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数据库及其应用实验1 作业
2023《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2023《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数据库概述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分类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和特点。
实验内容1.什么是数据库?2.数据库的分类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和特点实验步骤1.阅读教材第一章相关内容,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数据库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数据库?–数据库按照什么标准可以进行分类?–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作用和特点?3.总结并记录你的答案。
4.将实验内容和结果整理成报告。
思考题1.数据库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数据库?2.数据库按照什么标准可以进行分类?3.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作用和特点?实验报告要求1.使用Markdown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2.报告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3.文档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思考题和实验报告要求等部分。
实验二:数据库设计与建模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建模方法和数据库设计工具的使用。
实验内容1.概念模型设计2.逻辑模型设计3.物理模型设计实验步骤1.阅读教材第二章相关内容,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
2.使用数据库设计工具(如PowerDesigner、ERWin等),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并完成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设计。
3.将设计的数据库模型导出,并保存为图片文件。
4.将实验内容和结果整理成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1.使用Markdown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2.报告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3.文档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实验报告要求等部分。
4.实验报告应包含设计的数据库模型图片。
实验三:SQL语言基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查询和数据操作的方法。
实验内容1.SQL语言基础语法2.数据查询3.数据操作实验步骤1.阅读教材第三章相关内容,了解SQL语言的基本语法。
2.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创建一个实验用数据库,并创建相关的表结构。
15秋北交《数据库及其应用》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15秋北交《数据库及其应用》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在SQL语言中使用FOREIGN KEY时,与之配合的语句是()A. EXISTSB. EXCEPTC. TABLED. REFERENCES正确答案:D2. 下列关于视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 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导出的表,它是虚表B. 某一用户可以定义若干个视图C. 视图一经定义就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被查询、删除和更新D. 视图可以用来定义新的视图正确答案:C3. 对关系R进行投影运算后,得到关系S,则()A. 关系R的元组数等于关系S的元组数B. 关系R的元组数小于关系S的元组数C. 关系R的元组数大于关系S的元组数D. 关系R的元组数大于或等于关系S的元组数正确答案:D4. ()完成对数据库数据的查询与更新A. DCLB. DDLC. DMLD. DQL正确答案:C5. 在SQL的SELECT语句中,与选择运算对应的命令动词是()A. SELECTB. FROMC. WHERED. GROUP BY正确答案:C6. 有关系R和S,R∩S的运算等价于( )A. S-(R-S)B. R-(R-S)C. (R-S)∪SD. R∪(R-S)正确答案:B7. 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层次关系从核心到外围依次是()A. DBMS、OS、应用软件B. DBMS、应用软件、OSC. OS、DBMS、应用软件D. OS、应用软件、DBMS8. 关系演算的基础是( )A. 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B. 形式逻辑中的关系演算C. 数理逻辑中的谓词演算D. 数理逻辑中的形式演算正确答案:C9. 学生社团可以接纳多名学生参加,但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从社团到学生之间的联系类型是学生社团可以接纳多名学生参加,但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从社团到学生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A. 多对多B. 一对一C. 多对一D. 一对多正确答案:D10. 关系R与关系S只有一个公共属性,T1是R与S等值联接的结果,T2是R与S等值自然联接的结果,则()A. T1的属性个数等于T2的属性个数B. T1的属性个数小于T2的属性个数C. T1的属性个数大于T2的属性个数D. T1的属性个数大于或等于T2的属性个数11. 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信息模型是( )A. 关系模型B. 层次模型C. 网状模型D. E-R模型正确答案:D12. 对所有的视图都可以进行下面哪一个操作?()A. 插入B. 选择C. 更新D. 删除正确答案:B13. 在SQL语言中,DELETE语句的作用是()A. 删除基本表B. 删除视图C. 删除基本表和视图D. 删除基本表和视图的元组正确答案:D14. 在关系代数中,对一个关系做操作后,新关系的元数个数()原来关系的元素个数。
《数据库及其应用》实验报告(新)

《数据库及其应用》(课程编号:B0901000)实验报告(2014-2015学年第2学期)实验成绩:学号:姓名:专业班级:课堂号:任课教师:完成日期:一、实验目的及要求能熟练掌握 Access2010的启动、退出,以及操作界面和操作方法。
