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高考语文热点04 语言文字运用(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20-2022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真题解析课件55张

2020-2022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真题解析课件55张
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 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 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 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 饭, 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分析
整个团队按照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 第—步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导弹,第二步把导弹装进 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第三步进行潜艇发射。 分析
本题属于长句变短句的表达能力考查,“长句 变短句”,就是把一个结构复杂或修饰成分较多的 句子,转换成几个结构简单的句子,可以是独立的 句子,也可以是几个相互联系的分句。
,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
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
场观众
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
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
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
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
分析
此题考查修辞手法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了 解修辞手法具有的特点及其表达的效果。然后根据语言环境体会这种 这种修辞手法在此处表达所起的作用,比如内容情感方面,结构上下 文方面,语气语调转换方面,最后一一整理出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 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 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 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 胖, 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

新高考II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新高考II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新高考II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目录现代文阅读……………01页古代诗文阅读…………10页语言文字运用…………14页写作……………………17页新高考II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

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

语文新高考新题型之语言文字运用题语段题(成语+补写+病句)题学生版+教师版有答案(全国通用) - 副本

语文新高考新题型之语言文字运用题语段题(成语+补写+病句)题学生版+教师版有答案(全国通用) - 副本

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

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

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

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____,一气呵成。

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_______,毫无做作之态。

然而即使这样___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

首先是强烈的个性。

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

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

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B. 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C. 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D. 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答案】17. A 18. C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

2020年新高考语文热点04 语言文字运用(学生版)

2020年新高考语文热点04 语言文字运用(学生版)

热点04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语言文字运用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人的“试验田”,或稳中有变,或变中有新,一些多年未考的考点有时候会冷不丁地跃上高考的考卷,从而倒逼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方面着手,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刚刚过去的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中,语言文字运用题既有新题型,也有对2019年全国卷题型的继承,共20分。

具体分析如下:第18~20题为语段材料综合题,命题材料为老舍的《济南的秋天》,为散文,2019年的命题材料或为新闻,或为科技类文章。

而变化最大的是,与2019年全国卷考查词语(或标点)、病句、语句复位的三个四选一的选择题有所不同,第18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定,四选一,共3分。

这已经是多年未曾考查的题型。

第19题考查的是长短句的变换效果,共4分,这也是多年未曾考过的题型,第20题考查的是补写句子,共补写两个句子,每个句子2分。

第21题考的是一段话中语言表达的问题,这可能涉及病句、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多种考点,非常灵活,共4分。

命题材料为科学家的科普责任问题。

第22题是对2019年全国卷第21题的继承,考查的是压缩语段。

共5分。

命题材料为上海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满分技巧】1、备考热门考点,不能松懈。

高考近几年常考的辨析词语(成语)、辨析并修改语病等题目,依然要加强练习,尤其要关注新题型。

2、备考冷门考点,不能忽视。

冷门考点也会有变热的时候,比如修辞手法,《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生需要明确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限时检测】一、(山东省202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末,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语言文字运用 Ⅰ(3)(解析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

语言文字运用 Ⅰ(3)(解析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Ⅰ(3)(教师版)时间:40分钟分值:4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0年,段浩杰大学毕业进入某带钢公司轧制作业区,他①,每天泡在车间里,研究设备、学习工艺、提升技能,很快成长为业务尖兵。

2016年,以段浩杰为核心成员的中国宝武太钢集团“手撕钢”研发团队成立,15名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

“手撕钢”学名叫作“不锈钢精密箔材”,这种不锈钢厚度因仅有报纸的七分之一,且易用手撕开而得名,它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使用。

很长一段时间,在炼钢人眼里,0.05毫米厚度是我国这一领域生产技术的天花板...,突破0.02毫米厚度,确是难如登天。

这一厚度的技术工艺难度高,长期被国外垄断。

“0.02毫米厚度的轧制程序是核心工艺技术点,也是技术的难点,”段浩杰介绍②“‘手撕钢’轧制过程就像山西人制作手擀面,把钢带通过轧辊‘擀’薄,但和擀面不同的是,制作‘手撕钢’的轧机有20根轧辊,排列组合有2万种。

