②饮食不当:过食生冷,寒饮内停或嗜食酸咸甘肥,积痰蒸热,或进食海膻发物→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塞气道→哮病;③情志刺激:忧郁恼怒、思虑过度等不良精神刺激a.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肝肺升降失序→肺气上逆;b.肝气郁结→疏泄失司→津液失布→凝而成痰;c.肝郁化火→郁火灼津→炼液成痰;d.肝气郁结→横克脾土→酿液为痰;④体虚病后:a.素质不强:幼儿禀赋不足/成年人病后体弱→哮病;b.反复感冒→咳嗽日久→肺虚,肺气不足→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哮病;c.阴虚阳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哮病;⑵.病机→痰气相搏,气道被阻;⑶.发作时病因病机→外邪侵袭,触动伏痰;注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气宣降失常→痰鸣如吼;⑷.病位→肺,脾,肾;a.肺失宣肃→气机上逆→哮鸣气喘;b.饮食不当→脾失健运→上输养肺→积湿生痰;c.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哮病日久,肺虚及肾,摄纳失常;四、病证鉴别哮病&喘证六、转归预后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疾病;青少年易痊愈,中老年及体弱患者,肾气渐衰,发作频繁,则不易根除;如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病由肺脏影响及脾、肾、心,可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之肺胀重证;七、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分清邪正虚实;2.证治分类a.小青龙汤:哮证发作期—冷哮/射干麻黄汤;溢饮表寒里饮;支饮寒邪伏肺;b.六君子汤:痫病休止期-脾虚痰盛;哮证缓解期-肺脾气虚;积聚积证-瘀血内阻/膈下逐瘀汤+鳖甲煎丸;八、临证备要新1.注意寒热虚实之间的兼夹与转化;2.发时治标顾本,平时治本顾标;3.重视虫类祛风通络药的应用;第四节喘证针灸治疗→列缺尺泽膻中定喘太渊太溪肺俞肾俞膏肓一、概念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二、历史沿革a.喘证分虚/实两类论治→景岳全书:“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b.类证治裁·喘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c.医学正传:“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外邪侵袭:A.外感风寒→邪袭于肺→外闭皮毛→肺气不得宣畅→气机壅阻→上逆作喘;b.风热外袭→内犯于肺→肺气壅实→清肃失司;c.热蒸液聚成痰→痰热壅阻肺气→升降失常→发为喘逆;②饮食不当:过食生冷肥甘或因嗜酒伤中→脾失健运→水谷不归正化→聚湿生痰→痰浊上泛→壅阻肺气→升降不利→发为喘促;③情志所伤:a.情志不遂→忧思气结→肺气闭阻→气机不利→喘b.郁怒伤肝→肝气上逆于肺→肺失肃降→升多降少→气逆而喘;④劳欲久病:慢性咳嗽,肺痨等肺系病证→久病肺虚→气阴亏耗→肾元亏虚→肾不纳气→短气喘促;⑵.病机→a.肺失宣肃,肺气上逆;b.肺肾两虚,气失所主,肾失摄纳;⑶.病位→肺肾,肝脾孤阳欲脱时影响到心;注肺肾俱虚→心气心阳疲惫→鼓动血脉无力→血行瘀滞→面色,唇舌,指甲青紫→喘汗欲脱,亡阳,亡阴;四、治疗原则五、转归预后①喘证的预后与病程的长短、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有关;实喘易治,虚喘难疗;②咳嗽与喘证的转化:咳嗽久病肺弱,由肺及肾,肾气不固,导致气失摄纳,肺呼多吸少而为喘证;③哮证与喘证的转化: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病久延可发展称为经常性的痰喘;六、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①首当分清虚实②实喘当辨外感内伤③虚喘应辨病变脏器;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痰鸣咳嗽,脉数有力,病势多急;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2.证治分类☆麻麻桑二五生肾参——妈妈麻麻桑用了二十五个小时才生下圣僧肾参,累得直喘;注喘而胸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舌苔白腻,脉滑,其治法是:化痰降气;a.二陈汤:喘证痰浊阻肺+三子养亲汤;痫病阴痫+五生饮;痞满痰湿中阻+平胃散;b.生脉散:喘证虚—肺气虚耗+补肺汤;心悸邪毒犯心+银翘散;胸痹气阴两虚+人参养荣汤;中风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c.金匮肾气丸:喘证肾虚不纳+参蛤散;支饮脾肾阳虚+苓桂术甘汤;消渴下消—阴阳两虚;内伤发热阳虚发热;d.桑白皮汤:喘证痰热郁肺;肺胀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e.补肺汤:喘证虚—肺气虚耗+生脉散;肺胀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虚劳肺气虚;f.补中益气汤:痞满虚痞—脾胃虚弱;痢疾休息痢—缓解期—脾胃虚弱;癃闭脾气不升+春泽汤;耳鸣耳聋清气不升/益气聪明汤;内伤发热气虚发热;痿证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g.五磨饮子:喘证肺气郁痹;厥证气厥-实证;呃逆气机郁滞;七、临证备要新1.注意寒热的转化互见;2.掌握虚实的错杂;3.虚喘尤重治肾,扶正当辨阴阳;4.对于喘脱的危重证候,尤当密切观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第五节肺痈一、概念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至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二、历史沿革a.肺痈病名首见→金匮要略;b.诸病源候论→正虚是重要内因;c.备急千金要方→创“苇茎汤”;d.外科正宗→“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感受风热:a.风热上受→侵犯于肺;b.风寒袭肺→内蕴不解→郁而化热;②痰热素盛:a.嗜酒太过或恣食辛辣→酿湿蒸痰化热→熏灼于肺;b.肺脏宿有痰热以及他脏痰浊瘀热→上干于肺;③内外合邪:宿有痰热蕴肺复加外感风热,内外合邪,则更易引发本病;⑵.病机→热伤肺气,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血败肉腐;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痰热与瘀血郁结→蕴酿成脓→血败肉腐化脓→肺络损伤→脓疡溃破外泄; 四、病证鉴别肺痈&肺痨⑴.以祛邪为原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脓未成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需排脓解毒; ①初期风热侵犯肺卫→清肺散邪;解表清肺 ②成痈期热壅血瘀→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③溃脓期血败肉腐→排脓解毒; ④恢复期阴伤气耗→养阴益气; ⑵.