能够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能够完成简单的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能够熟练建立数据库文件、表对象和关系。
能够熟练掌握基本SQL语言,能够在Access中进行一般的SQL 查询。
能够运用SQL对数据库进行更新。
能够熟练掌握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PC机,Windows 7,Office 2010(主要是Access 2010)实验参考教材:《数据库及其应用(Access及Excel)学习与实验实训教程》(第二版)。
(以下简称《实验教程》)三、实验内容及记录实验项目1:熟悉Access的启动和退出,熟悉Access的界面1.启动Access练习不同的Access的启动方法。
2.退出Access练习不同的Access的启动方法。
3.观察并了解 Access用户界面不同方式启动进入Access,其界面有所差异。
通过“开始”按钮或桌面Access快捷方式启动进入Backstage视图;通过Access数据库文件关联则直接进入Access数据库窗口。
Access用户界面主要由三个组件组成:功能区。
Backstage 视图。
导航窗格。
(1)观察Backstage视图:不同方式进入Backstage视图,注意其差别。
(2)观察功能区:了解组成功能区的选项卡。
(3)观察导航窗格。
各种对象的显示组合。
4.Access选项及其设置在Backstage视图中选择“选项”命令单击,进入Access选项对话框窗口。
在该窗口可设置默认文件夹等。
可设置文档窗口显示方式、定制导航窗格、定制工具栏的项目等。
附:本实验的参考数据如下表。
(交报告时将该部分删除)表1 学院表2 教师表3 专业表4 学生表5 项目表6 项目分工。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创建数据库和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创建数据库和表题目:创建数据库和表学生姓名:XXXX1(《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在了解SQL Server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基本数据类型,以及表的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和表,重点学会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
二、实验内容按照题目要求创建一数据库,并按要求在该数据库内创建相应数据表。
在创建过程中需分别使用界面方式创建和命令方式创建。
实验题目创建用于企业管理的员工管理数据库YGGL,其逻辑文件初始大小10MB,最大50MB,自动增长,按5%比例增长,日志文件初始大小2MB,最大5MB,按1MB增长,数据库和事务日志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采用缺省值,另在该数据库内创建3个数据表,Employees表,Departments表,Salary表,具体表结构见课本P-283页所给出三个表格。
实验准备首先明确创建数据库的用户必须是系统管理员或者是被授予使用CREATEDATABASE语句的用户;其次创建过程中必须确定数据库名,所用者,数据库大小和存储其文件;最后根据表的结构按要求创建表;三、实验程序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YGGL:CREATE DATABASE YGGL ON (NAME='YGGL_Data',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Server\\MSSQL.1\\MSSQL\\Data\\YGGL.mdf', SIZE=10MB, MAXSIZE=50MB, FILEGROWTH=10% ) LOG ON (NAME='YGGL_Log',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Server\\MSSQL.1\\MSSQL\\Data\\YGGL_Log.ldf', SIZE=2MB, MAXSIZE=5MB, FILEGROWTH=1MB ) GO使用T-SQL语句创建Employees表:USE YGGL GOCREATE TABLE Employees( EmployeeID char(6)NOT NULL PRIMARY KEY, Name char(10)NOT NULL, Education char(4)NOT NULL, Birthday datetime NOT NULL, Sex bit NOT NULL DEFAULT 1,2WorkYear tinyint NULL, Address varchar(40)NULL, PhoneNumberchar(12)NULL, DepartmentID char(3)NOT NULL, ) GO使用T-SQL语句创建Departments表:USE YGGL GOCREATE TABLE Departments( DepartmentID char(3)NOT NULL PRIMARY KEY, DepartmentName char(20)NOT NULL, Note char(100)NULL ) GO使用T-SQL语句创建Salary表:USE YGGL GOCREATE TABLE Salary( EmployeeID char(6)NOT NULL PRIMARY KEY, InCome float NOT NULL, OutCome float NOT NULL ) GO四、实验结果实验通过编写程序最终获得一新的数据库以及在该库内的三个空表如下图:Employees表Departments表Salary表3五、实验总结这学期是第一次接触SQL Server,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对SQL Server环境不是很熟悉,在课堂上学习了有关它的基本的数据类型,空值的概念,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以及和数据表的相关知识,在未进行上机实验之前主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但感觉不是很明白,当开始进行上机实验后,按照老师课上讲的基本操作在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实验内容,我感觉很充实。
(完整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

(完整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指导老师:实验名称一、实验一表的建立与维护实验目的与要求 1.初步掌握根据一个应用目标把现实问题抽象为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数据基础。
2.掌握表的建立与维护的一般方法。
3.理解表的记录指针与当前记录的意义。
4.掌握表的打开、关闭、浏览、显示等操作方法。
5.掌握表结构的修改。
6.掌握记录的增加与删除等操作。
7.掌握数据复制方法。
8.二、实验准备 1、复习关系数据库的有关概念,深刻理解Virsual FoxPro中所采用的关系模型的实质及Virsual FoxPro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2、复习表的建立、现实与维护等操作。
三、实验内容下表是某校学生花名册,根据该表完成以下操作,写出操作步骤。
