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合集下载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确认与计量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实质对待原则: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费用,并根据经济实质和财务目的进行确认和计量。

该原则要求根据交易的实质对待交易费用,而不仅仅根据合同上的规定。

2.成本相关原则:金融工具交易费用应与所获取的金融工具相关联,并按相关性进行确认和计量。

这意味着交易费用应与所获取的金融工具的成本一起确认,并计入该金融工具的成本中,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3.一致性原则:对于相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交易费用,应在财务报表中保持一致的确认和计量方式。

这意味着相同类型的费用应采用相同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以便保持财务报表的一致性。

4.公允价值原则:当交易费用与交易的公允价值相关时,交易费用应与交易的公允价值一起确认和计量。

这意味着如果交易费用与交易的公允价值有关,那么这些费用应计入交易的公允价值中,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5.可信度原则:交易费用应根据可靠的证据进行确认和计量。

这意味着交易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应基于可靠的证据,如交易确认单、交易明细等,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时,还需要遵循以下一般原则:1.匹配原则:交易费用应与相关的金融工具交易收入进行匹配。

这意味着交易费用应当与相关的金融工具交易收入同时确认和计量,并且应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匹配,以反映交易费用与交易收入的关系。

2.可分离性原则:如果交易费用可以与相关的金融工具交易明确地分离,并且可以独立地确认和计量,那么应当独立地确认和计量这些费用。

这意味着在可行的情况下,应当将交易费用与相关的金融工具交易分离开来进行确认和计量。

3.合理性原则:交易费用应当是合理的,并且与市场价格相符。

这意味着交易费用应当是合理的,不能高于市场价格,并且应当符合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

总之,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应当基于实质对待、成本相关、一致性、公允价值和可信度等准则,并遵循匹配、可分离性和合理性等一般原则,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1. 引言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是指在金融工具交易过程中,对相关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准则。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金融市场的公平、透明和规范运作,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确认与计量的原则和相关要求。

2.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分类金融工具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2.1 手续费手续费是指在进行金融工具交易时,由经纪人或交易所收取的费用。

手续费通常根据交易金额或数量进行计算,并且会因不同的金融产品而有所不同。

手续费是投资者进行交易所必须支付的成本之一。

2.2 印花税印花税是指在购买某些特定类型的金融产品时,需要向政府支付的税款。

印花税通常以一定比例或固定金额收取,并且在购买时即需支付。

印花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调控市场的作用。

2.3 过夜费过夜费是指持有某些金融产品超过一天所需支付的费用。

这种费用通常适用于杠杆交易或期货交易等金融工具,其目的是鼓励投资者进行短期交易,同时防止恶意操纵市场。

2.4 交易税交易税是指在进行金融工具交易时,根据交易金额收取的税款。

这种税款通常由政府征收,并且在每次交易时支付。

交易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并且对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

3.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确认与计量原则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确认与计量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指在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交易费用时,应保证所有参与者都能在同等条件下享受相同待遇。

不论投资者身份、资金规模或其他因素,都应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费用确认和计量。

3.2 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是指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应具有透明度,投资者应清楚了解所支付的费用以及费用的计算方式。

相关信息应公开披露,以确保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3 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是指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应在交易完成后及时进行,并且在合理时间内向投资者提供清晰明确的费用信息。

费用与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费用与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费用与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在会计准则中,费用与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是财务报表编制的核心要求。

正确的确认与计量费用与收入,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准确反映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费用与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方法,并讨论其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

一、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在会计准则中,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成本匹配原则成本匹配原则要求企业将与收入有关的费用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内确认。

根据该原则,企业应根据费用发生的经济业务和债权债务关系,将费用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并与相应的收入进行配比。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根据经济实质确认费用,而不仅仅是基于法律形式。

在确认费用时,应注重经济实质的核算,避免仅从法律条款出发进行操作。

3.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要求企业的费用确认与计量应当合理,符合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

在费用计量时,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计量方法与标准,以确保费用的准确性。

在日常会计实践中,企业通常使用以下方法来确认与计量费用:1.直接法直接法是指将与特定业务或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以实际发生额计量并确认为费用。

