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20130603

合集下载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方法含公式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方法含公式

杭州西溪
5A
梁子湖
-
苏州太湖
-
2020年(增速6%) 2025年(增速4%)
3300
4000
10% 330
15% 600
参考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规律,2014年至2015年为建设初期, 2016~2018年进入旅游主要参与阶段,2018~2022年,项目进入高速发展 期,随后进入巩固阶段。但基于生态保护的前提,增速按照下线估算。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
计算方法:本项目定位为湖泊型生态旅游综合区,故按照面积法与线路法共同测算基地内游览 (1)面积法:Da=ST/dt
Da为日客流量,S为游览区内游览面积,d为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密度,T为有效游览时间,t为每次游览平均所需时间,周转率为T/t。
(2)线路法: 完全游道:C=M/m*D 不完全游道:C=M*D/(m+(m*年设施环境容量
陆路旅游项 目
水上游项目 合计
面积法 线路法
8973818 40700
200
44869.09
8
40
1017.5
4
48180000 8559996
注:旅游环境容量在生态容量允许的范围内,数据可行;日环境容量总计时取旅游系数为0.5;年可游天数按365天计算。
264000 44869 2035 46904
麓湖生态旅游核心区南生态环境容量约4818万人次,年设施环境容量约856万人次,大于日环境容量最高值。
游客量规模测算
【1.宏观总量目标预测法】
➢计算方法:依据安康市旅游发展情况,结合本项目发展定位、产 品特点、发展阶段,宏观预测本项目不同时期相对安康市旅游接待 量的渗透率。 ➢安康市未来游客量预测:根据安康市近几年旅游业发展态势、安 康市旅游十三五规划、安康市旅游发展规划,预测未来10年安康市 游客量。

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

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

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1.旅游线路的环境日容量、面积、密度,或者完整的计算方法:目前国内的旅游容量计算大多是用这种方法。

2.分地区景区容量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实测数据和游客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数据难以获得,这种计算方法缺乏普适性。

3.根据密度、流量、周转时间计算日容量:该方法主要用于线形景区,利用合理的道路长度和人均流量计算全天合理接待游客数量。

4.以约束因素为指标计算容量:这种计算方法能更好地表达景区的实际容量和景区游客的流通量。

事实上,空间是密度测量的主要瓶颈。

5.公园游客容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C=A/Am其中:C——公园游客容量(人);A——园区总面积();Am——公园游客平均占用面积(平方米/人)扩展数据:“游客容量”介绍:1.游客容量是指旺季同一时间公园内的游客数量。

公园游客容量是决定公园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基础。

通过控制游客数量,可以避免公园游客超容量入园造成的人身伤害、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2.园区游客量随季节、节假日、工作日变化,一天内有高峰和低谷;一般节日最多,其次是旅游旺季和周日。

旺季假期相对少,淡季假期最少,一天有高峰有低谷。

确定公园游客容量的标准是旺季的周日高峰,这是公园发挥功能的主要时间。

Ⅱ 旅游容量的定义和分类旅游承载力,又称旅游承载力。

它指的是从生态中获得的环境容量。

1963年,Lapage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地理范围内,居民对自然文化环境、旅游设施设备、社会经济环境和旅游目的地所能承受的游客规模和强度以及相关活动的最大价值。

包括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社会容量和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容量的基本类型:1旅游心理(感知)能力:当旅游者在某一地区从事旅游活动时,该地区可以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情况下容纳最大数量的旅游活动。

旅游资源容量: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旅游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规范》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规范》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规范》为了更好地管理旅游景区的游客流量和保障游客的安全,制定了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规范。

该规范主要包括游客容量计算方法,游客容量管理措施和相关法规规定等内容。

一、游客容量计算方法1.人均占用面积计算法:根据景区的总面积、游客密度、游客活动区域等因素,计算出每位游客平均需要的占用面积。

然后根据景区总面积和每位游客的占用面积,计算出景区的最大承载游客数量。

2.游客数量测算法:通过实地测算的方式,统计出在不同时间段内景区的游客数量,再根据实际情况和安全考虑,确定景区的最大承载游客数量。

3.系统模型计算法:利用专业的景区游客容量计算软件,结合景区的地形、气候、游客活动区域等因素,精确计算出景区的最大承载游客数量。

二、游客容量管理措施1.设立进入限制:在景区的入口处设置人流控制设备,如闸机、警示牌等,限制游客的进入数量,确保景区内游客数量在安全范围内。

2.提前预约制度:对于热门景区或特定活动,实行提前预约制度,限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拥挤。