学习成绩性学号姓名别学 009901 张小强男 98 85 否 20XX年获全数外语出生年月否少数民族受奖情况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
009902 009903 009904 009905 陈斌李哲男男 88 56 75 88 75 82 72 81 否是否是20XX年获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100米第三名009906 009907 009908 009909 张青松男封小莉女周晓钱倩女女 65 82 65 83 81 73 78 85 否否20XX年获广东省三好学生称号 009910 009911 孙力军男肖彬彬女 64 55 68 95 是否赵大明男冯珊女否否1.设计一个表的结构,使其能描述上表的信息,同时又符合关系模型的基本要求。
2.建立表,输入表中的数据,并将保存在自己盘中。
3.给全部女生的数学成绩加5分。
4.将记录指针定位到第5号记录。
5.将记录指针指向孙力军同学。
6.显示所有姓“张”学生的情况。
7.把表的姓名字段宽度修改为8。
8.浏览记录数据,且表头用汉字。
9.把少数民族学生的记录复制到中。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1(二版)1

实验一 SQL SERVER 2005的安装与组成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安装过程、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工作界面以及数据库建立。
主要要求有:●了解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条件及其过程●了解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的结构体系及实例的含义●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工作环境●熟悉系统数据库的功能●了解数据库文件组成二、实验原理及背景知识(一)SQL server 2005安装环境安装数据库SQL Server 2005有很多软件要求,在安装数据库软件之前,必须准备好这些必要条件,依次按照以下顺序安装相应的内容:1、浏览器软件。
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之前,需要安装Microsoft Internet 6.0SP1或更高版本。
2、IIS组件的添加:如果Windows服务器没有安装IIS,必须要安装该组件之后,SQL server 2005才能完整安装。
(1)对于Windows 7操作系统,开始”->“控制面板”->程序和功能->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界面中,添加上Internet信息服务,实现IIS组件的安装,如图2-1-1。
图2-1-1 Windows 7操作系统下加载Internet信息服务界面(2)对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请从“开始”|“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进行安装。
如果系统是ghost版本,要下载i386文件或者使用非ghost版本中i386文件。
3、.NET Framework 2.0在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开始之前,在电脑屏幕给出安装之前必须准备的必要条件信息之前,必须同意终端用户许可协议。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深入理解数据库的原理与应用,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应用场景。
二、实验内容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数据库的组成要素,关键概念解释等。
2. 数据库的设计与建模:根据需求设计数据库的ER图,熟悉数据库建模工具的使用,如Eclipse、PowerDesigner等。
3.数据库语言与操作:学习SQL语言,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等,通过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4.索引的使用与优化:了解数据库索引的原理和作用,学习索引的创建、使用和优化技巧,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
5.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掌握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的方法,学会使用数据库备份工具进行数据的完整备份和恢复操作。
三、实验步骤1.确定数据库需求,设计ER图。
2.使用数据库建模工具创建数据库表,定义字段和关系。
3.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结构。
4.插入数据并进行增删改查操作,验证数据库的正常使用。
5.创建索引并对查询语句进行优化,提高查询性能。
6.使用数据库备份工具进行数据备份,测试数据的完整恢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中,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学生管理系统作为实验的对象。
首先,根据需求设计了ER图,确定了数据库表的结构和关系。
然后使用数据库建模工具创建了对应的数据库表。
接下来,使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了初始化和插入数据,并通过增删改查操作验证了数据库的正常使用。
在插入大量数据后,使用索引对查询语句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查询性能。
最后,使用数据库备份工具对数据进行了完整备份,并进行了测试恢复操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掌握了数据库的设计与建模技巧。
同时,我也学会了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并掌握了索引的使用和优化方法。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操作也让我加深了对数据库安全性的认识。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 答案实验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问题一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库。
它允许用户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二在实验室环境中,我们将使用MySQL作为我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以下是MySQL的一些常见特点: - 开源免费 - 跨平台支持 - 可扩展性强 - 有大型的用户社区和丰富的资源支持问题三MySQL的安装步骤如下: 1. 下载MySQL安装文件,可以从MySQL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可信的下载源获取。