例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2.间接法间接法是指将与多种业务或活动相关的费用,根据某种合理的分配基础进行计量,并确认为费用。

例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在会计准则中,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收入的实现原则收入的实现原则要求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首先,企业已经向客户转移了商品或提供了劳务;其次,企业具有对收入的主要经济利益所有权或支配权。

2.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在发生了经济业务,并对此承担了相应的义务或责任时,才能确认收入。

根据该原则,收入的确认应与费用的发生时间相对应。

在日常会计实践中,企业通常使用以下方法来确认与计量收入:1.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实现的收入。

通常以商品或劳务的交付为依据,以交易金额为计量基础。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1纳税调 整 后 所得 =会 计 利 润 一计 入 损 益 的 不 .
征 税 收 入 或 免 税 收 入 ±按 照 会 计 准 则 计 入 损 益 但
究 开发 费 用加 计 扣 除 而调 减应 税 所 得 , 者 因业 务 或 招 待 费调 增 应 税 所 得 ,都 属 传 统 意 义 的 永 久 性 差 异 , 因 资产 、 而 负债 的 公 允价 值 计 量 而 导 致 调 整 应 税 所 得 ,因 计提 资产 减 值 准备 而应 调 增 应 税 所得 ,
3 .当期 所 得 税 费 用 的 确认 与 确 认 、转 回 递延
所得 税 资 产 、递 延 所 得 税 负债 ( 下 统 称 递 延 税 以
款 ) 直接 关联 。递 延 税 款 确 认 或 转 回 的原 因在 于 无
准 则计 入 损 益 的 成 本 费 用 与 按 税 法 规 定 可 以在 税 前 扣 除 的成 本 费用 的 差 额 ±其 他 需 要 作 为 纳 税 调
额 ,作 为 期 末 递 延 所 得 税 资 产 和 递 延 所 得 税 负债 期 末应 有 余 额 ; 5 根 据 递 延 所 得 税 资产 和 递 延 所 ()
“ 延 所得税 费用” “ 递 与 当期所 得税 费用” 一样 在 得 税 负债 应 有 余 额 与 账 面 现 有 余 额 的 差 额 ,确认 新 准则 下都是 “ 所得 税 费用 ” 目的明 细科 目, 递 延 或 转 回 递 延 所 得税 资 产 和 递 延 所 得 税 负债 。 对 于 科 “ 所得 税 费用” 的核 算 内容是 确 认 、 回莲 延税 款 而影 与 其 相 对 应 的递 延 所 得 税 ,则 向按 其 抵 销 后 的 净 转 响 所得 税 费 用的金 额 , “ 延所 得 税 费用 ” 为一 但 递 作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在财务会计中,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是企业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对于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准确反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探讨其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

一、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收入是指企业从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

在确认收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收入的确认时间:收入应在企业完成业务交易或服务交付后确认。

根据“收入发生制”原则,收入的确认与货款支付、货物转移等因素无关,而与业务完成的时间点有关。

2. 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应满足以下条件方可确认:(1)经济利益已流入或将要流入企业;(2)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3)收入发生的相关权利已转移给了买方。

3. 收入的计量方法:收入的计量方法主要有现金基础计量和权责发生制计量。

现金基础计量是指收入按实际收到的现金金额计量,适用于现金交易;权责发生制计量是指收入按发生时的价值计量,适用于非现金交易。

在财务报告中,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应遵循上述原则和方法,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费用是指企业为取得或保持收入而发生的资源使用或资产减少,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在确认费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费用的确认时间:费用应在与其相关的收入确认同时确认,或者能够可靠计量后确认。

根据“费用发生制”原则,费用的确认与实际支付的时间无关,而与其发生的时间点有关。

2. 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应满足以下条件方可确认:(1)费用的发生已能够可靠计量;(2)费用与企业取得或保持收入的相关业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3. 费用的计量方法:费用的计量方法主要有现金基础计量和权责发生制计量。

