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SE07_管理表空间和数据结构文件以及物理备份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管理表空间概述
![数据库管理表空间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0700b8dee06eff9aff80775.png)
搬移表空间限制
• 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必须在相同硬件平台上 • 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必须具有相同的数据块尺寸 • 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必须具有相同的字符集 • 目标数据库中不能存在同名表空间 • 只适用于Oracle8i企业版
wanghailiang
21
搬移表空间步骤
1. 挑选自包含表空间集合
1. sqlplus sys/change_on_install 2. execute dbms_tts.transport_set_check('users',TRUE);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1月9日星 期一10时12分 10秒M onday, November 09,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1.92020年11月9日星期 一10时 12分10秒20.11.9
谢谢大家!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11.920.11.9Monday, November 09, 2020
wanghailiang
6
建立索引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indx DATAFILE 'g:\test\indx.dbf' SIZE 3M;
wanghailiang
7
建立回滚段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rbk DATAFILE 'g:\test\rbk.dbf' SIZE 10M;
• 会话二:
SELECT tablespace_name FROM v$sort_segment;
wanghailiang
26
练习五
7. 在会话一和会话二中分别执行以下语句 • 会话一:
Oracle管理表空间和数据文件详解
![Oracle管理表空间和数据文件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115636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1.png)
Oracle管理表空间和数据⽂件详解介绍表空间是数据库的逻辑组成部分从物理上将:数据库数据存放在数据⽂件中从逻辑上将:数据库则是存放在表空间中表空间由⼀个或是多个数据⽂件组成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介绍:Oracle中逻辑结构包括表空间、段、区、块说明:数据库由表空间构成⽽表空间⼜是由段构成⽽段⼜是由区构成⽽区⼜是由Oracle块构成这样的⼀种结果,可以提⾼数据库的效率表空间介绍:表空间⽤于从逻辑上组织数据库的数据数据库逻辑上是由⼀个或是多个表空间组成的表空间的作⽤:1、控制数据库占⽤的磁盘空间2、dba可以将不同数据类型部署到不同的位置。
这样有利于提⾼i/o性能,同时利于备份和恢复等管理操作建⽴表空间建⽴表空间是使⽤create tablespace命令完成的,要注意时,⼀般情况下,建⽴表空间是特权⽤户或是dba来执⾏的,如果⽤其它⽤户来创建表空间,则⽤户必须要具有create tablespace的系统权限建⽴数据表空间在建⽴数据库后,为便于管理表,最好建⽴⾃⼰的表空间create tablespace 表空间名 datafile '数据⽂件路径' size 数据⽂件的⼤⼩ uniform size 区的⼤⼩;create tablespace tangtao001 datafile 'd:\t001.dbf' size 20m uniform size 128k;使⽤数据表空间向新建的表空间添加表:create table myDept(deptno number(4),dname varchar2(15),loc varchar2(13)) tablespace tangtao001;说明:执⾏完上述命令后,会建⽴名称为tangtao001 的表空间,并为该表空间建⽴名称为t001.dbf的数据⽂件,区的⼤⼩为128k1、显⽰表空间信息a) 查询数据字典视图dba_tablespaces。
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2fe8a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d.png)
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是指数据库在磁盘上的实际存储方式和结构。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物理存储格式是为了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数据而设计的。
它直接影响着数据库的性能、可扩展性和数据的访问速度。
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存储结构: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使用一种特定的数据结构来组织和存储数据。
常见的存储结构包括表空间、页、块等,它们按照一定规则组织数据,以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和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2. 存储方式: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可以采用不同的存储方式来存储数据。
常见的存储方式有堆文件、索引文件、分区存储等。
不同的存储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数据操作场景,可以提高查询效率、降低存储成本等。
3. 数据布局: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还涉及到数据在磁盘上的分布方式。
合理的数据布局可以减少数据的碎片化,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
常见的数据布局包括顺序存储、散列存储、索引存储等。
4. 存储策略: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也包括一些存储策略的选择。
比如,可以选择不同的压缩算法来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可以选择不同的缓存机制来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等。
总而言之,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磁盘上实际存储数据的一种组织方式,它直接关系到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用性。
在设计和选择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访问模式、硬件环境、查询性能等多个因素,以便为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服务。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描述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述。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引导读者了解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的重要性及其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
