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昭陵历史——关于昭陵体现的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昭陵历史——关于昭陵体现的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昭陵历史——关于昭陵体现的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本学期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其中的教学实践环节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要走出校门、深入社会,我们同学对此兴趣盎然,但不知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认为当今社会的文化建设十分重要,一个和谐社会没有文化作为底蕴是难以想象的,于是,我们大多数同学决定前往沈阳世界文化遗产——昭陵展开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一可以了解昭陵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及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二可以使我们外地同学开阔眼界,了解沈阳文化建设的大致情况。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昭陵是在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在此之前,为了争取这一荣誉,沈阳市政府和沈城人民上下齐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面目全非的昭陵逐渐回复了原貌。

那么,现今的昭陵是什么样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又如何?我们都有一睹为快的兴奋。

2011年9月17日,我们终于来到目的地——昭陵,开始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去的时间较早,门口还只有稀稀疏疏几个人。

我站在入口处,静静地观察着北陵。

北陵,本名“昭陵”,位于沈阳城北,故称“北陵”。

这里埋葬着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

寂静却又不失一番风韵,是我对昭陵的第一印象。

由于季节刚刚入秋,因此昭陵又凭添了一分肃穆和凄凉。

虽然已经查阅了资料,但这一切,仍使得我这个来自外地的学生的心中又多了些对这座历史悠久的皇陵的好奇。

终于等到了大多数同学,怀着按耐不住的激动的心情,我跟着老师和同学们从东门进入了昭陵。

走在幽静的小路上,我一边欣赏着周围的优美风景,一边开始回想这座陵墓的主人的丰功伟绩。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廿五,为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且母亲出身并不高贵。

前有兄长,后有幼弟。

史料记载,皇太极自幼聪明过人,热爱读书,七岁即帮努尔哈赤打理家政。

随后立下战功,执掌两旗大权,位列四大贝勒。

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他与其他的三大贝勒共同议政,可谓是权倾一时。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调查报告上传时间 2009-3-9 作者:北京大学理论研究室阅读次数:7284 ------------------------------------------------------------------------------- -一、导言1(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2(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二、调查方法及样本概况1(问卷的设计、发放及回收2(调查对象基本状况三、样本分析1(当代大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基本认知2(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现状3(当前青年民族精神的培育途径四、结论与思考1(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中华民族精神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所面临的现实问题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对策分析第一节导言1.1 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的进程都表明:一个民族国家,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这种文化力量与经济创造力相辅相成。

民族精神就是这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文化力量。

就其具体内涵而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其思想文化、思维模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的民族国家内部力量整合的必需的要素。

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这种民族精神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其核心和灵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强调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由各种社会主导价值观构成的有机整体,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关于xx大学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调查分析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院: x学院专业: xx年级: xx姓名: xxxxxxxx指导教师: xxx2012 年 5 月30 日成绩目录引言1、对民族精神的认识 (7)1.1民族精神的理解,民族精神的作用1.2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对社会的影响2. xx大学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 (9)2.1民族知识匮乏2.2对民族精神态度冷淡2.3民族意识薄弱、不够理智3. 造成该现状的原因及分析 (11)3.1客观存在的中国文化断裂3.2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文化经典教育缺失3.3外来民族文化影响严重3.4国家力度、资源不够,使人文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被束缚4、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建议 (17)4.1 以高等学府为媒介,连接文化,加强民族精神教育4.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宣扬本土民族文化,引导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4.3 资源配置优化,大力发展人文科学5、总结 (19)5.1小组人员感言5.2结束语附录1 调查问卷 (22)附录2 调查方案设计 (24)引言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元素与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解决吃穿等生存问题,更多的关注自身精神生活的状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重视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目前我们中国正在实现大国崛起,国际上存在各种对中国不利的形势,民族精神作为国家的灵魂,我们必须给与国家的民族精神状况以足够的关注。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以及民族价值观念等共同特质,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知道、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髓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更进一步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对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多维透视

对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多维透视

对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多维透视(专题调研报告)合肥工业大学1爱国主义是中华各族人民的传统美德,并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和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而民族精神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接班人,加强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国家民族热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1994年,中共中央发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十六大报告再次明确强调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大学生开展爱国意识与民族精神的教育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

本文在开展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民族意识认同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诠释与解读,并就此对在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出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发展改进方向。

我们采取随即抽样方式,在大学4个年级中,下发问卷350份,回收320份,其中有效问卷288份,问卷结果统计如下。

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信念的认知1、基本信仰在大学生中仍凸显其重要性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人的基本信仰在今日的中国还有其必要性吗”?70.48% 的同学此高度认同,明确表示“人不能没有基本信仰”。

