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一数学数轴上动点问题解题技巧
七年级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诀窍

七年级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诀窍
七年级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是一个常见的数学问题,它涉及到数轴上点的运动和坐标的变化。
解决这类问题的诀窍在于掌握以下几点:
1.理解数轴的基本概念:数轴是一条直线,规定了正方向、原点、单位长度等基本要素。
在数轴上,每个点都有一个唯一的坐标,坐标的变化反映了点的运动。
2.掌握点的坐标变化规律:当点在数轴上沿正方向或负方向移动时,其坐标会相应地增加
或减少。
具体地,如果点向右移动,则坐标增加;如果点向左移动,则坐标减少。
3.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与代数表达式相结合,通过代数方法解决几
何问题。
例如,设动点的坐标为变量,根据题意建立方程或不等式,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找到动点的坐标或运动规律。
4.掌握常见的动点问题类型和解题方法:七年级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常涉及相遇问题、追及
问题、距离最短问题等类型。
对于每种类型的问题,都有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如,相遇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方程求解,追及问题可以通过比较速度和时间求解,距离最短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函数表达式求解。
初一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解题技巧

三、用字母表示动点:数轴上的点向左移动用减法,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就减去几 数轴上的点向右移动用加法,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就加上几
已知,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10,B点对应的数为70 (3)现在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A点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B点出发, 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
5
双动点问题
已知,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10,B点对应的数为90.
(1)请写出与A,B两点距离相等的M点对应的数; (2)现在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5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 从A点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你知道对应的数是 多少吗? (3)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5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 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经过多长的时间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30个单位长度?
(3)如果A. B两点以(2)中的速度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C从图上的位置出发也向数轴的负方
AC.当点C运动到−6时,点A对应的数是多少?
8
4
单动点问题
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4,点B表示的有理数为6,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 数轴上沿由A到B方向运动,当点P到达点B后立即返回,仍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至点A停止运动。设 运动时间为t(单位:秒).
(1)求A、B两点间的距离; (2)求AB的中点; (3)求点P是AB的中点时t的值; (4)求t=2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 (5)在点P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求点P与点A的距离(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word完整版)初一数学数轴上动点问题解题技巧

初一数学数轴上动点问题解题技巧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离不开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为了便于初一年级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分析,不妨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 •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
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点表示的数一左边点表示的数。
2 .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作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
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
即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向左运动b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 —b ;向右运动b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 。
3 •数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分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例1 •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一24 , —10 , 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问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⑵若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⑶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
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分析:如图1,易求得-4£=14?BC=20r AC=3A甲乙A fi C« --------- ¥------ 4> 也~10 0 10⑴设工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
此时甲表示的数为一24十曲①甲在曲之间时,甲到小B的距离和为甲到C的距离为10- ( 一24+牡)=34- -4r依题意,14十(U-+x) =40,解得尸2②甲在丘匚之间时,甲到8.匚的距离和为^C=20,甲至!| A的距离为依题意,20+4口0,解得即2秒或3秒.甲到久C的距高和为丸个单位。
七年级数学数轴动点问题解题技巧

七年级数学数轴动点问题解题技巧一、数轴动点问题解题技巧。
1. 用字母表示动点。
- 在数轴上,设动点表示的数为x,如果已知动点的运动速度v和运动时间t,则经过t时间后,动点表示的数为初始位置加上运动的距离。
如果向左运动,距离为-vt;如果向右运动,距离为vt。
2. 表示两点间的距离。
- 数轴上两点A、B,若A表示的数为a,B表示的数为b,则AB=| a - b|。
3. 分析运动过程中的等量关系。
- 例如相遇问题,两个动点运动的路程之和等于两点间的初始距离;追及问题,快的动点比慢的动点多运动的路程等于两点间的初始距离。
二、题目及解析。
1. 已知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为-5,B点表示的数为3,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B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 求t秒后点P表示的数。
