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案第6章教案excel

合集下载

《Excel的基本使用》教案

《Excel的基本使用》教案

《Excel的基本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概念和界面布局。

2. 让学生学会在Excel中输入和编辑数据。

3. 让学生了解Excel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排序和筛选等。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基本概念和界面布局什么是ExcelExcel的界面布局2. 在Excel中输入和编辑数据输入数据的方法编辑数据的方法填充数据的方法3. 单元格格式设置字体设置颜色设置边框设置单元格大小设置4. 数据排序和筛选排序的原理和方法筛选的原理和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Excel的基本概念和界面布局,输入和编辑数据的方法,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排序和筛选。

2. 教学难点:单元格格式设置的细节操作,数据排序和筛选的高级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电脑软件操作、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Excel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2. 讲解Excel的界面布局,让学生熟悉各个标签页和工具栏。

3. 演示如何在Excel中输入和编辑数据,讲解相关方法。

4. 讲解单元格格式设置的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5. 讲解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6. 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操作练习。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方法。

8.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平时表现。

2. 评价内容:Excel基本概念掌握、数据输入与编辑能力、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排序和筛选技能。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软件:Microsoft Excel。

2. 教学素材:Excel教案、PPT课件、练习题、视频教程。

3. 硬件设施:电脑、投影仪、白板、教学用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

2. 教学环节:导入(5分钟)、讲解(40分钟)、示范操作(20分钟)、实践练习(10分钟)、总结(5分钟)。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 第06章 Excel基础应用——制作水电费明细表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  第06章  Excel基础应用——制作水电费明细表
9
4 输入数据
快速填充数据
• 有序序列的输入:开始→编辑→填充→系列 • 利用填充柄进行填充有序序列或相同数值




10
5 单元格的编辑
选定
操作
选定不连续的多个单元格或区域 选定整行或整列 选定多行或多列 选定整个工作表
方法
按住Ctrl键+依次选定每个单元格区域 鼠标单击行号或列标 鼠标指向行号或列标,拖曳 单击左上角行列交叉空白处
3
任务分解
建立一个Excel文件,并输入水电抄 表数据;
计算每户的用水量、水费;用电量、 电费;统计水电的总值、各项汇总和;
单元格格式化和工作表美化; 打印工作标题栏
文件选项卡
功能区
单元格 地址
行号
当前单 元格
列标
编辑栏 工作区
工作表标签 5
2 Excel中的基本概念
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
① 输入数值型数据
• 直接输入,默认靠右对齐 • 分数的输入 :在分数前输入0和空格如 0 2/3 ;
② 输入文本型数据
• 纯文本数据:直接输入(默认文本为左对齐 ) • 数字型文本数据:先输入西文单引号“’”,再
输入数字;
③ 输入时间和日期
• 输入当前日期:按“Ctrl+;”快捷键 • 输入当前时间:按“Ctrl+Shift+:”快捷键;
20
8 打印工作表
打印预览
21
9 知识拓展
数据输入的实用技巧 创建自定义序列
22
任务总结
本 章 通 过 制 作 电 子 表 格 “ 水 电 费 .xlsx” , 讲 述 了 Excel 2010中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常见操作,以及利 用公式实现简单计算等内容,要求学生了解Excel 2010的常 用功能,理解Excel的作用,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方法、 单元格的编辑操作、使用简单公式进行计算、单元格的文字、 边框、底纹、样式等的格式化,以及工作表打印设置,具备 基本的制作电子表格的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案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及公式的使用

计算机基础教案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及公式的使用

计算机基础教案-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及公式的使用第一章:Excel工作表的基本概念1.1 认识Excel工作表介绍Excel工作表的界面组成,如单元格、行、列、工作表标签等。

解释工作表的作用,如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

1.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关闭工作表的方法。

选择、移动、复制、删除单元格的方法。

调整行高、列宽的方法。

第二章: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2.1 单元格的格式化设置单元格的字体、颜色、大小等属性。

设置单元格的边框样式、颜色等属性。

设置单元格的背景图案、颜色等属性。

2.2 行和列的格式化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方法。

隐藏和显示行和列的方法。

设置行和列的背景颜色、图案等属性。

第三章:Excel公式的使用3.1 公式的基本概念解释公式的概念,如公式的作用、公式的组成等。

介绍公式中的运算符,如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等。

3.2 常见函数的使用介绍SUM、AVERAGE、COUNT等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解释函数的参数设置,如输入参数的顺序、参数的类型等。

第四章:单元格引用和公式的高级应用4.1 单元格引用介绍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的概念和应用。

解释三维引用的概念和应用。

4.2 公式的高级应用介绍数组公式的概念和应用。

解释公式的错误处理,如DIV/0!、REF!等错误。

第五章:条件格式和数据验证5.1 条件格式的使用介绍条件格式的概念和作用。

设置条件格式的规则和方法。

5.2 数据验证的使用介绍数据验证的概念和作用。

设置数据验证的规则和方法。

第六章:数据排序和筛选6.1 数据排序介绍数据排序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手动排序和自动排序的方法。

解释排序的依据和排序顺序。

6.2 数据筛选介绍数据筛选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筛选条件设置和筛选方法。

解释筛选的类型,如自动筛选、自定义筛选等。

第七章:图表的使用7.1 图表的基本概念介绍图表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图表的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7.2 创建和编辑图表讲解创建图表的方法和步骤。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6章Excel2002的功能与使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6章Excel2002的功能与使用