现金基础计量是指费用按实际支付的现金金额计量,适用于现金交易;权责发生制计量是指费用按发生时的价值计量,适用于非现金交易。

在财务报告中,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应遵循上述原则和方法,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首先,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原则是在交易发生时确认,并计入成本或当期损益。

在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时,企业需要支付相关的交易费用,比如经纪费、税费等。

这些费用是直接与交易相关的,应当在交易发生时确认。

确认后,企业需要将这些费用计入成本或当期损益。

其次,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计量原则是以实际发生金额为依据进行计量。

交易费用的计量应当基于实际发生的金额,即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支付的金额对交易费用进行计量。

如果交易费用是固定金额,那么计量较为简单,可以直接将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入成本或当期损益。

然而,如果交易费用是按比例计算的,那么计量就需要根据交易金额进行比例计算,并将计算后的金额计入成本或当期损益。

此外,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交易费用的分类:交易费用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与特定交易直接相关的费用,如经纪费、手续费等;而间接费用是与企业的金融工具交易活动整体相关的费用,如风险管理费用、市场信息费用等。

2.资本化与费用化:根据成本的重要性和期望的效益持续时间,企业可以选择将交易费用进行资本化或费用化。

资本化是指将交易费用计入金融工具的成本,并以摊销或减值方式计入损益;费用化是指将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3.合规性与公平性:企业在确认与计量金融工具交易费用时,需要确保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和会计准则。

同时,也需要确保交易费用的计量公平准确,不得有任何虚增或虚减的情况发生。

总之,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是企业财务会计中的重要内容。

企业需要根据交易费用的发生时间、金额和分类等因素,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确认和计量,并遵守相关的法规和会计准则要求,确保交易费用的公平准确。

会计准则费用确认原则

会计准则费用确认原则

会计准则费用确认原则会计准则费用确认原则是会计人员在进行费用的核算时需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

根据该原则,费用的确认应当被采用“匹配原则”,即每一项费用应当与其相关的收入相匹配,而并非以实际或者预付的成本作为确认费用的依据。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会计准则费用确认原则。

一、费用的确认时机在会计准则中,费用的确认时机通常是指费用支出发生的时间,也就是发生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的最早时间点。

同时,会计人员也需要特别注意如何正确选择费用与销售收入相匹配的时机,确保费用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真实性。

二、费用的计量和确认会计人员在进行费用计量时需要遵循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计入的费用应当是“实际发生”的费用,同时,还应当遵循相应的核算原则。

在费用确认方面,会计人员应当在实际发生的消耗或者服务提供后,依据相关业务凭证以及审核程序进行确认。

三、费用与收入匹配会计准则中的费用与收入匹配原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在核算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遵循该原则确保费用与相应的销售收入相匹配。

以企业生产成本为例,企业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将生产成本确认为生产相关的费用,在销售产品时,还需要将该产品的销售收入计入收入账户中。

四、费用的妥善处理在会计准则中,费用的妥善处理是指会计人员应对费用进行适当的分类和核算处理,确保费用的合规和合理性。

会计人员还需要将费用与企业的业务活动以及财务状况相互对应,有助于企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以上就是关于会计准则费用确认原则的一些阐述。

总的来说,会计准则费用确认原则是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会计人员需要依据该原则进行费用计量和确认,并在时机、计量、确认、配比以及分类等方面进行妥善处理,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

会计实务:费用的会计处理

会计实务:费用的会计处理

会计实务:费用的会计处理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支出,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交通费等。

对于企业来说,正确处理费用的会计核算非常重要,可以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以下是费用的会计处理的几个基本原则:1. 费用的确认费用应该在实际发生时确认,并记入财务会计账簿。

例如,当企业购买原材料时,应该确认并计入原材料成本。

费用的确认应该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保费用的确认是符合实际经济活动的。

2. 费用的分配对于一些费用,例如房租费用、水电费用等,可能会涉及到多个会计期间。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根据费用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分配。

例如,如果一笔费用涉及两个月,那么应该按照实际使用情况将费用分配到相应的会计期间。

3. 费用的归集费用的归集是将各个费用项目进行分类并进行总结。

常见的费用分类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

费用的归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各个费用项目的组成和变动情况,并对费用进行控制和分析。

