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格式大全

合集下载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

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书法作品格式、落款、尺寸简介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书法作品格式

书法作品格式

书法作品格式简介1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范例

书法作品格式范例

书法作品格式范例秦漆汉璧——书法作品格式范例(一)书体1、楷书:集五百年书体精髓于一身,以行草书为主,以大篆小篆为辅,多以尖锐、圆顺、灵活等主题突出书法的精细之处。

2、行书:灵活自如、深厚浑厚,韵味无穷,集韵脉、形态刚柔、势险安,意境淳雅于一身,五百年书体变化趋近圆法,俗称行草无余。

3、草书:草笔为主,行草软笔为辅,古代的王羲之、张旭之等笔墨大师的作品,表现出特殊的行云流水,宏大而细腻。

(二)形态1、端正行矩:正笔细楷雅郁古朴。

正笔蓝淡,黑沉秀均,骨气掩映,行丰精深,含蓄从容,古代之笔墨最能体现一种端正安然之状态。

2、笔势疾速:雕锥切线,隐含力道,气韵清幽,挥洒如山水之景,简洁深厚,甚至带著几分与古书体渊源的意境。

3、随意行法:穿插与刚烈之行云流情,柔和而又婉转,悬浮而又充满节奏感,如梦似幻,浑厚素雅,无形之中却尽显书体之韵。

(三)内容1、传统融合:古书体的核心主旨——传统融合,其中存有浓郁的古文化色彩,如以民族文字和古文书面语言结合的书墨特点。

2、文化特色:书法作品上不仅体现出书法独有的文化特色,也折射出作者文化内涵的生机与灵气,展现多姿多彩的文化图景。

3、情怀意趣:书道究竟是多姿多彩的情怀意趣的浓缩,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凝聚和思索,能令人无限感慨。

(四)价值1、价值参考:书法作品的价值,通常根据书体特质、笔势特点、形态特色、内容特色、以及作者的社会地位等多个因素考量,综合评估该作品的价值。

2、考究保值:书法作品本身也是一种动态变化,因此要想长期保持其价值,就必须要不断传承新鲜的表现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考究保值。

3、交流学习:书法学习的主要内容要素是以入门到熟练的书法技法和笔墨技术为主,而学习精髓则在于交流学习,通过分析历代优秀书法作品,探究其审美语言、技艺成就及文化思想。

超实用的书画装裱收藏的书法作品格式及尺寸大全

超实用的书画装裱收藏的书法作品格式及尺寸大全

书画装裱收藏的书法作品格式及尺寸大全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永诀书写高低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孤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之体裁,称之。

5•匾额:书画装裱。

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书画拍卖资讯。

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形式或相互连接,或孤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未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蔓延,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气概式详解1.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形式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由于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极度强调高低左右的大小、开合、照应及节拍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留意注释与落款的主次干系,款字一般小于注释,要天然灵便。

落款可写在末行注释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对于书画作品。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注释平齐,以制止形式的板滞。

也可在注释后背另占一行或两行,高低均不能与注释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脱节一字以上位置。

2•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书画网!中国书画名家、兰亭翰墨与风水博主董建民先生现场为。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书画装裱。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现实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3•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书法的正确格式

书法的正确格式

书法的正确格式
书法作品的不同格式有不同的书写规则,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格式:
1. 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一是写成两行或三行的,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

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

二是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

2. 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

3. 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4. 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之体裁,称之。

5. 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

6. 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7. 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呈正方形。

此外,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总之,书写书法作品需要根据不同的格式遵循相应的规则,注意整体布局、字间距、行间距、落款和印章等细节,以展现出作品的韵味和艺术美感。

书法作品格式 硬笔书法竖版

书法作品格式 硬笔书法竖版

书法作品格式硬笔书法竖版
硬笔书法竖版格式的书写内容,可以参考以下格式:
1. 斗方:竖行书写的正方形作品,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2. 三开:用四尺或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3. 对幅: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4. 中堂:竖行书写的长方形作品,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5. 条幅: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常见的格式有两种:①写成两行或三行;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