- 解:点P从A点出发,A点表示的数为-5,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经过t秒后,运动的距离为2t,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5 + 2t。
- 求t秒后点Q表示的数。
- 解:点Q从B点出发,B点表示的数为3,向左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经过t秒后,运动的距离为-t,所以点Q表示的数为3-t。
- 求t秒后PQ的距离。
- 解: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5 + 2t,点Q表示的数为3 - t,则PQ=|(-5 +2t)-(3 - t)|=|-5 + 2t - 3+t|=|3t - 8|。
2. 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3,点C在点A右侧,且AC = 5。
点M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点N从B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 求点C表示的数。
- 解:因为点A表示的数为1,AC = 5,且C在A右侧,所以点C表示的数为1+5 = 6。
- 求t秒后点M表示的数。
- 解:点M从A点出发,A点表示的数为1,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经过t秒后,运动的距离为t,所以点M表示的数为1+t。
动点问题专题(二)(word版)

动点问题专题(二)前言: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进阶是熟练描述点与点的位置关系以后,深入探讨点与线段、线段与线段之间的关系,而由于点的数量的多少和数据呈现的不同,题目又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类别.一、例题解析【例1】已知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b且满足|a-2|与(b-90)2互为相反数.(1)a值为,b值为.(2)一只电子狗P从点A出发,向右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另一电子狗Q从点B 出发,向左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且Q比P先运动2秒,已知在原点O处有病毒,若电子狗遇到病毒则停止运动,未遇到病毒则继续运动,问电子狗P经过多长时间,有P、Q两只电子狗相距20个单位长度?【例2】数轴上两个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数轴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点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的运动速度;AB4-8(2)A、B两点同时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在两动点中间;(3)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几秒种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例3】如图,在数轴上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点A、B、C、D对应的数分别是a、b、c、d,且d-2a=14.DC(1)那么a=,b=;(2)点A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1秒后点B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当点A到达D点处立刻返回,与点B数轴某点处相遇,求这个点对应的数;(3)如果A、B两点以(2)中的速度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C从图上的位置出发也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始终保持AB=23AC,当点C运动到-6时,点A对应的数是多少?【例4】如图,数轴上点A、C对应的数分别为a、c,且满足|a+4|+(c-1)2018=0,点B对应的数为-3.COBA(1)求数a、c;(2)点A、B沿数轴同时出发向右匀速运动,点A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点B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若运动时间为t秒,运动过程中,当A、B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时,求t的值;(3)在(2)的条件下,若点B运动至点C处后立即以原速返回,到达自己的出发点后停止运动;点A 运动至点C处后也立即原速返回,到达自己的出发点后又折向点C运动,当点B停止运动时,点A随之停止运动,求在运动过程中,A,B两点同时到达的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例5】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A、B之间的距离记作|AB|,定义:|AB|=|a -b|,且|a+2|+(b-5)2=0.(1)求线段AB的长;(2)设点P在数轴对应的数为x,当|AP|+|PB|=10时,求x的值;(3)如图,M 、N 两点分别从O 、B 出发以v 1、v 2的速度同时沿数轴负方向运动(M 在线段AO 上,N 在线段BO 上,当M 运动到A 点或N 运动到O 点时,另一点N 或M 即停止运动),P 是线段AN 的中点,若M 、N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M |为定值,下列结论:①12v v 的值不变;②v 1+v 2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例6】如图1,已知点A 、C 、E 、F 、B 为直线l 上的点,且AB =12,CE =6,F 为AE 的中点. (1)如图1,若CF =2,则BE = ,若CF =m ,BE 与CF 的数量关系是 .图1F BA(2)当点E 沿直线l 向左运动至图2的位置时,(1)中BE 、CF 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图2BE(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在线段BE 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BD =7,且DF =3DE ?若存在,请求出10DFCF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D E BC A 图3二、课后练习1.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5,点B在点A右边,电子蚂蚁甲、乙在B分别以2个单位/秒、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电子蚂蚁丙在A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1)若电子蚂蚁丙经过5秒运动到C点,求C点表示的数;-5BA (2)若它们同时出发,若丙在遇到乙后1秒遇到甲,求点B表示的数是:-5BA(3)在(2)的条件下,设它们同时出发的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的值,使丙到乙的距离是丙到甲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5BA2.已知:数轴上A、B、C三点对应有理数a、b、C、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c|>|a|.(1)化简:|b-c|-|c-2a|+|2a+b|+|a+c|;(2)若|a+10|=30,b2=900,c是|x+40|-30取最小值时x的值,求a,b,c的值;(3)在(2)的条件下,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点到C点的距离加上P点到A点的距离减去P 点到B点的距离为60,即PC+P A—PB=60,若存在,求出P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若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C是AB的中点,且a,b满足|a+3|+(b+3a)2=0.(1)求点C表示的数;(2)点P从A点以3个单位每秒向右运动,点Q同时从B点以2个单位每秒向左运动,若AP+BQ=2PQ,求时间t;(3)若点P以3个单位秒从A点向右运动,点M为AP的中点,在P点到达点B之前①PA PBPC的值不变;②2BM-BP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正确,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4.