介绍了物理存储格式对于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效率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将详细阐述本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帮助读者理解全文的脉络和各个章节的内容。
1.3 目的阐明本文旨在提供关于数据库物理存储格式的全面介绍,为读者提供基本概念和知识,帮助读者理解数据库的底层存储结构和优化技术。
数据库备份课件
![数据库备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6592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e.png)
精选ppt
19
(1)备份与恢复设置
精选ppt
20
精选ppt
21
精选ppt
22
(2)备份数据库
精选ppt
23
精选ppt
24
精选ppt
25
精选ppt
26
精选ppt
27
(3)恢复数据库
精选ppt
28
精选ppt
29
精选ppt
30
精选ppt
31
安全与备份
• 备份与恢复概述 • 物理备份与恢复 • 逻辑备份与恢复
的定义。通过该导出模式以及相应导入模式,可以实现将一个数据库表
空间的数据文件复制到另一个数据库中。
精选ppt
36
使用Expdp导出数据
• 命令行方式导出:表导出模式
– 导出scott模式下的emp表和dept表,转储文件名称为 emp_dept.dmp,日志文件命名为emp_dept.log,作业命名 为emp_dept_job,导出操作启动3个进程。
– 交互式命令接口(Interactive-Command Interface): 用户可以通过交互命令进行导出操作管理。
精选ppt
35
使用Expdp导出数据
• 导出模式
– 全库导出模式(Full Export Mode):通过参数FULL指定,导出整个数 据库。
– 模式导出模式(Schema Mode):通过参数SCHEMAS指定,是默认的导出 模式,导出指定模式中的所有对象。
精选ppt
32
1、逻辑备份与恢复概述
• 逻辑备份与恢复
– 逻辑备份是指利用Oracle提供的导出工具,将数据库中选定的记录集或 数据字典的逻辑副本以二进制文件的形式存储到操作系统中。逻辑备份 的二进制文件称为转储文件,以dmp格式存储。
简述数据库备份和还原的基本概念
![简述数据库备份和还原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f4978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f.png)
简述数据库备份和还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备份和还原是数据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日常的数据库运维中,备份和还原是保证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简述数据库备份和还原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目的、方法和步骤。
一、备份的定义和目的备份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结构以某种形式复制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在数据库发生故障、数据丢失、恶意攻击或人为错误导致的数据损坏时,能够通过还原操作将数据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以保证数据库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二、备份的方法数据库备份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见的有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两种方式。
1. 物理备份:物理备份是将数据库的二进制文件直接复制到备份目标位置。
这种备份方法通常比较快速,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
物理备份适用于大型数据库和频繁更新的数据库。
常见的物理备份方法包括文件系统级别的备份、热备份和冷备份。
- 文件系统级别的备份:文件系统级别的备份是将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复制到备份目标位置,以确保所有数据库的物理文件都得到备份,是最基本的备份方式。
文件系统级别的备份方法简单、快速,但对于大型数据库来说,备份和恢复的时间可能较长,同时占用的存储空间也较大。
- 热备份:热备份是指在数据库运行的同时进行备份操作。
这种备份方法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对于需要持续运行的业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热备份的实现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数据库日志备份和增量备份等。
- 冷备份:冷备份是指在数据库停机状态下进行备份操作。
这种备份方法对于对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的系统比较适用。
冷备份的优点是能够确保备份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时占用的存储空间相对较小。
但冷备份需要数据库停机,会造成业务中断。
2. 逻辑备份:逻辑备份是按照数据库逻辑结构导出数据库中的数据和对象,并将其保存到备份目标位置。
逻辑备份比较灵活,可以选择性地备份某些表或对象,也可以通过转储文件进行跨数据库的数据迁移和导入。
逻辑备份方法包括SQL语句导出、数据导出和逻辑备份工具等。
简述数据库备份和还原的基本概念
![简述数据库备份和还原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3c405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1.png)
数据库备份和还原是数据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数据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在数据库管理中,备份和还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们可以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文中,我将对数据库备份和还原的基本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您解读这一重要的数据库管理技术。
一、数据库备份的基本概念1. 数据库备份的定义数据库备份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日志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复制到另一个位置或存储介质中的过程。
通过备份,可以在数据库发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快速恢复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库备份的类型数据库备份可以分为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两种类型。