第6章 Excel 2002 的功能与使用
4. 图表生成 在Excel中,拥有包括柱形图、饼图、条形图、面积图、 折线图、气泡图以及三维图表等在内的14大类100多种基本 图表,而且具有“图表向导”,可帮助用户创建所需要的图 表。在“图表向导”中,可预览用户选择的效果;而且还能 返回,重新选择。另外,用户还可以使用新的数据地图,将 数据表中与地理有关的数据以地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使数据 与地图上的国家或省、市联系在一起。只要看一眼地图,就 可以找到各种数据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这些以图表方式 表现的数据直观、醒目。
第6章 Excel 2002 的功能与使用
6.1.2 Excel 2002的启动
在Windows 98/2000/NT/XP中,用户可用多种方法启动Excel
2002。
(1) 通过“开始”菜单启动。执行“开始/程序”命令,在相
应的子菜单中单击“
”选项。
(2) 通过桌面快捷图标启动。双击桌面上的“Microsoft Excel”
第6章 Excel 2002 的功能与使用
4. 输入日期和时间 在单元格中输入日期或时间时,单元格自动从“通用”格 式转换为“日期”或“时间”格式。输入日期和时间数据时, 可按照以下规则进行: (1) 若使用12小时制,需输入am或pm,比如5:30:20 pm,也 可输入a或p。但在时间与字母之间必须有一个空格。若未输入 am或pm,则按24小时制处理。若在同一单元格中输入日期和时 间,二者之间用空格分隔,比如05/02/12 17:00。输入字母时, 忽略大小写。 (2) 输入日期时,有多种格式,可以用“/”或“-”连接,也 可以使用年、月、日。比如07/10/23、07-10-23、23-APR-05、 2007年10月23日等。

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第6章资料课件

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第6章资料课件

6.6 打印工作表
• 当制作好工作表后,通常要做的下一步工 作就是把它打印出来。利用Excel 2007提供 的设置页面、设置打印区域、打印预览等 打印功能,可以对制作好的工作表进行打 印设置,美化打印的效果。本节将介绍打 印工作表的相关操作。
• 打印预览 • 打印输出
6.6.1 打印预览
• Excel 2007提供打印预览功能,用户可以通 过该功能查看打印后的实际效果,如页面 设置、分页符效果等。若不满意可以及时 调整,避免打印后不能使用而造成浪费。
• Excel 2007的工作界面 • 工作薄与工作表 •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6.1.1 Excel 2007的工作界面
• Excel 2007的工作界面主要由Office按钮、标 题栏、快速访问工具栏、功能区、编辑栏、 工作表格区、滚动条和状态栏等元素组成。
6.1.2 工作薄与工作表
• 公式的语法和运算符 • 运算符的优先级 • 公式的输入与引用
6.3.1 公式的语法
• 在Excel 2007中,公式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 所有的公式都以等号开始。 • 输入公式后,在单元格中只显示该公式的
计算结果。 • 选定一个含有公式的单元格,该公式将出
现在Excel 2007的编辑栏中。
• 单击Office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打 印】|【打印】命令,即可打开【打印内容 】对话框,如图6-74所示。在该对话框中, 可以选择要使用的打印机还可以设置打印 范围、打印内容等选项。设置完成后,在 【打印内容】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即可打印工作表。
习题
1. 在【学生成绩统计】表中将所有学生的“ 语文”成绩按照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如果“ 语文”成绩相同,那么按照“总成绩”, 从高到低排列。

(完整版)计算机基础教案第6章教案excel

(完整版)计算机基础教案第6章教案excel

教案
课程名称计算机文化基础授课对象专业班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系(部)及教研

主任审核签字
教材名称、版次及起止章节页码《医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六章P143—154 讲授题目及单元用学时数EXCEL概述、基本概念电子表格数据编辑、格式设置;3学时
教学
要求(掌握、熟悉、了解)掌握:有关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表格的创建、文件的保存、区域选取与命名、工作表的浏览、工作表的操作等。

熟悉:EXCEL的工作界面和组成及其相关的几个概念
了解:EXCEL的概念、特点及其功能。

教学
要点(重点、
难点、
疑点)重点:EXCEL相关基本操作。

难点: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的理解;分数和文本数字的录入;疑点:
教学组织与设计
教学进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时间分配
讲解
EXCEL 的
概述部分
EXCEL的
工作界面和
组成及其相
关的几个概

一、
1、EXCEL的概念
2、EXCEL的特点
3、EXCEL功能
二、、EXCEL的工作界面和组成
(由于本部分内容较陌生、抽象,所人必须结合电脑演示、实际的对
象对比理解、讲解)
3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教案。

