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堕落-福柯权利-知识视角下《浮士德博士》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ThetragedyofDr.Faustus)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The tragedy of Dr. Faustus)作者:克里斯托夫·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剧本。
英国马洛作于1588年。
浮士德博士为追求无限的知识以征服自然,毅然叛离上帝,以自己的灵魂换取役使魔鬼二十四年的权利,期满后被魔鬼劫往地狱。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马洛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它是根据新译成英国的德国民间故事书而写成的,叙述浮士德把灵魂卖给魔鬼,魔鬼供他驱使二十四年,到期他的灵魂被魔鬼劫往地狱的故事。
在这部作品里,作者肯定知识是一切力量中最伟大的力量。
有了知识就可以获得财富,就能探出“所有外国君主的秘密”,就能“用一道铜墙把德国围起”,“让学生们能穿上绸锻衣服”,一句话,能征服自然,实现社会理想。
但是要获得知识首先必须和宗教蒙昧主义进行顽强的斗争。
浮士德的悲剧反映了人文主义者最终未能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的历史真实情况。
节选:就是这张脸使千帆齐发把伊利安的巍巍城楼烧成灰的么?甜蜜的海伦,你一吻就使我永生看,她的嘴唇吸走了我的灵魂!来,海伦,还我的灵魂来我住下了,天堂就在你的唇上!凡不是海伦身上的,全是粪土我来做帕里斯吧,为了对你的爱让维登堡代替特洛伊遭受毁灭把你的旗帜插上我的盔顶对,我将刺穿阿基里斯的脚跟然后回身求海伦赏赐一吻啊,你比黄昏更美尽管它披带了一千颗美丽的星你的光辉胜过朱庇特虽然他身上的火焰曾经毁了西密丽你比这天上的君王更可爱纵使他躺在阿丽苏撒的浪荡怀抱只有你,才配做我的情妇!作品介绍:Dr.Faustus is the greatest of Marlove's plays,in which the old German legend is freely reshaped.Faustus is a great scholar who has a stong desire to acquire all kinds of knowledge.He is bored of his present study on the academic curriculum and turn to black magic.By conjuration he calls up Mephistophilis,the Devil's servant.Faustus makes a bond to sell his soul to the Devil in return for twenty-four years of life in which he may have the services of Mephistophilis to give him everything he desires.With the help of the Devil,Faustus brings his magical art into full play,meanwhile Faustus has experienced much internal conflict,symbolized in the appearances of both Good Angel and Bad Angel.In the final scene,there remains only the terrifying soliloquy in which the anguish of the hero's mind is poignantly pressed.克里斯托夫马洛的最伟大的代表作是《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它的故事取材于德国传奇,浮士德是一位伟大的学者,渴求各方领域的知识。
《浮士德》中的人性与权力欲望
浮士德中的人性与权力欲望一、简介《浮士德》是由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著名戏剧,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该剧以主人公浮士德为中心,探讨了人性与权力欲望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就此主题展开讨论。
二、浮士德的人性特点1. 天才与渴求知识的冲动浮士德是一个天才型学者,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不断追逐并超越自己的认知极限。
这种内在驱动力揭示了他对人类智慧和能力的无尽渴望。
2. 自我贬低与自高自大之间的矛盾尽管浮士德有着非凡智慧,但他却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贬低之中。
同时,他也表现出傲慢和自大的一面,以权力欲望为动力进行行动。
3. 内心对真理和道义的思考浮士德常常寻求真理和道义上的答案,他关注着人类命运、宇宙的奥秘和道德规范。
这种对内在自我和外在世界的内心纠结,凸显了他复杂的人性。
三、权力欲望的驱动与后果1. 权力欲望的驱动浮士德对知识与权力的渴求使其不断追求更高的地位和权威。
他希望通过掌握巨大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并最终通向全知全能的境地。
2. 权力欲望带来的腐化与贪婪随着浮士德获取越来越多的权力,他变得贪婪和无止尽地追求满足感。
权力的诱惑令他逐渐背离自己原本真实善良的本性。
3. 对人性本质所带来的认识与改变浮士德通过一系列经历逐渐认识到权力欲望并非彻底满足内心需要以及达到灵魂成长所必需。
他开始反思自己过去行为,并寻觅真正重要之处。
四、结论《浮士德》中揭示了人性与权力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
主人公浮士德的追求和探索,展现了人类对智慧与能力的不屈渴望,同时也警示了权力欲望腐化和阻碍人的成长的可能性。
这部戏剧引发了读者和观众对自身内心驱动力、价值观念以及对权力和道义的思考。
通过浮士德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人性与权力欲望之间微妙而深刻的相互作用关系。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浮⼠德博⼠的悲剧Titoli 来⾃⼥巫之锤 00:00 02:58“ 神学,再见吧 ! 术⼠们的这些⽅术以及这些魔术,才妙不可⾔! ”在克⾥斯托弗·马洛笔下《浮⼠德博⼠的悲剧》⾥,将⾃⼰关在书房⾥沉思的浮⼠德博⼠,评估所学的中世纪精英知识之后,带着失望的情绪与神学告别,决定探寻未知⽽充满争议的巫术领域。
长期以来,浮⼠德博⼠探寻未知世界的形象被认为代表了典型的“⽂艺复兴⼈”:充满⽆限雄⼼壮志,挑战宗教传统和权威,通过各种⽅式实现⾃我完善,对能达到⽐肩上帝的⾃我能⼒深信不疑。
克⾥斯托弗·马洛在理解浮⼠德博⼠这⼀⼈⽂知识分⼦的精英形象时,其最终⽆法得到救赎的结局困扰着该剧的读者,对于这⼀众所周知的难题,本⽂将从⽂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巫术⽂化传统出发,讨论魔法这⼀意象在剧中的多层⾯象征,并解答该剧所关注的⼀个核⼼问题: 作为个体的⼈,其局限究竟何在?剧中的浮⼠德博⼠在试图折中魔法与基督教传统的过程中,是否能够解决剧中所描绘出的各种不可调和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实现⾃我完善? 本⽂通过对剧中浮⼠德博⼠所践⾏的各种巫术⾏为的详细分析,确认了浮⼠德博⼠特定的⿊巫师⾝份,剧中所展现的欧洲巫术⽂化传统背景是理解浮⼠德所⾯临的困境和焦虑状态的恰当切⼊点。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西⽅基督教四分五裂,异端林⽴,1517年之后,新教改⾰派正式与天主教决裂。
“在⽂艺复兴时期,⼏乎每⼀个欧洲⼈,包括受过训练的神学家,都相信巫术的存在。
”巫术以⾃⼰的⽅式 ,对这个时代的宗教忧患提出了解答。
那么,巫术到底是什么? 法国作家 J. -M.萨尔曼在其代表作《⼥巫 — 撒旦的情⼈》⼀书的开篇就说道 :“巫术并⾮来⾃洪荒时代的信仰,也⾮迷信。
它是对世界和推动世界⽆形⼒量的⼀种阐释。
”萨尔曼认为,巫术“从其和善的⼀⾯来说,是⼀种特异能⼒;从其严肃的⼀⾯来说,就是⼀种反宗教⾏为 ” 。
⾄少在中世纪⼀些神学家的眼⾥,巫术是⼀种反宗教的⾏为,巫术的施弄者是巫师,他们致⼒于撒旦崇拜。
《浮士德》:对知识与欲望的无止境探索
浮士德:对知识与欲望的无止境探索
引言
《浮士德》是由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著名戏剧,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该剧以主人公浮士德为中心,通过描述他对知识和欲望的追求,展现了人类渴望超越常规束缚、不断探索的复杂心理。
浮士德与无止境的知识追求
浮士德是一个多才多艺、博览群书的学者。
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不满足于传统教育所能给予的知识。
他将自己视为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者,始终在寻找新的领域和更高深的知识。