4. 费用的计量费用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计量,并以货币单位来表示。

例如,当企业支付员工工资时,应该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工资费用。

费用的计量应该遵循“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原则,确保金额的准确性和费用与实际活动的关联性。

5. 费用的核对和监控企业应该定期对费用进行核对和监控,确保费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通过费用的核对和监控,可以发现异常情况和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

同时,还可以提供有关费用控制和管理的参考信息。

以上是费用的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正确处理费用的会计核算,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作出相应的经营决策。

小企业会计准则费用核算

小企业会计准则费用核算

小企业会计准则费用核算
费用核算是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费用是指企业生产经
营过程中,为获取收益所发生的、与收益直接相关的付出和减少的资产,
包括成本费用和营业费用两个方面。

费用核算的目的是正确记录和反映小
企业的各项费用支出,并及时提供费用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1.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符合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的前提下,费用应
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进行确认和计量。

小企业在确认费用时,应当合理判断
费用的发生时间和费用相关的权益的是否受到损耗。

对于费用的计量,可
以采用历史成本法、公允价值法或使用价值法等计量基础进行计量,但应
当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

2.费用分类和分配
3.费用的核算方法
4.费用的摊销和注销
5.费用的报告和分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费用核算的实施,可以为小企业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费
用信息,有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

但是,小企业在费用核算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费用的核算方法选择、费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费用的控制和管理等。

因此,小企业在实施费用核算时,应当加强内
部控制,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费用核算制度,以提高费用
核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1)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计量时,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有关收入、费用和毛利的计算公式如下:①当期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收入②当期合同费用=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费用③当期确认的毛利=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在运用上述公式时应该注意:①合同总收入包括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以及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追加收入两部分。

②合同总成本包括从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③企业确定合同完工进度可以选用下列方法:a.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其中,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不包括施工中尚未安装或使用的材料成本等与合同未来活动相关的合同成本,以及在分包工程的工作量完成之前预付给分包单位的款项。

b.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

c.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

【例1】甲公司于2007年7月1日承建乙公司的一栋办公楼,合同总收入500万元,预计合同总成本400万元,工期1年半,预计在2008年末完工。

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核算建造合同收入。

(1)2007年①2007年发生工程施工成本120万元,其中工资2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100万元:借:工程施工——办公楼 120贷:应付职工薪酬 20银行存款 100②2007年末,按照工程进度,应收工程款130万元,实际收到115万元:借:银行存款 115应收账款 15贷:工程结算 130③2007年末,按照完工程度确认收入a.完工进度=累计发生的合同成本/合同预计总成本=120/400=30%b.当期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收入=500×30%—0=150(万元)c.当期合同费用=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费用=400×30%=120(万元)d.当期确认的毛利=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150-120=30(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工程施工——毛利 3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30%) 150(2)2008年①2008年发生工程施工成本280万元,其中工资8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200万元:借:工程施工——办公楼 280贷:应付职工薪酬 80银行存款 200②2008年末,按照工程进度,应收工程款370万元,实际收到380万元:借:银行存款 380贷:工程结算 370应收账款 10(注:应收工程款500万元,实际收到495万元,应收余额5万元)【。

【税会实务】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税会实务】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税会实务】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一、费用确认的原则费用的实质是资产的耗费,但并不是所有的资产耗费都是费用。

因此,就需明确什么样的资产耗费应确认为费用。

由于发生的费用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那么费用的确认就应当与收入确认相联系。

因此,确认费用应遵循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按照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某项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该项支出应予以资本化,不能作为当期的费用;如果某项支出,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确认为费用。

这一原则为费用的确认,给定了一个时间上的总体界限。

正确地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保证了正确地计量资产的价值和正确地计算各期的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及损益。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只是为费用的确认作出时间上的大致区分,而权责发生制原则则规定了具体在什么时点上确认费用。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支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

(三)配比原则。

按照配比原则,为产生当期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应当确认为该期的费用。

配比原则的基本含义在于,当收入已经实现时,某些资产(如物料用品)已被消耗,或已被出售(如商品),以及劳务已经提供(如专设的销售部门人员提供的劳务),已被耗用的这些资产和劳务的成本,应当在确认有关收入的期间予以确认。

