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为加强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了一系列激励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然而,这些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执行的问题、政策设计的问题以及对策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一、政策执行问题首先,税收优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比如,某些企业可能通过虚增创新投入等手段来获得税收优惠,但企业实际的创新能力并不强。

同时,对于政府与企业来说,评估创新做得有多好是难以量化的,经常需要根据一些主观的意愿来评估。

这都导致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不够规范,存在一定的滥用空间。

其次,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效率较低。

有些税收优惠政策,如技术转让所得税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需要企业在一定的时间内提交材料,但政府部门审核效率较低,导致有些企业无法及时享受优惠政策。

此外,税收优惠政策的监管也不够严格,导致一些企业恶意披露税负,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

首先,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太窄,容易导致落地效果不佳。

比如,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所得,并没有考虑企业其他所得的特殊性,导致很多企业无法获得到优惠政策。

因此,政策设计需要更加细致,以符合不同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需求。

其次,对于税收优惠政策落地的企业,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支持不足。

政府部门的支持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提供简单而单一的税收优惠,还应该提供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支持。

这样才能够切实帮助企业发挥其创新优势,提高研发能力。

三、对策建议针对以上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一是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管,建立更加完善的发现、处理、惩处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者。

二是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政策设计,增加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考虑企业全面所得而非局限于研发所得,并对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针对性的优惠政策。

总之,税收优惠政策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工具。

在实践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加强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就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减税降费政策分析

减税降费政策分析

减税降费政策分析减税降费政策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行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旨在通过减轻企业税负和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稳定就业。

本文将对减税降费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及其政策优化。

一、减税降费政策背景1.国内外经济形势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主要需求不足,投资、出口波动较大。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减税降费政策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2.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引导性和约束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政策经历了从税收体制改革到税收优惠、税收立法的演变。

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大税收政策优惠力度,通过减轻企业税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经济发展。

二、减税降费政策内容与影响1.减轻企业税负减税降费政策首先体现在减轻企业税负上。

具体措施包括:(1)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自2019年起,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16%降至13%,对小型微利企业更是降至10%。

这一税率优惠政策的实施,为企业减轻了税收负担,促进了企业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

(2)扩大增值税税率降低范围。

将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3%,实现了制造业等行业的税收优惠。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活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自2019年起,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60%,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50%,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90%。

这一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企业社会保险费负担,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加了企业资金用于生产和发展。

2.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1)促进企业经营状况改善。

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企业税收负担,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购置生产设备、提高员工福利和加大研发投入等方面,从而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分析--以中小企业为例

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分析--以中小企业为例

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分析--以中小企业为例

1. 促进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中小企业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其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加速企业的发展速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

2.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起到减轻负担的作用,这对于中小企业非常重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3. 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中小企业是我国就业人数最多的企业类型,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用工和招聘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和社会稳定。


1. 损害税收秩序: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导致税收秩序混乱,让一些企业通过漏洞逃避纳税,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损害了国家的税收秩序。

2. 扭曲市场竞争: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扭曲市场竞争,进一步滋生出不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通过政策优惠而不是靠市场规律来获取竞争优势,最终导致市场环境扭曲和经济失衡。

3. 模糊企业定位:政策性的税收优惠措施可能会使企业的定位模糊,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证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证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证分析一、概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证分析,探讨这些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各国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包括减税、免税、退税等措施。

接着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总结了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特点和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1. 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然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人才短缺、融资难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旨在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2. 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和意义;首先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企业可以减轻财务负担,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这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往往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

其次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国内外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降低投资者的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

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

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作者:娄冬琦来源:《商场现代化》2016年第02期摘要:本文的主要研究话题就是现阶段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首先会对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概念和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所谓的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指国家政府根据某些特定的纳税人需求制定出的一种优惠的征税政策,从而减少纳税人的税负。

当前我国已经推出了较多不同类型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满足了不同行业发展的需求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政府推行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某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税收优惠政策是由国家政府制定的,因此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通过这些鼓励性的政策来降低纳税人的负担,从而促进那些薄弱企业或者产业的发展,因此税收优惠政策有着特定的主体和对象。

我国政府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

一、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概述1.概念所谓的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发展目标,通过对已有的税法进行减免等活动来减轻纳税人的税负,希望可以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从而维持收入的稳定性,这不仅是发展经济的需要,更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

2.内容不同时期的税收政策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这是因为运行的税收政策必须要和当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状况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不同的内容:免税期规定;投资税收抵免;加速折旧;退税优惠;费用加倍扣除;减率征收;和专项补贴、优惠贷款、税收“定额”、延期支付、特别免税等。

由此可见,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分析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时应该结合不同的产业和场合。