这种对知识无限追求的态度使得他不断尝试各种方法来达到自己对智慧和经验的渴望。
知识与欲望之间的冲突
随着浮士德不断追逐知识,他也开始陷入了欲望与道德之间的矛盾。
他由于自己对知识的追求而放弃了传统道德准则,贪图权力、财富和享乐。
这种无止境的欲望导致了他深陷道德的困境,并逐渐失去了自我。
知识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浮士德》探讨了知识与幸福之间微妙的关系。
虽然浮士德通过不断追求知识获得了无数成就,但在修得仙药后仍感到空虚和不满足。
这暗示着只有通过满足内心的真正需求,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而单纯地追求知识和欲望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内心深处的渴望。
总结
《浮士德》是一部思想深刻、引人思考的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对知识与欲望的无止境探索,向读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性、道德以及追求真正幸福的问题。
同时也警示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欲望时要审视自己内心真正所需要的东西,并坚守道德,以求达到真正的幸福。
《浮士德》:追求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冲突
浮士德:追求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导言《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家歌德于19世纪创作的一部伟大戏剧,被广泛认为是刻画人性和对灵魂命运的精彩描绘。
该作品探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冲突,特别是知识和道德之间的不可调和性。
本文将详细讨论《浮士德》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冲突。
知识与道德的张力在《浮士德》中,主角浮士德是一个博学多才、渴望追求无尽知识的学者。
然而,他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类道德准则对于他所追求的知识的限制。
这种冲突使得他陷入了痛苦与纠结之中。
他试图通过与恶魔梅菲斯托费勒达成交易来满足自己对无穷智慧和享乐的渴望。
知识带来的欲望随着浮士德不断获得更多知识,并通过社会地位和权力的提升来满足他的欲望,他逐渐变得贪婪和自满。
他追求知识的动机逐渐转变为力量和控制的欲望,使得他背离了道德准则并沉溺于罪恶之中。
道德责任与后悔浮士德逐渐发现,无论他如何追求知识和力量,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道德责任和良知的声音。
他开始后悔自己过去的决定,并意识到所付出的代价是无法挽回的。
他沉湎于快乐和享受之中时忽视了自己内心深处真正需要的东西,这给他带来了痛苦和绝望。
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平衡《浮士德》通过浮士德与梅菲斯托费勒之间复杂而纠结的关系,呈现了知识与道德之间永恒而难以解决的冲突。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权力的同时也不能丢失我们对道德准则和良知的敬畏。
只有在两者保持平衡与调和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满足与和谐。
结论《浮士德》以其深刻而引人思考的主题,向我们展示了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冲突。
通过追求无穷智慧和欲望带来的痛苦教训,它提醒我们应该在追求知识和权力时保持清醒,并始终尊重道德准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平衡,并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内心的满足。
以上是对《浮士德》中追求知识与道德之间冲突的详细探讨。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理解和思考这个主题的视角。
《浮士德》:追求知识与各种欲望的探索
浮士德:追求知识与各种欲望的探索1. 引言《浮士德》是由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著名戏剧,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以主人公浮士德为中心,探讨了追求知识与各种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文将介绍故事背景、主要角色以及其中所涉及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故事背景《浮士德》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德国,讲述了一个博学多才但内心极度空虚的大学教授浮士德与恶魔梅菲斯特福尔斯达尔达(Mephistopheles)之间的交易。
3. 主要角色•浮士德:他是个卓越而矛盾的人物。
在精神层面上,他渴望超越现有知识界限,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而在感情层面上,他沉溺于享乐、权力和肉欲之中。
•梅菲斯特福尔斯达尔达:恶魔角色,代表着浮士德的欲望和罪恶的一面。
他诱使浮士德与其签订契约,并为其满足各种欲望。
•格蕾琴(Gretchen):一个善良纯洁的女孩,成为了浮士德追求情欲和罪恶欲望的对象。
4. 主题探索4.1 知识与追求浮士德是一个渴望知识的人,他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来满足内心对真理的渴望。
然而,随着知识的深入,他发现人类无法完全掌握宇宙的奥秘,这使得他陷入思考人生意义和继续追求智慧是否有意义的困惑之中。
4.2 欲望与放纵浮士德在追求知识之外,也沉湎于各种欲望中。
梅菲斯特福尔斯达尔达以满足浮士德对权力、享乐和肉欲等欲望为代价,引导他走上道德沦丧和堕落的道路。
这一主题探讨了个体人性中欲望与理智之间的冲突,以及欲望对人类行为和选择的影响。
4.3 罪恶与救赎浮士德在追求知识和欲望满足过程中犯下了许多罪恶行为,尤其是对格蕾琴的伤害。
然而,在最后关头,他意识到自己的罪孽并寻求救赎。
这一主题探讨了人们是否能够犯下错误后寻求道义上的纠正和心灵上的安慰。
5. 象征意义《浮士德》中利用象征手法来强调其中所涉及的主题。
例如,梅菲斯特福尔斯达尔达作为恶魔角色象征着欲望和堕落;格蕾琴则代表着纯洁和无辜,她成为了浮士德内心挣扎的象征。
6. 结论《浮士德》通过描绘主人公浮士德追求知识与各种欲望之间复杂而矛盾的关系,探讨了人性中的困惑、罪恶和救赎。
《浮士德》:对知识与欲望的隐喻
浮士德:对知识与欲望的隐喻引言《浮士德》是由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著名戏剧作品,被认为是欧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该剧以主人公浮士德为中心,探讨了知识与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文将对《浮士德》中关于知识与欲望的隐喻进行细致分析。
知识与欲望的象征意义在《浮士德》中,知识和欲望被用来象征人类内心深处的不同渴望和冲动。
知识的象征意义知识代表着个体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在剧中,浮士德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学者,追求着无尽的知识。
他将知识视为超越个体能力和局限性的力量,并不断努力探索真理和智慧。
欲望的象征意义欲望则代表着个体对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的追求。
感性世界对于浮士德而言是无穷诱惑的,他对权力、财富和性爱等欲望的渴望不断引导着他的行动。
知识与欲望的冲突《浮士德》中,知识与欲望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矛盾的关系。
浮士德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知识并不能满足他内心深处的欲望,并且有时候甚至成为了他追求欲望的障碍。
知识对欲望的限制浮士德通过知识获取了许多超凡能力和智慧,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物质世界无法满足其欲望的失落感。
他渴望通过知识来获得权力和享受,却发现这些并不能带给他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欲望对知识的扭曲欲望也影响了浮士德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追求自己欲望时,浮士德变得不顾道义和伦理规范,误入歧途。
他将易瑞塞伯爵斯特劳斯的草药变成了一只漂亮女人,试图获取性爱的满足。
知识与欲望之间的平衡在《浮士德》中,知识和欲望之间的平衡成为主人公内心冲突的核心。
倾向于知识尽管浮士德在追求欲望时受到困扰,但他仍然坚信知识的力量。
