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设计类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科研设计PPT课件

临床医学科研设计PPT课件

3.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受试对象
纳入对象及标准、排除临对床象医学及科标研方准法(13) 4. 设计合理的对照 5. 抽样与分组尽可能采用随机化 6. 盲法的应用
单盲:研究对象(病人) 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执行者(病人和医生) 三盲:研究对象、研究执行者和资料不分知道析研者究对
(病人、医生和研究者) 象是处理组还
评价指标
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标临准床医,学科用研这方法些(17) 标准去评价各种临床科研活动,就是鉴定 课题实施后所获得的结果、结论、观点等。
是否反映客观实际而具有真实性? 是否能得以重复而具有可靠性? 是否可在临床推广而具有适应性?
拟 解 决 关 键
评价内容:
临床医学科研方法(29)
1. 临床意义的评价对疾病的病因、诊断、
临床医学科研方法(4)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涉及到医德和伦理学问题 ☆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的必要性 ☆内容广泛,涉及学科众多
临床医学科研主临床要医学内科研容方法(5) ( DME )
★设计(design) ★测量(measurement) ★评价(evaluation)
临床科研设计原则
(四原则)
1. 对照原则:
的各种问题与现象,就是观察指标的选择。 1. 指标选择要求 ▣目的性 ▣客观性 ▣准确性 ▣可测量性
临床指标 临床医学科研方法(16) 硬指标:死亡、病残、存活、痊愈 软指标:减轻、好转、恶化
生理学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如血糖、
心功能
生活质量指标:健康问卷、测试生活质量 卫生经济学指标:费用测算指标、综合 益
2.选择最恰当的设计方案:
◆病因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 ◆诊断试验: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评价:随机对照试验、序贯试验 ◆疾病预后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 ◆罕见病介绍:病例报告、病例分析

临床研究方案设计 ppt课件

临床研究方案设计 ppt课件
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队列研究cohortstudy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临床研究观察性研究试验性研究按是否干预分类临床研究观察性研究横断面研究调查筛查生态学等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前瞻性队列双向队列研究时暴露是否已发生按暴露结局的先后分类试验性研究真试验rct类试验随机对照是否完整按是否干预分类临床研究观察性研究横断面研究调查筛查生态学等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前瞻性队列双向队列研究时暴露是否已发生按暴露结局的先后分类试验性研究按是否干预分类临床研究观察性研究横断面研究调查筛查生态学等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前瞻性队列双向队列研究时暴露是否已发生按暴露结局的先后分类试验性研究真试验rct类试验随机对照是否完整按是否干预分类也称现况研究和现患调查是在某一时点或相当短的时间内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其有关因素的情况进行调查从而描述该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
是选择一组欲研究疾病的病例作为病例组,一组未 患此疾病对象作为对照组,回顾两组疾病发生前可 能可疑的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检验可疑危险因素暴 露与疾病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图解
最常见,最易做,但偏倚较多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是将一群研究对象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为两组, 或不同暴露因素水平分为几个亚组,随访各组的发 病或死亡结局,从而验证暴露因素与发病或死亡的 关联。
45
临床试验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的选择取决于试验的目的 ➢研究设计的选择也取决于研究人群和对干预
的了解程度 ➢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十分关键,后期的统计
分析无法挽救失败的研究设计
46

临床研究设计类型(研究生)PPT课件02

临床研究设计类型(研究生)PPT课件02

e
0
n
n
1
0
A R I R I R I R 1 R 000
意义
暴露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 AR值越大,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数量
越大
疾病 肺癌 心血管疾病
RR与AR的区别
(1/10万人年)
吸烟者 非吸烟者 RR
AR
50.12
4.69
10.7 45.43
296.75 170.32
有有 无无
合计
合计
有有暴暴露露 史史
aa cc
a+c
a+c
无无暴暴露露史 史
bb dd
b+d
b+d
对 子对数子数
a + ba+b c + dc+d
a+b+c+d=N
a+b+c+d=N
•2、统计学检验
bc 2
2
bc
•3、计算比值比OR
OR
c b
•4、计算比值比的可信区间
u
1
ORL,ORU OR
临床研究设计类型
主讲:胡利人
两大类: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 随机对照实验(RCT) 前后对照实验 交叉对照实验
基本原则:
◆随机 ◆对照 ◆盲法 ◆重复
注意问题:
◆保证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保证组间的可比性 ◆测量规范化 ◆避免偏倚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2
四、常见偏倚及控制
1、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 由于选择研究对象的方法有问题或缺点,造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PPT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PPT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设计