二、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有利方面分析1.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政府根据各个行业的资本、发展状况等制定出了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的投资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市场变动状况,结合自己投资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向与投资项目,从而不断降低了投资风险,保证了投资收益。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金融观察Һ㊀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武震华摘㊀要: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经济主体,为持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水平,国家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㊂文章详细分析了现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目前的政策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制订和实施提供了良好借鉴㊂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加计扣除;高质量发展一㊁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清醒地认识到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不只是国家宏观层面的问题,也是企业发展微观层面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微观经济主体的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微观经济的主体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以及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在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㊁自主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㊂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已成为创新领域的重要名片,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情况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创新活力和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㊂高新技术企业要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充分利用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企业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推动企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活力,加快解决国内 卡脖子 技术问题,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㊂二㊁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范围和要求进行了明确的界定㊂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首先必须是居民企业㊂企业研发的项目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八大领域内㊂以此为前提条件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最终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并将成果应用于经营活动,这样的企业称之为高新技术企业㊂八大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技术㊁生物与新医药技术㊁航空航天技术㊁新材料技术㊁高技术服务业㊁新能源及节能技术㊁资源与环境技术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㊂上述八大领域全部是国家鼓励类产业,国家通过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成果转化,促进整个国家技术水平的提升㊂三㊁高新技术企业现状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一)高新技术企业现状和发展环境分析2019年国内高新技术企业达218544个,较2013年54683个翻了两番㊂其中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为156210个;中部地区32742个;西部地区21524个;东北地区8068个(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㊁国家税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㊂ 十三五 期间,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但还存在发展地区不均衡,行业集中度不高等特点㊂在2018年9月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 2018 99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新政策的实施为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㊂总体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面临机遇大于挑战㊂(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1.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企业所得税法“第28条规定: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㊂因此,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15%比一般企业适用的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低10%㊂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关于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 2018 99号)规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以来,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㊂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关于设备㊁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8 54号),通知规定,自2018年1月1日以来,企业新购进的㊁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㊁器具可以一次性税前扣除㊂四㊁高新技术企业管理需改进之处(一)存在 假高新政策的倾斜,政府的鼓励,利益的驱动,滋生了 假高新 泛滥等问题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质量的下滑严重影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含金量㊂(二)自主创新激励不突出一方面,在明确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将受让㊁受赠㊁并购的知识产权也纳入了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范围,认定条件并未对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和外部获得知识产权实施差异化待遇㊂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在科研人员96激励政策,如在知识产权认定,员工持股,产品转化收益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因此在自主创新激励的政策导向和企业内部管理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改进㊂(三)政策的解读不够深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研发费用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费用口径大体一致,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差异㊂如在人员人工费用方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人员人工费用归集对象是科技人员,而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归集对象是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在直接投入费用方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包括用于研发活动的固定资产租赁费,而房屋的租赁费不能计入加计扣除范围;折旧与长期待摊费用方面,房屋折旧费㊁长期待摊费用不计入加计扣除范围,但可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依据㊂政策解读不深入,容易导致部分企业降低对优惠政策使用效果,或增加了企业涉税风险㊂(四)企业研发管理及财务核算不规范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对研发项目的合规管理,只追求形式上的要求,未重视技术材料实质性的内容,导致研发项目存在一些问题,从而面临合规风险㊂主要表现:项目不属于规定的研发范畴;研发项目技术含量不足;申报的各个项目之间内容雷同;项目为委托研发,与公司所申报的自主研发不符;研发内容缺乏数据支持;所列项目经费类型不符合实际;项目的规模与所列科技人员数不匹配等㊂实务中存在研发核算不规范的情况,部分企业未设置辅助核算,为了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在申报时才根据研发项目情况临时编制,加之申报时间有限㊁工作量大,不仅影响申报质量,还加大了企业财务核算风险及税务风险㊂五㊁提升高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效用的相关建议(一)进一步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企业创新㊁研发投入不是政策投机,而应是持续投入㊂进一步强化科技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导和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掌握关键 卡脖子 技术㊂同时建立赏罚分明的管理体制,加大对 假高新 的处罚力度㊂(二)政策向自主研发倾斜借鉴国际税收实务,对自主研发支出和外购知识产权的成本区别对待是通行做法㊂为了体现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在认可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外购等方式获取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应当对自主知识产权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㊂例如,可在国科发火 2016 32号文件规定的认定指标之一 企业创新能力 的基础上设置评价标准,对自主知识产权赋予更高的分数,而对通过受让㊁受赠㊁并购所取得的知识产权赋予相对较低的分数,以此实现两者的差别化政策㊂(三)统一研发费用口径近年来,科技部㊁财政部㊁国家税务总局在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时,已逐渐实现了两项政策口径的趋同㊂例如,在委托境外研发费用的归集方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将其纳入了研发费用的归集范围,而加计扣除政策原不允许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但2018年后,实现了政策口径统一㊂建议下一步对两项政策研发费用差异进一步缩小,尽可能实现两者统一㊂同时,在保持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总体不变情况下,尽量降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研发费用占比㊂(四)继续加大研发加计扣除比例‘关于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 2018 99号)规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以来,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㊂该政策已到期,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新的政策,基于国家鼓励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大政方针,建议继续保持或者加大研发加计扣除的比例㊂(五)加大研发管理力度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研发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建议加大研发管理力度,制订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操作细则,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和指导,促进企业合规管理,降低企业涉税风险及监管风险,鼓励企业加大投入㊁规范管理,充分享受政策㊂(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力度此前,在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的基础上,国家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台了企业所得税亏损结转年限延长至10年㊁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体系㊂为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性,可以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另行出台含金量高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整体优惠力度㊂在财政收入可承受的情况下,可将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税率降至10%,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㊂六㊁结语综上所述, 十三五 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密切相关,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在减轻企业负担,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解决关键 卡脖子 技术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效用㊂ 十四五 期间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建议国家保持并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的优惠税收政策,同时,加强对相关企业的引导和监督,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快速高质量发展,为解决相关领域的 卡脖子 技术问题,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㊂参考文献:[1]李闻一,吴海波,崔果,李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9(5):31-36.[2]沈秀梅.减税降费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探讨[J].纳税,2019(22):23.作者简介:武震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㊂07。

创造税收优惠政策

创造税收优惠政策

创造税收优惠政策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创造税收优惠政策,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吸引投资、激发创新活力。

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和个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经济回报。

本文将探讨税收优惠政策的背景、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一、税收优惠政策的背景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是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产生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为争取外资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