全量备份是指将整个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备份,而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全量备份或增量备份之后发生的数据改动部分。
增量备份相比全量备份可以节省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但在还原时需要依赖全量备份和所有增量备份。
3. 数据库备份的策略数据库备份的策略应该根据数据库的重要性、数据更新频率和恢复时间要求来制定。
通常应该定期进行全量备份,并根据需要进行增量备份,同时要考虑数据的定期校验和备份的存储位置和可靠性。
二、数据库还原的基本概念1. 数据库还原的定义数据库还原是指在数据库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时,通过备份文件将数据库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的过程。
数据库还原是保证数据库数据可靠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手段。
2. 数据库还原的流程数据库还原的流程通常包括选择合适的备份文件、恢复数据库到备份时的状态、重放日志以进行数据恢复、校验还原后的数据库是否与备份一致等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数据库管理员需要根据备份文件的类型和数据库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恢复的策略。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数据库备份和还原是数据库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是保证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数据库备份策略时,要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更新频率来选择合适的备份类型和策略;而数据库还原的过程中,则需要根据故障类型和备份文件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恢复策略。
管理表空间和数据文件
![管理表空间和数据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2f67d2680203d8cf2f2421.png)
管理表空间和数据文件表空间是数据库的逻辑组成部分。
物理上讲,数据库数据存放在数据文件中。
从逻辑上讲,数据库则是存放在表空间中的,表空间由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组成。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表空间-段-区-块表空间用于从逻辑上组织数据库的数据。
数据库逻辑上是由一个或多个表空间组成的。
通过表空间可以控制数据库占用的磁盘空间;dba可以将不同数据类型部署到不同的位置,这样有利于提高i/o性能,同时有利于备份和恢复等管理操作。
建立表空间,特权用户或者dba执行,具有create tablespace的系统权限create tablespace data01datafile ‘d:\test\data01.dbf’ size 20m uniform size 128k建立名为data01的表空间,为该表空间建立data01.dbf的数据文件,区大小为128kcreate table mytest(deptno number(4),dname varchar2(20),loc varchar2(20))tablespace data01;改变表空间的状态建立表空间时,表空间是联机状态,此时该表空间可以访问,可读写,可查询该表空间的数据,而且还可以在表空间执行各种语句,但是进行系统维护时,需要改变表空间的状态,一般是特权用户或dba操作。
使表空间脱机alter tablespace 表空间名offline;使表空间联机alter tablespace 表空间名online;只读表空间如果不希望表空间进行update|delete|insert,可将其修改为只读alter tablespace表空间名read only;可读表空间alter tablespace表空间名read write;显示表空间下所有表select * from all_table where tablespace_name=’表空间名’显示表所属表空间select tablespace,table_name from user_tables where table_name=’表名’删除表空间特权用户或dba操作或具有drop tablespace系统权限drop tablespace 表空间名including contents and datafiles;including contents 删除表空间时,删除该空间的所有数据库对象datafiles表示将数据库文件也删除扩展表空间表空间由数据文件组成,表空间大小实际就是数据文件大小的总和。
空间数据结构的相关概念
![空间数据结构的相关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fc7d15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9.png)
空间数据结构的相关概念
空间数据结构是指用来组织和管理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存储的数据的一种数据结构。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概念:
1. 空间分配:空间分配是指将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存储单元,并对这些存储单元进行分配和管理。
常用的空间分配方法有连续分配、链式分配和索引分配等。
2. 空间管理:空间管理是指对分配的存储空间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以实现高效的存储空间利用。
常见的空间管理技术包括碎片整理、空闲空间管理和存储分配算法等。
3. 空间碎片:空间碎片是指存储空间中未被使用的小块存储空间。
空间碎片的存在会降低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和效率,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空间分配和管理方法来减少碎片。
4. 存储管理:存储管理是指对数据在存储空间中的存储和访问进行管理和操作。
常用的存储管理技术有存储器层次结构的设计、缓存管理和页面置换算法等。
5.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一种用来组织和管理文件的空间数据结构。
它可以提供文件的存储、检索、保护和共享等功能。
常见的文件系统有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NTFS、EXT4等。
总之,空间数据结构是一种对存储空间进行组织、管理和操作的数据结构,它涉及到空间分配、空间管理、存储管理和文件
系统等概念。
这些概念在计算机系统设计和数据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表空间与数据文件
![表空间与数据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a8241908a1284ac950435b.png)
防止了单个磁盘的故障造成的数据不可 恢复。
表空间与数据文件概述
表空间的类型: • SYSTEM表空间
– 自动建立 – 存放数据字典 – 系统回滚段 • 非SYSTEM表空间 – 永久表空间:存储用户数据 – 临时表空间:存储临时数据,如用户数据进行排
Thank you for!