”两年多时间里,段浩杰③,带领团队克服了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历经700多次试验,终于在2018年底成功研发出厚度0.02毫米、宽度600毫米的宽幅“手撕钢”。

如今,“手撕钢”已被广泛应用在④仪器的制造和折叠手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等诸多高技术领域。

1.下列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处填“夙兴夜寐”比“任劳任怨”好,③处填“惨淡经营”比“苦心孤诣”好。

B.②处的标点用逗号比用句号好,前后句连接紧密。

C.加点词语“天花板”,本义是“室内的天棚”,材料中的意思是“到了顶了,几乎不能被超越”。

D.包含语素“精”的词语“家族”有精巧、精细、精密、精确等,④处填写“精密”最合适。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义成语的区别与使用的掌握,对标点符号的用法辨析,对重点词语(近义词,多义词)的理解与辨析,考查的综合能力较强,是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新题型,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热点04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解析版)

热点04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解析版)

热点04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语言文字运用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人的“试验田”,或稳中有变,或变中有新,一些多年未考的考点有时候会冷不丁地跃上高考的考卷,从而倒逼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方面着手,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刚刚过去的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中,语言文字运用题既有新题型,也有对2019年全国卷题型的继承,共20分。

具体分析如下:第18~20题为语段材料综合题,命题材料为老舍的《济南的秋天》,为散文,2019年的命题材料或为新闻,或为科技类文章。

而变化最大的是,与2019年全国卷考查词语(或标点)、病句、语句复位的三个四选一的选择题有所不同,第18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定,四选一,共3分。

这已经是多年未曾考查的题型。

第19题考查的是长短句的变换效果,共4分,这也是多年未曾考过的题型,第20题考查的是补写句子,共补写两个句子,每个句子2分。

第21题考的是一段话中语言表达的问题,这可能涉及到病句、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多种考点,非常灵活,共4分。

命题材料为科学家的科普责任问题。

第22题是对2019年全国卷第21题的继承,考查的是压缩语段。

共5分。

命题材料为上海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满分技巧】1、备考热门考点,不能松懈。

高考近几年常考的辨析词语(成语)、辨析并修改语病等题目,依然要加强练习,尤其要关注新题型。

2、备考冷门考点,不能忽视。

冷门考点也会有变热的时候,比如修辞手法,《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生需要明确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限时检测】一、(山东省202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末,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与作用)学生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与作用)学生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与作用)学生版一、标点符号的用法(请判断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将不正确的修改正确)1、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口诀:)2、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口诀:)3、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口诀:)4、可爱的,我能不爱你吗,我怎么能不爱你呢?(口诀:)5、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口诀:)6、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口诀:)7、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口诀:)8、他三十六、七岁距这里二、三里这个小孩有四、五岁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口诀:)9、他是一位有多年经验,工作积极性很高,非常优秀的教师。

(口诀:)10、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这些问题。

(口诀:)11、他长得那么英俊、那么潇洒、那么活力四射。

(口诀:)12、他多么英俊、多么潇洒、多么活力四射。

(口诀:)13、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口诀:)14、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实践。

(口诀:)15、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实践。

(口诀:)16、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雄壮高峻。

(口诀:)17、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口诀:)18、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

我知道的就这些。

(口诀:)19、“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口诀:)20、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口诀:)21、标点复习要注意三点:一、概念,二、不套用情况:1、~2、~3、……(口诀:)22、毛泽东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口诀:)2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热点04 1语法填空(全篇有提示词) 专练(新高考专用)(教师版)

热点04 1语法填空(全篇有提示词) 专练(新高考专用)(教师版)