选择“没有,应该更多享受小资情调”和“旧信仰已死,新信仰难以建立”仅分别为7.63%、5.20%;但也有16.66% 认为“有无信仰并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

虽然多数大学生认同人不能没有基本信仰,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相对忽视基本信仰在自己成才中的导向性作用,表明对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教育丝毫不能放松。

这块阵地,我们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回去占领。

2、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并非对立关系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具体内容是由国家和民族每一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

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

针对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以科学客观的学术态度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理性分析。

为了突出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的民族精神,调查方式以网上问卷和实地交流为主。

网上调查面向全国大学生,实地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主,从而提供了论述依据。

另外鉴于儒家文化及其体现的人文精神为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和意识,所以调查的“中华传统民族精神”认为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传统精神继承儒家文化1.引言:“至少在辛亥革命以来,儒学思想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而没落”①历史的变迁,由于近代长期闭关锁国带来了科技文化的落后,认识到这一点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爱国主义人士一方面批判原有文化,一方面西学东渐。

由于一系列历史政治原因的影响,我们有必要了解作为当代主流的大学生传统民族精神。

2.调查话题:a.您如何看待传统民族精神b.您认为传统精神应该包括哪些内容c.您喜欢传统精神的哪种精神d.传统精神的主要意义e.现代人还保存了多少传统民族精神3.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知道其大略和一些常识,但是在行为方法上,民族传统精神并不作为唯一的指导标准,对于传统民族精神其坚持标准多以现实利益为指标。

大家多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儿乐”为传统远大精神的典范,而对三纲五常犹为反感,传统精神包含范围广泛,儒系行为礼节涉及文化政治交往各个方面以加强对儒学内涵的拱卫和实践,这使得很多人认为传统是对人各方面的限制,有碍于个性的张扬。

更有的认为传统精神枯燥乏味而禁锢人性,应该学习西式文明,或者对我们的传统民族精神持质疑态度。

在第三个问题的调查中多数人愿意以“独善其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处事座右铭,而“克己修身”认同明显少于前者。

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传统精神有其爱国,修养自身的积极方面,但很多是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工具。

当然,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而延伸至今有其积极意义。

大学生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的调查报告(1)

大学生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的调查报告(1)

大学生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调查报告汉语言文学学院08级中本1班郭禹、赵园月、陈薪羽、乔英楠2011年4月8日1、具体步骤✧制定调查计划✧拟定调查内容✧制作调查题目以及印刷✧分发进行调查✧收回调查表并整理分析调查信息✧撰写调查报告2、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意识以及在现今一些至关重要的民族问题的看法。

3、调查对象✧100名08级、09级、10级的文科专业学生✧100名08级、09级、10级的理科专业学生4、调查主要内容✧大学生是否关注时事新闻✧大学生对近年来以及近日来能够反映民族问题的事件的看法✧大学生对民族概念与民族精神的认知程度✧大学生对在大学教育中融入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的培养的看法5、调查时间✧4月6日确定调查内容、目的及调查对象,并制定出调查问卷;✧4月7日列印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实际调查;✧4月8日,调查完毕,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调查报告。

6、调查方法问卷调查7、人员分工✧问卷设计:全体成员✧问卷调查:赵园月、陈薪羽、乔英楠✧调查报告:郭禹✧问卷统计及数据整理:全体成员✧调查计划及提纲:郭禹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调查问卷的调查时间、调查对象及调查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 a.调查大学生对时政新闻的关注程度。

从中获取结果,此项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是否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内外形势,并能进行对时政的思考和产生独立的观点。

(第1题)✓ b.考察大学生对日韩国家与文化所持的观点和态度。

其中包括调查大学生是否愤青、是否哈日哈韩以及对中国与日本之间历史上的民族仇恨的态度。

(第2、3、4题)✓ c.近年来,韩国成功的抢夺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某篮球队员加入NBA后以种种理由拒绝参加国赛。

面对着国内外的这些民族问题,当代大学生对此有何看法?(第5、6题)✓ d.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

首先,面临地震的灾难,日本民族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互助的民族精神;其次,日本的房屋倒而不塌;再次,由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露事件被谣言炒作的沸沸扬扬,有关核泄漏影响邻国的说法层出不穷,中国内陆发生了超市食用盐被抢购一空的现象。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调查并分析大学生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民族精神表现和态度。