信息技术的EXCEL教案

信息技术的EXCEL教案

信息技术的EXCEL教案第一章:EXCEL基本操作1.1 教学目标了解EXCEL的界面布局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复制、粘贴单元格等1.2 教学内容EXCEL的界面布局启动和退出EXCEL插入、删除、复制、粘贴单元格操作1.3 教学步骤1. 打开EXCEL,熟悉界面布局2. 插入和删除单元格3. 复制和粘贴单元格4. 实践操作:制作一份简单的表格1.4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启动和退出EXCEL学生能掌握插入、删除、复制、粘贴单元格的基本操作第二章:数据输入与编辑2.1 教学目标学会在EXCEL中输入数据掌握数据编辑技巧,如查找、替换、删除等学会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2.2 教学内容数据输入方法数据编辑技巧公式和函数的使用2.3 教学步骤1. 数据输入方法:文本、数字、日期等2. 数据编辑技巧:查找、替换、删除3.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2.4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掌握数据输入方法学生能运用数据编辑技巧进行数据处理学生能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简单计算第三章:单元格格式设置3.1 教学目标学会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颜色、边框等掌握条件格式设置,实现数据自动分类和突出显示3.2 教学内容单元格格式设置条件格式设置3.3 教学步骤1. 单元格格式设置:字体、颜色、边框等2. 条件格式设置:自动分类和突出显示数据3.4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设置单元格格式学生能运用条件格式设置实现数据自动分类和突出显示第四章:数据排序和筛选4.1 教学目标学会数据排序,按升序或降序排列数据掌握数据筛选,快速查找和筛选数据4.2 教学内容数据排序数据筛选4.3 教学步骤1. 数据排序:升序或降序排列数据2. 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4.4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进行数据排序学生能运用数据筛选功能快速查找和筛选数据第五章:图表的使用5.1 教学目标学会创建和编辑图表掌握常用图表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学会调整图表样式和格式创建和编辑图表常用图表类型图表样式和格式调整5.3 教学步骤1. 创建图表:选择数据和图表类型2. 编辑图表:添加图表元素、调整图表布局等3. 常用图表类型: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4. 图表样式和格式调整:颜色、字体、边框等5.4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创建和编辑图表学生能运用常用图表类型展示数据学生能调整图表样式和格式使其更美观第六章:数据透视表的使用6.1 教学目标学会创建和编辑数据透视表掌握数据透视表的基本操作,如添加字段、刷新数据等能够利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分析6.2 教学内容数据透视表的概念和作用创建数据透视表的步骤数据透视表的基本操作1. 理解数据透视表的概念和作用2. 学习创建数据透视表的步骤3. 实践操作:通过数据透视表分析销售数据6.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数据透视表的概念和作用学生能独立创建数据透视表学生能运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分析第七章:条件格式的高级应用7.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条件格式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掌握条件格式的自定义设置,如颜色、图标集等能够运用条件格式高级功能,如突出显示关键数据等7.2 教学内容条件格式的高级设置自定义条件格式的使用条件格式的高级应用技巧7.3 教学步骤1. 复习条件格式的基础设置2. 学习条件格式的高级设置3. 实践操作:通过自定义条件格式突出关键数据7.4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使用条件格式进行数据分析学生能自定义条件格式以满足特定需求学生能运用条件格式的高级应用技巧第八章:宏和VBA的使用8.1 教学目标了解宏和VBA的概念及其在EXCEL中的应用学会录制宏以自动化重复性任务掌握VBA基础知识,能够编写简单的VBA脚本8.2 教学内容宏的概念和录制方法VBA的基础语法和操作VBA脚本的编写和运行8.3 教学步骤1. 介绍宏的概念和录制方法2. 学习VBA的基础语法和操作3. 实践操作:编写简单的VBA脚本实现自动化操作8.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宏和VBA的基本概念学生能熟练录制宏以自动化任务学生能编写简单的VBA脚本来处理数据第九章:数据连接和外部数据9.1 教学目标学会在EXCEL中导入外部数据源,如数据库、文本文件等掌握使用数据透视表连接外部数据的方法能够理解和使用Web查询功能9.2 教学内容外部数据源的导入方法数据透视表与外部数据源的连接Web查询的使用和技巧9.3 教学步骤1. 学习导入外部数据源的方法2. 实践操作:通过数据透视表连接外部数据源3. 介绍Web查询的概念和基本使用方法9.4 教学评价学生能掌握外部数据源的导入技巧学生能使用数据透视表连接外部数据源学生能理解和运用Web查询功能第十章:综合应用与案例分析10.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EXCEL中的各项功能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案例需求,设计合理的EXCEL解决方案能够对复杂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10.2 教学内容综合应用EXCEL功能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设计复杂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技巧10.3 教学步骤1. 复习EXCEL中的各项功能及其应用场景2. 分析案例需求,设计解决方案3. 实践操作:完成一个综合性的EXCEL项目10.4 教学评价学生能综合运用EXCEL功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根据案例需求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学生能处理复杂数据,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EXCEL基本操作:插入、删除、复制、粘贴单元格操作。

第6章 电子表格(3)——数据运算-大学计算机基础-戴红-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6章 电子表格(3)——数据运算-大学计算机基础-戴红-清华大学出版社

公式中的地址引用
① 相对引用:公式中引用的单元格相对地址在公式复制、移动时自行调整 ② 绝对引用:公式中引用的单元格绝对地址在公式复制、移动时不会改变,混合地址内
用$固定的列号或者行号也不会产生任何变化
请说出公式“=I2*L2”与公式“=I2*$L$2”有何区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公式中非本工作表的单元格引用
任务6-08 公式计算
【任务目标】小A店铺做活动,商品有不同程度折扣,现在需要根据商品原价及折扣情况计算 每个订单记录的折后价、应付金额和手续费,预期效果如图所示。请根据文件“Excel任务608 公式计算.xlsx” 所提供的素材及要求完成任务内容。
公式中的运算符
① 算术运算符:+、-、*、/、^、Mod ② 关系运算符:>、<、<>、=、>=、<= ③ 逻辑运算符:And、Or、Not ④ 连接运算符:& 算术运算得到一个数值结果,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得到的结果是一个逻辑值(TRUE或者 FALSE),连接运算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文本型的字符串。
函数使用
① 在单元格中输入带有函数的公式,如:=SUM(I2:I11) ② 使用功能区命令,【公式】【插入函数】,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类别】、【选
择函数】,在【函数参数】对话框中设置参数值或选取数据区域
本例函数
任务6-10 使用文本和日期时间函数
【任务目标】小A拟对客户数据进一步分析,根据客户编号的部分数据确定客户来源平台,根 据客户的身份证号提取客户的生日信息,根据客户关注日期提取关注年份信息,预想结果如 图所示。请根据文件“Excel任务6-10 文本与日期时间函数.xlsx”所提供的素材及要求完成 任务内容。