已知:如图1,M是定长线段AB上一定点,C、D两点分别从M、B出发以1c m/s、3cm/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在线段AM上,D在线段BM上)(1)若AB=10cm,当点C、D运动了2s,求AC+MD的值.(2)若点C、D运动时,总有MD=3AC,直接填空:AM=AB.(3)在(2)的条件下,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MN,求MNAB的值.BDMCA图1图2A M B5.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 、B 、C ,AB =12AC ,点C 对应的数是200. (1)若BC =300,求点A 对应的数;(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 从A 点出发向右运动,点P 、Q 、R 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点M 为线段PQ 的中点,点Q 在从点D 运动到点A 的过程中,32QC AM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不变,请说明理由.图1CB A图2Q200QR P图3C E 0。
(完整word版)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推荐文档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一)例1: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且a、b满足|a+2|+(b+3a)2=0(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点表示的数;(3)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分别表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t表示);①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例2: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2,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3)在(2)的条件下,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和点C所对应的数。
例3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3)在(2)中A、B两点继续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运动,当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到停止运动,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单位长度.例4: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例5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点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的运动速度;(2)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3)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的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B:CA=1:2,若干秒钟后,C停留在-10处,求此时B点的位置?例6: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0,点B表示的数是170.(1)求A、B中点所表示的数.(2)一只电子青蛙m,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青蛙n,从A点出发以6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C点处相遇,求C点所表示的数.(3)两只电子青蛙在C点处相遇后,继续向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当电子青蛙m处在A 点处时,问电子青蛙n处在什么位置?(4)如果电子青蛙m从B点处出发向右运动的同时,电子青蛙n也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D点处相遇,求D点所表示的数例7、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 24,- 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初中数学数轴上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数轴上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数轴上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离不开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为了便于初一年级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分析,不妨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
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点表示的数-左边点表示的数。
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作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
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
即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向左运动b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b;向右运动b 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
3.数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分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例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问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
⑵若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
⑶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
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一数学数轴上动点问题解题技巧

月朔数教数轴上动面问题解题本领之阳早格格创做
数轴上的动面问题离没有启数轴上二面之间的距离.
为了便于月朔年级教死对于那类问题的分解,无妨先精确以下几个问题:1.数轴上二面间的距离,即为那二面所对于应的坐标好的千万于值,也即用左边的数减来左边的数的好.即数轴上二面间的距离=左边面表示的数-左边面表示的数.
2.面正在数轴上疏通时,由于数轴背左的目标为正目标,果此背左疏通的速度瞅做正速度,而背做疏通的速度瞅做背速度.那样正在起面的前提上加上面的疏通路途便不妨曲交得到疏通后面的坐标.即一个面表示的数为a,背左疏通b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b;背左疏通b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
3.数轴是数形分离的产品,分解数轴上面的疏通要分离图形举止分解,面正在数轴上疏通产死的路径可瞅做数轴上线段的战好闭系.
例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面,分别代表-24,-10,10,二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二面共时相背而止,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问几秒后,甲到A、B、C的距离战为40个单位?
⑵若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二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二面共时相背而止,问甲、乙正在数轴上的哪个面相逢?