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适用于两组间比较。
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再随机 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适用于两组间比 较且要求严格控制非处理因素的影响。
析因设计
序贯设计
研究多个处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及因素间 的交互作用。
根据已积累的结果调整后续试验方案,适 用于需要动态调整的情况。
试验设计的优化与改进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PPT 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设 计
: 2023-12-30
目 录
• 临床研究概述 • 临床试验设计基础 • 临床研究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临床试验中的伦理与法规问题 • 临床研究与试验设计的挑战与对策 • 案例分析与讨论
临床研究概述
01
定义与目的
定义
临床研究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探讨疾 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及 康复等方面的研究。
受试者选择
根据新药适应症和入选标 准,选择符合条件的受试 者进行试验。
试验过程
包括基线评估、给药、随 访和终点评估等环节,确 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
案例二:某医疗器械临床研究实践分享
01
研究目的
评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医疗器械注册提供科学依据

03
受试者选择
根据医疗器械的适应症和入选标 准,选择符合条件的受试者进行
团队成员构成
包括临床研究医师、护士、统计师、药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确保团 队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团队培训与管理
定期开展临床研究相关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团队的高效运转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团队成果展示
积极展示团队在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促进学术交流与合 作。

临床研究常见的设计类型.ppt

临床研究常见的设计类型.ppt

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
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
B.汽车
C.电报
D.火车
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
答案:D
[典题例析]
[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
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
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建运设输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 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开胥平各庄铁 路建成通车。 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临床研究常见方法概述
选择假设检验最适 宜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原始研究
二次研究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 病例报告; 病例系列; 生态学研究检测
分析性研究
病 例 对 照 研
队 列 研 究

实验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综述; 非系统综述;
评论; 指南; 决策分析; 经济学分析
了解确诊病人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 评估有害因素与疾病发生是否有关
在大规模人群中,检验某种疾病呈现的症状 和早期检出该疾病的各种检查方法
首选的研究设计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一课件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一课件
• 例如要了解某省婴幼儿死亡率,需调查10万人口的样本,
则先将全省分为山区、平原和沿海3层,然后按比例在各 层中抽取观察单位,如山区、平原和沿海的人口各占全省 的50%、30%和20%,则分别按比例抽取5万、3万和2万。
• 分层抽样若分层合理则抽样误差最小。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一)
•17
4.整群抽样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一)
•29
(四)疾病筛检与诊断的区别
• 1.对象是表面上无病的人群; • 2.使用的方法必须是简便、快速、易行的; • 3.筛检工作是医务工作者主动去发现病人; • 4.筛检结果是初步的,需经诊断予以确认或排除。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一)
•30
(五)筛检的实施原则
究的质量。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一)
•23
(十)整理分析资料
• 1)资料输入计算机前通过专人编码、检查;
• 2)由训练有素的人员录入并核查、逻辑检查
等做好数据检查工作,保证资料尽可能的高质 量与完整性;
• 3)必要时可将资料重新分组、归纳、编码,
使原始的数据系统化和条理化,有此基础上计 算各项指标,描述分布特征。
• 例如要了解某省护士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先按医院
的等级分层,在每个等级中抽取若干家医院,再在抽取 的医院中按专业分层后抽取若干个科室,抽到科室的全 体护士均作为调查对象。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一)
•19
(八)样本含量估计
样本过大或过小都是不恰当的。样本过大浪费人 力、物力,而且因工作量过大,调查不够细致造成系 统误差增加。样本过小则导致样本的代表性不够,样 本大小主要取决于4个因素:
某单位、某职业人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早期发 现病人,及时予以治疗。

临床医学研究常用设计方案PPT课件

临床医学研究常用设计方案PPT课件
干间隔,系统地抽取一个单位的方法。第一个系统号的确定是 随机产生的 ➢该方法简便易行,易于理解,但系统误差较大
临床医学研究常用设计方案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是先将调查总体按不同特 征分层,然后分别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最后各 层集合组成一个样本
考虑了各层次间的影响,代表性好 如:拟调查某县农村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首先将该县农村地
研究论证强度差,研究质量较低
临床医学研究常用设计方案
二、横断面研究种类
➢ 普查(census)
➢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临床医学研究常用设计方案
(一)普查
➢指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进行调查。 ➢时间:较短(1~2天或1~2周) ➢范围:某个地区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 ➢目的: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特点:以小测大、以少窥多、以部分估计总体 ➢被抽查的人群称为总体,抽出的部分称为样本
临床医学研究常用设计方案
1.抽样方法
(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是采用随机数字 表、抽签、抓阄等方法确定每一研究对象
➢使每个抽样单位被选入样本的机会相等 ➢较少单独使用,特别是当研究样本量较大时更少独立应用 (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指对全部试验对象每隔若
➢临床医生较常用,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医生 ➢用于分析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 ➢回顾性研究,不设立对照组 ➢论证强度较弱,难以获得真正的因果关系,属于低级别证据
临床医学研究常用设计方案
(二)病例分析的内容 病例分析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几乎可以应用到临床
各个方面,主要包括: 治疗措施效果的评价; 预后结局观察; 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的描述; 主要的临床表现,即症状、体征阳性率的描述; 主要的检查结果,如心电图、彩超、CT、各项生化指标