完全Excel教案全集

完全Excel教案全集

完全Excel教案全集第一章:Excel基本概念与操作1.1 教学目标了解Excel的基本概念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1.2 教学内容Excel的启动与退出熟悉Excel界面单元格的基本操作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簿的基本操作1.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1.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1.5 教学步骤1. 讲解Excel的基本概念2. 示范Excel的基本操作3.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第二章:数据输入与编辑掌握数据输入的方法熟练使用编辑功能2.2 教学内容数据输入的方法单元格数据的编辑撤销与恢复操作查找与替换功能2.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2.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2.5 教学步骤1. 讲解数据输入的方法2. 示范单元格数据的编辑3.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4. 讲解撤销与恢复操作5. 讲解查找与替换功能6.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第三章: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掌握公式的使用熟练使用常用函数3.2 教学内容公式的基础知识公式的输入与编辑单元格引用的方式常用函数的使用函数的输入与编辑3.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3.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3.5 教学步骤1. 讲解公式的基础知识2. 示范公式的输入与编辑3.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4. 讲解单元格引用的方式5. 讲解常用函数的使用6. 示范函数的输入与编辑7.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第四章:数据分析与管理4.1 教学目标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熟悉数据管理功能4.2 教学内容数据排序与筛选数据透视表的使用条件格式设置数据验证功能4.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4.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4.5 教学步骤1. 讲解数据排序与筛选的方法2. 示范数据透视表的使用3.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4. 讲解条件格式设置5.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6. 讲解数据验证功能7.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第五章:图表的使用5.1 教学目标掌握图表的基本操作熟悉常用图表类型5.2 教学内容图表的基本操作柱状图的使用折线图的使用饼图的使用其他图表类型的使用5.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5.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5.5 教学步骤1. 讲解图表的基本操作2. 示范柱状图的使用3.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4. 示范折线图的使用5.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6. 示范饼图的使用7.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8. 讲解其他图表类型的使用9.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第六章:条件格式与数据验证6.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条件格式增强数据的可读性掌握数据验证规则以控制输入数据的有效性6.2 教学内容条件格式的应用新建和修改条件格式规则条件格式类的使用数据验证的概念设置数据验证规则数据验证的输出条件6.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6.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6.5 教学步骤1. 讲解条件格式的应用场景2. 示范如何新建和修改条件格式规则3.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条件格式4. 讲解数据验证的概念和重要性5. 示范如何设置数据验证规则6.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数据验证的设置7. 讨论条件格式和数据验证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第七章:数据透视表与数据透视图7.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掌握数据透视图的创建和定制7.2 教学内容数据透视表的基础知识数据透视表的创建和编辑数据透视表的切片器和数据筛选数据透视图的创建和编辑数据透视图的类型和格式设置7.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7.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7.5 教学步骤1. 讲解数据透视表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场景2. 示范如何创建和编辑数据透视表3.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数据透视表4. 讲解切片器和数据筛选的使用5.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切片器和数据筛选6. 讲解数据透视图的创建和编辑7.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数据透视图8. 示范如何定制数据透视图的类型和格式9.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数据透视图的定制第八章:宏与VBA编程8.1 教学目标了解宏的概念和应用掌握VBA编程基础8.2 教学内容宏的介绍和录制宏的运行和管理VBA编程环境VBA的基本语法VBA的常用函数和对象8.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8.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8.5 教学步骤1. 讲解宏的概念和应用场景2. 示范如何录制宏3.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宏的录制4. 讲解宏的运行和管理方法5.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宏的运行和管理6. 介绍VBA编程环境和基本语法7.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VBA编程8. 讲解VBA的常用函数和对象9.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VBA的常用函数和对象第九章:高级数据处理技巧9.1 教学目标掌握高级筛选和高级排序功能学会使用表格和透视表进行复杂数据处理9.2 教学内容高级筛选的应用高级排序的设置表格的创建和使用透视表的创建和使用数据透视图的创建和使用9.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9.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9.5 教学步骤1. 讲解高级筛选的应用场景和设置方法2.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高级筛选3. 讲解高级排序的设置和应用4.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高级排序5. 讲解如何使用表格进行数据管理6.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创建和使用表格7. 讲解透视表的创建和应用8.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透视表的创建和应用9. 讲解数据透视图的创建和应用10.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数据透视图的创建和应用第十章:Excel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10.1 教学目标学会将Excel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10.第十一章:财务分析与预算管理11.1 教学目标掌握使用Excel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创建和管理预算11.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创建与分析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预算的创建与跟踪实际案例分析11.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11.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11.5 教学步骤1. 讲解财务报表的创建与分析方法2. 示范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过程3.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财务分析4. 讲解预算的创建与管理技巧5.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预算管理6. 分析实际案例,讨论Excel在财务分析与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二章:数据可视化与报告12.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可视化掌握创建专业报告的技巧12.2 教学内容数据可视化的原则与技巧图表的创建与定制报告布局与设计数据透视图与报告12.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12.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12.5 教学步骤1. 讲解数据可视化的原则与技巧2. 示范图表的创建与定制方法3.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图表创建4. 讲解报告布局与设计要点5.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报告设计6. 讲解数据透视图在报告中的应用7.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数据透视图的应用第十三章:宏与VBA编程进阶13.1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宏和VBA编程掌握复杂宏和VBA程序的开发13.2 教学内容宏和VBA编程的高级概念面向对象的VBA编程高级宏和VBA程序设计宏和VBA程序的调试和优化13.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13.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13.5 教学步骤1. 讲解宏和VBA编程的高级概念2. 示范面向对象的VBA编程方法3.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面向对象的VBA编程4. 讲解高级宏和VBA程序设计技巧5.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高级宏和VBA程序设计6. 讲解宏和VBA程序的调试和优化方法7.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宏和VBA程序的调试和优化第十四章:Excel在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4.1 教学目标了解Excel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学会将Excel技能应用于特定行业的工作场景14.2 教学内容金融行业中的Excel应用案例制造业中的Excel应用案例零售业中的Excel应用案例其他行业应用案例分析14.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14.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14.5 教学步骤1. 讲解金融行业中的Excel应用案例2.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金融行业Excel应用3. 讲解制造业中的Excel应用案例4.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制造业Excel应用5. 讲解零售业中的Excel应用案例6.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零售业Excel应用7. 分析其他行业中的Excel应用案例第十五章:Excel的未来趋势与高级技巧15.1 教学目标了解Excel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高级Excel技巧15.2 教学内容Excel新功能的介绍云存储和协作移动设备上的Excel应用高级数据分析工具15.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学生实际操作练习15.4 教学资源计算机及投影仪Excel软件15.5 教学步骤1. 讲解Excel的最新发展趋势2. 示范云存储和协作的使用方法3. 学生实际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Excel的基本概念与操作,包括启动、退出、界面熟悉、单元格操作、工作表和工作簿的管理。