04-1热点语法填空(全篇有提示词) 专练(新高考专用)从本系列专题《重难点04语法填空之题型剖析》中对三年(2020-2022)新高考卷语法填空题考情统计看:语法填空的选裁要么是说明文,要么就是记叙文;有提示词与无提示词占比一般为7:3,不过2022年新高考I卷为6:4,2023年高考是否维持6:4的比例或回归7:3的比例,笔者以为维持6:4的可能性最大。

1.提示词为动词:考查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考查非谓语动词(不定式、-ing<又叫做动名词或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

考查动词转换成名词(包括其复数形式)或者转换成形容词;另外特别要注意:由动词的-ing和过去分词转化而来的形容词。

2.提示词为名词:考查可数名词的复数、名词的所有格、名词转换为动词或形容词;3.提示词为形(副)词:考查形容词和副词间相互转换(多为形容词转换成副词),以及其比较级或最高级;4.提示词为代词:考查其宾格、名词性或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以及反身代词。

此外,还有提示词为数词的:考查转换成序数词。

1.判别词性判别所给提示词的词性,为分析考向奠基,这也是解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要求;2.分析考向根据所给提示词的词性,借助《重难点04语法填空之题型剖析》中所介绍的有提示词考查热点解读内容分析命题的意图,即考向,以确保解题方向和方法的正确性;3.确定词形结合语境,借助语法、词法和句法确定答案的正确词形。

【经典考例】(改编自2022·新高考I卷)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cently finalized a plan to set up a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GPNP). ___56___(cover)an area about three times the size of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the GPNP will be one of the ___57___(one)national parks in the country. The plan will extend protection to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areas that ___58___ (be)previously unprotected,bringing many of the existing protected areas for giant pandas under one authority ___59___(increase)effectiveness and reduce inconsistencies in management.After a three-year pilot period, the GPNP will be ___60___(official)set up next year. The GPNP___61___(design)to reflect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protecting th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完整性)of natural ecosystems, preserving biological diversity, protecting ecological buffer zones, and leaving behind precious natural assets(资产)for future generations”. The GPNP’s main goal is to improve connectivity between separate ___63___(population)and homes of giant pandas, and ___64___(eventual)achieve a desired level of population in the wild.Giant pandas also serve as an umbrella species(物种), ___64___(bring)protection to a host of plants and animals in the southwestern and northwestern parts of China. The GPNP is intended to provide stronger protection for all the species that live within the Giant Panda Range and ___65___(significant)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 ecosystem in the area.【语篇导读】中国计划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以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高考卷4语文全真模拟卷(新高考版)(解析版)

高考卷4语文全真模拟卷(新高考版)(解析版)

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高考版)(解析版)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20·广东广州市·高三月考)材料一:李柯霓(以下简称李):邹老师,文学伦理学作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于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请问对于现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认识?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以下简称邹):文学伦理学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文学批评方法,至少对中国学者来说是如此,因为我们从前没有自觉形态的文学伦理学理论。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研究文学所使用的批评理论,百分之九十五都来自西方,百分之五是来自于中国的古代,也就是说当代中国学者自己所创造的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然而在最近十多年,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成为一个热点。

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这是由中国学者自主提出,并且在许多人的努力之下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所产生的反响,足以证明这种批评方法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李:我们知道,一种文学理论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才能更好地对文学文本进行相关阐释。

请问您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方法论上具有什么样的鲜明特点?邹:首先是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问。

文学伦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就是文学文本,中外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大量的文学作品,许多都与伦理具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这就成为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其次,具有文学审美的过程。

因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并且多半是具有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所以我们在研究的时候,首先要有审美投入,要有审美分析,从而有自己的什么发现。

再次,伦理总是与人相关,伦理意识与伦理观念正是人类与动物的重大区别之所在,所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还在于人,包括文学作品里的人、文学作品背后的人和作为创造者的作家本人。

