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内篇》“之”的用法

合集下载

古文中之的用法及例句

古文中之的用法及例句

古文中之的用法及例句一、古文中之的用法及例句古代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其中,使用丰富多样的虚词起到了引领阅读理解和加深情感共鸣的作用。

而在这些虚词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重要字眼就是“之”。

本文将详细介绍“之”的用法,并通过引用一些典型的古文例句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与应用。

二、“之”的基本意义与功能在古文中,“之”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首先,它可以作为代词,指代前面提到过的名词或动词。

例如,《庄子·外篇》中有一句:“谨神气以待命。

”这里,之代指上文提到的“命”,表示等待着履行自己工作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除此之外,“之”还可以作为介词,表示方向或范围。

比如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写道:“水满则溢。

”此外,“之”还有修饰性质成分并具备表达意味引申、赋予抽象意义等功能,在这样一种运用下,其所表达的意义多为间接、隐晦或比喻性。

例如在《诗经》的《蓼莪》一诗中:“采之欲遗谁?”这句中,“欲遗”可以理解为“想留给”,“之”则起到了引申赋予抽象意义的作用,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三、“之”的典型例句与分析1. 《论语·阳货》: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说的,其中的“知之”和“不知”皆是使用了动词前置式,使得文章更加简练、有力。

这里,“之”代指先前提到的事物或情况,在强调相应动作及态度时发挥着关键作用。

2. 《庄子·逍遥游》:“且夫天下者,公器也;境内者,官器也。

”在这段文字中,“者”后面跟着了两个方位名词,“之”以介词形式出现在其中。

通过使用“之”,文章拓展了思考角度并明确所指范围。

3. 《红楼梦·第六十回》:“夜有二更,王熙凤听见这道声,只当是园中打啼虫之类,未放在心上。

”这句话用到了多个“之”,表达了动听的夜声和人物内心的感受。

其中,“未放在心上”的描写通过使用“之”起到了方便连接的作用。

之的用法 文言文8种

之的用法 文言文8种

之的用法文言文8种
在古代汉语中,"之"是一个十分常见的虚词,常被用于表示许多不同
的意义。

根据语境的不同,它可以表示时间、方向、目的、程度等。

下面是"之"在典籍文献中的八种常见用法。

一、代词:表示代替前面一个名词。

如《论语·述而》:民可夫死,
不可夫必之;上可夫赦,不可夫必之。

二、介词:表示方向、时间、状态、比较等。

如《诗经·国风·唐风》:其子之如笼,言笑晏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地之平与不平,同其中而已。

三、动词:表示行为。

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百姓司飨,庖人烹鲜,冠者享之,使以告于天。

四、名词:表示一种事物的类别。

如《左传·昭公十二年》:猗豆将
加竹里,桓魋谏曰:“制繇之家,法禁明白,何宥乃免?”
五、形容词:表示性质、程度、状态等。

如《楚辞·招魂》:之子于归,不如其和;《论语·述而》:君子之德,风風而正。

六、副词:表示程度或修饰。

如《庄子·天下篇》:日出而作,日入
而息,闻道而又闻道,之而又之,芥子之子、而人甚焉。

七、连词:表示转折、对比等关系。

如《左传·穆公六年》:周人将来,犹豫不决,乃以其二妃、及以其牛羊之饵;襄子乃受之,而无礼焉,
是为悖也。

八、叹词:表示感叹。

如《左传·僖公十二年》:君子之爱人也,如慈母之爱子,而生其子者愈多,其爱丝分;其所识也,无徇于己者,是自生之爱也。

此之谓入我也,而吾从之者愈众,其为我大矣!。

“之”字在《庄子》一书中的特殊用法

“之”字在《庄子》一书中的特殊用法

“之”字在《庄子》一书中的特殊用法
沈鸿
【期刊名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卷),期】2007()2
【摘要】“之”字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词汇之一,也是《庄子》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

它词性多样,用法灵活复杂。

弄清“之”字的动词用法和在具体语言
环境中的翻译,对深入理解庄子的思想体系及《庄子》一书的文本内容、语法特点、修辞手法均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对通行的有关《庄子》一书的各种注本中,某些“之”字的用法及翻译提出质疑,以期见教于大方之家。

同时提出用古人观念还原
辨析古人的语言的研究方法。

【总页数】4页(P90-93)
【关键词】《庄子》;之;用法;特殊性
【作者】沈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41
【相关文献】
1.《庄子》“於”字用法研究 [J], 张朋毅;高敏;徐蕾
2.关于楚竹书中"是"字的用法及其它 [J], 吴辛丑
3.《庄子》“於”字用法研究 [J], 张朋毅;高敏;徐蕾;
4.“待”字的训释与《逍遥游》的主旨——兼考《庄子》一书“待”字的用法 [J], 黄海波
5.释卜辞中的范围副词“率”——兼论诗书中“率”字的用法 [J], 詹鄞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庄子·内篇》“之”的用法