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加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国际视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也展现了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创新创业的精神特质。

基于这些发现,本报告对于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激发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更多具有国家责任感和文化认同的高校学生。

1. 引言民族精神是指在特定的国家和民族背景下,个体对自身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认同和归属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生作为精英阶层,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重任。

因此,调查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表现和态度,对于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并在校园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发放和回收。

问卷内容涵盖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民族自豪感、国际视野、传统和现代价值观的选择等方面。

3. 调查结果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约80%的人表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较少,只有少数人能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较深入的认识。

此外,有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或者从未接触到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与此同时,仅有3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有强烈的自豪感,更多的人关注自身的个人发展和经济状况。

此外,在国际视野方面,虽然大学生普遍有较广泛的国际接触,但他们对于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的了解程度较低。

4. 分析和讨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

这部分原因可能是当前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度不高,教材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不合理。

同时,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有一定的转变,更加关注个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而对于民族教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此外,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也可能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产生一定的冲击。

关于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关于“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调查报告(编写时间:2010年5月)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负责人:袁野(金融工程)写在前面我们的调查报告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包括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太湖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及扬州大学等数所省内高校的一些大学生。

我们利用了网上问卷的形式共调查了大约80人,其中男女生比例接近于1:1,年纪在19—21岁之间,历时两个星期。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民族认同感的认识,呈现出来的特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引起大学生们的关注。

正文一.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总体情况(一)高校大学生总体上民族认同感较高,尤其体现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方面。

绝大部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中华传统节日、中国历史成就评价颇高,感情甚笃。

如:对祖国灿烂的文化感到无比自豪的有70人(87.5%);多达七成的大学生认为中华文化比西方文化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民族诸多成就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发明,人人知晓(100%),都引以为荣;有高达94.2%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汉字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载体,绝不可废;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能说出任意三个传统节日,对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被立为法定节假日持赞成态度的达到了82%。

在文化人物崇拜方面,孔子和李白位居前两位,远超耶稣,苏格拉底等人。

而历史人物(国家元首)崇拜方面,毛泽东选择率达41.2%,康熙帝选择率达20.5%,远高于华盛顿(10.3%)、拿破仑(7.8%)等人。

调查样本还显示,当代大学生认为影响最为深远和感受最为深刻的事件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重新走向崛起。

近年来中华民族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开幕),更是让当代大学生激动不已。

在认同方面,大学生普遍表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75.7%的被调查者对祖国的地理疆域知识很了解。

学生对中国精神调查报告

学生对中国精神调查报告

学生对中国精神调查报告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拥有着独特的精神。

中国精神是指在中国社会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共同信仰和追求。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我们开展了一次调查并整理了相关数据和观点,下面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面对面访谈和在线调查的方式收集了247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对国家发展的期望和对个人责任的理解等方面。

调查结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8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其中,58%的学生表示,他们熟悉中华传统礼仪和道德伦理;30%的学生表示,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有所了解;12%的学生对中国哲学和宗教有一定的了解。

对国家发展的期望在被问及对国家发展的期望时,超过一半的学生(54%)认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

其他学生关注的方面包括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公平正义等。

有几位学生还表达了对国家外交的关注,希望中国能扮演更积极的国际角色。

对个人责任的理解在个人责任的理解方面,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85%)认为个人的成功与成长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他们认为个人责任不仅包括为自己创造条件和机会,还包括为他人的福祉做出贡献。

另外,一些学生强调了个人责任在环保、志愿服务和社区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

讨论与分析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和传播有一定的基础。

然而,仅有少部分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宗教和艺术有较深入的了解,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在教育改革中加强相关教育的思考。

另外,学生们对国家发展的期望主要集中在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上,这与中国目前的发展重点相吻合。

然而,一些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公平正义等问题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这反映了年轻人对综合社会进步的综合性期望。

在个人责任的理解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个人的成功与成长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新时期高校学生民族精神状况的调查报告

新时期高校学生民族精神状况的调查报告

新时期高校学生民族精神状况的调查报告[摘要]文章对新时期高校学生民族精神状况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比较,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及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民族精神状况,2006年9月,笔者对本校一、二、三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及综合素质状况方面的调查和对策研究。

本次问卷调查分为四个部分,共发放问卷1200份,约占全校学生的10%,有效回收率为91.2%,同时进行了三次学生座谈会和个别访谈。

在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总数的42%,女生占58%。

一年级学生占23%,二年级为42.7%,三年级为34.3%。

就政治面貌而言,党员占人数2.6%,团员占94.1%。

本调查报告主要为第一部分的结论。

二、调研结果分析(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健康向上大学生对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保持繁荣稳定持乐观态度,普遍关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对中央近年来的工作表示满意,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满信心。