以上三点就是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的不同之处。

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0年新⾼考浙江卷——语⽂试题(有答案和详细解析)2020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浙江卷)语⽂⼀、语⾔⽂字运⽤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全都正确的⼀项是( )A.浙江诗路⽂化带以诗词⽂化为主线,结合⽔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ɡ)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ɡōnɡ)筹交错的场⾯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今的⼀件件青铜器⾜以让⼈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的时代。

C.⽣态⽂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活的作品,致⼒于鞭挞.(dá)滥杀野⽣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为,提⾼全社会的⽣态⽂明素养。

D.北⽅的季节泾.(jīnɡ)渭分明,春季的风⼀⼨⼨吹向⼤地,为⼭川褪去寒⾐,⼀点点着.(zhuó)上春⾊,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振,草⽊葳蕤,⽣机勃勃。

答案 D解析A项“徜”读chánɡ。

B项篇—翩。

C项“挞”读tà。

阅读下⾯的⽂字,完成2~3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起....,扣⼈⼼弦。

屏幕上⽅⼀⾏⼜⼀⾏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精悍....。

[⼄]评论内容五花⼋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化的常⽤语。

[丙]弹幕⽂化显⽰出既丰富⼜单调的双重特征:⼀⽅⾯群情踊跃,图⽂并茂;另⼀⽅⾯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化的狂欢⽓氛,若⼲⼩创意甚⾄让⼈⽿⽬⼀新。

然⽽..,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互联⽹新型⽂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段中的加点词语,运⽤不正确的⼀项是( )A.风⽣⽔起B.短⼩精悍C.然⽽D.激荡答案 A解析A项风⽣⽔起:风从⽔⾯吹过,⽔⾯掀起波澜。

全国及各地2020年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全国及各地2020年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全国及各地2020年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

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

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

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内容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独特方式。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一一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章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的流派风格。

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书法作品中________的组成部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别具匠心才思敏捷异彩纷呈弥足珍贵B.别具匠心才华横溢奇光异彩不可或缺C.十分独特才华横溢异彩纷呈不可或缺D.十分独特才思敏捷奇光异彩弥足珍贵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一一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新课标卷,解析版)(1)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新课标卷,解析版)(1)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新课标卷,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山东2020年高考语文大纲考点解说

山东2020年高考语文大纲考点解说

山东2020年高考语文大纲考点解说-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20山东高考大纲考点解说语言文字运用1.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1)字音的考查只要求辨认正误而不要求拼写。

(2)考查的重点不在声调上,而在认读上。

(3)以“常用字”为主,主要体现在“三常”(常见、常用、常读错)上。

复习重点放在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上。

这种变化要求复习时不要追求偏难怪僻的字,多关注常用字,注重语言文字的实用性。

这应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4)历年高考试卷中已考过的字音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每年试卷中都有考查字音重叠、撞车的现象。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饯.别(jiàn)晦.涩(huì)铁栅.栏(zhà)浑身解.数(xiè)B.扒.手(pá)吱.声(zī)和.稀泥(hé)步履蹒.跚(pán)C.蓄.养(xù)寒噤.(jìn)露.马脚(lòu)扪.心自问(mèn)D.顺遂.(suí)什.锦(shǐ)蒸馏.水(liú)兵不血.刃(xuè)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一是识记并正确书写,二是常用(偏僻的汉字不在考查范围之内),三是规范(两可的不在考查范围之内)。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依稀澎涨戈壁滩云蒸霞蔚B.涵盖阴霾捉谜藏烘云托月C.贻误甬道交际舞寥若晨星D.吆喝绪论擦边球名门旺族3.关于标点符号的问题2020年、2020年、2020年三年山东卷都考过了。