3. 网上实时查询:通过景区官方网站或手机App,实时查询景区内游客数量,提醒游客选择适合的游览时间,避免高峰时段拥堵。

4.预警机制:建立景区游客容量预警机制,一旦游客数量超出安全范围,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障游客的安全。

三、相关法规规定1.《旅游法》:根据《旅游法》相关规定,景区应当依法确定游客容量,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2.《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和评定分类管理办法》:景区游客容量是评定景区质量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相关部门应当依法监督管理。

3.地方性法规:各地方政府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结合旅游景区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游客容量管理规定,加强对景区的监管。

总之,制定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规范,有助于促进旅游景区的良性发展,提升游客体验,保障游客的安全。

景区管理部门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规规定,科学合理地计算游客容量,加强管理措施,为广大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

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

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

你说这旅游容量,就好比是一个大口袋,能装多少东西得心里有数啊!想象一下,一个景区就像是一个大派对现场。

如果来的人太多了,那是不是就会挤得不行,大家玩得也不痛快呀!所以得搞清楚这个景区到底能容纳多少人,这可太重要啦!那怎么算呢?咱先看看景区的面积大小,这就像是家里的房子,空间大才能住得下更多人嘛。

然后呢,还得考虑各种设施,比如道路啊、休息的地方啊、厕所啊等等。

要是路太窄,人多了走都走不动,那可不行。

再说说景点的吸引力。

有些景点特别热门,大家都想去,那能容纳的人数相对就得少一些,不然都挤成一团了,谁也看不好。

就好比一个小舞台,站太多人就啥也看不见了。

还有啊,时间也是个关键因素呢!节假日人肯定多呀,平时可能就少一些。

这就跟赶大集似的,逢集的时候人多得要命,平时可能就稀稀拉拉几个人。

计算旅游容量的时候,还得考虑游客的行为习惯。

有些人喜欢慢悠悠地逛,有些人则是走马观花。

这就好比有人吃饭细嚼慢咽,有人则是狼吞虎咽,速度不一样嘛。

咱还得考虑安全因素呢!人太多了,要是发生点意外,疏散都困难呀。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得认真对待。

比如说一个海边的景区,那得考虑沙滩能站多少人,海里游泳会不会太拥挤。

要是大家都挤到一块儿,那不是容易出事儿嘛!总之啊,计算旅游容量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得综合考虑好多方面。

这就像是做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得仔细琢磨,认真计算。

只有这样,才能让游客们玩得开心,景区也能更好地发展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让好好的景区因为没算好容量而变得乱糟糟的呀!希望大家以后出去玩都能遇到恰到好处的旅游环境,尽情享受旅行的乐趣!。

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20130603

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20130603
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Z—日周转率;
A—每批游客人数,单位为人次;
t1—每天游览时间,t1 = H–t2,单位为小时;
t3—两批游客相距时间,单位为小时;
H—景区每天的开放时间,单位为小时;
t2—游完全程所需时间,单位为小时。
需要一个景点作为卡口,实测卡口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合理游人数,单位以“人次/h”表示。由于限定条件较为严格,计算方法不适合普遍使用。
不同的自然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程度与净化能力不同,难以统一标准。
水体类、生态主题公园等生态环境敏感度高的旅游区
社会心理容量
在一天中景区开放时间里,选择几个时间段向游客发放调查表,将调查表及该时间段公园游客量(门票统计)作对比分析,判断出游客基本满意情况下的游客量。(注意游客在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及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均衡分布。)
通常旅游区内有漂流河道、游船河道等适合作为卡口的景点。
设施容量
日设施容量的计算公式:C = ( ) =
C—旅游区日设施总容量,单位为人次;
Ci—第i景点的日设施容量,单位为人次;
Xi—第i景点的设施数量(坐位、床位等);
Yi—第i景点的日周转率。
将各个旅游设施的容量相加,计算结果为景区内所有设施同时服务时的最大容量。
综合性的风景旅游区,以观光、休闲、娱乐为主,可以兼具度假功能。
风景旅游区相对封闭,旅游区内部各景点(子系统)之间游客可以自由流动。
修订后计算公式:C = = ( )×Z
T—旅游区每天的有效开放时间;
t—每位游客在旅游区内平均游览时间;
Di—第i景点的瞬时旅游容量;
Z—整个旅游区的日周转率。
对不同景点采用不同的基本空间标准,同时考虑到景点之间游客的流动性,不再单独计算各景点的日周转率,而用整个风景旅游区的平均游览时间计算得出的日周转率作为代替。