调查表明:95.2%大学生对近年来的党和国家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扬。

选择“近几年感受我国变化最深的”比例依次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62.9%),党和国家加大反对腐败的力度(47.3%),综合国力的增强(41.1%),国际地位和影响的提高(38.8%)。

这表明大学生看到了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显示出更加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二)关注国家大事,能较客观地观察、分析、思考时事问题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理解进一步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普遍认同、拥护,“两课”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调查显示,91.5%的同学认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我们的党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对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想表示认同的人占93.9%。

这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弘扬民族精神调研报告

弘扬民族精神调研报告

弘扬民族精神调研报告弘扬民族精神调研报告一、引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的文化特质与精神风貌。

弘扬民族精神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以及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调研报告针对弘扬民族精神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二、调研结果1. 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加强国家文化的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2. 弘扬民族精神的方式途径:调查对象普遍认为,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此外,媒体的宣传、文化活动、社区参与等也被认为是有效的方式。

3. 弘扬民族精神的现状:调查显示,尽管在过去几年中,社会对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视已有所提升,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调查对象认为,过度商业化的文化产品和娱乐节目的泛滥,已经较大程度上侵蚀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问题分析1. 教育体制问题: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教育体制中,功利性和应试教育的倾向较为严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不足。

2. 媒体与市场问题:广告、综艺等商业化娱乐节目过多,传统文化在媒体中的曝光度有待提高。

另外,文化产品市场过分依赖商业成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立场和投入,导致传统文化的质量和价值受到侵蚀。

3. 社区参与问题:部分社区对于传统文化的活动支持和参与度不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重视,使得传统文化活动难以持久地开展。

四、建议1. 教育改革:在教育体制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体验,打造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教育环境。

2. 媒体引导: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报道,提高传统文化在媒体中的曝光度。

同时,扶持传统文化媒体与文化产品的创作和发展,减少商业娱乐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3. 社区参与:加强社区对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和支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增强传统文化在社区中的传承与发展。

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认识情况1·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基本正确,但理解不够透彻,有的理解偏颇对民族精神这一概念,56·4%的大学生认为民族精神是“国之精粹”,43·3%的认为“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对历史人物如岳飞的评价上,大学生的定位不再简单划一。

如认为岳飞“是”、“不是”、“不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和“说不清”的分别占60·3%、21·2%、18·2%和0·3%;66%的大学生认为当自己一个人在国外生活的时候,或是被外国人下看的时候,或自己的祖国被侮辱时,自己的民族自尊心最强。

近年来,曾被定位为民族精神内容之一的“雷锋精神”受到一些人的质疑。

针对这一问题,41·3%的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不可缺少,58·8%的认为应重新定位,诠释内涵,只有0·2%的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没有必要再提民族精神。

前几年,山东菏泽市某复员军人回老家后,经常帮助邻里干活,做好事,却三番五次被家人送往精神病院,针对这一现象,93%的大学生认为“学雷锋本应褒扬却遭扼杀,是社会的悲哀”,3%的认为“学雷锋做好事已不合时宜”,4%的认为“无所谓,学雷锋纯粹是个人的事”。

可见,大学生对“雷锋精神”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一方面对传统提出了质疑,呼吁重新对“雷锋精神”进行界定,另一方面又积极称颂和肯定“雷锋精神”。

2·对民族精神教育的国际环境有所认识,但认识有待深化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当前及未来五年国际局势的判断比较冷静、乐观。

81%的认为“和平为主,局部冲突,基本稳定”,45%的认为“有可能爆发世界大战”,15%的认为“难以预料”;在处理诸多国际问题(诸如美军轰炸我驻外使馆等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沉着冷静,妥善处理”(73%);但在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日本教科书事件的态度上,93%的大学生表示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必须坚决予以反击;如果有敌人侵犯我国,有74·6%的表示会“当兵保卫祖国”。

调研报告弘扬民族精神

调研报告弘扬民族精神

调研报告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指某一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思想、道德、文化和情感等方面的精神特质和特色。

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时代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任务之一,对于维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乃至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精神与国家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精神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的灵魂和基础。

弘扬民族精神能够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念的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自信,提高国民素质和整体文化水平。