浅析《庄子·内篇》“之”的用法

浅析《庄子·内篇》“之”的用法“之”在《庄子·内篇》中频繁出现,所表达的作用与意义变化多端,是我们理解语句的难点之一,对“之”的正确把握有助于正确理解《庄子·内篇》的语言及思想。

本文对《庄子·内篇》中所出现的“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通过举例和比较分析,初步探讨了《庄子·内篇》中“之”的基本面貌。

标签:之《庄子·内篇》用法“之”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出也。

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

一者,地也。

”由此可知,“之”最初主要是作实词——动词用的,但后来产生了较大程度的虚化,出现了用作虚词的情况。

“之”在《庄子·内篇》中共出现了602次,既有作实词的情况,也有作虚词的情况,但从总体来说,“之”在内篇中主要作虚词。

《庄子·内篇》中“之”的用法如下表所示:一、作动词的“之”“之”作为动词在《庄子·内篇》中出现次数比较少,仅仅出现了4次,表示“去、往”义。

例如:(1)奚以之九万里而难为?(《逍遥游》)(2)“奚之?”“将之卫”“匠石之齐”(《人间世》)二、作代词的“之”“之”作为代词在《庄子·内篇》中主要有三种情况:1.作人称代词的“之”出现了176次,在句子结构中主要作宾语,可代指人、事物、处所等,所代指的对象大多出现在上下文中,主要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表示“他(们)、它(们)”。

例如:(3)越人披发文身,无所用之。

(《逍遥游》)(4)“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治国去之,乱国就之”(《逍遥游》)2.作为指示代词的“之”主要用在名词前作定语,表示“这个、那个”或“这些、那些”义,也可用于动词之后作宾语,表示“这……”。

例如:(5)“之二虫又何知?”“之人也”(《逍遥游》)(6)回尝闻之夫子曰……(《人间世》)3.“之”出现在宾语前置这种特殊的古代汉语语法现象中,“之”在这里仍是人称代词,主要有两种情况:a.在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要提前。

《庄子·内篇》反问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庄子·内篇》反问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庄子·内篇》反问句的语义、语用分析根据有疑而问,还是无疑而问,问句分为疑问句和反问句。

如果疑问词是疑问焦点,答问时就疑问焦点回答,则是疑问句;如形式上有疑问词,但实际上并未负载疑问信息,只是一种否定方式,它施行否定的结果使问句的意义与句面表达的意义相反,则为反问句。

疑问句和反问句在形式上有时难以区分。

因此疑问词作为疑问焦点,是否负载疑问信息对于区分疑问句和反问句十分关键。

根据疑问焦点是否负载疑问信息这一标准,笔者考察了《庄子·内篇》中的大量疑问句后得出:疑问句共有183句,其中反问句有84句,占疑问句总量的46%。

由此可见,大量地使用反问语气是《庄子·内篇》疑问句的主要特色,尤其在《齐物论》一文中。

无论是在寓言人物之间的对话还是作者汪洋恣肆的议论中,庄子总是在不停地发问,问完了之后却往往并不给出个是非彼此的答案,所以如何理解这些带有反问语气的发问,是我们能否体会庄子以“言”立“意”的一把钥匙。

反问句是疑问句中一类较特殊的问句。

吕叔湘(1942)认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句里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

”①刘月华等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指出:“反问句是表示强调的一种方式。

……反问句的作用是对于一个明显的道理或事实用反问的语气来加以肯定或否定以达到加强语势的目的。

”②但是近年来已有人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对反问句进行了研究,如常玉钟认为反问句有深层的隐含意义,③郭继懋利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从预设的角度分析了使用反问句的语义和语用条件,提示了反问句的字面意义和隐涵意义之间的关系。

④先秦古汉语语料《庄子》中的反问句,是否具备郭文中提到的那三个条件呢?本文将借此考察一下庄子是如何使用这一句式的,以及这一句式在文中所产生的效果。

郭文指出使用反问句的语义语用条件是⑤:条件1:发生了一个行为X,而且有人认为X对,说话人——专指说反问句的人——认为X不对。

文言中之的用法及含义及意思

文言中之的用法及含义及意思

文言中之的用法及含义及意思一、引言文言中的“之”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在古代汉语中具有丰富的用法和含义,其在句子中通常作为补充说明、加强语气或表示关系等功能。

本文将从各个角度分析“之”的用法、含义以及意思。

二、作为代词1. 代指事物:在句子中,“之”可以代替前文提到的事物或物体。

例如:“斯为茂也,嗜欲深而不犁之田。

”(《左传·昭公元年》)解读:这是孔子对于自己修养不够的一种表述,其中的“之”代指孔子所未能实现的目标。

2. 表示人:在古代汉语中,“之”还可以指人。

例如:“俗士闻人之死,则以为甚矣;圣人闻人之死,则以为虽轻乎其微矣。

”(《论语·述而》)解读:这里,“之”指人,突出了俗士与圣人对待生死问题截然不同的观念。

三、作为连词1. 表示因果关系:“之”可以连接两个复合句并表示因果关系。

例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论语·里仁》)解读:“之”在这里起到了连接作用,将“穷则独善其身”和“达则兼济天下”之间的因果关系表达得更为紧密。