税收优惠政策成为各国政府吸引外资和鼓励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此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也是为了调整国家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通过给予企业和个人一定的税收减免,可以鼓励他们积极投资、创新,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因此,税收优惠政策被广泛认为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税收优惠政策的重要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带来投资增加。

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负,可以鼓励他们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这将推动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其次,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增强。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创新,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通过鼓励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科技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

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还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在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吸引跨地区的投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这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全国经济均衡发展。

三、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方法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税制设计、减免对象和时限等。

首先,税制设计应注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税制设计应兼顾税负减免效果和财政收入保障,避免出现过于复杂或难以操作的情况。

此外,税制设计还应考虑创业创新的特点,确保税收减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减免对象的选择应精确到位。

税收优惠政策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减免对象,确保减免的效果最大化。

“十八大”后我国减税降费政策效应分析

“十八大”后我国减税降费政策效应分析

“十八大”后我国减税降费政策效应分析1. 本文概述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旨在激发市场活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对“十八大”之后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效应进行全面分析,旨在评估这些政策对经济增长、企业效益、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影响。

文章首先回顾“十八大”以来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然后通过实证分析,探讨这些政策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的实际效果。

同时,本文还将讨论减税降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未来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理解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实际效应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政策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2. 减税降费政策概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旨在通过政府收入的“减法”来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这一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和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决心。

减税降费政策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2008年以来,我国的减税改革经历了“结构性减税”、“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以及“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等阶段。

这些政策的实施,历时长、规模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减税目标上,我国减税降费政策注重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通过减税降费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升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提供支持。

例如,通过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的落实力度,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增强了企业创新动能。

在减税对象上,我国减税降费政策注重普惠性和结构性相结合。

一方面,通过普惠性减税政策,如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退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让广大纳税人普遍受益。

另一方面,通过结构性减税政策,如强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再减半征收所得税等,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

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研究

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研究
税收优惠对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下我国现阶段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弊端及如何加以完善。
一、我国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外资企业;另一部分是针对内资企业。针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主要是根据1991年4月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设在税法规定区域内的外资企业可减按15%或24%的税率征收,另外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资企业,从获利年起可获得免2减3的优惠。针对内资企业,1993年12月1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八条有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需要照顾和鼓励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实行定期减税或免税”的比较原则性的规定。1994年3月29日财税字第0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对高新技术企业、第三产业、老、少、边穷地区新办的企业、遭遇自然灾害等地区、企业共142项税收优惠的具体规定。1994年6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又下发了“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适用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具体通知。1994年、1995年、1996年又陆续下发了关于出口货物免、抵、退等有关税收优惠的规定。
第三,加速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二十世纪初,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达到70%-80%,城乡之间生产力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别,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均衡。而我国则不同,到目前为此,我国城市化水平只能达到20%左右,且城乡之间生产力水平相差比较大;辽阔的国土内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北部与南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相差也比较大,因此,适当地对老、少、边地区、工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科技文化落后、交通闭塞、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地区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作者:张慧来源:《北方经济》2013年第13期一、引言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扶持某些特殊地区、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制定的,这些政策范围广、内容多,其中对地域性优惠和外资性优惠幅度较大、期限较长,在整个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具有特殊地位。

这些优惠政策在调节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

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税收优惠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取得了许多成效。

但是,随着国内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经济背景的巨大变化,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弊端日益突显。

(一)税收优惠政策产业导向不清晰我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明确的产业导向,以减免税为主的优惠形式使投资者偏好将资金投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在短期内享有税收优惠带来的利益,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基础产业、瓶颈产业和技术密集型、高精尖等投资期长、风险较大的产业。

这种情况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二)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严重的区域倾斜长期以来,我国区域性税收优惠主要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不仅建立了经济特区,还有许多沿海、沿江的经济开发区和开放区。

资金大量流向沿海地区,使内地的发展相对缺少资金,进一步拉大了中西部地区与沿海的距离,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和国家宏观目标的实现。

(三)内外有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内外资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上存在很大区别,如内资企业优惠税率幅度小而外资企业的优惠幅度较大;内资企业的优惠政策适用范围较窄,外资企业的适用范围较宽;内资企业减免优惠政策时间较短,一般为1—3年,而外资企业减免优惠时间较长,一般为5年或5年以上。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对外资实行的是普遍优惠政策,优惠范围广、种类多、力度大、期限长。