《临床研究设计》课件

《临床研究设计》课件
YOUR LOGO
20XX.XX.XX
《临床研究设计》PPT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临 床 研 究 概 述 03 研 究 问 题 与 假 设 04 研 究 对 象 与 样 本 选 择 05 研 究 方 法 与 设 计 06 数 据 收 集 与 分 析 方 法
样本量计算方法:简单随机 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等
样本量确定方法:根据预期 效应大小、检验水准、研究
误差等因素进行计算
样本量确定注意事项:避免 样本量过大或过小,确保研
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样本选择的伦理与法规要求
伦理要求:尊重受试者权益,遵守知情同意原则,确保受试者安全 法规要求: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等 伦理审查:进行伦理审查,确保研究符合伦理要求 法规监管: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确保研究符合法规要求
解释研究结果: 对研究结果进行 深入解释,包括 对结果的背景、 意义和影响进行 讨论。
分析研究结果: 对研究结果进行 深入分析,包括 对结果的可靠性、 稳定性和可重复 性进行评估。
讨论研究结果: 对研究结果进行 讨论,包括对结 果的局限性、潜 在问题和未来研 究方向进行探讨。
研究结论的得出与意义
研究结论的得 出:对研究结 果进行解释和 总结,得出研
意愿和权利
03
研究问题与假设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临床实践中的问题 文献回顾与现状分析 专家咨询与讨论 确定研究问题与假设
假设的形成与检验
假设的形成:基于问题、文 献、理论等
假设的定义与作用

临床研究ppt课件

临床研究ppt课件
等,以保证较高的统计效能。
33
二、对照组的类别 ●同期随机对照 (concurrent randomized control) ●自身对照( self control) ●历史对照(historical control) ●非随机同期对照 (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 ●配对对照 (matching control)
种类
研究现场 研究对象 干预措施施加
现场试验 社 区 尚未患病的健康 针对个人
(个体)
人群或高危人群
社区(干预) 社 区 试验
同上
针对社区
临床试验
医院
到医院就诊的已 患某病的患者
针对个人
4
经典性实验研究
如: James Lind 关于坏血病病因的研究;
George Baker 关于铅与腹绞痛因果关系 的研究;
含义
分配方法及结果 见表5-5
能保证区组内和组间的病例数相等,且随时保持两 组间例数的平衡。
要注意的是每个区组内人数不宜过多;
25
26
(四)系统随机抽样 (systematic sampling) (五)多级抽样法 (multi-stage sampling)
27
三、随机化的优缺点
随机分配可提高可比性,防止混杂偏倚; 随机抽样可提高代表性,减少选择偏倚; 缺点是设计和实施较难。
8
临床科研设计的“三要素” 与“三原则”
研究对象 三要素 处理因素
效应指标
三原则
随机化 设立对照 盲法观察
9
1.研究因素(处理因素)
研究因素是根据研究目的 所确定的需要研究的某干预 措施。
10
临床试验设计中,确定处理因素 时应明确以下几方面:

临床科研设计方案ppt课件

临床科研设计方案ppt课件

RCT的新发现
❖ 既往认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经RCT证实无效 ❖ 病理生理机制推论有效的治疗措施,经RCT证
实无效或有害 ❖ 其它类型的研究设计方案可能夸大或缩小治疗
措施的真实效果 ❖ 单个RCT试验的局限
二、应用范围
❖ 治疗性、预防性研究 ➢探讨某一干预措施的确切疗效,为正确的 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 交叉对照试验
一、定义 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地分为两组,分 别接受试验药物和对照药物,进行治疗。当 试验期终结时,即停用试验药物而进入消洗 期;当规定的消洗期结束后,则进入后一阶 段的试验,前一阶段接受试验药物的试验组 则改为对照组的药物,而在前一阶段接受对 照药物的对照组,则在后一阶段接受试验药 物,如此两组研究对象则构成了前后交叉。
随机化分组
简单随机化法(simple randomization) 分层随机法(stratified randomization) 整群随机法(cluster randomization)
设立对照
原因
不能预知的结局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潜在的未知因素的影响
× × √ √
结局评估 或
数据分析 者
× × ×