此外,硬笔书法竖版格式还可以包括扇面等。

在书写时,需要注意整体的章法和布局,同时要关注每个字的结体和笔画,确保书写的艺术性和美观性。

写硬笔书法作品的格式

写硬笔书法作品的格式

写硬笔书法作品的格式如下:•条幅:条幅又称直幅,也就是直写的单条,书写格式为顶头起行,从上而下,由右向左,一般写两三行居多,最后落款钤印。

•对联:对联又称楹联,两条字数相等,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视其情况落上单款、双款或穷款。

如是长联,应排成龙门式,上联从右向左竖排,下联从左向右竖排。

最后落双款。

•中堂:中堂原本是挂在厅堂正面墙上的字画,它通常是整纸使用,大则六尺整纸,小则三尺整纸,为竖式长方形,硬笔书法的中堂书写格式有两种。

一是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格式跟条幅样;二是从左至右横行书写。

如正文有标点,首行应空两字,如没有标点,首行应顶格写,最后落款钤印。

•斗方:斗方为某一尺寸见方或上下左右稍有长短的幅式,它跟中堂一样有横竖两种写法,其行款也跟中堂一样。

•横幅:横幅如同条幅,也通常采用竖行由右向左书写,最后落款钤印。

如正文只有2-4字,采取横向单行书写。

特长的横幅称长卷或手卷。

最长的硬笔书法长卷可达数千米。

•扇面:扇面主要分为折扇和团扇。

硬笔书法多采用折扇幅式。

折扇是由许多上宽下窄的条状面组合而成,自然分行,上下边缘线均呈圆弧线。

在书写折扇时,扇面上的字必须随扇形排成圆弧状,决不可象其它幅式那样字与字、行与行保持平行。

正文字少,可以一字一行或两字一行排于扇面的外上缘,内下缘留出大片空白。

如果字数较多,可采取上齐下不齐形式以单行字多,双行字少间隔排列,每逢单行通行写,每逢双行则可视其情况灵活安排成一、二、三、四字等,一般应单行与单行的字数保持一致,双行与双行的字数保持一致。

如扇面的正文为行草书,单行与单行、双行与双行的字数可以不一致,但它们所占空间必须保持一致。

双行下的留白应多于上端字占的空间,让重心处于扇面的外上缘。

这样,作品才显得空灵,不致闷塞。

书写时,一般是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最后落款钤印。

•匾额:匾额又叫牌匾,一般以横额居多。

书法作品格式

书法作品格式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照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防止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假设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那么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硬笔书法作品格式,专用纸古诗词落款格式

硬笔书法作品格式,专用纸古诗词落款格式

硬笔书法作品格式,专用纸古诗词落款格式
《楷书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作品格式13种
对于硬笔书法作品,不同格式安排,效果大不相同。

不同字数,章法上是处理成扇形,还是条幅,是对联还是横幅,既体现了作者的巧思,又增加了作品的形式美感。

1、60字,可以书写3首五言古诗
2、80字,可以书写2首五言律诗
3、40字,可以书写2首五言古诗
局部图
4、60字,可以书写3首五言古诗
局部大图
5、80字,可以书写4首五言古诗
局部大图
6、60字,可以书写2首七言古诗
局部大图
7、56字,可以书写2首七言古诗
局部大图
8、84字,可以书写3首七言古诗
局部大图
9、68字,可以书写2首七言古诗
10、84字,可以书写3首七言古诗
11、68字,可以书写2首七言古诗
局部大图
12、竖格,可以书写3首七言古诗,可楷书可行书。

13、60字,可以书写3首五言古诗。

书画常识,九种 书法作品格式

书画常识,九种 书法作品格式

书画作品的格式可根据不同的艺术流派、作品类型和个人风格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书法作品格式:
1. 行书:行书风格较为草书,笔画流畅,形态行云流水,一般书写在长卷或短卷上。