他把自己视为超越凡人的学者,并相信通过继续追求知识能够找到真正的意义和满足。
倾向于欲望然而,浮士德也时常受到欲望的引导。
他对权力、财富和性爱等物质享受无法割舍,并不断尝试通过满足这些欲望来获得快乐。
平衡与挣扎浮士德面临着在知识和欲望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
他渴望获得无边界的智慧,同时也渴求物质世界中种种愉悦。
这种内在冲突使得他陷入了挣扎和痛苦之中。
《浮士德》:求知与权力的诱惑与挣扎
《浮士德》:求知与权力的诱惑与挣扎简介《浮士德》是德国著名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一部戏剧,分为《浮士德第一部》和《浮士德第二部》两卷。
该剧以主人公浮士德的命运为线索,探讨了求知与权力对于个体的诱惑和挣扎。
浮士德的人物形象浮士德是一个充满欲望和追求无尽知识的学者。
他通过契约与魔鬼梅菲斯特费勒达成了交易,换取了无穷的智慧和寿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感到内心的空虚和对世界上所有知识的渴望。
求知的诱惑在《浮士德第一部》中,我们看到了浮士德不断地追寻知识、探寻真理的过程。
他沉迷于各种技能、科学和哲学领域,并试图通过强大的理性来解释世界万物。
这种求知的诱惑使他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并且无法满足。
权力的诱惑与求知相伴随的是权力的诱惑。
浮士德渴望通过知识和权力来改变世界并实现自己的愿望。
他利用魔鬼的能力,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相反,权力使他陷入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中。
挣扎与迷失浮士德在求知与权力中经历了一系列挣扎和迷失。
尽管他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但他始终感到空虚和不满足。
他试图通过纵欲、享乐以及对爱情与美好事物的追求来填补心灵上的空缺,却发现这些都不能让他从内心得到真正的满足。
克服挣扎与获得救赎在《浮士德第二部》中,浮士德最终意识到只有通过善行与奉献自己服务于社会,才能找到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救赎。
他放弃了权力的诱惑,回归到自己人性的本质,并最终在哲学和艺术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
总结《浮士德》通过主人公浮士德的命运,生动地表现出了求知与权力对于个体的诱惑与挣扎。
从浮士德不断追寻知识和探索真理,到被追求权力所困扰,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挣扎、陷入痛苦与迷失,最终通过善行与奉献来克服内心的空虚及获得救赎。
这一故事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思考。
此文档总字数:387字。
为达到3500字要求,请填充以下相关内容进行补充。
疯癫的胜利——《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福柯式解读
一
斑 。此 外 , 了 自身 因素外 , 士德博 士 的疯 癫 亦是 其特 定 生活 除 浮
时期 的产 物 。他 的疯 癫与 文 艺复 兴时期 的 自由和 文明 有 密切 的关 联 。 浮士德 博 士 的 悲剧命 运 表明 , 胜利 既 不属 于上 帝 , 不 属 于撒 也
旦. 而是 属 于疯 癫
悲剧 》 我 们 可以发 现 浮士德博 士 无止境 追 求知识 的 心境 下 隐藏 着 ,
疯 癫 的迹 象 。 艺复兴 是疯 癫 的黄金 时期 。 文 这种疯 癫 的正 当性 恰恰 在 于它是 真 实的 。浮 士德 博 士的 疯癫 正是 由其对 知识 的 无尽 渴 望
激 发 的。 浮士德 疯 癫 的迹 象 亦可从 其行 为 变化 和话 语 演 变 中窥 见
极1 2  ̄, 4年后被 魔 鬼收 走灵 魂 。 剧在 18 该 5 8年一 经上 演 。 吸 引了 就
种 不断 的嘲讽 而转 向 内部 。疯癫 主题 取 代 死亡 主题 并 不标 志 着
同时期 众 多评 论家 的 目光 。本 ・ 生 B n osn 称赞 此 部作 品为 琼 e no) J
时行 乐 、 功 立 业 、 爱 成婚 、 求 至善 、 仰 上 帝 ” ( 家 峦 , 建 恋 追 信 。 胡
集在 作 者 的生平 、 者 的 思想或 文 艺复 兴时 期特 定 的 历史 背景 对 作
从“知识-权力”解析福柯的主体理论【最新哲学类】
从“知识—权力”解析福柯的主体理论第一章福柯对传统主体哲学的批判主体哲学是近现代西方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对人们研究哲学有着强烈的影响。
福柯的哲学思想不同于大多数人,他并不是将人的理性作为自己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而是从边缘性文化开始,对诸多社会现象,例如监狱、疯癫、医学和性的历史进行分析,在西方传统哲学所忽略的思想领域进行哲学批判和反思,论述了自己关于主体的观点和主张。
1.1福柯进行主体解构的原因分析在福柯看来,主体思想严重束缚了人们对哲学的研究,必须对这种主体学说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批判,以消除其不良影响,解放人们的思想。
1.1.1主体哲学对主体的迷信在福柯看来,现代西方哲学陷入了深深的沉睡当中,而且根源就在于对主体的迷信,进而使得现代西方哲学成为了以主体哲学为主的体制结构,而他对主体哲学进行批判就是为了将现代西方哲学从这种沉睡中唤醒。
现代西方主体哲学主要把人当作是主体,并且把它作为哲学的基础或中心,坚持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方法来研究问题。
主体哲学不但把主体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还将它视为是主要的研究领域,“主体——自我既是它(指主体哲学)的起点又是它的终点。
”①从这个角度上讲,近现代诸多哲学家的认识论观点基本上都属于主体哲学研究的范围。
许多哲学家都把人当作是主体,所有的问题都能够从人那里找寻到答案,都是关于人的问题,呈现出人类中-tL,主义的态势。
世界是人的世界,真理是人的真理,不管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都必须通过人去把握,而客体则成为相对意义上的存在。
这样,主体就被授予了最高权威,成为一切问题的起点和终点,甚至可以说,主体哲学对主体已经形成一种迷信。
福柯用人类学沉睡来描述这种迷信,当然这里的人类学有其特殊的含义,是指哲学特有的某种结构,它的性质决定了当前的哲学问题都囊括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就是人类的局限性。
而福柯的人类学专指现代西方哲学的结构,是以主体为基础和中一tL,的,从对主体的反思出发,最终又要回归到对主体的反思。
《浮士德》中的知识与欲望:评估知识对个人生活和道德选择的影响
《浮士德》中的知识与欲望:评估知识对个人生活和道德选择的影响1. 引言1.1 概述在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戏剧作品《浮士德》中,知识与欲望被描绘为主要的主题之一。
这部作品以其对人性、道德和追求无限知识的探索而闻名,引发了深思和争议。
本文旨在评估知识对个人生活和道德选择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相互关系。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2. 知识与欲望在《浮士德》中的描绘”部分,我们将探讨浮士德对知识的追求及其动机,以及欲望在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接下来,在“3. 知识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评估”部分,我们将评估知识带来的力量与智慧,并探讨它对个人成长、自我实现、幸福感和满足感的影响。
紧接着,在“4. 知识对道德选择的影响评估”部分,我们将讨论知识与道德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如何提升道德意识和选择能力,同时探讨它对道德决策和行为所产生的挑战。
最后,在“5. 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讨论的要点,并展望知识与欲望在个人生活和道德选择中的互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浮士德》中知识与欲望对个人生活以及道德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并考察其中的相互关系。
通过评估知识对个人成长、幸福感和道德意识的作用,我们将尝试了解知识与欲望之间是否存在平衡,并思考如何在追求知识之时保持个人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这一研究旨在启迪读者思考并提供对于现实世界中知识追求与欲望冲突问题的洞察与参考。
2. 知识与欲望在《浮士德》中的描绘2.1 浮士德对知识的追求及其动机在《浮士德》中,主人公浮士德对知识的追求可以说是无限的。
他不满足于传统学科的学习,而是向上帝提出了挑战,试图获得更高深的知识。
他渴望探索宇宙的奥秘,并寻求超越凡人的力量和智慧。
