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工程中常用管道靠墙距及相互间距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07ccb7ac192e45361166f57f.png)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给水与回水立管之间距离:当设计采用双立管安装时,供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右侧,回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左侧。
立管距墙尺寸与单立管安装时相同,管径≤DN32时,两立管中心距为80mm;管径≥DN40时,两立管中心距为130mm。
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距墙尺寸设置于室内的雨、污水立管离墙净距宜为20mm~50mm。
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和空调凝结水管道离墙净距不宜大于20mm。
室内管道和墙的距离1.给水管道:(1)水平干管与墙(地沟壁)距离100mm,与梁、柱、设备等的净距为50mm。
与排水管道平行的水平净距不小于500mm,与排水管道交叉时,垂直净距不小于150mm,当与暖气管道等热力管道同时铺设时,应按暖气管道靠墙净距来定: (2)立管与墙面的净距H为:当DN<=32mm时,H>=25mm,32mm<DN<=50mm时,H>=35mm,65mm<=DN<100mm时,H=50mm,100mm<DN<=150mm时,H=60mm:(3)支管距墙面的净距一般为25mm(DN<=25mm)(4)水表外壳距墙净距为10-30mm2.排水管道:(1)立管中心距墙面间距最小值H为:(4)DN=50mm时,H=50,(5)DN=75mm时,H=70mm,(6)DN=100mm时,H=80mm,(7)DN=125mm时,H=90mm,(8)DN=150mm时,H=90mm,(9)DN=200mm时,H<=130(10)(2)水品横管中心倒楼板底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3)横管清扫口和与其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3.室内采暖管道(1)送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回水水平干中心距墙面不小于70mm(2)垂直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3)立支管中心距墙50mm,双立管管之间间距80mm(4)水平干管在天棚内铺设时应距外墙1-1.5m并做好保温绝热,在室内半通行地沟中铺设时绝热层与地沟壁净距不小于100mmDe110管中心距墙面的距离为150,如果留100安装不方便。
给排水管道距墙距离汇总
![给排水管道距墙距离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034d9a004a1b0717ed5dd32.png)
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
管径32以下32~50 65~100125~150
间距20~25 25~3030~50 60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
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ﻫ
7、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的最小距离(自喷系统)
公称直径(mm)253240 5070 80 100125 150 200
距离(mm)40405060 70 80100 125 15020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第15页
8、水平干管安装与墙、柱表面的安装距离(给水管道)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4-2011)第5.3.7条。
12、建筑给水复合管道距墙尺寸
对明装管道,其外壁距装饰墙面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管道公称直径为10mm~25mm时,应小于或等于40mm;
②管道公称直径为32mm~65mm时,应小于或等于50mm。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155-2011)第5.3.8条。
ﻫ
2、水暖管离墙距离
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之欧阳术创编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之欧阳术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be35f1756bec0975f565e25d.png)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给水与回水立管之间距离:当设计采用双立管安装时,供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右侧,回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左侧。
立管距墙尺寸与单立管安装时相同,管径≤DN32时,两立管中心距为80mm;管径≥DN40时,两立管中心距为130mm。
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距墙尺寸设置于室内的雨、污水立管离墙净距宜为20mm~50mm。
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和空调凝结水管道离墙净距不宜大于20mm。
室内管道和墙的距离1.给水管道:(1)水平干管与墙(地沟壁)距离100mm,与梁、柱、设备等的净距为50mm。
与排水管道平行的水平净距不小于500mm,与排水管道交叉时,垂直净距不小于150mm,当与暖气管道等热力管道同时铺设时,应按暖气管道靠墙净距来定: (2)立管与墙面的净距H为:当DN<=32mm时,H>=25mm,32mm<DN<=50mm时,H>=35mm,65mm<=DN<100mm时,H=50mm,100mm<DN<=150mm时,H=60mm:(3)支管距墙面的净距一般为25mm(DN<=25mm)(4)水表外壳距墙净距为10-30mm2.排水管道:(1)立管中心距墙面间距最小值H为:(4)DN=50mm时,H=50,(5)DN=75mm时,H=70mm,(6)DN=100mm时,H=80mm,(7)DN=125mm时,H=90mm,(8)DN=150mm时,H=90mm,(9)DN=200mm时,H<=130(10)(2)水品横管中心倒楼板底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3)横管清扫口和与其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3.室内采暖管道(1)送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回水水平干中心距墙面不小于70mm (2)垂直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3)立支管中心距墙50mm,双立管管之间间距80mm(4)水平干管在天棚内铺设时应距外墙1-1.5m并做好保温绝热,在室内半通行地沟中铺设时绝热层与地沟壁净距不小于100mmDe110管中心距墙面的距离为150,如果留100安装不方便。
管道间距规范..-共10页