(完整版)计算机基础教案(EXCEL部分)

(完整版)计算机基础教案(EXCEL部分)
掌握EXCEL中数据的输入
掌握单元格内容的编辑、填充的使用
掌握行、列的隐藏和修改
掌握工作簿的创建、打开、保存
掌握工作表的选择、插入、删除、命名、移动和复制
掌握工作表窗口的拆分与冻结
学习重点
及难点
重点: EXCEL数据的输入、单元格内容的编辑、填充的使用、工作表的选择、插入、删除、命名、移动和复制
难点:数据的输入、填充的使用、行、列的隐藏和修改、工作表的选择、插入、删除、命名、移动和复制
2、单元格数据的删除
清除数据
方法一:选中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编辑菜单/清除/全部中的内容、格式、批注
方法二:选中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Del键或“”
方法三:选中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处右击/清除内容
删除单元格的数据
选中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编辑菜单/删除/在“删除”对话框中选所需要的项/确定
注:“清除”是清除数据使区域变空,而“删除”不但删除了内容,而且用其右边或下边的单元格把区域填充。
2、文本的输入
(1)文本数据
包括汉字、英文字母(包括短语)、数字、空格及其他可输入的字符。
(2)输入方法
(3) 选取活动单元格 键盘录入 Enter或Tab或编辑栏中的“”(是文本则左对齐)
注:A、若单元格的宽度容纳不下文本串,可占相邻单元格的位置,若相邻单元格已有数据,就截断显示,但在编辑栏内则可显示全部的内容。
六、数据的输入
在Excel中当选取了活动单元格后,可以在活动单元格内输入三种类型数据,数字型(右对齐)、文本(左对齐)、逻辑值(居中)。每个单元格最多可输入32000个字符。输入结束按回车(Enter)、或Tab或单击编辑栏中的“”均可确认输入,但是按回车(Enter)时是激活下面的一个单元格,按Tab是激活右一个单元格,单击编辑栏中的“”是保持当前的单元要仍为活动单元格。Esc或单击编辑栏中的“”可取消输入。一个单元格的信息包含有:内容、格式、批注。

EXCEL电子表格教案

EXCEL电子表格教案

EXCEL电子表格教案第一章:EXCEL基本操作1.1 认识EXCEL界面熟悉EXCEL 2010的界面布局,包括快速访问工具栏、菜单栏、功能区、编辑栏、单元格、工作表标签等。

1.2 创建工作簿了解工作簿的概念,掌握新建、保存、打开和关闭工作簿的方法。

1.3 管理工作表掌握插入、删除、重命名、复制和移动工作表的方法。

1.4 输入数据学习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数字、日期和时间等数据的方法。

第二章:数据编辑与格式化2.1 编辑数据掌握选择、复制、剪切、粘贴和清除单元格数据的方法。

2.2 单元格格式化学习设置单元格的字体、颜色、大小、对齐、边框等格式。

2.3 数据验证了解数据验证的概念,学会使用数据验证功能限制输入数据的范围。

2.4 条件格式掌握使用条件格式功能突出显示数据的高级技巧。

第三章:公式与函数3.1 公式基础学习公式的概念,掌握公式的输入和编辑方法。

3.2 常用函数了解常用函数(如SUM、AVERAGE、COUNT、MAX、MIN等)的用法,学会在公式中使用函数。

3.3 单元格引用掌握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的概念及应用。

3.4 数组公式了解数组公式的概念,学会使用数组公式进行复杂计算。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图表4.1 数据排序与筛选学习使用排序和筛选功能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