2020年可能性小了。

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一是常用词语,并且以考查实词、近义词为主;二是必须是规范化的词语,意即现代汉语中的规范用词(口语中存在,而词典中没有的不在考查之列)。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专题15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组)(教师卷)-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组)(教师卷)-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组)年份卷别试题简析题材考点2024新高考Ⅱ卷科普文:运动辨析修改病句、情境补写、辨析词语语境义全国甲卷写景散文:天山辨析词语语境义、变换句式、修辞手法、辨析修改病句2023新高考Ⅰ卷科普文:耳机辨析词语语境义、情境补写、辨析修改病句全国甲卷文化散文:破釜沉舟正确使用熟语、辨析修改病句、情境补写、谈观点全国乙卷名家散文:俩老头辨析词语语境义、句子的用法作用、句子表达效果北京卷社会设点:无界公园正确使用词语、句式变换2022新高考Ⅰ卷科普文:科学减肥辨析词语语境义、情境补写全国甲卷社会热点:博物馆数字化正确使用成语、辨析修改病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文化散文:槐花情境补写、修辞手法北京卷新闻报道;北京污染治理辨析修改病句、句式变换2021新高考Ⅰ卷新闻报道:传统节日与文化正确使用成语、辨析修改病句、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科普文:雪衣藻句子衔接、情境补写北京卷社会热点:网络环境正确使用词语、辨析修改病句、句式变换2020新高考Ⅰ卷叙事散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修辞手法、句子表达效果北京卷新闻报道:中阳县综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句子表达效果新高考Ⅱ卷文化散文:风筝正确使用成语、句子衔接、修辞手法命题趋势近年来,选择题与简答题结合的一文多题的考查形式,逐渐成为尤其是统一命题的全国卷的主要考查形式,考点并不固定,但更具纵深性和综合性。

一、(2024·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

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①,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题)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及答案(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

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籍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于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来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A. 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 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 B 19.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04 辨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最终版)-高考语文复习

04 辨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最终版)-高考语文复习
更易体会自己如一叶芦苇般渺小。当是时,月白风清,江天一色,孤舟如苇,凭虚凌空,
苏轼在万顷水波中纵情恣意,在烟波浩淼中随性自由,在浩瀚江天中遗世独立,颇有一
种任情放诞的魏晋遗风。于是感叹人生如“蜉蝣天地,沧海一粟”,生发“吾生须臾,
长江无穷”之悲。
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修辞:比喻。“孤舟如苇”,形象地写出小舟之渺小。人生如“蜉蝣天地,沧海 一粟”,形象地写出人之于天地宇宙中的渺小,表达对个体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排比。“在万顷水波中纵情恣意,在水雾浩淼中随性自由,在浩瀚江天之中遗世独立 ”强调苏轼月下泛舟赤壁时的洒脱自由。 (2)句式:(多用)四字句——“月下风清,江天一色,孤舟如苇,凭虚凌空”富有 节奏感、音韵美,有文学意蕴。 (3)语言风格:文学色彩浓厚,化用名句,典雅富有韵致。
人称代词在高考中历来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难点, 近年来在“语言运用”板块成为“表达效果”分析的新热点,值 得关注 。
人称
表达效果
第一人称 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 增加亲切感,便于情感交流,拉近读者的距离。
第三人称 不受时空限制,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客观公正。
(1)以简代繁;(2 ) 以实代虚;( 3)以奇 代繁;(4)以事代情 。 可以使人联想,使表 达收到形象突出、特 点鲜明、具体生动的 效果。
修辞判断 效果分析 借代的相关性
修辞名称
特点
种类
效果
考查形式
夸张 排比 反复
1、突出事物本质特 征 2、以客观事实为基 础。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 构相同或相似、内容 相关、语气一致的短 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辨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高考真题(精品解析)

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高考真题(精品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2020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考点:语言文字运用

2020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考点:语言文字运用

2020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考点:语言文字运用全国Ⅰ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___的门类。

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木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_的流派风格。