四、设计模式
试验组 随访观察
研究人群随机分组
对照组 随访观察
有效
无效 有效
目标人群
无效
RCT随机设计模式示意 图
结果分析模式
RCT试验的数据可整理成以下四格表
RCT试验的治疗结果分析 表
分组 有效 无效 合计
试验组
a
b
对照组
c
d
合计
a+c

临床研究设计方法ppt课件

临床研究设计方法ppt课件
研 究 误 差
24

临床研究的“生理”
总 结
25
临床研究设计方法
制订研究计划
从“研究问题”开始
提纲 计划书 工作手册
步骤
一纲在手
想法逐渐清晰 便于交流讨论
推断在胸
听取意见 预试验 反复修改
妥协
26
研究问题
27
研究问题
好问题来自
全面掌握文献/前沿 关注新思路/新技术 对传统观点持怀疑态度 保持丰富的想象 导师
预测参数(干预) 结局参数 混杂参数…
举例
鱼与心血管疾病
我们吃鱼多吗? 吃鱼能降低心血管疾病
的风险吗?
16
临床研究的“解剖”
统计分析
假设
无效假设 备择假设
计算样本量
Effect Size Powe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5
临床研究的“解剖”
背景和意义
已知 未知 新知
关于这个“研究问题”…
这个问题重要吗? 哪些方面已经搞清楚了? 以前的研究存在什么缺陷? 哪些方面还没有搞清楚? 搞清楚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带来科学新知? 影响临床指南? 助力公卫政策?
6
临床研究的“解剖”
几率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
35
研究对象
募集
代表性强
无应答 失访
样本量够
36
参数测量
37
参数测量
参数分类
连续变量 分类变量
名义变量 等级变量 二分变量