二、民族精神与社会和谐弘扬民族精神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民族精神强调互助、合作、团结和睦的价值观念,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减少矛盾和冲突,增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民族精神与个体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民族精神能够培养个体的家国情怀,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个体更加坚定、自信地追求个人的事业目标,为民族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弘扬民族精神可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弘扬民族精神可以通过文化建设、教育培养、传媒宣传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

通过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活动和庆典,如舞蹈、音乐、戏剧等,加强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加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加强传媒宣传,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宣传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以及其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总之,弘扬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也关乎每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弘扬民族精神的工作,做好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工作,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庆典,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增加民众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和理解,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于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调研报告.5篇

关于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调研报告.5篇

关于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调研报告.5篇第一篇:关于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调研报告.关于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论文一、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政治、道德涵盖的内容都会发生质的变化,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爱国主义始终是思想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

那么,何为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呢?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行报国之志。

同时,爱国主义也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发扬爱国主义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岳飞,文天祥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流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

这些爱国主义民主精神的生动写照,无不体现了爱国主义所特有的高度凝聚力和民族自尊感。

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日近代史昭示我们,要改变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从列强侵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举起了团结御侮。

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

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数中华儿女和爱国志士,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前仆后继。

历史艰辛,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颂歌。

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

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

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

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

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深深地扎在中国久远的历史土壤之中,它是中国各民族之间友爱相处的凝聚力量,使整个中华民族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亲密团结的统一整体,对我们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种理性要求,爱国体现着对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的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医学院的学生,你所参与的是我们近现代史纲要的调查问卷,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回答这份问卷。

你的答案不涉及任何隐私,也无所谓对错。

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1、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A、有,民族精神不可弃;B、现在是法治时代,民族精神已无立足之地;C、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格格不入;D、应在扬弃的前提下,弘扬民族精神2、您认为提倡国货运动是一种爱国主义行为吗:A、是,同等条件下更愿意购买国货;B、不是,购买国货与否与爱国精神无关;C、不是,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D、从未考虑过该问题3、某知名篮球队员登上NBA后,因种种原因已拒绝回国参赛,您的看法是:A、愤慨,背信弃义;B、理解,兴许有难言之隐;C、大可不必以是否爱国上纲上线;D、说不清;4、打开电脑,首先想看的内容是:A、国内外社会、娱乐消息;B、国内外政治新闻;C、国内外财经新闻;D、国内外体育新闻5、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看法如何? A、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B、兵祸凶危,和平统一 C、主要是做好美国工作 D、统或独,无所谓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周易》中的名句,你如何看待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A、民族精神之一,应继承和发扬;B、生活越来越美好,没必要学习这种精神;C、既来之,则安之,走一步算一步;D、不太清楚7、“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对此你认同吗?A、有道理;B、不认同;C、没想过8、您如何看待圣诞节,情人节在本土的风兴旺?A、非常好,比本土节日有趣多了;B、应理性接纳外国文化;C、应禁止西方节日,大力提倡本土节日的影响力;D、无所谓9、你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修养课对自身的民族精神有作用吗?A、很大作用;B、没作用;C、有点作用;D、无所谓10、在毕业时选择工作岗位,您更倾向于去哪儿?A、国家急需的岗位;B、具有个人发展前途的岗位;C、喜欢和爱好的岗位;D、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岗位调查报告研究目的及意义:1、了解当前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的认知2、明确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表现3、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调查结果分析:1、对于第一个问题,所有大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说明中国大学生民族精神意识较高。

关于《传承榜样力量,发扬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关于《传承榜样力量,发扬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关于《传承榜样力量,发扬民族精神》调查报告1. 传承榜样力量的重要性传承榜样力量对于民族精神的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

榜样力量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坚定信念,勇敢地抗争,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传承榜样力量可以激发人们的精神,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榜样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精神,建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此外,传承榜样力量还有助于提高民族的素质,激发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民族的自信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发展。

传承榜样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民族精神,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更好地发扬民族精神,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

因此,传承榜样力量对于民族精神的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榜样力量可以激发人们的精神,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提高民族素质,激发民族创新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发展,建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2. 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精神特征,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

民族精神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民族精神的内涵包括: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民族自立、民族自爱、民族团结、民族文化、民族宗教、民族节日、民族习俗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精神特征,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

民族精神的内涵不仅体现在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而且体现在民族的精神特征中,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精神特征,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

民族精神的内涵体现在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体现在民族的精神特征中,体现在民族的价值观念中,体现在民族的道德规范中,体现在民族的宗教信仰中,体现在民族的文化艺术中,体现在民族的社会习俗中,体现在民族的节日庆典中,体现在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体现在民族的精神追求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医学院的学生,你所参与的是我们近现代史纲要的调查问卷,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回答这份问卷。