2. 表示时间顺序:古代汉语中,“之”还可以用于表示时间顺序。

例如:“至于八年,乃大告成。

”(《孟子·滕文公下》)解读:这里的“之”表示了事情的先后顺序,指出了在过去八年中完成了某项工作。

四、作为介词1. 表示目的或结果:在句子中,“之”可以表示动作的目的或结果。

例如:“君亲之骨灭而精神锐者也。

”(《管子·封氏篇》)解读:“之”在这里表示了目的,并强调君主为对国家安危负责。

2. 表示被动关系:有时,“之”还可以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例如:“引绳承缰,形外见象者;物壅而不行,愚而复见者。

言无文以彰智,则智人不肖矣。

”(《老子·系世》)解读:这段话中,“之”与“被”的功能相近,强调物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结果。

五、作为助词1. 表示加强语气:在一些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句子中,“之”可以用于加强语气。

例如:“曷为其然也?人衰而后巧。

从《庄子·内篇》辨析庄子相对主义思想

从《庄子·内篇》辨析庄子相对主义思想

从《庄子·内篇》辨析庄子相对主义思想作者:刘楚琪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12期《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学派主要经典著作。

学界对庄子思想与相对主义的关联的问题争论不休,本文支持的观点是庄子思想带有相对主义色彩,但不属于现代哲学意义上的相对主义思想。

本文将在《庄子·内篇》的文本及参考部分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试图加人新的理解来辨析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

无论各家学者如何争辩,都不能回避的事实是,《庄子》中存在大量叙写相对现象或具有相对性意义的句子。

仅《齐物论》一篇就出现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等关于事物相对相依关系的论述。

庄子也举出了“三籁”的故事,猴子“朝二暮四”的笑话,啮缺与王倪关于共同标准的争论等例子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相对主义思想认为事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要看具体的情景。

庄子也赞成无绝对的是非之分,并肯定是非的对应存在,他认为,是非取决于人心。

但不同之处在于,庄子还认为,既然是非只存于人心,那么就没有争辩是非的必要。

具体到每一件事物,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是非评判,但当眼界放宽到天地万物当中去,万物都遵从“道”有序运行,有是的存在就必定有非,也就不需要争辩了,纠结于是非对错没有意义。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圣人不执着于万物的是非本身,而越过是非去看事物的自然之道,以达到与自然平行的“两行”。

超越对是非本身的辩论,而去探求无穷无尽的自然,成为领悟万物之道的“达者”,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庄子文章中表现出的相对主义色彩,实际上是为了引出更深一层次的“道”而存在。

庄子承认人的主观意识作用,发现了人的生活中是非相对,难以用统一、明确的规则体系判断的现象。

人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始终无法让所有观点相融。

甚至不止是在人的世界里,扩展到天地之间,也是同样的法则。

庄子承认万物的客观相对性,也看到了主观意识的局限,但他的思想并不止步于此,他认为应针对这种现实,应该以“道”作为更高的思想追求。

之字翻译文言文

之字翻译文言文

之字,古汉语中一重要虚词,其用法繁多,意义亦丰富。

然今人阅读文言文,常感之字用法难以捉摸,故特撰此文,以阐述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翻译。

一、之字用法1.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 结构助词,用于修饰名词,相当于“的”。

例:余闻之矣。

(《庄子·逍遥游》)翻译:我听说了。

3. 代词,指代前文出现的名词。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庄子·逍遥游》)翻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4. 动词,表示到达。

例:项脊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助者。

(《项脊轩志》)翻译:项脊轩总共遭遇四次火灾,没有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帮助吧。

5. 动词,表示往、到。

例: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论语·子路》)翻译:子路说:“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6. 动词,表示连接、勾连。

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翻译:楚国人一把火,可惜化为焦土。

7. 动词,表示替代。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翻译:我学习的是道理,何必在乎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之后呢?二、之字翻译1.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学而时习之。

翻译:学习并且时常复习。

2. 结构助词,用于修饰名词,相当于“的”。

例:余闻之矣。

翻译:我听说了。

3. 代词,指代前文出现的名词。

例:吾欲之南海。

翻译:我想去南海。

4. 动词,表示到达。

例:项脊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助者。

翻译:项脊轩总共遭遇四次火灾,没有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帮助吧。

5. 动词,表示往、到。

例: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翻译:子路说:“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6. 动词,表示连接、勾连。

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翻译:楚国人一把火,可惜化为焦土。

7. 动词,表示替代。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翻译:我学习的是道理,何必在乎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之后呢?总之,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繁多,翻译时需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处理。