旅游环境容量 计算方法

旅游环境容量 计算方法

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方法2009-07-05 14:35:00| 分类:经验and心得|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需求,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游客的最大承载能力。

研究环境容量是为了寻求和阐述游客数量与环境规模之间适度的量化关系,合理的环境容量是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组织观光游览和确定景区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一)旅游环境容量测算1、测算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区环境容量的测算除了必须保证景区的旅游资源免受“超负荷"的人为破坏,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特色和良好的游览环境,还特别要保护好景区内的水资源和各种植物资源。

不仅当前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要使良好的旅游资源长期被子孙后代持续有效地利用。

(2)舒适原则.必须考虑满足游客的游览兴趣、舒适程度与需求期望,以取得游览、度假、休闲、疗养的最佳效果.(3)安全卫生原则。

必须考虑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为游客提供安全、卫生、方便的旅游环境.2、测算方法环境容量的测算一般有面积法、线路法、卡口法三种。

鉴于旅游区是山、水、林、相结合的多元化度假、休闲区域,结合景区景点设置及游览方式安排,确定旅游区环境容量以采用线路法和面积法测算为主;对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环境容量则采用卡口容量法测算:具体计算公式分别是:(1)面积容量法:C=A×D/a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人次;a---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人;A—--可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人;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览景点所需时间)。

(2)完全游道法:C=M×D/m式中:M--—游道全长,单位:米;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米/人;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3)不完全游道法:C=M×D/(m+m×E/F)式中:M--—游道全长,单位:米;F-——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E——-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计算游人人口容量的方法

计算游人人口容量的方法

计算游人人口容量的方法
游人人口容量的计算通常采用面积法、线路法、卡口法和综合平衡法。

以下是具体的计算步骤和说明:
1.面积法:
•主要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针对可供开发开放的旅游景区点进行测算。

•与风景资源类型、风景资源界面的大小、风景资源内涵以及地形地貌相关。

范围越大、风景资源内涵越丰富、地形地貌越有利于开发,则风景容量越大,反之则越小。

2.线路法:
•主要用于山林景观等区域,因为许多地方游客无法涉足,大多数景点游客只能沿游道游览。

•受景区的地形地貌、游览方式、游览组织、交通运输工具等的影响。

3.卡口容量法:
•在景区规划完成、游览方式和游路组织确定后进行。

•估算卡口处的合理游人通过量,单位以“人次/单位时间”表示。

4.综合平衡法:
•综合分析本地区的水资源、生态资源、基础设施等情况,结合其他测算方法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

此外,游人容量的计算还分为一次性游人容量(瞬时容量)、日游人容量和年游人容量三个层次。

在实际计算中,通常还会采用一些具体的指标,如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等。

请注意,这些方法和指标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限制,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游人容量的计算结果还需要与当地的淡水供水、用地、相关设施及环境质量等条件进行校核与综合平衡,以确定合理的游人容量。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附件二: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试行)1、南京市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原则(1)有效保护原则:通过旅游容量的测算和对客流的调控,实现对景区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

(2)旅游安全原则:根据《旅游法》的要求,重点解决旅游安全问题,因此旅游安全原则是旅游景区容量测算所要考虑的重要原则。

(3)木桶原则:旅游容量分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资源容量和心理容量等类型,不同类型的旅游容量测算值通常会不相同,景区最终最大承载量的核定按照木桶原理选择面积法、卡口法和生态容量中的最小值。