久病邪恋正虚→扶正祛邪; 六、转归预后 ⑴.预后肺痈如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在初期即可阻断病情的发展不致成痈,成痈期能使痈肿得到部分消散,则病情较轻;肺痈溃脓期,病情顺逆的转化,应观察:①热势的盛衰;②痰血的消长;③饮食的增减;④胸痛的轻重;七、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总属实热之证;☆银千如金,加味清桔——一千个银就如同黄金一样,要加味药好好清洁桔干净,就可以用痈了;注肺痈初期的治法:解表清肺;肺痈初期,风热侵犯肺卫,其治法是:清肺散邪;八、临证备要新1.脓液能否排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2.防止发生大咯血;3.慎温补,宜通腑;4.痈脓流入胸腔者预后较差;此外,如迁延转为慢性,病程在3个月以上,经内科治疗,肺部脓腔仍然存在,有手术指征者,可转外科处理;第六节肺胀一、概念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二、历史沿革证治汇补强调肺胀分虚实;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久病肺虚:内伤久咳,支饮,喘哮,肺痨等肺系慢性疾患→迁延日久→痰浊潴留→壅阻肺气→气出纳失常→肺虚;②感受外邪:肺虚久病→卫外不固→六淫外邪乘袭→诱发本病;③年老体虚:年老体虚→肺肾俱衰→正虚不能卫外→肺胀;⑵.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肺、肾、心、脾脏器亏虚为本,痰浊、水饮、血瘀互结为标,气道壅塞,肺气胀满,不能敛降;⑶.病位→肺、脾、肾、心;⑷.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a.病初肺气郁滞,脾失健运,肾虚不能蒸化→痰浊愈益潴留→喘咳持续难已;b.久延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从阴化饮为水→饮留上焦→咳逆上气;c.痰浊潴肺→病久肺虚不能治理心血的运行→无力推动血脉→血瘀;四、病证鉴别五、治疗原则六、转归预后咳嗽、喘证、痰饮与肺胀肺胀多由久病肺虚,痰浊内停,而又复感外邪发生,咳嗽、喘证、痰饮、哮证等久病不愈,容易导致肺虚,从而转归为肺胀;七、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①辨虚实标本②辨证候轻重;2.证治分类证型主症治法方剂加减痰浊壅肺胸膺满闷,短气喘息,稍劳即甚,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状;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变证附方若属外感风寒诱发,痰从寒化为饮,咳喘,痰多黏白泡沫,见表寒里饮证者;散寒化饮小青龙汤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 小青龙加石膏汤痰浊夹瘀,唇甲紫暗,舌苔浊腻;涤痰汤+活血药痰热郁肺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胀睛突,痰黄或白,黏稠难咯,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痰蒙神窍神志恍惚,表情淡漠,谵妄,躁烦不安,撮空理线,嗜睡,甚则昏迷,或伴肢体瞤动,抽搐;苔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滑细数; 涤痰开窍息风涤痰汤变证附方清心开窍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肺肾气虚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泡沫,咯吐不利,胸闷心慌;舌淡或黯紫,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变证附方如见喘脱危证; 补气纳肾回阳固脱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病情稳定阶段; 皱肺丸阳虚水泛心悸,喘咳,咳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细;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五苓散☆苏三越桑,涤平武五——一个叫做苏三的人越过桑国,与一个叫做平武的人为敌涤,还打了一仗胀; 注a.真武汤:肺胀阳虚水泛+五苓散;水肿阴水—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肥胖脾肾阳虚+苓桂术甘汤;b.涤痰汤:胸痹痰浊痹阻+栝楼薤白半夏汤;癫狂癫证-痰气郁结+逍遥散;痫病休止期-肝火痰热+龙胆泻肝汤;肺胀痰蒙神窍;中风阴闭+苏合香丸;关格肾气衰微,邪陷心包+参附汤+苏合香丸;八、临证备要新1.掌握证候的相互联系;2.老年、病久防止感邪恶化,警惕变证丛生;第七节肺痿一、概念肺痿:指因咳喘日久不愈,肺气受损,或肺阴耗伤所致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长期反复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的慢性肺脏虚损性疾患;二、治疗原则总则:补肺生津虚热→生津清热,以润其枯;虚寒→温肺益气,而摄涎沫;治疗时应该时刻注意保护津液,重视调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肺金之母,培土有助于生金;肾为气之根,司摄纳,温肾可以助肺纳气;三、转归预后肺痈、肺痨、咳嗽、喘证、哮证与肺痿四、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辨虚热、虚寒;2.证治分类证型主症治法方剂加减虚热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粘稠,或咳痰带血,咳声不扬,甚则喑哑,气急喘促,口渴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而干,脉虚数; 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中成药麦味地黄丸/七味都气丸虚寒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或遗尿,舌质淡,脉虚数;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生姜甘草汤上热下寒五版内容,高频考点咯吐痰沫,或咳脓血,喘促短气,咽干而燥,下利泄泻,形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寒热平调清温并用麻黄升麻汤肾虚血瘀五版内容,高频考点咯吐涎沫,喘促短气,呼多吸少,动辄尤甚,唇面青紫,舌暗红,或有瘀斑,脉虚而涩;纳气定喘活血化瘀七味都气丸+柴胡疏肝散注a.柴胡疏肝散:胸痹气滞心胸;胃痛肝气犯胃;腹痛肝郁气滞;胁痛肝郁气滞;黄疸消退后—肝脾不调/归芍六君子汤;积证气滞血阻+失笑散;鼓胀气滞湿阻+胃苓汤;郁证肝气郁结;阳痿肝郁气滞;b.