⑶正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B、C的距离战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问甲、乙还能正在数轴上相逢吗?若能,供出相逢面;若没有克没有及,请证明缘由.。
七年级数学动点题解题技巧

七年级数学动点题解题技巧
动点问题在七年级数学中是一个相对较难的部分,但掌握了一些技巧后,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
1. 理解题意:首先,要确保完全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应该重新阅读题目,或者请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2. 设定变量和方程:对于涉及动点的问题,通常需要设定一些变量来表示动点的位置。
然后,根据题目描述,建立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方程。
3. 数形结合: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图形或图表,这样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
4. 找出关键点:在解决动点问题时,找出关键点(如速度、时间等)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关键点可以帮助确定动点的移动路径和方向。
5.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题目的描述和已知条件,建立数学模型。
这可能涉及到代数、几何等知识。
6. 求解方程:一旦建立了数学模型,就可以开始求解方程了。
这可能涉及到一些复杂的计算,所以需要细心和耐心。
7. 检查结果:最后,检查结果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如果有任何不一致的地方,需要重新检查解题过程。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七年级数学中的动点问题。
当然,这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经验积累,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技巧。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技巧Du

动点问题解题技巧以运动的看法研究几何图形部分规律的问题,称之为动向几何问题。
动向几何问题充足表现了数学中的“变”与“不变”的和睦一致,其特色是图形中的某些元素(点、线段、角等)或某部分几何图形按必定的规律运动变化,进而又惹起了其余一些元素的数目、地点关系、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或某部分图形等发生变化,可是图形的一些元素数目和关系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却相互依存,拥有必定的规律可寻。
所谓“ 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 , 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着重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观察。
解决这种问题的重点是动中求静 , 灵巧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 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动点”研究题的基本思路 , 这也是动向几何数学识题中最中心的数学实质。
从变换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经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研究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在解题过程中浸透空间看法和合情推理。
这些压轴题题型众多、题意创新,目的是观察学生的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含空间看法、应意图识、推理能力等。
从数学思想的层面上讲需要具备以下思想:分类议论思想、数形联合思想、转变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
常有的动点问题一、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离不开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为了便于对这种问题的剖析,先明确以下 3 个问题: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用右侧的数减去左侧的数的差。
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侧点表示的数—左侧点表示的数。
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因为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所以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左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
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能够直接获得运动后点的坐标。
即一个点表示的数为 a,向左运动 b 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 a—b;向右运动 b 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 a+b。
3.数轴是数形联合的产物,剖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联合图形进行剖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完整word版)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关键:化动为静,分类讨论。
解决动点问题,关键要抓住动点,我们要化动为静,以不变应万变,寻找破题点(边长、动点速度、角度以及所给图形的能建立等量关系等等)建立所求的等量代数式,攻破题局,求出未知数等等。
动点问题定点化是主要思想。
比如以某个速度运动,设出时间后即可表示该点位置;再如函数动点,尽量设一个变量,y尽量用x来表示,可以把该点当成动点,来计算。
步骤:①画图形;②表线段;③列方程;④求正解。
数轴上动点问题问题引入: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和点C所对应的数.练习:1.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 (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标出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时,A、B两点到原点的距离恰好相等?例题精讲:例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问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⑵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⑶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
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例2.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
⑴求AB中点M对应的数;⑵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点对应的数;⑶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求D 点对应的数。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关键:化动为静,分类讨论。
解决动点问题,关键要抓住动点,我们要化动为静,以不变应万变,寻找破题点(边长、动点速度、角度以及所给图形的能建立等量关系等等)建立所求的等量代数式,攻破题局,求出未知数等等。
动点问题定点化是主要思想。
比如以某个速度运动,设出时间后即可表示该点位置;再如函数动点,尽量设一个变量,y尽量用x来表示,可以把该点当成动点,来计算。
步骤:①画图形;②表线段;③列方程;④求正解。
数轴上动点问题数轴上动点问题离不开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为了便于大家对这类问题的分析,首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
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点表示的数—左边点表示的数。
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作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
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
即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向左运动b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b;向右运动b 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
3.数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分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问题引入: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和点C所对应的数.【考点】数轴;比较线段的长短.【专题】数形结合.【分析】(1)由于OA=OB,可得点B所对应的数是点A所对应的数的相反数;(2)先求出AB的距离,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解;(3)先求出AC的距离,得到点C所对应的数,由KC=KA,得到点K所对应的数.【解答】解:(1)∵OA=OB,点A所对应的数是﹣1,∴点B所对应的数是1;(2)[1﹣(1)]÷3=3÷3=1.故该点的运动速度每秒为1.(3)1×9=9,9÷2=4.5,∴点C所对应的数为﹣1+9=7,点K所对应的数为﹣1+4.5=3.故点C所对应的数为7,点K所对应的数为3.【点评】考查了数轴和路程问题,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本题虽有几题,但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练习:1.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 (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标出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时,A、B两点到原点的距离恰好相等?例题精讲:例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关键:化动为静,分类讨论。
解决动点问题,关键要抓住动点,我们要化动为静,以不变应万变,寻找破题点(边长、动点速度、角度以及所给图形的能建立等量关系等等)建立所求的等量代数式,攻破题局,求出未知数等等。
动点问题定点化是主要思想。
比如以某个速度运动,设出时间后即可表示该点位置;再如函数动点,尽量设一个变量,y尽量用x来表示,可以把该点当成动点,来计算。
步骤:①画图形;②表线段;③列方程;④求正解。