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税收政策分析

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税收政策分析

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税收政策分析标上,重点应落在如何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上.【关键词】经济形势税收政蕈经济结构费改税税收征菅一,当前经济形势(一)国内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还相去甚远.我国现在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可称之为转型经济.用发展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即是经济起飞前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所作的准备工作好坏,直接决定了经济起飞的质量与速度.通过经济规律分析我国经济运行状况,不难看出旧体制留下的固疴和新体制运行产生的矛盾一起构成了这个时期的主要问题,阻碍着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l,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在一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有人认为,美国经济之所以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中持续8年强劲增长,与其合理,优越的产业结构不无关系.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比较复杂,既有历史遗留下的老问题,又有调整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因狭隘的地方利益驱动而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障碍.一些地方政府有的追求自成体系的生产格局,重复部点,盲目投资;有的低水平建设,低水平竞争;有的地方企业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却因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而继续生产经营.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市场调节机制,其后果是资源浪费和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扭曲,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第二.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不够.1995年我国大型企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139.7%,远低于工业化国家65%~75%的水平,而其资产比重却达483%,劳动生产率和专业化程度都很低.资产重置现象比较普遍,企业的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人关后如何抵御跨国大企业冲击,前景令人堪忧.第三,技术改造总体不理想,影响产业升级进程.高科技产业产值高,发展潜力大已成了社会的共识,而我国的高科技产业虽然这两年发展态势不错,但国民经济总体技术古量仍不容乐观.近年对1000家大中型企业的抽查结果表明,企业现有或正在引进的设备中,达到或超过国外90年代初期水平的不足4.2%.2人口,就业以及收入分配问题我国是个不折不扣的人1:3超级大国.泱泱近13亿国人,正以每年1300~1600万的速度增长.虽然我国幅员辽阔,资源广袤,但人均资源占有率却居世界第100多位.而且,应当看到,我国人1:3结构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部分农民还依靠传统的人力,畜力耕作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而这种生产方式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强,一旦出现自然灾害,便会导致粮食市场不稳定.专家估计,到本世纪末我国农村将有2~3亿的过剩劳力.这么多人单是吃饭都很成问题.人1:3众多不仅造成人均资源贫乏,而且给就业带来很重的压力.每年春节前后涌动的民工潮便是农村过剩劳力流动的结果.在城镇,就业困难则更突出.90年代以来,尽管城镇每年都提供700多万个新就业岗位,城镇失业登记人数仍不断上升,1995年达519.6万人,失业率 2.9%,其中还不包括下岗人员.而这两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景气,下岗工人呈增多之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还很不完善,如果不能处理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很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还应当看到,改革开放的这些年来,我国的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贫富越来越悬殊,而政府的收入调节主要工具——个人所得税作用效果不大.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统计测算,1993年我国的国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375,1996年为0.39,现在则已经突破0.4(一般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表示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而作为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工具——个人所得税作用发挥并不理想.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58261亿,最终分配中个人占69%.而个人所得税收人只占税收总收入的3%.3.转型时期的经济结构刚性结构刚性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缺乏弹性而造成的政府政策失效或政策时滞过长,是目前我国转型时期特有的经济现象.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起步向市场经济转化.经济运行的班底还是计划体制,市场经济成份还很稚嫩,远不及发达工业国家的市场具有弹性.美国联邦储备局若宣布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其金融市场马上会作出反应,进而其投资和消费市场将受到影响.而在我国则未必有这种效应.近来中央银行连续多次降息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其效果却不大.国民储蓄仍呈上升之势.这种现象便是结构剐性导致的.经济结构剐性不仅导致了政府调节经济的政策失效,同时还造成市场供需结构的扭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供需结构一直是需大于供.而这两年,一方面国内有效需求一直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商品(如彩电,VCD等)的生产供给却已达到饱和甚至过剩的程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产品生产已经过剩,我们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是由于结构刚性的存2在,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还不完善,因而资源配置存在局限性的结果.这种过剩实际上是局部的过剩,而非总体过剩,其对应的是目前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线上.总的来说,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而且短缺应是其常态.可以看出,在转型时期,这种结构刚性明显制约了市场传导机制的作用.掩盖了市场的灵敏性,不利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职能的发挥.(二)国际形势对外贸易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外贸依存度达36.4%,出口拉动了该年8.8%的经济增长率中的2个百分点.而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先是俄罗斯金融机制面临崩溃,接着又是巴西中央银行宣布放弃维护其汇率稳定,一片货币贬值之声不绝于耳.而我国为了维护一个大国形象,坚决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给我国外贸出口带来了不利因素.此外1999年元月1日欧元的启动使得原先我国对欧盟成员国的一部分出口同时也受到影响.这些原因都造成了我国外贸出口的锐减.据统计.1997年第三季度,外贸出口增幅达206%,第四季度便降到14.1%,1998年第一季度降为l2.8%.1~6月份则仅为7.6%.国际经济形势动荡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二,我国税收政策取向前面已经分析到,由于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结构刚性的存在,货币政策调节作用不大,那么,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调节经济两太杠杆之一的财政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面对一系列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如何发挥其杠杆作用呢?笔者试从税收的三大职能出发,以其作为税收政策目标.对我国目前的税收政策取向进行分析.(一)财政收入目标针对国内市场有教需求不足的形势,我国政府已确立了今年为实行积极财政的一年.今年的财政预算赤字将选2300亿,为历史之最.这种扩张型财政政策是必要的.因为:有教需求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组成,在出口困难,国内消费低迷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刺激投资.借以拉动经济的增长.在积极财政条件下,税收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1998年在自然灾害和经济发展低迷的条件下.我国税收实现了增收l003亿的目标,应该说很不简单.而1999年财政预算要求税收收入目标是增收800亿,困难是不言而喻的.1999年经济增速不容乐观,靠税源增加来增税不太可能,那么如何完成这个目标呢?应注意到,我国这两年税收弹性系数达 1.9以上,而我国税制以流转税为主.正常情况下税收增长应低于GDP增长,这表明是加强缸管,清理欠税和挖潜增收的结果.今年税收收入要实现800亿的增收目标,无疑还得从这方面动脑筋.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在有效需求不足,存在超额失业的时候.政府应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采取扩大政府采购支出和减税并行的措施,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减税并不可行.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税收占GDP比重已经很低.仅10%左右,无税可减;第二.在税费改革的关键时刻,税减会导致费增;第三,由于转型期经济结构刚性的存在,减税政策能否3达到预期目标是个未知数.(二)调节经济目标税收的调节经济职能是伴随其财政收入职能而衍生的职能.针对当前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自我配置资源效果不佳,收入分配体系紊乱的情况,税收政策应达到以下目的:1.清费改税.税费比例失调是目前收入分配紊乱的主要原因.针对当前费重税轻的政府收入结构.费改税一可以提高税收占GDP比重.加强税收政策宏观调控力度;二可以规范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三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利于国有企业改善经营.走出困境.有一举多得之效.