如果收入要到未来期间实现,相应的费用应递延分配于未来的实际受益期间。

因此,费用的确认,要根据费用与收入的相关程度,确定哪些资产耗费或负债的增加应从本期收入中扣减。

二、费用确认的标准根据上述费用确认原则,在确认费用时,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标准:(一)按费用与收入的直接联系(或称因果关系)加以确认凡是与本期收入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耗费,就应当确认为该期间的费用。

这种因果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性质上的因果性,即应予以确认的费用与期间收入项目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就是有所得必有所费,不同收入的取得是由于发生了不同的费用;二是时间上的一致性,即应予以确认的费用与某项收入同时或结合起来加以确认,这一过程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过程。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确认原则:根据确认原则,金融工具交易费用应当在实际发
生交易时确认。

确认时应至少确认两个方面的费用:一是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直接相关,如手续费、经纪费等;二是与金融工具交易相关但未直接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的费用,如交易税、印花税等。

2.计量原则:根据计量原则,金融工具交易费用应当以实际发
生的金额计量。

计量时应将相关费用直接计入资产或负债的初始成本,并在后续会计期间内进行摊销或抵减。

对于与金融工具交易相关但未直接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的费用,如交易税、印花税等,应当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的计量原则予以计量。

3.披露原则:根据披露原则,金融工具交易费用应当在财务报
表中进行明确的披露。

披露内容应包括交易费用的种类、金额、计量方法等信息,并应尽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用户能够对交易费用进行全面和适当的理解和分析。

总之,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原则主要涉及确认原则、计量原则和披露原则。

在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交易费用时,应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过程,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的披露,以确保金融工具交易费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根据新准则,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计算税务利润
税务利润是根据税务法规定的准则计算出来的,通常与财务报表上的利润不同。

在计算税务利润时,需要根据税法规定的税前准则来确认收入和费用。

第二步:计算可抵免税收入
可抵免税收入是指税法规定的可以用来抵免所得税的收入,例如一些地区和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可抵免税收入。

第三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在减去可抵免税收入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税务利润-可抵免税收入=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所得税费用的基础。

第四步:确定所得税费用
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和税法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所得税费用。

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将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得到所得税费用。

第五步:确认所得税负债或所得税资产
如果所得税费用大于预缴税款(即已缴税款减去可抵免税收入),则确认所得税负债;如果所得税费用小于预缴税款,则确认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所需要支付的未来所得税,所得税资产是指预付税款或者预缴过多的税款。

第六步:披露相关信息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对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负债或所得税资产进行
披露,包括各类税收政策、税收利润和税收分析等。

需要注意的是,按新准则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可能与按旧准则计算的所
得税费用存在差异。

企业必须根据新准则的要求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清晰
地披露相关信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同时,企业还应及
时调整预期未来税率和税收政策的变化对所得税负债或所得税资产的影响,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074讲_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074讲_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按照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一、当期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其中:1.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会计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

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特别提示】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例15-15】丙公司2×17年9月取得的某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为2 000 000元,2×17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2 400 000元。

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会计期末在确认400 000元(2 400 000-2 000 000)的公允价值变动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 000贷:其他综合收益 400 000分析:账面价值为2 400 000,计税基础为2 000 000,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时:(3)当年度发生研究开发支出5 000 000元,较上年度增长20%。

其中3 000 000元予以资本化;截至2×16年12月31日,该研发资产仍在开发过程中。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引言在财务报表中,所得税是一项重要的费用,而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在新准则下有一些变化。

新准则强调了更准确的所得税计量,以反映企业实际发生的税收负担。

本文将讨论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的变化,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准则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在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需要基于实际发生的税收负担。

企业需要按照该准则的规定,对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计算,并计提相应的所得税费用。

在确认所得税费用时,企业需要考虑涉及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以及可能发生的未实现损益和可抵扣亏损。