麦门冬汤:呕吐胃阴不足;肺痿虚热+清燥救肺汤;第八节肺痨一、概念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三、治疗原则①补虚培元、治痨杀虫;②治疗大法应根据“主乎阴虚”的病理特点,以滋阴为主,火旺者兼以降火,如合并气虚、阳虚见证者,则当同时兼顾;杀虫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③医学正传·劳极提出“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的两大治则;四、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①辨病变脏器②辨病理性质;☆月百秦保参补天——在第一百个月圆之夜,秦国要保住千年人参用来补天,耗费了大量的劳痨力; 第二章心系病证第一节心悸针灸治疗→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膻中一、概念心悸:指心之气血阴阳亏虚,痰饮瘀血阻滞,致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出现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等症;按病情轻重分为惊悸和怔忡;二、历史沿革a.心悸病名首见→金匮要略伤寒论→提出“炙甘草汤”;b.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心悸之由,不越两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c.丹溪心法→“责之虚与痰”;d.医林改错→“瘀血内阻”;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体虚劳倦:禀赋不足或久病伤正或劳倦太过→心悸;②其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心悸;③感受外邪:a.风、寒、湿合而为痹→痹症日久→心悸;b.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心悸;c.温病、疫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心失所养→伴见心悸;d.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伴见心悸;④药食不当:嗜食醇酒厚味→ 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心悸;⑵.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宁;⑶.病理性质→a.虚→气血阴阳亏损;b.实→痰火、水饮、心血瘀阻;四、病证鉴别①虚证→补气、养血、滋阴、温阳;②实证→祛痰、化饮、清火、行瘀;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例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六、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①辨病性的虚实②辨本脏与他脏疾病;注心脉瘀阻方药:桃仁红花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a.安神定志丸:心悸心虚胆怯;不寐心胆气虚+酸枣仁汤;b.归脾汤:心悸心血不足;不寐心脾两虚;眩晕气血亏虚;阳痿心脾亏虚;鼻衄气血亏虚;吐血气虚血溢;便血气虚不摄;尿血脾不统血;紫斑气不摄血;郁证心脾两虚;自汗盗汗心血不足;内伤发热血虚发热;c.天王补心丹:心悸阴虚火旺+朱砂安神丸;胸痹心肾阴虚+炙甘草汤;瘿病心肝阴虚/一贯煎;郁证虚—心肾阴虚;虚劳心阴虚;d.参附汤:喘证正虚喘脱+黑锡丹+蛤蚧粉;心悸心阳不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胸痹心肾阳虚+右归饮;厥证气厥-虚证+四味回阳饮+生脉饮;中风中脏腑—脱证+生脉散;关格肾阳衰微,毒扰心神+苏合香丸+涤痰汤;e.苓桂术甘汤:心悸水饮凌心;呕吐痰饮内阻+小半夏汤;痰饮痰饮-脾阳虚弱+小半夏汤加茯苓汤;痰饮支饮-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肥胖脾肾阳虚+真武汤;f.黄连温胆汤:心悸痰火扰心;不寐痰热扰心;内伤发热痰湿郁热+中和汤;g.桃仁红花煎:心悸瘀阻心脉;中风中经络—风痰瘀阻+半夏白术天麻汤;七、临证备要新1.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酌情加用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草药;2.功能性心律失常,多为肝气郁结所致,特别是因情志刺激而发病者,当在辨证基础上加疏肝解郁之品;3.根据中医“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的理论,心悸日久当补益与通络并用;4.临证如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导致较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当及时运用中西医两法加以处理;第二节胸痹心痛一、概念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隐痛,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二、历史沿革a.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以宣痹通阳为主;b.医学正传论九种心痛证治: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三、病因病机⑴.病因→①寒邪内侵:寒主收引→抑遏阳气→经脉拘挛→血行瘀滞→胸痹;②饮食失调:饮食肥甘厚味或嗜烟酒而成癖→脾胃损伤→运化失司聚湿生痰→阻遏心阳→心脉闭阻→胸痹;③情志失节:a.忧思伤脾→脾运失健→津液不布→遂聚为痰;b.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注无论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胸痹;④年迈体虚:a.肾阳虚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痹阻不畅→胸痹;b.肾阴亏虚→不能濡养五脏之阴→水不涵木→心肝火旺→胸痹;c.心阴不足,心火燔炽,下汲肾水→耗伤肾阴;d.心肾阳虚,阴寒痰饮乘于阳位→阻滞心脉;注凡此均可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导致寒凝、血瘀、气滞、痰浊,而使胸阳失运,心脉阻滞,发生胸痹;⑵.病机→心脉痹阻;⑶.病位→心,肝、脾、肾;四、病证鉴别五、治疗原则六、转归预后⑴.心悸与胸痹的转化:⑵.胸痹的调护特点:①重视精神调摄,保持心情平静愉快;②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③饮食宜清淡低盐,食勿过饱;④注意劳逸结合;七、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①辨标本虚实②辨病情轻重;a.血府逐瘀汤:胸痹心血瘀阻;胁痛瘀血阻络/复元活血汤;内伤发热血瘀发热;肥胖气郁血瘀;癌病瘀毒内阻/膈下逐瘀汤;b.人参养荣汤:胸痹气阴两虚+生脉散;厥证血厥虚证+独参汤;颤证气血亏虚;八、临证备要新1.胸痹治疗应以通为补,通补结合;2.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是重要途径,但不可不辨证施治,一味地活血化瘀;3.芳香温通药的应用:寒邪内闭是导致胸痹发作的重要病机之一;第三节癫狂一、概念癫狂:是精神失常的疾病;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或静而多喜为特征;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癫与狂病在临床上相互联系,故常并称;。