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实际上就是资源配置问题.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在强化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经济实践证明.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源配置中能实现效率目标;同时,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在公共商品供给,外部经济等方面的资源配置中存在”失灵”,需要发挥包括税收在内的各种经济杠杆的宏观调控功能.税收可以通过差别税率,税收激励和优惠等措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的产业税收政策应有以下特征:第一,选择以流转税调节为主,所得税调节为次的产业税收政策结构.从流转税和所得税的调节功能来看.流转税由于直接在商品流转环节按率征收,具有较强的结构调节功能;所得税一般按比例税率或累进税率征收,其税额会随税基增减变动而成比例或累进变动,因而具有较强的总量调节功能.因此,流转税可以在不同产业选择不同税基和不同税率来进行调整,调节动机直接,效果明了;所得税可以通过对企业成本费用扣除的控制来达到产业目的,其调节具有隐蔽性.结合各自特点,产业税收政策应采取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为辅的结构.现行税制在增值税的税率设计上分高税率和低税率两个挡次,对特定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对特殊行业允许采取加速折旧.对外资企业投资给予税收优惠等等,都是这一原则的体现.近期这些产业税收政策不会改变,而且随着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其体现的产业扶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第二,税收政策的实施必须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使用.鉴于转型时期结构刚性的存在.税收政策单独使用可能失效.必须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套使用,才能积极引导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譬如在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上,除给予必要税收激励外,还应该加大政府支出中高科技产品的购买支出,在实现政府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鼓励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在财政扶持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同时,给予税收优惠,吸纳一部分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缓解就业困难;在扩大内需上,采取各种货币优惠政策,鼓励住房等耐用消费品的提前消费,同时降低相关税费.扩大消费需求等等.3.加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作用.总的来说,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的计税依据,税率设计还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其调节乏力主要是税收征管工作没跟上税收形势的发展.税法的公开性和个人收入的隐蔽性形成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个人所得税征管难度大.要改善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乏力的状况须从税收征管方面人手.其中,如何完善纳税人收入来源信息管理.是近期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走向.4.积极引导出口.在周边国家货币贬值,严重影响我国外贸出口的情况下,有必要提高我4_国出口产品的退税率来刺激出口,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今年,国家税务总局相继提高了铝,铅,锌,船舶,煤炭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正是本着刺激出口,加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的.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口退税率的高度还会保持.(三)管理监督目标税收的管理监督职能主要是通过税务调查,征管,统计和纳税检查等工作,反映有关经济动态.为国民经济管理提供依据和信息,同时又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在当前内需不足,政府需加大投资的情况下,税收的监督管理重点应落在如何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上.现行税制中对投资直接进行调节的税种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然而.由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各种原因,94税改将该税划分为地方税.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强化执法,严格征管,纠正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重复建设现象需认真考虑.因此,笔者建议将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改为中央税,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出发,统一布局规划,对投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以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三,近期的税收政策思路税收政策作为政府的经济杠杆之一,其运用的过程既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又是税制自身优化的过程.经济理论学家普遍认为效率和公平是税制优化需遵从的两个标准.然而从我国国情出发,笔者认为,税制的优化不仅要遵循效率和公平两个标准,而且必须符合财政收人标准和管理标准.效率和公平标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这里不再赘述.后两个标准是在我国特定国情下产生的.财政收人标准是指税收的修订和出台必须以不损失财政收入为原则.这一标准是针对目前税收占GDP比重过低而言的.税制的优化如果一味强调效率和公平,忽略其财政收人重要性,不但会导致税费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会使得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刚性延续.而管理标准则是针对着我国目前税收征管水平不高而言的.因税收政策实施的结果最终还得靠缸管来保障,鉴于我国征管水平不高,税收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到征管因素,即尽量有利于征管.就此基础而言,近期的税收政策思路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费改税:理清各方面分配关系的焦点.当前税费问题已成了个人与政府,企业与政府,中央与地方等各方面分配关系的焦点.要规范市场经济下的分配关系,必须首先整顿税费.税费改革的思路有二:一是出台新税种.取消原有收费;二是修改旧税,将相关收费并于税收当中.前者如即将出台的燃油税.其目的便是将过路费,公路养路费,交通运输业收费等项目改为税收,以税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后者如目前学术界正讨论的城市建筑维护税,拟将建筑行业,城市环境维护等方面的收费并人此税,或提高其税率,或改附加税为正税,单独缸收.2增值税:扩大缸收范围的可行性.众所周知,增值税的优点在于税收中性和税基广泛,而现行税制却将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等行业排除在增值税征收范围之外,造成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断,税负失衡等问题.虽然税法规定与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费用允许抵扣7%,但由于征管上的难度,仍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一些专家学者提议将交通5运输等行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以解决链条中断问题,公平税负.但从税收征管标准来说,这样做并不可取.因为除铁路,航空,水运和一些大型的公路运输企业外,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实际上是相当零散的,这就对税收征管提出很高要求.而就现有税收征管水平而言,其难度极大.如操作不好,同样会造成增值税税收中性的扭曲.3.企业所得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的意见比较统一,认为统一两税的时机已成熟.我国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市场需求广阔,这些是吸引外资的最有利条件.同时,两税统一可以稳定,规范税法,增加税法透明度,易为外商理解.此外,94税改后内资企业所得税已经比较规范,两税统一,应无大障碍.4.个人所得税:收入信息管理机制的提高是关键.要改变税法与个人收入的非对称性,唯有健全个人收入信息管理机制.这需要金融体制等社会大环境的配合,有必要实行存款实名制,加强收入来源管理,防止纳税人多头开户,隐匿应税收入.同时,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税务代理发展,提高公民纳税意识,避免税源流失.在这方面,以所得税体系为主的西方国家的征管经验值得我们借鉴.5.农业税: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中心.目前农业税名义税负并不高,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机构乱收费,乱摊派.农业是国之根本,农业税改革须遵从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的原则,将一些收费并人税收中去,简化征收,同时加强财政监督力度,严格禁止地方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6.税收征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时进行.硬件是指税收征管必须配备的工具.这方面需加快税务软件的开发和统一,加快网络化进程,提高税务信息的使用效率.软件则是指与税收征管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其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三:第一,需要银行体制改革的配合.国家对企业和个人在银行的开户没有切实有效的规章进行约束,以致多头开户,假名开户泛滥,税务部门在调查时难以及时有效取证.因此有必要实行存款实名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予以密切配合.第二,改革税务登记制度,变工商,税务各自登记为统一登记,避免税源流失;同时工商,税务共用一套资料,可提高纳税人信息的使用效率,便于及时有效控制税源.第三,执法必严.对于偷,漏税的企业要予以重罚,”至其倾家荡产为止”,一经查出,绝不姑息.对于欠税企业,要查明实况,如属欺诈行为,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如确属无力清理欠税,可依法申请破产.要严格树立起税法的严肃性.主要参考文献:①房无畏:(特型中的中国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0安体富,拳朋:(对当前税收势的判断和思孝’.(中田税4F~)1999322. 0首繁正等盛译:(税务管理).缸碡出版社1998年版.④脚飞属:(税收负担理.}旨与豉蕈’,中圈财经出版社1995年版.0高墙勇:(促进经济坩长可否选择战税?’.(步外税务)19992..@霄田矗,奈祖峰:(税收枉管滞后原目分析),(中m~--4D1999319.0’中田统计年鉴),1995,1996,1997年(作者单位;中南财经大学财税系)责任编辑:武震6。