C
使数据文件联机或脱机
1. 使数据文件脱机: 1. ALTER database datafile 3 OFFLINE;
2. 使数据文件联机: ALTER database datafile users ONLINE;
显示表空间和数据文件信息
显示表空间信息 显示表空间所包含的数据文件 显示数据文件动态信息 显示临时表空间所包含的临时文件 显示临时文件信息
本地管理:使用位图来跟踪表空间的使 用情况,位图存储于头文件中。
建立数据表空间
表是Oracle数据库数据存储的基本单元,应 用系统的主要数据都存放在表段中,因此在 建立数据库后,应该建立专门存放表段的数 据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data01 logging datafile ‘d:\oracle\oradata\test\data01.dbf' Extent management local size 500M uniform size 128k;
删除表空间
DROP TABLESPACE users INCLUDING CONTENTS And datafiles; • 从数据字典中删除表空间信息 • 数据文件不会被删除
扩展表空间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名词解释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3d1272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f.png)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名词解释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是指将数据库逻辑设计转化为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的实际存储和访问方式的过程。
在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中,有许多术语和名词需要理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名词解释:
1. 数据文件:数据库中用于存储数据的文件,包括表、索引、视图等。
2. 日志文件:数据库中用于记录事务操作的文件,以便在发生故障时进行恢复。
3. 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存储数据文件的逻辑区域,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
4. 数据块:数据库中最小的存储单位,由多个字节组成,通常为2KB、4KB或8KB大小。
5. 索引:用于加速数据库查询的数据结构,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列的值快速查找数据。
6. 聚集索引:按照表的主键构建的索引,可以使数据按照主键的顺序存储,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7. 非聚集索引:不按照表的主键构建的索引,可以根据其他列的值进行查找。
8. 分区:将表或索引分成多个逻辑部分,可以提高查询效率,减少数据维护的复杂度。
9. 数据库缓存:用于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和查询结果的内存区域,可以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10. 存储过程:一组预定义的SQL语句,可以在数据库中重复使用,提高数据库的执行效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库物理设计术语和名词的解释,掌握这些名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库物理设计的过程和原理。
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备份
![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备份](https://img.taocdn.com/s3/m/22579e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e.png)
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备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日益广泛,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备份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阐述数据备份的重要性以及备份策略的选择。
一、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是指对数据库进行规划、设计、部署、维护和优化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库规划与设计:在数据库管理的初期阶段,需要对数据库进行规划和设计。
这包括确定数据库的需求、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并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2. 数据库部署与维护:数据库部署是指将数据库安装到服务器上,并进行配置和初始化。
数据库维护包括监控数据库运行状态、定期进行性能优化、修复数据库错误等。
3. 数据库安全与权限管理: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设置合适的权限和访问控制策略,可以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
4. 数据库性能优化: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运行效率,需要进行性能优化。
这包括索引优化、查询优化、存储优化等等。
二、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以某种方式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上,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数据备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提供数据的恢复和灾难恢复的能力。
1. 定期备份: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应该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具体的备份频率可以根据数据库使用情况和数据重要性来确定。
2. 备份策略:在选择备份策略时,需要根据数据量、数据库类型和存储介质等因素来做出合适的选择。
常见的备份策略包括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
3. 存储介质选择: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对数据备份至关重要。
常见的存储介质有硬盘、磁带、云存储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情况来选择存储介质。
4. 数据备份测试与恢复: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测试和恢复操作,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三、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备份的意义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备份在信息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安全性:通过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备份,可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une I/O problems • Execute user-manager backups • Implement Oracle Managed Files • Obtain tablespaces and backup information • Introduce SQL Server/DB2 storage management
Tablespace (One or more datafiles)
Table Table Index
Index Index
Table
Index Index
Index Index
Table
Datafiles (Physical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only one tablespace)
• Non-SYSTEM tablespaces:
– Flexibility in database administration. – Separate data by backup requirements. – Separate dynamic and static data to enable database tuning. – Control space allocation for both applications and system
from more than one disk drive are assigned to a tablespace.
• Datafiles are always assigned to only one
database.
7-4
Tablespaces/Datafiles/Database Objects
• A tablespace belongs to only one database, and
has at least one datafile that is used to store data for the associated tablespace.
• A tablespace can span disk drives when datafiles
• Describe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database • Create tablespaces • Describe space management in tablespaces • Change the status of tablespaces • Change the size and storage settings of
7-3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Database
Tablespaces vs. Datafiles
Oracle uses tablespaces to logically organize data that are physically stored in datafiles.
disk drives to reduce I/O contention
• Separate rollback segment data from user data • Take individual tablespaces offline while others
remain online
• Reserve a tablespace for a particular type of
7-2
Overview
Data files
Control files
Redo log files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Database
Datafile1 Datafile2 Datafile3 Datafile4 Datafile5
SYSTEM
USER
Other
Tablespace Tablespace Tablespace
Objects(stored in tablespace may spawn several datafiles)
7-5
Advantages for Using Multiple Tablespaces
• Separate user data from data dictionary data • Separate one application's data from another's • Store different tablespaces' datafiles on separate
Managing Tablespaces and Data files User-Manager Backups
管理表空间和数据文件 用户管理的数据库备份
Objectives
After completing this lesson, you should be able to do the following:
database use, such as high update activity, readonly activity, or temporary segment storage.
• Back up individual tablespaces.
7-6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Database
users – Reduce contention for input/output path access (to/from
memory/disk)
7-8Βιβλιοθήκη Creating Tablespaces Command
7-7
Tablespace Types
• SYSTEM tablespace:
– Created with the database – Contains the data dictionary – Contains the SYSTEM undo segment – Should not contain user data, although it is allow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