之的用法古文解释词语

之的用法古文解释词语

之的用法古文解释词语一、"之"的用法简介在古代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特殊的字——"之"。

这个字具有多种用法,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本文将对"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进行解释和说明,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常见但有些难以把握的汉字。

二、"之"作为名词时的含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之"在古文中作为名词时所指代的意思。

在《庄子·齐物论》中,就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彼且或自视之,或自听之,则亦或存在或兴焉。

"(引号内部分释义:他们有些人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反思问题,有些人可能只是试着去倾听别人讲述问题,可是无论如何,那种解决问题和救活问题都未必能维系恒定。

)这里,“彼”和“者”都表示“那个”的意思,“之”则表示与前文所提事物相关联,引申指代其他各种展示行动,并不局限于一个特定名词。

三、"之"作为代词时的用法此外,在古代汉语中,“之”还常常作为代词使用。

在《红楼梦》中,宝玉曾经用"之"来形容植物生长的情景:"水纹才细见青时,吐蕊楼台蛸藻深……风波不动Sue阳黯,绿色江南一年春。

这首诗中,"之"用来代替前文所述的自然景色,在文章中起到引导、联系句子的作用。

四、"之"作为介词时的含义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比较常见的用法是“之”作为介词使用。

例如,《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记载:“可以虚以待御之。

”这里,“可以虚以待御之”可以解释为“可以运用欺敌战术来减少自己的伤亡”。

在古文中,“以待御”固定表达着“用等待的姿态去迎接敌人的进攻”,而“虚之”的意思就是在战场上运用其他非直接对抗性手段,将敌人引入圈套并击败他们。

五、“之”的衍生含义除了以上提及的三种基本用法外, "之" 还有一些衍生出来的含义。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古代汉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中之字是汉字中常见且具有特殊含义的一个字形,在古汉语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本文将探讨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和意思,并为您解读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之字在动词前表完成或状态在古汉语中,之字常常出现在动词前,表示一种完成或者状态转变的意思。

例如:“明月之光照亮大地”,其中,“之”表示光芒达到、照射到的状态。

这种使用方式使得动词更具体地描述了一种存在、行为或现象,并且强调了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二、之字作连接词引出结果除了表示完成和状态转变外,之字还可以作为一个连接词,引出结果。

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中,“跬步”指小步子,“千里”则表示长远目标。

“无以至”即没有办法达到某个目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意思是没有积累小的步伐,就无法达到大的目标。

在这个句子中,“之”字作为连接词表示前后述说是一种因果关系。

三、之字用于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之字有时也用作人称代词,通常指代第三人称单数。

例如:“求贤且多才者必能上宾之宴”,其中,“之”代表“他”的意思。

使用“之”作为人称代词,使得句子更加简洁流畅,并且突出了所描述对象的重要性和尊贵性。

四、之字引申出的其他含义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使用方式外,古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用法和意义可以从“之”字中引申而来。

1. 之字表示所属关系:在古文中,“以我之见”,意为“根据我的观点”。

这里,“之”表示所属关系,表示对某事物的所有权或者依附关系。

2. 之字用于连词:在古汉语中,“乃至于”即可表示时间发展顺序, “乃至于我走到家门口”,其中,“至于”相当于汉族文化言语用连词“直至”。

3. 之字表倍数:在一二级学数字符号(满)(〣),之字代表十倍,也可表示数学概念销二十九义。

五、古汉语中之字的文化意义除了以上具体的用法和意思外,古汉语中之字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古文中之的用法及意义解释

古文中之的用法及意义解释

古文中之的用法及意义解释一、引言在古代汉语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特殊的词语"之"。

这个字在古文中非常常见,使用频率极高。

它既可以作为介词,连接动宾关系;也可以用作代词,替代名词或名词短语。

根据其不同的用法和位置,"之"所表达的意义也有很多种。

本文将对古文中"之"的用法及意义进行探讨。

二、"之"作为介词连接动宾关系在古代汉语中,"之"通常出现在动词与宾语之间,在动宾结构里起到连接两者关系的作用。

1. 表示方向、目标:例句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篇》)解释:这句话是孔子教育弟子时说的。

其中,“可夺”是谓语动词,“帅”是宾语,“夺帅”表示控制统帅的权利。

“之”起到了连接谓语动词和宾语“帅”的作用,使得整个句子具有完整的结构。

2. 表示产生、产物:例句2:君子之所以食无求饱也。

(《礼记·大学》)解释: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

其中,“君子”是主语,“食”是谓语动词,“所以食无求饱也”表示对于君子来说,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饥饿的目的,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

"之"在这里起到连接动词和宾语短语“所以食无求饱”的作用。

三、代词用法除了作为介词连接动宾关系外,"之"还可以作代词使用,替代名词或名词短语。

1. 表示代指:例句3: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庄子·逍遥游》)解释:这句话出自庄子的《逍遥游》。

其中,“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意思是从前庄周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