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发展展望

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发展展望

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发展展望【摘要】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吸引投资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当前政策现状入手,分析了各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随后,探讨了未来政策发展的趋势和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在总结了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发展展望,强调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展望未来,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吸引外资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发展展望、现状分析、发展趋势、影响因素、政策建议、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结论、展望前景。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是指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而对特定地区或特定行业实施的一系列税收政策优惠。

近年来,中国各地纷纷出台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以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些政策旨在调动地方经济活力,促进产业升级,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区域均衡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地方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涉及到降低企业所得税率、减免印花税等税收优惠措施,为企业减轻负担,提升市场竞争力。

通过研究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背景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地政府的政策方向和重点支持领域,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不断完善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问题概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促进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

当前这些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一些地方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存在“一刀切”的情况,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没有充分考虑,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些企业可能滥用税收优惠政策,以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扰乱市场秩序。

税收优惠年度总结报告(3篇)

税收优惠年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总结2023年度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情况,分析政策效果,为今后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2023年度税收优惠政策概述2023年,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在支持创新、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要政策如下:1. 支持创新: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将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从50%、75%提高至100%,并阶段性扩大到所有适用行业。

设立支持创新的金融政策工具,引导创业投资等发展。

2. 减轻企业负担:对个体户、小微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税负。

3. 促进就业:实施失业保险、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

4. 税收优惠园区:在税收优惠园区内成立个体工商户,可享受更优惠的核定征收政策,降低企业税负。

三、政策实施效果分析1. 支持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企业研发投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创新企业脱颖而出。

2. 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税负得到有效降低,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提高竞争力。

3. 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带动企业吸纳更多就业,有利于稳定就业形势。

4. 税收优惠园区:税收优惠园区内企业税负降低,有利于企业入驻和发展。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1. 存在问题:部分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享受政策效果不明显;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性不足,难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

2. 建议: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提高政策针对性;加强政策执行力度,确保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五、总结2023年度税收优惠政策在支持创新、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提高政策实施效果,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2篇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通过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及建议

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及建议

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及建议近年来,我省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科技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在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将重点鼓励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创业。

本文就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与分析。

一、我市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市科技创新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我市高新区纳税人享受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执行情况。

截止底**高新区共有198户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涉及国税部门征管企业所得税88户,共减免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17238万元。

2、“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实情况。

(汇算清缴未结束,数据暂无),属于**高新区国税辖管的有技术开发费立项的企业共18户,但申报度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企业只有9户,其中,外资企业3户,度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2000万元,加计扣除额1000万元;内资企业6户,度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1075万元,加计扣除额537.5万元。

其他企业都因本年度未发生或某些原因未申报加计扣除。

3、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执行情况。

,共有88户企业享受了软件产品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合计销售收入66057.18万元,即征即退增值税2880.68万元。

二、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税收优惠税种单一。

税收优惠以所得税为主。

由于新技术、新工艺不断被采用,高新技术产品成本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成本所占的比例不断降低,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大增加,大量的研发费用、技术转让费用等无形资产往往大于有形资产的投入,并且新产品上市需要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而这些都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导致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增值税税负较高,抑制了企业应用新技术,从事技术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

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

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作者:时间:2010年1月25日+ 大中小更换背景颜色:为贯彻自治区国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税收政策法规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年”活动,积极构建“大征管”、“大教育”工作格局,加强税收政策法规理论研究,提高税收政策的正确执行能力,增强税收法制观念,根据阿克苏地区局政策法规工作的安排,温宿县国税局按照上级领导部门的指示,专门成立以马晓辉局长为负责人的课题研究小组。

小组就“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进行了专门研究。

认真听取了纳税人、县里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就近几年来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布置相关业务科室的业务尖子对收集的材料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筛选,进行了全面地讨论和研究。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税收优惠政策的设立为国家鼓励产业发展、保护农民权益、扶持弱势群体,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起着积极作用。