浮士德对知识的追求并非出于功利目的,而是源自他内心深处对真理和意义的追寻。
他相信只有通过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够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并实现自己作为人类存在的价值。
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看人性中的软弱和败坏
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看人性中的软弱和败坏作者:刘建国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26期摘要:《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这一经典乃是为了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人的灵魂的救赎或灭亡在于自身的抉择。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映照着人类的某种悲剧。
人性的不可善化不足而恶化有余。
人类若追求世俗的权术和虚荣,必然产生败坏;人类若追求真理灵魂,注重良知,必然产生崇高。
关键词:《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软弱败坏一、引言说起浮士德博士,大家都会提到德国作家歌德的《浮士德》,但知道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却为数不多。
懂得英语诗歌的读者一般都知道《激情的牧人至心爱的姑娘》。
有人说这首诗是英语里最有名的抒情诗,它的作者就是克里斯托弗·马洛。
马洛,英国诗人,剧作家,是英国伊丽莎白时代十大才子之首。
1564年3月6日生于坎特伯雷一鞋匠之家,与莎士比亚同年出生。
1587年在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
马洛革新了中世纪的戏剧,在舞台上创造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巨人性格和“雄伟的诗行”,为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马洛的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取材于一个古老的德国传奇故事。
马洛随自己的意愿重新塑造这一故事以传扬文学的真理。
令人震惊的是,十七世纪的某一天,在英国演出此剧时,“魔鬼”真的出现在舞台上,当时的场景引起了观众的极大恐慌,一些观众甚至发了疯。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故事是这样的:浮士德出身卑微,但通过天赋和勤奋,获得了威登堡大学的博士学位。
作为一位了不起的学者,浮士德对中世纪的神学、哲学、医学与法律感到厌倦,遂求助于巫术。
通过咒语他结识了梅菲斯特即魔鬼的仆役。
通过梅菲斯特,浮士德与魔鬼签约,将灵魂卖给魔鬼,以换取魔鬼在此后的24年中对浮士德私欲的满足。
要想上梁山,必得投名状。
在魔鬼的帮助下,浮士德的名利色都得到了满足。
他见到了教皇、德国皇帝、亚历山大大帝(眼目的情欲),得到了冬天的葡萄,并娶了倾国倾城的希腊王后海伦(肉体的情欲),获取了叫人自高自大的知识(今生的骄傲)。
《浮士德》:知识的渴望与无穷的欲望
浮士德:知识的渴望与无穷的欲望引言《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家歌德创作的一部著名戏剧,讲述了主人公浮士德对知识和力量的渴望以及由此引发的无尽欲望。
这部作品探讨了人类对于真理、权力和个人成就的追求,并引发了对于欲望和心灵困扰的深入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浮士德》中知识渴望与欲望无限的关系。
知识之渴望知识是人类长久以来追求的目标之一,它使我们能够理解世界、认识自我。
在《浮士德》中,主人公浮士德展现出强烈而无止境的渴望获得更多知识的决心。
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学问,而是希望透过各种手段来探索未知领域。
这种渴望推动着他不断地追求博览群书,从神秘学到哲学,从科学到黑暗艺术。
然而,浮士德的知识渴望并非只是单纯的求知欲。
他寻求的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世界和人生意义的深入理解。
他试图从知识中获得力量和智慧,以满足内心深处对于存在意义的疑问。
欲望无穷然而,随着浮士德的知识渴望日益增长,欲望也无止境地膨胀起来。
他开始追求权力、享受世俗上的成功,并为此放弃了原本珍视的道德和良心。
这一过程表明,知识渴望在某种程度上与欲望无穷相互交织。
浮士德在与魔鬼梅菲斯托费勒达成交易后,拥有了超凡能力和世俗成功。
然而,这种力量并未满足他内心深处对真理和自我认同的追求。
相反,它进一步推动了他贪婪和欲望无穷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灵魂逐渐沦陷。
知识与道德冲突《浮士德》中,知识的追求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浮士德在追求知识的同时,被欲望和功利所蒙蔽,逐渐失去了对善恶、正义和伦理的判断力。
他对于权力的渴望让他踏上了道德沼泽,无法自拔。
浮士德的案例提醒我们,知识并非是毫无目标和世俗意义的追求。
在我们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对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敏感,并时刻审视自己的欲望是否超出了合理范围。
只有在此基础上,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继续塑造我们内心和外界。
对人性和幸福的思考《浮士德》以其深入探索人性本质和幸福源泉而闻名。
浮士德通过自我超越、追求真理来寻找内心平静与满足,在这过程中他实践了个体主义和尊重人类尊严等核心价值观。
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到《浮士德》中魔鬼形象的流变
从《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到《浮士德》中魔鬼形象的流变作者:李雨倩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1期内容摘要:《圣经》中的撒旦作为西方文学中的魔鬼原型,在之后的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和演变,其形象内涵日益丰富。
其中,靡非斯特是其演变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分支。
以文艺复兴时期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和启蒙时代歌德《浮士德》中的靡非斯特为代表,既继承了撒旦邪恶、引诱的特点,又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撒旦马洛歌德靡非斯特演变一.魔鬼原型:《圣经》中的撒旦作为古希伯来文明的集大成者——《圣经》对西方文学影响至深,其撒旦形象作为魔鬼原型为之后诸多作品提供了丰富的人物素材。
在旧约中,撒旦化作蛇引诱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使其被逐出伊甸园。
自此,蛇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看作是引诱象征。
此外,他还向上帝控诉约伯、与约书亚作对……俨然成为“恶”的化身。
在新约中,他又获得了路西弗等别称。
除了具备邪恶的特点,撒旦还是一个野心家,他说“我要升到天端,在众星之上抬高我的宝座;我要站在聚会的北极山上;与至上者平起平坐”。
[1]作为上帝的对立面,他兼具邪恶、引诱、贪婪等特点,是代表“恶”的魔鬼原型。
随着西方文学的发展,撒旦的魔鬼原型被不断演绎和丰富起来。
文艺复兴前,以但丁《神曲》中的魔鬼(卢奇菲罗)为代表。
尽管他不放弃反抗,却无胜利可能。
正如中世纪禁欲主义盛行的欧洲要求欲望要服从理性一样,魔鬼只能服从上帝。
16世纪,德国文学创作出不少民间故事书,其中就包括浮士德的故事。
1588年,“大学才子”马洛第一次将浮士德的故事以戏剧的方式创作出来,魔鬼靡非斯特此时作为浮士德的对立角色崭露头角。
约200年后,德国歌德创作出了《浮士德》。
从此,西方文学史上出现了貌合神离的两个靡非斯特。
他们都具备撒旦的邪恶引诱等基本特征,却从无所不能的契约者演变为“作恶造善之一体”,体现了人们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时代下对魔鬼形象的不同诠释。
二.两个魔鬼靡非斯特(一)《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的靡非斯特:无所不能的契约者马洛的剧作讲述的是浮士德博士不满已有的博学,而是寄希望于巫术企图得到无限的知识、权力与财富。
浮士德博士读书笔记5篇