![管道间距规范..-共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495164a4ba0d4a7303763a14.png)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19,北京地方标准,可在1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 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间距 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19)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1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c7c2005fa6c30c2258019e3b.png)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给水与回水立管之间距离:当设计采用双立管安装时,供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右侧,回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左侧。
立管距墙尺寸与单立管安装时相同,管径≤DN32时,两立管中心距为80mm;管径≥DN40时,两立管中心距为130mm。
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距墙尺寸设置于室内的雨、污水立管离墙净距宜为20mm~50mm。
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和空调凝结水管道离墙净距不宜大于20mm。
室内管道和墙的距离1.给水管道:(1)水平干管与墙(地沟壁)距离100mm,与梁、柱、设备等的净距为50mm。
与排水管道平行的水平净距不小于500mm,与排水管道交叉时,垂直净距不小于150mm,当与暖气管道等热力管道同时铺设时,应按暖气管道靠墙净距来定: (2)立管与墙面的净距H为:当DN<=32mm时,H>=25mm,32mm<DN<=50mm时,H>=35mm,65mm<=DN<100mm时,H=50mm,100mm<DN<=150mm时,H=60mm:(3)支管距墙面的净距一般为25mm(DN<=25mm)(4)(4)水表外壳距墙净距为10-30mm(5)2.排水管道:(6)(1)立管中心距墙面间距最小值H为:(7)DN=50mm时,H=50,(8)DN=75mm时,H=70mm,(9)DN=100mm时,H=80mm,(10)DN=125mm时,H=90mm,(11)DN=150mm时,H=90mm,(12)DN=200mm时,H<=130(13)(2)水品横管中心倒楼板底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14)(3)横管清扫口和与其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15)3.室内采暖管道(16)(1)送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回水水平干中心距墙面不小于70mm(2)垂直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17)(3)立支管中心距墙50mm,双立管管之间间距80mm(18)(4)水平干管在天棚内铺设时应距外墙1-1.5m并做好保温绝热,在室内半通行地沟中铺设时绝热层与地沟壁净距不小于100mmDe110管中心距墙面的距离为150,如果留100安装不方便。
建筑安装工程中常用管道靠墙距及相互间距
![建筑安装工程中常用管道靠墙距及相互间距](https://img.taocdn.com/s3/m/70377a22647d27284b7351cd.png)
建筑安装工程中常用管道靠墙距及相互间距
1.给水管道:
(1)水平干管与墙(地沟壁)距离100mm,与梁、柱、设备等的净距为50mm。
与排水管道平行的水平净距不小于500mm,与排水管道交叉时,垂直净距不小于150mm,当与暖气管道等热力管道同时铺设时,应按暖气管道靠墙净距来定。
(2)立管与墙面的净距H为:当DN<=32mm时,H>=25mm,32mm<DN<=50mm 时,H>=35mm,65mm<=DN<100mm时,H=50mm,100mm<DN<=150mm时,H=60mm 。
(3)支管距墙面的净距一般为25mm(DN<=25mm)(4)水表外壳距墙净距为10-30mm。
2.排水管道:
(1)立管中心距墙面间距最小值H为:DN=50mm时,H=50,DN=75mm时,H=70mm,DN=100mm时,H=80mm,DN=125mm时,H=90mm,DN=150mm 时,H=90mm,DN=200mm时,H<=130 。
(2)水品横管中心倒楼板底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
(3)横管清扫口和与其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
3.室内采暖管道;
(1)送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回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70mm
(2)垂直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
(3)立支管中心距墙50mm,双立管管之间间距80mm(详见下图)
(4)水平干管在天棚内铺设时应距外墙1-1.5m并做好保温绝热,在室内半通行地沟中铺设时绝热层与地沟壁净距不小于100mm。
管道距墙距离汇总
![管道距墙距离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f0dd5a633687e21ae45a926.png)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磊主编化学工业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 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32以下32~5065~100125~150间距20~2525~3030~50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地坪以上沿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水平管道间距
![水平管道间距](https://img.taocdn.com/s3/m/79ff2c5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7.png)
水平管道间距一、室内水平管道与墙、梁、柱的间距应满足施工、维护、检修的要求,一般可参照下列规定:1.横干管:与墙、地沟壁的净距大于等于100mm;与梁、柱净距大于等于50mm(此处无接头)。
2.立管:管中心距柱表面大于等于50mm;管外壁与墙面的净距:当DN小于32mm时为大于等于25mm,DN=32~50mm为大于等于35mm,DN=75~100mm为大于等于50mm,当DN=125~150mm为大于等于60mm。
3.当管道是法兰连接时,应满足拧紧法兰螺栓的要求。
4.管道平行安装: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
卫生器具的冷水连接管应在热水连接管右侧。
5.不同材质的管材还应满足不同的要求:(1)明设的塑料管道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若不能避免,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与其他管道之间净距不宜小于0.3m,并严禁布置在燃气热水器及灶台的上方。
(2)明设的塑料管、铝塑复合管、建筑给水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给水钢塑复合压力管等应远离热源(PVC—C管不得沿灶台边明设)。
其给水立管距燃气热水器和家用燃气灶具边净距不应小于0.4m(聚乙烯立管距灶具边净距不得小于0.45m)。
当达不到要求时应加隔热防护措施,但最小不得小于0.2m。
与家用热水器等的连接应采用长度不小于400mm的耐腐蚀金属软管。
连接各类容积式加热器除应采用一定长度的金属管连接外,管路系统还应采用折角转弯管段;并应有防止热水回流倒灌到冷水管路系统的技术措施。
PVC—U管与供暖管道、家用燃气热水器的净距不得小于0.2m,且不得因热源辐射使外壁温度高于45℃。