但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多元性、复杂性、特殊性,政策执行中存在着认识、协调、落实上的不足,有些政策并没有实现其制定初期确定的目标和效果;同时,部分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设立,也违背了增值税普遍征收、环环相扣的原理,破坏了增值税抵扣的链条,增大了税收管理的难度,因此税收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一、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其不足日益凸现。

(一)增值税优惠形式繁杂,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部分增值税优惠政策破坏了增值税的扣税链条。

从现行增值税优惠形式上看,减税、免税、税务退税和财政返还等多种形式并存,少数货物(化肥、农药产品等)还存在征、免、退政策经常变化的情形,严重影响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且一种优惠形式在不同的规范性文件中有不同提法,如对民政福利企业采用“先征税后返还”和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采用“即征即退”,其含义及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提法不同容易造成混淆。

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

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

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作者:时间:2010年1月25日+ 大中小更换背景颜色:为贯彻自治区国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税收政策法规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年”活动,积极构建“大征管”、“大教育”工作格局,加强税收政策法规理论研究,提高税收政策的正确执行能力,增强税收法制观念,根据阿克苏地区局政策法规工作的安排,温宿县国税局按照上级领导部门的指示,专门成立以马晓辉局长为负责人的课题研究小组。

小组就“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进行了专门研究。

认真听取了纳税人、县里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就近几年来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布置相关业务科室的业务尖子对收集的材料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筛选,进行了全面地讨论和研究。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税收优惠政策的设立为国家鼓励产业发展、保护农民权益、扶持弱势群体,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起着积极作用。

但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多元性、复杂性、特殊性,政策执行中存在着认识、协调、落实上的不足,有些政策并没有实现其制定初期确定的目标和效果;同时,部分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的设立,也违背了增值税普遍征收、环环相扣的原理,破坏了增值税抵扣的链条,增大了税收管理的难度,因此税收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一、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其不足日益凸现。

(一)增值税优惠形式繁杂,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部分增值税优惠政策破坏了增值税的扣税链条。

从现行增值税优惠形式上看,减税、免税、税务退税和财政返还等多种形式并存,少数货物(化肥、农药产品等)还存在征、免、退政策经常变化的情形,严重影响了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且一种优惠形式在不同的规范性文件中有不同提法,如对民政福利企业采用“先征税后返还”和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采用“即征即退”,其含义及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提法不同容易造成混淆。

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分析_刘珞

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分析_刘珞
第一,它进一步推动我国利用外 资。纵观我国涉外税收的征收实践, 税收优惠政策已经明显地推动了我 国吸引外资、合理利用外资。有关数 据显示,2013 年我国实际利用的外 资有了大幅度的上升,达到 1239 亿 美元,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我 国外资种类较多,包括我国政府向国 际金融机构进行的优惠贷款、外国银 行向我国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 以及外商的直接投资等,而我国涉外 税收的优惠政策正为外商的直接投
(三)加强国际间税收的协调性 国际间税收的协调性主要包括 两方面:双边税收协调和多边税收协 调。双边税收协调,是指通过签订和 执行国际税收协定,消除对跨国所得 的重复征税以及防止跨国避税活动。 为使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真正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在对外签订双边 税收协定时,要努力争取他国的税收 饶让抵免,从而使我国的税收优惠政 策真正落到实处。多边国际税收协 调包括国际组织税收协调和区域税 收协调两大部分。首先,遵守 WTO 与税收相关的各项规则。WTO 的补 贴规则、国民待遇规则、透明度规则 等都对其成员的涉外企业所得税收 制度具有规范作用。中国作为 WTO 的成员国之一,应当保证其涉外企业 所得税优惠制度中的各种税收优惠 安排应当符合 WTO 规则,废除与 WTO 规则相违背的相关规定;其次,
关注国际组织非强制性税收协调的 动向,吸收、借鉴有关税收事务的国 际惯例,并为我国所用;最后,研究和 探讨区域税收协调问题。
三、总结 总之,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对 国内市场有利有弊,我国要对涉外税 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调整和改进,最 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 从而使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正确引导 国内市场对国内国外两种资金的合 理配置和使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 市场的发展。■
(二)控 制 涉 外 税 收 优 惠 政 策 的 适当性

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doc

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doc

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分析一税收优惠是一国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实现特定的政策意图,通过对税法、税收条例标准性条款的有意识背离,从而形成对纳税人的税收减让。

这种特定的政策意图无非是指吸引外来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加速特定地区经济发展,扶持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平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稳定等。

一句话,只要有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税收优惠政策就必然存在,问题只在于怎样运用好这个有力的杠杆。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税收优惠的类型有如下5种。

这5个方面实际上也就是税收优惠的适用范围。

当然,实践中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因而优惠对象的确定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是地区优惠。

为鼓励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平衡发展,一些国家规定对在落后地区投资的企业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

例如:希腊将全国划分为A、B、C、D四类地区,A类地区最发达,D类地区最不发达,越不发达所给的优惠政策越多。

意大利规定,对投资于其南部等欠发达地区的企业除了给予税收优惠,还可获得低息贷款。

巴西规定,凡在其北部、东北部和Manaus 自由贸易区开办企业,均可享受减免税优惠。

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对外开放和大规模吸引外资的需要,通常还在在本国境内设立一些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或技术开发区等,实行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

如印度对出口加工区的企业免征所得税;埃及也规定凡在新社区新建的企业可免税10年。

二是产业优惠。

主要是基础产业和亟待发展的新兴产业。

巴西政府规定,凡投资于林业、旅游业、渔业的投资者,可享受6%~25%不等的投资税收抵免。

新加坡政府规定,对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医药研究、试验室和检测服务等生产和服务公司用于研究和开发的支出,允许双倍扣除。