(4)适当微调原则:各景区根据本景区的安保人力、设施设备等实际情况,对测算的旅游容量值可作适当的微调。

2、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根据旅游容量测算原则,重点测算最大空间容量、最大设施容量和最大生态资源容量,这三种容量是从不同角度考虑的:最大空间容量主要测算景区的游览空间(即游客游览过程中所到达的区域)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量,主要适用于以陆地为主的景区;最大设施容量指景区的游览设施(如水上游船)、娱乐设施、交通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厕所等所能接待的最大游客量;最大生态资源容量指景区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自然景观等)不遭受破环的前提下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比较脆弱的景区一般要考虑测算这种容量。

按照时间分类,旅游容量可分为瞬时容量、日容量、周容量、月容量和年容量。

这里主要测算日容量(即高峰期每天最大的承载量),包括日最大空间容量、日最大设施容量和日最大生态资源容量。

(1)日最大空间容量日最大空间容量测算具体方法可采用面积法和卡口法。

①面积法:可用于旅游活动呈线状和面状的旅游景区,包括室外和室内部分,南京市的大部分旅游景区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具体测量方法第一步,测量瞬时最大空间容量(或某一游览周期内的最大空间容量),其计算公式为:S i=X i÷Y i(式中,S i为瞬时最大空间容量,X i为游览空间面积,Y i为平均每位游客所占用的面积)。

c7-4旅游容量规划

c7-4旅游容量规划

游憩容量:能满足游憩功能 自然环境容量: 自然环境本身的容量 社会容量:不影响社会生活或无明显影响 物理容量:接待设施的最适容量 生态容量:不破坏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功能 管理容量:管理的水平决定的容量
游憩容量
管理容量
自然容量
社会容量
物理容量
Hale Waihona Puke 生态容量三、旅游容量计算的原则
1、忍耐度原则
以维护风景资源价值和保护风景环境质量为前提,环境 容量不能超过风景资源保存和保护的“忍耐度”。 2、满足性原则 必须保证游客游兴及观光要求得到满足。
游完全馆需1h,两批游客相距时间为20min
日容量为
人次/天
悬空寺旅游容量计算
采用限时限量法:每次只能允许50人一批参
观,每批参观时间为30分钟,每天开放8小时,
每天的旅游容量为 人次。
D――日游客批数
式中
其中 D=t1 ÷t3 式中
D――日游客批数 t3――两批游客相距时间 t1 =H- t2

其中:H――每天开放时间 t1 ――每天游览时间 t2 ――游完全园所需时间
实例分析
金河幽谷游道: 全长2 km 。每天开放8 h,游完全程需60 min, 规划合理游客间距为10 m 若为完全游道,
完全游道即进出口不在同一位置 不完全游道即进出口在同一位置,游
客游至终点必须按原路返回。
(1)完全游道的计算方法
公式:C=A÷a
×D
式中
C――环境日容量 (人次/日)
A――游道全长 (m)
a――游客占用合理的游道长度 (m) D――周转率=景区开放时间÷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D=T÷t0 ( T——景区开放时间 t0——游完全程的时间)

旅游资源容量各个方面的计算方法

旅游资源容量各个方面的计算方法

1.旅游资源容量仅就资源本身的容纳能力而言,极限值的取得较为简单,以资源的空间规模除以每人最低空间标准,即可得到资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人均每次利用时间和资源每日的开放时间,就可得出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式中:C为极限容量;T为每日开发时间;To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Ao为每人最低空间规模。

2.旅游感知容量由于影响旅游者个人空间因素复杂多样,大多数情况下难以有一个使所有旅游者都能满足的个人空间值(基本空间标准)。

因此,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达到最大时的个人空间值,就被作为旅游资源合理容量或旅游感知容量计算时的基本空间标准。

相应测量公式为:式中:Cp为时点容量;Cr为日容量;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σ为基本空间标准;K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T为每日开发时间;To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3.生态容量对于无需由人工处理方法处理部分旅游污染物的旅游地,其旅游的生态容量量测公式为:式中:Fo为生态容量(日容量),即每日接待游客的最大允许值;Pi为每位旅游者一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Si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量,量/日;Ti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一天,对于非景区内的污染物,可略大于一天,但累积的污染物至迟应在一年内完全净化;n为旅游污染物种类数。