临床研究方法设计ppt

临床研究方法设计ppt

横断面研究 (cross sectional study)
特征:一个时间点发生率 单臂试验 无对照 简便快速
诊断试验设计表
常用临床研究方法优缺点比较
谢 谢!
干预措施:药物、疗法、手术 研究方法:确定实施方案
10
临床实验的设计
1. 明确研究目的 2. 确定研究因素 3. 选择研究对象 4. 估计样本含量 5. 确定实验结局
统一明确入选条件和排除标准 干预试验必须证实对人体无害 研究对象需体征明显依从性好 特殊人群(老弱幼孕)应排除
D 伦理问题
24
临床实验分期小组测试1-30随机盲法对照 100-300
多中心试验
1000-3000
新药上市后监测 长期效果 罕见作用
25
观察性研究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特征:定群研究 先确定病人是否存在某因素(暴露与否) 然后随访一段时间 再确定病人是否出现阳性结局 暴露与否---随访时间-------结局 统计学分析:RR 95%CI
8
临床实验的设计
1. 明确研究目的 2. 确定研究因素 3. 选择研究对象 4. 估计样本含量 5. 确定观察结局
暴露疾病 病因学 干预结局 疗效分析 通常一次实验只解决一个问题
9
临床实验的设计
1. 明确研究目的 2. 确定研究因素 3. 选择研究对象 4. 估计样本含量 5. 确定观察结局
其他因素
处理因素
降压药
受试对象
高血压病人
其他效应
实验效应
血压值
A 处理因素
例:药剂、手术方法、毒物 抓住主要处理因素 区分处理与非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必须标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
回顾
病例
对照
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构模式
◆分类:
按研究目的: 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按设计类型: 成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特性
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2、设立对照 3、观察方向由“果”至“因” 4、难以证实因果关系
二、用途
1、探索疾病的可能危险因素 2、用于药物有害作用的研究 3、探讨影响疾病的预后因素 4、评价某种疫苗在现场使用中的流行病 学效果
临床研究设计类型
ppt课件
1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ppt课件
2
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耶鲁大学 PPA(苯丙醇氨) HS(出血性中风) 感冒、减肥
FDA委托耶鲁大学Ralph I Horwitz大 夫等学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研究。2000年 10月,Horwitz大夫等发表了题为“苯丙 醇氨与出血性中风相关性:出血性中风 项目的结题报告”
方法: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为1994年12月到1999年7月期间美国 Connecticut 州 /Massachusetts 州 南 部 地 区 医疗网与Ohio州/Kentuky州北部地区医疗网 的医院和康复院(tertiarycare hospital)的全 部HS病例,潜在合格的出血性中风患者共1714 名,由于各种原因实际被纳入研究的对象共有 702人; 未被纳入的对象1012名, 其中包括了 389名脑中风后30天内死亡者。
◆选择偏倚的控制 •随机抽样 保证病例和对照的代表性。 •设立对照 两个或多个对照。 •严格诊断标准 明确入组和排除标准。 •提高应答率
2、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 是收集资料阶段由于观察和测量暴露或结局的 方法上有缺陷,使各比较组所获得的信息产生系 统误差。 ◆常见的信息偏倚
PPA可增加发生HS的风 险。
FDA决策的依据
一、定义、分类与特性 ◆定义: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患有特定疾
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和未患这种疾病的 人群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 于某种(或某些)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 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关 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过去
暴露 未暴露 暴露 未暴露来自2四、常见偏倚及控制
1、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 由于选择研究对象的方法有问题或缺点,造
成病例组和对照组缺乏均衡可比性。 ◆常见的选择偏倚 •入院率偏倚(admission rate bias) •存活病例偏倚(prevalence-incidence bias) •检出症候偏倚(detection signal bias) •无应答偏倚(non-respondent bias)
a
病例组的比值= m1 a
c
c
m1
b
对照组的比值= m0 b
d
d
m0
OR
a
a
OR b
c
c
bd
d
ad
bc
ad bc
•4、计算OR的可信区间
u
1
ORL,ORU OR
2
◆ 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
•1、资料整理
1:11:1配配比比病病例例对对照照研研究究资资料料整整理理表 表
病病 例例
(六)资料分析 ◆成组资料分析 •1、资料整理
成成组组病病例例对对照研研究究资资料料整整理理表表
暴暴露露史史或或特特征征 病病例例 对照照
合合计 计
有有 无无 合合计计
aa bb
a+ab+=bn=n1 1
cc
dd
c+cd+=dn=n0 0
aa++cc==mm11 bb++dd==mm00aa++bb++cc++dd==NN
HS 关 联 的 调 整 OR 值 为 15.92(LCR=2.04,P=0.013); 女 性 服 用PPA减肥药与HS关联的调整OR值为 16.58(LCR=2.22,P=0.011); 女 性 首 次服用PPA感冒药与HS关联的调整 OR 值为3.31(LCR=1.05,P=0.042)。
研究结论:
•2、统计学检验 检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率的差异是否有统 计学意义。即a/(a+c)和b/(b+d)的比较。
用以下公式
2 ad bc2 N
n1n0m1m0
•3、计算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 ,OR)来估计。比值
(odds)是指某事物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
比。
•医院病例或门诊病人 •一般人口、 •邻居、同事、亲属
防止配比过度(over-matching)
(四)样本含量估计
(五)暴露因素的确定与资料收集 ◆暴露因素的确定:与目的有关的变量绝不可少,
且尽量分解、分细。每项变量有明确的规定,尽可 能采用国内外统一的标准。
◆资料的收集:主要以现场询问的方式进行,应 有专门设计的调查表,要求病例组与对照组均使用 同一调查表。尽可能选择客观指标。调查人员应统 一培训,对待病例组和对照组均应同样认真,以同 样的方式询问。
•暴露怀疑偏倚(exposure suspicion bias) •回忆偏倚(recall bias)
对对照照 有有暴暴露露史史 无无暴暴露露史史 对子对数子数
有有
aa
无无
cc
合计
合计
a+c
a+c
bb dd
b+d
b+d
a+ba+b c+dc+d
a+b+c+d=N
a+b+c+d=N
•2、统计学检验
bc 2
2
bc
•3、计算比值比OR
OR c b
•4、计算比值比的可信区间
u
1
ORL,ORU OR
三、设计与实施
(一)确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 (二)病例的选择 统一诊断标准,规定人口特征和外部特征。 ◆来源:•医院病例 •社区人群病例
•队列内病例 ◆类型:•新发病例 •现患病例 •死亡病例
(三)对照的选择 采用与病例相同的诊断标准明确排除的非患
者作为对照,并依照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和外部 特征的相同要求选择对照。
主要结果:
3 天 内 任 何 方 式 服 用 PPA 与 HS 关 联 的
调整OR值为1.49 (单侧95%可信区间的 下限LCR=0.93,P=0.084);3天暴露窗口 期内服用PPA感冒药与HS关联的调整OR 值为1.23(LCR=0.75,P=0.245);
3 天 暴 露 窗 口 期 内 服 用 PPA 减 肥 药 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