2. 运行安装程序,按照向导的指示进行安装。
3. 选择是否要安装MySQL 服务器和MySQL工具。
4. 设置密码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5. 完成安装程序并启动MySQL服务。
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容器。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每个表包含多个行和列。
每行代表一个记录,每列代表一个字段。
问题五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一种DBMS,它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操作和处理数据。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六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方法,它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通过统一的接口访问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ODBC驱动程序充当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翻译器。
问题七在Windows系统中,ODBC数据源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来配置。
在数据源配置对话框中,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ODBC数据源。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ODBC接口库和ODBC驱动程序来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具体步骤如下: 1. 加载ODBC接口库。
2. 初始化ODBC环境。
3. 建立数据库连接。
4. 执行SQL语句。
5. 关闭数据库连接。
6. 释放ODBC环境。
问题九ODBC接口库是一组API函数,用于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带答案

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学号:学生姓名:班级:年月日实验1 创建和维护数据库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2)掌握启动服务并登录MySQL 5.5 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
(3)了解手工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4)掌握MySQL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5)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6)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学生提前准备好实验报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2)遵守实验室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内容;(3)1~2人为1小组,实验过程中独立操作、相互学习。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36 版。
(2)在服务对话框中,手动启动或者关闭MySQL 服务。
(3)使用Net 命令启动或关闭MySQL 服务。
开始--运行--cmd--输入“net start mysql”回车,启动成功;输入“net--stop--mysql”回车,停止。
(4)分别用Navicat 工具和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
①打开Navicat for MySQL,文件--新建连接--确定。
②开始--运行--cmd,输入mysql -h hostname(如果服务器在本机,可以输入localhost或127.0.0.1)user -p 回车后,系统会提示“Enter password”,输入配置的密码就可以登录上了。
(5)创建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创建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gradem。
②使用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MyDB。
①打开Navicat for MySQL,文件--新建连接--常规(设置连接名MySQL,主机名localhost)。
②使用Windows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然后输入CREATE DATABASE mydb;回车,显示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创建成功。
数据库原及其应用实验(作业)

实验1、数据定义1.1实验目的熟悉SQL的数据定义语言,能够熟练地使用SQL语句来创建和更改基本表,创建和取消索引。
1.2实验内容●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University_Mis●使用CREATE语句创建基本表。
●更改基本表的定义: 增加列,删除列,修改列的数据类型。
●创建表的升、降序索引。
●删除基本表的约束、基本表的索引或基本表。
1.3实验步骤(1)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University_Mis(2)在查询分析器中用SQL语句创建关系数据库基本表:学生表Students(Sno,Sname, Semail,Scredit,Sroom);教师表Teachers(Tno,Tname,Temail,Tsalary);课程表Courses(Cno,Cname,Ccredit);成绩表Reports(Sno,Tno,Cno, Score);其中:Sno、Tno、Cno分别是表Students、表Teachers、表Courses的主键,具有唯一性约束,Scredit具有约束“大于等于0”;Reports中的Sno,Tno,Cno 是外键,它们共同组成Reports的主键。
(3)更改表Students:增加属性Ssex(类型是CHAR,长度为2),取消Scredit“大于等于0”约束。
把表Courses中的属性Cname的数据类型改成长度为30。
(4)删除表Students的一个属性Sroom。
(5)删除表Reports。
(6)为Courses表创建按Cno降序排列的索引。
(7)为Students表创建按Sno升序排列的索引。
(8)创建表Students的按Sname升序排列的唯一性索引。
(9)删除Students表Sno的升序索引。
实验2、SQL的数据查询2.1实验目的熟悉SQL语句的数据查询语言,能够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和统计查询。