在绝大多数旅游地,旅游污染物的产出量都超出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净化与吸收能力,因而一般都要对污染物进行人工处理。

在用人工方法处理旅游污染物的情况下,旅游地可以接待旅游量的能力会明显扩大,这种扩大了的旅游接待能力同原有生态环境限制下的旅游接待能力(生态容量)已不一样,可以称之为扩展性旅游生态容量,其计算方法如下:式中:Fo为扩展性生态容量(日容量);Qi为每天人工处理掉得第i种污染物量;其它符号意义同生态容量计算公式。

4.经济发展容量决定经发展容量的因素很多,可分为两个方面:旅游内部经济因素,即旅游设施;旅游外部经济因素,即基础设施、支持性产业等等。

线路法旅游景点容量计算

线路法旅游景点容量计算

线路法旅游景点容量计算
线路法是一种常用的旅游景点容量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旅游业者确定景点的最大承载能力,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度。

以下是线路法旅游景点容量计算的主要步骤:
1.确定景点面积:首先需要测量景点的面积,包括游客可以活动的区域以及建筑、设施所占用的空间。

2.计算游客流动速度:根据历史数据或者实地观察,确定游客在景点内的平均流动速度,通常以每小时多少人次的速度来表示。

3.计算游览时间:确定游客在景点内游览的平均时间,包括观赏景点、排队等待等活动所需的时间。

4.计算可接待游客数量:通过将景点面积除以游览时间和流动速度的乘积来计算每小时可接待的游客数量,即景点的最大承载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线路法只是一种常用的估算方法,实际的容量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安全规定、场地布局等。

因此,这种方法只是作为参考值来使用,实际的容量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旅游容量测算

旅游容量测算

接纳和容忍的旅游者数量。
(二)非基本容量体系
(1)合理容量与极限容量:合理容量也称最适容量或最佳容量, 采用已开发旅游区接待旅游活动量的经验值或建议值。旅游极 限容量指最大的旅游承受能力,就是最终旅游接待容量。
(2)既有容量和期望容量:既有容量代表景区现有的接待容量,
即实际容量或已开发容量,而期望容量则是指景区在未来某时段
一、旅游容量概念起源
从战后至今,旅游高速持续发展,出乎各国经济学家的预料,世
界上许多旅游地开始人满为患,出现了旅游负荷压力,景区人满为患
影响旅游质量,而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景区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恶化 ,反而导致旅游业的衰退。

国际上逐渐意识到旅游容量问题。在1963年,首先提出了旅游容

量概念,但当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79年WTO正式提出“旅游
二、容量计算方法
R为容量值
1、资源容量:R=A/A0
A为资源规模
可游面积
第 二
AO为基本容量指标


T为日开放时间小时
游 容
2、资源日容量:R=A·T/AO·TO T O为人均利用时间小时




3、容压P=M/R (式中:M为现实日进入人次;容压反映了旅游地利用强度
的大小)
三、旅游设施容量

承载容量”问题,并开始相关研究。
旅 游 容
旅游容量也称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承载能力,是旅游规划中一项 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旅游地和旅游点的规划中。

旅游容量的实际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在旅游地和旅游点的规划和管理中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老保护旅游环境免遭退化或破坏;二是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而使用

旅游环境容量 计算方法

旅游环境容量 计算方法

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方法2009-07-05 14:35:00| 分类:经验and心得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需求,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游客的最大承载能力。

研究环境容量是为了寻求和阐述游客数量与环境规模之间适度的量化关系,合理的环境容量是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组织观光游览和确定景区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

(一)旅游环境容量测算1、测算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区环境容量的测算除了必须保证景区的旅游资源免受“超负荷”的人为破坏,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特色和良好的游览环境,还特别要保护好景区内的水资源和各种植物资源。

不仅当前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要使良好的旅游资源长期被子孙后代持续有效地利用。