感冒的症状及治疗

感冒的症状及治疗

感冒的症状及治疗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引起人们的不适和痛苦。

本文将探讨感冒的症状及常用的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感冒问题。

一、症状描绘感冒通常以以下症状为特征:1. 流鼻涕和打喷嚏:感冒会导致鼻腔产生过多的黏液,引起频繁的鼻涕和打喷嚏。

2. 喉咙痛和咳嗽:感冒病毒会引发喉咙疼痛和咳嗽,有时可能伴有喉咙干燥和刺激感。

3. 轻度头痛和身体不适:感冒常伴有轻度头痛、肌肉酸痛以及全身乏力的感觉。

4. 轻度发烧:感冒引起的发热一般较低,通常不超过38度。

二、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感冒的治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多休息:感冒期间,应尽量减少工作和日常活动,多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

2. 适当补充水分:感冒会导致流失体液,因此要适度补充水分,保持良好的水平衡。

3. 温暖湿润的环境:保持环境的温暖和湿润可以缓解喉咙疼痛和咳嗽的症状。

4. 症状缓解药物: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一些非处方的感冒药物,如退烧药、止咳药和抗组胺药来缓解症状。

5. 自然疗法:一些自然方法也可以帮助缓解感冒症状,如喝温开水、含盐水漱口、吸入蒸汽和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三、预防感冒的方法除了治疗感冒,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触碰口鼻、使用纸巾或肘部遮嘴打喷嚏或咳嗽,是有效的感冒预防措施。

2.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患感冒的机会。

3. 增加营养摄入: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降低感冒的风险。

4. 避免与感冒患者近距离接触:尽量避免与感冒患者过于接近,减少感染的机会。

综上所述,感冒的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头痛和发热等,治疗感冒可以通过休息、补充水分、温暖环境、药物治疗和自然疗法等途径。

此外,预防感冒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体育锻炼、均衡饮食和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等。

中医内科学__第1章第一节感冒

中医内科学__第1章第一节感冒

(一)辩证要点
1.辨寒热
寒:恶寒重发热轻、流清涕、痰清稀、 口不渴、咽不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热:恶寒轻发热重、流浊涕、痰黄稠、 口渴、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2.辨兼夹
夹暑:发于夏季,可见心烦口渴、小便 短赤
夹湿:有困重感及湿象,苔腻
夹燥:发于秋季,有口、咽、鼻、皮肤 干燥
3.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一)、诊断要点
2.病史: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 两季为多,因气候突变、淋雨冒风、 劳倦而发病,起病急,病程3-7天。 时行感冒呈流行性,症状较重。
(一)、诊断要点
3.相关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
升高或降低。 胸部X片:肺纹理增粗
(二)、病证鉴别
1.感冒与风温初期
感冒——发热多不高,或无热,以解表 宣肺药即可汗出热退身凉,病势轻,病程 短,不传变,预后好。
分有气虚感冒、阴虚感冒多见,少见 有阳虚感冒、血虚感冒
(二)论治要点
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6.时行感冒:解表达邪+清热解毒
(三)分证论治
实证 1.风寒感冒证
主证:恶寒重,发热轻, 兼证: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 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薄色白, 口不渴或喜热饮 舌脉象: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2.阴虚感冒证
主证:身热,微恶风寒
兼证:少汗,手足心热,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 痰
舌脉象:舌红少苔,脉细数
基本病机:阴虚津亏,外受风热,肺失宣降, 卫表不和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加减
加减葳蕤汤:滋阴清热解表

感冒的辩证论治

感冒的辩证论治

(2)风热犯表证
• 加减: 头胀痛甚:桑叶、菊花。 咳嗽痰多;贝母、前胡、杏仁。 咯痰黄稠:黄芩、知母、栝楼皮。 身热较著:石膏、鸭跖草。 乳蛾红肿疼痛:一枝黄花、土牛膝、玄参。 时行感冒: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 热郁寒遏:石膏合麻黄。 风热化燥伤津:沙参、花粉、梨皮。
2、病证鉴别
• 感冒与风温的鉴别 •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感冒与风温的鉴别
感 冒 临床 特征 多无发热或发热不高,服 解表药后,汗出身凉脉静 而渐愈,病程多不超过一 周,多不传变。 正气不足,邪犯肺卫 温 病 必有发热甚或高热,得汗后热虽暂 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 且见传变入里之候:神昏、谵妄、 惊厥、出血等。 正气不足,疫毒内犯 季节性传染性强,发病急骤, 病情重笃,症状相似。 进行必要理化检查,以资鉴别 风温包括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胸 膜炎等;暑温包括乙肝、钩端螺旋 体等疾病早期
• 明晰体虚感冒 气虚感冒——气虚证+风寒表证
阴虚感冒——阴虚证+风热表证
2、治疗原则
• 治疗遵循“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义, 采取解表达邪的原则。 风寒治以辛温发汗, 风热治以辛凉解表, 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虚体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
3、注意事项
• 感冒的治疗,一般不宜表散太过,亦不可补益太 早,以免留邪; 对体虚者,宜扶正固本,兼解风邪,不宜专行发 散,重伤肺气。 • 风寒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 致不能速解,甚则发生变证; 风热误用辛温——助热燥液动血,或引起传变。 • 除虚体感冒可兼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 品,以免留邪。
《丹溪心法》
• 元《丹溪心法》明确指出感冒始作为病症名, 强调病位在肺,提出辛温、辛凉两大治法。 • 元· 程充辑《丹溪心法· 中寒附录》:“伤风属肺 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