数轴上动点问题问题引入: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和点C所对应的数.练习:1.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 (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标出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时,A、B两点到原点的距离恰好相等?例题精讲:例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问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⑵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⑶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
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例2.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
⑴求AB中点M对应的数;⑵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点对应的数;⑶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求D 点对应的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复习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讲义 含部分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数轴上的运动问题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道行程问题。
【题 1】甲乙两地相距 200 米,小明从甲地步行到乙地,用时 3 分钟,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分析】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剥离出来,抽象成了简单的数学问题,很多学生都会解;初学时,老师会画线段图,用线段的长度来将两点间的距离具象化,如下:小明甲地乙地【解法一】直接利用:速度=路程÷时间解决。
200 ÷180 =10 (米/秒)9【解法二】用方程解。
设速度为 x 米/ 秒,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得: 200 = 180x ,解得 x =10。
9如果在线段图上,用一个具体的数来表示甲地和乙地,从甲往乙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建立数轴,这个问题就转化为数轴上的运动问题了。
【题 2】如图,数轴上有两点 A 、B ,点 A 表示的数为0 ,点 B 表示的数为 200 ,一只电子蚂蚁 P 从 A 出发,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由 A 往 B 运动,到 B 点运动停止。
设运动时间为 t 。
(1)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电子蚂蚁 P 运动的距离; (2)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电子蚂蚁 P 表示的数;(3)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电子蚂蚁 P 到数 B 的距离。
(4)当电子蚂蚁运动多少时间后,点 P 为线段 AB 的三等分点?【分析】引入数轴后,其本质是把线段图换成了带方向带单位长度的直线,将有限的实际距离推广到了无限的距离问题。
所以,对于运动的点,处理的核心思想依然是路程=速度×时间。
其余的点的距离,利用数 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解决。
(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有: AP = t ; (2) AP = t ,故点 P 表示的数为t ;(3)点 B 表示的数为 200,点 P 表示的数为t ,且 P 在 B 左边,故 PB = 200 - t 。
(4)若 P 为 AB 的三等分点,有两种情况:①AP=2PB ,即: t = 2 ⨯ (200 - t ),解得t = 400秒; 3②2AP=PB ,即: 2t = 200 - t ,解得t =200秒; 3现在,我们将【题 2】一般化,线段 AB 一般化为在数轴上的一条定长线段,便得到如下的题:【题 3】如图,数轴上有两点 A 、B ,点 A 表示的数为 a ,点 B 表示的数为b ,且数 A 和数 B 的距离为 200 个单位长度,一只电子蚂蚁 P 从 A 出发,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由 A 往 B 运动,到 B 点运动停止。
初中数学数轴上动点问题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数轴上动点问题解题技巧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离不开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为了便于初一年级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分析,不妨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
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点表示的数-左边点表示的数。
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作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
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
即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向左运动b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b;向右运动b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
3.数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分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例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问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
⑵若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
⑶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
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七年级上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最新最全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上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最新最全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上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最新最全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上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最新最全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2-3321O B A P 0123-3-2-1B A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最新版1.如图,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 (1)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点P 在点A 、点B 的距离之和为5?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当点P 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 点向左运动时,点A 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 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时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3)如图,若点P 从B 点出发向左运动(只在线段AB 上运动),M 为AP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点P 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MN 的长.2.如图,A 、B 、C 是数轴上的三点,O 是原点, BO=3,AB=2BO,5AO=3CO .(1)写出数轴上点A 、C 表示的数;(2)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 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 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 动,M 为线段AP 的中点,点N 在线段CQ 上,且 CN=32CQ .设运动的时间为t(t >0)秒. ①数轴上点M 、N 表示的数分别是 (用含t 的 式子表示); ②t 为何值时,M 、N 两点到原点O 的距离相等?3.如图,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点,分别对应数a 、b 、c 、d ,且满足a 、b 是方程91x +=备用图的两根(a b <),2(16)c -与20d -互为相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数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分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例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问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
初一数学数轴上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问题解题技巧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离不开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为了便于初一年级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分析,不妨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点表示的数-左边点表示的数。
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作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即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向左运动b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b;向右运动b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