“之”在这句话中充当代词的作用,代替了名词短语“昔者庄周梦为胡蝶”。

2. 表示特指:例句4:夫见说之人,岂有诚而无见乎?(《庄子·解牛》)解释:这句话同样来自庄子的著作《解牛》,意思是能看到称赞他人的人,怎么会没有被别人评价过呢?这里,“之”代替了名词短语“说之人”,起到代词的作用。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与含义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与含义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与含义古代汉语中的"之"字,是一种常用的虚词。

它具有丰富的用法和多样的含义,同时也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古汉语中"之"字的使用方式及其深层含义。

一、作为粘合副词,表示连接和衔接在古汉语中,"之"字经常被用作粘合副词来连接两个名词或者短语。

这种使用方式可以理解为一个替代词,表示前面所说的名词与后面引出的名词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以亦纯姻质之哉!"这里的"之哉"就是指示性质助词,在整体上连接了前面提到的“巧笑倩兮”与“美目盼兮”,强调了二者是一体。

此外,“之”还可以表示动态转化。

例如:“秋风送爽、春雨润物”,其中“送”、“爽”、“雨”、“润”的意思都通过“之”字与后面要表达的实际事物相连接,起到了使它们动态转化的作用。

二、表示归属关系和所有性在古代汉语中,"之"字也常用于表达归属关系或主谓结构中的所有性。

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其中“之”就表示了动作的原因及其归属。

这里的“君子之交”指的是君子之间的交往,而“淡如水”则描述了这种交往应该是平和淡泊的。

另外,在部分成语或诗词中,"之"字还可以用来表达对事物的所属,强调事物与特定人群或背景之间的关系。

比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生”、“知”的范围、界限被强调为个体所固有,“生”与“知”分别指个体生命和思维能力相关问题,并使用了"之"字表示对于个体属性及质量极其巨大还出不尽坚定踏实信心。

三、表示指示概念和程度除了以上两种基本含义外,“之”在古汉语中还有其他复杂且多样化的用法。

当它放在名词前面时,常常具有制约和定义的意味。

比如:《易经》中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是故虚胜实"。

《庄子》“A于B,C。”是否是“B之于A,C。”之倒装

《庄子》“A于B,C。”是否是“B之于A,C。”之倒装

《庄子》“A于B,C。

”是否是“B之于A,C。

”之倒装作者:李瑞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10期摘要:文章针对“父母于子,东西南北,惟命是从”之“父母于子”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

在《庄子·内篇》时代,表示“A对于B,C”语意时通常采用“A之于B,C。

”句式,其中A是施事,而较少使用“A于B,C。

”句式。

而从情理上讲,“父母于子……惟命是从”当是“儿子对于父母惟命是从”,因此把“父母于子”解释为“子之于父母”较为合理,即“父母于子”是倒装结构。

而在大的语法环境下,能否说“A于B”是“B之于A”的倒装则需要更多的证据证明。

而诸如王叔岷把“于”释为“与”是缺乏证据的。

关键词:施事主语;倒装;A于B,C;B之于A,C《庄子·应帝王》:“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这里关于“唯命之从”的主语历来有争议:一说是从宣颖《庄子解》:“倒装句法,言…子于父母‟也。

”此种观点认为“子女对父母唯命是从”,持有此种观点的还有陈鼓应等;而王叔岷在《庄子校诠》中说:“此非倒装句法,…于‟犹…与‟也,下文…阴阳于人‟,…于‟亦犹…与‟也。

”,此种观点似乎认为“唯命之从”的主语是父母,即“父母对于子女唯命是从”。

如果按照前者,那么此句应为倒装句,其依据是什么呢?如按王叔岷的说法不是倒装,是否要释为“与”呢?这就需要对《庄子·内篇》①“于”的具体考察才能揭晓。

此句中,谓语是“唯命从之”,其主语是“父母于子”,其争论在于“父母”与“子”哪个是施事主语,即“名词A于名词B”结构用作主语时,施事和受事分别是什么?而问题的实际可以转换为:“A于B,C。

”(A于B是主语,C是谓语。

)这个句式中的施事和受事问题。

“于”在《庄子·内篇》时代有变体“於”,本论文中暂忽略不计,②从意义角度出发,“于”在此处表“对于”,那么句式“A于B,C。

”中,A是不是施事呢?根据统计分析发现,在《庄子·内篇》时代,“A于B,C。

之 的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之 的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之的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之"是一个在汉语中非常常见的字词,它有着多种不同的用法和含义。

在古代汉语中,"之"常常用作连词和代词,表示从属关系或者指代性质。

而在现代汉语中,"之"除了保留古代的用法外,还出现了新的应用方式,如表示归属关系或者数量关系。

此外,在其他一些语言中,也存在"之"字对应的翻译或类似的字词,但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之"字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进行详细的探讨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常见的汉字的多样用法和文化含义,同时也可以展望"之"字在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新的应用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之"字的多样用法,并探讨其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介绍之字的用法,并说明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中,将分别介绍之字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使用,以及在其他语言中的对应情况。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将总结之字的多样用法,探讨之字的文化意义,并展望之字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之字的不同用法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常用的汉字。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汉字中一个常见的辅助字——之的用法。