2.2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主要是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包括如下四类查询方式:(1)单表查询●查询的目标表达式为所有列、指定的列或指定的列的运算三种不同。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题目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题目及答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作业布置实验1 数据库的建立修改与删除完成以下实验报告:《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1 数据库的建立修改与删除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 2000 或MS SQL Server 2008。
三、实验目的1.熟悉SQL Server 2000上机环境,学会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以及“查询分析器”的启动与退出;或熟悉MS SQL Server 2008上机环境,学会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启动与退出。
2.掌握建立数据库的两种方法。
3.掌握查看和修改数据库的两种方法。
4.掌握删除数据库的两种方法。
四、实验内容(一) 规定内容1. 在用户方便的存储空间上建立存放用户数据库的文件夹。
本实验在D盘根目录下建立文件夹:D:\SQL2000DB,再建立存放T_SQL 源代码的文件夹:D:\SQL2000DB\T_SQL 2.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学生课程数据库ST,参数如表1.1所示。
3.利用企业管理器查看ST数据库的属性。
4.使用T-SQL语句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ST,参数如表1.1所示。
5.使用T-SQL语句建立数据库JXDB,参数如表1.2所示。
6.使用T-SQL语句为数据库JXDB添加文件组JX_Group2,并为此文件组添加1个数据文件JXDB_Data4;添加1个日志文件JXDB_log1。
参数由用户自己设定。
7.使用T-SQL语句修改数据库JXDB中次数据文件JXDB_Data4的属性:文件初始大小改为5M,增长方式改为每次按20%增长。
删除日志文件JXDB_log1。
8.使用T-SQL语句删除数据库JXDB。
(二) 自定内容五、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2 表结构的建立修改删除及完整性约束条件定义完成以下实验报告:《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实验2 表结构的建立修改删除及完整性约束条件定义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最全上机实验及实验答案

实验一 SQL Server 2005 的安装和环境介绍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SQL Server 2005 服务器的安装方法2.了解SQL Server 2005 的环境3.了解数据库及其对象二.实验准备1.了解SQL Server 2005的版本2.了解SQL Server 2005各版本对硬件和软件的需求三.实验要求1.写出SQL SERVER 2005的功能与特点, 使用方法, 应用状况的报告2.完成SQL SERVER 2005的安装、启动、登录。
四.实验内容1.安装SQL Server 2005实验一 SQL Server 2005 的安装和环境介绍●实验指导——安装SQL Server 20051.根据安装机器软硬件的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版本,以下以开发版为例2.将 SQL Server 2005 DVD 插入 DVD 驱动器。
如果DVD驱动器的自动运行功能无法启动安装程序无法启动安装程序,请导航到 DVD 的根目录然后启动splash.hta。
3.在自动运行的对话框中,单击“运行 SQL Server 安装向导”。
4.在“最终用户许可协议”页上,阅读许可协议,再选中相应的复选框以接受许可条款和条件。
接受许可协议后即可激活“下一步”按钮。
若要继续,请单击“下一步”若要结束安装程序,请单击“取消”。
如下图:5.在“SQL Server 组件更新”页上,安装程序将安装 SQL Server 2005 的必需软件。
有关组件要求的详细信息,请单击该页底部的“帮助”按钮。
若要开始执行组件更新,请单击“安装”。
更新完成之后若要继续,请单击“完成”。
6.在 SQL Server 安装向导的“欢迎”页上,单击“下一步”以继续安装。
7.在“系统配置检查 (SCC)”页上,将扫描安装计算机,以检查是否存在可能妨碍安装程序的条件。
8.在“注册信息”页上的“姓名”和“公司”文本框中,输入相应的信息。
《数据库及其应用》实验报告1范文

《数据库及其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序号:B-02 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库设计和创建、表的创建与相关设置侦查1001学号姓名向珍专业、班实验地点梅教指导教师丁亚兰时间2011年5月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熟悉Access中数据库及表的概念。
了解并掌握建立数据库、表和关系的过程。
2.熟悉数据库窗口的界面特点,掌握数据库窗口几种设置方法。
3.理解并掌握关系数据库完整性基本概念。
掌握完整性的设置方法。
4.掌握字段属性的概念和一些属性的用途。
并掌握一些字段属性的设置方法。
5.了解Access数据表视图的一些基本功能。
6.了解在数据表视图中进行操作时的不同特点。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PC机,Windows XP,Access 2003三、实验内容要求(实验操作内容和步骤可写在表格后面)(一) 数据库与表的设计与创建1.给定如下数据分析,进行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
即设计系统的E-R模型并转换为关系模型。
(数据参见附表)。
某学校设计学生教学管理系统。
学生实体包括学号、姓名、性别、生日、民族、籍贯、简历、登记照,每名学生选择一个主修专业,专业包括专业编号和名称,一个专业属于一个学院,一个学院可以有若干个专业。
学院信息要存储学院号、学院名、院长。
教学管理还要管理课程表和学生成绩。
课程表包括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每门课程由一个学院开设。
学生选修的每门课程获得一个成绩。
2. 数据库结构设计指定数据库文件的名称,并为设计好的关系模型设计表结构。
数据库文件保存在“E:\教学管理\”文件夹中。
3.定义数据库文件定义存放路径,和数据库文件。
写出操作步骤。
可包括必要的截图。
4.定义数据库中各表根据事先设计好的结构,分别定义各表、字段名、字段属性。
重复的步骤可简化。
5.定义表之间的关系当所有表都定义好后,定义各表之间的关系。
6.输入表记录当所有表建立好后,可开始输入记录。
简要说明输入的操作。
(二)Access数据库窗口基本操作1.设置教学管理数据库窗口中表对象列表窗口的显示格式为“详细信息”写出操作步骤。
《数据库及其应用》实验报告(新)

(1)有哪几种方式可进入“SQL视图”?如果用“记事本”编写了SQL语句,就是否可以在SQL视图中使用?如何操作?