4.2 数据透视表掌握数据透视表的概念,学会创建和编辑数据透视表。

4.3 图表制作学习图表的基本概念,掌握创建、修改和删除图表的方法。

4.4 图表数据分析了解图表的分析功能,学会使用图表进行数据趋势分析和比较。

第五章:高级应用技巧5.1 条件求和学习使用SUMIF和SUMIFS函数进行条件求和。

5.2 数据透视图掌握数据透视图的概念,学会创建和编辑数据透视图。

5.3 宏与VBA了解宏和VBA的概念,学会录制宏和使用VBA编写简单的自动化脚本。

5.4 数据连接学习将外部数据源(如数据库、文本文件等)连接到EXCEL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算机基础教案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及公式的使用

计算机基础教案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及公式的使用

计算机基础教案-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及公式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Excel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和界面组成。

2. 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输入和编辑。

3. 掌握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

4. 学会使用Excel中的常用公式。

二、教学内容1. Excel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和界面组成。

工作表的概念工作表的界面组成单元格的概念2. 数据输入和编辑。

数据输入方法数据编辑方法单元格的选择和编辑3. 工作表的格式化。

单元格的格式化行和列的格式化工作表的背景设置字体、颜色、对齐等格式化设置4. 常用公式的使用。

算术公式文本公式日期和时间公式逻辑公式引用公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Excel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和界面组成。

数据输入和编辑方法。

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

常用公式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工作表的格式化设置。

常用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Excel的基本概念、界面组成、数据输入和编辑方法。

2. 示范法:演示工作表的格式化和公式使用。

3. 练习法: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安装有Excel软件。

2. 教学PPT或黑板。

3. 教学素材(如:练习数据、案例等)。

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入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和公式使用。

2. 讲解Excel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和界面组成,让学生了解工作表的结构和功能。

3. 演示数据输入和编辑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快速准确地在Excel 中输入和编辑数据。

4. 教授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包括单元格格式化、行和列格式化以及背景设置等,让学生能根据需求调整工作表样式。

5. 讲解常用公式的使用,包括算术公式、文本公式、日期和时间公式、逻辑公式和引用公式等,让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和处理。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个简单的数据表格,练习数据输入和编辑。

2. 练习工作表的格式化,让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表格的字体、颜色、对齐等样式。

《Excel的基本使用》教案

《Excel的基本使用》教案

《Excel的基本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2. 培养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数据、编辑单元格、格式化表格等。

3. 让学生学会使用Excel进行简单的数据计算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功能和界面布局2. 数据输入和编辑3. 单元格格式化4. 数据计算5. 数据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Excel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数据输入和编辑,单元格格式化,数据计算和分析。

2. 教学难点:单元格格式化,数据计算函数的使用,数据分析工具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2. 采用示范法,演示数据输入、编辑和格式化的操作。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数据计算和分析。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台计算机,安装有Excel软件。

2. 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份教学课件和练习资料。

3. 准备一些实际案例,用于讲解数据计算和分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Excel的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Excel的界面布局,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

3. 演示操作:展示数据输入、编辑和格式化的操作,让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巩固: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些简单的数据输入和编辑任务。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讲解数据计算和分析的方法。

6. 练习巩固: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些数据计算和分析的任务。

8.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Excel基本操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

如有需要,可以在下一节课中对薄弱环节进行补充讲解。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实际操作考核来评价学生对Excel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

Excel的基本使用教案

Excel的基本使用教案

Excel的基本使用教案章节一:Excel的概述与界面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2. 熟悉Excel的界面布局和主要组成部分。

3. 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文件。

教学内容:1. Excel的功能介绍: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图表制作等。

2. Excel的界面布局: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单元格等。

3. Excel的基本操作:新建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关闭文件。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熟悉Excel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3. 学生自行尝试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Excel文件。

章节二:单元格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掌握单元格的选定、编辑、格式化等基本操作。

2. 学会在单元格中输入和修改数据。

教学内容:1. 单元格的选定:单选、多选、全选。

2. 单元格的编辑:输入、修改、删除数据。

3. 单元格的格式化:字体、颜色、大小、对齐等。

教学活动:1. 教师演示单元格的选定、编辑和格式化操作。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单元格的基本操作练习。

3. 学生自行尝试在单元格中输入和修改数据,并对单元格进行格式化。

章节三: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掌握工作表的插入、删除、重命名等基本操作。

2. 学会在工作表中进行行列的调整。

教学内容:1. 工作表的插入:新建、复制、移动工作表。

2. 工作表的删除:删除单个或多个工作表。

3. 工作表的重命名:修改工作表的名称。

4. 行列的调整:插入、删除、隐藏、显示行列。

教学活动:1. 教师演示工作表的插入、删除、重命名和行列调整操作。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练习。

3. 学生自行尝试插入、删除、重命名工作表,并进行行列调整。

章节四: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教学目标:1. 掌握公式的输入和编辑。

2. 学会使用常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

教学内容:1. 公式的输入:手动输入、使用“fx”按钮。

大学计算机基础excel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excel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特点;2. 使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工作簿、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格式化表格等;3. 培养学生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Excel概述2. Excel基本操作3. 数据处理与函数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向学生介绍Excel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Excel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应用。

二、讲解Excel概述1. Excel的特点: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丰富的图表表现、便捷的数据库操作等。