通过对之字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比较,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字的多样功能和文化意义。

同时,对之字在其他语言中的对应也有助于我们拓展视野,深入探讨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对之字的用法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们在日常写作和翻译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启示。

最终,本文还将展望之字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并探讨其在语言交流中的潜在可能性。

2.正文2.1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在古代汉语中,之字是一个非常常见并且多功能的字,它可以用作代词、连词、助词等多种语法成分。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及例句解释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及例句解释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及例句解释一、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及例句解释在古代汉语中,字的使用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字“之”具有重要地位,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并给出一些例句来解释其含义。

1. 作为名词性结构修饰成分“之”的一种常见用法是作为名词性结构修饰成分出现。

例如,在《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句话:“渊拂衣而喟然叹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里,“贤哉回之”的意思是指“贤德之人如同孔子”,即把“孔子”视作“贤德之人”的意思。

2. 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在古代汉语中,“之”还可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

例如,《庄子·外物》中有这样一句话:“俗与我异者甚矣;而恶与我同者甚矣。

”其中,“恶与我同者甚矣”的意思是指“与我相同的人却很少”。

3. 作为动词的助词在文言文中,“之”也可以作为动词的助词,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状态。

例如,《汉书·食货志》中有这样一句话:“衣褐而后狐医之。

”这里,“狐医之”的意思是指“服用了狐尾制成的药物”。

4. 引导从句“之”还可用于引导从句,与前面的主句构成并列关系。

例如,在《庄子·人间世》中有这样一句话:“余固知其不可託至大,故託小焉。

”这里,“故託小焉”是一个从句,使用了“之”。

二、例句解释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的名言。

“省吾身之想法”指对自己进行内心深入反省和审视。

2. “非师不可止息……后学者未得所学,这其进方今奏事者之位!”这是南朝宋时期玄览撰写的文章《河南府令李纲表》,其中的“进方今奏事者之位”意指“接替即将离职的官员”。

3. “受其兄弟志,言以笑莫之能传,时而诵思惟之。

”这是唐代韩愈在《早闻道府试制举》中所述的故事。

“思惟之”的含义是“思考并加以体验”。

4. “飞花攒不外三生石,采用之年当取立冬前后。

《庄子 - 内篇 - 养生主》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庄子 - 内篇 - 养生主》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庄子 - 内篇 - 养生主》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庄子 - 内篇 - 养生主周·庄子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以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

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着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

浅析《庄子·逍遥游》

浅析《庄子·逍遥游》

文学史小论文题目:浅析《庄子·逍遥游》学科专业:历史学年级:2010级学号:20100510298学生:李雪婷浅析《庄子·逍遥游》内容摘要:《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属于内篇,是庄子最著名的著作之一。

处于兵荒马乱的战国时代的庄子,用自己独特的文学表现方式写出了《逍遥游》,使人叹为观止。

《逍遥游》不仅是给无路可走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休养所,它的文学价值也是相当重要。

其语句生动自然,运用了大量的寓言,并用丰富的想象构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一篇集文史哲为一体的散文。

其中的描写基本上不讲什么逻辑,显得荒诞,但这正是体现了庄子散文的最大特点“寓真于诞,寓实于玄”。

关键词:《逍遥游》庄子写作特点不足影响以寓言为主,说理透彻的哲理性散文《逍遥游》分段展开,想象丰富,层层递进,使文章的主旨一步步展现出来。

文章开始由“鲲”与“鹏”引入,达到吸人眼球的效果,用极其夸张语言的描写“鲲”、“鹏”之大,笔锋一转,这鸟之所以能飞这么高,是借助于“海运”而,从而引出,万物莫不借助于外物,而这显然不是文章的主旨,只是为了衬托后文真正的逍遥游。

《逍遥游》所展现的境界,是一种不借助于任何外力,摒弃一切,自由自在的遨游。

而这种遨游,也许只能是在精神层面上,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

善用寓言是这篇文章的最大特色。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庄子“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在《逍遥游》中可见一斑。

文中开始关于蜩与学鸠的寓言故事,讽刺了目光短浅的人,浅显易懂。

在下文许由答舜的话中又有鹪鹩、鼹鼠,庖人,尸祝等喻,“或明或暗,随物赋形”,将其思想很好的融入故事之中。

用譬喻的文学手法是《逍遥游》写作的一大特点,也是庄子文章的一大特色。

文中多处用到了这种手法,比如水与舟之喻,水之所以能载舟,是因为水之“厚”,如果水很浅的话,那么就连一只杯子都不会被浮起。

舟要想浮起来,还是要靠水,并不是他自己的本事有多大,鹏之所以能飞那么高,是有大风在下,舟之所以能飘那么远,是有“厚”水在下,就是这个道理。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归纳一、字的用法在文言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其中之字更是与众不同。