(3)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其外壁距装饰墙面的距离:DN=10~25mm时为40mm,DN=32~65mm时为50mm;与其他管道净距不宜小于100mm;架空管顶上部净空不宜小于100mm。
(4)建筑给水铜管其外壁或保温层外表面与装饰墙面的净距宜为10mm。
(5)建筑给水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沿墙明装的dn小于等于32mm的支管与墙体间净距宜采用下列规定:dn20为15mm,dn25为12mm,dn32为10mm。
给排水管道距墙距离汇总
![给排水管道距墙距离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c602d4676eeaeaad0f33036.png)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15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为宜,40以上取60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11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明装给水立管)管径 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间距 20~25 25~30 30~50 60《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当管径≥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当管径≥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
管道距离墙面距离
![管道距离墙面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daaa26e0a8956bec0975e3f3.png)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她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 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间距 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189页采暖立管距墙尺寸:当设计采用单立管安装时,立管中心距后墙尺寸为50mm,如仅后墙有一组散热器(一臂形)时,则立管中心距侧墙尺寸为65mm;如后墙与侧墙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双臂形)时,距侧墙尺寸仍为65mm;如后墙与侧墙同侧有散热器(直角形)时,距侧墙尺寸为200mm;如后侧、侧墙同侧与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丁字形)时,距侧墙尺寸为300mm。
管道间距规范
![管道间距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d41448f561252d381eb6e8b.png)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 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中心起距墙表面50mn为宜,DN4以上取60mn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一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r)(明装给水立管)管径32 以下32~50 65~100 125~150间距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 )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V DB80寸,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A DB80寸,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V DN80寸,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A DN8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 )第189页采暖立管距墙尺寸:当设计采用单立管安装时,立管中心距后墙尺寸为50mm如仅后墙有一组散热器(一臂形)时,则立管中心距侧墙尺寸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双臂形)时,距侧墙尺寸仍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同侧有散热器(直角形)时,距侧墙尺寸为200mm如后侧、侧墙同侧和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丁字形)时,距侧墙尺寸为300mm立管之间距离:当设计采用双立管安装时,供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右侧,回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左侧。
给排水管道距墙距离汇总
![给排水管道距墙距离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28decef48d7c1c709a14577.png)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和管及和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和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和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和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和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 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间距 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管道间距规范
![管道间距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d372fbe59eef8c75fbfb3f3.png)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她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 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间距 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 (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给排水管道距墙距离汇总情况
![给排水管道距墙距离汇总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562a925f89eb172ded63b79c.png)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 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32以下32~50 65~100 125~150间距20~25 25~30 30~50 60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管道间距的要求规范..