儿童感冒的分类及症状有哪些

儿童感冒的分类及症状有哪些

儿童感冒的分类及症状有哪些相信很多的宝宝都有患过感冒,所以大多数的妈妈都会想知道儿童感冒的知识。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儿童感冒的分类及症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儿童感冒的分类风寒感冒这种类型多见于小儿不甚着凉,感受风寒,出现发热、怕冷,但不出汗。

鼻流清涕,伴有咳嗽,咽喉干红,舌头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苔。

风热感冒小儿发热较高,怕风有汗,鼻子不通气,流黄浓鼻涕。

咳嗽有白痰,咽部红肿疼痛。

口渴多饮,舌上有一层黄色舌苔。

流行性感冒一般发病较突然,出现高热不退、怕冷、无汗或出汗后体温仍不下降。

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舌苔黄而腻,常在托幼机构或学校社区有群体患病。

胃肠型感冒由于小儿的肠胃功能差,或平时饮食饥饱无度,过多食入油腻食物,再感受风寒,就特别容易存食化火,引起胃肠道的反应。

除了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外,小儿腹胀,不思饮食,有的嘴里还可以闻到一种酸臭的气味。

严重者会呕吐出胃里还没有消化或隔夜的食物,大便酸臭或腹痛、腹泻,或大便干燥,伴尿量少颜色发黄,舌苔又黄又厚。

儿童感冒的症状1.一般类型上感(1)症状①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天内自然痊愈。

②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

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较轻。

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

年长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可仅轻度发热。

(2)体征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有时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

肺部听诊一般正常。

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好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感冒发烧的症状与过敏有何区别

感冒发烧的症状与过敏有何区别

感冒发烧的症状与过敏有何区别感冒和过敏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它们在症状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讨论感冒和过敏的症状特征,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差别。

第一部分:感冒的症状感冒是由不同的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以下是感冒常见的症状:1. 流鼻涕和打喷嚏:感冒经常伴随着鼻塞、流鼻涕和频繁打喷嚏的症状。

鼻涕通常是透明的,但后期可能会变成黄绿色。

2. 喉咙痛:感冒初期会出现喉咙痛或者不适。

3. 咳嗽: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是干咳,后期可能变成有痰的咳嗽。

4. 发烧:感冒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体温升高,通常在38℃至39℃之间。

5. 身体不适:感冒会导致全身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感。

第二部分:过敏的症状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物质过度反应引起的疾病。

以下是过敏常见的症状:1. 打喷嚏和鼻塞:过敏会导致连续的打喷嚏,并使鼻子充血和堵塞。

2. 眼部症状:过敏性鼻炎常伴随着眼部症状,包括流泪、眼痒和眼睛周围的肿胀。

3. 皮肤反应:过敏可能导致皮肤痒、红疹、荨麻疹等不适感。

4. 咳嗽和气喘:某些过敏性反应可能引起咳嗽和气喘。

5. 腹泻和呕吐:食物过敏可能导致腹泻和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第三部分:感冒和过敏的区别感冒和过敏在症状上存在一些区别,这有助于区分二者。

以下是感冒和过敏之间的主要区别:1. 病因不同:感冒是由不同的病毒感染引起的,而过敏是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物质的过度反应。

2. 持续时间:感冒通常在一周左右痊愈,而过敏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特别是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3. 发烧差异:感冒常伴有发热,而过敏一般不会导致体温升高。

4. 其他症状不同:感冒常伴有喉咙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感,而过敏常伴有眼部症状和皮肤反应。

结论:感冒和过敏在症状和病因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通过了解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自己或他人的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如果症状严重或长时间持续,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

泻,苔腻
二、 治疗原则
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
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
解表达邪
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三、辨证论治
主证:恶寒、发热、鼻塞、流 涕、喷嚏、咳嗽、全身不适
(一)、风寒束表证 主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声重, 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咳嗽 .头 痛,肢节酸疼, 兼证: 咽痒,痰吐稀薄色白,口不 渴或渴 喜热饮,
食醋熏蒸法(每立方米空间用市售食醋5~10毫升,以1~2倍水 稀释后置锅中加热,门窗密闭,每次熏蒸一小时,在感冒流行期 间,每日或隔日熏蒸一次。可用于空气消毒,以预防感冒。 )
醋薄荷煎熏法(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约5毫升,薄荷梗15克。取 上药放入不加盖的容器内,加水1~2倍煎熏,关闭门窗,预防者 在药熏之室内休息、睡眠,连续3天。能预防及控制感冒的流 行。)
1.六淫之邪
常以风 为先导
风与寒合—风寒证 风与热合—风热证 暑多夹湿—风暑夹湿证 重、变(病情)
言 其 常
2.时行病毒
流行性 传染性
传染、流行 季节 不限
二、病机
寒 平素体虚 气候突变 起居失当 劳累过度 肺有宿疾 时行病毒 肺失宣肃 风邪外袭—夹·热 暑 侵 卫外功能减弱 袭 肺 肺卫调节失常 卫 卫表不和 感 冒
病因 病情 热势高低 汗出后 轻重 效果 感 冒 风邪 轻 为主 发热不高 汗出热退 或不发热 脉静身凉 有无传变 发病季 节 四时皆 可 病程
多不传变
短,预 后良好
温 病
温邪 重 为主
寒战高热,汗出后热 甚则神昏、虽暂降, 惊厥、谵 但脉数不 妄 静,身热 旋即复起
有传变, 有明显 由卫而气, 季节性 入营入血
加减: 头胀痛甚:桑叶、菊花。 咳嗽痰多;贝母、前胡、杏仁。 咯痰黄稠:黄芩、知母、栝楼皮。 身热较著:石膏、鸭跖草。 乳蛾红肿疼痛:一枝黄花、土牛膝、玄参。 时行感冒: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 热郁寒遏:石膏合麻黄。 风热化燥伤津:沙参、花粉、梨皮。