(2)舒适原则。

必须考虑满足游客的游览兴趣、舒适程度与需求期望,以取得游览、度假、休闲、疗养的最佳效果。

(3)安全卫生原则。

必须考虑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为游客提供安全、卫生、方便的旅游环境。

2、测算方法环境容量的测算一般有面积法、线路法、卡口法三种。

鉴于旅游区是山、水、林、相结合的多元化度假、休闲区域,结合景区景点设置及游览方式安排,确定旅游区环境容量以采用线路法和面积法测算为主;对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环境容量则采用卡口容量法测算:具体计算公式分别是:(1)面积容量法:C=A×D/a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人次;a---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人;A---可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人;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览景点所需时间)。

(2)完全游道法:C=M×D/m式中:M---游道全长,单位:米;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米/人;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3)不完全游道法:C=M×D/(m+m×E/F)式中:M---游道全长,单位:米;F---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E---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旅游景区容量测算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指标来评估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即该景区所能容纳游客数量的限度。

准确测算景区容量对于景区规划、管理和运营至关重要,能够在合理范围内提供游客满意的旅游体验,同时避免对景区环境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1.空间容量法此方法主要通过对景区的空间结构和设施设备进行测算,来评估景区的容量。

首先,需要评估景区的各项空间指标,例如景区面积、道路宽度、停车场面积等等。

然后,根据游客需求和活动特点,确定每个游客所需的空间量。

最后,将景区的总空间除以每个游客所需的空间,得到景区的接待量。

2.时间容量法此方法主要通过对景区的游客流量和游客逗留时间进行测算,来评估景区的容量。

首先,需要评估景区的游客流量,包括日均游客数量和高峰期游客数量。

然后,根据游客平均逗留时间,确定景区每天能接待的游客数量。

最后,将景区的总游客流量除以每天的接待量,得到景区的接待天数。

3.安全容量法此方法主要通过对景区的安全设备和服务能力进行测算,来评估景区的容量。

首先,需要评估景区的安全设备和服务条件,包括消防措施、医疗设施、应急救援能力等等。

然后,根据游客安全需求和服务标准,确定景区的安全容量。

最后,将景区的总安全容量与实际游客量进行对比,以确保游客的安全。

4.资源容量法此方法主要通过对景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测算,来评估景区的容量。

首先,评估景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和承载力。

然后,根据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程度,确定景区的容量。

最后,将景区的总资源容量与实际游客量进行对比,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进行旅游景区容量测算时,需要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还需要考虑景区的发展规划、管理体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以确保测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最重要的是,测算结果应作为景区规划、管理和运营的依据,以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和游客满意度的提升。

旅游容量计算

旅游容量计算
计算该旅游区的日极限旅游容量。
(1)A景区的旅游容量=800/40×9/3=20×3=60(人次) (2)B景区的旅游容量=1200/40×9/2=30×4.5=135(人次) (3)C景区的旅游容量=200/0.5×3/1.5=400×2=800(人次) (4)道路的旅游容量=2500/5×8/4=500×2=1000(人次) (5)旅游区的日极限旅游容量=60+135+800+1000=1995(人次)
结论:可以选址修建旅游宾馆。 原因: (1)根据旅游宾馆选址的原则,在一日游范围内,旅游中心城 市与旅游区之间若出现新的可留住游客的中间机会,可以在此选址 修建宾馆。 (2)飞来峡是广东省级风景名胜区,距广州只有69Km,是广 州理想的,一部分旅游者可能改变一日游的行为规 律,在银盏住下洗温泉澡,形成日游飞来峡,夜宿银盏温泉的新局 面。
某旅游区包括A、B、C三个景区。A、B景区面积分别为800㎡、 1200㎡,每天的可游时间为9小时,游人在A、B两个景区的平均逗留 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基本空间标准为40㎡/人;C景区面积 200㎡,每天开放时间3小时,游人在此的平均逗留时间为1.5小时, 基本空间标准为0.5㎡/人。A、B、C三个景区之间的连接道路共计 长2500m,一天可游时间为8小时,游人在游道上的逗留时间平均 为4小时,游客在游道上的合理间距为5m/人。
飞来峡为广东省级风景名胜区,距广州市69Km,107国道路面 质量好,是广州理想的一日游目的地。
银盏温泉紧靠l07国道,南距广州市46 Km,北抵飞来峡23 Km。 温泉水温64℃,温泉水达到国家一级水标准,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 人身体健康的矿物质,在浴疗疾病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在银盏温泉可否选址修建旅游宾馆?原因是什么?