在文言文中,字经常用来表示很多事物和概念,并且不同的之字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方式。

本文将归纳总结常见之字的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文言文。

二、之字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属于某个类别或范围之内的事物或人。

例如,“士”、“工”,分别表示有知识修养或具备某种技能的人。

此外,还有“匠”、“民”等词汇也是由“工”的变体构成,表示具备某种职业特点或身份特征的人。

“夫妇”、“君臣”等词语中,“夫”、“君”代表男性,“妇”、“臣”代表女性,表示夫妻、君主与臣子等关系。

可以说,通过使用不同的之字来构建名词,使得表达方式更加精确明了。

三、除了表示类别或身份外,之字还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以增强其描述力。

例如,“忧愁”、“静默”的中都包含有“愁”,意味着深度忧伤和静止无声。

同样,“迅疾”、“渺茫”的中都包含有“疾”,分别表示非常快速和模糊不清的状态。

“恨铁不成钢”中的“铁”,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中不争气的人或事感到失望和焦虑之情。

四、在表示时间、顺序和程度方面,之字也经常发挥作用。

例如,“平时”、“当时”中的“时”,表示特定的时间点。

“先后”、“前后”中的“后”,意为先与后,所以排列次序非常重要。

“上下”、“高下”的中都包含有“下”,代表权威级别或高低差距。

这些之字对于明确时间、事件顺序以及强调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增加了文言文表达的准确性.五、此外,在构建谓语动词短语方面,之字还能够为文句平衡提供帮助。

例如,“兴盛日月光辉万里天空灿烂星辰闪耀”,其中通过使用多个含有“辉”字的动词短语,使得整个句子更具节奏感,增强了修辞效果。

“浮云蔽日遮山朗景如优画眩人可的美景”,通过使用多个含有“云”字的动词短语,连续重复表达了浓厚云雾遮蔽的情景效果。

六、总结起来,字作为文言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丰富的意义和用法。

在表示类别、范围和身份时,常用之字能够清楚地划定界限,并精确地描述事物或人。

之在古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之在古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之在古文中的用法和意义一、"之"在古文中的拼音及含义古代汉字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字,那就是"之"。

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词语出现,也可以作为助词、连词或者后缀出现。

本文将着重探讨"之"在古文中作为助词时的用法和意义。

"之"这个字在古文中的发音一般读做"zhī",表示动作完成后产生的结果或效果。

它常常用来表示某种关系或属性的转化变化,具有引申性质。

"之"所表达的意义广泛而丰富,在不同的上下文中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概念。

二、"之"在名词前起到修饰作用1. 在古代散称量词前使用在古代,人们常用大量具有相同特征或类别的事物进行计数,这时候就会在散称量词前加上“之”。

比如,“五十之人”表示五十个人;“百家争鸣之年”则表示百家学术思想交汇较为积极活跃的年代。

2. 修饰佳节、美景等抽象名词在描述佳节或者美景时,也可以在名词前加上"之"。

比如,“明月之夜”表示月光明亮的夜晚;“花开花落之时”则表示花朵盛开和凋谢的时间点。

3. 表示主体与客体间的转化关系"之"还可以用来表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如,我们常常会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是君子之间交往平淡无奇、没有世俗利益的牵绊。

三、"之"在动词后起到补充说明作用1. 表示结果或效果"之"在某些动词后面使用时,可以表示某种结果或效果。

比如,“欣喜若狂之情”表达了人们因为欣喜而失控的情感;“快乐无比之心”则意味着心情非常愉悦。

2. 强调程度或性质在古文中,有些动词本身并不足以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添加"之"来强调程度或性质。

例如,“敏于事而慎于言之人”即强调了这个人谨慎言行、刻苦工作。

四、"之"在连词或后缀中的使用方式1. 作为连词连接句子在古代文言文中,有时候会使用"之"作为一个并列连词,将两个句子或者短语串联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庄子·内篇》“之”的用法
“之”在《庄子·内篇》中频繁出现,所表达的作用与意义变化多端,是我们理解语句的难点之一,对“之”的正确把握有助于正确理解《庄子·内篇》的语言及思想。

本文对《庄子·内篇》中所出现的“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通过举例和比较分析,初步探讨了《庄子·内篇》中“之”的基本面貌。

标签:之《庄子·内篇》用法
“之”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出也。

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

一者,地也。

”由此可知,“之”最初主要是作实词——动词用的,但后来产生了较大程度的虚化,出现了用作虚词的情况。

“之”在《庄子·内篇》中共出现了602次,既有作实词的情况,也有作虚词的情况,但从总体来说,“之”在内篇中主要作虚词。

《庄子·内篇》中“之”的用法如下表所示:
一、作动词的“之”
“之”作为动词在《庄子·内篇》中出现次数比较少,仅仅出现了4次,表示“去、往”义。

例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难为?(《逍遥游》)
(2)“奚之?”“将之卫”“匠石之齐”(《人间世》)
二、作代词的“之”
“之”作为代词在《庄子·内篇》中主要有三种情况:
1.作人称代词的“之”出现了176次,在句子结构中主要作宾语,可代指人、事物、处所等,所代指的对象大多出现在上下文中,主要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表示“他(们)、它(们)”。