感冒的种类、症状和治疗方法

感冒的种类、症状和治疗方法
作为预防感冒的食品,首选的应该是动物肝脏。因为肝脏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较多的维生素B12,这些维生素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有效预防感冒。
3、充足睡眠劳逸结合
中医认为熬夜易伤神和气,故在夏夜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当然,在适当休息后还应配合适量的运动,如果整天呆在家中或单位,捧着电脑度日,容易造成人体的免疫功能减低,导致感冒的发生。
风热型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主要症状是发热重、恶寒轻、有汗不多、头胀痛、四肢酸懒、咳嗽痰黄、咽红肿痛、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应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不能选用羌活丸、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痛加重。
暑湿感冒仅见于夏季,因患者素有湿热,又加感冒而得,也可因过食冷饮瓜果而引起。主要是恶寒发热、头痛头胀、胸隔痞满、腹痛肠鸣、呕吐腹泻、身乏无力、口淡无味、食欲不振等症。治宜芳香化浊、和中解表,可服藿香正气胶囊、银翘解毒丸、十滴水、六一散、云香精、四正丸、六合定中丸、天中茶、甘露茶、甘和茶等。
对于西医的人来说,感冒由病毒引起,感冒吃药是只是控制症状.病毒主要由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清除.??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的症状:
* 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感冒的症状与诊断标准

感冒的症状与诊断标准

感冒的症状与诊断标准打喷嚏、发烧、咳嗽、畏寒、流鼻涕、浑身酸痛、喉头痉挛、角弓反张位、痉笑面容、全身骨骼肌痉挛、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昏迷、高热、头痛、咽喉疼痛、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新生儿鼻塞、流清涕、恶寒、易疲乏、咽痛、周身不适、食欲异常、咳痰、咽喉炎、头重如裹、手足逆冷、痰呈粘液脓性、鼻塞、舌尖边红、苔薄黄1、急性鼻炎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d后变稠。

可伴咽痛。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2、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

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

咳嗽少见。

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

体检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

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病毒性喉炎: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病毒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为咳嗽、无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

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

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

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增强,但无肺浸润阴影。

3、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

4、咽结膜热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

病程4-6d,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

儿童多见。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頜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
肺系疾病---感冒


基本框架
感冒






证查因概





【概 述】
一、定义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
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 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 征。
二、 文献摘要 病名及分类:
感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该 书 在“伤风方论”中引用《和剂局方参苏饮时谓其 “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
1、证 候:
兼证: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痰黏或黄, 面赤,口干欲饮.
舌脉: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2、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3、治 法:辛凉解表。 4、代 表 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区别,侧重点?)
【时行感冒】
1、证 候: 突然起病, 壮热恶寒,头痛身痛,周身疲乏无
1.六淫之邪 常以风 为先导
风与寒合—风寒证

风与热合—风热证

暑多夹湿—风暑夹湿证 常
2.时行病毒
流行性 传染性
重、变(病情) 传(染 )、流(行 ) 季节 (不限 )
二、病机
平素体虚 气候突变 起居失当 劳累过度

风邪外袭—夹· 热
卫表不和


卫外功能减弱 袭



肺卫调节疏懈 卫
肺有宿疾 时行病毒
1、证 候
兼证: 咽痒,痰吐稀薄色白,口不 渴或渴喜热饮,
舌脉: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2、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风寒感冒的病理生理特征与诊断标准

风寒感冒的病理生理特征与诊断标准

风寒感冒的病理生理特征与诊断标准风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风寒邪气侵袭人体而引起。

本文将介绍风寒感冒的病理生理特征以及相关的诊断标准。

一、病理生理特征1. 风寒邪气的侵袭风寒感冒的发生是由于风寒邪气侵袭人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

风寒邪气入侵后会引起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炎症反应,导致咳嗽、鼻塞等症状出现。

2. 寒邪阻遏阳气寒邪会阻遏人体阳气的正常运行,使得机体的防御能力下降,易受外界病原体侵袭。

此外,寒邪还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使得机体内外的温度调节失衡。

3. 症状演变过程风寒感冒的病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病程、高热病程和恢复病程。

初期病程通常会出现咳嗽、喷嚏、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高热病程则常伴有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恢复病程则逐渐缓解各种症状。

二、诊断标准1. 临床症状风寒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临床医生通常可以根据病人的自述和体格检查来确认病情。

2. 实验室检查在诊断风寒感冒时,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如流感病毒等。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咽拭子培养、血液常规检查、病毒血清学检查等。

3. 辅助检查为了明确诊断和了解病情,医生有时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

例如,胸部X射线检查可用于排除肺部感染的可能性,肺功能检查可评估呼吸道的炎症和病变情况。

4.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名与病症临床特征统一标准》的定义,诊断风寒感冒的标准主要包括:(1)突发寒冷、畏寒和发热等全身症状。

(2)喉咙肿痛、鼻塞、流涕和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

(3)病程一般以3-7天为宜,并且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

(4)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症状,如流感、肺炎等。

总之,风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病理生理特征主要有风寒邪气的侵袭、寒邪阻遏阳气以及症状演变过程等。

诊断风寒感冒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同时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的可能性。

辨别感冒的正确方法

辨别感冒的正确方法

辨别感冒的正确方法
辨别感冒的正确方法包括观察症状、进行血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

1. 观察症状:感冒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等,可能伴有发热的情况。

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应前往医院就诊。

2. 血常规检查:病毒性感冒一般显示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升高,细菌性感冒主要是提示白细胞增多,其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会明显升高。