浮士德博士读书笔记5篇第一篇:浮士德博士读书笔记题目:院(系):外国语言文学系专业:英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0年10月30日SummaryFaustus was the tragical hero in the Renaissance time.His tragedy was the tragedy typical of a humanist at that age.His spirrit embodied Renaissance man’s pursuit of new knowledge, worldly power and wealth, and the resistance of medieral spirit as well had been given corresponding interpretations.There were also the matic studies concerning his fall and redem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etypal theory and christian.Key words:tragical hero;Renaissance;Main body1.Introduction of major charactersFaustus is a brilliant sixteenth century scholar from Wittenberg Germany, and well-respected by people.He is dissatisfied with the limits of traditional forms of knowledge—logic, medicine, low, and religion, then he decides to learn to practice magic.His ambition for knowledge, wealth and worldly mignt makes him willing to pay the ultimate price—his soul—to Lucifer in exchange for supernatural powers.Mephastophilis—A devil whom Faustus sommons with his initial magical experiments.Mephastophilis’s motivations are guessing because on the one hand, his oft-expressed goal is to catch Faustus’s soul and carry it off to t he hell;on the other hand, he attempts to persuade Faustus not to make a feal with Lucifer andwarns him about the horrors of hell.2.Plot overviewFaustus renounces henven and God, swears allegiance to hell, and demands that Mephastophilis rise to serve him.Lucifer is the master of Mephastophilis, what’s more, he is owner of the hell and the opposition to God.Faustus is willing to pay his soul for 24 years’ service of Mephastophilis.All of these Faustus did just because he wants to conquer the German by using supernatural powers.In fact, Lucifer and Mephastophilis never forced Faustus to pay his soul, Faustus himself makes the first move.At first, Faustus begins to waver in his conviction to sell his soul.After the fiercely discussion between good angel and devil angel, Fausts finally decides to make the bargain and write the deed in blood.It is meaning that Faustus can never go back on his word.In Faustus’s mind, the hell is a fable, if it exists, it cannot be any worse.This thought makes Faustus cheat himself all the time, as the play progresses, his fear to the hell is decreacing gragually, and he did many practical jokes by magic that suggests he has forgotten initial ambition.The degradation of Faustus’s initially heroic aims continues as the play proceeds, with Faustus coming to resemble a clown more and more.When Faustus goes to call on the emperor Charles V, he came true the emperor’s fulfill that to see Alexander tha Great and his lover.Now there is a question that Faustus cannot create the actual bodies but instead of spirits resembling them.It is obviously that all of Mephastophilis’s power can, in Faustus’s hands, produce only impressive illutions.In other words, nothing of substance emerges from Faustus’s magic, in this sence or anywhere in the play.Faustus’s downward spiral, from tragic greatness to selfindulgent mediocrity, continues in 10-11 scenes.Selling one’s soul for power and glory may be foolish or wicked, but atleast there is grandeur to the idea of it.Marlowe’s Faustus, however, has lost his hold on that doomed grandeur and has become pathetic.The final night of Faustus’s life has come, and he tells the scholarsof the deal he has made with Lucifer, and they are horrified.When the clock strikes eleven, Faustus feels very horrified.As the last one hour passed, the devils enter and carry Faustus away as he screams,“Ugly hell gape not!Come not, Lucifer!/I’ll burn my books—ah, Mephastophilis!”3.ConclusionThe author Christopher Marlowe wrote this book in early 1590s in England.Faustus of Marlo we’s play is an arrogant, self-aggrandizing man, but his ambitions are so grand that we cannot help being impressed, and we even feel sympathetic toward him.He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the Renaissance, with its rejection of the medieval, Godcentered universe, and its embrace of human possibility.Faustus, at least, early on in his acquisition of magic, is the personification of possibility.Notes 1.2.3.4.References 〔1〕第二篇:浮士德读书笔记当城中学班主任读书笔记姓名李娜新(2013年5 月15 日)《浮士德》上大学时便一直想拜读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但奈心情浮躁而未打开书本,去年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本部著作,终于得以平静心情好好感受《浮士德》的魅力了。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赏析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赏析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赏析浮士德博士是文艺复兴期意大利的著名剧作家,他的悲剧《古墓》、《灰姑娘》和《尤里卡》令人印象深刻。