1.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根据税法规定,按照税收所得额进行计算的金额。

新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实际发生的税收负担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包括考虑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审慎考虑各种税前收入、费用和损益的确认和计量。

2. 未实现损益的确认在新准则下,未实现损益是指企业在确认利润(或亏损)时,还没有在税法上确认的损益。

企业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对未实现损益进行计量,并考虑其对应的税收影响。

在确认所得税费用时,企业需要同时考虑已实现损益和未实现损益。

3. 可抵扣亏损的利用在新准则下,可抵扣亏损是指企业未来可以用于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净亏损额。

企业在确认所得税费用时,需要考虑可抵扣亏损的利用情况,并进行计量。

新准则要求企业基于实际发生的税收负担来计算可抵扣亏损的金额,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信息。

所得税费用的计量新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实际发生的税收负担来计量所得税费用,以反映企业实际税收负担的情况。

在计量所得税费用时,企业需要考虑税率的变化、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未来预计的可抵扣亏损等因素。

1. 税率的变化新准则要求企业在计量所得税费用时,考虑税率的变化对税收负担的影响。

企业需要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来计算所得税费用,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信息。

在税率变化时,企业需要对之前已确认的所得税费用进行调整,并将调整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款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借款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借款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借款费用的确认确认原则:(资本化或费用化)1.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在建工程等)。

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2.企业只有发生在资本化期间内的有关借款费用,才允许资本化。

(时间要求)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但不包括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

一、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借款费用允许开始资本化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开始占用资金)(1)支付现金:是指用货币资金支付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支出。

(2)转移非现金资产:是指企业将自己的非现金资产直接用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

(将自己的产品用于工程)(3)承担带息债务:是指企业为了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所需用物资等而承担的带息应付款项(如:带息应付票据)。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开始计息)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开始动工)企业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有关借款费用才可开始资本化,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借款费用都不能开始资本化,而计入当期损益。

【例题】2013年4月20日,甲公司以当月1日自银行取得的专门借款支付了建造办公楼的首期工程物资款,5月10日开始施工,5月20日因发现文物需要发掘保护而暂停施工,7月15日复工兴建。

甲公司该笔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为()。

A.2013年4月1日B.2013年4月20日C.2013年5月10日D.2013年7月15日【答案】C【解析】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资产支出已经发生;②借款费用已经发生;③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所以开始资本化时点为2013年5月10日。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处置考试知识点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处置考试知识点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处置考试知识点【知识点】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一、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一)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研究阶段的特点在于:1.计划性。

即研究阶段是建立在有计划的调查基础上;2.探索性。

研究阶段基本上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在这一阶段一般不会形成阶段性成果。

(二)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开发阶段具有如下特征:1.具有针对性;2.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

二、开发阶段有关支出资本化条件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关键考点】记住开发支出的资本化条件。

三、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一)基本原则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时列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否则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管理费用)。

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二)内部开发无形资产成本的构成因素开发该无形资产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按照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可以资本化的利息费用等。

在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可直接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活动之外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形资产发生(三)一般会计分录1.发生研发费时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2.将研究费用、以及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用列入当期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用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无形资产成本借:无形资产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关键考点】首先应记住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及账务处理;另外还要注意,研发支出的借方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是列入“ 开发支出”项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费用确认的原则
费用的实质是资产的耗费,但并不是所有的资产耗费都是费用。

因此,就需明确什么样的资产耗费应确认为费用。

由于发生的费用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那么费用的确认就应当与收入确认相联系。

因此,确认费用应遵循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按照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某项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该项支出应予以资本化,不能作为当期的费用;如果某项支出,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确认为费用。

这一原则为费用的确认,给定了一个时间上的总体界限。

正确地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保证了正确地计量资产的价值和正确地计算各期的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及损益。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只是为费用的确认作出时间上的大致区分,而权责发生制原则则规定了具体在什么时点上确认费用。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支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

(三)配比原则。

按照配比原则,为产生当期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应当确认为该期的费用。

配比原则的基本含义在于,当收入已经实现时,某些资产(如物料用品)已被消耗,或已被出售(如商品),以及劳务已经提供(如专设的销售部门人员提供的劳务),已被耗用的这些资产和劳务的成本,应当在确认有关收入的期间予以确认。