3. 细菌培养:若是细菌感染,通过细菌培养能够明确细菌类型,以指导临床治疗。

必要时,患者还可以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鉴定检查,确定病毒类型,确诊后对症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可擅自使用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平时注意保暖,补充营养,多吃鸡蛋、牛奶、虾肉等食物。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特征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特征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特征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

流行性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症状明显,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一般持续2—3天后减退。

全身症状好转后,原先较轻的鼻咽部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少数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1、单纯型流感本型最为常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的症状相对轻微,或不明显。

开始先有恶寒,继而高热、头痛、全身酸痛。

一般发热2~3日后,体温下降,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较显着,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中毒症状较轻者,病程仅1~2日即可痊愈。

此型患者症状消失后,精神很差,体力恢复较慢。

2、肺炎型流感主要常见于小儿、老人或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者。

起病时与单纯型流感相似,但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紫绀等症状。

病程可延长3~4周。

3、中毒型流感肺部病变不明显,但具有神经系统及全身血管系统损害,临床伴有明显脑炎或脑膜炎症状,如高热不退,神志昏迷。

成人可出现谵妄,小儿可出现抽搐,并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布氏征阳性等。

少数病人由于血管神经系统紊乱或肾上腺出血而导致血压下降或休克等。

此型病死率较高。

1、体温低。

在正常范围内,体温低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

手脚容易冰冷的体寒人群,相比其他人更容易得流感。

此类人可以用热水袋或者“暖宝宝”等工具给腰腹部保暖,促进血液循环,进而提高体温。

但要注意温度不要过高,隔衣贴敷,以防烫伤。

2、常便秘。

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的一种,能保护人体免遭病毒侵袭,60%的淋巴细胞存在肠道内,而便秘的人通常肠内环境失衡,影响淋巴细胞的正常分泌。

3、嗜烟酒。

酗酒会破坏植物神经功能,令白细胞分泌失衡,降低免疫力。

中医护理常见症状及辩证施护——感冒

中医护理常见症状及辩证施护——感冒

❖一、概述(一)概念感冒是因感受触冒风邪所致,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临床特征的常见外感病证。

(二)讨论范围凡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表现者,均属本病证的讨论范围,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护。

❖二、病因病机(一)病因感受外邪,正气虚弱。

(二)病机总结1.病位:肺卫。

2.基本病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

3.病理因素:风寒、风热、暑湿。

4.病理性质:多属外感表实证。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症状:初起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头痛、恶风,继而发热咳嗽、恶寒、无汗或少汗、头身酸痛。

时行感冒则见恶寒发热,周身酸楚,疲乏无力,甚则寒战、高热,病情比普通感冒重。

2.发病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

起病急,一般病程3~7天。

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多突然起病,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症状相似,呈流行性,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

3.相关检查:血常规及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见下表。

2.感冒与肺系温病的早期:与肺系温病早期相比,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服解表药后,即可汗出热退脉静身凉,少有传变。

温病必见发热,甚至高热,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病势急骤,服解表药后虽汗出热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且传变迅速,由卫传气,入营入血,甚至见谵妄、神昏、惊厥等。

❖四、辨证施护(一)辨证要点1.辨风寒与风热:主要根据恶寒发热程度、汗出、流涕、口渴、咽痛、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

2.辨表实与表虚:主要根据病情轻重、病程、有无诱因、体质等进行辨证。

(二)护治原则以解表达邪为原则。

护治应因势利导,遵循“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

解表时一般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如寒热性质不显,可用辛平之品;表寒里热者,当解表清里,宣肺泄热。

感冒

感冒

【概述】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

临床常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全身不适等为主要特征。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为多见。

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两类:前者起病急骤,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常可引起广泛流行;后者相对起病慢,无传染性和流行性。

普通感冒预后良好,流行性感冒如不及时治疗,可变生他病,如病毒性心肌炎等。

流行性感冒属中医的“时行感冒”范畴,普通感冒属中医的“伤风”、“感冒”范畴。

【病因病理】感冒的病因为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以风邪为主因。

但在不同季节,往往与其他当令之时气相会而伤人,如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夹湿邪。

若四时六气失常,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

病理变化为正气不足,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疏懈,六淫之邪夹杂病毒乘袭,邪毒由口鼻、皮毛入侵,肺卫首当其冲,迅速出现卫表不和及肺失宣肃的证候;或因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以及过度劳累,而致肌腠不密,外邪侵袭为病;若体质虚弱,卫外不固,稍不谨慎,吹风受凉之后,则可见虚体感邪。

其他如肺经素有痰热、伏火,或痰湿内蕴,肺卫失于调节,则每易感受外邪。

又因四时六气不同以及人体素质的差异,故证候表现上有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以及素体阳虚者易受风寒,阴虚者易受风热、燥热,痰湿偏重者易受外湿。

【诊断要点】1.普通感冒无流行病史,流行性感冒有流行病史。

2.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

流行性感冒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有高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3.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少数可增高,分类正常或仅有轻度改变。

【辩证分型】1.风寒证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咯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紧。

证候分析: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阳被遏,故见恶寒,发热,无汗;清阳不展,络脉失和,则头痛,肢节酸痛;风寒上受,肺气不宣而致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寒为阴邪,故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俱为表寒征象。

病性感冒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病性感冒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病性感冒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病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于感染病毒引起。

它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但通常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治疗方法缓解和恢复。

本文将介绍病性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及针对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一、常见症状1. 鼻塞和流涕:感冒是以鼻黏膜的炎症为主要特征之一。