2. 楷书:楷书为正式书写的字体,规范、端庄,一般书写在长卷、短卷或条幅上。

3. 隶书:隶书为楷书的衍生字体,横平竖直,结构严谨,一般书写在长卷、短卷或条幅上。

4. 篆书:篆书为古代印章上的文字,字形刚劲有力,一般书写在方片或短卷上。

5. 草书:草书为书法的一种艺术流派,字迹潦草淋漓,笔画疾速,一般书写在短卷或小字帖上。

6. 飞白:飞白是指书法作品中不写文字的空白部分,常常以水墨的水流、水点等形式表现。

7. 对联:对联是指左右对称的两幅对联悬挂在墙壁上,一般
用楷书或行书书写。

8. 轴画:轴画是指书法或绘画作品用绢、纸等材料装裱在卷轴上展示,可根据作品内容和风格进行选择。

9. 板幅:板幅是指书法或绘画作品直接写在扁平的纸张上,一般用楷书、行书或草书书写。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常见的书法作品格式,实际上书法不拘一格,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和风格进行自由组合和创新。

不同的字体和格式可以反映不同的时代背景、个人风格和艺术追求,因此创作过程中应该注重个性和独特性的体现。

硬笔书法作品格式范例

硬笔书法作品格式范例

硬笔书法作品格式范例
硬笔书法作品的格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合进行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格式范例:
1. 横幅:横幅是常见的硬笔书法格式之一,适合在横向较长的纸张上书写。

书写时从左至右依次书写,字距和行距要均匀,排列整齐。

2. 条幅:条幅是一种纵向格式,适合在纵向较长的纸张上书写。

书写时自上而下依次书写,字距和行距要均匀,排列整齐。

3. 对联:对联是一种特殊的硬笔书法格式,通常用于书写春联或装饰性文字。

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的字数相等,对仗工整,字距和行距要适当。

4. 扇面:扇面是一种精美的硬笔书法格式,通常用于书写诗词或短文。

书写时要注意字迹工整、布局合理,字距和行距要均匀,排列整齐。

5. 竖式信笺:竖式信笺是一种纵向格式,适合在纵向较长的信纸上书写。

书写时自上而下依次书写,字距和行距要均匀,排列整齐。

无论选择哪种格式,都要注意字迹工整、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书写工具和纸张选择合适的字体和笔划,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书法作品常见的七种格式介绍

书法作品常见的七种格式介绍

书法作品常见的七种格式介绍在明清之前,书法作品的格式是非常单一的,因为以前有法律规定,百姓的住宅非常低矮、而且小,到了明朝中后期,国家废除了这一条法律,有钱人家开始修建大房子。

房子大了,有钱人家就购置文人的书画作品悬挂在墙上作为装饰。

诸如“中堂”之类的书法格式,就是在这段时间发展起来的。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书法作品常见的几种格式:常见的书法格式共有7种,分别为斗方、三开、对幅、中堂、条幅、对联、扇面。

1、斗方:指边长相等的正方形作品,它以边长尺度称谓,边长几尺的就叫几尺斗方,一般都是用整张宣纸横折对开书写而成。

比如:写在四尺宣纸横折对开就叫“四尺斗方”,写在六尺宣纸横折对开就叫“六尺斗方”。

2、三开:中国书法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3、对幅:中国书法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4、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5、条幅:指竖式、条状长方形的作品。

一般都由整张宣纸顺长对折裁开书写而成,写在四尺宣纸对开叫“四尺条幅”;写在六尺宣纸对开的就叫“六尺条幅”。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6、对联: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

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

书法落款格式大全

书法落款格式大全

书法落款格式大全
书法落款的格式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书法作品和个人喜好,可以采用不同的格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书法落款格式大全:
1. 隶书格式:以楷书为基础,落款处于作品下方,格式为“隶书落款+年月日”。

2. 楷书格式:以楷书为基础,落款处于作品下方,格式为“楷书落款+年月日”。

3. 行书格式:以行书为基础,落款处于作品下方,格式为“行书落款+年月日”。

4. 草书格式:以草书为基础,落款处于作品下方,格式为“草书落款+年月日”。

5. 篆书格式:以篆书为基础,落款处于作品下方,格式为“篆书落款+年月日”。

6. 西洋书法格式:以西洋书法为基础,落款处于作品下方,格式为“西洋书法落款+年月日”。

7. 作品题诗格式:作品下方先落一首与作品内容相关的题诗,然后再落款,格式为“题诗+落款+年月日”。

8. 书法家签名格式:作品下方先落书法家的个人签名,然后再落款,格式为“签名+落款+年月日”。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书法落款格式大全,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喜好,可以选择相应的格式进行落款。