(2)为什么不能在数字常量前加“¥”或“$”符号表示币值常量?“¥”或“$”有何作用?
(3)最初功能区有哪几个选项卡?
(4)如何隐藏导航窗格?
(5)更改Access默认文件夹怎样操作?
实验项目2:进行数据库设计,完成表的创建、关系定义及完整性设置,输入数据及操作数据
按照《实验教程》中实验2、实验3的内容,认真分析、了解数据库设计中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的意义及基本方法。
按照《实验教程》中实验3的内容,创建文件夹、数据库文件。
(2)上述实验中,插入“已结项项目”表的命令就是否可以省略字段列表?为什么?
(3)删除“已结项项目”的命令的条件为什么没有比较对象?
实验项目5:使用交互方式进行查询与操作
按照《实验教程》实验7,练习可视交互方式的选择查询。查瞧对应的SQL命令。
按照《实验教程》实验7,练习可视交互方式的交叉表查询。查瞧对应的SQL命令。
通过“开始”按钮或桌面Access快捷方式启动进入Backstage视图;通过Access数据库文件关联则直接进入Access数据库窗口。
Access用户界面主要由三个组件组成:
功能区。
Backstage视图。
导航窗格。
(1)观察Backstage视图:不同方式进入Backstage视图,注意其差别。
(5)在表结构设计中,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数据库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数据库及其应用》实验报告《数据库及其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序号:B0901000-02 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库设计及数据库创建与应用学号1106070142姓名郭飞专业、班旅游1101实验地点现教中心指导教师周晓华时间2012年5-6月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一)实验项目1:数据库和表1.熟悉Access中数据库及表的概念。
了解并掌握建立数据库、表和关系的过程。
2.熟悉数据库窗口的界面特点,掌握数据库窗口几种设置方法。
3.理解并掌握关系数据库完整性基本概念。
掌握完整性的设置方法。
4.掌握字段属性的概念和一些属性的用途。
并掌握一些字段属性的设置方法。
5.了解Access数据表视图的一些基本功能。
(二)实验项目2:查询1.掌握Access表达式的基本概念。
了解不同类型数据的常量、参数、运算与函数的使用。
2.理解查询对象的意义和建立方法。
3.掌握SQL语言中SELECT语句的主要应用。
4.掌握SQL的插入、更新、删除操作命令的基本应用。
理解Access动作查询。
5.了解SQL定义数据表的基本方法。
6.掌握一般选择查询的操作应用;理解并掌握交叉查询的应用;理解参数查询的意义。
(三)实验项目3:数据交换1.了解什么是Access的外部数据,理解Access 与外部数据交换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在Access数据库系统中使用外部数据的两种方法及特点:链接、导入。
3.掌握导出数据库中表或查询对象到文本文件和EXCEL的方法。
4.掌握从文本文件和EXCEL表导入到表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PC机,Windows XP,Access 2003参考教材:《数据库及其应用(Access及Excel)学习与实验实训教程》。
三、实验内容要求(实验操作内容和步骤写在表格后面、回答问题写在表给内)实验项目1:数据库设计及数据库与表的创建与操作(一) 数据库与表的设计与创建1.给定如下数据分析,进行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
即设计系统的E-R模型并转换为关系模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数据库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技能的掌握。
本文将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总结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理解数据库原理及基本概念;2.了解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架构;3.掌握数据库的创建、查询和修改等操作;4.熟悉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护机制;5.了解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数据库的创建和表的设计:通过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相关表,包括表的字段、数据类型和约束等;2.数据的插入和查询:通过SQL语句向表中插入数据,并进行查询操作;3.数据的修改和删除:通过SQL语句对表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4.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护:通过用户权限控制和数据完整性保护等机制,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实验过程1.创建数据库和表:根据实验要求,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相关表,定义表的字段、数据类型和约束等;2.插入和查询数据:使用SQL语句向表中插入数据,并进行查询操作,验证数据的插入和查询功能;3.修改和删除数据:使用SQL语句对表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验证数据的修改和删除功能;4.用户权限和数据完整性保护:设置用户权限,限制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和修改权限,同时设置数据完整性保护机制,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创建了数据库和相关表,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数据的功能也得到了验证。