他以其精湛的文学技巧、高超的寓言能力、深刻的人性洞察和慷慨勇敢的性格等方面被赞誉为象征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最高成果。
下面,我们将对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作品进行赏析。
一、多元包容性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作品往往具有多元包容性,他不仅生动描绘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也展示了复杂的社会环境。
例如,《古墓》中,主人公新妇阿隆佐的出身有三重,他是一个波斯人的儿子,一个重视礼仪的地中海人,也是一个征服了整个欧洲的意大利人。
他的性格也是如此复杂,既有争斗精神,又拥有坚韧的意志。
在法国和德国的人物描写中,浮士德也有着独特的视角,他以不同的文化视角塑造了多种政教不分的人物形象,这种多元包容性也是他悲剧成功的原因之一。
二、主角角色塑造浮士德博士在悲剧中极其关注主角的塑造,他将传统的拉丁文思路应用到剧本制作中,提出了新的角色塑造理论:主角的行为表现就是历史的发展,并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形成联系。
例如,《灰姑娘》中,女主角伊芙琳形象是一种抵抗苦难和坚强勇敢的反抗者,由于自身困境,她试图用新的思维来推动社会的变革,改变自己的命运。
浮士德博士用这种方式将角色和叙事联系在一起,而这也是他悲剧成功的要素。
三、道德审视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作品将道德审视和典故结合,他以典故的方式洞察人们的性格问题,并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例如,《尤里卡》中,他反映了尤里卡和利玛窦的感情之间的战斗,不仅暗示了当时的道德观念,也展示了人的感情的伟大,对其他的学科知识也具有深刻的体会。
浮士德的道德思想和复杂深刻的社会刻画,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取得启发的重要素材。
四、文学手法最后,浮士德博士在文学手法方面也是非常出色的,他善于利用媒介手段,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帮助读者更明确地看到作者的思考。
例如,《古墓》中,浮士德博士着重描写朗读,突出了情节发展中的矛盾,同时也让人倍受感动。
世界名著《浮士德》介绍
《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19世纪德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全书共分两部分,讲述了一个关于知识、欲望和救赎的故事。
这部小说不仅展示了歌德深刻的人性洞察力,也反映了19世纪德国社会的复杂现实。
故事的开端,年轻的主人公约翰·浮士德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
他聪明、勤奋,渴望通过知识和智慧来改变世界。
然而,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他渴望追求真理,却又被世俗的欲望所诱惑;他渴望自由,却又被社会的压力所束缚。
在这个过程中,浮士德经历了无数的冒险和挑战。
他曾在海上遭遇风暴,被海盗劫持;他曾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成为英雄;他曾在巴黎的宫廷里追求爱情,却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爱人。
这些经历让浮士德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聪明、狡猾的年轻人。
在这个过程中,歌德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他让我们看到了欲望、信仰、理性和疯狂之间的斗争,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挣扎。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让我们思考人类的道德、信仰和社会,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总的来说,《浮士德》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文学巨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分。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浮士德》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人类面临着生存的困境,他们渴望自由和解放,却又无法摆脱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歌德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这个时期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
首先,歌德展示了当时人类的生存压力。
在小说中,浮士德为了生存,不得不四处流浪,历经磨难。
这种压力让他感到窒息和绝望,最终导致了他的崩溃。
其次,歌德揭示了当时人类的精神困境。
在小说中,浮士德在经历了无数的冒险和挑战之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试图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人类精神的空虚和迷茫。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研究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研究浮士德博士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学者,他的生涯充满了无数的研究和探索。
然而,这位博学之士却陷入了一种深刻的悲剧之中,这使得他的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故事,并从中提取出关键的主题和要素。
浮士德博士是一位勤奋且富有才华的学者。
他对科学、哲学、神学等多个领域均有深入的研究。
然而,他所在的时代却充满了黑暗和蒙昧。
科学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神学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浮士德博士的研究成果虽然卓越,但在一些人看来,却是离经叛道的。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主要来自于他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
他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远远超出了他所在的时代,因此,他常常被人们视为怪人和疯子。
此外,他对知识和科学的追求也给他带来了很多敌人,这些人试图阻挠他的研究,甚至对他进行了迫害。
然而,尽管遭受了种种挫折,浮士德博士却并未放弃他的追求。
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使得他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他的勇气和决心不仅体现在他的研究中,也展现在他与敌人的斗争中。
这种坚定的信念,使得浮士德博士在面对悲剧时,仍然能够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研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知识的探索和发展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
只有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我们才能逐渐摆脱蒙昧和无知。
其次,科学的进步需要敢于挑战旧有的思想和观念。
只有敢于质疑和挑战,才能够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
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勇气。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研究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追求知识和科学不仅需要勇气和决心,也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挑战既定的观念,去克服前方的困难。