2. Excel的版本:Excel2003、Excel2010、Excel2013等。

三、讲解Excel基本操作1. 创建工作簿:介绍创建新工作簿的方法,如使用“新建”按钮、快捷键等。

2. 输入数据:讲解如何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数字、日期等数据。

3. 编辑数据:介绍如何修改、删除、复制、粘贴单元格中的数据。

4. 格式化表格:讲解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字号、颜色、边框等。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建一个简单的Excel工作簿。

2. 在工作簿中输入数据,并设置单元格格式。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复习Excel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2. 复习Excel的基本操作。

二、讲解数据处理与函数应用1. 数据处理:介绍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

2. 函数应用:讲解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工作簿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2. 学生运用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如计算总分、平均分等。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练习,熟练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计算机基础教案6----Excel 2016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及应用(二)

计算机基础教案6----Excel 2016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及应用(二)

●课前阅读项目五任务一、三电子表格运算与图表教材,观看视频。

●课中引入:通过对数字型文本的输入的方法的复习引入新课。

项目五Excel 2016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及应用任务二数据的运算(用PPT图文展示讲解、打开软件操作演示)1.函数的应用函数是Excel 2016内置的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计算公式,由3部分组成,即函数名、参数和括号。

通过函数往单元格中输入数据方法是:选定返回计算结果的单元格,然后单击编辑栏中的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

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分别从“或选择类别”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合适的函数类型,从“选择函数”列表框中选择所需要的函数(本例从“或选择类别”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常用函数”,从“选择函数”列表框中选择SUM),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打开所选函数的“函数参数”对话框,显示了该函数的函数名、函数的每个参数,以及参数的说明、函数的功能和计算结果。

在参数输入框中输入参数(参数输入可通过单击参数输入框右端的“窗口折叠”按钮,转到工作表中用鼠标选择,或直接用鼠标到工作表中选定所需单元格区域),函数结果便显示在下方的“计算结果”栏中,单击“确定”按钮后,运算结果被返回单元格中。

2.使用公式输入数据Excel 2016除了内置函数供调用之外,还提供自定义公式的功能,以满足数据计算的需要。

公式是各单元格数据之间的运算关系式,由运算符、常量、函数、单元格地址组成,其一般格式为:返回计算结果的单元格地址=运算符、常量、函数、单元格地址组成的表达式。

通过公式往单元格中输入数据时,可先选定返回计算结果的单元格,然后输入公式即可。

公式确定方法是:首先建立一般计算公式,然后确定具体计算公式,最后引用单元格地址代替具体计算公式中相应的数据即可。

复制公式时,公式中引用的单元格方式不同,公式的计算结果则不一样。

在Excel中单元格地址有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3种引用方式。

思政教育:通过自动填充的教学,教育学生学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几个相关概念讲解:结合电脑图示介绍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讲解单元格地址分配规则);演示P183页表5-1(常见鼠标形状功能对照表)
方法:由于本部分内容是本次课的重点,加之又比较抽象。所以必须在细致的演示讲解后,专门给学生一堂课的练习任务。并还要抽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EXCEL的基本操作
2、公式中可能包含的内容:
数据:常量数据、单元格引用地址、函数、标志名称等
运算符:算术、比较、文本运算符、引用地址运算符
3、公式的创建:直接在编辑栏中进行编辑,当使用到函数时可以调出公式选项板进行编辑。
4、什么是函数:是EXCEL自带的一些已经定义好的公式。理解函数与公式的等价性。使用函数不仅可以减少输入的工作量,而且可以减小输入时出错的概率。
三、创建图表
①选择源数据
②选择图表类型
③设计图表的格式属性(演示讲授)
④设计使用嵌入式图表还是图表单
①数据标记
②数据系列
③图例
④类型轴(结合创建图示分析讲授)
⑤数值轴
⑥刻度线
四、修改图表
1、选择图表类型:注意图表类型表现数据特点的认识。
2、增删图表中的项目:特别讲解数据系列的增删;另外单独数据系列的图表类型也可单独更改;某些栏目的显示也可使用引用地址运算符进行引用,实现动态的联接,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讲授题目及单元用学时数
公式函数认识与使用、图表功能、数据管理;3学时
教学
要求
(掌握、熟悉、了解)
掌握;EXCEL公式及函数的灵活使用、图表的创建过程;与图表相关的几个概念—数据标记、数据系列、图例、类型轴、数值轴、刻度线。
熟悉:对创建好的图表进行修改和修饰。
了解:高级筛选;排序的选项功能。
教学
要点
(重点、难点、
②工作表的插入与删除
③工作表的移动与复制
④工作表的命名
1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教学进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EXCEL的基本操作
一、编辑工作表的数据
1、数据的移动和复制方法1:鼠标拖动法
①常量信息数据的移动和复制方法2:使用剪贴板
②公式函数数据的移动和复制(放到公式的移动部分讲)
教学方法:实例演示讲解
五、修饰图表(外观显示效果的格式化)
1、先选中需要进行格式化的对象,然后选择“格式”菜单
方法中的第一项命令,进入格式对话框。
2、直接用鼠标指向需要格式化的对象,然后双击鼠标左键也可进入相应的格式对话框。
依此方法便可对图表各元素的格式进行修饰:
①修饰字体
②边框与填充颜色
③对齐方式
①单元格的格式化
数字的格式化
字体的格式化
单元格的拆分与合并
②行高列宽的设置水平对齐方式
③对齐方式的设置垂直对齐方式
④边框底纹的设置文本方向的设置
⑤条件格式的设置
150分钟
教案
课程名称
计算机文化基础
授课对象
专业班
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
系(部)及教研室
主任审核签字
教材名称、版次及起止章节页码
《医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六章P155—169
1、介绍一张普通电子表格:照p185页原文演示讲解图5-4的示例
2、创建电子表格:本部分重点是学习利用编辑栏进行单元格内容的输入;A、常量信息的输入。常量信息包括:文本、字符、数字
日期的输入;重点强调分数与文本性数字的输入。B、公式与函数的输入:①公式与函数概述
②公式与函数的录入
③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区别
3、文件的保存:保存位置、保存名字、保存类型(*.xls *.xlt)
4、区域选取与命名:结合p189页图5-8讲解
①什么是区域
②区域的选取方法
③区域的命名:掌握方法;理解意义
④区域的引用
5、浏览工作表:共有四种浏览手段
①鼠标
②键盘
③使用名称框
④分割屏幕——拆分、冻结
6、工作表的操作:
①工作表的激活
熟悉:EXCEL的工作界面和组成及其相关的几个概念
了解:EXCEL的概念、特点及其功能。
教学
要点
(重点、难点、
疑点)
重点:EXCEL相关基本操作。
难点: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的理解;分数和文本数字的录入;
疑点:
教学