旅游容量

旅游容量

第九章旅游保障体系规划一、容量规划与旅游流调节随着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发展的不断壮大,在黄金旅游季节,旅游区内的旅游人数会达到高峰期,旅游地人满为患,出现了旅游负荷压力。

因此,通过对旅游区资源容量的分析计算,合理地引导、控制、调节旅游流,以保证游客安全,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保护旅游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容量规划旅游区内各游览区的环境容量,根据不同景观的实际特性,因地因景进行分析、规划和计算。

(1)容量计算公式:资源容量:Ro =A/Ao资源日容量:Rd =A·T/Ao·To式中:Ro资源容量A资源规模Ao容量标准Rd资源日蓉量T日开放时间(小时)To人均利用时间(小时)(2)容量参考标准见表9.1.1。

容量参考标准表9-1-1(3)主要游览区容量计算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和容量参考标准,计算各旅游区的资源日容量见表9-1-2。

2、旅游流调节:针对高峰期的游客流量,旅游区应采取措施,尽量做好旅游流的调节和控制工作,实现各游览区安全地承载旅游流。

规划措施有:(1)资源容量储备:在满足景区用地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旅游高峰期的游客流量,适当留有余地,尽可能多地谋求资源容压储备。

(2)容压平抑旅游区内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是,山地多,滩地多,水域面积大,尽管旅游区内面积较大,但旅游发展程度低,发展初期,容压问题不明显,随着旅游区的发展壮大,可能会出现供需矛盾,特别是黄金季节,旅游人口压力大,旅游流分布极为集中,因此,容压平抑问题十分突出。

主要措施有:稳压措施:根据游客流量的大小,把握促销时机与力度,尽量保证供需平衡。

主要游览区容量计算一览表表9-1-2防压措施:制定高峰期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规避超载事故。