![管道间距的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c8f4bf95022aaea998f0f61.png)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 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间距 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室内采暖管道与墙的距离
![室内采暖管道与墙的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dfcb707f1711cc7931b716e6.png)
室内采暖管道与墙的距离_secret地暖采暖室内管道和墙的距离建筑安装工程中常用管道靠墙距及相互间距1.给水管道:(1)水平干管与墙(地沟壁)距离 100mm,与梁、柱、设备等的净距为 50mm。
与排水管道平行的水平净距不小于 500mm,与排水管道交叉时,垂直净距不小于 150mm,当与暖气管道等热力管道同时铺设时,应按暖气管道靠墙净距来定(2)立管与墙面的净距 H 为:当 DN<=32mm 时,H>=25mm, 32mm<DN<=50mm 时,H>=35mm,65mm<=DN<100mm 时,H=50mm,100mm<DN<=150mm 时,H=60mm(3)支管距墙面的净距一般为 25mm(DN<=25mm)(4)水外壳距墙净距为 10-30mm2.排水管道:(1)立管中心距墙面间距最小值 H 为:DN=50mm 时,H=50,DN=75mm 时,H=70mm,DN=100mm 时, H=80mm, DN=125mm 时, H=90mm, DN=150mm 时, H=90mm,DN=200mm 时,H<=130(2)水品横管中心倒楼板底的间距不得大于 300mm(3)横管清扫口和与其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 200mm3.室内采暖管道;(1)送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 100mm,回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70mm(2)垂直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 100mm(3)立支管中心距墙 50mm,双立管管之间间距 80mm(详见下图)(4)水平干管在天棚内铺设时应距外墙 1-1.5m 并做好保温绝热,在室内半通行地沟中铺设时绝热层与地沟壁净距不小于 100mm . ]3.3.8 钢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公称直径(mm)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支架最大间距保温管 2 2.5 2.5 2.5 3 3 4 44.5 6 7 7 8 8.5 不保温管 2.5 3 3.5 4 4.5 5 6 6 6.5 7 8 9.5 11 12 3.3.9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塑料管及复合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3.3.9 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安装工程中常用管道靠墙距及相互间距
2007-11-18 06:42:04| 分类:预算交流|字号订阅
1.给水管道:
(1)水平干管与墙(地沟壁)距离100mm,与梁、柱、设备等的净距为50mm。
与排水管道平行的水平净距不小于500mm,与排水管道交叉时,垂直净距不小于150mm,当与暖气管道等热力管道同时铺设时,应按暖气管道靠墙净距来定
(2)立管与墙面的净距H为:当DN<=32mm时,H>=25mm, 32mm<DN<=50mm时,H>=35mm,65mm<=DN<100mm时,H=50mm,100mm<DN<=150mm时,H=60mm (3)支管距墙面的净距一般为25mm(DN<=25mm)
(4)水表外壳距墙净距为10-30mm
2.排水管道:
(1)立管中心距墙面间距最小值H为:DN=50mm时,H=50,DN=75mm时,H=70mm,DN=100mm时,H=80mm,DN=125mm时,H=90mm,DN=150mm时,H=90mm,
DN=200mm时,H<=130
(2)水品横管中心倒楼板底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
(3)横管清扫口和与其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
3.室内采暖管道;
(1)送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回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70mm (2)垂直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
(3)立支管中心距墙50mm,双立管管之间间距80mm(详见下图)
(4)水平干管在天棚内铺设时应距外墙1-1.5m并做好保温绝热,在室内半通行地沟中铺设时绝热层与地沟壁净距不小于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