教学进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讲解EXCEL的概述部分
EXCEL的工作界面和组成及其相关的几个概念
疑点)
重点:公式和函数的灵活使用、图表的创建过程;
难点:高级筛选;
疑点:公式的编辑;函数的调用及其参数的设置
教学





教学进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一、建立工作表
二、计算总分、平均争、名次、总评。
三、创建图表、进行图表设置。
四、工作表的数据管理
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分类汇总
150分钟
二、工作表的格式化指定
①单元格的格式化数字的格式化自定义(略)
字体的格式化
单元格的拆分与合并(重点掌握)
②行高列宽的设置水平对齐方式
③对齐方式的设置垂直对齐方式
④边框底纹的设置文本方向的设置
⑤条件格式的设置
三、工作表打印(由于这部分内容和WORD相类似,所以略。学生自学手提问)
教学方法:这部分内容;较难理解和掌握,所以在讲解的同时应举适当的例子进行说明。便于学生理解消化。
公式函数认识与使用、图表功能、数据管理;3学时
教学
要求
(掌握、熟悉、了解)
掌握;EXCEL公式及函数的灵活使用、图表的创建过程;与图表相关的几个概念—数据标记、数据系列、图例、类型轴、数值轴、刻度线。
熟悉:对创建好的图表进行修改和修饰、数据管理。
了解:高级筛选;排序的选项功能。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点
(重点、难点、
1、 什么是筛选
2、自动筛选结合例子进行讲解
3、高级筛选(略讲:不要求掌握)
三、排序数据
1、 什么是排序
2、简单排序结合例子进行讲解
3、复杂排序
四、数据清单的分类汇总
1、分类汇总的概念:注意在分类之前要先进行排序。
2、分类汇总的创建
3、分级显示汇总的结果
总结
1、 数据清单
详细内容口述
2、 数据筛选
3、数据排序
一、
1、EXCEL的概念
2、EXCEL的特点
3、EXCEL功能
二、、EXCEL的工作界面和组成
(由于本部分内容较陌生、抽象,所人必须结合电脑演示、实际的对象对比理解、讲解)
3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教学进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EXCEL的基本操作
1、工作界面:强调编辑栏、名字框的使用;给5分钟给学生自己操作认识。
教案
课程名称
计算机文化基础
授课对象
专业班
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
系(部)及教研室
主任审核签字
教材名称、版次及起止章节页码
《医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六章P143—154
讲授题目及单元用学时数
EXCEL概述、基本概念电子表格数据编辑、格式设置;3学时
教学
要求
(掌握、熟悉、了解)
掌握:有关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表格的创建、文件的保存、区域选取与命名、工作表的浏览、工作表的操作等。
2、数据和自动填充
①什么是自动填充?为什么要使用自动填充?
②使用填充柄进行自动填充
③自定义填充序列进行填充
④利用“编辑”|“填充”命令进行填充
3、数据信息的查找与替换;数据有效性的设置;保护数据的设置
(由于是了解内容,这一点让学生自学,然后给时间答疑)
教学方法:这部分知识是EXCEL使用的最频繁的操作,所以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反复的操作练习方能掌握。
4、分类汇总
总结:公式函数认识与使用、图表、数据管理(详细内容口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幻灯片演示等直观教学法
20分钟
40分钟
10分钟
教案
课程名称
计算机文化基础
授课对象
专业班
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
系(部)及教研室
主任审核签字
教材名称、版次及起止章节页码
《医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六章P155—169
讲授题目及单元用学时数
总结
1、EXCEL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2、EXCEL的界面及组成详细内容口述
3、EXCEL的常用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幻灯片演示等直观教学法
1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教案
课程名称
计算机文化基础
授课对象
专业班
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
系(部)及教研室
主任审核签字
教材名称、版次及起止章节页码
10分钟
20分钟







教学进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公式与函数的运用
5、函数的格式及叁数:认识理解函数叁数。叁数类型有数字、文本、逻辑值、数组或单元格地址等。
6、公式的移动和复制
理解三种引用地址①相对引用地址
②绝对引用地址
③混合引用地址
7、介绍常用的函数的使用方法,举例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