同时,对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护也进行了相关设置,确保了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五、实验总结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进行了实际操作,通过SQL语句进行数据库的创建、查询和修改等操作。
同时,通过设置用户权限和数据完整性保护机制,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数据库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对数据库的设计和操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数据库应用实验报告1

一、实验目的、目标1、掌握概念结构模型的设计,以及如何把概念结构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如何在SQL Server 2000/2005上进行数据库和表的创建和使用二、实验内容(1)根据系统需求构建ER模型;(2)把构建的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进行优化;(3)在SQL Server 2000/2005中建立所需的数据库和表;(4)通过测试数据验证所建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三、实验过程与步骤实验题目:销售管理系统:销售商向客户销售商品,一个销售商可向多个客户销售多个商品,一个客户也可以从多个销售商中购买多个商品;一个商品由一个供应商供应,而一个供应商可供应多个商品。
另外,一个客户可多次从同一个销售商中购买多个商品,也需要记录客户购买行为的最高效率比=上次购物总价/(本次购物与上次的间隔天数+1) “示范用例” 需要记录以下信息:商品信息:商品号、名称、单价供应商信息:供应商号、名称、法人代表、电话销售商信息:销售商号、名称、地区客户信息:客户编号、姓名、电话、性别、年龄、职业销售除了记录哪个销售商向哪个客户销售哪些商品(数量)外,还需要记录该次销售的单号、日期、备注和发货时间步骤一、根据系统需求构建ER模型:ER模型步骤二、把构建的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进行优化:关系模型步骤三、在SQL Server 2000/2005中建立所需的数据库和表:1.新建一个Customer表2.新建一个Provider表3.新建一个Seller表4.新建一个Product表5.新建一个Sale表6.新建一个SaleDetail表7.新建一个Occupation表步骤四、通过测试数据验证所建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在Provider表中输入数据2.在表Product中输入数据3.在表Occupation中输入数据4.在表Seller中输入数据5.在表Customer中输入数据6.在表Sale中输入数据7.在表SaleDetail中输入数据四、测试数据及运行结果【输入的测试数据,输出的结果】1.Product表中的数据2.Provider表中的数据3.Customer表中的数据4.Occupation表中的数据5.Sale表中的数据6.SaleDetail表中的数据7.Seller表中的数据五、实验总结、经验分享【简单叙述心得,指出本次上机实验的关键环节或关键点;若经多次失败最终成功,请阐述失败之处和导致失败的原因,并简单给出你是如何一步步成功(或经验分享);若本次上机实验最终没有成功,则阐述成败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14学年第2学期“数据库及其应用”课程
实验教学说明
本学期教师课内指导实验课8次。
另外,部分内容学生应在课外的实验课时中自主完成。
全部课内课外实验完成后,上交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内容,参考实验指导教程,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安排。
以下是每次课内实验参考实验内容,老师应要求、演示并指导学生完成,反复练习、思考。
课内实验1
1.实验目标
1.1 熟悉Access2010的启动、退出,初步了解操作界面。
1.2 可创建数据库文件。
1.3 可进行简单的外部数据交换,初步了解表对象。
1.4 可对Access进行初步设置。
2.实验内容
2.1 根据实验教材“实验一”的内容进行操作(见本文档“附录1”)。
2.2 创建自己的文件夹(如E:\MYDBTEST 等),然后将其设为默认文件夹。
2.3 创建空的数据库文件,并放置在默认文件夹中。
2.4 利用“外部数据”选项卡,将附录表1、表3的数据导入Access数据库中。
方法一:将表1粘贴到文本文件中,然后导入Access,命名为“学院”。
步骤:
(1)选择Word表复制,打开记事本,粘贴,然后命名为“学院”存储。
(2)进入Access,打开刚创建的Access文件。