如果收入要到未来期间实现,相应的费用应递延分配于未来的实际受益期间。

因此,费用的确认,要根据费用与收入的相关程度,确定哪些资产耗费或负债的增加应从本期收入中扣减。

二、费用确认的标准
根据上述费用确认原则,在确认费用时,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标准:
(一)按费用与收入的直接联系(或称因果关系)加以确认
凡是与本期收入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耗费,就应当确认为该期间的费用。

这种因果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性质上的因果性,即应予以确认的费用与期间收入项目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就是有所得必有所费,不同收入的取得是由于发生了不同的费用;二是时间上的一致性,即应予以确认的费用与某项收入同时或结合起来加以确认,这一过程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过程。

例如,如果企业销售出去的商品是直接与所产生的营业收入相联系的,那么,该项销售商品的成本就可以随同本期实现的销售收入而作为该期的费用;如果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应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按商品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营业成本,并与本期所确认的营业收入相配比。

(二)直接作为当期费用确认
在企业中,有些支出不能提供明确的未来经济利益,并且,如果对这些支出加以分摊也没有意义,这时,这些费用就应采用这一标准,直接作为当期费用予以确认,例如,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等。

这些费用虽然与跨期收入有联系,但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往往不能肯定地预计其收益所涉及的期间,因而就直接列作当期的费用。

(三)接系统、合理的分摊方式确认
如果费用的经济效益有望在若干个会计期间发生,并且只能大致和间接地确定其与收益的联系,该项费用就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程序,在利润表中确认为一项费用。

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都属于这一情况。

一般地,我们将这类费用称为折旧或摊销。

三、费用的计量
费用是通过所使用或所耗用的商品或劳务的价值来计量的,通常的费用计量标准是实际成本。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其他各项费用,应当以实际
发生数计入成本、费用。

费用是资产的一种转化形式。

有些资产将会使几个会计期间受益,这样,在计量通过系统、合理的分摊而形成的费用时,是以其资产取得成本的实际数进行计量的。

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要按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和规定使用年限来计算。

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也都属于这种情况。

有些费用可以立即确认,这时,可以按其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总之,企业应按实际成本来计量费用,不得以估计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四、正确确认和计量费用,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将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并且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就应当确认为一项费用。

正确地确认和计量费用,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费用与收入的关系
费用指直接或间接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相应的耗费,不是以取得营业收入为目的的各种耗费都不作为费用,如购买各种股票、债券所发生的支出、捐赠支出等。

因此,工业企业的费用往往指构成产品成本的费用和期间费用,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取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入而发生的耗费。

(二)费用与损失的关系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通常情况下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收入,即耗费和收入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但是有些耗费并不一定产生收入,如存货盘亏、投资发生的损失,这些耗费从严格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一种损失,而不能确认为费用。

但在会计实务中,有些损失和费用不好区分,都将其作为费用处理,如坏账损失、属于非常损失之外存货盘亏损失等。

(三)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关系
生产费用是指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一定时期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

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区别在于:生产费用包括构成本期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不构成本期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而产品成本只是生产费用中构成产品成本的部分;生产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归集所发生的费用,而产品成本则着重于按产品品种归集费用,一种完工产品的成本可能包括几个会计期间的生产费用。

(四)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关系
生产费用需要直接或间接地计入产品成本,而期间费用则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在产品、产成品成本的各项费用。

它们都是一种耗费,都必须从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但是它们补偿的时间不同。

期间费用直接从当期收入中补偿,而构成产品成本的费用要待产品销售时才能得到补偿。

(五)本期费用与跨期费用的关系
本期发生的耗费,不一定都能在本期冲减收入。

其中一部分在本期冲减收入,属于本期费用;另一部分要分摊给以后会计期间,冲减以后会计期间的收入,称为跨期费用。

(六)生产成本与主营业务成本的关系
生产成本是生产费用中构成产品成本的部分,在产品尚未出售前表现在存货中,待销售时,表现为主营业务成本,从而使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成本与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相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