你的答案不涉及任何隐私,也无所谓对错。

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1、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A、有,民族精神不可弃;B、现在是法治时代,民族精神已无立足之地;
C、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格格不入;
D、应在扬弃的前提下,弘扬民族精神
2、您认为提倡国货运动是一种爱国主义行为吗:A、是,同等条件下更愿意购买国货;B、不是,购买国货与否与爱国精神无关;C、不是,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D、从未考虑过该问题
3、某知名篮球队员登上NBA后,因种种原因已拒绝回国参赛,您的看法是:A、愤慨,背信弃义;B、理解,兴许有难言之隐;C、大可不必以是否爱国上纲上线;D、说不清;
4、打开电脑,首先想看的内容是:A、国内外社会、娱乐消息;B、国内外政治新闻;C、国内外财经新闻;D、国内外体育新闻
5、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看法如何? A、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B、兵祸凶危,和平统一 C、主要是做好美国工作 D、统或独,无所谓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周易》中的名句,你如何看待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A、民族精神之一,应继承和发扬;B、生活越来越美好,没必要学习这种精神;C、既来之,则安之,走一步算一步;D、不太清楚
7、“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对此你认同吗?A、有道理;B、不认同;C、没想过
8、您如何看待圣诞节,情人节在本土的风兴旺?A、非常好,比本土节日有趣多了;B、应理性接纳外国文化;C、应禁止西方节日,大力提倡本土节日的影响力;D、无所谓
9、你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修养课对自身的民族精神有作用吗?A、很大作用;B、没作用;C、有点作用;D、无所谓
10、在毕业时选择工作岗位,您更倾向于去哪儿?A、国家急需的岗位;B、具有个人发展前途的岗位;C、喜欢和爱好的岗位;D、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岗位
调查报告
研究目的及意义:1、了解当前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的认知
2、明确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3、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调查结果分析:1、对于第一个问题,所有大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说明中国大学生民族精神意识较高。

2、当问到对提倡国货的看法时,大部分人都认为爱国精神与提倡国货无关,这说明大学生能正确认识民族精神,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3、对于第三题,多数人都对对此表示愤慨,说明爱国主义在大学生中已深入人心;但也有少数人对此表示理解。

4、第四题的答案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答案所占百分率相当。

这说明国家大事并非大学生的第一关注对象。

5、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应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说明大学生都比较爱好和平,对于两岸前景寄予美好期望。

6、所有大学生都认为应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7、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创新精神积极继承和发扬。

8、对于外国节日,大部分人的态度是理性的,说明大学生能够在爱国的同时能正确对待外国文化。

9、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思修课的作用不是很大,所以应改进思修教育,加强对民族精神的教育。

10、第十题的答案也呈现出多样性,这说明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

结论:
1、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中华民族精神: 本次调研表明当代中国大学生从总体上认同、坚持和继承民族精神,并且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第二,当代大学生有高度的理性精神;第三,当代大学生有求真务实地精神。

本次调研也表明当代大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民族精神教育,他们的文化心理随着中国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航船驶入快车道而不断成熟。

本次调查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曲折多变的过程。

他们在冲突中选择、在矛盾中前进、在彷徨踯躅中、在比较分析中不断修正和调整对外来文化和西方精神的定位、判断,渐进形成了选择性认同外来文明的理性态度。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调研表明,在民族精神的认同和践行上不可避免地打上社会转型的烙印,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是价值观重构过慢。

二是道德观念弱化。

并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本身也存在问题:就教育手段和信息渠道而言,手段单一,集中于传统的封闭式填鸭式的手法,缺乏互动和活泼的沟通,社会大众获取精神教育的途径还停留于书本、电视等陈旧的渠道;就精神内容而言,向公众传播民族精神的内容比较单调,缺少鲜活的事例,让人感觉抽象,不能针对不同群体提出合适的普及方案,易于走向说教,与时代的结合程度不高,讲理也不够透彻。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对策分析: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组织保障,发挥高校的整体育人效用;以民族精神的培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核,发挥“两课”主渠道育人效用;建设弘扬传统美德、
体现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发挥潜移默化的空气育人效用;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效用;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发挥网络的群体自发育人效用;以经典的文学文艺作品为载体,发挥优秀作品的文化育人效用;以爱校荣校教育为具体形式,推进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家国天下的情怀,发挥大学精神育人效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