加拿大政府规定,凡购买用于制造、加工、采矿、伐木、农业或渔业的新建筑物、机器和设备的支出,以及当前的资本性科研支出,可以申请用获得的抵免来抵消当年、以往3年或将来7年的应纳联邦所得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现阶段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分析
作者:崔岚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27期
[摘 ;要]现阶段,税收优惠是我国重要的税制要素之一,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客观的局限性。

而我国实行税收优惠的目的是在税收方面采取相应的激励和照顾措施,以减轻某些纳税人的纳税负担,从而引导国家产业结构的稳定发展,这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调节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及税收优惠减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现阶段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税收优惠政策 ;经济 ;财政收入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062-01
一、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
在政府宏观调控中,税收优惠政策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实质上它是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1、优越性
财政具有三大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

税收优惠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发挥着调控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了财政的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
宏观资源配置主要表现在区域间的均衡配置和部门间的均衡配置两个方面。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依据国家经济整体发展目标,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出发,引导资源流向落后地区,优化该地区资源配置,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对某些鼓励发展的产业进行激励和扶持,引导资源流向这些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收入分配
税收优惠政策不仅能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减免低收入者的税收,从而降低了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也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需要,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缩小,将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3)稳定经济
对流转税实施税收优惠,能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商品生产者的净利润,扩大再生产能力,增加了社会总供给;另外,对所得税实施税收优惠,能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的投资和消费能力,扩大社会总需求。

由此可见,税收优惠有利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2、局限性
作为调控经济的特殊手段,税收并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客观局限性。

(1)减少了财政收入
从财政支出的角度来看,税收优惠属于税式支出的范畴,势必会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从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税收优惠能减轻部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是将部分税收利益让渡给纳税人,减少了税收收入,从而缩减了财政收入的规模。

(2)增加了征管难度
一方面,因大量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导致税制复杂化,也增大了税收征管工作的难度和税收征收管理成本;另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同时提供了避税的有利条件,部分纳税人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或其漏洞,进行避税甚至偷逃税款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3)不利于保持税收中性
为提高税收经济效率必须尽可能地保持税收中性原则,以免造成商品比价关系和人们经济行为的扭曲,扰乱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正常机制。

对一部分纳税人给予税收优惠,没有享受税收优惠的纳税人在同等条件下则承担了相对较多的税负,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势必会影响到市场行为选择,扭曲资源额配置,增加税收的额外负担,不利于保持税收中性。

二、税收优惠减免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实行税收优惠主要是为了在税收方面采取相应的激励和照顾措施,力求减轻某些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引导国家产业结构的稳定发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有很强的不可预测性。

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在产业和地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倾斜性。

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吸引外资进行的优惠。

企业所得规定,对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虽设立机构场所的但其取得的所得却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实行减按10%的税率进行征收的决定。

同时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缴纳的“三税”不征收城建税。

1、对固定资产进行的可抵扣政策减免
为鼓励技术进步,企业固定资产需要加速折旧,一般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进行折旧,但是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年限的60%。

2、对农业产业链的税收优惠
增值税明确规定了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税,企业所得税中对农、林、牧、渔项目所得也提出了相应的减免税规定,如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中药材的种植、家禽的饲养、远洋捕捞等免征企业所得税;对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和内陆养殖实行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对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
对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体现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国有企业采取加速折旧、加大新产品开发费提取减免进口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等。

目前,我国对重点扶持的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按减15%的税率进行征收。

根据我国现阶段税收优惠减免的情况看,在税收优惠方面太过微观,大多局限于所得税,并且只有降低税率和免税两种。

同时纳税人的负担较重,依托于政府力量的税外费用名目繁多,给税收调节的主导地位带来了严重冲击,从而形成了税费不清、以费代税的不良局面。

三、完善我国现阶段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建议
1、加快税收优惠政策法制化建设
目前,我国税收优惠过多、过杂,针对这一情况就要明确税收优惠范围,调整税收优惠的规模,整合零散的税收优惠规定,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要加快税收优惠政策法制化建设,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尽快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层次;二是清理整合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归集整合,由国务院单独制定统一的税收优惠法规,对税收优惠的具体项目、范围、内容、方法、审批程序、审批办法、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利与义务、责任等作出详细规定;三是规范税收优惠的管理权限。

按照合理分权的原则,采取中央授权的方式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优惠政策管理权限。

2、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建设
(1)通过建立以产业性优惠为主、区域性优惠为辅的涉外税收优惠体系,在缩小地区间差异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外资填补我国急需发展产业的漏洞。

(2)加强间接优惠的调节力度。

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也是以直接优惠的方式来吸引外商的进入。

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我国显然是落伍了。

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采取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的方式,提高外资质量。

(3)引入税式支出制度,提高涉外税收优惠的实际效益。

3、丰富优惠政策手段
一直以来,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采取的都是降低税率、减免税等直接优惠手段。

但是近几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加速折旧、投资抵扣等间接优惠手段。

我国的间接优惠手段要比其他国家的少,并且范围也较窄,对调动企业研发和再投资积极性作用是较为有限的。

所以,要进一步丰富未来税收优惠政策手段,加大间接优惠范围和力度,合理运用直接优惠政策,切实减轻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方向的企业负担。

此外,还要进一步扩大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加计扣除的范围,也加大对国家鼓励类新办企业的直接优惠力度。

参考文献
[1] 杨婷《浅析我国税收优惠政策》[J],《北方经贸》2015年09期.
[2] 杜晓辉《论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J],《经营管理者》2014年1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