当感染病毒后,鼻腔黏膜会肿胀和产生炎症反应,导致鼻塞和流涕。

2. 咳嗽:感冒时常伴随咳嗽症状,尤其是在病程初期。

这是因为感冒病毒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反应。

3. 喉咙痛:感冒时常伴有喉咙痛的感觉。

这是因为感冒病毒感染喉咙的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和不适。

4. 喉咙灼热与红斑:感冒引起的炎症可以使喉咙出现灼热感,并且会出现局部黏膜的红斑表现。

5. 咽喉疼痛: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患者会经历咽喉疼痛的不适。

这种疼痛可能会扩散到耳朵和下颌。

6. 全身症状:除了呼吸道症状外,感冒还经常伴随全身症状,如乏力、轻微发热、头痛和肌肉痛等。

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数天。

二、治疗方法1. 必要的休息:感冒患者应该安排充分的休息时间,以帮助身体恢复。

休息可以减轻症状,缩短感冒的病程。

2. 补充水分:感冒时,身体会大量丢失水分。

因此,及时补充水分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至关重要。

饮用温水、热茶或补水饮料都是不错的选择。

3. 精心调理饮食:患者应该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营养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清淡的汤羹。

护理好肠胃,有助于促进康复。

4. 常见退热药物:当感冒伴有发热时,可以根据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适量使用退热药物来缓解症状。

5. 温热水平喷雾:用温热水平喷雾可以缓解鼻塞和流涕的症状。

温热水蒸气可以帮助舒缓黏膜并减轻局部炎症。

6. 漱口和含漱:如果喉咙痛的症状明显,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或含漱冰糖蜂蜜水,以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

7. 防控措施:在感冒期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和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需要提醒的是,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最新2023年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3篇(通用)

最新2023年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3篇(通用)

最新2023年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3篇 (通用)篇一: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的症状对比感冒,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季节交替之际,发病率更高。

感冒大致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种,虽然都属于上呼吸道感染,但其症状表现、病因、治疗方法等方面却存在显著差异。

正确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对于及时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一、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由风热邪毒侵袭人体所致,多见于春夏两季,或气候干燥温暖之时。

其主要病因是外感风热之邪,体内阳气偏盛,导致肺卫失宣,气血壅滞。

症状表现:•发热:体温通常较高,可达39℃以上,伴有明显的热感。

•头痛:头痛剧烈,多为胀痛。

•咽喉肿痛: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甚至出现声音嘶哑。

•鼻塞:鼻塞流涕,鼻涕颜色多为黄稠。

•咳嗽:咳嗽痰多,痰色黄稠。

•口干舌燥:口干舌燥,渴喜饮水。

•便秘:大便干燥。

•身热:周身发热,伴有恶寒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脉象:脉象浮数有力。

二、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由风寒之邪侵袭人体所致,多见于秋冬两季,或气候寒冷潮湿之时。

其主要病因是外感风寒之邪,导致卫阳被遏,气血运行不畅。

症状表现:•发热:体温通常不高,或仅有低烧,甚至无发热。

•头痛:头痛较轻,多为隐隐作痛。

•鼻塞:鼻塞流涕,鼻涕颜色多为清稀。

•咳嗽:咳嗽痰少,或无痰。

•恶寒:畏寒怕冷,四肢冰冷。

•肌肉酸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

•鼻涕清稀:流清鼻涕。

•全身乏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脉象:脉象浮弱无力。

三、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的鉴别诊断症状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发热高热,体温常超过39℃低热或无热,畏寒明显头痛剧烈胀痛轻微隐隐作痛鼻塞流涕鼻塞,黄稠鼻涕鼻塞,清稀鼻涕咳嗽咳嗽痰多,痰色黄稠咳嗽痰少或无痰咽喉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咽喉不痛或轻微疼痛其他症状口干舌燥,便秘,身热,脉象浮数有力恶寒,肌肉酸痛,全身乏力,脉象浮弱无力四、治疗建议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不同,应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法。

切勿自行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风寒感冒的症状寒战头痛和鼻塞

风寒感冒的症状寒战头痛和鼻塞

风寒感冒的症状寒战头痛和鼻塞风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特征症状包括寒战、头痛和鼻塞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寒感冒的症状及其特点,并探讨一些缓解和治疗该疾病的方法。

一、寒战寒战是风寒感冒的典型症状之一。

患者会感到全身发冷,出现不自主的颤抖。

寒战通常伴随着高热,这是人体为了抵抗病毒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

此时,患者体温会明显升高,并伴有全身酸痛乏力的感觉。

二、头痛头痛也是风寒感冒的常见症状之一。

由于风寒侵袭身体,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头部的不适感。

患者会感到头痛钻心,甚至伴随着额部胀痛。

头痛还可能伴随着眼睛发酸、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

三、鼻塞鼻塞是风寒感冒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最令人烦恼的症状之一。

当感冒病毒侵入鼻腔时,鼻腔的血管会受到刺激,导致血管扩张和充血,从而引起鼻塞。

鼻塞会让患者的呼吸困难,影响其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症状外,风寒感冒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喉咙痛、打喷嚏、流鼻涕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会给患者带来种种不适,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

为了缓解风寒感冒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1. 休息好: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加强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2. 加强营养:饮食要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增强免疫力,帮助抵抗病毒。

3. 保持室内温暖: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避免冷风直吹。

穿着衣物要保暖,以防止寒冷加重症状。

4. 多喝温水:多喝温开水有助于保持体内水分平衡,促进病毒的排出。

5. 使用热敷法:对于头痛和鼻塞症状,可以使用温水袋或热毛巾敷在患处,缓解症状。

6. 药物治疗:如症状较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退烧药、感冒药等。

但要注意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药物。

在治疗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卫生,避免与他人交叉感染。

2. 避免接触寒冷物品:避免接触冷水、冷风,防止症状的加重。

3. 及时就医: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时行感冒: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病人可选用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总之,感冒病人应根据自身的病情特点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否则会影响疗效,延误病情。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当,也可延误病情。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
一、风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等特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Hale Waihona Puke 二、风热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头痛且胀,咽喉红肿胀痛,口干渴,咳嗽,痰液粘稠呈黄色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三、暑湿型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