分压措施:调节控制旅游流,尽量使游客分散至各旅游区。

调价措施: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调整价格,以调节需求高峰。

扩容措施:增加旅游服务网点,特别是增加餐饮网点,利用农家旅馆,农家乐扩大承载容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
旅游容量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社会心理容量和文化体验感知容量五类。对于一个旅游区,日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的测算是最基本的要求。
旅游容量计算
计算公式
方法特点
适用范围
空间容量
一、面积法
传统计算公式:C = =
C—旅游区日空间总容量,数值上等于各分区的日空间容量之和,单位为人次;
旅游区(点)
单位
容量指标
水浴区
m2/人(2m以内水面)
20
室外温泉泡池
m2/人
10
室内温泉泡池
m2/人
8
游泳岸线
m2/人
10
滑雪场
m2/人
80
划船
m2/艘
100
垂钓区
m2/人
80
骑马场
m2/人
30
游步道
m2/人
5~10
登山步道
m2/人
10~20
露营地
m2/人
200
停车场(小车)
m2/台
20
停车场(大车)
文化体验感知容量
景点所在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所能承受的游客数量,包括设备设施、劳动力状况、文化传统、当地居民的心理承受力等。
主要与旅游区类型有关,比如在博物馆、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展示空间就不是人越多越好,而某些节事活动则需要聚集人气形成热闹氛围,空间容量则不受限制。在这样的情形下,游客体验感觉有很大差异。
综合性的风景旅游区,以观光、休闲、娱乐为主,可以兼具度假功能。
风景旅游区相对封闭,旅游区内部各景点(子系统)之间游客可以自由流动。
修订后计算公式:C = = ( )×Z
T—旅游区每天的有效开放时间;
t—每位游客在旅游区内平均游览时间;
Di—第i景点的瞬时旅游容量;
Z—整个旅游区的日周转率。
对不同景点采用不同的基本空间标准,同时考虑到景点之间游客的流动性,不再单独计算各景点的日周转率,而用整个风景旅游区的平均游览时间计算得出的日周转率作为代替。
游客姓名:来自地区:年 月 日
选项
9:30 - 10:15
12:00–12:45
视觉
a (人数少, 视线无任何阻挡)
b (人数一般, 有点阻挡)
c (人数较多, 视线时常被阻挡)
d (拥挤不堪, 视线大量被阻挡)
听觉
a (人数少, 很安静)
b (人数一般, 有点吵)
c (人数较多, 较吵)
d (拥挤不堪, 相当吵)
空间容量
二、完全游路法
计算公式:C=M/m×Z
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M—景区内游道全长,单位为米;
m—每位游客占用的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米/人;
Z—周转率,Z = 景点开放时间/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与旅游区的道路性质、长度、宽度有关。
游客以游道为主进行游览的景区适用线路法进行计算。通常为地势比较陡,
触觉
a (人数少, 与他人无接触)
b (人数一般, 偶然接触到他人)
c (人数较多, 常常接触到他人)
d (拥挤不堪, 不断碰到他人)
行动
a (人数少, 无任何阻碍)
b (人数一般, 偶而阻碍)
c (人数较多, 行动不自由)
d (拥挤不堪, 处处受阻)
附旅游景区容量指标(仅供参考,具体数值结合实际项目分析选用)
通常旅游区内有漂流河道、游船河道等适合作为卡口的景点。
设施容量
日设施容量的计算公式:C = ( ) =
C—旅游区日设施总容量,单位为人次;
Ci—第i景点的日设施容量,单位为人次;
Xi—第i景点的设施数量(坐位、床位等);
Yi—第i景点的日周转率。
将各个旅游设施的容量相加,计算结果为景区内所有设施同时服务时的最大容量。
不同的自然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程度与净化能力不同,难以统一标准。
水体类、生态主题公园等生态环境敏感度高的旅游区
社会心理容量
在一天中景区开放时间里,选择几个时间段向游客发放调查表,将调查表及该时间段公园游客量(门票统计)作对比分析,判断出游客基本满意情况下的游客量。(注意游客在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及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均衡分布。)
Ci—第i景点的日空间容量;单位为人次;
Xi—第i景点的可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Yi—第i景点平均每位游客占用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人;
Zi—第i景点的日周转率。
该计算方法将景区内部景点之间的关系视为简单的加和关系,忽略了游客在各景点间的相互流动。各景点容量相加实际上造成了重复计算,客观上夸大了整个景区的旅游容量。
主要影响因素是拥挤意的个人空间值。在现实中,多取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达到最大时的个人空间值。
景区或景点建成后,管理者通过了解游客感受,来判断游客旅游体验最佳时的游客数量,以便采取各种调节措施来吸引或控制游客数量。(如:淡季时,人少,部分设施不供应,游客满意度不高;旺季时,人多拥挤,环境体验差,排队时间长,游客满意度不高)
一般适合休闲度假区,其设施容量则表现为刚性需求,弹性较小,是度假区环境容量的决定性因素。
生态容量
计算公式为:
C为生态容量,即每日接待游客的最大允许量,
Pi为每位游客一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
Ti为各种污染物自然净化的时间,一般为一天,
Si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的数量,量/日
Qi为每天人工处理掉的第i种污染物量。
m2/台
50
主要景点
m2/人(景点面积)
50
一般景点
m2/人(景点面积)
100
卡口法
人次/h
不完全游路法
计算公式:C=M×Z/(m + m×E/F)
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M—景区内游道全长,单位为米;
m—每位游客占用的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米/人;
F---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E---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
Z—周转率,Z = 景点开放时间/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三、卡口法
计算公式为:C = Z × A = ( t1/ t3) × A = (H–t2) × A / t3
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Z—日周转率;
A—每批游客人数,单位为人次;
t1—每天游览时间,t1 = H–t2,单位为小时;
t3—两批游客相距时间,单位为小时;
H—景区每天的开放时间,单位为小时;
t2—游完全程所需时间,单位为小时。
需要一个景点作为卡口,实测卡口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合理游人数,单位以“人次/h”表示。由于限定条件较为严格,计算方法不适合普遍使用。
环境容量值确定
一般对一个旅游景区最基本的要求是对空间容量和设施容量进行测算,对生态交换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进行分析。有条件也应对后两个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如果上述四个容量都有测算值,那么一个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取决于以下三者的最小值:
a)生态环境容量;
b)社会心理容量;
c)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之和。
附旅游景区(点)游客满意度调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