(3)选择“外部数据”选项卡“导入并链接”组下“文本文件”按钮单击,打开“获取外部数据-文本文件”对话框。
(4)在该对话框中,单击“指定数据源”后面的“浏览”命令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找到要导入的文本文件“学院.txt”,单击“打开”按钮。
(5)回到“获取外部数据-文本文件”对话框中,再选择“指定数据在当前数据库中的存储方式和存储位置”下面的“将源数据导入当前数据库的新表中”单选项。
(6)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导入文本向导”对话框。
在此对话框中,选择单选按钮中的“固定宽度-字段之间使用空格使所有字段在列内对齐”。
(7)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下一个“导入文本向导”对话框。
在此对话框中设置分隔线,利用鼠标调整、移动、删除字段之间的分隔线。
(8)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第三个导入向导对话框。
在此对话框中对每个字段设计字段名称、数据类型、有无索引、以及哪些字段不导入。
(9)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第四个导入向导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选择“主键”。
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弹出第五个导入向导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设置导入后的表名。
(10)单击“完成”命令按钮。
这时Access数据库中就产生一个导入的表。
若导入带分隔符的文本文件,其操作基本一致。
方法二:将表3转换为Excel表,然后导入Access,命名为“专业”。
(1)选择Word表复制,启动Excel,粘贴,然后命名为“专业”存储。
(2)在Access中单击“外部数据”选项卡下“导入并链接”组中的“Excel”按钮,弹出“获取外部数据-Excel电子表格”对话框,单击“浏览”按钮,指出文件“专业.xlsx”的完整存放路径,然后选中“将源数据导入当前数据库的新表中”。
(3)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导入数据表向导”,选中“第一行包含列标题”。
(4)单击“下一步”按钮,可对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以及索引进行需要的设置。
(5)单击“下一步”按钮,可对表的主键进行设置。
这里选择“我自己选择主键”,并设置为“专业编号”。
(6)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导入到表”的文本框中输入“专业,再单击“完成”按钮即可。
3.扩展
3.1 上网查找有关二维表格(如课程表等),并通过各种方法导入到Access 中。
3.2 上网或查阅其他资料学习有关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资料。
4.要求
4.1 理解实验中的有关概念,记录实验操作步骤。
4.2 将实验操作步骤中的关键性界面进行截取。
并放置到Word文档中。
附录1
实验1 Access启动、退出与基本设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Access的启动、退出方法。
(2)初步熟悉Access界面及使用方法。
(3)对Access根据需要进行初步的设置。
二.实验内容
1.启动Access的几种方法
按照Windows启动程序的方法,使用以下常用的三种方法分别启动Access。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Access 2010”菜单
项单击。
●双击Access桌面快捷方式(若没有快捷方式可先创建)。
●打开“计算机”窗口,找到要操作的Access数据库文件,双击。
2.退出Access的几种方法
●单击Access主窗口关闭按钮。
●选择“文件”选项卡单击,在Backstage 视图中选择“退出”项单击。
●单击Access主窗口左上角图标,选择“控制菜单”中的“关闭”项单击。
●按“ALT+F4”键组合。
3.观察并了解Access用户界面
不同方式启动进入Access,其界面有所差异。
通过“开始”按钮或桌面Access快捷方式启动进入Backstage视图;通过Access数据库文件关联则直接进入Access数据库窗口。
Access用户界面主要由三个组件组成:
●功能区。
●Backstage 视图。
●导航窗格。
(1)观察Backstage视图:不同方式进入Backstage视图,注意其差别。
(2)观察功能区:了解组成功能区的选项卡。
(3)观察导航窗格。
各种对象的显示组合。
4.Access选项及其设置
在Backstage视图中选择“选项”命令单击,进入Access选项对话框窗口。
在该窗口可设置默认文件夹等。
选择“当前数据库”页,如图1.1所示。
在该页面可设置文档窗口显示方式、定制导航窗格等。
在“快速访问工具栏”页,可定制工具栏的项目。
图1.1 Access选项设置窗口三.回答问题并填写实验报告
(1)如何启动Access?有几种方法?
(2)按键退出Access,对应的键是什么?
(3)几种方式进入Backstage视图?
(4)最初功能区有哪几个选项卡?
(5)如何隐藏导航窗格?
(6)更改Access默认文件夹怎样操作?
(7)怎样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添加“复制”按钮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