作为未来的学者和探索者,我们应该铭记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将其作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指引,不断推动知识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曹雪芹的人生悲剧与《红楼梦》作品悲剧历来为世人所感慨。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译文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译文《浮士德博士》是德国作家歌德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以浮士德博士的命运为线索,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与心灵的困境。
以下是对《浮士德博士》的翻译及解读,希望能够为读者们提供深入了解这一伟大作品的指导。
《浮士德博士》这个题目中“博士”两个字的意义非常重要。
在德国,学位的授予被视为一种荣誉和权力的象征,而浮士德作为一个博士,也带有了一定的地位和特权。
然而,浮士德却感到自己的学识与经验受到了局限,他追求更高层次的知识和力量,于是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梅菲斯特费勒。
浮士德的追求并非是纯粹的自我满足或者探索知识的渴望,而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他渴望超越平凡的生活,追寻更高的境界。
然而,他却陷入了如何平衡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的困惑中。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在于他试图通过知识和力量来填补内心的空虚,然而却发现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
他在不断追求欲望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最终不得不面对自己的错误和内心的痛苦。
这部作品呈现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人物形象,浮士德既具有伟大的智慧,又充满了强烈的欲望和矛盾的情感。
他被自己的欲望和贪婪所困扰,却又无法抵挡来自内心的渴望和求知欲。
这使得他始终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也无法感受到内心真正的满足。
这部作品还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由意志与命运、道德与欲望的思考。
在浮士德的选择中,人们可以看到自由意志的力量,也能够理解命运的不可逆转。
尽管浮士德最终选择了救赎和自我救赎的道路,但他的命运已经注定。
通过这一作品,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类追求意义的困境。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教导我们,追逐欲望和权力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而应该通过正直、自省和追求真理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浮士德博士》是一部不仅引人深思的文学作品,更是对人性的探讨和思考。
通过对浮士德内心的困惑和痛苦的描绘,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类的深刻洞察力,也能够在人生的追求中找到一些启发和帮助。
这部作品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成为世世代代的读者们心中的一盏明灯。
《浮士德》:知识与欲望的沉沦
《浮士德》:知识与欲望的沉沦简介《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在整个作品中,探索了知识与欲望对一个人物命运的影响。
主人公浮士德是一个涉猎广泛的学者,他追求着无尽的知识和经验,而在这追求过程中不断放纵自己的欲望。
本文将深入探讨《浮士德》中知识与欲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主人公命运的影响。
知识与欲望在《浮士德》中,知识和欲望被描绘成两种强大而不可阻挡的力量。
浮士德对知识有着无止境的渴求,他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体系,追求更多更广泛的学问。
同时,他也被内心深处不断蠢动的欲望所驱使,希望能够满足各种物质和感官上的渴望。
然而,在追求知识和满足欲望过程中,浮士德逐渐迷失了自己。
他对于知识的欲望变得无法收敛,不断超越界限。
同样地,他纵容自己的欲望,贪恋权力、金钱和性爱。
知识与欲望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了浮士德最终的沉沦。
知识的引诱在《浮士德》中,知识被描绘成一种强大而具有魅力的存在。
浮士德对于知识的渴求驱使着他不断学习和研究,以求获得更多见解和智慧。
他通过与其他学者交流、读书和实践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并为此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然而,正是这份对知识无尽的追求让浮士德走向了沉沦。
他放弃了道德规范和人类情感,将知识视为一把可以左右世界、满足个人欲望的利器。
因此,在寻找新知时,浮士德无法心安理得地停下脚步,继续追逐无可满足的渴望。
欲望的诱惑欲望是驱使浮士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他对权力、财富和性爱的渴望始终存在于内心深处,不断引诱着他脱离道德和伦理的准则。
浮士德在追求这些欲望的过程中,忽视了其他人的利益,并无视了自己可能面临的后果。
正如作者歌德所描写,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浮士德不断地落入罪恶和堕落之中。
他逐渐失去了良知,在与魔鬼梅菲斯特交换灵魂以实现自己愿望时明智度失去了判断。
知识与欲望的冲突《浮士德》同时提出了知识与欲望之间存在一种内在冲突。
知识代表着精神上的完善和自我成长,而欲望则是对物质享受和个体满足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士德的堕落:福柯权利-知识视角下的《浮士德博士》[摘要] 马洛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大学才子”中最著名的一位。
诗人乔治·皮尔把他尊为“缪斯女神的宠儿”,莎士比亚和本·琼生也称颂他为一流的剧作家。
马洛最有名的作品是《浮士德博士》,其主题围绕着权利和知识展开。
本文集中关注剧本中福柯权利-知识理论下的权利-知识不平衡性、权利-知识的生产过程以及追求权利-知识的结果以揭示浮士德博士的堕落。
[关键词] 克里斯托弗·马洛《浮士德博士》权利-知识堕落浮士德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是英国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大学才子”中最著名的一位。
他是莎士比亚之前最出色的剧作家,享有“英国戏剧之父”的美誉。
马洛之无韵诗较之于莎士比亚虽稍逊其圆融成熟,却是英国戏剧史上坚实的一步,为英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马洛短暂的一生共留下了六部剧本,《浮士德博士》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部。
不同时代的许多评论家从各异的角度分析了这部作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本文作者站在前人的肩上,尝试从福柯权利-知识视角出发分析这部作品。
这个剧本的主人公浮士德博士是一位知识渊博、受人敬重的学者。
由于他无法忍受传统学科的限制, 转而学习魔法。
为了获得无上的权力和无尽的知识,他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
该剧剧情以权利和知识为中心展开,这正好与福柯的权利-知识理论不谋而合。
作者旨在通过分析权利-知识的不平衡性、权利-知识的生产以及权利-知识的效果,以揭示浮士德堕落的原因、过程和后果。
一、权利-知识的不平衡:浮士德堕落的原因福柯于1980年在《权利/知识》一书中提出了“权利-知识”这一概念,他将其定义为:权利关系与信息追求的结合体。
对福柯来讲,哪里有权利-知识的不平衡, 哪里就有知识的产生。
本节因此从权利-知识的不平衡性出发,分析浮士德堕落的原因:魔鬼的权利-知识的引诱是其外部原因;浮士德对权利-知识的渴求则是其内部原因。
福柯的许多作品都阐释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确立事实与“真理”的方法。
他非常关注知识和话语的排他过程,并在《知识考古学》一书中指出:话语决定事实,而不是语言反映隐藏事实。
区分真假就是排他过程重要的一步。
在第二幕第一景中,浮士德与魔鬼签订了协约。
在此之前墨菲斯托似乎表面上给出了一些善意的建议, 然而正是墨菲斯托许诺给浮士德的权利和知识引诱了后者。
福柯在《权利/知识》中探讨了为了把某事物确立为事实, 其他同等有效的陈述被否定的过程。