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的组成部分。

17. 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 别具匠心才思敏捷异彩纷呈弥足珍贵B. 别具匠心才华横溢奇光异彩不可或缺C. 十分独特才华横溢异彩纷呈不可或缺D. 十分独特才思敏捷奇光异彩弥足珍贵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B. 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C. 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D. 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B.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C.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D. 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04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语言文字运用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人的“试验田”,或稳中有变,或变中有新,一些多年未考的考点有时候会冷不丁地跃上高考的考卷,从而倒逼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方面着手,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刚刚过去的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中,语言文字运用题既有新题型,也有对2019年全国卷题型的继承,共20分。

具体分析如下:第18~20题为语段材料综合题,命题材料为老舍的《济南的秋天》,为散文,2019年的命题材料或为新闻,或为科技类文章。

而变化最大的是,与2019年全国卷考查词语(或标点)、病句、语句复位的三个四选一的选择题有所不同,第18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定,四选一,共3分。

这已经是多年未曾考查的题型。

第19题考查的是长短句的变换效果,共4分,这也是多年未曾考过的题型,第20题考查的是补写句子,共补写两个句子,每个句子2分。

第21题考的是一段话中语言表达的问题,这可能涉及到病句、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多种考点,非常灵活,共4分。

命题材料为科学家的科普责任问题。

第22题是对2019年全国卷第21题的继承,考查的是压缩语段。

共5分。

命题材料为上海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满分技巧】1、备考热门考点,不能松懈。

高考近几年常考的辨析词语(成语)、辨析并修改语病等题目,依然要加强练习,尤其要关注新题型。

2、备考冷门考点,不能忽视。

冷门考点也会有变热的时候,比如修辞手法,《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生需要明确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限时检测】一、(山东省202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末,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① 。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② 。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

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结合“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分析,运用比喻修辞;结合“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分析,运用排比修辞;结合“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更瘦硬了”分析,运用比拟修辞。

故选B。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原文将表示颜色的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向,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阅谈兴根,也更好地展现济南秋天的特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需要结合语句的句式特点分析表达效果。

原句中“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单独成句,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突出山脚颜色的变化,表现济南秋天的特点。

该句“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做定语,修饰“条子”,没有突出山脚颜色变化的画面感和节奏感。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忽然又温暖一会儿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解析】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

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

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处,结合“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分析,此处可以填入“忽然又温暖一会儿”;第二处,结合“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分析,此处主要讲“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4.(山东省202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科学家不仅要承担科研任务,更重要的是应该担负起科普的责任。

②当前,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迅猛发展,③科学家应当充分运用这些现代传播工具,④做好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⑤应当借鉴国外科普工作的经验,⑥设立国家科普基金,⑦科普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完善,⑧鼓励科学家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普工作中,⑨开创我国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答案】第二句“随着”去掉。

第五句加主语“我国”第七句改为“逐步完善科普评价激励机制第八句“抽出”改成“花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

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

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

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第二句,成分残缺,“这些现代传播工具”指的是前面的“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把“随着”去掉。

第五句,成分残缺,缺主语,加主语“我国”。

第七句,结合⑤⑥⑧等语句分析,都是动宾结构,前后句式应该保持一致,改为“逐步完善科普评价激励机制。

第八句,结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析,搭配不当,把“抽出”改成“花费”。

5.(山东省202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将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

目前上海已累计建设5G基站近500个;2019年3月30日上午,首个5G手机对话在沪拨通,上海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

到2021年,将实现5G网络在全市的深度覆盖,在工业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应用解决方案,把上海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答案】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在各大领域把上海打造成5G建设和应用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

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

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

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

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

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

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

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

结合“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把上海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分析,第一句主要讲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后面材料主要讲在各领域把上海打造成5G建设和应用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

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

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

(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

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

(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二、(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平行模拟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

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

,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

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

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

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

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

影子走的极快,好象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

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更明亮、更温暖罢。

6.请选择填入第二段空缺处语序正确的一项()A.哪里是山,哪里是菜园,哪里是房屋B.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C.哪里是菜园,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D.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哪里是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