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未来的路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业未来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
1、制造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出口利润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主要从事产品的加工、制造与组装。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土地、环境等成本的上升,我国制造业的利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同我们合作的外商却赚的盆满钵溢。实际上,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就是整条产业链里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部分。但现在这些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不是我国企业所控制的。产业价值链的定位错误成就了发达国家制造强国的地位,而我们只不过扮演了打工者的角色。
2、生产经营成本的提高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中国制造举步维艰。
近几年,国际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土地成本、环保成本逐步上升,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压力。大量的用工需求,导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受人民币升值,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产品出口利润减少,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缺乏高附加值产品的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经济走势放缓的情况下,销售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那些依赖低劳动力成本,技术含量又不高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举步维艰。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每年都有大量中小企业倒闭或停产。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缺乏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出口竞争力比较强的产品,主要
是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以及家电、电器元件、机电产品等,这些产品是低附加值产品,个别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是来料加工或来件组装产品。在合资企业中,外商掌控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我们一边要付出高昂的专利费,一边用低廉的劳动力制造外国品牌的产品,换来的是微薄的利润。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事实上我们不是制造强国,而是替人打工意义上的制造大国。我们引进技术、设备后,不注重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上下工夫,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上资金投入不足,人力资源投入不够,结果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陷入了恶性循环。
4、中小企业融资难,发展动力不足。
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新增就业的75%,GDP的60%,出口的70%,税收的50%。中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出自中小企业。然而,当前制造业中小企业却面临着成本增加,出口需求减少,利润微薄的困难局面。面临当前这种境况,有的中小企业急需资金维持生产,有的需要资金进行产业升级,而资金短缺的问题不解决,就只能选择停产或倒闭,但现实是融资太难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用等级低,监管成本高,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意借贷给中小企业,民间直接借贷利率又太高,中小企业承受不起,融资难的问题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1、构建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提高运营效率与利润。
我国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摸爬滚打,对世界制造业的产业流程、运作模式、市场环境等都已经非常熟悉。在产业链上,除了加工制造环节外,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环节上并不缺乏相关企业,但是它们分属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环节上各自为战,致使中国制造业产业链整合性差,市场应变能力弱,运营效率低,利润微薄。解决上述问题,当务之急是整合产业链条,构建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以提高运营效率与利润。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独自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也可相互并购、联合。总之,要达到节省成本、应变迅速、运转高效的目的。当然,中国制造业构建完整产业价值链的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我们或因自身内功不强,或因国外企业的打压,遭遇重重挫折,但只要我们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不断奋力搏击,在历经磨练后,一个高效运转的中国制造产业链必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2、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调整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布局。
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国际产业转移又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发达国家把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落户中国,只要抓住机遇,调整产业布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发挥我们特有的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的不足,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依靠成本优势在低端市场分得一杯残羹,一旦成本优势缺失,我们还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立足?所以说,加强自主创新,是中国制造业的唯一出路。企业要建立研发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及科技发展趋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究开发市场所需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4、引入精益生产管理等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大量人员的投入,无法最大化利用;材料,成品库存积压,资金滞后;设备故障率高,利用率不高等种种浪费的存在,导致企业的制造成本增加。因此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成为企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企业就像是一部机器,是由千千万万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的,如何把这些零部件运作过程中的浪费降到最低呢?并且由谁来降呢?答案就是——精益生产。制造业引进实施精益生产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艰难的市场生存环境之下,企业若想突破重围必须依赖生产上的变革和技术上的革新。
本文来自CTPM华天谋管理咨询(微信号ctpm366288),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