书法作品常用落款与敬语大全

书法作品常用落款与敬语大全

书法作品常用落款与敬语大全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极富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

在书法艺术创作中,落款和敬语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用来表达出作品作者对读者的尊重和谦逊。

落款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上的作者署名和日期等信息。

常见的落款格式有以下几种:1. 姓名 + 书法作品名称 + 年月日落款格式:“作者姓名”+“书法作品名称”+“年月日”例如:“XXX”书法作品“秋思”,于公历2019年11月19日创作2. 书法作品名称 + 姓名 + 年月日落款格式:“书法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年月日”例如,书法作品《行书红楼梦》于公历2019年11月19日创作,作者为“XXX”3. 姓名 + 年月日落款格式:“作者姓名”+“年月日”例如:“XXX”,公历2019年11月19日创作4. 书法作品名称 + 年月日落款格式:“书法作品名称”+“年月日”例如,书法作品《山水行书》于公历2019年11月19日创作除了以上常用的落款格式外,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落款形式,比如:用诗词或名言来代替作者的姓名,用门派名称代替作者的名字等。

敬语敬语是指书法作品中作者对读者表示尊敬和敬意的语言表达方式。

常见的敬语格式有以下几种:1. 敬语在落款后面当书法作品有明确的落款时,敬语通常在落款后面表达。

如:作者落款“XXX”,在落款后面表示敬意。

“书法应用工美之美,加之横之泰,印之朴质,吾以为上上之品。

”2. 敬语在作品上方,落款下面如果书法作品没有明确的落款,敬语通常在作品正文上方,落款下面表达。

如:“书法一字,奇绝不凡,书法不一定都要有意境和主题,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格调。

”3. 敬语在作品上方,落款在右下角一些特殊的书法作品,如卷轴、花鸟画等,在左侧的空白处会特地留出空间,供作者写下敬语和落款。

敬语在作品上方,落款在右下角,如:“丹青兴隆,吾心如琴弦。

”总的来说,书法作品的落款和敬语能够为作品增添人文气息,表达作者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为读者提供更加细腻的阅读体验。

硬笔书法作品纸格式 古诗

硬笔书法作品纸格式 古诗

硬笔书法作品纸格式古诗
硬笔书法作品纸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横幅: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也是比较灵活的一种格式,一般从右向左书写,可以根据字数和内容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排版和布局。

2. 条幅:条幅是长条形的,一般是垂直方向较长的幅面,同样可以根据字数和内容需要进行排列,可以单行书写或者分行书写。

3. 对联:对联是一种对称形式的硬笔书法作品,通常是由两行或两列文字组成,上下联字数相等,排列对称,是一种富有美感和深意的书法形式。

4. 扇形:扇形是一种特殊的硬笔书法作品格式,可以根据扇形的形状和大小进行排版和书写。

一般适合短诗、名言警句等。

5. 方形:方形是一种比较规整的硬笔书法作品格式,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排版和布局,通常适用于标题、签名等。

对于古诗的硬笔书法作品,一般采用横幅、条幅和对联等格式,可以根据古诗的内容和需要进行适当的排版和布局。

在书写时要注意文字的大小、粗细、笔画的变化和整体的章法安排,使作品既有美感又富有诗意。

格式大全

格式大全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书法作品格式大全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1•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 ,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2•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3•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 ,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4.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落款切忌暄宾夺主。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5•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

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

两行的格式。

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

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

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

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

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

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

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

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

落款可分单款、双款。

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

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6.对联:又称楹联。

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

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

对联的书写内容规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

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

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

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

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

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

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

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

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

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

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

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

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7.扇面: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

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

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

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

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

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

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

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

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

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书法传统创作样式的落款与钤印落款源于“款识”。

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

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

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

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

作者姓名称为下款。

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

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

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

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

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

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

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

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

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

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

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

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

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

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

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

最后盖章。

钤印,指盖印章。

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

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

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

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

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

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

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

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用印的忌讳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

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

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

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後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

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

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

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

印与边距离约一。

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

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

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