为了使浮士德签订协约,墨菲斯托使用了各种手段, 他的话语便是谎言和真理结合的奇怪产物。
当浮士德问及地狱所在何处时, 墨菲斯托坦白道:“在这些元素的中心,/ 亦即我等受尽折磨、万劫不复之处。
/地狱无范界, 也不囿于/ 某定点, 我等所在之处即地狱。
”①(p46) 与签订合约相比其他同等有效的陈述如墨菲斯托对地狱本质的揭露由此而被否定。
不难看出马洛对墨菲斯托入木三分的性格刻画成为早期戏剧中魔鬼形象之典范的原因。
福柯的兴趣并不在于“真理“的具体内容,而是那些使其成为真理的规则。
他认为人们接受和传输真理的这一系列规则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是变动的。
对浮士德来说,每门学科都毫无用处, 只有“这些魔法师的魔法/ 和魔法书, 神妙至极。
”(p13)通过他的富有逻辑性的开场白,读者可以对其性格和动机附以小觑。
而他在签约伊始直问墨菲斯托的问题正是他对知识渴求的证明。
浮士德所觉察到的人类的必亡性就是一种主要知识(savoir),而其对权利-知识的渴求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有两层涵义:同时体现了伊丽莎白时代的精神和人类的需要-这是一种知识方法(connaissance)。
当谈到医学时,浮士德憧憬着本属于上帝的生死大权:“会使人永生不死,/ 或起死回生,/ 这种工作才值得敬重。
”(p11)正是浮士德的越界和对知识的好奇导致了他对权利-知识的渴求, 也正是这种不平衡导致了他的堕落。
二、权利-知识的生产:浮士德堕落的过程福柯集中讨论了知识生产过程中权利的必要性,并且认为“权利-知识”更能准确地表达两者之间的依赖关系。
知识为权利的生产提供方法,它们之间互相生产,并处于同一循环过程中:权力产生和维持知识, 同时知识引起和扩大权利的效果。
“权力制造知识(不仅仅是因为知识为权力服务,权力才鼓励知识;也不仅仅是因为知识有用,权力才使用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 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 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
”(《规训与惩罚》,p29)浮士德频繁使用他的魔法,并取闹于人,如教皇,骑士和马商等。
在此过程中他滥用自己来之不易的权利,终于从天才堕落为无赖。
本节追索浮士德堕落的过程,这也正是权利-知识的生产过程:契约的签定是权利-知识的开始;对马商的恶作剧正是知识产生的权利的滥用;戏法变出海伦那一景则是知识产生权利之后权利再产生知识的循环;浮士德不顾上帝及其使者的劝阻则暗示了权利-知识的结束。
福柯强烈反对“客观真理”这一概念, 并持有一种高度怀疑的相对主义倾向。
福柯认为, 在世界之初原本没有真理。
如果人们要追溯本元的纯净性和唯一性,他们将只会发现一些伪装成真理的碎片。
这些假设的“真理”夹杂着欲望和冲突。
浮士德从开场白到签订合约所经历的事都没有重大意义,甚至他因合约得到的魔法也既不真实又不长久,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象,正如他后来在第四幕第一景中向德国皇帝坦白道:“启禀皇上,这两位逝者早已成了尘土,微臣无法将它们的真正实体呈现在皇上眼前。
”(p83) 因此在浮士德堕落之初,原本没有真理,有的只是墨菲斯托实施到浮士德身上的一种权利-知识的集合体。
合约的签订可视作浮士德堕落的开始, 但也经历了多重限制,如上帝和善天使的劝告等。
因此, 获知的主体和真理本身都是权利-知识关系的产物。
当福柯说“知识产生权利,”他并不是把知识置于权利所产生的效果的外部;相反,知识形成权利的内部结构,若缺之,权利效果的生产则成无本之木。
在签约之后, 浮士德便忙于将其知识转换成权利。
他的堕落超越了人们的想象-他甚至乐于玩弄马商, 在马商被其欺诈而逃跑后, 他说道:“什么?人走了? 再会啦, 嘻!浮士德的腿又长出来啦, 我想这名马商花了力气换来一捆干草。
嗯!这种把戏让他多花四十块钱。
”(p89) 尽管他并不拥有和占有权利-知识, 但是通过他这个载体, 知识产生了权利。
在这些低俗喜剧场景中,权利效果和知识不可分割; 知识产生的权利效果更快速、更直接如浮士德将草变马和重接其腿。
马商乐意购买浮士德的马,结果却因涉水而变成了草;而浮士德也正想从魔鬼处得到魔法知识,并自欺欺人地认为值得交易。
这两者之间交相辉映,起到了戏仿的作用,预示着浮士德的权利-知识的短暂性和历史性。
根据福柯的理论,权利产生欲望和利益,同时也产生知识和真理。
如果权利总是压迫,总是否定,就不会有人去遵循它;而使得权利被接受和遵循的原因就在于它能改变和产生事物,它带来快乐、形成知识、产生话语。
权利应该被视作一张覆盖全社会的多产的网络。
权利确立真理和事实,同时也形成主体、实施规训。
浮士德戏法变出的海伦在整个场景中一言未发, 而浮士德却因海伦的绝世美貌吟咏出本剧最美的诗行:“就是这张脸庞启动了千艘船舰/ 去焚毁高耸入云的特洛伊城楼/ 甜美的海伦, 给我一吻成永恒/ 她的香唇勾走了我的灵魂。
瞧!灵魂出窍就在那!/ 来!海伦!来!再将灵魂还给我。
/ 我要常驻此地/ 只因天堂就在两片香唇间,/ 凡不属于海伦的皆属渣滓。
”(p98-9) 他对海伦的诗行来自于他生命即将结束之前的一段话,正是在此之后他才领会到合约的可怕性。
这段话显示他重新获得了原来的雄辨之才和他对古希腊文学与思想的魅力之沉溺。
福柯着重强调了产生不同类别知识的权利机制,这些从人们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加强了权利的实施。
福柯声称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权利运作已成事实,为了使某事物确立为事实, 就必须将其主体化, 并经过权威部门的彻底许可。
他认为真实的陈述会在整个社会中循环, 这种陈述支持那些“常识性知识”;而那些被归为虚假的陈述就不会被再生产。
浮士德的签约和实施魔法权利有悖于上帝的旨意,因此这种权利-知识被上帝归为虚假, 并不允许其再生产。
浮士德无视上帝使者的劝阻意味着他的权利-知识结束。
三、权利-知识的效果:浮士德堕落的后果知识和权利结合,不仅仅体现真理的权威性,而且有权使它自身成为现实。
所有知识一旦被应用于现实世界就会产生其效果,“变为真理。
”福柯将权利-知识描述为一种能决定知识内容的抽象力量。
他认为获知主题、被知客体和知识的特征必须被视作权利-知识基本涵义的效果。
这三个因素反映了堕落为半个无赖的浮士德最后感悟到了其临近的死亡和权利-知识的无限性。
福柯的“主体”概念是指一般意义上能选择其行为过程的实体,是一种自我知识与自身身份的连接。
当人们获得新知就有必要用概念来规范它,因此人们很难处理这种情况:获得新知而不泯灭个性、囿于类型。
虽然浮士德拒绝封建礼教、反对遵守基督教教义,他同样也不坚守文艺复兴的思想模式、缺乏悲剧英雄的崇高。
因此他既不是文艺复兴时代的真英雄,也不是“反英雄”。
福柯认为, 如果人们发现了关于自己的真理,那他就会在权利关系中构建一个主体。
尽管浮士德冗长的结束独白表明他是一个正在逐渐了解自己的权利-知识的主体, 对其权利关系所牵涉到的人来讲,他是半个无赖。
根据福柯的理论, 那些“不对胃口”的信息的生产本身就是一种批判。
意味深长的是权利-知识的生产并没有剔除这种看似具有批判性的知识。
这种权利和知识的交叉使人们将客体看得更加清楚。
浮士德在堕落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客体:即将临近的死亡。
从最开始,浮士德选择了欲望和魔法就预示着他的永死完全该归因于自己。
通过一系列权利的实施,他终于了解了自己的真理,他自问;“浮士德,你不过是个注定要永死的人吗?”(p87)福柯认为,每个社会都有其自身的真理体系,这种来自权威人士的陈述作为一个整体被社会所接受, 并且通过实践把它从虚假的陈述中区别开来。
浮士德没有认清权利-知识的无限性之特征,他觉得在其追求权利-知识的过程中没有限制、没有传统、没有权威。
跟他的理解真好相反的是:人类具有有限性,知识才具有无限性。
作为浮士德所处时代的至上权威-上帝早已给人类立定了界限,因此浮士德对知识的挑战在本剧末宣告失败。
四、总结基于以上详细的文本分析,本文得出结论:浮士德堕落是不可避免的;浮士德的堕落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证明了权利-知识的不平衡性,阐明了权利-知识的生产过程和效果,揭示了追求知识必须奉行知识的无限性。
参考文献:(以下引文只在括号中注出页码。
)[1] 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alan sheridan, tra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77.[2] foucault, michel.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gordon colin, e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0.[3]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smith,a. m. sheridan. trans. london: routledge, 1972.[4] 何其莘,《英国戏剧史》[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9[5] 克里斯托弗·马罗(著),《浮士德博士》[m]. (张静二编译)台湾: 聊经出版社, 2001注释:①克里斯托弗·马罗(著),《浮士德博士》[m]. (张静二编译)台湾: 聊经出版社, 2001作者简介:王彩娟,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