例如:
(3)越人披发文身,无所用之。

(《逍遥游》)
(4)“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治国去之,乱国就之”(《逍遥游》)
2.作为指示代词的“之”主要用在名词前作定语,表示“这个、那个”或“这些、那些”义,也可用于动词之后作宾语,表示“这……”。

例如:
(5)“之二虫又何知?”“之人也”(《逍遥游》)
(6)回尝闻之夫子曰……(《人间世》)
3.“之”出现在宾语前置这种特殊的古代汉语语法现象中,“之”在这里仍是人称代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a.在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要提前。

例如:
(7)唯命之从。

(《大宗师》)
b.“之”作为提宾的标志,用来复指提前的宾语。

例如:
(8)然则夫子何方之依?(《人间世》)
(9)福轻乎羽,莫之知载;货重乎地,莫之知避。

(《人间世》)
三、作为兼词的“之”
作兼词的“之”字,笔者采用了何乐士在《古代汉语虚词通释》里的观点,指某个词具有两种词性。

“之”在《庄子·内篇》中作兼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1.“介词+代词”,相当于“于是”。

例如:
(10)夫梦孙氏尽之矣。

(《大宗师》)
这里的“之”相当于“于是”,义为“在这方面”。

2.“代词+介词”,相当于“之于”。

例如:
(11)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与讴。

(《大宗师》)
这里的“之”相当于“之于”,义为“从……听到这些”。

四、作为助词的“之”
“之”作助词情况比较复杂,根据在句子中的作用可以分为表定中关系的“之”,主谓间的“之”。

由“之”字构成的一些固定结构,表定语后置的“之”和其他情况。

(一)表定中关系的“之”出现的频率是最多的,共出现了273次,在具体语境中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庄子·内篇》中的“之”表定中关系时可以细分为3种情况:
1.定语和中心语间是领属关系。

例如:
(12)“鹏之背”“秋毫之末”(《逍遥游》)
2.定语和中心语间是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

例如:
(1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逍遥游》)
3.定语和中心语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例如:
(14)“其翼若垂天之云”“大木百围之儌穴,近死之心”(《逍遥游》)
(二)主谓间的“之”。

“之”的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是很多的。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使原本的句子变成大的句子中的一个语法单位成分或成为重句中的一个分句。

主谓间的“之”在《庄子·内篇》中共出现了64次,主要有两种情况:
1.主谓间用“之”来构成一个句子成分,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

例如:
(15)“汤之问棘也是已”“以马喻马之非马”“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逍遥游》)
2.主谓间用“之”来构成复句中的一个分句,其中时间分句为多。

例如:
(16)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

(《养生主》)
(17)子之爱亲,命也。

(《人间世》)
(三)由“之”构成的固定结构。

《庄子·内篇》中,由“之”字构成了一些固定结构,这些固定结构中有些甚至沿用至今。

在《庄子·内篇》中,由“之”字构成的固定结构主要有3种:
1.“之所以”结构,通常译为“……的原因”。

例如:
(18)道之所以方,爱之所有成。

(《齐物论》)
(19)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人间世》)
2.“之谓”“之所谓”结构,这个结构常用以表示个人对问题的看法,有着较强烈的主观色彩,表示“所说的、叫作或称作”义。

这两个结构本质上是一样的,时至今日仍被运用。

例如:
(20)“此之谓天府”“此之谓八德”(《齐物论》)
(21)“此古之所谓悬解也”(《德充符》)
3.“谓之”结构,与“之谓”义一致。

例如:
(22)“既已谓之一,且得无言乎?”“谓之朝三”(《齐物论》)
(23)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养生主》)
(四)“之”用在定语后置结构中的情况。

“之”的这种用法,实为定中关系的变形。

这种情况在《庄子·内篇》中出现次数较少,共3次。

例如:
(24)“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五)其他情况:“之”在某些结构中只起到一定的结构作用,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或者只起到音节的作用,这些情况大都无规律可循。

例如:
(25)“古之有也,非吾有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瓜果之属”“方今之时”(《人间世》)
(26)“万事之后,而一遇大圣”“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齐物论》)
五、结语
“之”在古汉语中还有用作语气词和连词的情况,但在《庄子·内篇》中几乎没有出现,故不在此进行讨论。

“之”在古代汉语中应用比较复杂,我们在阅读中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经过深入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用法及意义。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金文集成”研究成果,项目编号[507-31092701]。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3]韩峥嵘.古代汉语虚词手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4]马忠.古代汉语语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5]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党永丽广东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510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